① 控股35%有沒有納入合並報表范圍的可能
沒有可能,可合並報表時,需要達到下列條件一個:
1、直接擁有其過半數以上權益性資本的被投資企業;
2、間接擁有其過半數以上權益性資本的被投資企業;
3、直接和間接方式擁有其過半數以上權益性資本的被投資企業。
A公司只有35%股份,沒有半數以上,所以不能合並報表。
(1)控股上市公司合並報表擴展閱讀:
編制合並會計報表,首先就必須確定其合並范圍。合並會計報表的合並范圍是指納入合並會計報表的子公司的范圍,主要明確哪些子公司應當包括在合並會計報表編報范圍之內,哪些子公司應當排除在合並會計報表編報范圍之外。
根據我國《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一合並財務報表》的規定,我國合並會計報表的范圍具體如下:
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予以確定。控制是指一個企業能夠決定另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能據以從另一個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的權力。母公司應當將其全部子公司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
母公司直接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的表決權資本,表明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應當將該被投資單位認定為子公司,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但是有證據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資單位的除外。
表決權資本是指對企業有投票權,能夠據此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的資本,如股份制企業中的普通股,有限責任公司中的投資者出資額等。當母公司擁有被投資企業50%以上股份時,母公司就擁有對該被投資企業的控制權,能夠操縱該被投資企業的股東大會並對其生產經營活動實施控制『。
這種情況下,子公司實際上處於母公司的直接控制和管理下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子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成為事實上的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母公司與子公司經營活動一體化。擁有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是母公司對其擁有控制權的最明顯標志,因此應將其納入合並會計報表的合並范圍。
母公司擁有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具體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母公司直接擁有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如A公司直接擁有B公司發行的普通股總數的50.1%,這種情況下,B公司就成為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必須將B公司納入其合並范圍。
2.母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間接擁有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是指通過子公司而對子公司擁有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例如,A公司擁有B公司70%的股份,而B公司又擁有C公司70%的股份。
在這種情況下,A公司作為母公司通過其子公司B公司,間接擁有和控制C公司70%的股份,從而c公司也是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也應當將c公司納入其合並范圍。,這里必須注意的是,A公司間接擁有和控制C公司的股份是以B公司為A公司的子公司為前提的。
3.母公司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擁有、控制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擁有和控制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是指母公司以直接方式擁有、控制某一被投資企業一定數量(半數以下)的表決權資本,同時又通過其他方式如通過子公司擁有、控制該被投資企業一定數量的表決權資本,兩者合計擁有、控制該被投資企業超半數以上的表決權資本。
例如,A公司擁有B公司70%的股份,擁有。C公司35%的股份;而B公司擁有c公司30%的股份。在這種情況下,B公司作為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通過子公司。B公司間接擁有、控制C公司30%的股份,與直接擁有、控制的35%的股份合計,A公司共擁有、控制C公司的股份合計為65%,從而C公司屬於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編制合並合計報表時,也應當將c公司納入其合並范圍。
這里也必須注意的是,A公司間接擁有、控制C公司的股份是以B』公司為A公司的子公司為前提的。在上例中,如果A公司只擁有B公司40%的股份時,則不能將C公司作為A公司的子公司處理,也就不能將其納入A公司的合並范圍。
——母公司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或半數以下的表決權,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視為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應當將該被投資單位認定為子公司,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但是,有證據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資單位的除外:
(1)通過與被投資單位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協議,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的表決權。
(2)根據公司章程或協議,有權決定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決定著企業的未來發展。能夠控制企業財務和經營政策也就是等於能控制整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這樣,也就使得該被企業成為事實上的子公司,從而應當納人母公司的合並范圍。
(3)有權任免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機構的多數成員。這種情況是指母公司能夠通過任免公司董事會的董事,從而控制被投資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權。此時,該被投資企業也處於母公司的控制下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被投資企業成為事實上的子公司,從而應當納入母公司的合並范圍。
(4)在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機構佔多數表決權。這種情況是指母公司能夠控制董事會等權力機構的會議,從而操縱公司董事會的經營決策,使該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在母公司的間接控制下進行,使被投資企業成為事實上的子公司。因此,也應當將其納入母公司的合並范圍。
在確定能否控制被投資單位時,應當考慮企業和其他企業持有的被投資單位的當期可轉換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可執行的認股權證等潛在表決權因素。
②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是母公司報表還是合並報表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是母公司報表還是合並報表:如果你看的報表是上市公司合並報表專,那麼「歸屬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是指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凈利潤中應由上市公司所有者分得的部分;如果你看的報表是上市公司的母公司的合並報表,那麼「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是指上市公司自身的凈利潤中應由上市公司母公司所有者分得的部分。
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第二條 合並財務報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財務報表。
第十九條 合並利潤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利潤表為基礎,在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合並利潤表的影響後,由母公司合並編制
③ 怎麼解理上市公司的合並報表
這個問題怎麼回答?
④ 請問大家,為什麼控股80%子公司合並報表時要體現所有的資產和負債呢
不是80%,只要是實質上控制就要體現所有的資產和負債,哪怕30%股權,因為實質上控制就可以決定另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決策,並能據以從另一個企業獲取利益。
20%是少數股東權益,這個20%確實不是歸屬於母公司的權益,但是合並報表要把母子公司看成一個整體,對於這個合並後的整體,當然是包括了少數股東權益的,因此要在合並報表中加以體現。
或者也可以理解成母公司因為對子公司達到了控制,所以子公司的所有資產和負債都受到母公司的控制,所以對於這個合並後的整體,合並報表要體現所有的資產和負債。
(4)控股上市公司合並報表擴展閱讀:
合並會計報表有局限性表現在:
(1)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債權人對企業的債權清償權通常針對獨立的法律主體,而不針對作為經濟實體的企業集團,合並報表所反映的資產不能滿足母、子公司債權人的清償要求。
(2)合並會計報表將母公司及子公司的個別會計報表合並起來,子公司的少數股東難以從中直接得到他們所需的決策有用信息,如他們所投資的子公司資金運用的信息。
(3)利潤分配包括向股東分派股利,要以個別會計報表為據,合並會計報表則不能為股東預測和評計報表為據,合並會計報表則不能為股東預測和評價母公司和所有子公司將來分派股利提供依據。
⑤ 允許上市公司將相對控股40%的子公司合並報表嗎
是允許復上市公司將相對控股制40%的子公司合並報表的;已經對子公司實施了控制,只不過不是控股控制,而是協議控制。
控股指掌握一定數量的股份,以控制公司的業務。
是指通過持有某一公司一定數量的股份,而對該公司進行控制的公司。控股公司按控股方式,分為純粹控股公司和混合控股公司。純粹控股公司不直接從事生產經營業務,只是憑借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進行資本營運。混合控股公司除通過控股進行資本營運外,也從事一些生產經營業務。
某一機構持有股份達到50%以上或足以控制該股份公司的經營活動。
⑥ 對控股子公司(50%以上)如何放入合並報表
合並來應該將子公司資產合並源到合並報表裡面,但實際操作中應該扣減掉抵消分錄(如母子公司之間的內部交易)。
⑦ 控股合並為什麼要合並報表
合並之後,要按照統一的會計制度進行會計調整,編制合並報表的目的是為了全面版反映集團的盈虧情況,抵消關聯權交易帶來的虛增利潤和成本,更好的體現企業的盈虧情況,防止人為虛增利潤和成本。控股合並,其主要的經濟利益被母公司佔有,實際的經營權已經被母公司所有,作為集團公司不可分割的整體,需要作出合並報表來體現整體的盈利情況。 同時也是股份有限公司分紅的依據
⑧ 如何與控股子公司合並財務報表
控股子公司合並財務報表應當依據母公司在購置日設置的備查簿中注銷的該子公司有關可識別資產、負債的價值,對子公司的財務報表調整,使子公司的財務報表為在購置合理價值上肯定的可識別資產、負債等在本期資產負債表日應有的數目。
由於母公司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進行核算,為了便於編制合並財務報表,還需要將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按成本法核算的結果,調整為權益法下的結果。
通過編制合並抵銷分錄,將母公司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以及其他內部交易對個別財務報表的影響予以抵銷。最後,在編制合並工作底稿的基礎上,編制合並財務報表。
編制合並報表的程序:
1、檢查並調整母、子公司會計報表中可能存在的誤差和遺漏。
2、抵消企業集團內部交易的未實現損益。
3、抵消子公司因實現凈利潤而提取的法定盈餘公積、法定公益金和任意盈餘公積。
4、抵消母公司從子公司取得的投資收益和收到的股利,並將母公司對子公司股權投資賬戶余額調整至期初數。
5、抵消年初母公司對於子公司股權投資賬戶和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各賬戶的余額,並將兩者的差額確認為合並價差;若有少數股權,還要確認相應部分的少數股東權益。
6、將合並價差分解為子公司凈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和商譽,並在其有效年限內加以分配和攤銷。我國《合並會計報表暫行規定》對合並價差不作選擇的分解、分配和攤銷,而是直接列於合並資產負債表中的「」長期投資「」薦下。
7、若有少數股權,在合並工作底稿上確立當年屬於少數股東的子公司凈利潤,應相應增加少數股東權益。
8、抵消母、子公司間的應收應付等往來項目。會計電算化條件下,用戶根據事並會計報表的要求,定義好合並會計報表的有關條件,軟體根據定義時設計的數據傳遞、數據計算公式等自動完成合並會計報表工作。
(8)控股上市公司合並報表擴展閱讀:
控股子公司合並財務報表范圍的確定:
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予以確定。
一、母公司直接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的表決權,表明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應當將該被投資單位認定為子公司,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但是,有證據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資單位的除外。
二、母公司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或以下的表決權,且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視為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但是,有證據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資單位的除外。
1、通過與被投資單位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協議,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的表決權。
2、根據公司章程或協議,有權決定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政策。
3、有權任免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機構的多數成員。
4、在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機構佔多數表決權。
三、在確定能否控制被投資單位時
應當考慮企業和其他企業持有的被投資單位的當期可轉換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可執行的認股權證等潛在表決權因素。母公司應當將其全部子公司,無論是小規模的子公司還是經營業務性質特殊的子公司,均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
⑨ 控股子公司的收入在合並報表中是全額納入總公司報表還是按照股權比例納入收入有法律條文嗎
按照收入總額全額合並。
沒有法律條文,連會計准則都算不上法律,只能算部專門規章吧屬,所以其解釋權應該在財政部。
財政部下發的准則講解就是按全額納入的。准則中針對報告期增、減子公司應做的處理中也有明確要求,可以參照:
第二十二條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因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合並當期期初至報告期末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並利潤表。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購買日至報告期末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並利潤表。
第二十三條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期初至處置日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並利潤表。
⑩ 控股雙方各佔50%股份如何編制合並報表
編制合並報表的程序一般包括:
(1)檢查並調整母、子公司會計報表中可能存在的誤差和遺漏。
(2)抵消企業集團內部交易的未實現損益。
(3)抵消子公司因實現凈利潤而提取的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
(4)抵消母公司從子公司取得的投資收益和收到的股利,並將母公司對子公司股權投資賬戶余額調整至期初數。
(5)抵消年初母公司對於子公司股權投資賬戶和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各賬戶的余額,並將兩者的差額確認為合並價差;若有少數股權,還要確認相應部分的少數股東權益。
(6)將合並價差分解為子公司凈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和商譽,並在其有效年限內加以分配和攤銷。我國《合並會計報表暫行規定對合並價差不作選擇的分解、分配和攤銷,而是直接列於合並資產負債表中的「」長期投資「」薦下。
(7)若有少數股權,在合並工作底稿上確立當年屬於少數股東的子公司凈利潤,應相應增加少數股東權益。
(8)抵消母、子公司間的應收應付等往來項目。會計電算化條件下,用戶根據合並會計報表的要求,定義好合並會計報表的有關條件,軟體根據定義時設計的數據傳遞、數據計算公式等自動完成合並會計報表工作。
軟體能夠自動扣除各公司之間的內部往來、內部投資等的影響,能夠對某些報表項目進行必要的抵銷處理。
(10)控股上市公司合並報表擴展閱讀:
合並會計報表有局限性表現在:
(1)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債權人對企業的債權清償權通常針對獨立的法律主體,而不針對作為經濟實體的企業集團,合並報表所反映的資產不能滿足母、子公司債權人的清償要求。
(2)合並會計報表將母公司及子公司的個別會計報表合並起來,子公司的少數股東難以從中直接得到他們所需的決策有用信息,如他們所投資的子公司資金運用的信息。
(3)利潤分配包括向股東分派股利,要以個別會計報表為據,合並會計報表則不能為股東預測和評計報表為據,合並會計報表則不能為股東預測和評價母公司和所有子公司將來分派股利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