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開元股份三季度報

開元股份三季度報

發布時間:2021-01-29 23:01:37

㈠ 江蘇開元股份有限公司的介紹

江蘇開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73年。公司主營服裝、面料、家紡、箱包、機電等各回類商品的出口業答務,以及紙漿、紙張、木材、化工產品、有色金屬、成套設備、棉花等商品的進口業務和國內貿易,業務范圍輻射全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了20多個商標。近幾年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在3億美元左右,在國際紡織品貿易界享有良好聲譽和較高知名度。公司在主業突出的前提下,堅持多元發展戰略,14家控股或全資子公司涉及房地產、生產製造、貿易、運輸、服務等多個領域。公司於2004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600981)。

㈡ 推薦幾只近期能買的股票

索芙特,該公司價位低,目前只有7塊錢,該公司是國海證券第一大股東,而且專國海證券已經借殼屬ST集琦,該公司所持的股權增殖潛力巨大,漲到十塊以上沒有任何問題,而且該公司處於歷史最低部

寧夏恆力,小盤,低價,股價好幾年前被暴炒過,長期無人問津,主力一直默默建倉,公司題材眾多,參股蘭州市商業銀行6000萬股,增殖潛力巨大,公司身處寧夏,俗話說,「邊疆有強庄」公司還正在開發地熱發電項目。目標價20元以上,該股是兩市一千多家公司中唯一連續9個季度主力增倉的,股東帳戶連續9個季度減少。

ST邁亞,武漢著名化妝品公司麗花絲寶已經借殼,改名是早晚的事情,公司法人股以每股接近9元的價格成交,該公司為買殼花了6。27億元,目標價20元以上。

㈢ 開元股份

原名江蘇省紡織品進出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73年,是一家已具有35年悠久歷史的企業
創建時版間權94年6月30日
地點:南京市戶部街15號興業大廈
法人:蔣金華
注冊資本51610.65萬元
行業:紡織服裝

㈣ 那幾個股票比較有潛力

1.銀行:招行、建行
2.保險:人壽、太保
3.新能源:江蘇陽光、金風科技
4.煤炭:蘭花科創、大同煤業
5.鋼鐵:武鋼、鞍鋼
6.地產:萬科、保利地產
7.酒類:水井坊、五糧液、燕啤
8.建材:中國玻纖

㈤ 江蘇開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歷史沿革

江蘇開元股份有限公司(原江蘇省紡織品進出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系1994年6 月經江蘇省體改委蘇體改生(1994)230 號文批准,由江蘇省紡織品進出口(集團)公司整體改制,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本總額13,109 萬元,其中:江蘇省紡織品進出口(集團)公司以1993年12 月31 日經評估並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確認後的經營性凈資產折股11,405萬元,占總股本的87%;內部職工持股1,704 萬元,占總股本的13%。以上股本已經江蘇會計師事務所蘇會內三字(94)43 號驗資報告驗證。公司於1994 年6 月30 日在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13476248-1)。 2000 年12 月18 日,江蘇開元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國家股股權轉由江蘇開元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持有。2001 年,公司內部職工股中的13,762,750 股轉讓給8 家國有法人持有。本次股本變更已經江蘇天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天衡驗字(2002)6 號驗資報告驗證。 2004 年6 月15 日,經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證監發行字[2004]81 號「關於核准江蘇省紡織品進出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的通知」批准,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5,000 萬股人民幣普通股股票,並於2004 年6 月30 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公司注冊資本變更為人民幣18,109.00 萬元,已經江蘇天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天衡驗字(2004)25 號驗資報告驗證。 2006 年3 月27 日,公司召開股權分置改革相關股東會議並審議通過了《江蘇省紡織品進出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方案規定,公司非流通股股東通過向方案實施的股權登記日登記在冊的流通股股東和內部職工股股東按每10 股流通股支付3.5 股作為對價,獲得其所持非流通股的流通權。方案實施後,公司所有股份均為流通股,其中:有限售條件的股份為11,359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2.73%;無限售條件的股份為6,750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7.27%。 2006 年9 月27 日,公司2006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公司2006 年度中期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以2006 年6 月30 日公司總股本181,090,000 股為基數,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 股轉增5 股,轉增後公司總股本由181,090,000 股增加至271,635,000 股。本次轉增已經江蘇天衡會計師事務所天衡驗字(2006)64 號驗資報告驗證。 2006 年9 月27 號,經公司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經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名稱由「江蘇省紡織品進出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江蘇開元股份有限公司」。 2007 年5 月18 日,公司2006 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公司2006 年度分紅派息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以2006 年12 月31 日總股本271,635,000 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 股送紅股2 股並派發現金紅利1 元(含稅)並以資本公積金每10 股轉增7 股。送紅股及資本公積金轉增完成後,公司總股本由271,635,000 股增加至516,106,500 股。本次增資已經江蘇天衡會計師事務所天衡驗字(2007)46 號驗資報告驗證。

㈥ 江蘇開元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進去做什麼?應該不錯。效益很好的。

㈦ 教育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1、立思辰(300010)

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9年月8日。總部位於北京,並在上海、廣州、成都、沈陽、南京等20餘個城市設立分、子公司。2009年10月,立思辰成為中國創業板首批上市企業之一 ,於深交所發行上市, 股票代碼(SZ300010)。

秉承「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發展理念,立思辰成功邁入了新的歷史階段。通過集團戰略轉型,公司已經發展形成兩大產業集團,教育集團與信息安全科技集團。

2、全通教育(300359)

廣東全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於2005年6月,成立於2005年,注冊資本600萬,辦公面積5000平方米,由超過800名的專業研發與運營人員構成。公司先後被評為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軟體企業、廣東省企業500強、廣東省服務業百強、廣東省軟體和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百強培育企業、廣東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中山市服務業突出貢獻企業、中山市內資百強企業、中山市示範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

3、拓維信息(002261)

拓維信息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成立之初,就立志做一家不斷創新的科技企業。歷經20年發展,拓維信息已經發展成為擁有4000多名員工,以O2O在線教育為主營業務,以湖南為總部,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美國、日本、韓國等地設立了分支機構的移動互聯網集團公司。

公司獲得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國家信息產業部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一級資質企業,國家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化基地-動畫技術中心企業,國家文化部動漫遊戲振興基地-手機動漫遊戲企業、國家移動電子商務產品創新中心等多項資質。2011年5月13日,入選第三屆「文化企業30強」。2014年8月28日,入選中國互聯網企業50強。

在線教育新龍頭,子公司拓維教育推出的名校資源平台。

4、新南洋(600661)

上海新南洋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Xin Nanyang Company Limited)成立於1992年12月18日,原名上海南洋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於1993年6月14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後經199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通過,公司更名為上海交大南洋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6月,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並經公司2008年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由「上海交大南洋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上海新南洋股份有限公司」。

5、科大訊飛(002230)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IFLYTEK CO.,LTD.),前身安徽中科大訊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總部在合肥,成立於1999年12月30日,2014年4月18日變更為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研究、軟體及晶元產品開發、語音信息服務及電子政務系統集成。擁有靈犀語音助手,訊飛輸入法等優秀產品。

(7)開元股份三季度報擴展閱讀:

教育板塊龍頭股投資建議:

教育板塊整體表現不佳,相對滬深300指數下跌34.2%,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23位。表現不佳主要由市場風格引起而非教育板塊基本面。放眼全球,我國教育公司海外市場表現較好,受海外股票投資者廣泛青睞,享受較高的估值溢價。

劃重點

國家投入、居民投入和社會資本投入為教育板塊構築扎實的基本面。

1)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2016年首超3萬億並保持逐年增加趨勢;

2)居民消費水平提升、消費升級在二胎政策催化下激發教育需求;

3)社會資本大規模湧入教育板塊,進一步推動板塊擴張。

既有優勢不減,板塊投資機會顯現。我們認為存在以下趨勢:

1)新版民促法掃清板塊資產證券化障礙,板塊迎來政策密集發布期;

2)教育板塊A股、美股、港股三足鼎立之勢已成,資產定價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A股存在估值重估趨勢;

3)盈虧平衡期臨近,2017-2019板塊或迎來業績爆發。

風險提示:產業政策變動的風險,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商譽減值風險。

㈧ 誰知道開元集團

前身是汽貿公司,後面發展房產

㈨ 中國人文地理概況福建人文地理 有哪些

福建簡稱閩。閩字最早出現於周朝,閩與八閩,都是福建省名的簡稱和別稱。「閩」是最原始的名稱。《山海經·海內南經》說:「閩在海中」,這說明福建在遠古時代,還是屬於海浸之區。閩為蠻之別種,則是當時居住在福建的七個部落的總稱。八閩,則是從北宋開始。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為了加強邊防武裝力量,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設「福建經略使」(軍事長官職稱),它和福州都督府並存。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福建」名稱。福建地處祖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30′至28°22′,東經115°50′至120°40′之間,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隔海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福建屬於中國華東地區。福建是中國著名僑鄉,旅居世界各地的閩籍華人華僑1088萬人。其中,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這三地的閩籍華人華僑最多。福建與台灣源遠流長,關系最為密切,台灣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於中國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是中國距東南亞、西亞、東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唐上元元年設福建節度使,轄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因五州的前二州得名。明置福建省。唐開元21年(733年)設「福建經略使」,始稱「福建」。南宋設有1府5州2軍,故又稱「八閩」。
關於八閩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福建古為閩地,北宋時始分為八州、軍,南宋分為八府、州、軍,元分八路,因有八閩之稱;另一種是《辭源》的說法: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興化、建寧、延平、汀州 、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為八府,所以有八閩之稱。建、延、邵、汀,為上四府;福、興、漳、泉,為下四府。共八府,號稱「八閩」。
福建在歷史上是「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伊斯蘭教等重要文化發源地和商貿集散地,福州、廈門曾被辟為全國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泉州曾是古代世界第一大港口。閩江口的馬尾港是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先驅和培養科技人才的搖籃。
福州為福建省省會。省花,水仙。
陸地面積12.14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陸域的80%;
海域面積13.63萬平方公里。全省海岸線總長6128公里,其中大陸線3752公里,居全國第一位。大小島嶼1546個,佔全國1/6;
擁有廈門灣、福州灣、興化灣、湄州灣、沙埕港、三都澳等眾多天然港灣 福建屬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多數地區為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mm,是中國雨量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礦產資源
福建地質構造復雜,礦產資源中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118種(含亞礦種),其中能源礦產有無煙煤、地熱等2種,金屬礦產31種,非金屬礦產82種,水氣礦產1種.金、銀、鉛、鋅、錳、高嶺士、水泥石灰岩、花崗石材、明礬石、葉臘石、 硫等礦產儲量也較大。石英砂儲量、質量冠於全國。
⊙ 生物資源
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重點林區之一,全省森林面積1億多畝,樹木種類繁多,森林覆蓋率達62.96%,居全國第二,僅此於台灣省。
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有內陸養殖面積和可作業海洋漁場面積分別約1000平方公里和12.5萬平方公里。有魚類750多種,佔全國海洋魚類種數的一半。尤其是水產品資源種類繁多,現有品種佔世界50%以上,水產品總量居全國第三位,人均佔有量居全國第一位。
⊙ 水資源
境內河流密布,水利資源豐富。
全省擁有29個水系,663條河流,內河長度達13569公里,河網密度之大全國少見。
水力理論蘊藏量1046萬千瓦,可裝機容量705萬千瓦,居華東之首。
⊙ 旅遊資源
全省人文薈萃,擁有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擁有一大批影響日益擴大的旅遊品牌,包括山與水完美結合、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素有海上花園、音樂島美譽的鼓浪嶼,情系海峽西岸、凝聚世界華人的湄州媽祖朝聖文化,多元文化相互融合、民俗風情獨具特色的泉州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福建永定土樓,著名的革命聖地上杭古田會址,福建古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搖籃曇石山文化遺址,天下絕景、宇宙之謎的寧德白水洋奇觀,泰寧世界地質公園,漳州火山公園等旅遊品牌和一大批風景名勝區。全國第五大島平潭縣,島上海岸蜿蜒曲折,岸線達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為優質海沙灘,沙質細白,海水湛藍,獨具特色的自然風貌。福建又是著名的老區、蘇區,閩西、閩東等是重要的革命根據地,當年中央蘇區有10個縣在福建,老區分布在62個縣(市)。 2009年2月27日,全省人口為3607萬人
根據人口抽樣調查統計,全省人口繼續保持低速增長,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人口城鎮化不斷提高,教育事業穩步發展,人口文化素質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家庭規模繼續縮小,婚姻關系穩定。
【人口增長】
2005年末,全省年末常住總人口為3535萬人,比上年增加24萬人,增長0.68%。全年出生人口40.9萬人,出生率為11.60‰;死亡人口19.8萬人,死亡率為5.62‰;人口自然增長21.1萬人,自然增長率為5.98‰。與上年相比,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基本持平。
2006年末全省年末常住總人口3558萬人,凈增人口23萬人。出生人口42.56萬人,出生率12.00‰;死亡人口20.39萬人,死亡率5.75‰;自然增長率6.25‰。
2008年末,全省總人口3604萬人,全年凈增人口23萬人。全年全省出生人口44萬人,出生率12.2%;死亡人口21萬人,死亡率5.9%;自然增長率6.3%。城鎮化水平為49.9%。
【人口性別構成】
根據人口抽樣調查統計,男性人口占總人口的50.4%,女性人口佔49.6%,人口性別比(女:100)為101.4,總人口性別比基本正常;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為115.7。
【人口城鎮化水平】
2008年末,全省城鎮人口1798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9.9%;鄉村人口1806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0.1%。城鎮人口所佔的比重較上年的48.7%提高了1.2個百分點。
⊙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福建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漢族外,少數民族分布很廣,歷史悠久。福建的民族成份共有54個,漢族人口居多;53個少數民族人口為58.38萬人,佔1.7%。在少數民族人口中,畲族最多;達35萬人左右,佔全國畲族人口的一半以上。回族人口也在萬人以上。全省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寧德地區,其次為福州市,再次為泉州市,其中上萬人口的縣市有福安、霞浦、福鼎、漳浦、蕉城、羅源、晉江、惠安、連江、周寧等。
⊙文化程度
2006年全省共有各類高校66所,其中,普通高校53所,成人高校13所,普通高校舉辦獨立學院(民辦)10所。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0.82萬人,在學研究生2.28萬人,畢業生0.46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5.17萬人,在校生46.13萬人,畢業生9.50萬人。 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23.01萬人,在校生57.18萬人,畢業生15.13萬人。普通高中招生27.41萬人,在校生78.04萬人,畢業生20.18萬人。初中招生52.37萬人,在校生165.03萬人,畢業生60.23萬人。普通小學招生41.24萬人,在校生269.
22萬人,畢業生52.61萬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52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 87.11萬人。 [編輯本段]福建經濟 (1)該地區生產總值
2008年全省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萬億元,達到10863.11億元,增長13%。其中,
第一產業增加值1157.75億元,增長4.8%;
第二產業增加值5415.77億元,增長15.2%;
第三產業增增加值4249.59億元,增長12.1%。
人均生產總值30132元,增長12.2%,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13.4%,上半年增長13.8%,前三季度增長13.6%。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50元,實際增長10.1%;農民人均純收入6180元,實際增長7.8%。
(2)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產業結構繼續調整:
第一產業比重與上年比略減,
第二產業繼續保持增勢,
第三產業穩定發展。
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10.8∶49.2∶40.0調整為10.7∶50.0∶39.3。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4.6%,其中,服務價格下降3.0%。分季度看,一季度上漲6.3%,上半年上漲6.4%,前三季度上漲5.6%。商品零售價格上漲5.7%。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5.9%。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2.7%。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0.2%。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10.7%。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23.6%。福州、廈門、泉州三市房屋銷售價格分別上漲3.9%、2.7%和2.6%。
(3)財政收入
2008年全省財政總收入1516.33億元,比上年增加233.48億元,增長18.2%;全省財政支出1133.79億元(含中央專款和上年結轉等支出),比上年增加223.14億元,增長24.5%。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562.68億元,完成預算的74.1%,比上年減少128.25億元,下降18.6%;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576.61億元,比上年減少46.75億元,下降7.5%。
(4)農業
2008全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1965.01億元,比上年增長5.1%,增幅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糧食種植面積1815.41萬畝,比上年增加13.84萬畝,其中稻穀面積1291.83萬畝,減少11.21萬畝;煙葉種植面積100.92萬畝,增加6.47萬畝;油料種植面積161.04 萬畝,增加8.73萬畝;蔬菜種植面積965.98萬畝,增加12.64萬畝。全年糧食產量652.21萬噸,比上年增加17.15萬噸,增產2.7%,其中稻穀508.81萬噸,增加7.81萬噸,增產1.6%。
(5) 工業和建築業
2008年全省工業增加值4755.45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139.06億元,增長16.7%。產品銷售率97.28%,比上年低0.60個百分點。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分別完成增加值202.27億元、2045.64億元和1626.36億元,分別增長2.8%、12.8%和22.8%。
中國名牌產品累計100個;新增地理標志產品8個,累計31個。中國名牌產品和地理標志產品數量均居全國第5位。福建名牌產品511個,累計1316個,增長28.2%。
(6)固定資產投資
2008年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86.82億元,比上年增長22.3%,其中,城鎮投資增長21.2%,農村投資增長32.1%。
(7)國內貿易
2008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28.04億元,比上年增長20.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6%。
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581.13億元,增長22.8%;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1246.91億元,增長14.9%。
(8)對外經濟
2008年全省進出口總額848.3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9%。其中,出口569.86億美元,增長14.1%;進口278.46億美元,增長13.6%。出口比進口多291.40億美元,比上年增加37.09億美元。
⊙電話擁有率
2006年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640.93億元,比上年增長21.0%。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7.93億元,增長9.1%;電信業務總量613億元,增長21.6%。電信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38.72億元,增長10.5%;實現利潤49.19億元,增長15.7%。新增固定電話交換機75萬門,總容量1941萬門;移動交換機容量2297萬戶,移動分組數據網容量197萬戶,移動簡訊中心容量2962萬條。新增固定電話用戶87萬戶,年末達到1486萬戶。新增行動電話用戶237萬戶,年末達到1539萬戶。年末固定及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3025萬戶,比上年末增加324萬戶。全省電話普及率85.58部/百人。數據及多媒體用戶771萬戶,新增173萬戶,數據及多媒體用戶普及率達21.8%。寬頻接入埠304萬個,比上年底增加46萬個。
⊙ 廣播電視
廣播電台10座,中短波發射台和轉播台36座,調頻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89座,廣播節目85套,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6.99%;電視台10座,一千瓦以上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15座,電視節目36套,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8.13%。有線電視用戶428.46萬戶,有線廣播電視網路干線總長12.46萬公里。省級衛星電視為福建東南衛視。
福建電視頻道:
1、福建電視綜合頻道;2、東南衛視;3、福建電視公共頻道;4、福建電視新聞頻道;5、福建電視電視劇頻道;
6、福建電視都市頻道;7、福建電視經濟頻道;8、福建電視體育頻道;9、福建電視少兒頻道、10、福建電視海峽衛視、11、福建電視國際頻道。 [編輯本段]福建交通:
⊙ 公 路
截止2007年底,該省公路通車里程為869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66公里,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里程8329公里,未達到二級路的國道400公里,省道2792公里;公路密度為71.6公里/百平方公里。
⊙ 航 空
福建目前擁有6個機場,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泉州晉江機場;南平武夷山機場;龍岩連城機場;金門機場。
三明機場即將建成;即將在莆田建立機場。
福建交通
⊙ 水 運
內河航道通航里程達3245公里。全省共有生產性泊位524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78個,全省港口通過能力1.42億噸,其中集裝箱吞吐能力571萬標箱。。廈門港已躋身全國十大集裝箱港行列。開辟36條國際班輪航線,與世界70多個港口有貨運往來,還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商務關系。福州、廈門港與高雄港開通海上試點直航,福建沿海地區與金門、馬祖開展直接往來。
⊙鐵 路
2006年底,全省鐵路里程數1625公里,已擁有五條進出省鐵路通道,
運營鐵路:
鷹廈鐵路:
江西鷹潭至福建廈門,全長694公里,福建段長604公里,1954年開工,1957年建成;1986年8月26日開始電氣化改造,1993年12月26日,全線電氣化開通。
外福鐵路:
福建南平外洋至福建福州,全長186.6公里,1956年3月開工,1959年4月建成。2000年11月10日完成電氣化鐵路改造。
橫南鐵路:
江西橫峰至福建南平,全長470公里,1993年11月1日開工,1997年12月30日通車,計劃2009年10月完成電氣化鐵路改造。 [編輯本段]福建特產 福州特產:橄欖、福桔、龍眼、閩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脫胎漆器、木畫、木雕、紙傘、貝雕、瓷器等。
泉州特產:各種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烏龍茶(安溪鐵觀音)、老范志萬應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餞、泉州木偶頭、永春漆籃、人造花等。
漳州特產:水仙花、茶花、蘭花等「三大名花」和蘆柑、荔枝、香蕉、龍眼、柚子、菠蘿等「六大名果」;還有各種海產干貨、片仔癀、八寶印泥、片仔疫、珍珠膏、珍貝漆畫飾板、水仙花牌風油精,漳州布袋戲等。
廈門特產:各種亞熱帶瓜果、餡餅、魚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廈門珠綉、漆線雕、廈門彩塑、廈門瓷塑、香菇肉醬、廈門葯酒、海產干貨等。
南平特產:盛產筍干、香菇、 武夷岩茶、建甌板鴨、建蓮、北苑貢茶、閩北柑橘、根雕、竹木工藝品、政和功夫茶、建盞、錐栗、靈芝、南孚電池等。
莆田特產:荔枝、龍眼, 金沙薏米,仙游皮蛋,扁食,熗肉,莆田魯面,興化米粉,漆木碗,仙游木雕等。
龍岩特產:八大幹系列. 、河田雞、山麻鴨等。
三明特產:紅菇、沙縣小吃、沙縣夏茂冬酒、沙縣鄭湖板鴨、永安小吃,明溪肉脯干,尤溪管前金桔,寧化老鼠干、將樂擂茶、建寧蓮子、大田骨頭小吃系列等。
寧德特產:芙蓉李,古田食用菌、竹編,茶 葉,紅 曲,剪 刀等。 [編輯本段]歷史文化 福建歷史悠久,原始社會就有人類活動,屬於古越族的一支,被稱為「東越」。戰國時期,越國為楚兵所敗;越國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後裔與福建的閩族人融合,成為「閩越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福建設閩中郡,第一次作為一個行政區劃單位出現在中國版圖上。唐朝中期設福、建、泉、漳、汀5州。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為加強邊防;設「福建經略使」。始有「福建」一詞。五代時期,閩王王審知據閩成立閩國基本上奠定了後來的省界。福建又有「八閩」 之稱,南宋時福建設l府5州2軍,府、州、軍為同級行政機構,共計8個,故稱「八閩」。宋後基本延襲舊制。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增設台灣府,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單獨設省。清末福建共有9府2州,58縣6廳。辛亥革命後,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除府、州制,設省、道、縣三級制,幾經調整,至解放時止,全省設2市、7個行政督察區,共有67縣。1949年福建解放後,全省設2市、8專區,共有67縣。1951年,增設泉州、漳州2市,委託專署領導。此後20多年間,行政區劃又曾數次調整。開革開放以來,福建根據自己的特點,調整了行政區劃,地區改為地級市,形成市帶縣體制。至2o00年底,全省設9個省轄市,共有14個縣級市、25個市轄區、46個縣(含金門縣)。

㈩ 最近趨勢好的股票!

長城信息
QFII三季度買入了150萬股。

閱讀全文

與開元股份三季度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春生科技基金 瀏覽:819
沈陽新松股票代碼 瀏覽:29
天能鋰電投資理財是騙局嗎 瀏覽:96
渤海信託電話 瀏覽:210
工資貸款包裝犯罪嗎 瀏覽:95
人民幣的兌換哪個幣最高 瀏覽:304
再生銅投資 瀏覽:70
傳統外匯海星 瀏覽:897
期貨外匯公司 瀏覽:388
掌眾金額小額貸款 瀏覽:502
華天科技股票分析 瀏覽:746
海星股票 瀏覽: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14
幫貸寶貸款靠譜嗎 瀏覽:92
ADx融資 瀏覽:380
p2p理財圖片 瀏覽:939
國元證券基金託管 瀏覽:578
今日菜百黃金價格多少錢一克 瀏覽:29
速賣通外匯申報 瀏覽: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