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科技部十家上市公司都有哪些
迄今,滬深兩市有260家上市公司連續3年分紅。
據《證券日報》數據中心統計,持續分紅的260家公司在近三年的分紅能力穩步提升,2005年度正式分紅的平均水平為每10股現金紅利1.6702元,2006年提升至1.8732元,增幅12.15%;時至2007年度,這些公司分紅能力再度提升,預計分紅的平均水平為每10股現金紅利1.922元。從260家公司近三年分紅排行榜上看,2007年每10股現金紅利5元以上的高分紅公司就有19家,而2005年和2006年上榜的僅有11家。可以說,隨著上市公司業績的穩步提升,其分紅能力整體得到提高,高分紅水平的公司也日漸增多。
2007年派現能力表現突出的公司中,馳宏鋅鍺高分紅風格尤為惹眼,繼2006年度每10股現金紅利30元後,2007年再擬每10股現金紅利20元,成為目前分紅比例最高的公司。鹽湖鉀肥、張裕A、中國船舶、用友軟體緊隨其後,2007年擬每10股現金紅利超過10元;另有貴州茅台、雙匯發展、中遠航運等公司擬每10股現金紅利在5元以上。這些高分紅公司基本都具有多年持續分紅的能力。比如馳宏鋅鍺自2002年以來均保持著與股東同樂、慷慨分紅的這一作風;鹽湖鉀肥則在1997年以來保持了連續12年的持續分紅,張裕A也保持了自1998年以來的11年的分紅風格。統計顯示,這些持續分紅的公司業績十分優秀,260家公司2007年合計實現凈利潤1858.3億元,同比大增52.92%;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7899元,同比大增41.75%,且遠超過同期A股的業績水平。包括中國船舶、中信證券、吉恩鎳業在內的40家公司基本每股收益超過1元,佔比達15.38%。
這260家上市公司沒有顯著的行業特徵,但大多是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有釀酒食品業的貴州茅台、瀘州老窖、張裕A、燕京啤酒;有醫葯類的天士力、康緣葯業、康恩貝、同仁堂;有有色金屬類的江西銅業、吉恩鎳業、廈門鎢業、馳宏鋅鍺;有地產業的萬科A、陸家嘴、招商地產、金融街;有機械行業的中國船舶、柳工、安徽合力;有鋼鐵類的安陽鋼鐵、濟南鋼鐵、八一鋼鐵、寶鋼股份等。
這些公司近期的股價表現:有屢創新高的、有相對抗跌的。今年以來,上證綜指累計跌幅34.5%,260家持續分紅的股票中有180家跑贏上證綜指,佔比近七成,其中豐樂種業、華帝股份、新賽股份、金牛能源等22家股價逆勢走高。業內人士認為,持續分紅股的價值已經被主流機構投資者深挖,但隨著資金面的擴容,機構資金存在進一步挖掘有投資價值個體公司的需求,這從藍籌股的崛起和部分個股的抗跌中已現端倪。
B. 中國股市十人炒九人虧 賺錢的那個是誰
針對誰是中國股市的贏家,范棣指出,第一,國企是中國股市最大的受益者。早期許多經營情況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不佳、資金周轉困難的大中型國有企業,經過所謂的資產剝離、財務包裝後,在股市套取大量資金,從而脫胎換骨成為市場上的大小霸主。
1998~2000年間,所謂國企三年脫困,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行動就是國企上市,僅那三年就從股民口袋裡掏走了近5000億現金,絕大部分股民被深度套牢,成為國企改革的埋單者。
在國企上市過程中,得到直接利益的是國企的管理層,相比非上市公司,他們不僅獲得了支配巨額資金的權力,而且資本市場也為他們創造了許多個人致富的渠道。
這包括:利用內幕消息在外圍炒股獲利、利用內幕消息與出資者合作獲利、利用上市公司的優勢在收購兼並業務上謀取暴利、為上市公司股票增發而謀利,等等。
范棣稱,第二,政府是中國股市的第二大受益者。收益由兩個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是股票交易印花稅所得,這部分是直接的現金收入;第二部分是間接收入,即把一部分原先需要國家財政撥款或者投資的國企推向市場,由老百姓從儲蓄存款中負擔這些「改革」的成本,這樣就相應減少了政府的財政負擔。
第三,證券公司是中國股市的第三大受益者。證券公司除收取交易的傭金外,在所謂自營證券業務上,參與股票坐莊炒賣,勾結上市公司高官形成利益聯合體,在股市上賺小股民的血汗錢。
第四,上市公司的原始股東是中國股市的直接受益者。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原始股東中除大股東外,相當多的小股東,所謂的「小非」(即上市公司股改前佔比例較小的非流通股。
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小於5%,在股改一年後方可流通,上市一年後,「小非」可以逐次拋售部分股票),都是公司上市過程中的利益交易、合作和博弈的結果。
這些小股東,主要分三種情況:第一種是戰略投資者,比如私募基金,在公司上市前一年左右時間入股公司,上市後三年內逐步推出套現。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在上市前能夠成為公司股東的不是有背景,就是有名氣,或者有特別利益安排。
第二種是為公司安排上市的中介人或者機構,一般而言,它們的股份有些是送的,有些是超低價的,而且入股付款採取遠期交易的方式,這些人或者機構必然是政府關系極為強大,特別是諳熟證券監管系統的人脈。
第三種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母公司或者公司實際控制人安排的利益代理人或機構,代理的功能主要是為公司上市後套現服務。
第五,證券行業專業人員,包括證券分析師、莊家及其操盤手、基金經理、內幕消息炒股專業戶。
「總體上,90%的股民和投資者並沒有通過投資股市得到任何回報。也就是說,股海淹死的總是股民。」 范棣說。
C. 誰能給我十家最優秀的上市公司
1、股市永遠是處於動態之中,並且十家優秀公司的排名也會隨著行業的變化或經濟環版境的變化在不斷改權變,所以任何時候也不可能將這一名單固定下來。
2、優秀公司如何判斷才是最重要的,這需要學習一系列的理論。受人之魚還不如退而結網——學習到手選擇優秀公司的方法才是你的當務之急,而不是知道所謂「最優秀的十家公司」。
D. 某上市公司董事會成員十一人為什麼能夠行使表決權懂事只有十人
因為是可以有這樣的表述,因為有的人可以缺席這樣的相關的一些表決是是可以的。
E. 是上市公司嗎
股份有限公司不一定是上市公司,但是上市公司必定是股份有限公司。達到了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條件都可以將現在的公司變更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成立股份有限公司,這個和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沒有關系。
F. 三四十人左右的公司可以上市嗎
不在於人多少,主要看公司經營情況是否滿足上市條件。
G. 幾十人的公司要上市對員工有什麼好處
上市公司相對來說各個方面都會規范化,比較正規了,對股東影響比較大,基本上所有的股東都上千萬以上的身價了
H. 國內有哪些著名的上市公司
1、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1998年7月國家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注冊資本2749億元人民幣,董事長為法定代表人,總部設在北京。公司對其全資企業、控股企業、參股企業的有關國有資產行使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出資人的權力對國有資產依法進行經營、管理和監督,並相應承擔保值增值責任。
公司主營業務范圍包括:實業投資及投資管理;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儲運(含管道運輸)、銷售和綜合利用;煤炭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石油煉制;成品油儲存、運輸、批發和零售;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煤化工及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新能源、地熱等能源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設計、咨詢、施工、安裝;石油石化設備檢修、維修;機電設備研發、製造與銷售;電力、蒸汽、水務和工業氣體的生產銷售;技術、電子商務及信息、替代能源產品的研究、開發、應用、咨詢服務;自營和代理有關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對外工程承包、招標采購、勞務輸出;國際化倉儲與物流業務等。
2、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國網通和原中國聯通的基礎上合並組建而成,在國內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境外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是中國唯一一家在紐約、香港、上海三地同時上市的電信運營企業,連續多年入選「世界500強企業」。
中國聯通主要經營GSM、WCDMA和FDD-LTE制式移動網路業務,固定通信業務,國內、國際通信設施服務業務,衛星國際專線業務、數據通信業務、網路接入業務和各類電信增值業務,與通信信息業務相關的系統集成業務等。2009年1月6日,原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與原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重組合並,新公司更名為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為與合並前的中國聯通相區分,業界常以「新聯通」進行稱呼。
3、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長安汽車是中國汽車四大集團陣營企業,2014年長安品牌汽車產銷累計突破1000萬輛,2016年長安汽車年銷量突破300萬輛,2017年入選央視「國家品牌計劃」,成為中國汽車品牌行業領跑者。
長安汽車始終打造世界一流的研發實力,研發實力連續4屆8年居中國汽車行業第一。擁有來自全球17個國家的研發人員1.1萬餘人(其中高級專家近500人),先後有14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在重慶、北京、河北、合肥,義大利都靈、日本橫濱、英國伯明翰、美國底特律和美國矽谷建立起各有側重的全球協同研發格局;建立汽車研發流程體系和試驗驗證體系,確保每一款產品滿足用戶使用10年或26萬公里。
4、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1994年6月30日,該公司及其附屬公司在中國全國范圍內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大型發電廠,截至2007年6月30日擁有權益發電裝機容量31747兆瓦,可控裝機容量為36024兆瓦,是中國最大的上市發電公司之一。
5、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2004年11月29日,簡稱上汽集團,前身是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11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600104。2006年經過重組,上海汽車成為中國A股市場最大的整車上市公司。截至2013年底,上汽集團總股本已達到110億股;同年,上汽集團整車銷量達到510.6萬輛,同比增長13.7%,繼續保持國內汽車市場領先優勢。憑借2014年度920億美元的合並銷售收入第11次入選《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名第85位,比2013年上升了28位。2015年7月8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年中國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7。2015年12月28日,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宣布與上汽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6、哈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哈葯集團有限公司為中外合資企業。哈爾濱市國資委佔45%,中信資本冰島投資有限公司和華平冰島投資有限公司各持股22.5%,哈爾濱國企重組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持股10%。擁有哈葯股份、人民同泰兩家上市公司。
哈葯集團旗下擁有哈葯總廠、哈葯三精、哈葯六廠、哈葯世一堂、哈葯中葯二廠、哈葯生物、哈葯疫苗等國內知名葯品製造企業和哈葯人民同泰、哈葯營銷有限公司商業流通企業。截至2015年末,哈葯集團資產總額165億元,固定資產48億元,凈資產94億元。現有在職員工2.52萬人。
7、海爾集團公司
1984年在青島創立,是一家生活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從開始單一生產冰箱起步,拓展到家電、通訊、IT數碼產品、家居、物流、金融、房地產、生物制葯等領域,從製造產品逐漸轉型為製造創客的平台。公司旗下青島海爾(股票代碼:600690)和海爾電器(股票代碼:01169)兩大平台上聚合了海量創客及創業小微。
公司致力於推動從產品硬體到解決方案的轉型,通過智慧家庭U+生活平台、互聯工廠構建並聯交互平台和生態圈,提供互聯網生活解決方案,最終實現用戶的全流程交互、交易和交付體驗。
8、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1988年進入房地產行業,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內領先的城市配套服務商,公司業務聚焦全國經濟最具活力的三大經濟圈及中西部重點城市。2016年公司首次躋身《財富》「世界500強」,位列榜單第356位;2017年再度上榜,位列榜單第307位。
公司定位於城市配套服務商,堅持「為普通人蓋好房子,蓋有人用的房子」,堅持與城市同步發展、與客戶同步發展的兩條主線。公司核心業務包括住宅開發和物業服務。近年來,在鞏固核心業務優勢的基礎上,圍繞城市配套服務商的定位,積極拓展業務版圖,進入商業開發和運營、物流倉儲、冰雪度假、集中式長租公寓、養老、教育、「軌道+物業」等領域,同時積極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
9、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規模最大、產品線最全的乳製品企業,位居亞洲乳業第一、全球乳業八強,也是唯一一家同時符合奧運及世博標准,並為奧運會及世博會提供過乳製品的中國乳品企業。在董事長潘剛的帶領下,2015年伊利集團營收首破600億元,收入和凈利潤實現雙增長。在「全球織網」的戰略下,伊利已經實現國際化布局。作為行業龍頭企業,伊利集團旗下多款產品長期居市場領先地位,整體營業額在行業中遙遙領先,是唯一一家進入全球排名前八的亞洲乳企。
10、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惠州的電子、電器製造企業。公司創立於1981年,是全球性規模經營的消費類電子企業集團之一,旗下擁有TCL集團、TCL多媒體科技、TCL通訊科技,通力電子等四家上市公司。形成多媒體、通訊、家電和部品四大產業集團,以及房地產及投資業務群,物流及服務業務群。
2015年7月28日,TCL發布兩則公告,獲紫光通信增持,同時首次回購股票。2016年1月6日,TCL在CES開展前夕發布了全新QUHD量子點旗艦電視X1。2016年1月14日,TCL與樂視聯合開發曲面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