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同時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年報相同嗎
不完全相同。
主要因為國內交易所和港交所對年報編制的格式要求不同,而對於公司年度財務報告,也因為有會計准則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❷ 一個企業在港股上市和A股上市有什麼區別嗎體現在哪些方面
企業港股上來市和A股上市的區別主自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①、A股上市選擇的是保薦人加審核制,港股則是備案制,可以看出港股上市條件比A股要寬鬆些;
②、A股上市周期比較長,需要2-3年。港股上市周期短,一般4-6個月可以完成上市;
③、A股上市的成功率要低於港股;
④、A股上市成功大股東一般會承諾有3年的鎖定期,港股的鎖定期沒有這么長,1-3年都有可能;
⑤、A股上市機構沒有港股上市復雜,港股上市要求有境外的法人;
⑥、選擇境內上市是因為估值、市盈率要高於境外。
❸ a股哪些股票在港股上市
大約將近100隻。例如:
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濰柴動力、中國神華、版中煤能源、海權螺水泥、鞍鋼股份、洛陽鉬業
、海信科龍、萬科、寧滬高速、新華保險
、招商銀行、金風科技、金隅集團、廣汽集團......
❹ 哪些上市公司同時在A股和港股上市
很多,典型的有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信證券等市值較大的公司,還有些民營企業如比亞迪
❺ A股H股同時上市的股票有哪些
目前A股H股同時上市公司有:中興通訊、ST吉化、經緯紡機、新華制葯、鞍鋼新軋專、科龍屬電器、華能國際、皖通高速、中海發展、中國石化、南方航空、東方航空、兗州煤業、廣州葯業、江西銅業、寧滬高速、深高速、海螺水泥、青島啤酒、廣船國際、上海石化、南京熊貓、交大科技、馬鋼股份、北人股份、儀征化纖、創業環保、東方電機等
❻ 有的公司在A股上市了,為什麼還要在港股上市
香港主板市場殼的凈值大概是1.3-1.5個億(市場熱的時候或更高),買殼上市內的模式也容很成熟,如果不想通過IPO上市,其他上市方法選擇比較多,上市難度相對低。而且殼本身更具價值。
國內A股屬於比較封閉的市場,港股是比較開放的市場,兼容來自國際市場各方面的投資者。起先國內資本不是很充足的時候,更多的需要藉助外資發展,而中國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在香港市場上市的中國企業比較受外資的追捧。
交易時間更自由,有利於更快的融資,交易和流通更快。中國的交易制度是T+1交易制度,就是當天買入第二天才可以賣出,香港和美股還有很多外圍市場都是T+0交易制度,就是可以當天買入的股票可以當天賣出的。
國內的IPO時收時放,而且排隊上市的企業眾多,上市過程時間過長,不能盡快獲得市場融資。
❼ 中國上市公司同時在香港上市和滬深上市的公司有哪些
中國抄上市公司同時在香港上市襲和滬深上市的公司有95家(具體如圖)
下面是本人怎麼樣查到這些信息的個人經驗:
首先下載一個財富快車軟體(這個軟體是財富證券公司的進入財富證券公司官網下載最好)
打開財富快車軟體,在最頂排那一排按鈕往右邊數過來第五個選項叫港股期貨的那個選項
點開港股期貨那個選項就會出現一個下拉菜單,在下拉菜單從上往下數第十個選項叫AH對照,點開AH對照這個選項,就能看到同時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名錄了
❽ A股和港股有什麼區別
A股和港股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定義不同。A股,指的是人民幣普通股,其發行者是中國境內公司發行,認購及交易者是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港股,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2、交易市場規模不同。A股:根據上交所及深交所相關數據,截至2016年12月09日,A股市場的A股公司總數正式突破3000家,隨後IPO持續擴容,截至29日收盤達3047家,總市值超過50萬億元,全球排名第二位。港股:根據港交所數據,截至2016年10月26日,港交所一共存在1926 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為25萬億港元。
3、牛熊市周期不同。A股:從1990年出現開始,A股一共度過了26年的時間,一共經歷了8輪牛熊交替,其中牛市熊市的平均持續時間分別是12個月和25.5個月。也就是說,A股總體呈現出熊市周期長,牛市周期短的特點。港股:而在港股公布恆生指數的47年時間里,一共經歷了7輪牛熊交替,其中牛熊市平均時間分別是48.8個月和31.7個月;也就是說,港股總體呈現出牛市時間長,熊市時間相對較短的特點。
4、交易時間不同。A股交易主要是採用T+1的形式。港股交易實行T+0。
5、結算制度不同。A股實行T+1,港股實行T+2。也就是說,在清算交割以前,港股能夠更充分利用資金和股票進行反復交易。
6、漲跌停限制不同。A股最高和最低的漲跌限制為10%,港股是沒有該制度限制的。
整體而言,A股偏愛小盤股,主要是因為它們的流動性比較強,靈活性大。港股喜歡龍頭企業。主要幾個重要的原因是:
1、大盤股基本是歐美大行在研究、定價和買賣,由於歐美的經濟增長速度和投資回報率遠低於香港和大陸,所以他們的投資期望也要低些,倒過來就是PE能給得更高些。小盤股歐美機構不了解,難以覆蓋,也不經濟;
2、中小市值公司,特別是民營企業或香港本土企業,出千、財報造假橫行。港交所是個盈利機構,根本不管這事,香港證監會則說自己忙不過來,所以最多就是抓個典型殺雞駭猴。由於普通投資者難以區別老千和造假的公司,就使得整個中小市值的非國企股估值明顯被打低;
3、流動性溢價。A股正相反,小盤股享受估值溢價。一個原因,流動性好,犯錯成本低。在海外,小股票流動性很差,而且沒有漲跌停,一旦對公司基本面判斷錯誤,有時候跌50%都賣不出來。相反,國內小股票流動性很好,而且有漲跌停,就算看錯了,幾個跌停板就能出來(有些游資和散戶有霸氣撬跌停的習慣...),所以在A股的犯錯成本相對比較低;另一個可能也是更重要的原因,A股小票的重組預期也會帶來一些溢價,有些機構甚至以押注殼股為主。
網路:A股
網路: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