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飛集團和重慶長安集團誰盈利大
成飛集團和重慶長安集團單純從企業經濟能力來說還是長安集團,畢竟長安主要內側重於民用汽容車的生產,不過對於國家安全重要性來說還是成飛,畢竟我國部分型號的主力戰機(j10)和目前最先進的戰機(j20)都是成飛研發的生產的。
㈡ 成飛集團羅志瓊什麼職位
成飛集團羅志瓊,他的職務其實你可以在網路仁科上都是可以查的到的,他們的具體的職務都是可以查的到的,你可以看一下
㈢ 成飛集成2019年財報什麼時問出來
關注和訊網等媒體,就算出來外界看到的也是潤色過了,你要看內部的現在早出了
㈣ 成飛集團股票現價
由於大盤弱市,目前成飛集團002190的現價為50元,仍在巨幅震盪中。
㈤ 成飛集團生產過那幾種戰機
1,成飛集團的產品線包括軍品和民品兩大門類:
(1)軍品主要是殲擊機和教練機專。先後研製了屬殲5、殲教5、殲7、殲教7、殲10、殲20、梟龍等。
(2)民品主要有飛機零部件轉包,包括為波音、空客、麥道和法國達索提供民用飛機的零部件,此外還涉及摩托車、洗衣機、汽車模具、柴油電噴、磁懸浮列車等。
2,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航工業成飛、成飛),原名「國營132廠」,是隸屬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航工業)的特大型企業,集科研、生產、試驗、試飛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飛機製造企業,是中國重要殲擊機研製生產基地。
㈥ 成飛集團生產過哪幾種戰機
更正:
殲5的確不是成飛生產的。殲5是由沈飛在1956年開始生產的。
成飛生產的殲5甲1964年首飛,是殲5的夜間型。也是成飛生產的第一種戰斗機。
殲教5是在殲5甲基礎上改進的,1966年首飛,由於蘇聯沒有類似飛機,所以說殲教5是中國自行研製飛機的里程碑之一。
成飛只生產了殲5甲和殲教5,其他的殲5系列飛機是沈飛生產的。
殲7是由沈飛生產的,1966年首飛。
成飛於1968年開始生產殲7,但是並沒有真正生產出殲7。
成飛隨後立即開始研製殲7的第一種改進型號,殲7I,1970年首飛。
殲7II,後來改稱殲7B。1978年首飛。
殲7III,後改稱殲7C,是米格21MF的仿製型號,和其他的殲-7不是一個系列,1984年首飛。
殲7D,殲7III的改進型,1991年首飛。
殲7E,1990年首飛,是殲7系列中有轉折性的型號。
殲7F,方案,沒有飛成。
殲7FS,驗證機,1998年首飛,殲7系列外形最怪異的型號。
殲7MF,驗證機,只有模型。
殲7G,2002年首飛,殲7E的改進型,最新也是最後一種殲7。
殲7MG,PG是殲7II和殲7E的出口改進型號。
殲7CP/超7/梟龍。是一個大的系列項目,但是三種不同的飛機。
還有就是殲10系列和殲20。
㈦ 成飛集團幹了三年可以換工種不
可以不可以換工種,這個你要和你的領導反映,看他能不能接受這種需求,畢竟每個集團的老闆想法都不一樣。
㈧ 成飛集團是央企或國企
成飛集團是國企。
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航空工業成飛),創建於1958年,是我國航空是國有企業,武器裝備研製生產和出口主要基地、民機零部件重要製造商,國家重點優勢企業。
(8)成飛集團財務報表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航空工業成飛積極踐行「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理念,在軍機方面,研製生產了殲5、殲7、梟龍、殲10 等系列飛機數千架,殲-10飛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國外軍機用戶達十多個國家。在民機方面,與成飛民機公司一道承擔了大型客機C919、新支線客機ARJ21、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機頭的研製生產;
是國際一流的民機大部件供應商,累計生產交付民機轉包產品一萬多架份。大力發展無人機、噴氣公務機產業。
同時,航空工業成飛積極發揮航空高科技優勢,有選擇地發展重點支柱民品項目,柴油發動機電噴系統被列入國家技術創新項目,建設航空高科技產業園,強力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㈨ 成飛集團年15的估值
因為上次重組的失敗, 成飛集成現在的業務盈利能力很差,15年將一直走下坡路, 除非主營業務有轉機。否則真的非常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