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1-16年度虧損,17、18年盈利,18年所得稅如何彌補
1.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只能彌補五年以為的虧損,17年盈利,可以彌補12年到16年虧專損。不足部分,屬18年盈利彌補13年到17年部分。即18年只能彌補13年以後尚未彌補的虧損。
2.例如 11年到16年每年虧損10萬。17年盈利三十萬。18年盈利40萬。17年三十萬彌補了12到14的三十萬虧損。15年、16年虧損尚未彌補,18年盈利先彌補13到17年虧損部分,由於13、14已經彌補完了,不用考慮,只需要彌補15、16年度虧損二十萬。11年度虧損因為超過五年均不能彌補。因此18年應納稅所得額是40-20。應繳納所得稅等於20*稅率。
『貳』 18年彌補17年虧損,現在報19年報表 17年的虧損自動帶出來怎麼回事
18年彌補17年虧損,現在報19年報表。1000元的虧損自動帶出來了,你要寫到裡面的。
『叄』 加加食品集團虧損原因
現在的製造行業都是很難生存,加上中國的人工高、消費高,很多外資工廠都撤資了。
『肆』 去稅局辦19年清算匯繳時企業所得稅彌補虧損18年忘了填,只填了19年,改怎麼辦
進行更正申報。
如果企業所得稅填報錯誤,可以在匯算清繳期內進行更正申報。
本回答由回無錫大為答稅務師事務所提供,供您參考!如有不明白問題可以繼續提問或私信留言。無錫大為稅務師事務所專注財稅領域,提供稅務鑒證(含企業所得稅匯算鑒證)、稅務代理(含個人所得稅匯算代理)、稅務咨詢、企業高管財稅培訓服務!
『伍』 湘電集團虧損幾十個億了,為什麼還不破產
因為它的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還不是負的
總資產還有190億左右
可以通過資產整合優化來擺脫困境,比如賣設備等等,如果不行還可以賣殼等別的企業來收購
因為還沒虧到3年所以還不是ST
『陸』 小公司虧損大公司暴雷 地產正在加速出清
華夏幸福(600340)的債務違約,讓房地產潛藏的冰山再一次浮現至世人面前。
從泰禾集團(000732)至華夏幸福,大而不倒的神話破滅,預示著行業水大魚大蒙眼狂奔終成往事,未來將不得不修復昔日無序擴張留下的後遺症,越來越多市場參與者也將被殘酷淘汰出局。
日前,雲南城投(600239)發布公告稱,預計2020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7.5億元-23億元,扣非後虧損36.3億元-31.8億元。同一日,美好置業(000667)也發布業績預警,2020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凈利潤虧損4.3-5.5億元。
小公司暴雷尚在意料之中,大公司業績不達預期更讓市場憂慮。比如去年合同銷售漲幅領跑的中國金茂(000817.HK),以「2020年公司凈利潤將錄得40%-50%的下降」震驚各界;而保利發展(600048)則以個位數的業績增長讓資本市場大失所望。
分析人士稱,目前是房地產最黑暗的時刻,因這兩年結轉資源多數為17、18年的高地價項目,行業利潤率整體偏低,與此同時,此前擴張累積的債務也都在這兩年集中到期,「三道紅線」卡住企業再融資咽喉,洗牌在所難免。
大潮退去,虧損與暴雷逐漸浮出水面,房地產還是那個光鮮亮麗的行業嗎?
業績紅燈頻亮
房地產企業的業績預告不斷透露出凜冽寒意。
保利發展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452.62億元,同比增長3.93%;營業利潤522.51億元,歸屬股東凈利潤289.0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67%和3.39%。對比2019年超過40%的利潤增長,保利發展作為TOP5房企之一,交出的2020年答卷實在難以讓市場滿意。
同為五強房企之一的融創中國(01918.HK)在2月3日披露,公司去年錄得凈利潤同比增長35%,雖維持了頭部公司的體面,但這一增速仍是該公司過去四年來的最低數值。
大公司尚且不樂觀,小公司就徹底撕掉了業績的遮羞布。1月29日晚間,恆大系公司嘉凱城(000918)發布公告表示,預計2020年歸屬股東凈利潤虧損12.5億元,扣非後虧損12.8億元。同一日,大悅城(000031)公告表示2020年凈利潤虧損3.5億元-4.5億元,扣非後虧損4.5億元-5.5億元。
前一日的28日晚間,新華聯(000620)發布公告稱,預計2020年公司歸屬股東凈利潤虧損11億元-13億元,扣非後虧損11.5億元-13.6億元。同一日,恆隆地產(00101.HK)也發布公告稱,2020年歸屬股東凈利潤虧損25.71億港元。此外,還有包括天房發展、珠江實業等房企均發布業績預虧公告。
如果說小房企的滑落是因為本身承壓能力較弱,那麼規模房企的業績接連暴雷則引發了行業不小的震動。
1月20日,金隅集團(601992)公告稱,預計2020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億元-30.30億元,同比降低18%-27%;22日,招商局置地(00978.HK)公告稱,預期2020年歸屬於公司股東凈利潤將較去年同期減少約60%;25日晚間,金茂公告稱由於市場調控原因,將2020年度凈利潤做計提減值處理,導致當年凈利潤下滑40%-50%。
高地價魔咒
無論虧損亦或是利潤下滑,各公司給出的理由大同小異。以金茂和招商局置地為例,金茂表示計提減值的原因在於「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等因素,導致項目售價不及預期」,招商局置地則表示「與2019年相比,2020年該集團結轉項目中低毛利項目佔比較高,所以整體毛利率同比下降」。
某券商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表示,2020年房地產行業出現大面積虧損或利潤下滑是預料之中的事,其核心原因在於2020年的利潤轉結基本來自於2018年前後所拿地塊,記得在2018年前後,全國土地市場火熱,高價地頻出,一些房企甚至在一年中多次拿到地王。
地價太貴,導致開發成本攀升,必然會出現毛利率、凈利率的下降,從而引發虧損或利潤的減少。
另一邊,土地成本的上漲並沒有帶來終端市場上房價的普遍上漲,尤其在嚴格執行限價的熱門城市,開發商所能運作的空間極為有限。深圳是限價的代表,2020年開始,深圳從嚴限價政策,官方明確提出,將通過「限價令」,避免部分樓盤價格過快上漲以及因結構性差異導致的價格波動而影響購房者預期。
在限價的作用下,一二手房倒掛明顯,「打新」屢禁不止,這導致了很多新房「賣不上價」,或利潤被大幅壓縮,甚至有大量項目因為開發周期長,資本成本高,不得不面臨虧損的事實。
以金茂為例,該集團憑借「金茂府」成功樹立起豪宅標桿的品牌形象,在多個城市也敢於重金拿高價地。2016年,該集團以83億奪得深圳龍華地王項目,土地成本高達5.6萬/平方米,2019年項目開盤時盡管銷售均價已超過10萬/平方米,但高昂的土地成本、三年的財務成本,以及豪宅所必須的建安成本,幾乎將項目利潤吞噬殆盡。
不拿地難受三天,拿地難受三年,高地價的魔咒成為房地產企業無法突破的宿命。上述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表示,最近兩到三年或許是房企即將面臨的一個漫長陣痛期,各家都需要苦練內功,盡早將2018年前後的高價地出手。
多位地產行業人士向第一財經坦言,房企並不喜歡高房價和高地價的現狀,因為房價上漲會受到調控打壓,但地價卻不會相應下調,最終的結果讓房企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
遺憾的是,作為房地產最重的一塊成本,土地價格並沒有走低的跡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7.6億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6%;銷售額17.36萬億,同比增長8.7%。同時,財政部公布2020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共計8.4萬億元,同比增長15.9%。更為關鍵的是,2020年土地市場繼續火熱,不少城市的房價漲幅已然跟不上地價漲幅。
洗牌陣痛期
當毛利率受制於土地成本之際,不少公司曾將業績增長訴諸規模擴張來實現,加大杠桿、提高資金周轉率,確保盈利空間。不過,隨著「三道紅線」融資新規的實施,規模增長的閘門已被關閉。
2020年9月,12家房企試點的「三道紅線」融資新規,企業按照「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凈負債率不得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三個指標獲得融資增量,如果同踩三條紅線,即使公司總資產和權益擴大,但債務總額將不得同比例增加。2021年初,「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已普及至幾乎所有規模房企。
一位第三方機構地產分析人士指出,三道紅線的出台讓房企利用加杠桿手段進行規模發展的路徑被堵死,這將固化目前房企的排名,未來很難再有利用杠桿彎道超車的機會。
與此同時,針對房地產行業的管控趨嚴,使得資金開始變得謹慎,更傾向於流向財務盤面穩健的上市大型房企和杠桿比率較低的國有房企。
「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上的變化很明顯,國有企業憑借暢通的融資渠道和相對更低的融資成本,敢於在土地市場上出手。」一家中型地產公司高層透露,前幾年表現激進的民營企業變得謹慎,紛紛下調增長目標,畢竟保命比掙錢更為重要。
另一地產從業人士則向第一財經透露,其所在公司原本希望在最近兩年沖進TOP10行列,現在即便內部沒有徹底放棄,但已經不再公開提這個目標,戰略上也不再定硬性指標了。「反正這兩年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不過,在反復調控的地產江湖浸淫多年,資質優秀的房企並非只會坐以待斃,辦法總比困難多。
一家TOP20房企土地投資口的負責人稱,正加緊與國資背景的公司合作,具體方式是由國資企業出面拿地並解決融資問題,此後便由運營能力強的民企去操盤,畢竟在效率上,優秀的民營房企還是具備優勢的,而運營效率低下又往往是國資大公司的短板,雙方取長補短。據透露,一家頭部民營房企日前在江蘇先後摘得三宗地塊,便分別與三家國企合作開發。
回望2015年以來,民營資本憑借著杠桿資金的加持大肆擴張高速增長。彼時,一位央企地產公司負責人吐槽稱,不是我們太慢,而是他們太快。5年之後,畫風已轉,新的洗牌已經開始,且愈演愈烈。
『柒』 18年的「虧損王」美團,在 19年是如何實現盈利的
美團在2019年實現盈利,主要原因是提高了外賣的毛利率,並且甩開了打車、單車等包袱。在經歷了2018年的虧損之後美團痛定思痛,開始規劃自己的商業版圖,把最為掙錢的餐飲外賣部分作為了主體,並且提高了外賣的毛利率。而把2018年開始發展卻無法做大做強的,美團打車、美團單車等板塊進行了削減,這也是美團在2019年實現盈利的最大的原因。
美團打車、美團單車項目的削減,也使美團虧損減少。美團點評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三個月,若干單車的使用期限已到期及不再產生任何折舊費用以及尚未大量投放新的替代單車而令折舊大幅減少。而美團打車業務,本次財報官方的信息中並未被提及,在一季度中還被稱為「擴展」的業務,如今似乎已經被美團點評所淡忘,這應該也是美團點評能夠本季度實現首次盈利的一個重要原因。
『捌』 17年盈利10萬,18年虧損30萬,19盈利40萬,怎麼交所得稅
17年盈利10萬交2.5萬企業所得稅,
18年虧損30萬不用交企業所得稅,
19盈利40萬抵減18年虧損30萬後按10萬交2.5萬企業所得稅。
『玖』 華誼18年19年虧損需要20年利潤補嗎
至少在未來幾年,華誼股份應該不可能有什麼分紅,他的利潤先要彌補虧損。
『拾』 我公司是小規模納稅人,2O18年企業所得稅為虧損,2019年一季度有盈利,如何申報企業所得稅
2019年申報所得稅的時候,有盈利可以彌補2018年的虧損,彌補了虧損以後如果還有盈利,那就要交企業所得稅了,小規模納稅人現在享有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率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