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錢
❷ 大股東質押股份啥意思
大股東質押股份,通常講就是將其手中的股票進行抵押,用來換取貸款回或其他信用流動性。答 由此,總體而言這種行為是中性偏空的,質押的潛在用意就是換取流動性,類似民間抵押貸款,一定程度上表示大股東或企業現金流不充裕,需要通過質押股票來緩解。
❸ 股份質押是利好還是利空
什麼是股份質押?事實上,根據網路詞條的解釋,股份質押是一種權利質押,是指質權人和出質人約定對出質人所持有的股份設定限制性物權,當債務人到期未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以按照約定折價購買股份,或者出售該股股份並優先受償。比如,當甲股東需要流動資金的時候,可以把他的股票抵押給乙機構,然後乙機構會把錢借給甲股東,甲股東只需要在到期時把錢還給乙機構。
第四,敢去做股權質押的上市公司都是對於相應的投資方向比較有信心的,所以對於持有方來說是會有一部分機構進來的。
總而言之,股份質押只是一個中性詞,無所謂好壞。
❹ 控股股東所持公司部分股權質押 有什麼目的
控股股東所持公司部分股權質押的目是為公司提供現金周轉。
無論協議轉讓質押的股權還是拍賣、變賣質押的股權都會發生同樣的結果,就是受讓人成為公司的股東。否則受讓人如果取得的是所謂的財產權利。
但是既沒有決策權,也沒有選擇管理者的權利,而這些權利卻由一個與公司財產都沒有任何關系的當事人來享有。
這不是非常荒謬的嗎?因此這也就反證出從一開始設質的就是全部的權利,而不是僅僅為財產權利。因為一項待轉讓的權利如果開始就是不完全的,但是經過轉讓卻變成了完全的,這是不可能的
當公司的股東會作出決議同意出質股份時,實際上就已經蘊含了允許屆時可能出現的股份轉讓,其中包括了對於公司人合性的考慮。
(4)齊心集團股份質押擴展閱讀:
股權質押效力:
因質物有敗壞之虞,或其價值有明顯減少的可能,足以害及質權人的權利時,質權人得預行處分質物,以所得價金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或代充質物。
對股權質權,因股權價值的不穩定性,使股權價值易受市場行情和公司經營狀況的影響而發生較大變化,尤其對股票,此傾向更甚。所以股權質權人所享有的質權保全權,對確保其債權的安全極為重要。
股權質押並不以轉移佔有為必須,而是以質押登記為生效要件和對抗要件。質押登記只是將股權出質的事實加以記載,其目的是限制出質股權的轉讓和以此登記對抗第三人。
而不是對股東名冊加以變更。在股東名冊上,股東仍是出質人。據此,可以推斷,出質股權的表決權,應由出質人直接行使。
❺ 關於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是利好還是利空
1、如果大股東的股份全部質押是特大利好,主力乘機拉升一年半載,也不害怕大股東減持。
2、大股東的股份質押,銀行是要算市值的,如果股價下跌,大股東要沒有錢,股份就得給銀行,有錢就得增持,維持 股價。說明現價就是地板價。
3、如果大股東的股份部分質押就是利好。
資料拓展:
股東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資人或叫投資人。
以股東主體身份來分,可分機構股東和個人股東。機構股東指享有股東權的法人和其他組織。機構股東包括各類公司、各類全民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各類非營利法人和基金等機構和組織。個人股東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東。
股東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
主要分類
按不同的標准,公司股東可以分類如下:
一、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
以出資的實際情況與登記記載是否一致,我們把公司股東分為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隱名股東是指雖然實際出資認繳、認購公司出資額或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等材料中卻記載為他人的投資者,隱名股東又稱為隱名投資人、實際出資人。顯名股東是指正常狀態下,出資情況與登記狀態一致的股東。在本文中有時也指不實際出資,但接受隱名股東的委託,為隱名股東的利益,在工商部門登記為股東的受託人。
二、個人股東和機構股東
以股東主體身份來分,可分機構股東和個人股東。機構股東指享有股東權的法人和其他組織。機構股東包括各類公司、各類全民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各類非營利法人和基金等機構和組織。個人股東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東。
三、創始股東與一般股東
以獲得股東資格時間和條件等來分,可分為創始股東與一般股東。創始股東是指為組織、設立公司、簽署設立協議或者在公司章程上簽字蓋章,認繳出資,並對公司設立承擔相應責任的人。創始股東也叫原始股東。一般股東指因出資、繼承、接受贈與而取得公司出資或者股權,並因而享有股東權利、承擔股東義務的人。
四、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
以股東持股的數量與影響力來分,可分為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控股股東又分絕對控股股東與相對控股股東。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佔有限責任資本總額50%或依其出資額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
另外,公司股東還可以分為大股東和小股東,當然,這是一組相對的概念。
參考鏈接:網路 股東股權
❻ 控股股東質押全部股份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第七十八條以依法可以轉讓的股票出質的,出質人與質權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並向證券登記機構辦理出質登記。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股票出質後,不得轉讓,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可以轉讓。出質人轉讓股票所得的價款應當向質權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或者向與質權人約定的第三人提存。
以有限責任公司的股份出質的,適用公司法股份轉讓的有關規定。質押合同自股份出質記載於股東名冊之日起生效。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三、股權質押的程序
股權質押主要是指出質人以自已擁有或有權處分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或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作為質押,為某個經濟行為作擔保的行為。股權質押的法律程序:
1、了解出質人及擬質押股權的有關情況。
(1)出質人的出資證明書、股份或股票。
(2)出質人如為自然人,應提供有關身份的證明;如為法人,應提供營業執照及其它有關文件。
(3)出質人如為法人,另須有法人董事會同意股權出質的決議。
(4)出質人應提供有會計師事務所對其股權出資而出具的驗資報告。
2、出質的股權如為有限責任公司股份,須有該公司過半數以上股東同意出質的決議。
3、了解擬出質股份是否有瑕疵,即是否有禁止出質的情況。
出質人應出具對擬質押的股權未重復質押的證明(若重復質押,需有質權人出具的同意函)。
對於股份有限公司,應了解擬出質的股權是否有下列情況:
(1)記名股票於股東大會召開前三十日內或者公司決定分配紅利的基準日前五日內,不得進行股東名義的變更登記;
(2)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內不得轉讓的;
(3)公司董事、監事、經理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在其任職工期間內不得轉讓的;
(4)股東的股份自公司開始清算之日起不得轉讓的;
(5)公司員工持有的公司配售的股份,自持有該股份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的;
(6)國家擁有的股份的轉讓必須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
(7)法律、法規規定不得轉讓的。
4、簽訂質押合同或背書質押
(注意:股份出質准用禁止流質的規定。因此,當事人在質押合同中不得約定在債務履行期屆滿質權人未受清償時,質物所有權直接歸質權人所有的約定。)
5、權利的實現
質權的實現方式有兩種,即協議實現及訴訟實現。
❼ 股權質押離全面爆倉有多遠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大股東可取得所質押股份市值約30%~50%的融資,並且這一融資比例會隨著上市公司經營現狀或二級市場波動相應的調整。當騰訊眾創空間上市公司大股東傾向於認為公司股價不會極端演繹,或者其他融資手段均為次優方案時,就有可能將質押比例提到到接近100%的水平。
一旦質押比例接近100%,本身暗含了未予書面協定的對賭協議,上市公司大股東以控股權作為對賭條件,取得券商渠道融資。加上最終融資與質押股份市值存在50%以上的折讓,對賭協議在某種程度上可視為更有利於質權人(券商、信託等資金融出方)的不平等協議,由此,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上市公司大股東很少會直接違約,充其量只會在解除股權質押後立即再度質押,以被動延長質押期限。
目前的情況是,二級市場已走向單邊演繹,不以個人意志及上市公司基本面為轉移。從年初的同洲電子,再到後來的慧球科技、金洲管道,以至於近期的海虹控股、錫業股份、冠福股份、齊心集團,大多是高比例質押。理論上,即便質押比例僅為50%,當股價下跌時,質押方大股東需以更快的速度補倉,當股價腰斬時,大股東全部股份將必須用於補倉,股價進一步下挫將會觸發平倉協議。
尤其是,若大股東所持股份本身含有杠桿計劃,便會加劇平倉風險。從已經暴露出瀕臨爆倉的案例及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一般數據,含多重杠桿的股權質押尚不佔據主導地位,不足以引發沖擊全局的系統性危機。
撐上述論斷的表面例證是,截至目前,尚未發生因股權質押爆倉而直接引致的惡性控股權更迭的案例。當然,尚未發生並不意味著瀕臨爆倉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已脫離風險區,之所以尚未發生,是因為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普遍採取了緊急停牌或與質權人協商等措施。
緊急停牌是一種消極的應對措施,但至少可以延緩爆倉危機徹底爆發,而與質權人協商則可在相當程度上尋求突破口。其基本邏輯是,爆倉很有可能是雙輸游戲,質權人並不會因為上市公司大股東爆倉而簡單地低成本入主上市公司,實務中遠比這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