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長期持有,
本人建議你最好先考一個證券從業資格證,然後多多看一些股票類的書籍。內比如《道氏容理論》《江恩理論》《股票作手回憶錄》《交易冠軍》《十年一夢--一個股市操盤手的自白》《神牛app從熟練到精通》等等書籍。
近期股市震盪厲害,神牛app建議以觀望為主~~~~~多看個股資訊快訊。
實際上,,商務部《關於外商投資舉辦投資性公司的補充規定》(下稱《補充規定》)正式實施,外資汽車公司在中國的投資許可權被進一步擴大。《補充規定》與2004年底頒布的《關於外商投資舉辦投資性公司的規定》相比,主要職能增加了包括:允許外資公司的地區總部投資公司從事經營性租賃和融資租賃業務等全新功能,但是實際上,由於外資汽車公司在國內的眾多合資公司市場地位日益重要,合資公司已經從投資公司手中奪走主要職能和業務。中國地區的區域總部地位日益被弱化。
這其中最尷尬的莫過於通用汽車(中國)有限公司(下稱「通用(中國)」)。在三年之前,在強勢的墨斐的領導之下,通用(中國)在處理(中國)投資決策以及協調合資公司上海通用之間關系的事務上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上海通用日益壯大,上海通用已經開始滲透和奪走原本屬於通用(中國)的職能范疇。通用汽車顯然也樂見這種變化,他們進一步整合了其在亞太地區總部和中國地區總部的職能。遷移到上海之後的亞太總部和中國總部職能嚴重重疊,並產生諸多爭端,為通用效力多年的墨斐為此憤而出走。
此外,伴隨著區域總部整合進行的是職能的重新定位,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原本屬於通用(中國)的進口車SAAB(薩博)被移交給上海通用,通用(中國)繼三年前轉交豪華品牌凱迪拉克之後,目前通用(中國)只經營進口車品牌歐寶(OPEL)。而近來關於OPEL國產的消息也甚囂塵上,通用(中國)的尷尬可想而知。
面臨尷尬的同樣還有日產汽車公司,日產(中國)在今年年初整合原來位於香港的日產進口車和內地的北京辦事處成立日產中國之後,日產(中國)目前主管進口車和中國的有關投資業務,但是日產(中國)目前主要職能仍然以進口車業務為主,同時肩負一些日產品牌建設的職能。其他則轉交給日益強勢的東風日產。
類似的情形同樣發生在本田(中國)和豐田(中國)上,這些改變均和外資在華的合資公司日益強大有關。
合資公司日益強大
在豐田汽車等眾多外資汽車公司中國投資公司的網站上,有對其自身職能的介紹,綜合來講,這些外資公司的地區總部職能主要包括:參與集團公司在華生產、研發等投資活動,培養人才、提供法律支援,與中國政府、媒體溝通等。在本田和通用的網站上,其中國投資公司的職能被描述為:通用和本田汽車在中國的合資企業的投資方,代理總部行使管理和相關業務的職能。
專家指出,這些投資公司實際上就是「區域總部」,但是其投資職能相對薄弱。同時,這種區域總部的職能由於外資汽車在華業務的日益復雜和多元化,區域總部和投資職能均在不斷弱化。
上海社科院外國投資研究中心李小鋼主任分析說:「雖然不少汽車業的外資公司都在國內建立了投資公司,但現在主要還是在行使區域總部的管理職能,投資職能非常有限。」
多家外資汽車公司在華公關部表示:《補充規定》從理論上講擴大了公司的經營范圍和渠道。但是否開展這些業務,還要根據公司的總體經營策略而定。
實際上,由於合資公司的業務范圍不斷擴大,相關汽車金融業務和重大研發投資任務都逐漸被合資公司吸納,如原先屬於通用中國管轄的泛亞汽車技術中心(由通用汽車和上汽集團各投資50%組建)也在2004年正式移交上海通用管理。同樣,今年年初剛剛組建,位於廣州花都的日產技術研發中心的管理權在今年年初被東風日產接管。
合資公司日益強大以及市場地位日益重要是導致外資汽車公司地區總部職能弱化的主要原因。同時,由於國內汽車公司獨特的50%:50%的股權分配模式也是導致地區總部逐漸轉移自身職責的重要因素。
「在拉美和東南亞地區的區域總部職能非常明顯,他們主要充當集團利益的管理者角色,對當地的投資行使總部的監控和管理職能,但是中國市場獨特的股比分配必然會導致中國地區總部更多隻能擔任當地投資的協調人角色。」PSA中國一位人士對記者分析說。
所以,目前國內大多數地區總部除了進口車銷售等業務之外,更多隻能擔任一些如品牌建設以及企業文化傳播等輔助職能,重大的投資計劃和產品規劃職能並不能實際執行,合資汽車公司實際上已經跳過地區總部直接與集團總部進行協調和談判。(
⑶ 請問合資品牌汽車商,比如上海汽車,股權結構中是否有外資股份如有,比例多少,利潤分配如何
有。 要進行分配的上汽由他自己的財務體系
上海汽車集團是目前或內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最領先的乘用車製造商和最大的微型車製造商。現為全球第8大汽車製造商,注冊資本達3554.67億元。
旗下公司 (打括弧的為合資)
(上海方面)上海汽車公司,生產榮威,注冊資本36.8億元人民幣。
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上汽和通用各出資 50% )注冊資本7億美元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上汽和各出資 50%)注冊資本106億
上汽集團儀征汽車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億元
上汽集團奇瑞汽車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6.8億元
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上汽、沃爾沃各出資 50%)注冊資本9700萬美元
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柳州五菱分別持股國內最大微型車生產廠)注冊資本19億元
上汽控股公司,注冊資本:人民幣215億元。收購韓國雙龍全部,收購韓國通用大宇10%的股份。
(南京方面)2007年12月26日,上海汽車集團正式收購南京汽車集團。
南汽集團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462億元。
南京依維柯汽車有限公司(上汽、IVECO各出資 50%)注冊資本25.27億元
南京躍進汽車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3億元。
南汽名爵,注冊資本18億元,後與上汽榮威合並
(其他投資)上海廣電、上海磁懸浮列車、信息產業投資公司、上海國際汽車城、銀行、證券、保險業等
2008年,上汽集團整車銷售超過182.6萬輛,其中乘用車銷售111.8萬輛,商用車銷售70.8萬輛,在國內汽車集團排名中繼續保持第一位。2009年,集團以上一年度248.8億美元的合並銷售收入第五次入選《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名第359位。
呵呵,忙死我了,按照持股比例,利潤分配就要你自己算啦。希望這些對你有用。
⑷ 上汽集團長安汽車股票今天買的明天還能漲嗎
今天收這樣的K線,明天就是漲勢,繼續持倉。
⑸ 怎麼看QFII持倉股票
隨著2014年三季報的出爐,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在中國股市的投資動態基本明晰。我們知道,A股在三季度已經走出一波上漲行情,滬港通也將在今日上線,在這期間,QFII持倉情況如何,QFII有著什麼樣的投資策略,也是很多投資者關心的課題。在此,我根據金融界提供的數據,對QFII的持倉進行歸納總結,以了解其在第三季度的投資動態。
根據統計,第三季度度QFII的持倉數據大致如下:有40家QFII機構出現在189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同股股東數據中,總計持股達216.2億股,無論是持股數量和參與的公司數量,都遠遠大於上半年QFII的持倉數據。持股數量排名靠前的QFII機構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139.3億股),恆生銀行(20.7億股)、荷蘭安智銀行(14.4億股)、德意志銀行(9.03億股)、瑞士銀行(5.97億股)、法國巴黎銀行(4.8億股)、新加坡華僑銀行(4.42億股)、摩根史丹利(2.45億股)、美林國際(2.27億股)、梅林達蓋茨基金(2.04億股)、淡馬錫福敦投資(1.87億股)、挪威中央銀行(1.37億股)、馬來西亞國家銀行(1.35億股)、高盛公司(1.30億股)、瑞士信貸(1.28億股)、耶魯大學(1.25億股)等等,其他的QFII持股合計都在1億股以下。
從表面上看,QFII持股總量216.2億股比上半年報的77.9億股大了很多,實際上,由於滬港通的緣故,香港港匯豐銀行持有的138.86億股交通銀行港股也算到了這里,刨去這個數據,QFII三季度的持倉數據為78.91億股,與上半年總持倉數據大致相當,只略有增加。和上半年的數據一樣,排在前列的依然是外資銀行,其中有六家QFII都在A股持有巨量的銀行股,總持銀行股達52.92億股,而且大都持股超過一年以上。其中恆生銀行持有興業銀行20.7億股,荷蘭安智銀行持有北京銀行14.42億股,德意志銀行持有華夏銀行7.31億股,法國巴黎銀行持有南京銀行4.8億股,另外還有,華僑銀行持有寧波銀行4.42億股,德意志銀行盧森堡公司持有華夏銀行1.57億股,QFII實際持有銀行股竟然佔到其在A股投資總數的三分之二!QFII偏愛中國的銀行股,原因是它們是興業銀行、北京銀行、華夏銀行、南京銀行的戰略投資者,短期之內不會退出,隨著這一輪行情的發展,QFII的投資獲利頗豐。
雖然總持倉量增幅很小,但是調倉換股的動靜不小。與上季度相比,最顯著的加倉是荷蘭安智銀行增持北京銀行2.4億股;摩根斯丹利退出了伊利股份、美的集團、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神華等藍籌股的十大流通股股東,新進入了更多的中小盤股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但總持倉有所減少;瑞士銀行的調倉幅度比較大,大量減持了中國鐵建、海螺水泥和中國神華等股票,大量買進入了萬科A,排到其十大流通股股東;馬來西亞銀行大量減持了中國北車、中國南車和上汽集團的股票。淡馬錫大量增持了中國平安和三一重工的股票。從效果看,QFII的操作並不都很成功,除了一些股票是獲利出貨外,有些股票是剛剛賣出股票反而大漲,例如高鐵概念的股票,顯然,有些QFII有點水土不服,對概念題材的把握並不到位。
由數據上看,QFII持股分布更為廣泛,除了偏愛的藍籌股外,在一些中小盤股票里也出現了他們的身影,不過,在創業板里還是很難找到QFII的身影。QFII基金管理人總體上還是喜歡估值低、業績穩定的藍籌股,他們大都堅持價值投資理念,不願意承擔投資風險,投資風格和交易策略較為保守。
不過,他們的價值投資理念還是獲得了很好的回報,例如,他們在低位建倉的銀行、機場、港口、路橋類的股票,已在目前的行情中獲得了豐厚回報。
⑹ 上汽集團快要分紅了 十股送13但是聽說分紅後一個月之內賣掉要多扣百分之十五的稅 是這樣嗎
是的,扣稅本來是20%,如果持倉超過一年就是5%。一般是先按5%扣,再根據持倉時間補扣。
⑺ 上汽集團與上海大眾是同一家公司嗎
只允許一家外資汽車商擁有最多2家的中方合作夥伴;而稍有實力的外資企業都會選擇2家,因為可以對2個中方夥伴形成制約;因些一般來說,國外的汽車製造商會在中國先成立一個以其名稱+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組織,如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通用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它是外商的獨資企業,也是海外母公司在華開展業務的代表和樞紐。 而當一家汽車製造廠前面一部分是中文名字時,那麼它就是合資公司了,如上海大眾是上海汽車製造集團與德國大眾的合資公司,一汽大眾是第一汽車製造廠與德國大眾的合資公司。一般來說這樣的合資公司中外資是不允許超過50%的股權的,以防國有資產流失和國產率無法保障。 上海大眾是中國第一家汽車合資公司,標志著外資汽車開始在華生產;後來上海大眾的中方夥伴,即上汽集團覺得德國大眾對合資公司控制太嚴格,技術轉讓不充分,於是經國家同意與美國的通用公司合資成立了上海通用汽車。這讓德國大眾極為惱火,對這種一女嫁二夫的作法,大眾採取了類似的行動:找到北方的一汽成立了一汽大眾來反制約上汽集團。 再後來,德國大眾不願看到兩家大眾過分競爭,就在戰略進行了協調與合並,把銷售策略和品牌宣傳進行了統一規劃。現在汽車銷量分別位居第二與第三位。 一汽大眾:奧迪系列;高爾夫,捷達,寶來,開迪,速騰,以及將要上市寶來GP和PASSAT B6; 上海大眾:高爾,波羅,桑塔那,途安,波羅GP,PASSAT,PASSAT GP,以及將要上市的斯柯達。 而上汽集團不甘心只做合資車,它也將於近期推出自主知識產權的ROVER 75。
⑻ 基金持倉都是公開的,為什麼不選擇去買持倉的股票
很多人都說基金重倉的股票不能買,容易被割韭菜。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如果基金重倉股不能買的話,那麼這是個偽命題,因為每隻股票都被基金重倉著。
基金經理也是人,是人思想就存在差異化,一隻股票你不看好我看好。即使是一隻st股,也有基金願意冒那個險(特別是私募基金),研究扭虧為盈的概率,研究重組概率,以及研究被借殼的概率等等,以此來博取最大收益。
天天基金公布的數據:131家基金公司,共計7430隻基金。但是基金業協會4月28日公布的三月數據為:基金管理公司116家,基金數量5085隻。兩個數據出現差異,應當是分級基金中的A份額和B份額,甚至C份額,以及收費形式上的ABC等出現重合計算。
如依照基金持倉的前十隻股票為重倉股,那麼可以計算一下三千隻基金(按照基金業協會數據中的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數量計算),即A股中有三萬只股票被重倉!
在三千多隻股票里選出三萬只重倉股,難道不懷疑每隻股票都被基金重倉了嗎?如果基金重倉股不能買,那麼還有什麼股票是可以購買的呢?
所以,這應該是個偽命題。如果是真命題,那麼必然有其前提條件,例如近期飆漲的股票被大規模的基金重倉,這樣的股票我們才應當去規避,因為信息不對稱,我們不知道基金什麼時候賣出獲利。
但是,有眾多基金重倉某隻股票,我們還是可以選擇性買入,像格力電器、美的集團、貴州茅台、上汽集團等等就是因為有太多機構和基金持有,以致流通股減少,拉高股價。
那麼基金為什麼會選擇這些股票呢?因為基金看中的是股票的內在價值,相信未來企業能給投資者帶來更大的收益,而不是短期的波動。買股票就是買上市公司股份,好的公司誰都想持有股份。如果因為基金重倉而錯過了行情,那隻能呵呵了。
當然,在股市行情開始走熊時,我們應當避免買入眾多基金重倉的股票,因為即使基金經理不賤賣,也會被基民急需資金而進行大量贖回,致使股票被賤賣。如眾多基金重倉的股票都在被賤賣,那麼便會形成惡性循環,越是賤賣人們越是贖回,股價便越是跌。如果投資者這時買入眾多基金重倉的股票,那麼便會出現大幅虧損。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難道股市開始走熊你還擠著去買股票?這應該是自身經驗問題吧!
在股市開始走牛的時候,購買股票應當選擇基金重倉的股票,跟隨其獲利;而當股市開始走熊,應當進行止損,特別不要購買眾多基金重倉的股票,那樣的股票相應會下跌的更厲害。
或許人們經歷熊市久了,從未見過慢牛,於是也就得出這一結論——基金重倉股不能買。對於A股,眾多基金重倉的股票或許真的不能買,因為市場是短牛長熊啊!那簡直是一種折磨,以及被割韭菜。
⑼ 中國著名的外資企業有哪些
1、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由上汽集團和大眾汽車集團合資經營。公司於1984年10月簽約奠基,是國內歷史悠久的汽車合資企業之一。
2、愛立信:愛立信公司於1876年成立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從早期生產電話機、程式控制交換機,已發展到全球最大的移動通訊設備商,愛立信的業務遍布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領先的提供端到端全面通信解決方案以及專業服務的供應商。
3、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0年,是一家以產業產品業務、科技園區業務、平台服務業務、投資金融業務為主體的公司。
4、西門子通信投資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電信企業之一的西門子通信集團的全資子公司,12西門子移動通信投資公司(Siemens Mobile Acceleration),2005年正式更名為Siemens Acceleration in Communications,公司的投資范圍也由移動領域擴充到整個通信領域。
5、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於1998年7月1日成立,它由廣州汽車集團公司和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合資經營,雙方各佔50%股份,合作年限為30年。廣汽本田佔地面積為160萬平方米,現有員工4800多人。
⑽ 為什麼寶馬能成為目前為止唯一一個成功實現股比調整的外資車企
毫無疑問的是,寶馬掀起的合資股比調整,將使中國自主汽車躍馬揚鞭,這可能才是這次事件最積極的意義。而股比開放也絕對不是狼來了,自主汽車擋得住這個沖擊波,甚至可能在這種壓力下發展得更好。
10月23日,有媒體稱福特汽車正在醞釀改變在華合資公司長安福特的股比,盡管從目前的環境和福特本身來看,這一選擇似乎並不具備可取性,但傳言的背後也顯示出福特內心有點小騷動。除了福特,目前有能力改變合資股比的,應該是賓士。奧迪因為在中國要建立第二家合資公司,其已經失去改變一汽-大眾奧迪中股份比例的動力,其40:60的股比可能將長時間維持下去,但相信奧迪中國的地位將會被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