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是什麼意思,我在一個公司年報上看到的,不甚明白,求詳解.
控抄股股東,一般是襲上市公司最大的股東,持股數(包括其一致行動人)一般都在30%以上,也有更低的。實際控制人,應該就是控股股東的控股股東。
而實際控制人按《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六十一條規定:"收購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構成對一個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
(一)在一個上市公司股東名冊中持股數量最多的;但是有相反證據的除外;
(二)能夠行使、控制一個上市公司的表決權超過該公司股東名冊中持股數量最多的股東的;
(三)持有、控制一個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的比例達到或者超過百分之三十的;但是有相反證據的除外;
(四)通過行使表決權能夠決定一個上市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當選的;
(五)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情形。
⑵ 上市公司沒實際控股人是好還是壞
這個不好,002112重組的時候開始就是沒有實際控制人,這個方案就沒有通過,後來改為有實際控制人就好了,沒有實際控制,會發生不能預知的問題
⑶ 上市公司幾年無實際控制人還在二級市場交易證監會對此負什麼責任
這是股東的市場化選擇,和證監會沒關系。誰覺得股價被低估,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提升公司價值,可以在二級市場買入,或者要約收購。所有股東都不這么做就那麼耗著,說明這個公司也就那樣
⑷ 無實際控制人的情況如何認定
那就是沒有實際控制人,參考TCL集團和萬科。我理解,實際控制人的定義是不版明確的,權50%以上當然是,但50%以下到底怎麼判斷目前沒有明文約束,除了國資委有個申報文件附註里寫明了持股30%以上是單一最大股東的情況可認為是實際控制人外,其他文件對持股50%以下的單一最大股東是否就是實際控制人無規定。新手發言,不負任何責任。:)
⑸ 股東大會前公告無實際控制人對上市公司有什麼影響
實際控來制人:
1)
占自50%股份以上。
2)佔30%以上,可以影響董事會一般的人員選任。
3)通過協議安排或間接持股,對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影響。
無實際控制人在國內的證券市場可以看做既無利好有無利空,除非同其它如管理層的水平,勤勉程度,行業地位聯系後才能判斷。
⑹ 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與最終實際控制人有什麼區別
實際控制人的控制者就是最終實際控制人
實際控制人,是指雖不一定是公司的股東,但通版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權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人。簡而言之,實際控制人就是實際控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
最終實際控制人,是指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持有上市公司50%以上的控股股東。
兩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實際控制人是受命於最終實際控制人的
⑺ 上市公司可有第一大股東,但沒有實際控制人
可以,看你占的比例多少。比如廊坊發展第一大股東廊坊國資委只有百分之十幾的股份,但算不上實例控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