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新黃浦十大股東

新黃浦十大股東

發布時間:2021-02-28 04:45:25

『壹』 大成基金股東都有誰

大成基金的股權正在交易
新黃浦參股的子公司中泰信託擬將手中所持有的48%大成基金管理公版司的股權轉讓給中權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股東及各自的出資比例為:中泰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48%、光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5%、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5%、廣東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
留意相關報道。

『貳』 新黃浦股份為什麼停牌

自4月27日至今,華聞傳媒 (000793)、新黃浦 (600638)兩家上市公司所謂的重大事項仍未核實完畢,仍處停牌階段。知情人士透露,人保轉讓華聞系股權事宜是此次相關公司停牌核實的關鍵事項,而接任人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為華聞系新控制方的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背後的委託人究竟是誰,究竟需不需要被披露,成為讓兩家上市公司無法復牌的原因。

資質認定之爭

人保出清「華聞系」始於2011年6月8日,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發布了兩個股權轉讓掛牌公告,分別是「中國華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55%股權掛牌轉讓公告」和「廣聯(南寧)投資股份有限公司54.21%股權掛牌轉讓公告」。掛牌事宜後因種種原因而宣告中止。

知情人士透露,直至4月20日北金所才致函此前的意向受讓方宣告項目重新掛牌。這筆交易緊跟著在5天後成交,此前參與競標的北京信託成功締約,並傳已經完成了工商過戶。這意味著華聞傳媒和新黃浦兩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北京信託。

如此結果讓另一參與競拍的買家——無錫金源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實難接受。其控股公司剛剛通過間接持有華聞傳媒並列第一大股東上海渝富的股權曲線參股華聞傳媒,控制上市公司意圖明顯,而華控股權的旁落將打亂無錫金源的計劃。

「北金所認為我公司不屬於金融企業,因此未獲得受讓資格確認。」無錫金源的一位人士表示,公司間接持有一家小貸公司19%的股權,並直接持有一家融資性擔保公司83.67%的股權。無錫金源認為依據《關於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和《金融機構編碼規范》均明確小貸公司為金融機構;而《金融企業非上市國有產權交易規則》也明確擔保公司為金融企業。

北京信託背後是誰

根據此前公布的受讓要求,意向受讓方2010年經審計的資產總額不低於100億元,凈資產不低於20億元,且項目不接受聯合體受讓。

查閱北京信託公布的2010年年報可知,該公司總資產為26.59億元,凈資產為24.21億元,與受讓要求差別著實不小。但北京信託截至2010年末信託項目總資產合計則高達804.6億元。根據《信託公司管理辦法》,信託公司不得以固有資產進行實業投資,也就是說,北京信託的這筆收購是通過其受託管理資產完成的。

而知情人士透露,北京信託用於參與項目競標的信託合同中曾載明:北京信託作為受讓方以信託資金受讓標的股權的交易結構被轉讓方人保控股認可並接受。這意味著,北京信託並非華聞系股權的實際控制方,信託計劃的最終受益人才是華控股權的真正持有者。

華聞系股權的實際控制方究竟是誰,此前傳聞頗多。而這也成為旗下兩家公司停牌核實卻久久不能復牌的核心原因。知情人士透露:「分歧在於交易所要求披露至最終控制人,而華控方面則希望只披露到北京信託層面。」

北京信託的身後究竟站著誰,恐怕還要等到上市公司公告才能有答案。

『叄』 上海新黃浦置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簡介

公司自創立以來,在上海市內開發建設了一大批標志性商務樓宇和住宅小區,累計房地產開發面積逾100萬平方米。開發的著名商業樓宇包括:總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被國家行業權威部門評為「上海最具影響科技園區」和「上海房地產18年十大經典樓盤」之一的上海科技京城;坐落於上海外灘與「中華第一街」南京東路交匯處的新黃浦金融大廈;位踞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永華大廈和陽光世界等。開發的主要住宅樓盤包括:凌家弄小區、陳家宅小區、由由小區和平江智薈苑等。出色的業績和開發品質使公司多年名列中國上市公司百強榜,並於2005 、2006連續兩年躋身「中國房地產企業綜合實力200強」。
2005年12月,公司進行戰略重組,企業發展倍增新動力,穩健快速地邁上了新台階。
公司在主業拓進和資本運作上相得益彰,先後收購運營了華聞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瑞奇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中泰信託有限公司、愛建證券有限公司等多家金融相關企業;同時,在房地產業務上更採取靈活多樣的開發模式,有效發展成房地產和金融雙輪聯動、協同發展、業務領域面向全國的上市公司。
凈資產為25億元,有9個職能部門,22家控股和參股子公司,多元業務領域拓及上海、北京、浙江、江西、陝西等省市。

『肆』 新黃浦為何一隻停牌啊,求真實原因

2008-06-05刊登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上午停牌一小時
新黃浦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
上海新黃浦置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於2008年5月28日-30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經核實,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沒有影響公司股價波動的事宜,無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經向公司控股股東函證,中國華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聞投資)戰略重組一事,自2007年3月15日簽訂《合作框架協議》以來,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華聞投資的戰略重組可能會有新的變化,目前正在有序推進。除此之外,在未來的三個月內,控股股東不存在涉及公司的其他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伍』 上海市及各區國資委都持有那些上市公司的股票

我知道上港股份的股票區國資委持有的,差不多國企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國資委都有啊,因為股改時國有資產有部分是沒有賣出的,折成股份後基本上就在國資委管理的。

『陸』 上海社保基金案細節——2006年十大反腐案之首

2006年7月17日,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祝均一因涉嫌違規使用億元社保基金而被隔離審查,涉案金額達百億人民幣的上海社保基金案也隨之浮出水面。據稱,中央已經派出超過百人的調查組常駐上海,以圖徹查此案。上海社保局歷年來違規、違法操作的內幕已經顯露出來。
2002年3月,30多歲的蘇州青年張榮坤以32億元拿下滬杭高速上海段30年收費經營權時,其掌控的「福禧投資」頓時成為上海灘頗具神秘色彩的民營企業。之後的兩三年,張榮坤接連大手筆投資高速公路,到去年6月,「福禧投資」參與管理的公路里程已達200公里,總投資超過100億元,財大氣粗和手眼通天令同行且驚且妒。2004年張榮坤的福禧投資參與上海電氣改制,最終出資9.6億元持有8.15%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更令投資界許多人士大跌眼鏡。 然而隨著7月17日上海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原局長祝均一因為違規拆借社保基金被查處,人們一下子看清了撬動張榮坤神速崛起的那根杠桿———社保資金。日前,上海社保局下屬的「企業年金發展中心」將「福禧投資」及其股東沸點投資告上法庭,要求後兩者提前歸還所借資金,將張榮坤及其福禧投資當年大手筆收購高速公路資金來源大白於天下。「福禧」如此輕易借到巨款,不能不讓人懷疑其本身就是上海社保資金違規投資的橋梁和工具。根據上海企業年金發展中心提交的起訴書,年金發展中心先後將34.5億元的資金通過委託資金運營的方式拆借給福禧投資及其股東沸點投資,用於收購高速公路等資產。據上海社保局福利保險處有關人士透露,截至2005年底,上海年金發展中心管理的資金在110億元以上,佔到全國年金總額的1.6%。也就是說,上海1/3的補充養老保險資金都借給了張榮坤使用。
年輕的張榮坤之所以能夠大把拆借這些有著嚴格使用規定的年金,依靠的無非是權錢交易。有關消息人士透露,無論是上海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祝均一的落馬還是上海電氣的王成明、韓國璋被「雙規」,均與社保資金違規拆借給福禧投資有關,而為福禧投資提供便利的祝均一在這個過程中收受了巨額好處費。 祝均一掌管上海社保基金逾10年,業務嫻熟,講起社保基金的功能,管理方式頭頭是道,「這個技術型官僚,平時根本看不出有生活糜爛、貪贓枉法的劣跡」。不過,據中紀委初步調查的情況看,祝均一的貪腐程度卻令人咋舌。其中包括祝均一到香港「玩」一個二三流的影星時,一擲就是十幾萬港幣。 據悉,有關人員到祝家調查,隨便拿起一張存摺,數目都在人民幣百萬元以上。消息人士透露,祝均一利用掌管社保基金的便利,為民營企業家張榮坤開通融資渠道,張榮坤也投桃報李,為根本沒有在張榮坤公司任職的祝均一老婆開出幾十萬元年薪。 上海社保腐敗大案暴露了公共基金管理方面的漏洞,也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重視。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勞動保障系統紀檢監察工作座談會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監察部表示將建立專項檢查制度,每年組成聯合檢查組,對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征繳、支付、管理和發放情況進行專項檢查,並直接對市縣進行抽查。

涉案人員
張榮坤,原上海福禧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社保案中樞人物。 2007年12月27日在吉林省松原市中級法院一審開庭,涉嫌行賄罪、操縱證券市場罪、欺詐發行債券罪、虛報注冊資本罪。2008年6月,二審宣判,獲刑19年,罰沒約16億元。
祝均一,原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上海社保案關鍵人物。 2007年9月23日被長春中院認定三項罪名成立:受賄約160萬元、挪用公款10億元以及濫用職權罪,數罪並罰,執行判處有期徒刑18年。
陸祺偉,原上海勞動和社保局社保基金監管處處長,2007年9月23日被長春中院認定受賄約100萬元,判處有期徒刑八年。
吳明烈,原新黃浦集團董事長,牽涉華聞收購新黃埔案,2007年9月23日被長春中院認定受賄1000萬元,判處無期徒刑(吉林高院二審維持原判)。行賄人王政。
王政,原中國華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牽涉華聞收購新黃埔案,2007年9月23日被長春中院認定單位行賄1000萬元,行賄對象為吳明烈。王政作為單位行賄的直接責任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韓國璋,原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牽涉上海電氣案。2007年9月23日被長春中院認定受賄600餘萬元,判處無期徒刑。行賄人張榮坤。
李松堅,原上海明園集團董事長、原上海電氣非執行董事,牽涉上海電氣案。2007年9月23日被長春中院認定於2004年挪用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旗下上海電氣人力資源有限公司5000萬元,以及行賄70萬元,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半。
王成明,原上海電氣董事長,牽涉上海電氣案。2007年12月20日被長春中院認定與嚴金寶陸天明共同貪污3億元,被判處死緩;受賄21萬元,被判十年有期徒刑。兩罪並罰執行死緩(吉林高院二審維持原判)。行賄人張榮坤。
孫路一,原上海市委副秘書長、上海市委辦公廳主任,在上海社保案中為牽線搭橋角色。2007年9月25日被長春中院認定受賄500餘萬元,判處有期徒刑15年。主要行賄人張榮坤。
秦裕,原上海市寶山區區長,在上海社保案中為牽線搭橋角色。2007年9月25日被長春中院認定受賄682萬余元,判無期徒刑,沒收所有財產(吉林高院二審維持原判)。主要行賄人張榮坤。
王國雄,原上海工投總裁,2007年9月26日被上海一中院認定受賄500萬元,判無期徒刑,沒收個人財產。行賄人張榮坤。
凌寶亨,原上海市國資委主任,2007年9月25日被上海一中院認定受賄50萬元,被判有期徒刑八年。行賄人韓國璋。
吳鴻玫,原上海市國資委副主任,2007年9月25日被上海一中院認定受賄196萬元,被判有期徒刑11年。行賄人張榮坤。
韓方河,原華安基金總經理,牽涉操縱海欣股價案。2007年9月26日被上海一中院認定受賄超過400萬元,獲刑18年。行賄人張榮坤。
郁知非,原上海國際賽車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07年1月3日被安徽省蕪湖中院認定職務侵佔105萬元,判處有期徒刑四年,罰金30萬元。
殷國元,原上海房地局副局長,涉嫌為陳良軍違規批地。2008年8月一審被判死緩。
陳超賢,原上海市長寧區區長,在任職黃埔區常務副區長期間有腐敗問題。2008年7月,獲刑13年。
沈正娟,原上海市黃浦區國資委主任。2008年的最後一天,上海市黃浦區國資委主任沈正娟從家中墜樓身亡,原因不明。據稱,陳良宇出事以後,上海市一批領導幹部都被牽連,專案組也曾請沈正娟「喝咖啡」。
王維工,原上海申能(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任上海某高級領導秘書,為張榮坤牽線搭橋,收受張榮坤賄賂950萬元。2009年4月,一審被判死緩.

『柒』 何時公布2006年四季度十大流通股股東

06年第四季度報表,也就是06年年報公布的時候
裡面有截止到2006年四季度專的十大流通股股東
每家上屬市公司06年年報公布的預約時間可查上證所和深圳的相關網頁
http://www.sse.com.cn/sseportal/ps/zhs/ssnss/ggyyqk_sch.jsp
http://www.cninfo.com.cn/plsj/plsj_szse.html

『捌』 投資者可關注哪些股票

前期市場以題材炒作即主題投資為主,股指期貨推出後,有可能市場的熱點就會變成大盤藍籌股,即權重股走強。」華安證券資深分析師張兆偉表示。「我比較看好券商、期貨和權重股板塊,比如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中國石油等。」張兆偉說,藍籌會是抵押的品種,需求增多,同時權重股對股指的影響大,機構資金為了搶奪大盤的發言權,會買入權重股,以有利於股指期貨的投資。
中信、海通等券商成最大贏家
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推出後,券商顯然是最大的受益者。融資融券業務推出後,券商可以開展新的業務,增加新的客戶資源,從中獲得包括融券費、手續費、融資利息等更多收入。
從股指期貨來看,主要券商均已獲得IB業務(即一對一的中間介紹業務)資格,並且控制著期貨公司。如中信證券、光大證券、廣發證券等券商旗下均有100%控股的期貨公司。
據了解,股指期貨的IB業務對券商的網點數量、套利業務對證券公司的自有資金規模、融資融券業務對優質客戶的比重等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中信證券及海通證券有望獲得融資融券的業務資格。所以這兩家公司值得關注。
長江證券分析師劉俊認為,考慮到業務的推廣程度和客戶熟悉程度,預計發展到成熟階段時,融資融券業務規模將佔到股票成交量的6%以上,參與融資融券業務的客戶資金周轉倍數在10倍以上,國內券商該項業務的收入貢獻率能達到15%~22%。
參股券商類個股可關注
融資融券推出之後,除了各家券商將成為直接受益者之外,那些參股券商的上市公司也有望獲得上漲機會。
申銀萬國分析師錢啟敏認為,「融資融券」推出之後,受益板塊第一類就是券商股,第二類就是參股券商股。比如之前參股國泰君安、光大證券等多家券商的大眾交通就受到了資本市場的熱烈追捧。另外,
中國人壽(601628)參股中信證券35460.71萬股,佔比11.89%;百聯股份(600631)參股海通證券30900萬股,換股後17223萬股,位列公司的第十大股東。這些個股也可適當關注。
藍籌股熱情將被點燃
作為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的重要標的,大盤藍籌股或將成為市場的「稀缺資源」,而在本周的二級市場上引發「藍籌熱情」。
另外,目前大盤藍籌股的估值在20倍左右,中小盤股的估值在40倍左右,低估值的優勢也將為大盤藍籌股迎來價值提升的機會。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600028)、中國神華(601088)這些流通市值較大的藍籌股有望在本周獲得資金的追捧。
期貨類公司受益匪淺
股指期貨的推出讓大家的目光自然而然轉到了期貨類上市公司上。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本身是純期貨類公司的上市公司;另一類是控股期貨公司的上市公司。
國泰君安出的研究報告認為,A股上市公司中從事期貨業務或者參股期貨的上市公司為數眾多,但真正受益股指期貨幅度明顯的公司並不算多。
他們預測,股指期貨推出後,
中國中期(000996)、高新發展(000628)、中大股份(600704)、弘業股份(600128)等每股價值將增加83.2%、33.2%、13.9%、11.3%。而其他參股期貨概念股,價值增加應該在10%以內。
據了解,全資或控股期貨公司的上市公司為數不少,有新黃浦(600638)、現代投資(000900)等,前者持有華聞期貨公司100%的股權,邁科期貨40%的股權和瑞奇期貨43.75%的股權;後者持有湖南大有期貨公司100%的股權。
參股期貨公司的上市公司更多,如大恆科技(600288)持有上海大陸期貨49%的股權,
江蘇舜天(600287)擁有蘇物期貨16.67%的股權,
津濱發展(000899)持有和融期貨10%的股權,
中糧地產(000031)持有金瑞期貨10%的股權。
分析人士稱,期貨業務利潤貢獻佔比高、每股期貨股權含量高、流通市值適中及前期漲幅較小的股票有望獲得不錯的上漲機會。

『玖』 劍指規避監管強監管助信託業「陽光化」轉型嗎

12月22日發布《關於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簡稱「《通知》」),劍指規避監管、資金空轉的銀信合作。此外,上海信託、平安信託、陸家嘴信託、金谷信託、國民信託,分別被罰款200萬元、20萬元、40萬元、50萬元、20萬元。金谷信託及國民信託的違規相關責任人還將受到紀律處分。中泰信託被暫停新增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存續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不得再募集。由於中泰信託本身集合類業務佔比就重,且集合類主要是依靠市場三方募集為主,所以上述處罰措施實際上是掐住了中泰信託的命脈。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約15家信託公司被罰沒805萬元。而今年四成的罰款發生於12月,共計約330萬元。今年密集的大額罰單,被業內人士視為監管層堅定懲治的態度,「警示信號明顯」。信託業正迎來強監管時代。

中泰信託被按「暫停鍵」

中泰信託第二大股東——新黃浦近日發布公告稱,中泰信託由於實際控制人不能承擔股東責任和關聯交易認定,中泰信託向客戶承諾保本保收益等,其主要業務被叫停。新黃浦持有中泰信託29.97%的股權,是中泰信託的第二大股東。

半個月前,中泰信託剛剛受到上海銀監局責令改正,罰款合計人民幣90萬元的處罰。因為2015年中泰信託通過自主支付的方式向借款人發放較大金額貸款;且沒有採取有效措施,放任借款人將貸款資金用於股票交易。

實際上,中泰信託公司治理之混亂,信託業務之萎靡,在上海信託圈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中泰信託2016年年報顯示,該年度公司新發行信託產品108個、信託本金235.15億元,包括分期發行和開放式產品在內累計新增信託本金362.51億元;清算信託產品196個、信託本金479.61億元,包括分期發行和開放式產品在內累計兌付信託本金660.04億元。全年向受益人分配信託收益87.15億元。

某信託公司投資總監表示,從數量上看,中泰信託的上述信託業務在全國68家信託公司中應該居於中游水平。但信託公司業務分化比較大,排名靠前的信託公司,信託業務業務規模數倍於此。但從數量上可能看不出問題,關鍵是信託計劃的質量如何,是否給公司、股東和客戶帶來了收益。

實際上,因中泰信託盡調不充分,風控不嚴格等問題,該公司「天地緣信託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等產品被爆出逾期。

此外,新黃浦半年報顯示,中泰信託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僅為1.07億元,對比中泰信託40.84億元的凈資產,其凈資產收益率難言可觀。

「管理層多次動盪,使得中泰信託大批業務骨幹流失,信託業務停滯。」上海某大型信託公司的信託經理稱:「這次銀監局的整治很及時。否則中泰信託真要不行了。」

中泰信託大股東歷經多次變更。2008年6月,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港股01339)公司(簡稱「人保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人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購買了華聞投資55%的股權,完成對中泰信託大股東華聞投資的股權重組。

2011年,人保集團籌備上市,掛牌出售所持的華聞投資55%股權。2012年4月,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從人保集團手中買下華聞投資55%的股權,成為中泰信託的實際控制人。中泰信託目前的股權結構無法穿透其實際控制人。

在實際控制人易主的背後,中泰信託的人事也經歷了幾次大變動。2012年4月,北京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吳慶斌出任中泰信託公司董事長,原董事長劉虹、原財務總監何德見、原總裁助理葉曉軍等人先後離職。

「隱秘的」信託

正如中泰信託的實際控制人至今面目不清一樣,在資本玩家手中,信託產品是資本大鱷的工具。

2012年,北京信託就是假手「德瑞股權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完成其對華聞投資55%股權的收購。這也為中泰信託的實際控制人至今不明埋下了伏筆。

業內人士指出,銀監會此次對中泰信託從重處罰顯示出監管層對於金融機構股東、實控人「陽光化」的監管意圖,穿透監管是大勢所趨。作為一個金融產品,「北京信託-德瑞信託計劃」成為中泰信託的實際控制人顯然不符合監管要求。德瑞信託計劃的4名劣後受益人(易建科技、盛寶通達、智尚勱合與橋潤資產)據悉也並非實際經營的實體,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或另有其人。德瑞信託計劃的實際控制人發生過多次變動,在引入新的機構力量之後,仍未達到監管部門提出的實際控制人「陽光化」的要求。

早前出台的《信託公司條例(徵求意見稿)》第十條明確提出股東陽光化的要求: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委託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委託持有或者管理信託公司的股權,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此外,銀監會頒布實施的《中國銀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第七條中明確要求境內非金融機構作為信託公司出資人不得以委託資金、債務資金等非自有資金入股;第十條中明確要求關聯企業眾多、股權關系復雜且不透明、關聯交易頻繁且異常的機構或個人不得作為信託公司的出資人。

分析人士指出,2016年7月中旬,《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下發。這一被業界稱為升級版資管「八條底線」的《規定》,最顯著的變化是大幅降低杠桿倍數:嚴控結構化產品杠桿風險,並限定,股票類和混合類杠桿不得超過1倍。也正是從那時開始,信託公司作為通道的信託計劃開始增加。道理非常簡單:之前計劃發行券商資管計劃的項目,由於資管「八條底線」,只能1:1配銀行的錢,達不到規模要求。於是不得不找沒有收緊政策的信託公司來做產品,1:2甚至1:3配資。通過信託計劃大量資金通過信託通道進入二級市場。不過,目前這類業務也被信託公司主動喊停了。因觸及平倉線的股票不在少數,劣後級資金因此虧損巨大,引發了信託公司和投資者之間的糾紛。

銀信證信皆收緊

2017年12月下旬,銀監會開出了對信託公司的一大波罰單。國民信託因「管理信託財產不審慎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北京銀監局罰款20萬元;金谷國際信託因「管理信託財產不審慎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50萬元;上海國際信託因「在開展信託貸款業務過程中,內部控制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上海銀監局罰款200萬元;平安信託因「違反程序簽訂信託文件,作為受託人履職不審慎,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深圳銀監局罰款20萬元;陸家嘴信託因「內部管理不到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辦理信託業務」,被青島銀監局罰款40萬元。

業內人士認為,處罰決定顯示出在資管新規破剛兌的背景下,監管方面開始對違規剛兌加大處罰力度。破剛兌對整個結構化產品的明股實債、並購基金很多業務沖擊較大。從目前的剛兌實際情況看,以銀行理財和信託產品最為常見,預計未來監管層對剛性兌付的處罰力度會持續加大。從技術手段上講,資管新規要求所有資管產品應當實行凈值化管理以打破剛兌,凈值生成應當符合公允價值原則並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未來除非標以外的所有公募和私募產品可能都要用市值法進行估值計算凈值。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公布後打破剛兌呼聲高漲,但若沒有對信託公司(受託人)的盡職量化界定,對信託資產管理過程中過失界定沒有一個衡量規則,打破剛兌就難以操作。

據悉,由信託業協會擬定並將於近日提請會員審議的《信託公司受託責任盡職指引》對信託公司開展盡職調查、出具盡調報告、可行性報告、項目審批、營銷原則、產品推介、合同管理制度、信託披露等諸多行為規范進行了量化明確。

方正證券認為,《中國銀監會關於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簡稱「《通知》」)的出台預示著信託行業監管的持續收緊。具體來看,《通知》首次定義了銀信通道業務,優先規范收縮。在此前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明確要求消除多層嵌套和通道的基礎上,此次《通知》優先從銀信類業務領域著手規范通道業務。通道業務作為監管套利的手段,銀行「影子化」的媒介,將進一步收縮。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還要求對通道業務實行穿透監管,避免虛假出表。方正證券指出,此前72號文要求融資類信託在銀信理財業務佔比不超過30%,且將表外資產轉入表內並計提資本,自此銀信合作規模從64%下降到22%(2017年9月)。但銀證信合作、銀基信合作等創新模式的出現,加重了通道業務中的嵌套,加大了交叉性金融風險。防範風險是當前金融監管的出發點,今年以來多重文件出台要求穿透管理、禁止三套利、四不當等。《通知》打通了前期銀行、信託領域監管規定,減少資金空轉,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此外,《通知》還明確了信託公司履行受託責任,不得投向限制領域,這將再度推動信託行業主動管理轉型,回歸「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本源,對主動管理能力強、優先布局轉型、資本金充足的信託公司是發展契機。

『拾』 華聞控股 中國海外 中國人保

交易是這樣的。
中國人保是指「人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他的母公司是「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中國最大的保險集團之一。
華聞是指「中國華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華聞控股隸屬於「人民日報社」,這個不用我解釋吧。
中國人保出資8.62億元,控股了華聞控股55%股權。
華聞控股有一家子公司叫做「上海新華聞投資有限公司」。
上海新華聞下面有兩家上市公司,分別是華聞傳媒(000793)和新黃浦(600638)。其中,新黃浦是華聞控股的金融平台,金融企業都在新黃浦旗下。
新黃浦持有的金融企業如下:
華聞期貨100%股權
瑞奇期貨43.75%股權
邁科期貨40%股權
中泰信託29.97%股權
國元信託49%的股權,其中國元信託還持有國元證券22%的股權,並且是長盛基金的第一大股東。
愛建證券5.91%股權
也就是說,中國人保控制華聞控股之後,將間接擁有了上述金融企業股權。
包括證券、期貨、信託、基金。
這就是報道中所說的四張金融牌照(證券、期貨、信託、基金)。這些金融牌照如果單獨去審批,都是非常困難的。通過這樣一次交易就能獲得四張牌照,當然是中國人保求之不得的。
交易完成之後,中國人保就將繼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之後,成為第三家以保險公司為主體打造的金融控股集團。當然,中國人保打造金融控股後面的路還很長,整合和梳理需要大量的後續工作。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知識,可以進入 >> 「多保魚講保險」進行免費咨詢!

閱讀全文

與新黃浦十大股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貸款50萬 瀏覽:781
三星鋰電股票 瀏覽:34
理財師人群 瀏覽:724
基金481006基金時 瀏覽:68
基金凈值查502013 瀏覽:43
平安個人貸款查進度 瀏覽:145
2019年4月焦煤價格 瀏覽:575
創新投資券商 瀏覽:306
理財幫幫忙 瀏覽:633
怎麼用公積金貸款裝修 瀏覽:115
銀行貸款家訪看購房合同嗎 瀏覽:814
丹東無抵押貸款 瀏覽:203
深圳天弘基金公司官網 瀏覽:109
信誠滬深300分級母基金 瀏覽:740
格力理財 瀏覽:978
sml理財 瀏覽:129
水杉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64
國投瑞銀核l心基金 瀏覽:584
黃金2007年價格查詢 瀏覽:707
現在還能買理財產品嗎 瀏覽: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