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信激光電視和長虹激光電視哪個好
我是一個技術愛好者,也是理性思維,要說這兩個品牌的激光電視哪個好,主要還要看消費者的認知度。看產品不能問哪個好,只有對比後,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的看法是先要對產品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回答。每個人的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觀點不一樣,假設你的廠商賣家,你為了提高銷量和利潤,可能會抨擊對方,說自己的產品好,這樣對真實的消費者不公平。
我作為一個消費者,先對激光電視有個了解,大家都知道,激光電視是採用激光光源,配備專業抗光增益屏,可以收看廣電節目,點播互聯網內容的第四代電視,由主機和抗光幕組成,畫面經過屏幕反射進入人眼成像。
特點:健康護眼、色彩真實、節能省電、臨場感強
(以上信息網路都可以查詢)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對激光電視感興趣,現在賣激光電視的廠商也比較多,比如有海信,小米,極米,堅果,長虹,峰米等。激光電視的哪個品牌好,不是單方面來說的,要從綜合實力來分析。就海信和長虹這兩個品牌,不同價位產品是沒有辦法對比的,個人認知:20世紀90年代,長虹在比較暢銷,當時覺得海信比較高端,是出口,現階段,海信在外觀、技術(包括晶元設計)和畫質方面有著極嚴格的要求,在互動和人工智慧方面的功能也非常豐富,長虹在這方面的表現不如海信,而且海信電視是繼三星、索尼之後的又一大國際品牌。
1、就激光電視這個高端品類來說,先對兩個品牌同等價位的產品做一個分析:就拿同尺寸的海信激光電視L5和長虹激光電視C5U來說吧,大概都是2018年的產品,海信激光電視L5所用功率為286W、觀影亮度為400nit;而長虹激光電視C5U所用功率要350W、觀影亮度只有300nit。以上對比來看,長虹激光電視不僅能耗高,而且光效還低,而海信激光電視在低能耗的下還能展現更好的顯示效果。
海信L5價格
針對這兩個品牌,大家仔細看我個人的分析,僅供參考。
㈡ 鳳凰股份2019年一季度季報
鳳凰股份600716今日(四月三十日)早間發布2019年第一季度報版告:
公司2019年一季度實現扣非凈利潤2603.29萬元權,實現營業收入5.44億元,同比增長63.23%,每股收益0.0285元。
希望能幫助到你。
㈢ 孫正義現在占阿里巴巴多少股份
截止2019年6月,抄孫正義(軟銀襲)占阿里巴巴26%的股份。
日本軟銀集團2019年6月4日發布消息稱,因出售所持阿里巴巴集團2.8%的股份,其2019財年第一季度(2019年4月至6月)合並將計入約1.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68億元)利潤。此番交易後,軟銀仍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
(3)2019華帝股份一季度財報擴展閱讀:
2016年軟銀通過衍生品交易出售部分阿里巴巴股份,為收購英國晶元設計公司ARM籌集資金。同年10月,軟銀宣布和沙烏地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設立資產規模達到1000億美元的科技基金「願景基金」。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軟銀集團日前發布的2018財年(截至2019年3月)財報顯示,凈利潤同比增長36%,達到1.41萬億日元。軟銀尚未公布2019財年的盈利預期。軟銀會長兼社長孫正義宣布,將於近期成立「願景基金」的第2號基金。願景基金在成立約2年的時間里已對全球82家獨角獸企業進行出資。
㈣ 華帝燃氣灶怎麼樣,質量差得很是真的嗎,親身感受曝光
近期,根據江蘇省市場監管總局官網公開信息顯示,在2019年3季度,江蘇省市場監管總局對凈水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的49批次中,共有42批次合格,合格率達到85.7%,其中,華帝、碧然德和美泉等品牌產品均有不合格的情況。
華帝質量全面瓦解
這次凈水器問題並不是華帝的偶發事件,據各個地方市場監督局發布的公開信息顯示,華帝多款產品都存在不合格情況。
據家電消費網報道,有消費者在微博上投訴稱,購買的華帝燃氣灶發生爆炸,找到華帝售後,華帝表示可以換面板。但是該消費者對華帝的解決方案十分不滿,認為華帝沒有檢查炸裂原因,只是換面板,不能保證面板是否還會炸裂,是否會傷到人。
此前,魯中晨報記者曾經報道,李先生在2018年7月份花5000元左右買了華帝吸油煙機和灶具,後來發現噪音不太正常。雖然華帝有關工作人員曾多次上門,但雙方在吸油煙機的動靜是否是噪音、該由誰來找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分貝兩個問題上,始終沒有達成一致。
華帝產品質量確實堪憂,華帝是中國最老的廚房品牌華帝的質量確實讓人失望,家電品牌格力是越來越好,而作為上市公司的華帝產品質量卻不像股價一樣加價攀升。
銷售渠道過於重要
華帝對渠道主要是大型連鎖企業銷售,代理依賴性非常強,但對代理的管理並不嚴格。華帝在之前很少關注和參與代理商的日常管理。這種形成了較大的風險。
2018年世界盃,華帝推出奪冠套餐,提出「法國隊奪冠退全款」。通過世界盃營銷,世界盃結束後,「退全款」的問題上,華帝卻打了折扣。退款活動在線上線下平台有所區分。用戶在線下門店渠道收到的退款是現金形式。而在線上平台,用戶收到的華帝退款並非現金,而是京東、天貓、蘇寧、國美各大電商平台的購物卡。
在此期間,將華帝「送上頭條」的是華帝京津區域經銷商王偉的突然「失聯」。
消息稱,華帝全國第二大經銷商京津公司老闆欠上億元跑路,並猜測經銷商跑路事件與「奪冠退款」有關系。之後新京報報道稱,王偉表示華帝北京參與了「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的世界盃營銷活動,因為線上退款責任由公司總部承擔,線下由銷售區域經銷商承擔。所以不敢重點推,怕虧的太多,負擔不起。
「退款」活動只是一個導火索,背後還包含著華帝的一系列渠道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和經銷商的沖突。
轉型卻遇到寒冬
2015年9月,華帝股份發布公告,華帝股份原董事長黃文枝卸任,副董事長潘葉江晉升為新董事長。華帝開始向高端轉型。華帝集團通過品牌建設與產品創新,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品牌溢價能力。經過1年多努力華帝銷量有所起色,2018年的提價幅度超出同行。銷量也非常不錯,但2018年整個廚電行業增速放緩,同比下降2.7%。華帝集團2018年在油煙機、燃氣灶、熱水器的零售額市場份額分別為9.3%、11.3%、3.1%,均維持相對穩定態勢。但到2019年銷量急速下滑,華帝發布2019年半年財報,報告期內華帝營業收入達29.30億元,同比減少7.68%在營收佔比方面,吸油煙機營收11.43億元,佔比38.99% ,同比下滑6.80%;灶具營收7.47億元,佔比25.50% ,同比下滑10.83%;燃氣熱水器營收5.29億元,佔比18.04% ,同比下滑13.31%。
華帝在努力轉型走向高端,銷量卻有所下滑。如今廚電市場除了行業品牌之間的競爭外,也有很多智能化科技公司進入,後期小米和格力有可能都會進入這個行業。華帝要轉型,同時也不能出現這種低級的質量問題。
㈤ 奧迪發布2019年財報,中國市場銷增4.1%
奧迪於3月20日公布2019年財務報告,全球營收達557億歐元,並計劃在2024年之前,預先在產品陣容電動化方面投入120億歐元。
中國市場銷量超69萬輛
3月20日,奧迪公布了2019財年的業績情況和2020財年的規劃目標。中國依舊是奧迪2019年最大的銷量市場。
財報顯示,2019年,奧迪汽車全球銷量達184.5573萬輛,同比增長約1.8%,在中國銷量最高,同比增長達到4.1%,其在德國銷量次之,但仍實現4.3%的增長;銷售收入達556.8億歐元(約合4215.3億人民幣),略高於2018年的536.17億歐元,經營利潤達45.09億歐元(341.4億人民幣)。
具體來看,在中國市場中,奧迪2019年銷量達到69.0083萬輛,同比增長4.1%。其中12月份銷量再創新紀錄,達7.1487萬輛,同比增長9.0%。本土化生產的高端車型奧迪A4L、奧迪Q5L銷量分別為16.8189萬輛、13.929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17.0%,奧迪高端旗艦車型奧迪A8L售出1.2451輛,同比增長21.6%。
在歐洲市場中,由於受到政治與經濟不確定因素、車型更新換代等影響,2019年,奧迪所有車型在歐洲銷量約為76.9650萬輛,同比增長3.5%,其中在德國銷量達到27.1613萬輛,同比增長4.3%。全新奧迪Q3起到助推效果,銷量為9.39萬輛,同比增長55.5%。
在美國市場中,全年銷量為22.4111萬輛,同比增長0.4%,奧迪A6銷量過萬,達1.7807萬輛,同比增長68.6%。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國際零部件企業2019年財報解讀:危機並行,行業加速整合
經濟萎靡、車市下行,這場寒冬依舊。受此波及,自進入2019年下半年開始,眾多零部件企業不得不下調各自銷售預期,紛紛尋找新的出路,一時間,業務轉型、組織調整、關廠裁員、抱團取暖等措施屢見不鮮。近日,已有不少國際零部件企業公布了最新財報信息,蓋世汽整理了其中部分企業的財報狀況,來看一看這些企業在過去一整年中,都有哪些收獲。
車市嚴寒,頭部企業也難言輕松
圖為:英飛凌財報截圖
英飛凌方面,據其在2月5日所發布的最新季度財報中顯示,2020財年第一季度(2019年10月-12月)收入同比下降2.7%,至19.16億歐元(約合20.9億美元),凈收入為2.1億歐元(約合2.3億美元)。其中,由於全球汽車消費需求的下降,汽車(ATV)收入同比下降2%,至8.3億歐元(約合9億美元)。
在大環境增速疲軟,兩者無論是從半導體領域還是汽車晶元領域,其業績表現均高於市場整體表現,而這也意味著行業正由自由競爭逐漸趨向寡頭競爭,大部分的利潤掌握在個別頭部企業手中,行業將加速整合。
據蓋世汽車了解,2019年,於半導體晶元領域而言最大的新聞莫過於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簡稱:英飛凌)以每股23.85美元收購了賽普拉斯半導體公司,藉此,英飛凌或超過恩智浦躍居全球汽車晶元領域第一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英飛凌並購賽普拉斯的前幾日,恩智浦以1.76億美元收購了Marvell的WiFi連接業務,並基於此推出了新產品和解決方案,據恩智浦首席執行官RichardClemmer介紹,「隨著這類新產品的批量生產,我們預計將助力恩智浦實現長期增長」。
汽車晶元領域競爭日趨白熱化,誰也無法預測此後恩智浦、英飛凌之間孰強孰弱,唯有不斷進階,不斷擴展新業務、新領域,或才能在大環境日趨向下時贏得更廣闊的未來。
蓋世小結:日子難熬,在車市寒冬持續了十餘月後,早已成為汽車圈上下的共識。且在各企業的財報預期中均表示,2020年甚至於未來3-5年內,全球汽車產量都可能難有起色,目前發生在中國的肺炎疫情,正快速波及全球汽車供應鏈,或進一步加速汽車行業的整合。可正所謂,危機並行,2020年的開局不利,或刺激更多企業求新求變,以加速推動企業轉型,拓寬企業業務范圍,從而在未來市場競爭中贏的更大席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除了「跌」字當頭 國內汽車集團2019年財報還有這些看點
車市寒冬仍是2019年國內車市的主旋律,因而大部分汽車集團2019年的利潤和銷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從目前國內多數汽車集團公布的2019年的財報來看也確實如此。不過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跌」字當頭之外,這些國內的汽車集團的2019年財報還有其他不少看點。
長城:海外市場表現亮眼
長城的2019年可謂面對很多的風險和挑戰,內部壓力也確實增加很多,但是橫向比較其他企業來看,以及放在整個中國汽車市場的大環境下,長城依舊處於一個非常健康的狀態。
數據顯示,長城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達962.11億元,利潤總額51.01億元,凈利潤45.3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4.97億元,同比下降13.73%。同時,長城2019年海外業績表現強勁,營業收入達到55.22億元,同比大漲66.61%。
銷量方面,北汽股份旗下四個整車業務板塊合計銷售整車142.5萬輛,同比下滑2.4%。其中,北京賓士銷量為56.7萬輛,同比增長6.7%;北京品牌批發銷售16.7萬輛,同比增長6.9%;北京現代批發銷售66.3萬輛,同比下滑16.2%;福建賓士銷量為2.8萬輛,同比下滑1.5%。
北汽股份表示,2020年,預計內外部經濟增長趨勢放緩,中美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等為宏觀經濟形勢帶來了較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受經濟下行、環保從嚴、供給升級、需求分化等因素影響,預計中國乘用車市場處於周期性調整階段,仍需要2至3年恢復正增長趨勢。
「跌」字之外仍有亮點
從上述財報可以發現,在2019年,多數車企都出現了銷量以及營收的下滑,像一汽集團在這兩方面實現逆勢上揚的是少之又少。其實這也不難理解,2019年的車市環境仍處於下行,同時還出現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和國五國六標准切換等狀況。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國車市環境下行的情況下,部分車企海外市場業績表現可圈可點。像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等車企在海外市場都有著不錯的表現。此外,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19年,整車出口達101.20萬輛,出口金額160.45億美元,同比增長3.28%。
除此之外,從上述財報也可以發現,合資品牌仍是一些大車企集團銷量和營收的主要來源。有分析人士指出,合資品牌的市場表現能帶來高額銷量的同時,也對集團整體業務產生關鍵影響,而隨著中國車市環境的轉型升級,這也倒逼車企集團對於合資品牌、自主品牌開始重新審視。
可以看出,在銷量下滑已成為主軸的2019年,各大汽車集團仍有不少亮點,讓人深感欣喜。而目前雖然還未完全擺脫疫情,但伴隨著車市的回暖,以及刺激消費政策的有序推出,2020年各大汽車集團能否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依然令人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東風汽車2019年度財報公布 全年銷售收入同比下降3.3%
中國網3月31日訊今日,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東風汽車」)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報告中顯示,本集團實現銷售收入約人民幣1,010.8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約人民幣1,045.43億元減少約人民幣34.56億元,同比下降約3.3%。銷量方面,東風汽車2019年銷售汽車約293.20萬輛,同比下降約3.9%。
銷量方面,東風汽車2019年全年銷售汽車約293.20萬輛,同比下降3.9%。乘用車方面,全年乘用車銷售246.36萬輛,同比下降5.7%;商用車方面,全年銷售46.83萬輛,同比增長6.3%。
其中合資乘用車銷售214.0萬輛,同比下滑4.0%。自主乘用車銷售32.3萬輛,同比下滑15.2%。商用車各細分市場,全年中重卡銷售26.10萬輛,同比增長5.7%,輕卡銷售17.62萬輛,同比增長9.2%。
此外,東風汽車2019年其他收入總額約人民幣22.31億元,較去年同期約人民幣31.64億元,減少約人民幣9.33億元。報告中指出,其他收入的減少主要是政府補助的降低及外部銀行的存款下降,從而帶來利息收入的下降。
東風汽車2019年銷售及分銷成本約人民幣43.4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約人民幣63.42億元,減少約人民幣19.93億元。報告中指出,銷售及分銷成本減少主要是因東風標致雪鐵龍汽車銷售有限責任公司銷量下降,從而帶來運輸費的下降;同時為了改善東風標致雪鐵龍汽車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的業績對廣宣費進行了削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5家車企2019年財報發布:東風凈利134.91億元,海馬終於扭虧為盈
近日,國內各大車企陸續公布了2019年的財報。從目前已公布的財報中營收狀況、利潤、銷量等數據來看,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其中吉利、長城、比亞迪等多家車企的凈利潤下滑出現兩位數。而根據早前披露的跨國車企的財報來看,差不多有超8成的車企營收也出現了同比下滑,諸如本田、日產、戴姆勒、福特等車企的凈利潤更是出現兩位數下滑。可見2019年對於整個汽車行業來說,都是相對艱難的。
東風集團
3月31日,東風集團股份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東風集團營業收入1010.87億元,同比減少3.3%;凈利潤134.91億元,同比增長0.56%。年報顯示,東風集團收入的減少主要原因來自東風標致雪鐵龍。
2019年對於很多車企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而進入2020年,這樣艱難且嚴峻的形勢並未有所改善,大浪淘沙、優勝劣汰,2020年也將成為傳統車企進一步實現大洗牌的一年。那麼,您看好哪家車企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㈩ 解讀戴姆勒2019年財報:出行業務成新增長,為未來深謀遠慮
近日,在一年一度的年度新聞發布上,戴姆勒發布了2019財年財報。2019年,戴姆勒集團總銷量為334萬輛,營業額增長3%至1727億歐元,全年息稅前利潤為43億歐元,相比2018年下降61%。凈利潤同比下降64%至27億歐元,戴姆勒股份公司股東歸屬凈利潤為24億歐元,每股收益降至2.22歐元。
對這一成績,新上任已有大半年的戴姆勒股份公司及梅賽德斯-賓士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坦言,盡管2019年客戶對產品的需求強勁,但戴姆勒對最終的盈利表現不盡滿意。「總的來說,主要調整因素對我們去年的財務業績有所影響。「
為加速轉型,去年戴姆勒進行了闊斧改革。2020年,戴姆勒還將以空前力度推進一系列舉措,提升盈利能力,預計息稅前利潤將會有明顯提升。
新技術投入、巨額罰款影響財務成績
2019年,戴姆勒集團在工業業務領域的自由現金流腰斬至14億歐元,如此大幅的減少主要是受到兩方面影響,一是柴油車輛相關法律程序的大額現金支出,二是對新產品和新技術的持續高額投入。
受到柴油車輛相關法律程序的大額現金支出,以及增加高田安全氣囊相關的長期召回撥備等事件的影響,戴姆勒2019年第二季度息稅前虧損15.6億歐元,這也是其時隔九年後首次出現季度虧損,繼而影響了銷售利潤率、自由現金流以及全年的盈利表現。
其實不止是戴姆勒,受到燃油車市場持續下滑以及大力投資自動駕駛、電動汽車等業務的影響,2019年寶馬和奧迪也都陸續發出盈利預警,同時大力推進削減成本措施,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全球豪華汽車市場快速增長的紅利期已過去。新技術尤其是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包括戴姆勒在內的豪華汽車製造商,加速進入戰略調整、轉型的新階段。2019年的挑戰是一個預告、警示,深不見底的未來才是最大的鬥牛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