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平安保險總載是誰呀
集團高層管理人員:
馬明哲: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集團黨委書記、集團執行委員會主任;
孫建一: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集團黨委副書記;平安銀行董事長、平安銀行黨委書記;
任匯川: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集團執行委員會副主任;
理查德·傑克遜: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金融業務執行官,深圳發展銀行行長;
王利平: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人力資源執行官;
姚 波: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執行官;
顧 敏: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平安數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平安渠道發展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源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
曹實凡: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集團工會主席、集團黨委副書記、集團紀委書記;
羅世禮: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信息執行官、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克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集團上海總部黨委書記;
葉素蘭: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稽核執行官;
計葵生: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創新執行官;深圳平安金融科技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姚 軍: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律師;
中國平安管理層金紹梁: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兼董事會辦公室主任;
王 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黨委副書記、深圳發展銀行黨委書記;
張振堂: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精算師;
② 牽手安全,平安成長
平安牽手匯豐 平安的股權變更路徑留下了一條獨特的軌跡,它使得平安平穩、快速地過渡到國際化水準的治理水平,不斷接近成長為中國最大的保險集團公司以及國際一流的綜合性金融服務集團的目標
2002年10月8日,平安和匯豐的高層及財務顧問、律師等十幾人,來到上海的靜安大廈,正式簽署了一份《認購協議》,最核心的內容是「匯豐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匯豐保險集團以6億美元(約人幣50億元)認購平安股份,持股比例為10%」。雙方最高領導——匯豐集團龐約翰(John Bond)和馬明哲雙雙出席了簽字儀式。
馬明哲用激情和詩意的語言評價匯豐參股平安:137歲的匯豐與14歲的平安舉行入股簽約儀式,這不是簡單的資本融合,更是睿智與力量的擁抱,是西方科學精神與東方人文精神的結合,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她美好的未來。
137歲的匯豐與14歲的平安
會場上播放起了《費加羅的婚禮》。平安的高管們聆聽著音樂,看著公司當家人簽完字後,紛紛鼓掌慶賀。這些人包括公司的首席財務執行湯美娟,常務副總經理孫建一,副總經理王利平,人力資源總監顧敏慎,首席投資執行王銘陽,副總經理楊秀麗、曹實凡、徐建軍,首席戰略執行兼首席信息執行張子欣,市場總監潘宏源,證券公司首席執行葉黎成等等。
在平安接觸的歐美戰略投資者中,匯豐並不是最早的候選人。慕尼黑再保險、日本第一生、瑞士再保險等國際保險巨頭亦曾逐鹿其間,想要爭取公司10%的股權,但是匯豐最終勝出。
與8年前和摩根、高盛的談判不同,這次與匯豐的談判要順利許多。此一時彼一時,平安的實力與聲望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
最重要的因素是,雙方在價格等關鍵性問題上並無重大分歧。
平安和匯豐完成了國內金融業最大的一筆外資引入項目的簽字儀式。
過去的兩年,已經有20多家外資保險公司的代表處撤離中國了。2001年「9·11」事件之後的慘重損失讓它們不得不收縮海外業務。有人說,外資保險公司進軍內地的「高燒期」要過去了。
2002年是保險行業的「入世第一年」,行業醞釀著新的變革。保監會發布消息說,將推動國有保險公司的股份化,引進外資和會資金參股,而對那些已經股份化的公司,保監會則幫助它們通過增資擴股,引進外資和營資本參股,實現股權多元化。鑒於國際上將保險資金運用和具體保險業務分開管理的做法,對保險公司防範風險、提高收益有重要意義,保監會還打算制定一部法規,以保證保險行業4591億元總資產的安全。而對那些想上市融資的保險公司,保監會承諾說:「要為它們的上市創造條件。」
不同時期選擇不同股東
平安的股權變更中,「什麼時候選擇什麼樣的股東」一直是管理層思索的問題。「在不同發展時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部分股東與公司長期發展目標不一致的現象,如果協調不好,公司的發展就會受到限制。」平安在創始時只有兩個股東,而且都是國有股東。隨著壽險業務的快速發展,原有股東已經很難提供足夠的資本去滿足公司的發展,平安開始實行股份化改造。
20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資本市場還沒有真正的財務投資者,或是戰略投資者。當年平安實行股份化改造時的幾大發起人,如蛇口工業區、深圳市財局、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遠洋等很多是國有企業或者具有國有背景,它們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工業資本。對一個有任期目標的國有企業來講,很難要求它用長期的目光不斷投資。
1992年,馬明哲與袁庚就平安股權問題進行討論。馬明哲說平安打算花時間完成股權的結構合理化、分散化。一家企業最主要的問題是體制、機制與人才,體制決定機制,機制決定人才的去留,而最關鍵的體制問題則是由股權結構決定的。袁庚被馬明哲說服,擔任了平安的名譽董事長,用袁庚的話說,「坐鎮平安,保護這家新興企業體制不變」。
平安歷史上的股東多達百家,每家股東可以享有資產的終極受益權,可以在董事會上對公司的戰略方向、重大事項、財務報表等進行審議,但誰都沒有權力越過董事會去對經營發號施令,干涉管理層的具體業務經營。日後平安的外資股東,包括匯豐、高盛和摩根都被「規定」不能派人參與平安的日常經營管理工作,而僅作為股東派出董事參加股東大會和董事會。作為一家企業,平安享有法人財產的佔有、使用、收益和授權范圍內的使用權,能夠實現對公司統一的經營管理,這被認為是平安能夠高速成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平安的股權變更不斷沿著適度分散的趨勢演進,最後形成外資企業、國有企業、營企業、員工同持股的格局,並組建了國際化、專業化的董事會。這種組成形式,一是出於對中國企業生存的「人際環境」方面的考慮,再一個是對國際企業經營管理經驗的把握,既不像歐洲公司那樣過於集中,也不像美國某些上市公司那樣過於分散,形成了適合國情、適合優化公司治理的股權結構,「既有股份制企業的治理結構,又保證了股權比例不是很大的國有股東的利益;既有做大規模的可能性,也保證現行體制下的安全性。」
在股權更替的過程中,平安讓離開的老股東賺到了錢。招商局為突破當時高負債經營的窘境,轉讓了自己擁有的平安股權,連帶分紅與股權收益,凈得近20億元的資本。中國遠洋出售平安股份,拿回16億元的現金,創造出當期的績效。而中國工商銀行把股權轉給深圳市,則是國家金融整頓時期的行令所致。
新舊更替間,平安把國際資本力量的引入作為自己壯大的一條道路。1994年,高盛和摩根參股平安,為平安發展壽險事業提供了一定資本金。三年後,平安全面進行改革重組,范圍涉及產、壽、證、投四大系列,成功地實現了第一次組織架構改善,已經初具中國最優秀的保險集團公司之一的雛形。
2002年,平安站在新的起點上,迫切需要尋找一位更專業的戰略投資者。
平安的股權變更路徑留下了一條獨特的軌跡,它使得平安平穩、快速地過渡到國際化水準的治理水平,不斷接近成長為中國最大的保險集團公司以及國際一流的綜合性金融服務集團的目標。
匯豐帶來了什麼
在與匯豐的合作當中,平安看到了自身的差距。簽約的當年,馬明哲曾將公司與匯豐進行了比較。
匯豐在極短的時間內影響了平安,包括經營模式、治理結構、管控流程、市場網路、後援服務等等。馬明哲感慨地說:「匯豐這些技術和經驗不是我們自己可以想到的,就算想到也不是一下可以拿到的。它是這些行業內的佼佼者,通過幾十年不斷地經驗積累,結合現代IT技術,實現工作流程標准化,並且在如何提高效率等方面進行了開創性的試驗。正是因為有匯豐這個參照物,平安避免了很多彎路。」
對於與匯豐的合作,平安態度非常積極,擺出學習者的姿態。馬明哲甚至親自給匯豐集團寫信,表達了自己的收獲,「匯豐參股平安,我覺得我們學到了幾樣東西:第一,服務標准及絕對的執行,我們要像匯豐那樣,3000多個機構也能執行同樣的事情;第二,做公司要永遠講究效率。我希望5~10年,我們實現這個目標。」
匯豐入股平安後,委派了兩名管理層加入董事會,參與重大業務方針的制定。由於匯豐在銀行資產管理方面擁有先進的管理經驗,匯豐還向平安日後發展起來的銀行業務派出了骨幹人才,並將匯豐的後台風險控制系統直接移植過來,幫助平安的銀行業務取得了更快的發展。
匯豐入股對平安境外上市也意義巨大。作為中國第二大保險公司,內地主要城市的市很少不知道平安,但對香港投資者來說,認識平安,可以說是由匯豐入股開始。「有了匯豐這樣一個做事穩健的股東,同時藉助匯豐控股這一香港大藍籌的概念及其在平安上市三年後的股權鎖定,公司不啻於獲得了一個股價穩定器。」
「匯豐是一個非常好的股東,公司與之合作收益巨大。」這是平安管理層的評價。匯豐入股被平安看做引進外資史冊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公司取得今日成就不可或缺的一環。」
重在執行
「整個公司的管理和運作上,我們必須強調團隊的運作,嚴格、步調一致地執行,沒有特例。我們很多同事見了匯豐不同管理層的人,坐下來開會,介紹他的業務單位的時候,他會把集團整個戰略思路和他的介紹結合起來講,絕對沒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都是考慮如何在整個集團戰略下去落實。」顯然,匯豐的執行力給馬明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平安平均每天(按每年365天計算)發生的事情為:新增個人客戶16000人、新增企業客戶1112家……職場租金143萬元、差旅費用55萬元、固定資產折舊107萬元、其他費用257萬元。公司的日常經營日益復雜,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隱含重大風險。靠什麼管理日益龐大和復雜的業務?
2003年2月24日,在深圳麒麟山莊召開的全國工作會議上,馬明哲向與會人員推薦了一本新書——《執行》。
「執行文化」為平安企業文化注入了新的內涵,它的理念包括:高度一致的標准、詳細的計劃、嚴明的執行紀律、嚴格的績效考核、團隊的執行能力和持續的執行能力。馬明哲要求,將執行理念融入知、行、果的每一個環節中,使每一個機構、每一個窗口、每一個員工都能夠為客戶提供完全一致的優質服務,真正建立以執行為核心的競爭優勢。
現代企業競爭中,擁有市場規模、核心技術、資本、品牌、人才等資源相對較容易,而擁有一致性的執行標准、嚴明的執行紀律和卓越的執行能力則非常困難。平安要實現的就是這樣一種卓越的執行文化。馬明哲強調:「幾個人執行一個標准不難,數萬人執行同一個標准難上加難;制定紀律不難,讓每一個人不折不扣嚴格地執行難上加難;一個人擁有執行能力不難,讓一個組織、一個團隊擁有一致的力,獲得一致的結果難上加難。」
2004年,馬明哲將執行文化引向深入。在集團全國工作會議上,他說,細節決定成敗,執行實現戰略,制度化建設和執行力就是公司的核心優勢。2004年被定位為平安的「制度年」,平安在加強執行力的基礎上推進制度建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與公司抱負和長期發展戰略相適應的制度體系,從制度上保證各項工作按照標准化、規范化的流程運行;繼續提升公司全體員工的執行力,確保各項制度得到嚴格執行,各項決策得到真正落實,在更高層次上構築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
「執行就是絕對的服從,就是勇於承擔責任,對於制度化的建設和執行,不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不能按照『情、理、法』的順序辦事,而要注重細節,加強制度化的建設與執行。」馬明哲在會議上說。
③ 平安銀行的社會責任
平安銀行於2007年9月22日在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舉行了「平安關愛,和諧一家回」的大型答公益活動,宣布出資50萬元人民幣設立「平安銀行元平優秀教育獎」,專門用於表彰和獎勵未來五年內為特殊教育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的優秀教師及優秀殘疾學生。
2007年9月22日還進行了「平安銀行元平優秀教育獎」第一期頒獎,共有10名元平學校的優秀特教教師和30名優秀學生獲頒了獎金和證書。平安銀行行長理查德·傑克遜、中國平安集團副總經理曹實凡、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校長黃建行以及多位平安銀行高管、員工和元平學校師生參加了這次活動。
「平安銀行元平優秀教育獎」具體設立內容如下:優秀教師獎分為三個等級,其中元平功勛教師二名,各獎勵人民幣10000元整;元平星級教師三名,各獎勵人民幣5000元整;元平模範教師五名,各獎勵人民幣3000元整。優秀學生獎分為三個等級,其中一等獎五名,各獎勵人民幣3000元整;二等獎十名,各獎勵人民幣2000元整;三等獎十五名,各獎勵人民幣1000元整。
④ 鄭州有沒有平安銀行 位置在哪裡
鄭州平安銀行9月9 日在東區隆重開業!
7月3日,省委常委副省長李克一行在深圳會見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明哲一行,省金融辦主任孫新雷,省銀監局局長李伏安,常務副市長胡荃,鄭州新區黨工委書記趙瑞東,鄭東新區管委會主任吳福民陪同會見。平安信託董事長兼CEO童愷,平安集團副總經理陳克祥、曹實凡,深圳發展銀行行長理查德·傑克遜,副行長吳鵬參加會見。
會見會上,李克常務副省長指出,河南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勞動力充足,當前正在加快推進中原經濟區和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建設,希望平安集團在河南進一步拓展投資領域,積極參與鄭東新區城市基礎設施開發,積極推動在鄭東新區建立後援中心、呼叫中心事宜,並推動平安銀行鄭州分行盡早開業。河南各級各部門將努力為平安集團在河南發展提供優質的服務,創造良好的環境。
馬明哲對河南各級黨委、政府對平安集團的支持表示感謝,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與河南的合作,加大業務拓展力度,大力支持中原經濟區建設。推動平安銀鄭州分行在9月初開業。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以保險為核心業務的,融證券、信託、銀行、資產管理、企業年金等多元金融業務為一體的緊密、高效、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公司成立於1988年,總部位於深圳。2004年6月和2007年3月,公司先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⑤ 財產保險前10大公司最新《注冊資金》!
產險公司目前共有46家,按注冊資本排名的話,和按業務規模的真是差很多啊。有些我們以為是大公司的,其實並不大,說明他們需要很強的再保支持。最新注冊資本數據46家整理如下:
順序 公司名稱 注冊資本金(億元) 公司性質
1 人保財險 80 中資
2 太平洋財產40.88 中資
3 中國信保 40 中資
4 大地財產 38.1302 中資
5 安邦 37.9 中資
6 平安產險 30 中資
7 天安保險 21.72276298 中資
8 都邦 20 中資
9 中銀保險 20 港元中資
10 永安財產 16.632 中資
11 中華聯合 15 中資
12 華泰財險 13.83 中資
13 太平保險 13 中資
14 陽光財險 11 中資
15 永誠財險 10 中資
16 國壽財產 10 中資
17 民安 10 港元中資
18 華安財產 8 中資
19 大眾保險 7.56 中資
20 天平車險 5.5 中資
21 渤海 5.5 中資
22 鼎和財產 5.18 中資
23 長安責任 5.1 中資
24 上海安信 5 中資
25 安誠財險 5 中資
26 中意財產 5 外資
27 皇家太陽 5 外資
28 中煤財產 5 中資
29 華農 4.1 中資
30 安華農業 4.1 中資
31 國泰財產 4 中資
32 國元農業 3.05 中資
33 三井住友 3 外資
34 三星火災 2.84 外資
35 丘博保險 2.2 外資
36 現代財產 2 外資
37 蘇黎世 2 外資
38 利寶互助 2 外資
39 東京海上 2 外資
40 愛和誼 2 外資
41 陽光農險 0.7 中資 相互制
42 日本財產 外資
43 美亞 外資
44 豐泰上海 外資
45 安盟 外資
46 安聯保險 外資
後五家均為外資分公司。太平洋財產險、大地產險2008年已完成增資數據已更新,永誠2009年將完成增資。
2007年12月前的數據可見:
http://insurance.hexun.com/2008/cxgs/index.html
公司名錄可見保監會網站共46家:
http://www.circ.gov.cn/tabid/466/Default.aspx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華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天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豐泰保險(亞洲)有限公司...
太平保險有限公司 太陽聯合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民安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丘博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美亞財產保險有限公司 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中...
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中... 三星火災海上保險(中國)
中銀保險有限公司 法國安盟保險公司成都分公司
安聯保險公司廣州分公司 永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日本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利寶保險有限公司 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天平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蘇黎世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
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 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都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安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渤海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現代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華農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意財產保險有限公司 鼎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愛和誼保險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煤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國元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國泰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
⑥ 平安保險地址
,於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至今已發展成為融保險、融證券、信託、銀行、資產管理、企業年金等多元金融業務為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公司為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證券交易所兩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碼分別為2318和601318。
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擁有超過51萬名壽險銷售人員及190,284名正式雇員。集團總資產達人民幣28,442.66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為人民幣1,596.17億元。從保費收入來衡量,平安壽險為中國第二大壽險公司,平安產險為中國第二大產險公司。
集團通過旗下各專業子公司及事業部,即保險系列的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壽險)、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產險)、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養老險)、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健康險);銀行系列的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銀行)、平安產險信用保證保險事業部(平安小額消費信貸);投資系列的平安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平安信託)、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平安證券)及中國平安證券(香港)有限公司(平安證券(香港))、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平安資產管理)及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平安資產管理(香港))、平安期貨有限公司(平安期貨)、平安大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平安大華)、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陸金所)等,通過多渠道分銷網路,以統一的品牌向近8000萬客戶提供保險、銀行、投資等全方位、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⑦ 誰知道中國有哪些保險公司
太平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太平,大地,新華,華泰,民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