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起底資本大佬鮮言背景復雜被證監會處35億罰單是怎麼回事
3月30日,證監會對資本運作老手鮮言處以34.7億元的天價罰單;市場注意力已轉向鮮言與其公司的履約能力上。此前有律師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鮮言有無能力交付罰單,以什麼形式繳納,能否完成額度,監管方並沒有向外界披露硬性規定。
實力:旗下有20多家公司
圍繞著鮮言布局的柯塞威集團,根據公開資料,形成了二十多家「柯塞威系」成員企業。至於能否有實力交出罰款,外界仍然不得而知。這些企業包括北京柯塞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柯塞威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柯塞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柯塞威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深圳柯塞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柯塞威大數據有限公司、深圳柯塞威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柯塞威商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武漢柯塞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柯塞威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精九投資有限公司、上海躬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等。
其中,成都萬泰投資4500萬元,與鮮言旗下的深圳柯塞威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柯塞威金融)並肩成為荊門漢通置業有限公司(下稱荊門漢通)的重要股東之一,並在鮮言的操控下對外投資設立了荊門漢達實業有限公司和湖北漢佳置業有限公司,這是目前鮮言旗下柯塞威集團公開披露的最重要的核心資產之一。
資料顯示,荊門漢通注冊資本為2.5億元,匹凸匹持有荊門漢通股權比例為42%,深圳柯塞威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持有荊門漢通股權比例為40%,成都萬泰置業有限公司持有荊門漢通股權比例為18%。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截至3月27日,「天眼查」工商信息顯示,荊門漢通的法定代表人,目前仍是匹凸匹的前實際控制人、原董事長鮮言。
針對鮮言背後的神秘資本,媒體通過層層調查發現,早在2008年,具有台商美國資金背景的成都旭陽,便開始了資本運作;從此後的精九系逐步向柯塞威集團轉移,鮮言及其背後的神秘力量,已經悄然完成了原始積累。媒體還發現鮮言及其背後的鮮栗、鮮勇,還有饒雙全、饒玉秀、李艷、王慶華等核心成員均為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籍。
推測:履行罰單可能性不大
有證監會相關人士稱,鮮言放棄了聽證、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並向證監會提交了《鮮言關於放棄行政訴訟權利聲明書》、《法律自首申請書》及《積極繳納罰款的承諾書》等材料。據悉,鮮言還向證監會相關工作人員表明認罪、認罰,不做任何辯護,目前正在清算公司股權,等待處罰。根據規定,鮮言在接獲行政處罰書之後六個月內可以對證監會提起行政訴訟。
而鮮言此前掌控的匹凸匹目前市值大約27億元,處於停盤狀態的ST慧球市值也僅47億元。此前媒體對鮮言掌控的荊門漢通等多家公司的采訪中,獲悉鮮言已經好久不到公司,且電話也不接,公司也難以找到他。而從目前的公開消息看,鮮言仍然可能在國內。
法律界人士表示,「34.7億元的罰單不是小數目。如果鮮言沒有能力全部繳納,那隻能在繳納已有罰款數額後,中止執行。待有能力履行後繼續執行。但是,在繼續執行前,會對鮮言實行『限制高消費令』。」
根據我國《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干規定》第三條,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被採取限制消費措施後,不得有以下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包括選擇飛機、列車軟卧、輪船二等以上艙位;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購買非經營必需車輛;旅遊、度假;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支付高額保費購買保險理財產品;乘坐G字頭動車組列車全部座位、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此前有媒體推測,鮮言應該沒有能力履行這份巨額罰單,被執行「限制高消費令」的可能性較大。
Ⅱ 問下今天600696多倫股份為什麼那麼差~下周呢
多倫股份(600696)主營業務成功轉型房地產 補漲要求強烈
該股是一隻低價地產股,存在強烈補漲要內求。在豪盛(香港)有限公容司成為大股東後,先後剝離了建築陶瓷等資產,與香港利嘉集團的物業類資產進行置換,置入收益穩定的大型物業資產,使主營業務順利轉型切入房地產市場,資產質量也得到明顯提升。同時,公司注冊地從福建遷往到上海,並制訂了「以福州地產為基礎,東進上海、北上北京」的房地產發展戰略。05年公司集中人力、財力推進上海多倫路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與改造二期項目的前期工作,並於11月競得了該項目1號地塊4.2萬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06年年報披露多倫路二期1號地塊項目如期取得了兩證一書。
二級市場上,該股的累計漲幅遠小於其他地產品種,近期該股震盪整理,做了一個小整理平台。伴隨著成交量的放大,該股即將展開強力補漲行情。
Ⅲ 多倫科技股票怎麼一下掉那麼多
【2017-04-27】多倫科技(603528)繼續停牌公告(詳情請見公告全文)
證券代碼:603528 證券簡稱:多倫科技 公告編號:2017-018
南京多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繼續停牌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南京多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 2017 年 4 月 25 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監管一部下發的《關於對南京多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定期報告披露相關事項的問詢函》(上證公函[2017]0462 號)(以下簡稱《問詢函》),要求公司於 2 個交易日內回復並對外披露。因公司未能及時回復,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 2017 年 4 月 27 日起停牌 1 天,待相關事項核實後公告並復牌。
公司承諾:股票停牌期間,公司將根據上述事項進展情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公司信息披露指定媒體為《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http://www.sse.com.cn。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在上述指定媒體披露的信息為准,敬請廣大投資者關注公司後續公告並注意投資風險。
特此公告。
南京多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年 4 月 26 日
有人分析了這個公告。
Ⅳ 匹凸匹公司宣布將更名嗎
7月30日,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600696,*ST匹凸)公告稱,7月28,該回公司第八屆董答事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變更公司名稱的議案》,該公司擬將公司名稱由「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岩石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變更為「岩石股份」,股票代碼600696保持不變。
按上述公告的說法,現有經營業務正在逐步恢復中,為了擺脫因不當更名對公司造成的不良影響,公司董事會決定將公司名稱變更為「上海岩石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並提交股東大會審議批准。
Ⅳ 姚振華犯了什麼錯
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拿到自己口袋!
之前,ST慧球曾經拿著1001項「上書」證監會,其中竟然包含了「關於調整雙休日至禮拜四禮拜五的議案」,「關於員工戀愛問題的議案」等奇葩內容,試探監管層底線,這才讓ST慧球的奇葩故事公之於眾,這個具體就不展開了。劉主席在周末的新聞發布會上曾經說,他花了很久來了解資本市場的情況,有些亂象「讓人震驚」,估計就是說的這件事情吧。
Ⅵ 證監會輕點2017年證券市場20大案位列榜首的是什麼
鮮言操控上市公司炮製「1001項奇葩議案」。
2018年1月19日,證監會發布2017年度案件辦理情況通報。2017年,證監稽查部門受理各類違法違規有效線索625件,其中交易監控發現的異常線索佔70%。全年集中部署4個批次專項執法行動共54起典型案件,重點打擊財務造假、爆炒次新股、利用高送轉非法交易、私募亂象等市場典型違法行為。
2017年證監稽查20起典型違法案例,其中包括鮮言操控上市公司炮製「1001項奇葩議案」,九好集團財務造假、山東墨龍虛假陳述及實際控制人精準減持案、雅百特財務造假案、馬永威等人操縱福達股份股票案、廖國沛操縱15隻股票價格案等。
(6)多倫股份披露擴展閱讀
2018年7月12日上午9時30分,上海一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人鮮某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操縱證券市場一案。種種資料顯示,本案中的被告即為資本玩家鮮言。
資料顯示,鮮言曾主導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多起鬧劇,引起廣泛爭議,最終引來監管部門的關註:曾主導了多倫股份更名匹凸匹的資本大戲;因操縱多倫股份股價,被證監會罰沒款合計約34.7億元;
介入慧球科技後,指使、參與起草了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的1001項奇葩議案;因罰沒款未如期繳納,上了第二批資本市場「老賴」名單;如今又被法院審理,即將宣判。
Ⅶ 面對股價操縱,股票深套,股民如何維權
只要抄投資的上市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就可以准備相關材料,並郵寄到周蘭律師股民維權團隊,證監會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律師向上市公司本地法院起訴。勝訴後上市公司支付賠償款。
操縱股票市場,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獨或者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股或者持倉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操縱證券、期貨交易價格或者證券、期貨交易量的。
(7)多倫股份披露擴展閱讀:
《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第七十四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違反本條例規定,屬下列行為之一的,根據不同情況。
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非法獲取的股票和其他非法所得、罰款:一、在證券委批准可以進行證券交易的證券交易場所之外進行股票交易的。
Ⅷ 趙薇為什麼禁入股市的最新相關信息
近日,趙薇夫婦因收購萬家文化(已更名祥源文化)過程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而面臨證監會處罰。而收到監管部門處罰告知書後,趙薇丈夫黃有龍日前稱打算向證監會提交申辯意見並要求舉行聽證會。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劇情」似乎還沒完。這場資本市場收購「大戲」背後真相如何?對信息披露行為應如何監管?
信息披露違規,監管部門擬作頂格處罰
11月9日晚間,祥源文化(原萬家文化)的一則關於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的公告引爆了朋友圈。曾經在股市上引發高度關注的趙薇夫婦收購萬家文化一案,強勢回歸人們的視野。
公告顯示,證監會擬對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龍薇傳媒和萬家文化兩家公司予以處罰,包括責令改正、警告,並分別處60萬元罰款。
而背後的「主角」們也都收到了數十萬元的罰單和證券市場禁入「紅牌」。證監會擬對趙薇、黃有龍、萬家文化實際控制人孔德永分別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龍薇傳媒代表、趙薇的哥哥趙政同樣也面臨監管部門30萬元的罰單。
與此同時,告知書中還梳理了萬家文化在2017年1月12日、2月16日公告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五宗「罪」。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龍薇傳媒在自身境內資金准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
業內專家分析,根據證券法相關規定,針對信披違法違規,本案已為頂格處罰。
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15日表示,監管部門一直以來都對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保持高壓態勢。並購重組作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方式,證監會將持續關注其過程中的信息披露質量。
51倍融資杠桿、一波三折的收購計劃
51倍的融資杠桿,一波三折的收購計劃……記者依據證監會告知書梳理,趙薇夫婦上演的這場收購「大戲」主要有5個關鍵步驟:
第一步,2016年11月2日,龍薇傳媒成立,注冊資本200萬元,尚未實繳到位,未開展實際經營活動,主要財務數據均為零。公開信息顯示,演員趙薇是龍薇傳媒的控股股東。
第二步,2016年12月23日,龍薇傳媒與萬家集團簽訂《股份轉讓協議》,收購萬家文化29.135%的股份。協議顯示,收購完成後,趙薇將成為萬家文化的實際控制人。
第三步,2017年1月12日,在上交所的問詢下,龍薇傳媒通過萬家文化公告披露了資金來源:在收購所需的30.6億元中,股東自有資金僅為0.6億元。至此,高達51倍的杠桿比例浮出水面。
第四步,2017年2月13日,龍薇傳媒的收購計劃大幅「縮水」至3200萬股和5.29億元,不足原協議的兩成。「縮水」理由是龍薇傳媒的融資計劃並未順利完成。當日,萬家文化再次收到上交所問詢函。
第五步,2017年3月31日,萬家文化公告稱「因股份轉讓客觀情況發生變化」,經友好協商雙方決定終止本次股份轉讓事項,原收取2.5億元股份轉讓款返還,雙方互不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
至此,這場失敗的收購變成了一場連違約金都不用付的「過家家」。
監管「鷹眼」緊盯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萬家文化、龍薇傳媒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並非孤例。事實上,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涉及此類違法違規行為的典型案例層出不窮,一些曾經肆無忌憚的資本玩家已相繼被查處。
其中,九好集團利用虛增收入、存款等惡劣手段自我「包裝」,試圖通過「忽悠式重組」借殼上市,遭遇監管層頂格處罰。鮮言更是因炮製「奇葩議案」、操縱多倫股份,遭證監會開出34.7億元的「史上最大罰單」。
監管「鷹眼」一直高度關注此類違法違規行為。統計顯示,今年年初到8月,僅上交所就針對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作出公開譴責決定11份、通報批評決定19份、監管關注決定33份,涉及上市公司33家;共處理79名「董監高」、15家股東以及兩名財務顧問項目主辦人,合計96人次。
強化監管的同時,相關制度規則也在持續完善中。證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要求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地披露信息。今年9月,證監會進一步修訂完善了並購重組信息披露規則,縮短停牌時間,限制、打擊「忽悠式」「跟風式」重組。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上市公司資本運作亂象、財務信息披露違規行為、大股東及「董監高」違規減持股票行為、上市公司不當停牌行為、公司重大業務操作差錯等。
億信偉業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顧問江明德建議,在保持打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高壓」的同時,進一步推動相關法規的完善,尤其是改變違法收益和違法成本失衡的現狀,讓違法者付出更沉重的代價。
(原標題:趙薇夫婦收購「大戲」面臨證監會處罰 監管「鷹眼」將持續關注)
Ⅸ 中央電視台最近報道的上市公司
央視報道稱,在最近的一輪更名熱潮中,環保、影視、游戲、金融互聯網+成了熱門詞彙,改名後的公司都獲得了不錯的走勢。
周五的證監會例行發布會宣布,重點打擊六類操縱市場行為。央視新聞頻道23日9點新聞直播間頭條對此進行了重點報道,點名編題材講故事的上市公司,多倫股份、二三四五、神州高鐵、天神娛樂、三泰控股、中科雲網、科達潔能、魯豐環保均榜上有名,另外,高價股也受到關注,如長亮科技、全通教育、安碩信息、暴風科技、京天利、貴州茅台。
對於更名熱潮,央視提到了即將改名為「匹凸匹」的多倫股份、已經更名為二三四五的海隆軟體、由餐飲企業寶利來換名而來的神州高鐵,以及由科冕木業換名為天神娛樂、由湘鄂情改名的中科雲網等多家上市公司,
央視報道稱,在最近的一輪更名熱潮中,環保、影視、游戲、金融互聯網++成了熱門詞彙,改名後的公司都獲得了不錯的走勢。
據央視記者統計,在今年改名的公司中,改名後的20個工作日,表現最好的股票是由三泰電子更名而來的三泰控股,漲幅超過100%,二三四五這只股票在20個交易日漲了63%左右。
央視報道中,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分析認為,互聯網+的確對傳統產業有重大的改進作用,但是有些企業觸一下網,價格就翻番,其中有某種投機和炒作的成分。
央視報道還稱,在證監會重點查處的案件中,高價股也成為主要對象。
據其統計,截至目前,滬深兩市超過100元的股票數量超過71隻,並有350隻股票價格超過50元。
報道提到,在連續走出14個漲停之後,受重組利好影響的長亮科技本周超過了450元,而在此之前,全通教育、安碩信息的股價也曾突破400元,安碩信息一度創出474元的歷史高價。此外,暴風科技、貴州茅台、京天利等公司的股價都在200元以上。
央視質疑,這些股票到底能否承受這么高的價格。報道稱,像全通教育、安碩信息這兩只曾經超過400元的股票中,有多隻基金頻繁進出,機構持有比例超過85%,
「京天利上市半年,從十幾元開始飆升,一度超過300元,但如今,在網上質疑京天利存在收購騙局、信息披露違規的相關報道就有3000多篇。」央視報道說道。
報道還提到,剛剛上市兩個月的暴風科技,37個漲停,讓股價從不到10塊錢,達到了超過300元的高度。然而,數據卻顯示,暴風科技在近四年的凈利潤並沒有明顯增長。而且今年一季報顯示,前三個月凈利潤虧損379萬元。
有分析師認為,伴隨著一些公司股價上漲,其市盈率高達幾千倍,也使得它在市場上的價值遠遠超過了同行。甚至超過了國際上的巨頭公司,這反映出來A股市場現在這部分高價股存在嚴重的泡沫。
對於央視報道上述點名,市場普遍認為,這家中國最有話語權的電視台或反映的是監管意志。對於央視點名的這批股票未來走勢,市場高度關注。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提出,上市公司更名和股價高低都是市場行為,只要在法律框架內依法進行,不應簡單將其與違法違紀掛鉤。比如,從海外市場來看,巴菲特掌控的伯克希爾公司股價即高達21.7萬美元/股。
證監會發言人鄧舸在周五的發布會上宣布,證監會日前開展了「2015年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第三批案件,針對涉及的12起異常交易案件,針對6類市場操縱行為進行調查。
鄧舸介紹,新型市場操縱行為包括:第一,通過編題材、講故事等行為,以內容虛假、誇大或不確定信息影響股價的;第二,製造利用信息優勢,多個主體機構或機構聯合操縱股價的;第三,以市值管理名義,與上市公司股東、實際控制人以及公司高管內外聯手操縱股價的;第四,在公募私募等不同資管產品及其他主體之間,通過價格操縱輸送不當利益的;第五,利用天價標桿股影響市場估值、聯合操縱多隻或一類股票的;第六,市場操縱與內幕交易等其他違法違規進行交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