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汽集團)成立於2005年6月28日,前身為成立於1997年6月的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目前擁有員工約8.7萬人,是國內首家實現A+H股整體上市的大型國有控股股份制汽車集團。自2013年以來,廣汽集團連續六年入圍《財富》世界500強,2018年位列世界500強企業第202名,2018年中國企業500強第45名。
廣汽集團堅持合資合作與自主創新共同發展,業務涵蓋整車(汽車、摩托車)及零部件研發、製造、汽車商貿服務、汽車金融等,成為國內產業鏈最為完整的汽車集團之一,也是國內汽車行業首家擁有保險、保險經紀、汽車金融、融資租賃、財務等多塊金融行業牌照的企業集團。目前,廣汽集團旗下共有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乘用車、廣汽新能源、廣汽研究院、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廣汽三菱等數十家知名企業與研發機構,整車核心業務板塊形成自主品牌、日系合資、歐美系合資「三足鼎立」穩步發展格局。2017年,廣汽集團汽車產銷量均超過200萬輛,同比增長超21%;連同合營、聯營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3397億元,同比增長23%;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71%。2018年1—6月,廣汽集團業績保持穩健增長,汽車產銷均突破100萬輛,分別達104.8和101.7萬輛,同比增長7.7%和5.5%,領先於行業平均增幅;連同合營、聯營公司共實現營業總收入約1,726.07億元,同比增長約6.22%;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69.13億元,同比增長約11.82%
面向「十三五」,到2020年,廣汽集團力爭「十三五」期末主要指標相比「十二五」期末翻一番,完成汽車產能300萬輛,產銷量240萬輛(註:將提前完成),營業收入超4000億元,利稅總額超500億元,成為先進的汽車集團。做強做實研發、整車、零部件、商貿服務和金融服務等五大板塊;舉全集團之力發展自主品牌,實現自主品牌事業的跨越式發展;全面實現電動化、國際化、智能網聯化三個方面的重大突破。
展望未來,廣汽集團提出了新階段的發展目標和任務使命,即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第一個階段內、在2027年即公司成立30周年之際廣汽集團爭取進入世界企業100強;在第二個階段內、在2037年即公司成立40周年之際廣汽集團將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廣汽集團將始終堅持「人為本、信為道、創為先」的企業理念和「至精·志廣」的品牌核心,努力成為客戶信賴、員工幸福、社會期待的世界一流企業,為人類美好移動生活持續創造價值。
法定代表人:曾慶洪
成立日期:1997-06-06
注冊資本:643502.0097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廣東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40101633203772F
經營狀態:存續
所屬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公司類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國有控股)
英文名: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人員規模:1000人以上
企業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東風中路448--458號成悅大廈23樓
經營范圍:企業自有資金投資;車輛工程的技術研究、開發;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汽車銷售;汽車零售;汽車零配件批發;汽車零配件零售;會議及展覽服務;貨物進出口(專營專控商品除外);技術進出口;物業管理;(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B. 新能源汽車品牌排行十強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品牌有:
1、特斯拉:特斯拉公司(Tesla Inc.)是美國一家產銷電動車的公司,由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工程師於2003年7月1日成立,總部設在美國加州的矽谷地帶。
特斯拉汽車公司以電氣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命名,專門生產純電動車,生產的幾大車型包含Tesla Roadster、Tesla Model S、Tesla Model X。特斯拉汽車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個採用鋰離子電池的電動車公司,其推出的首部電動車為Roadster。
從2008年至2012年,公司在31個國家銷售超過2250輛Roadsters。公司在2010年開始為英國和愛爾蘭市場生產右側行駛的Roadster,並擴大銷售至澳洲,日本,香港和新加坡以及中國大陸。2016年11月22日,公司已完成對太陽能公司SolarCity的收購交易。
4、比亞迪BYD: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1211.HK),創立於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發行上市,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廣東深圳,是一家擁有IT,汽車及新能源三大產業群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
比亞迪在廣東、北京、陝西、上海、天津等地共建有九大生產基地,總面積將近700萬平方米,並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和中國台灣、香港地區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現員工總數將近20萬人。
5、Cadillac凱迪拉克:凱迪拉克(Cadillac)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旗下的一個豪華汽車品牌,在北美甚至成為高品質與豪華的同義詞。
百多年來,凱迪拉克汽車在行業車內創造了無數個第一,締造了無數個豪華車的行業標准。被一向以追求極致尊貴著稱的倫敦皇家汽車俱樂部冠以「世界標准」的美譽。
C. 新能源汽車有哪些上市公司
上汽集團、比亞迪、江淮汽車、長安汽車、宇通客車、廣汽集團、中通客車等.
D. 接二連三成立合資公司,廣汽新能源到底在布希么局
汽集團董事會還同時通過一項決議,同意廣汽零部件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購地建設項目的實施。項目計劃總投資約6.2億元,資金來源由企業自籌解決。廣汽集團沒有透露此次購地究竟是給合資公司使用,還是擴展自身業務。
當然,日本電產並不是廣汽集團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第一家合作夥伴。在此之前,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已開啟了廣汽時代動力電池、廣汽愛信自動變速器兩個合資項目建設,前者是與寧德時代,後者是與愛信精機。
通過成立一個個合資公司,廣汽集團在逐步補足其新能源汽車的各個產業鏈條,同時藉助具有技術優勢的國內外零部件企業,在車市下行的情況下,為其新能源汽車戰略增加「禦寒」砝碼。
E. 2015年新能源汽車龍頭股有哪些
1、新能源概念股,包括上汽集團、宇通客車(600066)、江淮汽車回(600418)、福田汽車(600166)、長答城汽車(601633);核心零部件方面,包括億緯鋰能(300014)、駱駝股份(601311)、拓普集團(601689)、方正電機(002196)、萬里揚(002434)、三友化工(600409)、銀輪股份(002126)、雙林股份(300100)、欣旺達(300207);充電樁領域,包括中天科技、國軒高科(002074)、亨通光電、合康新能(300048)、許繼電氣(000400)。
2、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太陽能(天威保變)、風能(東方電機、)、生物質能(天茂集團)、)、燃料電池(力元新材)等新能源概念的A股上市公司為板塊成員。
3、在新年以來的2個交易日中,新能源汽車投資主題整體表現不俗,據統計顯示,在相關概念股中,開年以來漲幅超過5%有26隻,其中,佳電股份、鴻利智匯、上海普天、當升科技、中國汽研等概念股漲幅居前。
F. 新能源上市公司有哪些
一、整車製造
中通客車(000957):在新能源客車的研發方面,開發了6121HEV、6112GHEV低入口並聯式混合動力客車。
亞星客車(600213):公司推出了JS6127GHBEV純電動客車、JS6126GHEV混合動力客車、JS6126UC超級電容等系列車型。
宇通客車(600066):公司將以10億成立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投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向如新能源汽車上游零部件包括電機、電控等。
二、電動機製造
英威騰(002334):合資公司擬創意推出便捷、智能、環保、安全的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業務,促進電動汽車推廣業務高速發。
江特電機(002176):2016年3月3日,公司擬以5.88億日元(約3400萬元)增資日本四輪電動車設計株式會社(日本電動車設計公司),獲其50%的股權。
陽光電源(300274):2015年3月,公司計劃出資1億元在安徽省合肥市設立全資子公司陽光電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三、充電樁
銀河電子(002519):2015年8月份,公司擬6.9億元收購福建駿鵬100%股權,並以不超過現金6800萬元向其增資,擬1.49億元收購嘉盛電源49%的股權,全資子孫公司銀河同智以3350萬元收購嘉盛電源11%股權。
福建駿鵬是一家業務聚集於高速增長的新能源等新興產業,主要業務為新能源電動車和高端LED關鍵結構件的供應商。
萬馬股份(002276):2016年3月17日,公司公告擬定增1.05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2.58億元,用於I-ChargeNet智能充電網路建設項目、環保高分子材料生產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奧特迅(002227):2015年6月份,公司研製的「EVFS-450/1.2M/A矩陣式柔性充電堆」取得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頒發的《新產品鑒定證書》。矩陣式柔性充電堆,適用於面向社會的、集中式直流充電站的建設。
四、電池電源
格林美(002340):2016年5月31日公告,公司擬投資3.58億元,用於建設年產4萬噸車用動力電池原料硫酸鎳生產線,以滿足公司鎳鈷錳(NCM)與鎳鈷鋁(NCA)材料戰略發展需求原料以及未來車用動力電池材料市場的需求。
合康新能(300048):資公司的電機產品主要分為:專用伺服電機和新能源汽車電機兩大類。
駱駝股份(601311):2015年12月份,公司於12月29日與東風揚子江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雙方擬在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等方面展開合作,協議有效期至2018年12月29日。
(6)廣汽新能源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新能源的各類形式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來自於太陽或地球內部伸出所發生的熱能。
包括了太陽能、風能、生物資能、地熱能、核聚變能、水能和海洋能和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氫所發生的能量。也能夠說,新能源包括各類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相對傳統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儲量年夜的特點,對於解決現今世界嚴重的情況污染問題和資本(出格是化石能源)枯竭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由於很多新能源散布平均,對於解決由能源引發的戰爭也有著重要意義。
新能源按種別可分為:太陽能、風力發電、生物資能、生物柴油、燃料乙醇、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氫能、垃圾發電、建築節能、地熱能、二甲醚、可燃冰等。
G. 埃安新能源汽車公司成立!或於廣州車展官宣
傳聞正在逐漸變成現實,近日邦老師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企業名稱申報回登記公告中發現,廣答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於11月12日申報更名為「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該項變更於11月16日獲得核准。這意味著埃安品牌即將獨立,也許會在廣州車展期間正式宣布。
今年1-10月廣汽新能源累計銷量達到45,797輛,較去年同期增長72%,埃安家族的銷量佔比超過95%。此前還有傳聞稱廣汽集團有意讓廣汽新能源登陸科創版,可見新能源產品正從此前的廣汽應對「雙積分」政策產物向重要業務支柱悄然發生改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股價漲停迎新規劃,廣汽對標本田、豐田,要成世界一流企業
廣汽埃安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介紹新品牌建設。
在此次廣州車展上,廣汽集團宣布埃安品牌正式獨立運營,廣汽新能源更名為「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廣汽埃安」將作為廣汽埃安新能源公司的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並啟用全新LOGO。
曾慶洪表示,汽車產業還是需要積累、有犯錯的過程。汽車如果有質量問題,像賓士、寶馬、本田、豐田可能一年幾十萬輛召回,如果你沒有整個服務網路體系做保證,可能一夜之間掉下來。
曾慶洪認為,新能源這一塊面臨很多挑戰,廣汽在全國2600多家經銷店,有問題馬上可以服務,馬上就有整套的應對體系。
「我想新能源這塊,我們是穩健的。我們進入資本市場是為了體制更加靈活,上市公司變得真正是國際公司、大家投資的公司。」曾慶洪表示。
新能源的發展給傳統主機廠的發展造成了不小挑戰,比如說,特斯拉上海工廠成立後,挖走了上汽集團很多人才;小鵬、恆大汽車與廣汽集團在廣州同台競技。
「哪裡都有競爭,特斯拉跟廣汽沒競爭嗎?去上海沒有競爭嗎?一樣有的,在這里競爭更好了,對不對?大家可以共享一些資源,配套用我的,很多東西,玻璃也好,大家一起共享,在廣州建廠,好過在其他地方建廠。規模大,所有配套做大了。像本田,要帶就全部帶過來的,零部件全部帶過來的,那個成本就更低,有規模化就能有經濟,所謂規模經濟就有了。」曾慶洪說。
文|DA彬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正式申報
[汽車之家新聞]?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企業名稱申報登記公告顯示,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名稱已經申報。結合此前消息,埃安品牌將會在本月宣布獨立,不排除會在廣州車展期間宣布。
目前,廣汽新能源旗下主要以埃安系列車型為主,包含有埃安S、埃安LX以及埃安V,此外還有傳祺GE3。品牌獨立之後,產品陣容也肯定會隨之進行整合,傳祺GE3的命運可能也會改變。此外,廣汽新能源已經宣布在廣州車展期間,埃安系列將迎來一款全新的緊湊型SUV,不排除是替代傳祺GE3。當然,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具體信息還需等待官方進一步消息的曝光。
編輯點評:
從一個產品系列到一個獨立的品牌,埃安未來將成為廣汽集團自主板塊的新能源招牌。無論是品牌重塑還是資金加碼,埃安在接下來勢必會迎來一段快速成長的時期。面對海外品牌新能源車的接連上市,以及中國品牌/中國新勢力的持續發力,成為一個獨立品牌的埃安如何在品牌、產品方面雙雙突破,讓我們拭目以待。(文/汽車之家陳浩)
J. 廣汽集團第一季度盈利 營業收入超百億元
【車訊網報道】2020年4月28日,廣汽集團發布2020年一季報。報告顯示,一季度廣汽集團營收107.6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8億元。在疫情困境中,一季度仍有盈利實屬不易,彰顯了廣汽的發展韌性。
雖然當前國內汽車消費市場的需求還未恢復,但是國家和各部委接連打出政策組合拳提振車市,4月23日,四部委聯合發布的補貼新政提出,新能源汽車補貼延長至2022年,2020-2022年補貼標准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各地方政府也接連出台放寬限購、補貼新能源汽車購買、增加牌照指標等增量拉動等刺激汽車消費政策。4月28日,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等聯合啟動花城盛惠?快樂廣購之汽車消費惠民活動,這是以「政府搭台、協會參與、企業聯動」的方式,線上線下配合、全產業鏈協同、省市共同推進的一大促消費舉措。活動上線了「穗車購」平台,為市民申請購車補貼提供便捷服務。
分析人士稱,由於疫情並沒有完全結束,因此仍有部分市場需求被抑制,但隨著國家有關政策的逐步落實,以及各地政府接連出台促進汽車消費政策,汽車行業二季度需求有望大幅改善。
責任編輯:夏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