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瑤系旗下有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愛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大東方三家上市公司
1、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3885.SH)
公司擁有由72架空客A320系列客機與波音787-9夢想客機組成的年輕機隊,形成雙機隊運行體系。吉祥航空品牌定位為更具親和力的航空體驗提供者。
以上海、南京為航線網路中心,已開通120多條國內及周邊國家、地區定期航班。
② 華潤旗下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華潤旗下的上市公司有:
(1)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華潤啤酒、華潤電力、華潤置地、華潤水泥、華潤燃氣、華潤醫葯、華潤醫療。
(2)在內地上市的公司:華潤三九、華潤雙鶴、東阿阿膠。
華潤集團致力於建立符合全球企業形象的公司治理體系。集團董事會設立戰略委員會、提名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審計與合規委員會,為董事會決策提供咨詢意見。董事會設立執行委員會,行使董事會授權並履行公司日常經營管理職責。
(2)華虹集團有幾家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華潤集團企業文化
華潤是擁有光榮歷史的紅色央企。八十多年的風雨歷程、幾代人的艱苦創業為華潤積淀了優秀的企業文化,鑄就了獨特的企業之魂。這是華潤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推動華潤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內在動力。
今天,面對企業內外部環境發生的深刻變化,華潤積極順應經濟新常態,貫徹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秉持「守正出新、正道致遠」的重要理念,以「傳承紅色基因、謹守商業本分、彰顯制度尊嚴、堅持誠實守信」為指導方針。
密切配合華潤集團「十三五」戰略方向,對華潤文化進行了深刻反思和系統梳理,在廣泛徵求經理人和員工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新時期的華潤文化理念體系。
新的華潤文化理念體系包括:使命、願景、價值觀、發展理念和企業精神五大要素。其中,使命回答的是「我們為什麼而存在」的問題,體現了華潤作為央企的崇高責任,是華潤持續發展的內在驅動力;
願景回答的是「我們要去哪裡」的問題,描繪了全體華潤人為之奮斗的理想藍圖,是華潤為履行庄嚴使命必須樹立的追求;價值觀回答的是「我們應該怎樣做」的問題,是華潤文化的核心,是全體華潤必須共同信奉和始終堅守的價值標准和基本信念;
發展理念回答的是「我們遵循何種法則」,是指導華潤經營管理活動的總體原則,是為履行使命、實現願景而必須遵循的經營哲學;
企業精神回答的是「我們應具有什麼樣的內心態度和行為風格」的問題,是全體華潤人應該具備的團隊氣質和精神風貌,是華潤價值觀在員工思想行為層面的延伸。
③ 華虹的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虹集團」)是現代化的以集成電路晶元製造業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型企業集團。經過八年的建設和發展,不僅引領了中國大陸現代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而且在晶元製造、晶元設計、系統集成、工藝研發、電子器件物流、投資(包括海外投資)等領域取得了令業內外所矚目的成績,向社會和用戶奉獻代工(Foundry)技術、產品工藝、晶元設計、AFC系統等產品和服務。
華虹集團將秉承「快速、靈活、執著、有效」的經營理念,牢牢抓住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機遇,努力為用戶提供與產業發展潮流同步的集成電路產品,並以卓越的品質、精湛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和最佳的信譽服務於社會,全心致力於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在設計業務領域,華虹集團擁有從事智能卡晶元、家庭網路、汽車電子等領域集成電路及配套應用軟體系統開發設計的專業公司,並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1999年開發出中國大陸第一枚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非接觸式IC卡晶元,該晶元被成功應用於上海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工程;
1999年CSLIC、CODSP和CODEC三個對我國國產通信設備的自主開發有重要意義的產品通過國家科委組織的鑒定,並獲得成功應用;
2000年成功開發接觸式CPU卡晶元,該晶元在上海市社保卡工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2000年成功開發國家技術創新重點項目模糊控制專用晶元,獲國家級和上海市級新產品稱號;
2000年以來,通信/電子電能計量表用大規模集成電路/EEPROM金卡晶元連續八年獲得「上海市名牌產品」的稱號,七次獲得上海市名牌產品100強稱號;
2001年開發成功國內首枚電子標簽晶元產品;
2002年成功開發SIM卡晶元並成為中國移動的供應商;
2003年開發安全微控制器晶元,該晶元通過了國家安全測評中心的認證,成為國內第一家獲得EAL4+級安全認證的晶元;同年,成為中國聯通SIM卡晶元的供應商;
2003年700V HV BiCMOS工藝技術通過上海市級鑒定,居國內領先水平;
2004年開發ID卡晶元並開始供卡;
2005年涉足國外社保卡業務;
2006年SIM卡晶元開始進入中國電信;
2006年,「符合ISO15693標準的電子標簽系列產品」獲第一屆(2005-2006年度)中國半導體創新產品獎;
2006年1月雙極型集成電路製造工藝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中國專利優秀獎;
電能計量晶元和基於DSP設計方法的產品開發能力居國內領先水平,市場佔有率為國產IC首位;
2007年6月底,ID卡累計供貨1.4億張。
同時,華虹集團還擁有一支專業的後端設計和ASIC設計隊伍,並在數字類、數/模混合類、EEPROM類、嵌入式MCU類和深亞微米數字電路的自動布局布線和版圖設計方面積累了成功經驗。 在晶元代工製造領域,華虹集團已分別投資控股了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和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被評為世界十大集成電路代工企業之一,擁有中國大陸第一條8英寸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生產線;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大陸集成電路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擁有以通訊類產品為主
的4英寸晶元生產線和6英寸晶元生產線。
華虹集團的晶元生產線擁有用於0.35-0.15微米存儲器、邏輯、混合信號電路的工藝以及用於通訊類產品的CMOS、BICOMS工藝。公司還相繼開發了嵌入式非易揮發存儲器、高壓、射頻和CMOS圖像感測器等工藝。公司也為客戶提供廣泛的設計服務支持,包括各類IP核、主流設計流程支持、版圖設計及測試服務等。公司的客戶遍及中國、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產品已被廣泛應用於通信、消費類電子和計算機等領域,包括:各種智能卡晶元(包括中國第二代居民身份證)、LCD Driver、DSC、Power MOS以及各類先進的存儲器晶元(DRAM、SDRAM、FLASH)等。
華虹集團主要晶元製造企業已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BS7799-2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是根據國家關於加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華虹集團等單位投資,於2002年底組建成立,面向全國集成電路企業、大學及研究所開放並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實現企業化經營管理的非盈利性公共研發機構。
研發中心以發展與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相適應的應用技術為主線,通過與產業界協同發展的方式獲得持續發展能力,主要業務功能包括:
為行業提供技術來源和知識產權保護;
作為先進工藝研發和驗證的公共平台向製造企業開放;
面向應用產品開發特色工藝模塊;
為微電子裝備和原材料開發提供試驗條件;
為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人才培訓平台。
研發中心堅持「以國際化合作建立基礎、以產學研結合集聚資源、以市場化運作獲取發展」的方針,與一批國際著名半導體廠商、研究機構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如與歐洲最大的微電子研究機構IMEC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共同進行超深亞微米工藝的開發。研發中心現正在和國內外設備廠商合作,建設一條與國際半導體製造主流水平同步的集成電路開放式中試線。研發中心將建成擁有3000平方米潔凈室的獨立中試線基地,成為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工藝技術研發公共平台。 華虹集團依託自身產業鏈的優勢,在智能收費終端產品、智能卡應用和系統集成等信息技術應用領域取得了先發優勢,形成了較強的IC卡設計和生產、POS機具製造和應用、軟體開發和系統集成能力,建立了成熟的售後服務體系,成為城市和社會信息化領域的系統服務商。
華虹集團能夠完善地向用戶提供清分系統、中央計算機系統、車站計算機系統、半自動售票機、自動充值機、進出站閘機等軟硬體產品和成熟的系統整體解決方案。華虹集團在國內率先推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上海市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統獲得了2001年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金獎。 華虹集團在建設晶元生產線的同時,與日本東棉公司合資組建了上海虹日國際電子有限公司,以取得國際市場的銷售經驗。上海虹日國際電子有限公司改變傳統的半導體分銷商經營模式,以為大型電子整機廠商提供穩定的、專業的電子零部件供應鏈服務為宗旨,在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協助廠家改善設計、降低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為客戶創造附加價值。
經過幾年的發展,上海虹日國際電子有限公司已建立了專業的物流平台,形成了產品導向型和客戶導向型兩大業務模式,並依託日方合作者的先進物流經驗,為客戶建立了基於互聯網的物流信息平台,包括庫存查詢、進出口進程式控制制、運輸和配送跟蹤等實時信息。上海虹日國際電子有限公司是中國海關認定的A類企業,具有保稅區內倉庫型企業資格,具有豐富的EMS委託加工業務經驗。 1997年,上海華虹國際(美國)公司在美國加州矽谷成立。上海華虹國際(美國)公司主要從事集成電路行業的風險投資業務,同時利用地處矽谷的優勢,發揮華虹集團的國際窗口作用。上海華虹國際(美國)公司在矽谷先後投資了OmniVision、Amlogic、Spreadtrum、Apacewave等晶元設計公司。
2000年以後,華虹集團又與上海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投資組建了上海信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新鑫投資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對集成電路設計、軟體等高新技術企業及其他企業的創業投資與投資管理。兩家公司參照國際創業投資公司的運作模式,投資並扶持了多家業界領先的集成電路設計和軟體公司,並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業績。
上海信虹投資管理公司於2004年被上海市政府部門選為上海市科教興市重大項目的管理公司之一,目前受託管理的7項重大項目,包括了所有已立項的半導體設備項目。
④ 兵器裝備集團的8家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兵器裝備集團的8家上市公司股票如下:
西儀股份(股票代碼:002265)、長安汽車(股票代碼:000625)、利達光電(股票代碼:002189)、湖南天雁(股票代碼:600698)。
ST嘉陵(股票代碼:600877)、中原特鋼(股票代碼:002423)、東安動力(股票代碼:600178)、保變電氣(股票代碼:600550)、江鈴汽車(股票代碼:000550)。
兵裝集團概念一共有9家上市公司,其中4家兵裝集團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5家兵裝集團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集團公司現擁有60多家企業和研發機構,培育出了「長安」「建設」等一批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知名品牌。作為國防科技工業骨幹力量,目前已形成了末端防禦、輕武器、機動突擊、先進彈葯、信息光電、反恐處突等裝備體系。
裝備廣泛服務於我國陸、海、空、火箭軍及公安、武警等國家所有武裝力量,對我國國防和安全起著重要的基礎性和戰略性作用。汽車形成了以轎車、微車、客車、卡車、專用車為主的產品譜系。
在全國擁有10大生產基地,31個整車及發動機工廠,年產能超過300萬輛,正朝著世界一流車企邁進。輸變電產業瞄準高端產品領域不斷深化自主創新,由下屬企業保變電氣參與的「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以該項技術為支撐研製的世界首台1000MVA/1000KV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創造了電壓等級最高、單相容量最大等世界紀錄。在光電信息、醫葯健康、金融服務等領域擁有多個「隱形冠軍」企業。
(4)華虹集團有幾家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大力實施擴大開放戰略。與美國福特、日本鈴木、馬自達、雅馬哈等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組建長安福特、長安鈴木、建設雅馬哈、北方易初等50多家合資企業。
在全球建立了30多個生產基地或營銷機構。根據黨的十六大關於本世紀頭20年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科學判斷,著眼於中國特色新軍事變革需要,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將立足科學發展。
著力自主創新,以「保軍報國、強企富民」為使命,以「能力提升、整體跨越」為工作方針,大力推進「六年兩步走翻兩番」戰略,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集團,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人類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⑤ 美的集團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哪三家
分別為抄小天鵝、美菱電襲器、美的電器。
美的集團(深交所:000333)是中國一個製造家庭電器品牌的企業,於2007年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第34位,公司創辦人為何享健,成立於1968年,最初為生產塑膠瓶蓋,1980年代開始生產家電,並正式易名為目前名稱。
美的[4]集團又名美的集團有限公司,在全國各地設有強大的營銷網路,並在海外各主要市場設有近30個分支機構。創業於1968年的美的集團,是一家以家電業為主,涉足照明電器、房地產、物流等領域的大型綜合性現代化企業集團,旗下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四大產業集團,是中國最具規模的白色家電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⑥ 華潤旗下有幾家上市公司
華潤創業有限公司
華潤物業有限公司
華潤萬家有限公司
專
泰國長春置地有屬限公司
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
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
五豐行有限公司
華潤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華潤紡織(集團)有限公司
華潤化工控股有限公司
華潤零售(集團)有限公司
沈陽華潤三洋壓縮機有限公司
華創物業(香港)有限公司德信行有限公司
華潤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華潤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華潤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上海華潤世紀家紡有限公司
華潤置地有限公司
北京華潤大廈有限公司
華潤(深圳)有限公司
華潤(上海)有限公司
華潤置地(北京)有限公司
華潤置地(上海)有限公司
華潤置地(成都)有限公司
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
華潤電力(常熟)有限公司
湖南華潤電力鯉魚江有限公司
華潤電力湖北有限公司
華潤電力登封有限公司
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
華潤勵致有限公司
華潤微電子(控股)有限公司
⑦ 傳化集團有幾家上市公司
2家:
公司名稱 持股比例(%) 所屬行業 城市
傳化股份 22.95 基礎化工 杭州市
新安股份 14.98 化肥與農用化工 建德市
⑧ 目前萬向旗下有哪些上市公司
萬向錢潮(000559) 控股股東是萬向集團
萬向德農(600371) 控股股東是萬向三農有限公專司
順發屬恆業(000631) 控股股東是萬向資源有限公司
承德露露(000848) 控股股東是萬向三農有限公司
此外,萬向還參股中色股份(000758)、航民股份(600987)、兔寶寶(002043)等
⑨ 中國民營企業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截止2007年6月,我國境內AB股上市公司有1477家。
在我國A股上市有最低規模要求,《股回票發答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第三十條第二第三款規定
(二)發行後的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五千萬元;
(三)持有面值人民幣一千元以上的個人股東人數不少於一千人,個人持有的股票面值總額不少於人民幣一千萬元;
這樣我國的上市公司實力通常較強,尤其是新上市的公司的情況通常良好。當然某些上市公司上市後經營狀況惡化,凈資產為負數。
上市對公司的好處有:可以更多渠道籌集公司發展所需資金(IPO,增發,配股,可轉債等等);可以籌集無需歸還本金的長期資金;在流通股東和證監部門的監督下,可更好完善公司治理;可以擴大公司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