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
相關權利:
知情質詢權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有權查閱、參照公司章程、股東會決議記錄、董事會會決議、監事會會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公司債券存根、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對公司的經營提出建議或者質詢,董事、管層人員應當如實向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不得妨礙監事會或者監事行使職權;有權知悉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從公司獲得報酬的情況;股東(大)會有權要求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列席股東會議並接受股東的質詢。
股東在向工商部門行使上述知情權,調取相關資料時應當向工商部門提供自己的身份證件。工商部門要求提供其他證明股東身份的材料如股東證書的,股東可以申請公司協助製作並出具。鑒於利害關系,股東不希望在查詢工商檔案資料時被公司知悉的,也可以請律師代理查詢。隱名股東不適用證件查詢工商信息的方式。因為工商部門無法直接核實股東的真實身份。隱名股東查詢公司工商登記資料只有通過公司協助或者律師代理查詢。
決策表決權
股東有權參加(或委託代表參加)股東(大)會並根據出資比例或其他約定行使表決權、議事權。《公司法》還賦予對違規決議的請求撤銷權,規定:股東如果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60日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
選舉權
股東有權選舉和被選舉為董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
收益權
股東有權依照法律、法規、公司章程規定獲取紅利,分取公司終止後的剩餘資產。
解散公司請求權
《公司法》第183條規定,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10%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股東代表訴訟權
「股東代表訴訟」,是指公司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執行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而公司又怠於行使起訴權時,符合條件的股東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的訴訟。
(1)機理: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代理性,具有公益性目的。有別於共同訴訟(代表人訴訟)以及集團訴訟。
(2)原告資格:有限公司的任何一名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180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代表公司提起訴訟。
(3)被告范圍:一類是《公司法》第152條規定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另一類是第152條第三款規定的「他人」,即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符合條件的股東也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這里的「他人」應當包括任何侵犯公司利益的自然人和企業,例如大股東、實際控制人,或不法侵佔公司資產的債務人等。
(4)責任事由:具有違反第六章規定的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的行為(原因),該行為導致了公司損害結果的發生。
(5)舉證責任:在歸責原則上規定了「過錯責任」,原告方舉證。
(6)前置程序:股東在一般情況下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訴,而應先徵求公司的意思,即以書面形式請求監事會(監事)或董事會(執行董事)作為公司代表起訴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他人。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或者董事會、執行董事收到前款規定的股東書面請求後拒絕提起訴訟,或者自收到請求之日起30日內未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股東可以依照上述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7)訴訟結果歸屬:歸屬於公司,而不是股東個人。股東只是按照其股權比例的數量在財務上分享因勝訴帶來的股東收益。
注意: 股東代表訴訟解決了過去在公司權益保護方面的主體的缺位問題。
直接索賠權
全名為對董事或高管的直接索賠權
當董事或者高管的個人行為對股東個人造成直接的利益損害,股東有權直接向董事或高管進行索賠。
優先權
股東在公司新增資本或發行新股時在同等條件下有認繳優先權,有限公司股東還享有對其他股東轉讓股權的優先受讓權。
提議召集權
全名為臨時股東會的提議召集權
在非股東會的正常召集時間,但是又有特別情況時,為了能夠更大程度的擴大公司利益和實現股東利益,若符合一定條件時,股東可以提議召集臨時股東會。
⑵ 我是一家公司的股東,現在公司共有四個股東,法人代表占股67%,我占股份23%,另兩位各佔5%。公司
你說的來情形,跟我目前辦理的源意見公司股東身亡導致的公司經營陷入僵局有很多類似的情形。1、公司的公司章程你是否持有。2、變更你為公司股東,你是否知曉和簽字;3、你愛人購買公司其他公司股權是否履行合法手續,你是否有香瓜證明才老。4、公司每年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你是否清楚,是否有相關證據支撐。4、公司對股東回購或者購買其他股東的股權如何具體約定.....。如果有需要,把你手頭上所擁有的全部材料,我幫你分析分析。如果可以形成有效訴訟,我們是可以幫你代理打贏這場維權官司的。
⑶ 機構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比例增加.為什麼還不漲
因為機構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比例增加這是說明機構對於這股票的走勢進行了客觀的評價,內但是股票的上漲有多種容因素的影響,股票並不會由此而導致股價的上升。
機構投資者主要是指一些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保險公司、投資信託公司、信用合作社、國家或團體設立的退休基金等組織。機構投資者的性質與個人投資者不同,在投資來源、投資目標、投資方向等方面都與個人投資者有很大差別。
機構投資者並非是只賺不賠。他們實際上常常出錯,彼得.林奇把這些基金經理比喻為「容易犯錯的群體」。
(3)共進股份十大股東擴展閱讀
市場一般認為,公司的股票20%到30%由機構投資者持有較為理想。機構也樂於這樣,但必須是優質股。盡管機構投資者有一定數量的股票是好事,就像魔術師學徒會遭遇許多問題一樣,太多好事情都被碰到並不容易。
問題會處在清倉和拋售獲利的時候。機構投資者持股多的股票,在一個正常、穩定的市場中交易應有足夠的流通股份,但是股市也會突然變動。如果40%到50%的股票在機構投資者手中,而他們開始出貨的話,他們快速的出貨行為,會給股票價格帶來慘痛的打擊。
⑷ 三個股東創始人佔51%的股份,另外兩個共佔49%如何處理
保時捷公司首席執行官文德林·魏德金作出離職決定之後,大眾收購保時捷一事上周四最終被監事會批准,未來幾周內,一份雙方聯合的藍圖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保時捷即將成為大眾汽車旗下的第十個品牌, 在這個全球最佳贏利品牌的助力下,大眾正在加速接近其「全球老大」的終極目標。保時捷將保持獨立德國當地時間7月23日,在斯圖加特舉行的特別會議上,歐洲最大汽車製造商大眾汽車集團監事會核准與保時捷共同創建一個在大眾汽車領導下的汽車集團,雙方合並正式啟動。據來自大眾(中國)的消息稱,兩大公司合並組建新汽車集團的聯合概念藍圖將在未來幾周內制定,大眾汽車集團管理委員會將開始與保時捷新近提名的代表舉行會談,雙方合作的原則協議談判將明確規定進一步的程序和每一個具體交易步驟。與此同時,作為這兩個公司合並的基本原則,按照新汽車集團的成立方式,首先由大眾汽車集團逐步參股保時捷汽車集團,然後保時捷汽車控股公司與大眾汽車集團正式合並。據悉,保時捷將繼續作為一家獨立的公司存在,總部設在斯圖加特。保時捷汽車公司勞資委員會主席烏維·於克確信:「在合並後的汽車集團中,保時捷將保持其獨立性。保時捷必須還是保時捷!」對此,大眾汽車集團董事會主席馬丁·文德恩也積極表態,「像今天的奧迪一樣,保時捷將在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繼續獨立發展並保留它的特性。」並表示,計劃中的大眾汽車集團與保時捷的聯合,將使兩個本已強大的公司更加強大。目前,在大眾汽車的持股比例中,由保時捷和皮耶希兩大家族控股的保時捷公司持有約51%的股份,第二大股東德國下薩克森州則持有20.1%的股份,其他股份由小股東持有。據外電報道,卡達投資局將收購大眾汽車17%的股份,從而成為該公司第三大股東。大眾汽車與保時捷的全面合並預計將在2011年中期完成,馬丁·文德恩將繼續領導合並後的新公司。窺視全球冠軍寶座大眾合並保時捷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一次機遇,雙方優勢互補且沒有文化上的沖突,更重要的是,躊躇滿志的大眾吞並了具有超強盈利能力的保時捷,對於其稱霸全球車壇的目標又邁近了一大步。事實上,被大眾汽車合並,對於保時捷家族來說是一個不得已而為之的決定。事實上,盡管保時捷的規模僅是大眾的五十分之一,但憑借著超強的盈利能力,保時捷家族一度打算吞並大眾,不幸的是,在今年1月份保時捷增持大眾股份至51%之後,保時捷背上了約100億歐元的債務,成為反被大眾吞並的導火索。保時捷的兩個股東都是保時捷創始人費迪南德·保時捷的直系子孫,一部分來自他的兒子,另一部分來自他的女兒,分別為保時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占股38%的皮耶希家族力主保時捷與大眾合並,而占股62%的保時捷家族則持反對態度,只是迫於目前的經濟形勢,最終同意了合並方案。事實上,大眾和保時捷有著頗為深遠的淵源。保時捷創始人費迪南德·保時捷曾是大眾的首席設計師,其設計的著名車型「甲殼蟲」一直暢銷至今。即便在目前,保時捷仍有30%的零部件由大眾提供。大眾汽車已經呈現出不錯的走勢。據外電24日消息,雖然今年上半年大眾集團全球銷量下降5%至310萬輛,但在全球汽車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銷售總量下降18%),大眾在乘用車市場的份額已由去年的9%提升至12%。不過目前豐田還沒有公布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數據,排在第二的美國通用上半年的銷量下滑了21.8%至350萬輛。大眾汽車仍排在通用之後。中國是大眾在全球的第一大市場,與豐田在中國的大幅下滑相比,今年上半年,大眾汽車及兩家合資企業累計銷量達到652222輛,同比增長22.7%。按照大眾的計劃,2018年在中國年銷量超過200萬輛。大眾汽車銷售和營銷總監德特勒夫·維蒂希表示,市場份額上升表明該集團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大眾計劃在2018年之前超越豐田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廠商。
⑸ 新增股東之後,股份比例如何分配
實收資本不變與不變,那麼用股東的投資額除以實收資本,就看見投資比例了。
如果實收資本變成120萬元,則A佔50%,B佔16.67%,C佔33.33%。
⑹ 請問誰知道聯想集團有哪些股東比列分別是多少
聯想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國有企業,
聯想的全稱是聯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大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
,政府部門持有相當比例的股份。
中科院有一家控股公司,
擁有聯想57%的股份。
但2004年聯想公司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
該控股公司的股份降至46%。
聯想集團成立於1984年,由中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11名科技人員創辦,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2001年營業額達到206億元,目前擁有員工11200餘人,於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編號992),是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2002年第二季(即4至6月),聯想電腦的市場份額達27.7%(數據來源:IDC),從1996年以來連續6年位居國內市場銷量第一,並連續9個季度獲得亞太市場(除日本外)第一(數據來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聯想台式電腦銷量首次進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費電腦世界排名第三。
1994年香港聯想上市的時候,整個公司一共是7.6億股左右,每股上市時的股價是1.33元,整個公司的市值大概是10億元。1997年,北京聯想的業務與香港聯想整合後,總股票數是16多億股,市值是39億元。由於我們這兩年不斷發展,業務做得越來越好,我們就將原來佔70%多的股份賣出一些給基金及國外投資人,這時候聯想集團控股公司這家國有企業所佔的股份,約為57%,海外公眾股就佔到了43%。而我們上市公司的總股數是74億股,股價也大大升高了,整個市值高達500億元。由於我們的業務發展良好,業績也越來越好,股價也隨之增加,股數也增多了。1994年上市的時候,公司的市值是10億元,到2002年時大約是500億元左右,這意味著我們的市值增加了50倍。(就在記者成稿時,聯想集團宣布以6.5億美元現金和6億美元股權置換收購了IBM PC的整個業務,從而使聯想的股權架構發生了新的變化:聯想集團控股公司所佔股份從57%降至45%,IBM所佔股份為18.5%。)
⑺ 後進股東出資佔比怎麼算
首先看丙是屬於什麼類型股東 純資金型的建議5%以下 如果資源型的 或者管理型的可專以適當增加 切記屬在10%以下 不僅要考慮公司的凈資產 還要考慮管理 行業地位 品牌商譽等無形資產 加上一定市盈率 再去合算這個丙股東所能帶來價值占股 一般這種占股越少越好 為後期引進比如風險投資之類留下更高空間 建議樓主去搜搜企業估值演算法
⑻ 股份制企業新入股如何分配
1、首先應該確定新加入的股東是准備用現金,還是實物或技術入股。除現金外,實物或技術應通過評估先確定價值。
2、如果新加入者投入的是現金,可採取增加原公司的注冊資本和原股東轉讓其部分投資而保持原注冊資本不變兩種參股方式。
3、由原公司的全體股東形成決議,同意不同意接受新股東加入及採用哪種方式。
公司法有關條款如下:
第三十三條:股東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可以優先認繳出資。
第三十四條:股東在公司登記後,不得抽回出資。
第三十五條: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出資或者部分出資。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其出資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出資,如果不購買該轉讓的出資,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出資,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對該出資有優先購買權。
第三十六條:股東依法轉讓其出資後,由公司將受讓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以及受讓的出資額記載於股東名冊。
(8)共進股份十大股東擴展閱讀:
股份制企業的特徵主要是:
1、發行股票,作為股東入股的憑證,一方面藉以取得股息,另一方面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2、建立企業內部組織結構,股東代表大會是股份制企業的最高權力機構,董事會是最高權力機構的常設機構,總經理主持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3、具有風險承擔責任,股份制企業的所有權收益分散化,經營風險也隨之由眾多的股東共同分擔。
4、具有較強的動力機制,眾多的股東都從利益上去關心企業資產的運行狀況,從而使企業的重大決策趨於優化,使企業發展能夠建立在利益機制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