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集團公司如何實現統一采購利益最大化
一、建立科學、公平、公開的采購模式
建立「二二三制的采購模式」,即設立兩個委員會:價格審定委員會,采購招標委員會;兩個管理文件:采購價格管理條例,物資定點采購管理辦法;三項基本制度:集團和子公司兩級質量檢查制度,供應商動態管理、考核制度,價格通報制度。徹底改變了原有的采購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供貨質量,使供應商的競爭公平、公開、透明。
1、價格審定委員會:一般由總經理、采購副總、財務審計部長、價格信息部部長、招標辦主任共同組成,根據公司實際情況不同可以具體確定參加人選。每月對貿易公司集中招標采購價格、分公司(項目部)零星采購購、定點采購物資價格進行審定,對由於市場變化材料價格調價物資進行審定。
2、采購招標委員會:一般由總經理、采購副總、財務審計部長、價格信息部部長、招標辦主任、辦事處采購等人員共同組成。采購招標管理委員會的主要職責:對集團大宗材料進行招標,對各分公司(項目部)自主招標項目進行管控,對分公司(項目部)零用物資定點定價采購進行管控。
3、兩個管理文件、三項基本制度在後面進行詳細介紹。
二、建立高質、高效的采購流程
高質、高效的采購流程是降低采購費用提高采購效率的保障,采購流程的設計應該滿足:管控結合、簡潔高效。
Ⅱ 總公司統一采購 分公司銷售模式下增值稅處理方式
總公司統一采購但進貨的手續並不就一定是在總公司,貨物實際是進入分公司的版倉庫的時候發票權就要開了分公司,如果兩個都是一般納稅人這沒什麼難辦的,問題是總公司采購,材料雖進了分公司倉庫,但發票開給總公司,這樣按照增值稅管理條例的規定,在供貨商將發票與貨物交給總公司的同時,總公司應向分公司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與送貨清單,各繳各的稅,互不相干,但有的公司,特別是有些上市公司將產品以非正常紙價銷售給銷售公司,然後銷售公司以零售的方式銷售給消費者開具營業稅發票,這是總公司的一種偷稅行為,是違法的。
總之,總公司統一采購,分公司銷售的情況下按會計主體或是稅務主體分別繳納稅收。
Ⅲ 統一采購、分采,統采分談。都是什麼意思,各有什麼特點。
統一采購是指集團將內部的采購需求進行集中,一次性進行采購,再分別給業務單元,這樣一次性采購量大,可以最大化的降低采購的直接費用,也利於集團整體控制,但是會佔用資金,也降低采購靈活性。
分采是指由各業務單元獨立完成采購任務,這樣采購的靈活性較大,但相對價格水平叫高,不利於集團成本控制。
統采分談是指集團統一就某一采購事宜進行框架性采購協議,但是由業務單元在采購發生時,分別進行談判,這樣是采購靈活性和價格水平的相對平衡,集團控制力度較弱。
企業可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以上三種采購管理方式。
(3)集團統一采購增值稅擴展閱讀:
采購管理三項職能:
1、保障供應
采購管理最首要的職能,就是要實現對整個企業的物資供應,保障企業生產和生活的正常進行。企業生產需要原材料、零配件、機器設備和工具,生產線一開動,這些東西必須樣樣到位,缺少任何一樣,生產線就開動不起來。
2、供應鏈管理
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今社會,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企業為了有效地進行生產和銷售,需要一大批供應商企業的鼎力相助和支持,相互之間最好的協調配合。
一方面,只有把供應商組織起來,建立起一個供應鏈系統,才能夠形成一個友好的協調配合採購環境,保證采購供應工作的高效順利進行。
另一方面,在企業中只有采購管理部門具有最多與供應商打交道的機會,只有他們最有可能通過自己耐心細致的工作,通過與供應商的溝通、協調和采購供應操作,才能建立起友好協調的供應商關系,從而建立起供應鏈,並進行供應鏈運作和管理。
3、信息管理
在企業中,只有采購管理部門天天和資源市場打交道,除了是企業和資源市場的物資輸入窗口之外,同時也是企業和資源市場的信息介面。
所以采購管理除了保障物資供應、建立起友好的供應商關系之外,還要隨時掌握資源市場信息,並反饋到企業管理層,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及時有力的支持。
Ⅳ 總公司統一采購商品,調撥給分公司銷售,分公司是獨立核算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賬務處理
應按商品的進價調給分公司,等於是平本給分公司,然後分公司就按這個進價入庫。
Ⅳ 建築企業集中采購統一供應材料交不交增值稅
建築有納增值稅的情況:
基本建設單位和從事建築安裝業務的附設的工廠內車間生產的水泥預容制構件其他構件或建築材料,用於本單位或本的建築工程的,應在移送使用時徵收增值稅。但對其在建築現場製造的預制構件,凡直接用於本單位或本建築工程的,徵收營業稅,不徵收增值稅。(《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增值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規定>》 國稅發(1993)154號)
文件中說的是附設生產車間生產……,但是你們單位的材料是外購的,不屬於文件中說的情況,所以,你們單位采購材料然後安裝不交增值稅。
Ⅵ 總公司統一采購子公司發票如何抵扣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諾基亞公司實行統一結算方式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問題的批復》(國內稅函(2006)1211號)
對諾容基亞各分公司購買貨物從供應商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由總公司統一支付貨款,造成購進貨物的實際付款單位與發票上註明的購貨單位名稱不一致的,允許其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會計學堂專注財會培訓,30天讓你成為會計高手!
Ⅶ 請問集團集中采購模式下,采購中心與子公司之間增值稅怎樣處理核算
按照現行的法律來說,子公司是獨立法人,如果集中采購物資屬於依法招標的回項目,子公司向集答采中心開票是違反《招投標法》的。只有你們組織集中采購,但是招標主體還是子公司,子公司和中標廠商直接簽訂合同,你們過不了票。我們也遇到了相似的問題。
Ⅷ 聽說集團公司和一般公司的增值稅的稅率是不一樣的
沒有,一般納稅人的稅率統一為17%,同時根據經營范圍的不同,部分採用較低稅率或免稅,除非你內說的一般容公司的意思是小規模納稅人,這部分的稅率是4%和6%。
另外,對17%的出口貨物,退稅率由17,15,13的三個檔次,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的話,除農產品5%退稅外,其他的都是6%的退稅率。
Ⅸ 子公司只負責銷售,母公司統一采購,請問公司如何交稅
母公抄司(一般納稅人)交增值稅,稅率17%,可以抵扣進項;維修費如果單獨核算,可以交營業稅,稅率5%。
母公司只採購不銷售,那些進項稅票也就沒有用了。理論上講,沒有銷售額就不納稅,但實踐中,稅負(已交增值稅/銷售額)低於3%的,稅務會重點關注。如果都是進貨,稅務會給你核定一個納稅比率,用進貨成本乘以納稅比率再乘以稅率。增值稅納稅籌劃可不是像你們這樣的,納稅籌劃不是不交稅,而是選擇納稅成本最低的方案。像你們這樣弄,恐怕不能達到納稅籌劃的目的,反而多交。
Ⅹ 公司間采購需要交稅嗎
1、如果集團公司成立一個集中采購部門,在撥給使用的其他子公司(實質上是回銷售給其他子公司,因答為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都是獨立法人),在會計上這屬於關聯交易,增值稅是流轉稅,每流轉一次,就要繳納增值稅,並且要按公允價格確定銷售額;
2、如果總公司(相對分公司而言叫總公司,不叫集團公司)撥給使用的其他分公司用於銷售(最終),在增值稅法把它作為視同銷售「設有兩個以上機構並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至其他機構用於銷售,但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但同一機構內貨物轉移(視同銷售情景),可以按采購價進行轉移,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結果銷售方實際並不繳納增值稅。但被移送單位不是一般納稅人,進行不能抵扣。
3、集團公司集中進項采購有可能降低采購成本,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但不能減少增值稅的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