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東軟集團董事會名單

東軟集團董事會名單

發布時間:2021-03-11 12:46:15

A. 請問東軟集團總裁助理王自棟是哪裡人

...甚至關心中國軟體外包行業的人覺得「遺憾」的結果已經出爐 ——東軟在公告中稱,「8月88日,東軟集團接到... 東軟集團用「十分遺憾」表達他的心情。 東軟集團高級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王自棟,在一份新聞資料中,...

B. 《大佬成名錄》在哪有看

最好帶望遠鏡,因為保利劇院座位是階梯式排列,所以二樓跟一樓相比會靠後版。其實演出時會關燈,聚光燈權打在台上,對於視力正常的人看的還是比較清楚的,不大影響觀看效果。但如果你想看清演員的表情,只有帶望遠鏡了。

C. 東軟集團的評價

很有名,尤其最近和飛利浦研發的16層ct機,打破了中國的空白,每年都會版招很多大學生,影響很深,但是權待遇一般,金融危機影響,今年跳槽的比較少,往年都是在東軟干一兩年就都跳槽了,其他公司的也都喜歡接受東軟的員工,尤其是華為!!!!

D. 東軟的成長歷程

東軟集團 東軟是中國領先的IT解決方案與服務供應商。
1991年,東軟創立於中國東北大學。目前,公司擁有員工14000餘名,在中國建立了8個區域總部,16個軟體開發與技術支持中心,5個軟體研發基地,在40多個城市建立營銷與服務網路,在大連、南海、成都和沈陽分別建立3所東軟信息學院和1所生物醫學與信息工程學院;在歐洲、日本設有子公司。東軟是中國最大的離岸軟體外包提供商。
東軟以軟體技術為核心,通過軟體與服務的結合,軟體與製造的結合,技術與行業管理能力的結合,提供行業解決方案和產品工程解決方案以及相關產品與服務。
面向行業客戶,我們提供安全、可靠、高質量、易擴展的行業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信息化管理最佳實踐,以滿足客戶業務快速發展的不同需求。行業解決方案涵蓋的領域包括:電信、電力、金融、政府(社會保障、財政、稅務、公共安全、國土資源、海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商、知識產權等)以及製造業與商貿流通業、醫療衛生、教育、交通等行業。
在產品工程解決方案領域,東軟與世界一流的跨國公司開展合作,提供車載信息產品、數字家庭產品、移動終端和IT產品等嵌入式軟體開發和服務。
在自有品牌的產品工程方面,在醫療領域,我們開發並提供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CT、磁共振、數字X線機、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多參數監護儀、放射治療設備、核醫學成像設備等11大系列50餘種醫療產品,其中CT機填補了中國在該領域的空白,使得中國成為全球第四個能夠生產CT的國家。我們不僅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同時其主要產品CT、MRI、X-ray、超聲及多參數監護儀等產品系列相繼通過了美國FDA和歐洲CE認證。產品銷往國內32個省、市、自治區,同時在美國、義大利、俄羅斯、巴西、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以及非洲等全球40餘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設備安裝,擁有客戶5000餘家。
在服務領域,東軟提供包括IT咨詢服務、應用開發和維護、套裝應用軟體服務、專業測試及性能工程服務與本地化服務、IT基礎設施服務、IT教育與培訓、業務流程外包(BPO)等服務業務。
其中,在業務流程外包(BPO)方面, 東軟面向日本、韓國、歐美等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提供Call Center、IT Help Desk、Application Support以及HR outsourcing、Web contents management等Back-office外包服務。涉及IT、教育、政府、通信、互聯網、製造、個人消費品等眾多行業領域。
東軟將「超越技術」作為公司的經營思想和品牌承諾。作為一家以軟體技術為核心的公司,我們通過開放式創新、卓越運營管理、人力資源發展等戰略的實施,全面構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創造客戶和社會的價值,從而實現技術的價值。
東軟致力於成為最受社會、客戶、投資者和員工尊敬的公司,並通過組織與過程的持續改進,領導力與員工競爭力的發展,聯盟與開放式創新,使東軟成為全球優秀的IT解決方案和服務供應商。

E. 關於東軟集團的一些情況

去了宣講會和宣講會後的筆試,東軟不是國企,是合資企業,據hr講,211啟航計劃要求學校回必須是答211院校,然後英語要過四級,之後我們筆試+面試,筆試兩套題,120分鍾,第一套是考了一份類似於智力測試之類的題(或者是行政能力測試?),全英文,然後第二套是計算機類知識,考的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資料庫和編程題。之後過的人去參加面試。據那個HR講,經過211啟航計劃招來的學生,會分別在今年暑假(一個月),寒假,和明年四月份進行三次實訓,全部免費,第一次實訓後考核沒啥大問題基本上就能進東軟了。由211啟航計劃招進來的學生,從實習期(就是今年暑假)開始,算司齡(就是工齡),然後一年後就能按工齡一年了,就是貌似能帶薪休假之類的吧。。。然後據說經過這個工程招進來的,基本工資是3900,會根據工作地區不同有地區補貼,我了解的大概是這樣,具體工作環境就不太清楚了

F. 東軟集團老總劉積仁的簡介!

劉積仁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男,1955年出生,計算機應用專業博士。公司創始人之一,現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兼任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曾任東北大學副校長。同時,劉積仁博士也是世界經濟論壇新興跨國公司議程理事會成員,並曾多年擔任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咨詢理事會成員等職。劉積仁於1984年開始在東北大學攻讀博士,1986年至1987年在美國國家標准局計算機研究院做論文研究,1987年回國獲東北大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第一個計算機應用專業博士。1991年劉積仁創建東軟,1993年6月至1999年8月任公司董事、總經理,1999年8月始任公司董事長。曾榮獲「第六屆亞洲商業領袖•創新人物獎」、「2009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10安永中國企業家獎」、「最具戰略眼光董事長」獎、「最具社會責任董事長」獎、「中國最佳商業領袖獎」、入選「IAOP外包名人堂」、「中國軟體產業十年功勛人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先進工作者」稱號、「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G. 東軟集團的管理層

劉積仁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王勇峰總裁
Klaus Michael Zimmer(克勞斯·邁克爾·西曼)高級副總裁
陳錫民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盧朝霞高級副總裁
張霞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首席知識官
王經錫高級副總裁
張曉鷗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
李軍高級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
王楠高級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

H. 東軟集團董事長是誰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 ,1955年8月生於遼寧省丹東市,1980年畢業於東北工學院計算機應用專業,1986年赴美國國家標准局計算機研究院計算機系統國家實驗室留學,是我國培養的第一位計算機應用專業博士,33歲時被破格提拔為教授,是當時全國最年輕的教授。並購,全球並購,不同行業並購,這是東軟在今年乾的最多的事情。劉積仁,東軟的董事長,這個喜歡下屬稱呼自己為「劉老師」的大學教授,其儒雅的氣質為人所津津樂道,卻在今年大部分的時間里扮演的是中國軟體行業全球化進程當中「兇猛」的並購者。也許正因為此,劉積仁入圍了中國經濟界的奧斯卡獎——2009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候選人。潛伏從3萬元做成市值200億12月16日,北京,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年度人物錄制現場。劉積仁前一天剛從國外飛回來,在美國的三天時間里簽訂了三份並購協議,略顯憔悴。在主持人對前四位企業家輪番訪談的近一個小時時間里,壓軸的劉積仁一直站著候場。作為國內最大的IT解決方案和離岸軟體服務外包提供商,東軟在軟體外包行業的頭把交椅上已經做了很多年,去年實現整體上市後更是成為中國第一家整體上市的專業化軟體企業,截至今年,全國共有2億人在使用東軟的社保結算系統,1.2億人在使用東軟的電信計費系統,用劉積仁的話來說就是,「你在北京打一下手機有30%的可能用到了我們的軟體,繳納社保則有50%的可能」。劉積仁是在1991年在一片「教授應不應該下海」的爭議聲中創辦東軟。「當時我們租用了東北大學工學院一間半教室作為研究室,全部家當只有3台電腦3個人和3萬塊錢。」劉積仁在回憶東軟創業初期的時候反復提及那時自己並不想把東軟當做一家企業來做,「很長一段時間里我的頭銜都是研究所的所長,也不想把東軟叫做公司」,教授出身的劉積仁「本能」地抗拒著「經理」、「利潤」這些企業化的用詞。所以,從當初的3萬元到2008年市值200億元的上市公司,18年間萬倍的增長,而這期間東軟和劉積仁卻有意無意地保持了低調。對於東軟經常被媒體拿來跟微軟做比較,劉積仁認為兩家公司是行駛在兩條軌道上的火車,「而且在我退休之前也沒有這個信心去趕上微軟」。轉型由做軟體轉向「軟硬兼施」東軟與微軟雖有類似,但確實不同,尤其是在2004年之後。在那之前,東軟專注「寫軟體」,與微軟的差別只是把軟體寫給誰用。2004年,東軟與飛利浦對半出資設立醫療器械公司,開始「造硬體」。劉積仁也一度被外界歸為「機會主義者」。劉積仁倒也樂得承認,「企業家要是眼前的好機會都不去抓住,那怎麼成就一家偉大的公司。」「技術和創新以及對質量的苛求始終是我們的一套主線,無論是軟體產品還是硬體產品。」劉積仁舉了個例子,當時東軟生產出第一台國產CT機的時候,一家跨國醫械公司的銷售經理告誡山東一家醫院的黃姓院長,「不要做民族品牌的受害者」。不過劉積仁拍著胸脯的保證讓黃院長決定一試,結果沒有「受害者」,只有「受益者」。就在醫械儀器打開國內醫療市場的同時,東軟的軟體也迅速跟進,「我們的軟體讓你以後在家裡就可以通過一整套系統管理你自己的健康」。在8月底沈陽東軟總部的一次技術大會上,劉積仁站在一塊大屏幕前向台下的專家、員工和記者敘述東軟今後「軟硬兼施」的未來,40分鍾的演講完全脫稿,只是描繪一幅炫目的技術藍圖,恍惚間讓人想起比爾·蓋茨或是喬布斯。並購中國製造有優勢與這些世界IT巨頭相同的是,劉積仁也在帶領著自己的企業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東軟的全球化第一步就是並購。當被問到這一年之中哪一天最值得紀念時,劉積仁脫口而出,2009年10月8日,「我們在這一天一口氣收購了芬蘭的三家手機軟體設計公司」。在劉積仁看來這並不是一次簡單的並購,而是預示著東軟全球化整合拉開序幕。「經濟危機為我們的海外並購提供了有利條件,所以今年是企業全球化的關鍵窗口期」,劉積仁對東軟的全球化進程顯得信心十足,「與印度等其它國家的軟體公司比起來,我們的軟體企業有獨一無二的優勢,就是中國製造,東軟就是要把軟體和製造業相結合,就像我們在醫療業務這塊做的這樣。」也因此,12月16日在經濟年度人物錄制過程的結尾,當被要求寫下心目中三位中國近十年來的商業領袖時,劉積仁寫下了海爾的張瑞敏,「是他樹起了中國製造的好名聲」,另外兩位劉積仁寫的是柳傳志和馬雲,聯想和阿里巴巴都堪稱中國企業全球化的典範,這也表明劉積仁內心對東軟全球化的急迫與願景。「在東軟沈陽園區當中有個湖,看上去正好是個中國地圖的形狀」,劉積仁跟記者開玩笑,「當初要是有點遠見,就應該改成世界地圖的形狀。」

I. 東軟集團是世界五百強之一嗎

不是。

這是06年世界五百強的名單:
通用汽車公司 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 沃爾-馬特百貨公司
三井公司 伊騰忠商社 三菱公司
埃克森公司 通用電氣公司 豐田汽車公司
皇家荷蘭殼牌集團 MARRUBENI公司 住友司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 AXA公司 花旗集團
大眾汽車公司 日本電報電話公司 日勝公司
BP 阿莫科公司 日本人壽保險公司 西門子公司
安聯保險 ING集團公司 美國郵政服務公司
松下電器產業公司 索尼公司 波音公司
美國電報電話公司 菲亞特公司 城市持股公司
日產汽車公司 莫比爾公司 美洲銀行公司
通用保險股份公司 聯合利華公司 本田汽車公司
德意志行 台市互助人壽保險公司 惠普公司
國家農場保險公司 東芝公司 聯合利華公司
匯豐控股有限公司 富士通公司 費巴集團公司
西爾斯-羅巴克公司 住友壽險公司 雷諾公司
德國電訊公司 菲利浦電氣公司 東京電力公司
蘇黎世金融服務公司 NEC公司 杜邦公司
標致公司 RWE集團公司 寶潔公司
法國電力公司 埃爾夫阿基坦公司 帕斯奇塞納蒙特銀行
寶馬公司 ABN阿莫羅持股公司 美林公司
慕尼黑RE集團 凱馬特公司 萊昂納斯奧克斯公司
美國謹慎保險公司 埃尼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農業信貸公司 德士古公司 美國國際集團公司
法尼梅公司 福蒂斯公司 奇斯曼哈頓公司
戴頓哈德遜公司 康帕克計算機公司 大西洋貝爾公司
ABB阿斯那布勞恩勃沃里公司 TOMEN公司 安隆公司
加福爾公司 巴斯夫公司 摩根-斯坦利集團
SBC通訊公司 霍姆.德波特公司 東京-三菱銀行
維亞哥公司 三菱電氣公司 皮切尼公司
UBS公司 三星公司 朗訊科技
雪夫龍公司 羅伯特博世公司 摩托羅拉公司
大都會壽險公司 英國電信 鮮京公司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三菱汽車公司 明治人壽保險公司
聯合技術公司 LIMITED公司 克羅傑公司
NICHIMEN公司 巴黎國民銀行 法國電訊公司
GTE公司 日本產業銀行 默克公司
聖斯伯里公司 義大利電信 沃爾沃汽車公司
聯合包裹服務公司 PDVSA公司 英特爾公司
現代公司 第一銀行公司 阿爾斯塔特公司
康格拉公司 皇家與太陽聯盟公司 第一銀行公司
奧卡恩集團公司 聯合包裹服務公司 NICHIMEN公司
沃爾特.迪斯尼公司 隋福威公司 伊東-八鹿島公司
西德意志土地銀行 科斯托克公司 赫希斯特公司
三井互助人壽保險公司 強生公司 USX公司
諾華制葯公司 愛立信公司 蔡斯克魯普公司
埃尼爾公司 德累斯登銀行 CNP保險公司
佳能公司 里昂信貸公司 阿爾卡特-阿爾斯通集團公司
西格納公司 英格雷姆麥克羅公司 南方貝爾公司
中國銀行 [GB] 中國工商銀行 [GB] 三菱重工公司
墨西哥石油公司 國民威斯敏斯特銀行 百事公司
KANSAI電力公司 商業銀行 巴克萊銀行
薩拉.李公司 卡特彼勒公司 西日本鐵路公司
美國百貨公司 麥克遜公司 第一聯合公司
弟阿格公司 埃特納人壽與意外傷害保險公司 曼內斯曼公司
國際造紙公司 富士銀行 住友銀行
旭互助壽險公司 PG&E 公司 普里伊薩格公司
可口可樂公司 紐約人壽保險公司 旭化學工業公司
拉勃銀行 西班牙電訊公司 施樂公司
三星電子公司 AMR公司 萊曼兄弟控股公司
戴爾電腦 三和銀行 聖戈班公司
伊里公司 埃貢公司 雷聲公司
北方電訊 道氏化學公司 東日本鐵路公司
SNCF公司 皮諾特-普林特普集團公司 JUSCO公司
聯合保健公司 斯坦德集團公司 旭化學工業公司
美國技術公司 MCI世界通訊公司 BCE公司
BOUYGUES公司 UAL公司 J P.摩根公司
約翰漢科共同壽險公司 蘇比維魯公司 布里斯托爾-邁耶斯-施貴寶公司
諾威治聯合公司 哈利博頓 富來第馬克公司
馬來西亞石油公司 布羅肯.希爾公司 阿貝國家公司
佛蘭茲漢尼爾公司 橋石公司 金松公司
大伊智貫魚銀行 電子數據系統 德意志巴恩公司
阿歇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 AMP公司 中分電力公司
安田互助人壽保險公司 瑞士再保險公司 巴西銀行
卡西諾集團公司 德意志郵政公司 東京海事與火災保險公司
創意系統公司 馬自達汽車公司 勞.加茲普羅姆公司
阿爾卡公司 阿爾伯特遜公司 豪爾法克斯建築會社
沃爾格林公司 聯邦百貨商店公司 法國郵政公司
拜里斯切國家銀行 拉格公司 微軟
明尼蘇達礦業與製造業公司 巴西石油公司 比爾鮑.維茲卡亞銀行
標准人壽保險公司 帝國化學工業公司 德爾海茲「利蓮」公司
德州公用 CVS公司 日本石油公司
伯靈頓北桑塔佛公司 弗來明公司 高島野公司
三星人壽保險公司 日本煙草公司 米切林公司
丹儂集團公司 麗都公司 曼公司
大成公司 三洋電氣公司 登索公司
迪爾公司 浦菲澤公司 溫-迪克斯百貨公司
伯格.布魯斯威克公司 諾基亞 馬克斯與斯賓塞公司
柏林銀行公司 邁卡爾公司 豐田通笑公司
斯卡迪納集團公司 孝爾斯.邁耶公司 美國家庭產品公司
加拿大皇家銀行 蒙特迪生公司 可口可樂
埃默遜電器公司 聖保羅IMI公司 斯密斯克林比凱姆公司
梅百貨商店公司 斯塔托爾公司 葛闌素威康公司
喬治亞-太平洋公司 伯克夏哈撒韋公司 利比蒂互助人壽保險公司
新聞公司 中國化工進出口公司 因特撒銀行
日本捷運公司 夏普公司 漢莎航空集團公司
伯特爾斯曼公司 阿克佐諾貝爾公司 達那公司
華盛頓共同基金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 國立澳大利亞銀行
泛加輸油管道 弗勞爾公司 三井FUDOSAN公司
固特異輪胎與橡膠公司 伊斯特曼.柯達公司 太陽互助人壽保險公司
清水公司 義大利聯合信貸 公用聯合公司
奧托郵購兩合公司 全國保險企業公司 阿拉斯通公司
KINGFISHER公司 新聞公司 雅培制葯公司
拉加德里集團公司 多倫多自治領銀行 麥克唐納公司
法律通用保險公司 IBP公司 美國西部公司
維亞康姆公司 洛拉爾公司 金伯萊-克拉克公司
東方電力公司 日特愛德公司 LOWE'S公司
DENTSU公司 五十鈴汽車公司 蘇格蘭皇家銀行
菲利浦石油公司 約翰遜控制公司 銀行家信託紐約公司
安豪澤-布施公司 ASDA 集團公司 施倫泊格
英國郵政局公司 隋神福威公司 三菱化學公司
電路城集團 森特理克公司 烏爾沃斯公司
安田火災與海事保險公司 泰克國際公司 凸版印刷公司
北方鋼鐵聯合公司 日本航空公司 高露潔公司
聯合太平洋公司 漢高公司 阿爾貝特公司
法國天然氣公司 托斯克公司 理光公司
惠而浦公司 德國冶金公司 皮切尼公司
武中公司 特里斯特拉公司 拉法日公司
法國航空公司 日本旅行局 維爾豪澤公司
加拿大電力公司 佳迪尼.馬瑟遜公司 大眾互助人壽保險公司
艾里莉麗公司 KYUSHU電力公司 阿第克公司
旭玻璃公司 克威爾內公司 日本能源公司
大日本印刷公司 諾瓦斯考地亞銀行 喬治威斯頓公司
埃德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OBAYASHI公司 愛迪生國際公司
太陽公司 西格雷公司 赤水住宅公司
DDI公司 富士重工業公司 吉列公司
王子造紙公司 蓋普公司 住友電器工業公司
樂喜金星電子公司 卡斯達特公司 義大利商業銀行
福頓公司 德意志合作銀行 信念健康公司
中國石油公司 [GB] 美國通用保險 半島東方汽船公司
KAWASHO公司 神戶鋼鐵公司 哈門那公司
西北航空公司 大西洋與太平洋茶葉公司 浦項鋼鐵公司
辦公用品倉儲商店 BEST BUY 公司 耐克公司
德古薩公司 韓國電力公司 施霸商業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 艦隊金融公司 川崎重工業公司
聖保羅考司 雪花牌牛奶產品公司 蘇格蘭鰥寡基金
理爾公司 塞比公司 亨氏
大宇宙商店 出光產業公司 重建信貸機構

J. 東軟集團的發展歷程

從在大學校園教室里開始創業到中國最大的IT解決方案與服務提供商。東軟來自於大學,為了尋求「架設軟體 研究與應用橋梁」的夢想開始創業。
1991年,東軟創立於中國東北大學;
1996年,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軟體公司;
2001年,在中國眾多的行業領域獲得領先的市場份額,向IT解決方案與服務供應商發展;
2005年,成為中國最大的離岸軟體外包提供商;
2008年,東軟集團整體上市計劃完成。經過17年的努力,如今,東軟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IT解決方案與服務提供商。
1988年年初,東北工學院教授劉積仁博士與兩名青年教師,以3萬元科研經費,3台286計算機創建了「計算機系計算機網路工程研究室」。
1989年,以研究室為依託,與日本ALPINE株式會社開展業務合作,嘗試技術出口和軟體委託開發業務(軟體外包),日本ALPINE株式會社也成為東軟第一個國際客戶。
1990年,「東北工學院計算機軟體研究與開發中心」成立,並提出 「架設軟體研究與應用的橋梁」的口號。
1991年,「東北工學院開放軟體(OPENSOFT)系統開發公司」成立;與日本ALPINE株式會社合資成立「沈陽東工阿爾派音軟體研究所(有限公司)」。
1992年,「東北工學院開放軟體系統開發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成立「東北工學院開放軟體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東北工學院開放軟體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與「沈陽東工阿爾派音軟體研究所」合並,成立「沈陽東大阿爾派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東北工學院計算機軟體研究與開發中心」更名為「東北大學軟體中心」,該中心成為中國第一個「計算機軟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1995年,中國第一個大學軟體園——「東大軟體園」正式奠基和投入建設,並被批准為第一個「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東北大學計算機影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入東軟,東軟開始進入CT等醫療系統領域。
1996年,東軟與東芝合資成立「東東系統集成有限公司」;「東北大學軟體集團有限公司」成立;
1996年6月18日,東大阿爾派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東大阿爾派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中國首家上市的軟體公司。
1998年,東大阿爾派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通過ISO9001質量認證;東軟集團與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合資組建「寶鋼東軟信息產業有限公司」;「東大阿爾派數字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東軟軟體園(大連園區)投入建設。
1999年,東大軟體園(大連園區)投入使用;東大阿爾派數字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CT-C2000系列CT機通過CE認證。
2000年,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開始投入建設;東軟香港公司成立;東軟美國公司成立;東軟通過ISO9001:2000版認證。
2001年,東軟實施品牌整合戰略,統一「東軟/Neusoft」品牌;「東大阿爾派」更名為「東軟股份」;東軟日本公司成立;東軟股份成為中國首家通過CMM 3級評估的軟體企業。
2002年,東軟信息學院南海學院、成都學院先後投入建設和運營;東軟通過CMM5級評估,成為中國第一家獲得CMM5評估的軟體企業。
2003年,東軟集團完成戰略重組;東軟軟體園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東軟磁共振產品通過CE認證。
2004年,東軟飛利浦醫療設備系統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東軟通過CMMI5評估,成為中國第一家獲得CMMI5級評估的軟體企業;東北大學獨立學院——東北大學東軟信息學院成立;飛利浦投資東軟集團,成為東軟集團的戰略投資者。
2005年,東軟集團公布新標識,倡導Beyond Technology的品牌主張;東軟與飛利浦聯合東北大學和荷蘭埃因霍溫科技大學共同投資成立東北大學中荷生物醫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2006年,SAP、Intel先後投資東軟,成為東軟戰略投資者。「東軟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成立,開始進入BPO業務領域。
2007年,東軟第四次入圍「全球IT服務100強」榜單,並榮登「亞洲新興外包十強」榜首;在IAOP公布的「2007年全球外包100強」名單中,東軟首次進入前25強行列,成為全球25家最優秀的外包提供商中唯一的中國公司;東軟軟體人才實訓基地在沈陽東軟軟體園奠基;東軟被CCTV評為2006年度中國十佳僱主。東軟股份關於換股吸收合並東軟集團有限公司的方案獲得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重組委員會有條件審核通過,這意味著東軟集團整體上市計劃獲得中國證監會核准並開始實施。
2008年,東軟集團完成整體上市計劃,並發布公司新的發展戰略,致力於成為全球優秀的IT解決方案與服務供應商;東軟通過PCMM ML3評估,成為第一家通過該項認證的中國軟體公司;東軟軟體園大連河口園區、南京研發基地落成並投入使用。
2009年,東軟歐洲公司成立;東軟正式向全球發布其三款旗艦新品NeuViz 16多層螺旋CT、Sparkler 1.5T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Neulife直線加速器治療系統。PET,NeuViz 16、Sparkler 1.5T填補中國空白;東軟上海軟體研發基地在上海奠基。東軟廣州、天津軟體研發基地,相繼開工建設;東軟與芬蘭Sesca簽訂股份購買協議,收購其擁有的從事高端智能手機軟體開發業務;東軟推出「熙康」健康管理服務業務,正式進軍健康管理服務領域;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博士當選「2009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2010年東軟獲"2010年度上市公司董事會獎"(上海證券交易所)
東軟成為新認定方法下首批"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東軟躋身"全球軟體提供商100強"榜單並榮登"中國軟體提供商100強"榜首(普華永道)
東軟入選2010年全球最受賞識的知識型企業(MAKE)報告中信息技術--外包行業排名
2011年東軟第五次入圍"全球外包100強」排名,並成為榜單中最領先的中國公司(IAOP)
2011年東軟第七次入圍「全球服務100強」排名以及中國最優秀的IT服務提供商排名(Global Services雜志)
2011年東軟榮獲「2011年中國最佳僱主」獎和「2011年亞太地區最佳僱主」獎(怡安翰威特)

閱讀全文

與東軟集團董事會名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庄河股票開戶 瀏覽:664
恩威股票 瀏覽:711
黃金頭條app 瀏覽:248
美元對人民幣一年最近走勢圖 瀏覽:800
外匯不可結匯 瀏覽:777
外匯領航者之路 瀏覽:229
金城集團投資款能拿回多少 瀏覽:560
國外p2p投資 瀏覽:422
數據挖掘貸款 瀏覽:963
瀘州工業投資集團評級報告 瀏覽:158
東莞旺金投資 瀏覽:133
美元和美金對人民幣的匯率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793
博弈大師怎麼設置資金開倉 瀏覽:845
融資炒股的費用 瀏覽:793
外匯模擬交易軟體那個好 瀏覽:34
3億歐元摺合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946
園釘融資 瀏覽:817
1千多美金是人民幣多少 瀏覽:492
興業消費貸款計算器 瀏覽:597
外匯手續低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