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養殖場市場容量的變化趨勢及前景怎麼寫
全球生豬產量大幅下降
中國為全球豬肉產量和消費量最高的國家,2018年非洲豬瘟導致中國生豬產量大幅下降。根據美國農業農業部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生豬產量為10.4億頭,降至自2013以來的最低水平,較2018年同比下降18.26%。
疫情過後,隨著居民消費需求的回升,生豬養殖業需求端將會有所增長。加上國家政策的刺激和非洲豬瘟的好轉,預計2020年我國生豬養殖規模會有所擴大。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貳』 19年養豬行業發展怎麼樣
2018年中國肉類消費中,豬肉消費佔比達62.9%,中國對豬肉依賴性較強。因此,生豬養殖企業(如溫氏股份)2018年的銷售表現良好,而網紅品牌(如網易味央)等豬肉品牌收到資本市場看好,有一定的融資能力。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人對豬肉的需求量大且短期內不會改變,但是部分生豬養殖的上市公司已經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因此如何藉助AI、智能科技手段降低成本、提高豬肉產量是相關企業的主要考慮因素。特別是素食主義、人造肉等消費觀念興起,可能會成為更長期的豬肉產品競爭對象,需要提前布局進一步提高豬肉產品的食品安全和營養價值。
中國豬肉消費占肉類消費超六成
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各個國家陸續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發展上。經濟的快速發展極大帶動了人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對全球肉類消費造成直接的影響,人均肉類消費逐年增加。2018年,全球豬肉消費達12.3千克/人。
以上內容摘自自媒咨詢發布的《2019中國養豬行業研究與商業投資決策分析報告》
『叄』 溫氏股份2020年股權登記日拖了一個多月了,出什麼問題了,會倒閉嗎
溫氏股份2019年度的分配方案10轉2股派10元,5月15日經股東大會審議,已經形成決案。
按照回近幾年的做法,答都是股東大會幾天後就制定了實施方案,5月底就實施完畢。
現在都到6月份了,還沒有拿出實施方案。
現在熱心參加分紅的人也不多了,反正當時分了紅,當時就在股價上全部扣光,有時候還要倒貼稅金。有人等分紅,其實是為了在分紅前出現的高位上賣出。
因此,分不分紅,看淡些吧!
『肆』 養豬業上市公司有哪些
2017年上半年過去,牧原生豬出欄萬頭,相當於2016年全年的量。
2017年預計在2016年的基礎上直接翻一番,將達到600萬,甚至800萬頭。
不得不說,牧原應該是這兩年生豬出欄增長最快的企業。
NO3.正大
對於正大,根據靜書統計的資料來看,其在中國的生豬產能已經有至少1500萬頭,包括在建和剛拿下的項目。但是根據今年5月豬易傳媒采訪正大高層的資料來看,正大目前的生豬出欄仍舊維持在300萬頭左右。
NO4.雛鷹農牧
對於雛鷹農牧來說,也是公司+農戶,但是其加的方式與溫氏又不同,雛鷹的農戶,養的是母豬。並且,雛鷹農牧作為上市企業第一個上市的養豬企業,如今在養豬上的心思卻不那麼專一。金融、電競、電商,食品,雛鷹農牧都有涉獵。
在生豬養殖上,進展緩慢,2017年上半年生豬出欄119萬頭,同比去年增長了16萬頭。
NO5.正邦
如果說2017年養豬的口號喊得最響亮的,那自然是正邦。
早在2013年之前,正邦就提出了2016年生豬出欄要達到1000萬頭的目標,2013年正邦生豬出欄還在114.98萬頭。
盡管目標沒有完成,但是2016年5月的時候,正邦董事長林印孫提出,2020年控制生豬規模要達到5000萬頭。其中自養1000萬,公司+農戶1000萬,飼料服務3000萬頭。
但這還不是終極目標,2017年2月,正邦集團總裁林印孫又提出了7000萬頭生豬戰略目標。
這還不算完。
君不見,今年4月份福州的飼料工業展上,正邦又調回到5000萬頭的目標。
根據數據顯示, 2017年上半年生豬出欄96萬頭,同比去年非但沒有增長,還下降了30萬頭。
NO6.寶迪
對於寶迪,也算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
養豬的時間夠久,體量也足夠大,但是在養豬的步伐上,卻一直停滯不前。 根據最新資料來看,2016年下半年開始,寶迪也加快了豬場項目的建設。
NO7.中糧肉食
如果說集萬千寵愛為一身的養豬企業,那必然是中糧肉食。一個是國企的背景,一個是香港的上市企業,可以說占盡了各種資源和優勢。
2017年上半年,生豬出欄量101萬頭,同比增長35.7%。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今年6月,中糧宣布,也要走「公司+農戶」的模式。
NO8.揚翔
對於揚翔,2015年生豬出欄80萬頭,2016年120萬頭左右。不僅僅增量較快,其成本控制也較低,據了解,目前揚翔的成本在5.5元左右。其高層表示,未來揚翔的目標是4.5元。
NO9.新希望六和
2016年2月份宣布轉型養豬的新希望六和,這兩年的進展也令人矚目。特別是其夏津的豬場,psy達到30,料肉比可以做到2.3。
根據了解,2016年新希望六和生豬出欄110萬頭,但是2017年,也講翻一倍,達到250萬頭左右。並且,新希望六和目前已經囤下了足夠900萬頭生豬出欄的土地。
NO10.金鑼
在今年一次山東畜牧業協會的會上,金鑼的一位代表曾說過,2016年生豬出欄100萬頭,2017、2018這兩年,爭取再達到200萬頭。
並且,按照今年的預計,佳和農牧、鐵騎力士、特驅生豬出欄將超過100萬頭。
文章的最後,我們來看養豬業前二十大排名!
其他基本為年出欄40-80萬頭的企業,有天邦、新大牧業、新五豐、環山、安佑、大北農。其中,大北農生豬出欄增長也較為迅猛,預計2017年將達到120萬頭,增長高達300%。
以上排行榜上的企業,除了牧原完全是自繁自養,其餘企業多少都涉及了公司+農戶的模式。特別是一些缺乏自己種豬場的企業,沒有足夠的仔豬供應,會抓其他豬場的仔豬來交給農戶放養。這種情況,風險很高。在2016年豬價較高的時候,這么操作,多少還是有利可圖。而一旦豬價大幅下跌,跌破6.5元,那麼很多放合同豬的飼料企業將直接虧損。
新希望六和夏津農牧總經理張濤曾表示:「曾經有競爭對手到這一帶來,開出了250-300元的代養費,跟我們爭奪農戶。但他們的整體效率不如我們,去年豬價高的時候還能撐得住,今年就不能堅持下去了。我們就曾經有幾個合作養殖戶,去年有段時間曾經被競爭對手開出的高價吸引走,結果到今年又回來找我們,求著要和我們重新合作。」
但是今年豬價來看,跌破13元還僅僅是個開始,下半年生豬行情同樣不容樂觀。再看2018年,2019年,更是硝煙彌漫。好在,各大企業可以根據對行情的把握,在調整生豬出欄的速度,以防止豬價大跌時候過度的虧損。
表面上看起來,各大巨頭養豬,要爭搶的是散戶退出的市場份額。但是不要忘了,在面對豬周期的時候,不是以規模論英雄,而是成本。
『伍』 兩節過後豬肉股價格走勢如何
第一、大量資本入局養豬市場
在國內幾大巨頭跨界進入養豬市場後,國內的生豬存欄量正在飛速上漲。就在本月,生豬的存欄量已經超過去年同期,也就是說現在國內的生豬的存欄量已經超過去年沒有爆發非洲豬瘟前的水平了。 足夠的生豬儲備,穩定了供需平衡,過高的豬肉價格勢必會有所回落。
第二、大量進口豬肉填充市場
由於早期於美國的貿易協定,雖然現在中美的關系有點微妙,但中國還是秉承大國的風度和魄力,按協定大量進口美國的豬肉。 就在近期,我國中美國進口的豬肉也暴漲至370%,大量的豬肉流入市場,進一步穩定了市場上的豬肉價格。
第三、2萬噸儲備豬肉的投放
在我國有貼秋膘的說法,在很多的地方都會在國慶中秋的時候大量買進豬肉,給秋收農忙後的家人補補。但今年過於高價的豬肉行情讓不少家庭望而卻步,有幸的不久前,2萬噸的儲備儲備豬肉已經投放市場了。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市場上趁機抬價的可能,另一方面也滿足了人們對於長期生活習慣的延續和需要。
在這普天同慶的前夕,國家又投放了2萬存儲備豬肉。價美物廉的優質豬肉的投放,讓本已經供求平衡的豬肉市場有了點短暫的供過於求,豬肉價格應聲跳水也是必然的。
第四、加拿大警告將要對中國斷供豬肉
上面三點都是對於豬肉價格下降的利好消息,但國際上是有些不和諧的聲音的。出於一些特殊的需要和關系, 就在幾天前,加拿大卻對中國發出警告:或將會切斷對中國的豬肉供應。雖然我國的生豬的產能正在不斷恢復,也在大量進口和投放儲備豬肉。但國際上可能的豬肉斷供,也將讓兩節後的豬肉價格行情變得更加的撲朔迷離。
第五、大型屠宰企業的間接定價權
我們都知道,豬肉的價格除了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外,另一個方面就是大型屠宰企業的在收豬、屯豬、計劃性屠宰的過程中間接的獲得的對於豬肉價格定價權。市場上有多少豬,豬肉投放多少豬肉都需要經過大型屠宰這個環節。 所以,大型屠宰企業的有序運營,有效規劃監督對於穩定市場豬肉價格是是至關重要的。
至於,豬肉價格是真正「拐點」 ,個人覺得應該是出現在兩節之後。經歷國慶中秋的「大考」,豬價將走下何方,是漲是跌也有了個比較清晰的脈絡。雖然,豬肉價格豬價回落是一種大趨勢,但多久才能回到10元時代,在各項養殖費用都提高的現在,豬肉是否還能回到10元時代,確實還需要等市場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