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香港惠理集團的「商界展關懷」標志,是什麼來的
樓上正解!
B. 匯源果汁大股東有哪些
我國民族企業都要走向被收購的命運嗎?
內部報告詳解匯源196億港元交易
一切都進行得悄無聲息。總計196.5億港元——國際飲料巨頭可口可樂正准備以此高價將中國最大的果汁品牌企業匯源收入囊中——這也將成為可口可樂迄今為止在中國金額最大的一筆收購交易。
9月3日上午,已經停牌兩天的匯源果汁(01886,HK)在香港聯交所發布公告宣布,荷銀將代表可口可樂全資附屬公司Atlantic Instries收購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發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換股債券。
其中,可口可樂提出的每股現金作價為12.2港元,是上周五匯源停牌時的收市價4.14港元的近3倍。
根據雙方協議,交易完成後,匯源果汁將成為Atlantic Instries的全資附屬公司,並將撤銷其上市地位。而可口可樂的此次收購,蘇格蘭銀行是其財務顧問。
朱新禮,這位1992年起創辦匯源的山東漢子,對待企業控股權向來持開放的態度。他在2001年、2005年曾分別與德隆、統一合作,都帶來了匯源的快速擴張。而今,他終於決定要賣出為之嘔心瀝血16年且盈利能力尚可的企業。
朱新禮為什麼?
可口可樂開出相當於匯源果汁市值3倍的高價,又是為什麼?
記者3日獲得的一份來自相關方面的交易資料,對於諸多交易細節進行了「解惑」。
「閃電式」並購
「這場交易進行得很隱秘,外界幾乎都不知情。」消息公布後當天,一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9月1日,匯源果汁突然宣布停牌。與此同時,摩根大通也在當天發布了相關報告,預測匯源的停牌或因為涉及向母公司收購濃縮橙汁的生產線。而兩天後匯源的公告著實讓外界感到意外。
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匯源方面與可口可樂就此項交易的談判時間僅僅兩個月不到,「進行得很快」。而雙方的接觸則直接源於投行在其中的穿針引線。但目前具體哪家投行擔任了「橋梁」的作用,還不得而知。
根據公告,可口可樂已經對匯源果汁提出了全面收購的計劃,但其所提及的全部收購建議均為可能收購建議,須待先決條件達成後方可作出。而共持有匯源果汁近66%股份的三大股東已對該交易作出不可撤回的承諾。這三位股東分別是匯源果汁母公司中國匯源果汁控股有限公司、達能集團和Warburg Pincus Private Equity(華平基金)。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匯源控股與達能在匯源果汁的持股比例分別為41.53%、22.98%。
在可口可樂收購消息刺激下,匯源果汁3日開盤即飆升,下午收盤價為10.81港元,漲161%。而有市場人士擔心,這樣的價位繼續上升達到收購價,可能會影響可口可樂的全面收購計劃。
但新鴻基金融分析師Fiona Wong表示,股價不會接近於收購價,因為這一交易還受限於一些條件,如股東同意、政府不幹預等,因而收購前景尚存在一些不明朗因素。她指出,如果交易告吹,則股價將會非常迅速地回落。
朱新禮套現
盡管朱新禮仍將擔任匯源果汁名譽主席,但根據匯源與可口可樂達成的不競爭承諾,在兩年內,朱新禮將促使其任何關聯公司不會在中國經營或參與任何與匯源集團核心業務(乳業除外)構成競爭的業務。這意味著,朱新禮徹底套現了其白手起家創建的匯源果汁業務。
有熟悉交易的人士告訴記者,朱新禮退出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對於匯源這樣以單品牌和品種銷售的企業,相比多品牌的飲料公司,其在渠道方面面臨的成本壓力相對較大,隨著未來競爭的激烈,運營難度將隨之加大。
事實上,在上市之前,朱新禮曾有意選擇統一進行合作。當時,匯源方面就表示,除了資本支持以外,統一與其在產業鏈和銷售渠道上還有整合的可能與需求。而此次收購之後,可口可樂方面也表示,將會利用其分銷網路和原材料采購能力,為匯源帶來協同效應。
另一方面,早在2001年,夢想著將匯源做大做強的朱新禮還曾一度與當時風頭正勁的德隆合作。當時,德隆旗下的新疆屯河出資5.1億元與匯源成立合資公司,並且擁有合資公司51%股權。而以大部分核心資產入股的匯源只佔股49%。這是朱新禮第一次出讓匯源控股權。「這至少可以說明朱新禮並不眷戀控股權。」一位熟悉朱新禮的人士說。
「這無論是對匯源還是對朱新禮本人都是個不錯的選擇。」上述人士說。據他分析,上市之後,不管是匯源果汁還是朱新禮本人都面臨新的經營壓力和瓶頸,從可口可樂的收購價格而言,溢價已經相當不錯。
另外,業內人士推測,接班人問題可能是朱新禮選擇轉讓匯源的因素之一。自白手起家創立匯源之後,朱新禮已經打拚多年。有消息顯示,在面臨接班人問題時,他曾明確表示不可能讓女兒接班,因為不願意為女兒選擇固定的道路。
據記者查閱公開資料,持有匯源果汁41.53%股權、即6.1億股的匯源控股為朱新禮全資持有,一旦全部為可口可樂收購,朱新禮個人將套現74億港幣。
記者還了解到,匯源品牌的所有產品都裝入了上市公司,但在上市公司之外,朱新禮擁有的資產還包括贛南果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藍貓淘氣音頻營銷有限公司和很多果園。
可口可樂為什麼
據公告稱,可口可樂將計劃以每股12.2港元收購匯源全部股份,約為匯源上周五停牌前的收市價4.14港元的3倍。據可口可樂自己的估算,整個交易作價將達到24億美元。
「匯源在中國是一個發展已久及成功的果汁品牌, 對可口可樂中國業務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可口可樂公司首席執行官及總裁穆泰康第一時間就此交易做出評價。
「可口可樂願意出高價購買匯源果汁的股份,因為匯源果汁的原材料采購與可口可樂的分銷可以協同合作,提高運營效率,而匯源在國內的果汁飲料市場處於領導位置,加上果汁飲料市場增長很快,中國對於可口可樂很重要,拿下匯源,就少掉一個競爭對手。」該知情人士透露。同時,此次收購還包括很多生產設備,對可口可樂全面進入果汁飲料領域具有極大的幫助。
實際上,可口可樂公司對匯源果汁的收購價格,是其近期股價的近三倍。
可口可樂公司將以每股12.20港元的出價,收購匯源果汁至最後交易日已發行的1468816204股匯源股份,總代價約為179.2億港元。加上於最後交易日,匯源尚未行駛的可換股債券73362份,可換購111658245股股份,這部分的收購價格為每份債券每1000美元面額18577.73港元,總計13.62億港元。
另外,在最後交易日,匯源還有尚未行使的匯源購股權29960500份,購買購股權與注銷IPO前後尚未行使匯源購股權的代價,共計1.74億港元。三項疊加,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的總價為196.5億港元。
而匯源股份在最後交易日在聯交所當日報收4.14港元,但匯源股份在之前的5個交易日(包括當日)的每股平均收市價為4.04港元,之前10個交易日每股平均收市價3.96港元,之前30個交易日則為4.10港元,而之前60個交易日的每股平均價報收4.59港元,若以12.20港元的收購價,溢價近3倍。
基於湯森路透對其2008年利潤預期,可口可樂此次收購價約相當於市盈率42.8倍。因此,有分析人士對收購價如此之高感到意外。但Fiona Wong認為匯源似乎是可口可樂在內地的惟一選擇,因為匯源在內地果汁批發市場佔有率最高,可口可樂可立即獲得匯源的所有客戶和生產廠,鑒於匯源的客戶基礎,溢價合理。
「我們認為以196.5億港元的總價收購匯源果汁是合理的,匯源是一個很成功的品牌,很具市場潛力。」李小筠回應本報記者稱,可口可樂未來將繼續保留匯源的品牌,甚至包括目前的運營模式。但對於匯源前述上市公司之外的資產是否有收購計劃,李小筠稱目前尚無法回答。
對於為何可口可樂能順利購得匯源,李小筠的說法則是,價格合適、雙方聯手進軍中國飲料市場與可口可樂生產能力強等。
就可口可樂在收購成功後短期以現金支付196.5億港元,現金是否充裕,知情人士稱,可口可樂公司現金很多,中期可口可樂的盈利為29.9億美元,經營業務產生的凈現金流達31.8億美元,而截至6月27日,其現金等價物達65.7億美元。
這位知情人士稱,可口可樂能從「感興趣」的一些買家中購得匯源果汁股份的原因在於,可口可樂在向匯源果汁表示購買意向時,曾經承諾將不改變匯源果汁現行的運行模式。
另一個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該並購是否也將涉及中國剛剛出台的《反壟斷法》相關內容,並相應遭遇相關的反壟斷調查?
對此,李小筠認為,果汁飲料市場很大,即使可口可樂聯手匯源之後,其在這個領域仍不會有一個很大的數字。但她也表示,將會向相關部門提交材料以配合收購的批准。
據記者了解,此項收購可能會經歷漫長的審批過程。此前,包括雙匯和大寶的外資並購案在審批方面都耗時很長。雙匯方面曾告訴記者,這期間經歷的大規模的反壟斷調查會議就有好幾次。而大寶的審批更是長達一年半。
PE或為匯源賣出誘因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得知,可口可樂公司與匯源果汁的收購洽談僅有兩三個月時間,而匯源出售其股份的原因或許在於,參股匯源的PE到了退出之時,獲利了結是PE的本性。
在匯源將股份轉讓給可口可樂公司之前,匯源的三大股東分別為匯源控股,持股比例為41.53%,達能公司,持股比例為22.98%,以及「其他」,持股比例為35.49%。
從公告中,看不出持股比例為35.49%的「其他」是由哪些部分組成,但從公告中的不可撤回承諾中,一家根據英屬處女群島法律注冊的名叫Gourmet Grace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公司浮出水面,這家公司由一個叫Warburg Pincus Private Equity IX,LP的公司全資擁有(私人資本運營公司:華平基金)。
Gourmet Grace持有匯源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的6.37%。另外,荷蘭銀行香港分行、匯源控股與Gourmet Grace還持有匯源的可換股債券,經兌換為股份,荷蘭銀行香港分行持有占已發行匯源股份的6.14%,匯源控股持0.57%,Gourmet Grace持0.22%,總計占已發行股份的6.93%。
而PE退出或將是匯源轉讓股份的誘因,也可以從另外一方面印證,匯源果汁的盈利很好,沒有轉讓自己股份的理由。
匯源果汁於2007年2月23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上市距今僅一年零6個月。而從2007年匯源果汁的年報中可以看出,匯源果汁上市以來的業績不錯。截至2007年12月31日,匯源果汁收入達26.563億元,較2006年增長28.6%,股東應占溢利較2006年增長188.9%,達6.40億,按照匯源果汁的說法,2007年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於果汁市場的持續增長,百分百果汁產品系列占市場領導地位,導致營業額穩定上升。
從匯源的股份結構(被收購前)可以看出,匯源控股的持股比例為41.53%,而達能公司與「其他」的持股比例共為58.47%(分別為22.98%與35.49%),達能公司是一家根據新加坡法律注冊成立的公司,是Group Danone S.A的全資附屬公司。
如果達能公司與「其他」聯合退出匯源的股份,那麼他們將占據一半以上的股份,但「其他」是如何組成的,未得到披露,有一部分是小股民的流通股是可以肯定的,但都可以從市場買到。而如果依據知情人士所言,PE的退出是誘因,PE的性格是只要受讓方開價合適,就願意出售變現,這也能從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何可口可樂公司願意以匯源股價近3倍的價格收購匯源。
另一個退出者達能
伴隨朱新禮一起退出的還有達能,它的撒手同樣值得探究。「按理說,如果朱新禮退出,達能應該是最合適的接盤者。」有業內人士指出。
眾所周知,對國內飲料龍頭企業均有控制慾望的達能是在經歷長達五、六年的追逐之後,才得以牽手匯源的。2006年7月,趕在匯源上市之前,達能同美國華平基金、荷蘭發展銀行和香港惠理基金共同以約2.2億美元的代價,持有匯源35%股權,其中達能持股約22.18%。
2007年2月,距達能參股匯源僅半年時間,達能就在匯源IPO時行使優先認購權,以1.223億美元的代價,將所持匯源果汁的股份由上市前的22.18%增持至24.32%,但隨後遭遇匯源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攤薄至21.3%。不過,達能在匯源果汁的第二大股東身份卻一直牢固,外界普遍認為,一旦有機會,達能將會繼續增持匯源的股權。
而此次達能選擇了一同退出。對此,達能方面給出的說法是,達能作為一個戰略投資者身份,在可口可樂全面收購後,沒有理由再繼續持有匯源的股權。同時,可口可樂的身份還是達能的行業競爭方。
據記者估算,達能在此次交易中也將套現41億港幣。而此前達能獲得這部分股權的總投入應該在2.6億美元左右。
但據熟悉達能的人士透露,達能的退出一個重要原因是受到了娃哈哈事件的影響導致其整體戰略發生了變化,在達娃事件結果明朗之前,達能在中國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動作。
事實上,自達娃事件爆發之後,達能在中國的合資公司中一直處於淡出的狀態。去年10月,達能從光明的股東行列中退出,到去年年底,因為合資批復的原因,達能再度與蒙牛分手。此次撒手匯源,達能對中國飲料市場的控制已越來越小。
達能方面表示,將利用此次投資收益發展主營業務,其中包括在中國市場的業務。目前,達能已將新鮮乳製品、水飲料、嬰兒營養品和醫療營養品作為四大業務板塊。據悉,目前達能在中國獨資經營的乳製品業務正在積極籌備之中。
C. 誰是LEE Siang Chin
LEE Siang Chin先生,為海隆控股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審核委員會主席兼薪酬委員會成員。彼於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二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Lee先生為馬來西亞、倫敦、澳大利亞及香港的公司提供財務諮詢服務積逾40年經驗。Lee先生於下列公司出任董事職務:Star Publications (Malaysia)Bhd.、惠理集團有限公司、AmFutures Sdn. Bhd.、AmInvestment Services Sdn. Bhd.、AmInvestment Management Sdn. Bhd.、UniAsia Life Assurance Bhd.、社會保障組織、AmFraser Securities Pte. Ltd.。Lee先生過往於一九九九年至二零零四年出任Surf88. Com Sdn. Bhd.主席兼總經理,並於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九年擔任Arab-Malaysian Securities Sdn. Bhd.(現稱AmSecurities Sdn. Bhd.)總經理。彼亦曾任職於倫敦、悉尼及吉隆坡的多間投資或商人銀行的企業融資部門。彼曾出任多項公職,並於一九八七年至一九八八年出任吉隆坡證券交易所的董事會成員及於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九年擔任馬來西亞Association of Stock Broking Companies總裁。Lee先生為英格蘭及威爾斯特許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及馬來西亞注冊會計師協會會員。
D. 想咨詢大家一個事情,為什麼我在惠理的官網上查不到基金每日的價格呢
我之前也遇到了樓主說的這個問題,如果你是在國內登陸惠理集團的官網確實是看不到每日基金的價格的,行業監管你懂的。教你一個好辦法,你登陸了官網以後,在左上角可以選擇所在的地區的,你先選好香港,等以頁面跳轉以後,在菜單欄里選擇「基金及服務」這個選項,然後選擇「專業投資者」,向下拉到「基金列表」,選擇你想要看的基金,就能看到每日的價格,你還可以對比看看其他的基金,挺方便的。
E. 朱新禮的創業之路
1980年代後期,「要致富,種果樹」一度成為沂蒙山區的發展之路。但由於交通、信息、加工業滯後,果農豐產不豐收,有果賣不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各種水果爛掉,有的果農乾脆砍掉果樹再去種糧。
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的南巡講話猶如一股春風吹遍祖國大地。機遇和責任激勵大批有志之士湧入商品經濟的大潮。朱新禮也毅然扔掉了令人羨慕的「鐵飯碗」,決心為廣大果農闖出一條致富之路。
「我當時接手的是一個負債千萬元、停產多年、已經倒閉的縣辦水果罐頭廠。工人吃飯的錢都沒有,去銀行貸款更是困難,因為人家看不起你,不信任你。我們就用補償貿易的方法,買外國人的設備,加工產品賣給外國人,去掙外國人的錢。」朱新禮回憶說。
1993年,第一批濃縮蘋果汁生產出來了,朱新禮隻身一人帶著樣品,背著山東大煎餅,去德國參加食品展。請不起翻譯,就請朋友在國外讀書的孩子客串幫忙;沒錢吃飯,就每天在賓館用山東煎餅充飢。優質的產品連同朱新禮的真誠,終於打動了外國公司。當價值500萬美元的濃縮果汁出口訂單拿回工廠時,許多人仍不敢相信這是事實。此後,匯源濃縮果汁相繼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朱新禮並沒有滿足於打開了濃縮果汁國際市場,他還要創建工廠,灌裝果汁飲料,開拓國內市場。1994年10月,朱新禮帶領30人的隊伍來到北京順義安營紮寨。對此,家人和員工都十分不理解:剛過了幾天安穩、舒服的日子,又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創業,豈不是冒險?但朱新禮有他的想法:要想為廣大果農帶來更多實惠,就要把事業做大;要想把事業做大,就要走出大山。
北京擁有獨特的地理、交通、信息、人才、市場等優勢,到北京創業是一展身手的最好選擇。朱新禮講述了他當年的想法:「風險肯定有,但怕風險,一輩子也成不了大事。在北京創業的日子裡,我們30多個人夜間是車間工人,白天是營銷人員,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雖然困難重重,但我卻信心百倍。因為我堅信我的選擇,堅信我的產品。」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匯源果汁」終於叩開了北京市場的大門。從此,匯源的名字一步步叫響了京城,叫響了全國。隨著企業名聲越來越大,匯源加快了發展的步伐。 對賭德隆,成為唯一從德隆系「全身而退」的企業
2000年,德隆主動找上匯源,多次邀請朱新禮去新疆考察番茄種植、加工基地。2001年3月,德隆旗下的新疆屯河以5.1億元現金出資控股51%,匯源則以資產出資持股49%,雙方共同組建了合資公司——北京匯源。互補效應在合資一年半後很快顯現出來。藉助北京匯源的平台,德隆在飲料領域與國內數家巨頭展開了收購兼並的談判。這期間,匯源在全國密集投資建廠,初步完成了果汁產業的整體布局。
2003年,德隆系出現資金鏈危機。德隆和匯源在上海展開了拉鋸式談判。德隆看好現金流充裕的北京匯源,提出了全面收購計劃,擬以7倍於合資公司年利潤的價格收購匯源集團所持的北京匯源49%的股權,並於三年後支付全部款項。
朱新禮則有針對性地提出,用最短時間以現金回購德隆所持股權。兩天後,朱新禮籌集到了所需現金,重新將北京匯源攬回懷中。而匯源也因此成為最早、也是唯一從德隆系「全身而退」的企業。
牽手統一,聯合達能,完成香港上市
2005年,匯源與統一集團簽定了組建合資公司協議。匯源集團分拆其果汁產品業務,統一集團斥資3030萬美元、約合2.5億人民幣,雙方共同組建「中國匯源果汁控股」,統一集團持有合資公司5%的股權。與15個月前回購北京匯源51%控制權支付的5.3億元人民幣相比,此次合資的升值幅度高過400%,業界驚呼為「天價」。匯源藉此充實了資金鏈,完善了營銷網路。
2006年,匯源大力引入法國達能、美國華平基金、荷蘭發展銀行和香港惠理基金,出售35%的股權,價格是2.2億美元。匯源總價值由此飆升到近6.28億美元。
2007年,匯源果汁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上市當日股價大漲66%。匯源也藉此實現了與國際資本平台的成功對接。
2008年,可口可樂要約收購匯源果汁全部已發行股份(66%),出價約24億美元。匯源總價值再度飆升到36.36億美元。不到十年時間,朱新禮通過資本跳板,實現了匯源資產增值50倍以上。
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事件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樂及其旗下全資附屬公司AltanticInstries聯合宣布:將以總價179.2億港元收購匯源果汁全部已發行股本以及匯源全部未行使可換股債券;注銷匯源全部未行使購股權,提出自願條件現金收購建議。這成為可口可樂當時在中國、也是在其發展史上除美國之外的最大的一筆收購交易。
時任可口可樂首席執行官及總裁的穆泰康在第一時間表示:「匯源在中國是一個發展已久並且成功的果汁品牌,對可口可樂中國業務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
在可口可樂宣布收購匯源果汁後,國內迅速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網上一項由近7萬名網民參與的調查顯示,高達82%的網民反對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
2009年3月18日,商務部發布消息,否決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這不僅是2008年8月《反壟斷法》實施之後商務部首次否決的外資收購案,也意味著當時金額最大的外資企業全資收購中國企業的交易案以否定的形式被畫上了句號。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反壟斷法》立法起草專家組成員王曉曄表示,反壟斷的審查將需要非常專業的判斷。在審查並購的時候,首要一步是界定「相關市場」。簡單地說,就是在計算市場份額的時候以哪個市場作為「分母」。比如,是以軟飲料市場作為「分母」,還是以果蔬汁市場作為「分母」。其實,在整個飲料市場內,匯源被並購部分所佔份額是很小的。
資深財經媒體評論人張庭賓表示,在網上調查中,很多人都反對這樁並購案,可能沒有多少人真正從反壟斷與維護經營者,特別是作為出賣方的匯源的正當競爭利益的角度去考慮,似乎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殖民恐懼在起作用——把一個外國企業對中國企業的並購看成了事關國體的大事。實際上,將自己的企業經營好,尋求被並購,找個好婆家,也是經營者參與競爭的一種結果和出路。不批准可口可樂並購匯源,其實也意味著不同意匯源找個好婆家,匯源也許就此失去了一次發展和上台階的機會。
但作為當事人的朱新禮,在多年後接受采訪時說:我認為那是一個機會,如果我們把25億美元從美國人手裡拿過來,如果投到中國的現代農業的話,就能幫助很多農村、農民實行規模化經營,科技化經營,品牌化經營。同時,我們還能藉助可口可樂的平台,把中國的新鮮水果和濃縮果汁輸送到全球去,輸送到100多個國家去。
發展匯源農業
匯源集團成立以來,一直秉持「大農業」理念,堅持農業產業化方向,逐步構建了一個全國性果汁產業鏈。2009年以來,匯源集團按照朱新禮「大中國、大農業、大有作為」的夢想,逐步由果汁產業向農業領域延伸,由大農業向養生大農業升級,並確立和實施了「發展養生大農業、創造健康新生活」的企業使命。
匯源養生農業包括種植、養殖、加工業、觀光旅遊、休閑度假、養生養老業、是農工商高度融合、一二三產業互相支撐的大農業。
目前匯源果汁已在全國建立了將近百家現代化工廠及農業項目,鏈接1000多萬畝名特優水果、無公害水果、A級綠色水果生產基地和標准化示範果園;建立了遍布全國的營銷服務網路,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水果產業化經營體系。
F. 是否能在惠理財app上投資理財
肯定可以呀,惠理財app是香港惠理集團旗下的產品,在裡面就可以看到每日港股的走勢,而且惠理集團那麼大的公司在裡面投資肯定是絕對的安全的呢。
G. 香港打工皇帝
香港十大「打工皇帝」近日新鮮出爐,這十人在上年度繳交薪俸稅稅款總額高達4.59億港元,較上一年多3100萬港元,創五年新高。排首位的「超級打工皇帝」,繳稅7100萬港元,按此推算,估計每小時薪酬高達14萬港元,高過不少打工仔的年薪。
在打工的朋友可以進群交流下,群的號碼是854加上365加37
H. 現在人民幣貶值,像滬港通深港通這些跨境投資貌似很火有什麼港基推薦啊
除了滬港通和深港通的開通,其實現在香港證監會也宣布了純港股網上開戶的政策,所以想買香港基金比以前要便利多了。不過跨境投資還是要找有口皆碑的品牌,像香港的惠理集團,是經歷過97金融危機、非典等多次股壇地震的,資產管理規模還不斷擴大,可以考慮。
I. 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於1999年成立,專責管理一系列的絕對回報偏持長倉基金,並為機構投資者提供管理及副管理服務。公司已根據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獲發牌照在香港進行證券買賣、就證券提供意見、就期貨合約提供意見及提供資產管理之受規管活動。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是惠理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