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東軟集團總裁助理王自棟是哪裡人
...甚至關心中國軟體外包行業的人覺得「遺憾」的結果已經出爐 ——東軟在公告中稱,「8月88日,東軟集團接到... 東軟集團用「十分遺憾」表達他的心情。 東軟集團高級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王自棟,在一份新聞資料中,...
㈡ 中國前20名IT名人的名字
王嘉廉:CA創始人,總裁,中國上海
揚致遠:YAHOO創始人,中國台灣
庄思浩:BEA公司創始人,BEA公司CEO,中國香港
陳丕宏:美國宏道公司 BroadVision 總裁,台灣台北
張明正:趨勢科技公司董事長,中國台灣
劉英武:President & CEO, Walker, Inc.(原IBM軟體事業部總經理),湖南衡山
李開復: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台灣台北
張亞勤: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山西太原
張湘輝:微軟中國研究開發中心總經理,湖南湘潭
陳俊聖:英特爾(Intel)公司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中國台灣
容志誠:英特爾中國研究中心董事總經理、中國區首席技術官,不詳
周偉焜:IBM 大中華地區董事長及首席執行總裁,中國湖南
杜家濱:思科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中國台灣
胡伯林:Oracle中國公司董事總經理,不詳
余宏德:SUN計算機大中華區總裁,不詳
沈惠中:BEA 中國區總經理,不詳
孫振耀:中國惠普公司總裁,中國台灣
俞新昌:康柏電腦公司大中國區總裁,浙江
胡祖六:高盛(亞洲)董事總經理,湖南湘陰
周全:國際數據集團(IDG)創投基金(中國)總裁,不詳
許浚:朗訊科技貝爾實驗室亞太及中國區總裁,中國台灣
孔毅:摩托羅拉總公司高級副總裁兼個人通訊事業部亞太區總裁,不詳
楊邁: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總裁,不詳
馮星君:賽貝斯軟體(Sybase)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中國香港
皮卓丁:Adobe公司中國區總經理,湖南長沙
施振榮:Acer電腦總裁,台灣樟化
李焜耀:明基電通信息公司總裁,中國台灣
柳傳志:聯想控股集團總裁,江蘇鎮江
楊元慶:聯想集團副總裁兼聯想電腦公司總經理,浙江
郭為:聯想電腦總裁,河北秦皇島
張玉峰:北大方正集團公司董事長、北大方正集團公司總裁,陝西蒲城
張兆東:北大方正集團公司總裁,浙江臨海
李漢生:方正數碼有限公司總裁,中國香港
王之:中國長城計算機集團公司董事長,出生地不詳
張本正:清華紫光集團總裁,遼寧營口
楊賢足:中國聯通董事長,廣東揭陽
李慧芬:中國聯通總裁,中國北京
田溯寧:中國網路通信有限公司總裁,中國北京
丁健:亞信科技(中國)總裁,中國北京
吳鷹:UT斯達康(中國)有限公司總裁,中國北京
周寰: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董事長、總裁,不詳
候為貴: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不詳
任正非:深圳華為總裁,不詳
段永基:中關村科技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北京
李東生:TCL集團公司總裁,廣東
吳士宏:TCL集團副總裁,原微軟中國公司總經理,北京
楊偉強:TCL電腦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不詳
馬新強:武漢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不詳
李穎:賽迪集團總裁,賽迪傳媒的董事長
龍秋雲:湖南電廣傳媒董事長、總經理,湖南
楊德泉:湖南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湖南長沙
姜豐年:新浪網董事長,中國台灣
丁磊:網易公司總裁,浙江寧波
張朝陽:搜狐網總裁,陝西西安
葉克勇:中華網首席執行官,中國香港
王兟:TOM.COM行政總裁,不詳
王志東:前新浪網總裁,北京點擊科技總裁,廣東東莞
王峻濤:西單商場購物網站董事長,福建福州
馬雲:阿里巴巴網站創始人,浙江杭州
劉積仁:東軟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遼寧丹東
丁亮:創智集團總裁,湖南長沙
王文京:用友軟體總裁,江西上饒
徐少春:金蝶國際總裁,湖南沅江
雷軍:金山公司總裁,湖北仙桃
求伯軍:金山公司董事長,浙江新昌
宋如華:托普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浙江紹興
鄒其雄:速達軟體總裁,湖南長沙
王愛先:浪潮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總裁,浪潮信息董事長,山東
宋朝弟:科利華股份公司董事長,黑龍江哈爾濱
蘇啟強:珠穆朗瑪電子商務公司董事長,福建永定
李儒雄:連邦公司總裁,湖北洪湖
柳軍飛:中科軟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中國湖南
吳鐵:雅寶拍賣網公司董事,首席執行官(原北京連邦總裁),湖南長沙
梁肇新:北京世紀豪傑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廣西玉林
王江民:北京江民科技公司總裁,山東煙台
㈢ 東軟集團老總劉積仁的簡介!
劉積仁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男,1955年出生,計算機應用專業博士。公司創始人之一,現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兼任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曾任東北大學副校長。同時,劉積仁博士也是世界經濟論壇新興跨國公司議程理事會成員,並曾多年擔任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咨詢理事會成員等職。劉積仁於1984年開始在東北大學攻讀博士,1986年至1987年在美國國家標准局計算機研究院做論文研究,1987年回國獲東北大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第一個計算機應用專業博士。1991年劉積仁創建東軟,1993年6月至1999年8月任公司董事、總經理,1999年8月始任公司董事長。曾榮獲「第六屆亞洲商業領袖•創新人物獎」、「2009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10安永中國企業家獎」、「最具戰略眼光董事長」獎、「最具社會責任董事長」獎、「中國最佳商業領袖獎」、入選「IAOP外包名人堂」、「中國軟體產業十年功勛人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先進工作者」稱號、「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㈣ 東軟真是垃圾,純粹的騙子公司!
我在東軟svvd部門工作一年,開發部門工作了2年,還第一次看見這么多人黑東軟……先來一句酸酸的話,如果你這是一個有實力的人,何苦不去微軟……
我已經做好了寫完以下內容被噴的准備,不過你是大噴子也好還是小噴子也好,請你看完,然後盡可能噴的我說不出話,在此感謝了。
標題說東軟是騙子公司……我想不通的是,一個騙子公司居然在全國有這么多自己的辦公點,北到沈陽總部,南到成都;大連東軟分公司佔了半座山(自己去網路,那個城堡就是大連東軟),沈陽東軟佔了一整個園區,如果從頭到尾這都是一個騙局,我覺得這個「劉」騙子可能比馬雲有才華……畢竟歪門邪道走到這個份上我覺得還是很有實力的。
前兩張圖是大連東軟的部分照片,最後一張國旗後是我所在的辦公樓
待遇低,的確,我承認,我在大四實習的時候在大連東軟,月工資1000,員工福利除了帶著大家到處沙灘到處玩,過節發點發點月餅粽子湯圓啥的,什麼巴黎貝甜什麼的,也不太了解,盒子倒是挺好看,哦對,還有個四人宿舍,畢業以後,我在東軟試用期剛剛拿到4k+5險1金,作為it公司,女士帶著產假丈夫帶著陪產假,其他婚喪家庭變故假都很齊全,我不知道還要什麼待遇,前提是沈陽的消費並沒有你家那高,而且沈陽的中小it公司幾乎都沒有公積金。
領導,最為技術階層員工,我接觸的領導只有我們辦公室經理(沈陽),和以前辦公室經理(大連),如果說他們三位經理是靠關繫上去的我是絕對不信的,很多公司都是領導從不加班,但是我卻很少能在我的經理下班後再下班,有一天我就好信兒,我就想看看我們經理每天幾點走,然後我後悔了……起碼,我遇見的三個經理,都是實打實的靠譜,你什麼時候問他「還不走?」,他們的回答要麼是「今天活多」,要麼是「你先走吧,我還有點事忙活」,呵呵,這走關系,沒走明白啊,不會那20%都被我遇上了吧……
這個世界總會有人站在你的對立面,我也有我不喜歡的東西,就好比我非常不喜歡php,偶爾會在csdn公眾號吐槽一下,但是絕不會如此惡毒地詛咒。遠了不說,我看見這個帖子,2012年2月12日就有人在詛咒東軟倒閉,但是真的有點不走運,我剛剛漲了工資。就好像dnf從出生那天就有人說它這個月就會關服一樣。
東軟對待新人絕對是足夠寬容的,這點親身體會,員工是分等級的,我最早是1級,那時候是實習生,現在是2級,初級軟體工程師,下周一我要升到3級,這三年經歷了很多,以前一直以為自己行了,老牛比了,啥活都能幹了,但是每一次我接觸到新項目的同事,他們總會給我技術上的震撼,由於我的組長休產假,另一個組員因為孩子太小決定要做全職太太,所以臨時調來一位同事,他是5年前在做我這門語言,5年後,他依舊能用這些「舊東西」以壓倒性的優勢超過我的效率。如果你們覺得東軟是靠壓榨新人來盈利……我不想笑,但我忍不住。
項目不論水平多爛,能做出來就行?
我咋沒發現啊!?我獨自接的第一個項目其中涉及到道一個ui,要求做一個滾動式的日期和時間選擇器,還拿了一些其他app做例子,我查了很久網路,做,是做出來了,但是,丑,也是丑哭了,組長路過我的工位,看見我在擼這個選擇器,她只說了一句,咱們的neuui工程里有通用的,你那來設置一下屬性,顏色樣式都有現成的……組長一句話,我倒沒有覺得多輕松,反而覺得更沉重,我查了好幾天的功能,他們說居然有現成的……而這種ui,上百個,這種東西,暫不說靠爛技術,就是靠我自己,我要做多久能做出來這些功能……然後我才知道,為什麼我做出來的app都是不超過10mb。
代碼和語言一樣,是純粹的,如果你不懂,你一句話也聽不懂,也說不出。
加班與加班費?
我在大連實習階段,天天加班,也沒說不給錢啊?來到沈陽東軟,也沒說天天加班啊,我新項目的同事,從來到點上班,到點下班,工作從來不拖拉,每天8小時,絕對高效率工作……如果我分配的工作我干不完,我一定會和同事溝通,和領導反應,而不是成天在微信上和朋友抱怨,一聊就是一上午。我每天都會在公司多干兩小時,不是為了報答公司,而是為了自己能有一天,和我身後這些同事一樣牛逼。
你明明很弱,人家努力的時候,你不努力,人家下班,你跟著下班,你還想要高福利,不好意思,東軟或許是個騙子,但是騙子也不想養懶人。
所以,以上,恕我難以理解在座各位的看法
對了,說到發展太快,我得糾正一下,我還真是在「小城市」生活慣了,但是「大城市」真的好嗎?干這行的都知道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很厲害,但是這些地方普遍有個狀況就是,公司核心員工就只有從「搬家前」帶來的「大手子」,剩下幹活的都是來混工齡的年輕人,最後真正能留在公司的只有那麼百分之一,弄不好還會跳槽更大的公司,而我所在的東軟,我的經理跟我說過這么一句話,因為當時因為功能做不出來,想「引咎辭職」,經理問我,你想不想在這干?我說想,那你就踏踏實實干,有難處了,找同事幫忙,身後的那個「全職太太」抬頭看了我一眼,還給我一個肯定的微笑,再幹不了就找我,我給你調人!雖然不知道這里多少是實話,但是我感動了,我相信,在華為的狼性態度下,是不可能允許有這種情況發生的。
程序員從來都是能幹就干,不能幹拎包走人,我不相信在沒有人情味兒的南方有哪個公司會這么做,@dayulxl ,城市發展慢怎麼了?我上班也不用起大早,趕地鐵換地鐵的,也不用為了省下房租水電住到N環之外,最起碼,我打車還便宜啊。怎麼啊?發展慢影響我喘氣了,還是影響我8點半上班8點鍾才起床了?
㈤ 東軟集團的管理層
劉積仁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王勇峰總裁
Klaus Michael Zimmer(克勞斯·邁克爾·西曼)高級副總裁
陳錫民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盧朝霞高級副總裁
張霞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首席知識官
王經錫高級副總裁
張曉鷗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
李軍高級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
王楠高級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
㈥ 請問IBM現任總裁是
IBM大中國區總裁周偉、Intel中國區總裁楊旭、微軟中國區總裁唐駿、3COM公司中國區總裁鄧元、神州數碼公司總裁郭為、東軟集團總裁劉積仁、用友集團總裁何經華、金蝶國際軟體董事長徐少春……
㈦ 中國前20名IT名人的名字有哪些
王嘉廉:CA創始人,總裁,中國上海
揚致遠:YAHOO創始人,中國台灣
庄思浩:BEA公司創始人,BEA公司CEO,中國香港
陳丕宏:美國宏道公司 BroadVision 總裁,台灣台北
張明正:趨勢科技公司董事長,中國台灣
劉英武:President & CEO, Walker, Inc.(原IBM軟體事業部總經理),湖南衡山
李開復: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台灣台北
張亞勤: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山西太原
張湘輝:微軟中國研究開發中心總經理,湖南湘潭
陳俊聖:英特爾(Intel)公司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中國台灣
容志誠:英特爾中國研究中心董事總經理、中國區首席技術官,不詳
周偉焜:IBM 大中華地區董事長及首席執行總裁,中國湖南
杜家濱:思科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中國台灣
胡伯林:Oracle中國公司董事總經理,不詳
余宏德:SUN計算機大中華區總裁,不詳
沈惠中:BEA 中國區總經理,不詳
孫振耀:中國惠普公司總裁,中國台灣
俞新昌:康柏電腦公司大中國區總裁,浙江
胡祖六:高盛(亞洲)董事總經理,湖南湘陰
周全:國際數據集團(IDG)創投基金(中國)總裁,不詳
許浚:朗訊科技貝爾實驗室亞太及中國區總裁,中國台灣
孔毅:摩托羅拉總公司高級副總裁兼個人通訊事業部亞太區總裁,不詳
楊邁: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總裁,不詳
馮星君:賽貝斯軟體(Sybase)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中國香港
皮卓丁:Adobe公司中國區總經理,湖南長沙
施振榮:Acer電腦總裁,台灣樟化
李焜耀:明基電通信息公司總裁,中國台灣
柳傳志:聯想控股集團總裁,江蘇鎮江
楊元慶:聯想集團副總裁兼聯想電腦公司總經理,浙江
郭為:聯想電腦總裁,河北秦皇島
張玉峰:北大方正集團公司董事長、北大方正集團公司總裁,陝西蒲城
張兆東:北大方正集團公司總裁,浙江臨海
李漢生:方正數碼有限公司總裁,中國香港
王之:中國長城計算機集團公司董事長,出生地不詳
張本正:清華紫光集團總裁,遼寧營口
楊賢足:中國聯通董事長,廣東揭陽
李慧芬:中國聯通總裁,中國北京
田溯寧:中國網路通信有限公司總裁,中國北京
丁健:亞信科技(中國)總裁,中國北京
吳鷹:UT斯達康(中國)有限公司總裁,中國北京
周寰: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董事長、總裁,不詳
候為貴: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不詳
任正非:深圳華為總裁,不詳
段永基:中關村科技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北京
李東生:TCL集團公司總裁,廣東
吳士宏:TCL集團副總裁,原微軟中國公司總經理,北京
楊偉強:TCL電腦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不詳
馬新強:武漢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不詳
李穎:賽迪集團總裁,賽迪傳媒的董事長
龍秋雲:湖南電廣傳媒董事長、總經理,湖南
楊德泉:湖南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湖南長沙
姜豐年:新浪網董事長,中國台灣
丁磊:網易公司總裁,浙江寧波
張朝陽:搜狐網總裁,陝西西安
葉克勇:中華網首席執行官,中國香港
王兟:TOM.COM行政總裁,不詳
王志東:前新浪網總裁,北京點擊科技總裁,廣東東莞
王峻濤:西單商場購物網站董事長,福建福州
馬雲:阿里巴巴網站創始人,浙江杭州
劉積仁:東軟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遼寧丹東
丁亮:創智集團總裁,湖南長沙
王文京:用友軟體總裁,江西上饒
徐少春:金蝶國際總裁,湖南沅江
雷軍:金山公司總裁,湖北仙桃
求伯軍:金山公司董事長,浙江新昌
宋如華:托普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浙江紹興
鄒其雄:速達軟體總裁,湖南長沙
王愛先:浪潮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總裁,浪潮信息董事長,山東
宋朝弟:科利華股份公司董事長,黑龍江哈爾濱
蘇啟強:珠穆朗瑪電子商務公司董事長,福建永定
李儒雄:連邦公司總裁,湖北洪湖
柳軍飛:中科軟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中國湖南
吳鐵:雅寶拍賣網公司董事,首席執行官(原北京連邦總裁),湖南長沙
梁肇新:北京世紀豪傑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廣西玉林
王江民:北京江民科技公司總裁,山東煙台
㈧ 東軟集團總裁秘書崗位工資待遇如何
千萬不要高看總裁秘書這個崗位,這個崗位不會有什麼更好的發展,雖然是在大老闆身邊工作的人,但是總裁秘書不是一個人,而是好幾個人。
這個崗位和普通的秘書崗位無任何差別,該崗位待遇不會超過2500,估計最多也就是2200
㈨ 東軟集團董事長是誰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 ,1955年8月生於遼寧省丹東市,1980年畢業於東北工學院計算機應用專業,1986年赴美國國家標准局計算機研究院計算機系統國家實驗室留學,是我國培養的第一位計算機應用專業博士,33歲時被破格提拔為教授,是當時全國最年輕的教授。並購,全球並購,不同行業並購,這是東軟在今年乾的最多的事情。劉積仁,東軟的董事長,這個喜歡下屬稱呼自己為「劉老師」的大學教授,其儒雅的氣質為人所津津樂道,卻在今年大部分的時間里扮演的是中國軟體行業全球化進程當中「兇猛」的並購者。也許正因為此,劉積仁入圍了中國經濟界的奧斯卡獎——2009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候選人。潛伏從3萬元做成市值200億12月16日,北京,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年度人物錄制現場。劉積仁前一天剛從國外飛回來,在美國的三天時間里簽訂了三份並購協議,略顯憔悴。在主持人對前四位企業家輪番訪談的近一個小時時間里,壓軸的劉積仁一直站著候場。作為國內最大的IT解決方案和離岸軟體服務外包提供商,東軟在軟體外包行業的頭把交椅上已經做了很多年,去年實現整體上市後更是成為中國第一家整體上市的專業化軟體企業,截至今年,全國共有2億人在使用東軟的社保結算系統,1.2億人在使用東軟的電信計費系統,用劉積仁的話來說就是,「你在北京打一下手機有30%的可能用到了我們的軟體,繳納社保則有50%的可能」。劉積仁是在1991年在一片「教授應不應該下海」的爭議聲中創辦東軟。「當時我們租用了東北大學工學院一間半教室作為研究室,全部家當只有3台電腦3個人和3萬塊錢。」劉積仁在回憶東軟創業初期的時候反復提及那時自己並不想把東軟當做一家企業來做,「很長一段時間里我的頭銜都是研究所的所長,也不想把東軟叫做公司」,教授出身的劉積仁「本能」地抗拒著「經理」、「利潤」這些企業化的用詞。所以,從當初的3萬元到2008年市值200億元的上市公司,18年間萬倍的增長,而這期間東軟和劉積仁卻有意無意地保持了低調。對於東軟經常被媒體拿來跟微軟做比較,劉積仁認為兩家公司是行駛在兩條軌道上的火車,「而且在我退休之前也沒有這個信心去趕上微軟」。轉型由做軟體轉向「軟硬兼施」東軟與微軟雖有類似,但確實不同,尤其是在2004年之後。在那之前,東軟專注「寫軟體」,與微軟的差別只是把軟體寫給誰用。2004年,東軟與飛利浦對半出資設立醫療器械公司,開始「造硬體」。劉積仁也一度被外界歸為「機會主義者」。劉積仁倒也樂得承認,「企業家要是眼前的好機會都不去抓住,那怎麼成就一家偉大的公司。」「技術和創新以及對質量的苛求始終是我們的一套主線,無論是軟體產品還是硬體產品。」劉積仁舉了個例子,當時東軟生產出第一台國產CT機的時候,一家跨國醫械公司的銷售經理告誡山東一家醫院的黃姓院長,「不要做民族品牌的受害者」。不過劉積仁拍著胸脯的保證讓黃院長決定一試,結果沒有「受害者」,只有「受益者」。就在醫械儀器打開國內醫療市場的同時,東軟的軟體也迅速跟進,「我們的軟體讓你以後在家裡就可以通過一整套系統管理你自己的健康」。在8月底沈陽東軟總部的一次技術大會上,劉積仁站在一塊大屏幕前向台下的專家、員工和記者敘述東軟今後「軟硬兼施」的未來,40分鍾的演講完全脫稿,只是描繪一幅炫目的技術藍圖,恍惚間讓人想起比爾·蓋茨或是喬布斯。並購中國製造有優勢與這些世界IT巨頭相同的是,劉積仁也在帶領著自己的企業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東軟的全球化第一步就是並購。當被問到這一年之中哪一天最值得紀念時,劉積仁脫口而出,2009年10月8日,「我們在這一天一口氣收購了芬蘭的三家手機軟體設計公司」。在劉積仁看來這並不是一次簡單的並購,而是預示著東軟全球化整合拉開序幕。「經濟危機為我們的海外並購提供了有利條件,所以今年是企業全球化的關鍵窗口期」,劉積仁對東軟的全球化進程顯得信心十足,「與印度等其它國家的軟體公司比起來,我們的軟體企業有獨一無二的優勢,就是中國製造,東軟就是要把軟體和製造業相結合,就像我們在醫療業務這塊做的這樣。」也因此,12月16日在經濟年度人物錄制過程的結尾,當被要求寫下心目中三位中國近十年來的商業領袖時,劉積仁寫下了海爾的張瑞敏,「是他樹起了中國製造的好名聲」,另外兩位劉積仁寫的是柳傳志和馬雲,聯想和阿里巴巴都堪稱中國企業全球化的典範,這也表明劉積仁內心對東軟全球化的急迫與願景。「在東軟沈陽園區當中有個湖,看上去正好是個中國地圖的形狀」,劉積仁跟記者開玩笑,「當初要是有點遠見,就應該改成世界地圖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