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問地雷所有名稱及型號
壓發雷、反坦克地雷、反步兵地雷、防步兵跳雷、防直升機雷、防登陸雷、特種地雷、水雷、燃燒地雷、發煙地雷、訓練用地雷、紅外地雷……(共350種)防步兵地雷又可分為觸發雷、絆發雷、定向雷、詭雷等,反坦克地雷主要是觸發雷和遙控雷
② 地雷一共有幾種
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 AHM 反直升機地雷由英國Ferranti國際公司開發,目前正在研製中。該雷具有聲/紅外雙重感測器和一個具有多個爆炸成形穿甲彈的戰斗部。地雷布設後,聲感測器開始探測有效的雜訊信號,而後將地雷戰斗部朝向並瞄準目標,同時開啟與戰斗部同軸的紅外感測器。當紅外感測器捕獲有效目標後,地雷起爆。爆炸成形穿甲彈丸具有足夠的能量對直升機造成巨大的破壞。美國研製的是一種聲控反直升機地雷。作戰時,根據需要在易遭直升機攻擊的方向上設置地雷,只要聲波探測器感受到直升機的聲音,數據處理系統就開始用三角測量法確定目標坐標。當目標接近到一定地界時,地雷就會根據感測器的信號指導升空,並藉助其紅外自動導引頭所確定的最佳爆炸條件將目標擊毀。它的指揮控制系統可根據螺旋槳發出的不同聲響來區分直升機的類型,其可靠性可達90%。防禦范圍為半 徑400米、高度200米以下的空域,戰斗部的有效距離在100米以上。這種智能地雷 可用人工、火箭炮、陸軍戰術導彈或「火山」布雷系統布設。通過預編程序,感測器還可關閉雷場,讓友方直升機順利通過。
③ 地雷有哪些歷史
地雷在我國約有500多年的歷史。明代兵器製造家首次發明創制了地雷,並大量用於戰爭。明代兵書《武備志》中記載了10多種地雷的形制及特性,並繪有地雷的構造圖。地雷多是用石、陶、鐵製成的,將它埋入地下,使用踏發、絆發、拉發、點發等發火裝置,殺傷敵人。
早期的地雷多是用石頭打製成圓形或方形,中間鑿深孔,內裝火葯,然後杵實,留有小空隙插入細竹筒或葦管,裡面牽出引信,然後用紙漿泥密封葯口,埋在敵人必經之處,當敵人將近時,點燃引信,引爆地雷。這種石雷又叫「石炸炮」。其構造簡單,取材方便,廣泛使用於戰斗。但也因貯葯量小,爆炸力較小,而漸被更新。
後來地雷的形制,特別是發火裝置得到不斷改進,擴大了地雷的有效殺傷范圍。地雷的形制也多種多樣。
④ 地雷有哪些
地雷的種類達350多種,按照用途分類為兩類:殺傷人員的反步兵地雷和破壞車輛的反坦克地雷。
反步兵地雷有分為三類:
爆炸式:爆炸式地雷埋於地下幾厘米深,通常由人踏在壓盤上觸發,這種地雷旨在毀壞附近的物體,如人的腳或腿。
跳躍式:埋設時通常將一小部分導火索伸出地面,由壓力或引線觸發。這種地雷也被稱為Bouncing Betty。一旦受到觸發導火索點燃發射裝葯,將地雷推起離地約1米高隨即點燃主裝葯,對人的頭部和胸部造成傷害。
碎片式:這種地雷朝各個方向釋放碎片,也可只朝一個方向釋放碎片(定向破片地雷)。這種地雷可以對遠達60米之外的人造成傷害,可以殺死近距離的敵人。地雷中使用的碎片為金屬或玻璃。碎片式地雷可以是跳雷式,也可以是地面爆炸式。
⑤ 現在有什麼地雷掛介紹一下
老式地雷主要是拉線雷,在拉火環上拴根長繩子,埋好地雷後人要隱蔽起來。待敵人進入伏擊圈就拉動繩子,引B地雷。
為了安全,繩子在埋雷時掛上去的。沒掛線就不能拉響地雷。。
⑥ 化學地雷有幾種類型
化學地雷通常有兩種類型:一種為地爆式,可觸發或操縱引爆,通常裝填持久性毒劑,造成地面染毒。一種為空爆式,亦稱化學跳雷,常用電點火引燃拋射葯,將裝有膠粘芥子氣或維埃克斯等持久性毒劑的雷彈從拋射筒中拋至2~5米高處爆炸,灑出毒劑液滴造成地面染毒。裝氫氰酸等暫時性毒劑的化學跳雷,則可不用拋射筒,點火後,拋射葯將其拋至約1米高處爆炸造成空氣染毒,這樣可獲得較好的殺傷效果。
⑦ 地雷有哪些種類﹖
地雷的種類達350多種,按照用途分類為兩類:殺傷人員的
和破壞車輛的
。
有分為三類:
爆炸式:爆炸式地雷埋於地下幾厘米深,通常由人踏在
上觸發,這種地雷旨在毀壞附近的物體,如人的腳或腿。
跳躍式:埋設時通常將一小部分
伸出地面,由壓力或引線觸發。這種地雷也被稱為Bouncing Betty。一旦受到觸發
點燃發射裝葯,將地雷推起離地約1米高隨即點燃主裝葯,對人的頭部和胸部造成傷害。
碎片式:這種地雷朝各個方向釋放碎片,也可只朝一個方向釋放碎片(定向
)。這種地雷可以對遠達60米之外的人造成傷害,可以殺死近距離的敵人。地雷中使用的碎片為金屬或玻璃。碎片式地雷可以是跳雷式,也可以是地面爆炸式。
⑧ 地雷有哪些部分
地雷是一種爆炸性武器,通常布設在地面下或地面上,受目標作用並滿足其動作條件時即自行發火,或待目標進入其作用范圍時操縱爆炸。
在工程裝備中屬地雷戰器材,主要用於構成地雷場,以阻滯敵人的行動,殺傷敵人有生力量和破壞其技術裝備。它由雷體和引信兩大部分組成。
⑨ 智能地雷的典型代表有哪些
傳統的反坦克地雷是被動式的,僅能對經過其上方或某一方的坦克進行攻擊,攻擊范圍很有限。而智能地雷裝有先進的感測器,可以主動搜索、跟蹤、識別目標,主動攻擊目標,是長了眼睛和翅膀的地雷,不再是埋在土裡默默無聞的「守株待兔」者。智能地雷的典型代表有:
XM93「大黃蜂」反裝甲廣域地雷美國特克斯特朗公司研製。該雷採用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聲感測技術、紅外感測技術以及爆炸成型戰斗部技術。XM93無需埋入土中,可以人工布設,也可用車輛、火箭、導彈、戰斗機、轟炸機、直升機的投擲系統進行撒布,可以快速布設在大面積區域內,形成有效雷場。它使用聲音和振動感測器探測100米范圍內各類車輛的運動,然後轉動地雷呈最佳位置,對目標上空發射一枚裝有紅外感測器的爆炸成型彈丸戰斗部,戰斗部利用紅外感測器對地面進行圓錐形掃描和搜索,宛如高空獵鷹,俯視大地,當再次確認到攻擊目標時,便向坦克裝甲車輛最薄弱的頂部高速射出一枚爆炸成型彈丸,將坦克擊毀。最大作用距離400米,並可遠距離遙控。
ERAM自導反坦克地雷美國研製的一種空投式紅外尋的反坦克地雷。該雷由飛機或直升機布撒,離開機上的投彈箱後,自動打開降落傘,以每秒50米的速度落地,觸地後,支撐長形雷體的三角架迅速打開,同時伸出三根接收目標音響的感測天線,不停地監視覆體周圍環境。當其周圍500~100米范圍內出現運動的裝甲車輛時,它能及時發現並自動識別。當判斷為敵方目標後,雷體內的自動控制裝置會自動引導雷體轉向目標,點燃小型火箭,雷體以每秒2750米(相當於8倍音速)的速度射向目標,擊其頂部裝甲,將其擊毀。
PRAMI型反坦克側裝甲雷德國生產的智能地雷。人工布設,用於封鎖要道、隘路、渡口等地。有效射程40米,一旦坦克進入攻擊范圍,自動起爆,向坦克側裝甲射出一枚火箭彈,炸穿坦克「腰部」。這種地雷攻擊效果好,效費比高,又可布在隱蔽之處,不易被發現。此雷被人們稱為「路旁地雷」,或「剪徑者」。
反坦克滾雷美國生產的智能地雷。此雷發現目標後,自動點燃小火箭,但不是飛向目標,而是依靠火箭的推力在地面上像皮球一樣滾向坦克。若一次滾不到,還可再次點燃備用火箭繼續向坦克滾動。接近目標後,靠雷體上強磁鐵吸附目標上,將其炸毀。此種雷在平原、草原和沙漠地域使用,大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