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掌舵人被立案調查,力帆汽車可能破產退市
當下力帆汽車已經處於風雨飄零的狀態,而力帆汽車的創始人在這個時候卻被立案調查,真可謂雪上加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得不說,此次立案調查給力帆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讓本就搖搖欲墜的力帆汽車雪上加霜,雖然在力帆公開招募重整投資人後有吉利汽車參與其中,但是後續卻沒消息流出,力帆的存亡依舊是一團迷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重慶「力帆」曾經那麼厲害,為何現在卻走下坡路了
重慶力帆曾經是享譽國內的民族品牌,也是重慶的城市名片之一,以造摩托車而聞名天下,該集團創立於90年代初期,創始人是尹明善,據傳他曾經被譽為重慶首富,可見財力雄厚。當初尹明善憑借敏銳的商機嗅覺以及精明管理,在集團成立後的10多年裡,帶領集團取得了迅速發展,2003年力帆集團成為了國內最大的摩托車製造商,一舉超越嘉陵和建設這兩大傳統品牌,表明了此時的力帆正走向巔峰,力帆的商業“帝國”也開始逐漸壯大。不過如今的力帆卻急速陷入困境,步履掙扎,身背諸多債務以及最終到了宣告破產這一步,這個創造過很多輝煌的企業不禁令人感到惋惜。2015年,力帆已經成為一個大型綜合集團,拓展了汽車、房地產、金融等領域,但是危機已經開始出現。2016年,力帆的汽車和摩托車市場整體銷售額下滑,達到歷史最低水平,因新能源汽車電池標示不符規定,力帆還被財政部取消了力帆新能源汽車補助資格,還深受汽車質量問題的困擾,困局加大的力帆,集團的發展便步步走向下坡。眾所周知,汽車行業的燒錢程度也是非常大的,競爭力度很大,力帆雖然選擇繼續堅持,但是最終還是難以熬過這場非常艱難的危機困局,走向了破產。
『叄』 身負14億的訴訟糾紛,如今財務危機四伏的力帆車企究竟是為何走到這般
老牌車企力帆股份(.SH)近年來麻煩不斷,業績暴跌、轉型新能源遇阻,資金更是捉襟見肘,公司只得用募集資金「拆東牆補西牆」,不過隨著資金狀況的惡化,先是3.79億元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到期無法歸還,引來監管的問詢函,而後上交所又曝出力帆股份身負多宗訴訟糾紛。
近日,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統計了近12個月內未披露的累計發生的涉及訴訟(仲裁)事項,涉及金額合計人民幣14.23億元(其中:未考慮延遲支付的利息及違約金、訴訟費等)。公告顯示,上述訴訟案件主要包括金融借款合同、保理合同、融資租賃合同等糾紛。
資金短缺再無現金流
除此之外,隨著力帆資金狀況的惡化,3.79億元的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到期無法歸還,也引來監管的問詢函。據了解,早在4年前,力帆股份曾向七名認購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籌得16.63億元,用於「汽車新產品研發」項目。但隨著公司財務壓力增加,這部分資金中有4.49億余元被用於暫時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現行規定,閑置募集資金暫時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單次期限不得超過12個月。而力帆控股上述4.49億元閑置資金,共分三次暫時補充流動資金,最早的一次是去年7月6日,規模3.79億元。也就是說,今年7月5日這筆資金就到期了。
日前,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將於7月23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終止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並將結余募集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當天晚上,上交所火速下發問詢函,要求力帆股份說明相關情況。最終,迫於相應的審議流程,力帆股份取消了這次會議。
力帆股份表示,鑒於目前國內汽車行業及客戶群體正在發生轉變,傳統燃油汽車競爭加劇,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在發生技術革新,此前的募投項目「汽車新產品研發」擬開發的部分車型已不再適應市場需求,所以決定終止,相關資金也將用於永久補充流動資金。而後力帆股份在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函中稱,公司在未歸上述3.79億元元已到期募集資金前,不啟動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相應審議流程。
是否真正實際進行了新產品研發我們不能確定,但已知的是,力帆控股的確挪用了其中的4.49億元作為補充流動資金,且無能力償還,並試圖將結余募集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對於一家上市車企,3.79億並不算一筆巨款,但力帆控股依然拿不出。可以看出,資金的短缺令力帆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
事實上,力帆的危機遠不止於此。日前,因銷量慘淡,引發經銷商維權,要求退網並賠償:包括但不限於保證金、建店補償、返利、銷售款等全額返還給他們;全額回收庫存車和庫存配件及專用工具。隨著力帆老掌門人尹明善的退休,力帆這艘大船的千瘡百孔逐漸顯露出來,而未來它將駛向何處?
『肆』 為何曾經輝煌的力帆現在亂成了」一鍋粥」
時代總要淘汰幾個的,跟不上進程了。力帆集團是一家以汽車、摩托車和發動機的生產、銷售(包括出口)於一體的民營企業,成立於1992年,總部位於重慶市。2008年1月力帆榮膺「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0年11月25日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旗下產業有力帆汽車、摩托車等。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始於1992年,歷經19年艱苦奮斗,已迅速發展成為以科研開發、發動機、摩托車和汽車的生產、銷售(包括出口)為主業,並投資金融於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
出口讓力帆海外獲利。1998年力帆集團取得自營進出口權。2007年出口創匯達4.096億美元,占重慶市出口總量的9.08%,居國內同行之首。力帆的產品遠銷東南亞、西亞、歐洲、非洲、南美等100多個國家。2001年9月,力帆摩托首銷日本,改寫了中日摩托車有來無往的歷史。2003年力帆集團開發的摩托車、發動機等產品通過歐盟e-mark認證,標志著力帆產品可以自由進入歐洲18個國家。力帆摩托在越南、泰國、土耳其建有工廠,力帆轎車已在越南下線。2007年8月,力帆轎車還將在埃及、俄羅斯下線。
『伍』 誰來解釋一下力帆實業,力帆控股,力帆股份三者的關系
請大家搞清盼達提交回答汽車合力帆的關系,盼達屬於力帆控股集團的和力帆股份只是買賣關系 。
『陸』 *ST力帆重整計劃出爐:滿江紅基金成控股股東
11月10日,買車網Buycar獲悉,*ST力帆發布《*ST力帆管理人關於重整計劃(草案)之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的公告》稱,力帆股份出資人權益將調整,總股本將由現在的約13.14億股,增加到45億股,滿江紅股權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夥)將取代力帆控股,成為*ST力帆控股股東。
力帆股份表示,通過出資人權益調整,重整計劃執行完畢之後,公司資產負債結構將得到實質改善,可持續經營能力及盈利能力得以提升,有利於保護廣大出資人的合法權益。
今年8月,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力帆股份重整一案,指定力帆系企業清算組為力帆股份的管理人,負責開展重整各項工作。在重整過程中,管理人通過公開招募方式,確定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吉利邁捷)、重慶兩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兩江基金)以聯合體身份成為意向重整投資人。
具體來看,吉利邁捷與兩江基金共同發起設立「滿江紅股權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夥)」,根據公告,吉利邁捷、吉利科技或二者持股比例達70%以上的絕對控股的公司作為參與公司重整投資的實施主體。
根據《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由於*ST力帆已經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不抵債,若進行破產清算,現有資產在清償各類債權後已無剩餘財產向出資人分配,出資人權益為0。為挽救公司,避免其破產清算,出資人和債權人需共同做出努力,共同分擔實現公司重生的成本。因此,本次重整計劃將對公司出資人權益進行調整。出資人組由截至11月20日在中登上海分公司登記在冊的力帆股東組成。
據了解,重整計劃將以力帆股份12.85826279億股流通股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24.99695156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共計轉增32.14173721億股。而轉增股票不向股東分配,全部由管理人按照重整計劃的規定進行分配和處置。在力帆股份重整完成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將由力帆控股變更為滿江紅基金。
力帆股份表示,重整計劃執行完畢之後,力帆股份出資人讓渡部分股票用於保全主要子公司經營性資產,也能夠使得主要子公司通過重整程序清理債務,保留在力帆股份體系內繼續經營,繼續發揮協同效應,為力帆股份的持續經營和持續盈利創造條件,最大限度維護力帆股份及十家子公司的營運價值,降低重整成本,使全體出資人所持有的力帆股份股票成為有價值且有潛力的資產,有利於保護廣大出資人的合法權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柒』 力帆日子難!股票更名「*ST力帆」,存在破產/退市風險
[汽車之家?行業]?力帆集團目前的日子並不好過,破產/退市風險如影隨形。8月24日,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於日前收到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裁定書》及《決定書》,力帆股份的重整申請已獲法院裁定受理。根據規定,力帆股份股票於2020年8月25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改為「*ST力帆」,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力帆股份表示,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將被實施破產清算,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即使公司實施重整並執行完畢,但如果公司後續經營和財務指標不符合《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監管法規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的風險。
裁定書中提到,力帆股份公司已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當前貨幣資金4300萬元,到期債務11.96億元,其他財產流動性差、無法變現,依法應予認定其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因此,力帆股份公司具有破產原因,如不及時拯救,會給債權人、股東、員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帶來重大損失,其重整具有必要性。此外,裁定書還提到,力帆股份公司從事汽車及摩通行業多年,擁有較為齊備的生產資質和成熟的生產技術,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體系,銷售渠道眾多,具備重整價值,其擬通過股權重組、債務重組、資產重組、運營重組的方式實現重整,該重整預案具有可行性。
編輯點評:
近來,圍繞力帆股份的負面消息不斷,銷量下滑、債務/訴訟纏身、經銷商維權讓力帆的經營現狀堪憂。當國內多數車企的經營回到正軌,不斷提振銷量、推出新品時,力帆仍未從危機抽身,反而已退到了破產的邊緣。下一步究竟是破局還是破產,是力帆時刻在面臨的問題。(文/汽車之家才麗媛)
『捌』 力帆股份否認年底進入破產程序,力帆破產只是「謠言」還是硬著頭皮支撐
幾天前,該網路發布消息稱,「力帆汽車等四家汽車公司將在今年年底進入破產程序。預計上下游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將在產業鏈中總共有大約500億壞賬」和「銀行關注股票客戶」。某些汽車企業產業鏈中的風險調查通知等傳言。
作為謠言中的主角之一,力帆汽車公司發布了兩則謠言。盡管力帆汽車還沒有達到如此緊急的水平,但實際上,力帆汽車的現狀確實相對困難,遭受運營困難和資金流動壓力。
在開發新能源汽車的初期,力帆汽車抓住了「窗口」並推出了新能源汽車。但是,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力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陷入了困境。局。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僅為1,257輛,同比下降60.7%。
當前的力帆汽車在產品增長,經營虧損,高負債以及債務糾紛方面面臨困難。為了緩解資金壓力,力帆股份似乎也處於「出售資產」的道路上。
在當前的危機中,力帆汽車,摩托車是否可以成為救命稻草以及力帆汽車是否可以在困難的情況下擺脫困境仍然未知。
『玖』 又一家車企涼涼「欠債未還」的力帆汽車面臨破產清算
今年車市競爭加劇,弱小車企陸續陷入經營困境中。力帆汽車就是其中的一家。
7月9日,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包括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在內的10家全資子公司,被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司法重整。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對公司的重整申請,公司將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將被實施破產清算,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風險。
狗血的是,前段時間吉利汽車被曝出有意接盤力帆汽車,力帆股份因此大漲,趁機割了一波韭菜。隨後吉利控股新聞發言人楊學良表示並沒有此事。
大咖點評
今年車市的分化非常明顯,眾泰、力帆等經營不善的企業相繼陷入困境,車市已經出現了洗牌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拾』 理想智造股東發生變更 重慶力帆控股退出
中國網汽車3月20日訊近日,記者從天眼查獲悉,重慶理想智造汽車有限公司(簡稱「理想智造」)發生工商變更,原投資人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退出,新增投資人為重慶滿旺機械配件銷售有限公司,並實現對理想智造100%控股。
重慶滿旺機械配件銷售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8月,注冊資本50萬,法定代表人為陳志碧,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銷售機械零配件、摩托車、摩托車發動機、摩托車零配件等。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8年12月17日,重慶理想智造被車和家公司(後更名為「理想汽車」)以6.5億元收購;2019年12月26日,理想汽車旗下公司重慶新帆機械設備有限公司退出理想智造,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進入股東行列;同時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沈亞楠不再擔任理想智造法定代表人,接任者為溫志泓。
根據力帆股份披露的產銷數據顯示,2月份力帆乘用車產量和銷量均為0。相比之下,其2月摩托車銷量43569輛,實現同比增長101.96%。1-2月摩托車累計銷量97477輛,同比增長25.29%。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