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國內有哪些企業被外資控股
中國拚命將血汗錢買入不斷貶值的美債歐債,美歐闊佬們拿著中國的錢幹了什麼呢?他們在處心積慮地收購中國核心資產。等於中國借錢給美歐以便美歐闊佬將中國收購。同時美歐對中國苛刻無禮,天天指責中國,煽動周邊小國欺凌中國,瓜分中國領土。同時還一再要求中國繼續多借錢。
從香港聯交所的公開資料可以查到,無論是工行、建行、中行三大行;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電信。還是中煤、中鋁、中國神華等資源性企業。中國各種壟斷性國營企業,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的十大股東中,差不多一半是美國的企業、基金。
高盛之於工行,美鋁之於中鋁,美國人用美元買中國企業股票,中國賣股票收美元買美國國債。
截至2010年底,美國企業、基金和個人投資者擁有中國A股股票價值1000多億美元,在香港上市的H股股票價值約2000億美元,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股票價值約300億美元,合計3300億美元。
據商務部《跨國公司在中國報告》顯示,在輕工、化工、醫葯、機械、電子等重要行業中,跨國公司子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己占據國內1/3以上的市場份額。美國標准普爾500企業在中國的分支每年就用這樣方式從中國賺取超過8百億美元,按其14倍的歷史平均市盈率,其在中國的資產價值約11000億美元。加上其他中小企業在中國投資,美國企業在中國擁有的資產價值,高達15000億美元。
再次,超過一萬億美元的美歐熱錢潛伏在樓市、高利貸等市場。
綜合算來,西方列強在中國埋伏下的錢,已經超過了中國外儲。他們並不顯富,而是讓中國去露富,並裝可憐從中國騙錢。目的就是為了有一天時機成熟就做空中國,讓中國傾刻間變得一無所有一窮二白。
請看外資掌控下的中國市場
據《中國產業地圖》(中國並購研究中心)一書指出,中國每個已開放產業的前5名都由外資公司控制,在中國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21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
啤酒行業:60多家大中型企業只剩下青島和燕京兩個民族品牌,其餘全部合資;
玻璃行業: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資;
電梯行業:最大的5家均為外商控股,佔全國產量的80%以上;
家電行業:18家國家定點企業中11家合資;
化妝品:被150家外資企業控制;
醫葯行業:20%為外商控制;
汽車工業:外國品牌占銷售額90%!
在感光材料行業,美國柯達於1998年僅出資 3.75億美元就實行在華全行業並購,2003年又收購了樂凱20%國有股,已佔有中國感光材料市場至少50%的份額,富士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佔有率超過25%。
據國家工商總局調查:美國微軟佔有中國電腦操作系統市場的95%,
瑞典利樂公司佔有中國軟包裝產品市場的95%,
法國米其林佔有中國子午線輪胎市場的70%;
在手機行業、電腦行業、IA伺服器、網路設備行業、計算機處理器等行業,跨國公司均在中國市場佔有絕對壟斷地位。
在高科技領域:如手機行業,由於本土企業上游技術、關鍵零部件乃至生產線大部分從跨國公司購買,跨國公司早已從中賺夠了。近期跨國公司開始採用低價策略,擠壓國內手機廠商的利潤空間,意在趕盡殺絕。國內手機行業除了自有品牌外沒有核心部件的核心技術,2005年以來全部虧損,市場佔有率嚴重萎縮,紛紛退出市場。
在流通領域,佔有主導份額的大型超市領域,外資控制的比例已高達80%以上,中國零售企業只能在中低端市場經營。隨著外資的延伸,低端市場也將面臨逐漸萎縮的危險。零售業是最能吸納勞動就業人口的領域,任由外國的「資金密集型」企業前來掌控。業內有人指出:流通渠道可以控制工業命脈,如果放任外資企業佔領我國的流通渠道,中國的企業終將淪為國外流通企業貼牌產品的加工車間。
我國具有戰略意義的輪胎工業,多半失去了自主性,被控制在外國人手裡。剩下的幾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條件較好的也被外商盯上。我國最大的輪胎生產企業——上海輪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世界最大的輪胎跨國公司法國米其林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雙方共同組建輪胎合資公司,由法方控股70%;截至2000年,外商獨資與已被外商控股的輪胎企業,其能力與產量已佔我國輪胎70%以上。
除電力,軍工等極少數國家核心行業以外,外資在我國水泥行業(建材業)、鋼鐵行業(黑色金屬治煉及壓延加工業)、汽車行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橡膠行業、機械製造行業(普通機械、專用設備、電氣設機械及器材、電子及通信設備、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石化行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化學纖維製造業)、玻璃行業、釀酒行業(飲料製造業)、醫葯行業(醫葯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供水供氣行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煤炭行業(煤炭采選業)、日用化妝品行業(化學製品製造業)、食品行業(食品加工業)、造紙行業(造紙及印刷品業等行業)、紡織行業、建築業、傢具製造業、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皮革、毛皮、羽絨、塑料製造業、工藝品及其製造業等行業中,都佔有較高股權和市場控制權,經濟刺激計劃和巨大需求給予了外資豐厚的回報,充分享受了我國經濟高速成長所帶來的好處和便利。
(1)水泥行業:2009年全國水泥行業總產能16億噸,外資控制產能5、6億噸以上,控制力及總產能佔30-40%以上。拉法基收購四川雙馬、瑞安建業後,佔西南四省18%以上份額;華新水泥被瑞士Holicm收購,占華中10-20%份額;摩根斯坦利收購山水集團30%股權後,環渤海市場份額第一;愛爾蘭CRH收購吉林亞泰後,獲取東北市場;產銷量全國第一的海螺水泥,外資利用香港主板控股25%,此外,亞洲水泥、山水水泥、華潤水泥在香港主板上市,部分股權被港資和外資控制……
(2)機械行業:2008年,機械行業總產值佔GDP比重約為12%,外資股權控制率為35.2%,總體控制力度達40%以上,機械製造業5大細分行業中,儀器儀表製造業外資市場佔有率最高,超過60%,金屬製品業為37%,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32%,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約為30%。凱雷收購徐工85%股權,起重機和壓路機占國內市場50%以上,國內136種工程機械產品,徐工佔一半以上;國內裝載機行業排名第7的山工機械被卡特彼勒全資收購,新加坡豐隆、美國高盛、美國國泰持有國內最大的獨立柴油引擎製造商玉柴股份51%的股權;無錫威孚是國內柴油燃油噴射系統最大廠商,德國博世持有其67%的股權;韓國全資的斗山工程機械8年在中國挖掘機市場佔有率名列第一,銷售額已達徐工的1/3;西北軸承佔中國鐵路貨車軸承25%的市場,90年代末,德國舍弗勒利用西北軸承陷入困境,與其合資成立富安捷鐵路軸承,將其市場爭壓過來,後全資收購;瑞典SKF全資收購皮爾軸承;無錫軸承、煙台軸承被美國TIMKEN全資收購,並控股襄軸集團;全國化工設備第一生產基地,錦西化機透平廠被西門子控股70%的股權;德國ZF集團收購全國齒輪行業排名第二的杭州齒輪廠70%的股權;美國迦納基金控股沈陽機床30%的股權;英國特雷克斯收購北方股份25%的股權,北方股份是中國最大的礦用汽車開發和生產基地;玉柴機械占據國內小挖機9.3%的市場份額,美國漢鼎收購其43%的股權……
(3)汽車行業:外國品牌銷售佔90%以上,雖然外資股權佔比不超過50%,但無論技術、品牌還是研發等,外資實際控制力均高達60-70%以上。一汽大眾、上海大眾、東風、華晨、上海通用、長安福特、北汽現代、北京吉普、廣州本田、廣州豐田、天津一汽豐田、長安雪鐵龍等中國汽車銷量最大的公司,外資股權均為50%,不包括外資中小企業,外商在華投資和合資控制的53家大型汽車公司,銷售額1萬億元以上,占汽車市場總銷售額的6、7成以上;此外,在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已佔有60%以上的份額;而在汽車電子、發動機零部件和摩托車配件等高技術含量領域,外資控制企業亦高達70%以上;汽車製造行業橡膠輪胎,法國米其林和新加坡佳通輪胎等外商獨資和已被外商控股的輪胎企業,其產能與產量已佔我國輪胎佔有中國汽車輪胎市場80%以上……
(4)鋼鐵行業:2008年,鋼鐵行業總產值佔GDP比重約為 6%,由於國家對鋼鐵行業並購有控制,阿塞洛-米塔爾、俄羅斯、必和必拓等大量外資覬覦中國鋼鐵行業紛紛受挫,即使這樣,外資對我國鋼鐵行業的股權控制度仍超過10%,市場控制度超過12%,如阿塞洛?米塔爾收購華菱鋼鐵33%股權;德意志銀行和阿塞洛?米塔爾收購中國東方鋼鐵47%的股權(河北津西鋼鐵 29%股權);法國聖戈班收購徐鋼100%的股權;美國凱雷收購江都鋼管49%股權;中信泰富持有大冶特鋼28%的股權;此外,香港主板上市的鞍鋼、馬鋼股份、重慶鋼鐵,14%、22%、30%的股權被摩根大通等外資和港資控制;唐山國豐鋼鐵,香港中港占股51%;港資占股65%的內地在香港上市公司開源控股分別收購日照鋼鐵、日照型鋼30%的股權,收購日照軋鋼25%的股權,後與山鋼重組……
外資大規模並購國內鋼鐵業不成,再生一計,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等國際礦山巨頭利用手中掌握的鐵礦石資源,不斷漲價,對鋼鐵行業進行合圍。
可以想像,在鋼鐵行業產能過剩2億噸,行業分散度高,眾多中小或民營鋼企面臨淘汰和對資金的需求情況下,外資受歡迎的程度會有多高;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外資繞過國家設置的重重限制,不少鋼企,將再次落入外資控制之中。
(5)石化行業:2008年,石化行業總產值佔GDP比重約為10%,國家對外資准入石化產業有所限制,即使這樣,除海外上市外,外資繞過重重障礙,通過來華設廠,並購等手段,石化行業外資股權控制度已達18%,市場控制度為20-30%,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外資市場控制度27%,石油加工、煉焦及核料加工業為13%。
如中石油2000年在紐約、香港上市,外資與港資占股11%,海外融資額29億美元,9年時間,向海外分紅派息竟然高達119億美元,分紅派息竟為融資額 4倍;中石化2000年在紐約、倫敦、香港三地上市,目前外資與港資占股19%;中海油2001年在紐約、香港上市,旗下中海油服外資與港資占股目前高達 34%,另外,中海油、上石化、吉化等紐交所海外上市公司也被外資部分控股,黑石持有中化集團子公司中國藍星20%的股權。
國內原油和化工產品供不應求。如2009年,我國累計進口原油2.04億噸,首次突破2億噸,同比增長13.9%;液化天然氣累計進口553.2萬噸,同比大幅增長 65.8%;口硫磺1216.7萬噸,同比增長44.6%;進口甲醇528.8萬噸,同比大幅增長268.8%。僅2009年一年的進口量就比 2005年至2008年四年的進口總量還要多,占國內消費32%,由於國外甲醇產品大量湧入國內市場,國內裝置大面積關停,平均產能發揮率不足40%。;我國累計進口聚乙烯756.1萬噸,同比大幅增長64.8%,占國內消費的48.7%,進口聚氯乙烯195.5萬噸,同比大幅增長73.5%;進口精對苯二甲酸(PTA)508萬噸。此外,國內農葯進口量巨大,許多精細化工品,國內甚至無法生產。
國際能源化工巨頭紛紛在華投資。BP在華投資45億美元,殼牌17億美元,拜爾投資31億美元,擁有12家獨資或合資企業。埃克森美孚、殼牌、BP計劃再投110億美元。拜爾已投產5大乙烯合資企業:巴斯夫/揚子石化投資60萬噸乙烯項目,截止2007年,巴斯夫在中國投入已超過200億元人民幣,中國銷售總額達到36億歐元以上;BP/上海石化90萬噸乙烯、埃克森美孚/福建煉化、沙特阿美60萬噸乙烯、殼牌/中海油的南海80萬噸乙烯,埃克森美孚/廣州石化改擴建(1000萬噸煉油,100萬噸乙烯)等項目正在建設中。另外,BP在四川建醋酸廠(占國內市場30%),在珠海建PTA基地。歐美跨國公司在洗滌用品、塗料、生物制葯等下游領域佔有巨大份額,有的已形成壟斷外資……在石油化工領域的市場控制力度,在20-30%以上。
(6)玻璃行業,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資,外資控制度為40%以上。英國皮爾金頓購入耀華玻璃19%的股份;中國玻璃港交所上市,皮爾金頓等外資大股東控制 40%股份;瑞信等外資控制浙江玻璃33%的股份,洛陽玻璃,外資和港資持有50%的股份;如果算上港資,中國玻璃、浙江玻璃等港資與外資占股均在65% 以上;A股上市的福耀玻璃,港資三益發展為第一大股東,持有22.5%的股份;金剛玻璃,港資龍鉑投資持有17%的股份;港資信義玻璃,自2004年以來一直為中國汽車玻璃最大出口商;1985年起,聖戈班在中國設立代表處,現已在中國設立50餘家企業,其中製造企業40多家,分布在成都、馬鞍山、杭州、常州、湛江、牡丹江、鄭州等地;業務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包裝、高功能材料等。在中國的員工數量超過15000人,2005年銷售額4億歐元。最近4年,聖戈班在華銷售額年增54%……
在第一產業,外資四大糧商ABCD威脅4000萬豆農生產,種植大豆賴以生存的無數豆農,年年賠本,不得不改種其它經濟作物,造成2000萬豆農集體「下崗」事件,2.3億民工,或許從中能發現許多豆農的身影。
大量豆油油榨企業倒閉,由於「大豆危機」,2004-2005年,1000多家內資榨油企業構成的「中國大豆軍團」,瞬間煙消雲散,隨後倒閉率達90%以上,導致10多萬人失業。
在第二產業,日用品和化妝品行業,外資品牌占市場份額的60%以上,寶潔每招收一名員工,就意味著中國原洗滌劑企業有2~3名員工下崗……
在食品飲料業,機械製造業,建築業,鋼鐵行業,水泥行業,石化行業,玻璃行業,家電行業,釀酒行業,紡織行業,造紙行業,供水供氣行業,印刷包裝業幾乎囊括所有的第二產業,由於外資生產效率普遍比內資要高,且極端盤剝人力成本,外資的每一次並購,都意味著大批人失業,外資的每一次投資,都意味著同行業競爭對手大多數職工失業下崗,擠佔了無數工作崗位……
在第三產業,外資大型連鎖超市每一次選址開張,對方圓兩公里的中小型零售商店和門面都是一次集體毀滅性的打擊,慘淡經營,或失業,或改作別的生意,從而擠占其它行業工作崗位……
⑵ 申達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申達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85年,位於美麗的江蘇江陰沿江開發區,是主要從事軟塑包裝新材料生產經營的國家級大型民營企業集團。二十多年來,申達集團始終堅持圍繞包裝主業進行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打造了「中國軟塑包裝材料生產基地」和「亞洲包裝製造中心」園區,集團總資產近百億元,下屬骨幹企業19家,擁有年產各類軟塑新材料30萬噸的規模,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是中國包裝產業的龍頭企業。「申達牌」軟塑包裝薄膜產品榮獲「中國名牌產品」,「申達」商標已成為「中國馳名商標」。
法定代表人:張國平
成立時間:1989-08-08
注冊資本:1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28100007462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江陰市臨港街道鎮澄路1999號
⑶ 新加坡的企業在中國有哪些
製造業的公司有:
天津中新葯業、海南斯達制葯、廣州越秀、亞細亞陶瓷、亞洲創建、鷹牌控股、進升、上海??聯合水泥、百嘉力、源光亞明國際、大眾食品、聯合食品、鴻國國際、翔峰控股、迪森股份、TSM資源、建光電子、新浦化學、華夏科技、中國食品工業、凱新達、三瑞控股、東明控股、赫比國際、天圜營養集團、中國軟包裝控股、泰達新控股、新湖濱控股、化纖科技、亞洲葯業。
交通、基建、通信類的公司有:
中翔路橋、中遠投資、亞洲電力、潤訊通信;商業貿易類的公司有中航油、蛇口招商港務、妍華控股;服務業的公司有電子科技軟體、新達科技、亞洲環保、金迪生物科技、星雅集團、聯合環保技術、稽山控股、雙威通訊、神州環石油科技;房地產業的公司有中國招商亞太、龍置地。
⑷ 中國軟包裝集團中景石化有限公司怎麼樣,有五險一金嗎
只有五險,沒公積金。
⑸ 中國最大軟體包裝公司朋友們,哪位能推薦幾天國內軟包裝龍頭企業小弟重謝。
漯河包裝集團
⑹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
1. 八方電信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8TELECOM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2. 漢銘科技有限公司 ACE ACHIEVE INFOCOM LTD
3. 進升 AGVA CORPORATION LTD
4. 亞細亞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ASA GROUP HOLDINGS LTD
5. 亞洲創建控股有限公司 ASIA DEKOR HOLDINGS LTD
6. 亞洲環保控股有限公司 ASIA ENVIRONMENT HOLDINGS LTD
7. 亞洲電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ASIA POWER CORP LTD
8. 虎威集團 ASIA TIGER GROUP LTD
9. 亞洲水務有限公司 ASIA WATER TECHNOLOGY
10. 亞洲制葯 ASIAPHARM GROUP LTD
11. 辰通智能 AUTOMATED TOUCHSTONE MACHINES LTD
12. 妍華控股 BEAUTY CHINA HOLDINGS LTD
13. 金迪生物科技 BIO-TREAT TECHNOLOGY LTD
14. 東明控股 BRIGHT ORIENT (HOLDING) LTD
15. 營養集團 CELESTIAL NUTRIFOODS LTD
16. 成冠集團現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G TECHNOLOGIES HOLDINGS LTD
17. 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AVIATION OIL CORP LTD
18. 中國乳業集團 CHINA DAIRY GROUP LTD
19. 中國安利興有限公司 CHINA ENERSAVE LTD
20. CES有限公司 CHINA ENTERTAINMENT SPORTS LTD
21. 中國時裝 CHINA FASHION HOLDINGS LTD
22. 中國軟包裝控股 CHINA FLEXIBLE PACKAGING HOLDINGS LTD
23. 中國食品工業有限公司 CHINA FOOD INDUSTRIES LTD
24. 華地控股有限公司 CHINA GREAT LAND HOLDINGS LTD
25. 中翔路橋集團有限公司 CHINA INFRASTRUCTURE HOLDINGS LTD
26. 招商局亞太有限公司 CHINA MERCHANTS HLDGS(PACIFIC) LTD
27. 招商局蛇口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MERCHANTS SHEKOU HLDGS CO LTD
28. 潤迅通信國際有限公司 CHINA MOTION TELECOM INT LTD
29. 臨沂震元紙業 CHINA PAPER HOLDINGS LTD
30. 神州石油科技 CHINA PETROTECH LTD
31. 峻煌生化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CHINA SUN BIO-CHEM TECHNOLOGY GROUP COMPANY LTD
32. 雪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CHINA TRANSCOM TECHNOLOGIES LTD
33. 雙威通訊網路有限公司 CHINACAST COMMUNICATIONS HOLDINGS LTD
34. 華夏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CHT HOLDINGS LTD
35. 科瑪國際有限公司 COMAT INDUSTRIAL LTD
36. 中遠投資(新加坡)有限公司 COSCO INVESTMENT (S) LTD
38. 德龍控股有限公司 DELONG HOLDINGS LTD
39. 迪森環保熱能有限公司 DEVOTION ECO_THERMAL LTD
40. 龍置地有限公司 DRAGON LAND LTD
41. 鷹牌控股有限公司 EAGLE BRAND HOLDINGS LTD
42. 越秀投資有限公司 FALMAC LTD
43. 中國金屬 FERROCHINA LIMITED
44. 化纖科技 FIBRECHEM TECHNOLOGIES LTD
45. FM控股 FM HOLDINGS LIMITED
46. 翔峰(控股)有限公司 FULL APEX HOLDINGS LTD
47. 豐彩印刷包裝集團有限公司 FUNG CHOI PRINTING & PACKAGING GROUP LTD
48. 光兆工業森林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GUANGZHAO IND FOREST BIOGRP LTD
49. 越秀投資有限公司 GUANGZHOU INVESTMENT CO LTD
50. 赫比國際 HI-P INTERNATIONAL LTD
51. 鴻國國際 HONGGUO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52. 稽山控股有限公司 JISHAN HOLDINGS LTD
53. 源光亞明控股有限公司 JK YAMING INTERNATIONALHOLDIGS LTD
54. 賽特科技 JOINN HOLDINGS LIMITED
55. 駿馬化纖股份有限公司 JUNMA TYRE CORD COMPANY LTD
56. 科達通信有限公司 KEDA COMMUNICATIONS LTD
57. 凱欣達數碼娛樂有限公司 KXD DIGITAL ENTERTAINMENT LTD
58. 龍旗控股 LONGCHEER HOLDINGS LIMITED
59. 萬德國際有限公司 MEMTECH INTERNATIONAL LTD
60. 麥達新控股 MIDAS HOLDINGS LTD
61. 新湖濱控股有限公司 NEW LAKESIDE HOLDINGS LTD
62. 海洋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OCEAN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63. 東方食品(控股)有限公司 ORIENTAL FOOD HOLDINGS LTD
64. 大眾食品控股有限公司 PEOPLE'S FOOD HOLDINGS LTD
65. 中嘉國際有限公司 PHARMESIS INTERNATIONAL LTD
66. 山松生物科技 PINE AGRITECH LIMITED
67. 建光電子有限公司 RADIANCE ELECTRONICS LTD
68. 上海聯合水泥有限公司 SHANGHAI ALLIED CEMENT LTD
69. 上海亞洲控股有限公司 SHANGHAI ASIA HOLDINGS LTD
70. 華南資訊科技 SINOBEST TECHNOLOGY HOLDINGS LTD
71. 新加坡新達科技集團 SINOMEM TECHNOLOGY LTD
72. 南方包裝 SOUTHERN PACKAGING GROUP LTD
73. 新浦化學有限公司 SP CHEMICALS LTD
74. 星雅集團 STRACO CORPORATION LTD
75. 中聖集團有限公司 SUNPOWER GROUP LTD
76. 三瑞控股 SUNRAY HOLDINGS LTD
77. 天津中新葯業集團公司 TIANJIN ZHONG XI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RPORATION LTD
78. 聯合環保技術 UNITED ENVIROTECH LTD
79. 聯合食品控股有限公司 UNITED FOOD HOLDINGS LTD
80. 亞安科技 YAAN SECURITY TECHNOLOGY LTD
81. 祐康食品國際有限公司 YOUCAN FOODS INTERNATIONAL LTD
82. 中國吉龍有限公司 ZHONGGUO JILONG LTD
83. 中國利達工業有限公司 ZHONGGUO POWERPLUS IND LTD
84. 中輝控股有限公司 ZHONGHUI HOLDINGS LTD
⑺ 浙江長海包裝集團有限公司的介紹
浙江長海包裝集團來有限自公司成立於1995年,是一家從事各種軟包裝材料技術與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門為食品、醫葯、日化、電子等行業提供軟包裝解決方案。2010年由海寧長海包裝印刷有限公司更名為浙江長海包裝集團有限公司,為浙江長海包裝集團的母公司。系亞洲包裝包裝聯合會會員單位,浙江省軟塑包裝行業技術中心,2006年由中國包裝聯合會授予「中國包裝龍頭企業」。
⑻ GPC是什麼意思
GPC是凝膠滲透色譜,又稱為尺寸排阻色譜,它是基於體積排阻的分離機理,通過具有分子篩性質的固定相,用來分離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物質,並且還可以分析分子體積不同、具有相同化學性質的高分子同系物。
(8)香港中國軟包裝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凝膠具有化學惰性,它不具有吸附、分配和離子交換作用。讓被測量的高聚物溶液通過一根內裝不同孔徑的色譜柱,柱中可供分子通行的路徑有粒子間的間隙(較大)和粒子內的通孔(較小)。
當聚合物溶液流經色譜柱(凝膠顆粒)時,較大的分子(體積大於凝膠孔隙)被排除在粒子的小孔之外,只能從粒子間的間隙通過,速率較快;而較小的分子可以進入粒子中的小孔,通過的速率要慢得多;中等體積的分子可以滲入較大的孔隙中,但受到較小孔隙的排阻,介乎上述兩種情況之間。
經過一定長度的色譜柱,分子根據相對分子質量被分開,相對分子質量大的在前面(即淋洗時間短),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在後面(即淋洗時間長)。自試樣進柱到被淋洗出來,所接受到的淋出液總體積稱為該試樣的淋出體積。 當儀器和實驗條件確定後,溶質的淋出體積與其分子量有關,分子量愈大,其淋出體積愈小。
參考資料
網路-凝膠滲透色譜
⑼ 請問哈爾濱和鑫集團信譽怎麼樣,非常感謝
改革開放以來,哈爾濱這座美麗的北國名城,已經從過去封閉的重工業基地,走上產業結構相對合理,市場開放的繁榮之路。
提起哈爾濱,人們自然會想到這里有「三大動力」和為數眾多支撐中國工業脊樑的大型國企。這些大型企業,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過重大貢獻。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與民營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蓬蓬勃勃的發展壯大。特別是民營企業,已經從過去自謀生路無人問津的窘境中脫穎而出,闖盪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為國家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眾多民營企業中,和鑫集團以他准確的市場定位,鮮明的企業特色一領風騷,成為令世人矚目的一個亮點。
和鑫集團創建於1990年12月18日,創始人崔立濱憑借一台二手印刷機和三萬元人民幣開始了艱難的創業征程。經過十幾年艱苦奮斗,和鑫集團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小廠發展今天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資產總值達伍億多元的集造紙、印刷、包裝、紙漿和紙張經銷以及肉灌製品、房地產開發、物流運輸於一體的多元化、現代化的大型高科技企業集團,並躋身於黑龍江省大型民營企業集團之列。
哈爾濱和鑫包裝印刷有限公司:
「科技定位適其材,超值絕代乃精良」。和鑫包裝印刷有限公司在成立伊始,就將自身定位在專業化印刷的方向上,通過專業化的定位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創造局部優勢的行業發展模式,以企業文化促進企業經營,用藝術的標准來提升印刷業務,從而使「和鑫」在高檔包裝印刷領域做到了第一,並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包裝印刷企業,躋身於中國包裝行業百強企業。公司為哈葯集團所屬各葯廠、修正葯業、長虹電器、海信電視、哈爾濱啤酒、華潤新三星啤酒、可口可樂、雀巢、正大食品、蒙牛乳業、伊利乳業等知名企業提供配套產品,現公司正全力拓展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際市場。
為了使包裝印刷公司贏得市場,創出產品特色品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公司從1996年開始先後購進代表國內先進設備的五層瓦楞紙板生產線兩條、E型瓦楞機、「鉍晟」裱紙機、「東方」五色水墨印刷開槽機、「旭恆」 全自動模切機等配套齊全的外包生產設備。2000年公司又在此基礎上陸續引進了德國的「曼羅蘭」900型、700型全自動彩色平版印刷機、瑞士「博斯特「全自動模切機、糊盒機和「財益」局部UV機等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印前、印後印刷設備。高技術、高科技含量的設備和加工工藝,使企業從規模、能力、技術水平等方面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和鑫包裝印刷公司設有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和定額考核制度。配備有一流的檢測設備,從原材料采購生產流程式控制制到產品出廠檢驗等每一個品控環節都嚴格按照ISO9001:2000的各項標准始終貫徹於生產之中,成為全省包裝印刷行業率先通過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
公司從設計製作、彩色印刷到印後裱處成型,都採用世界先進的印刷包裝工藝,形成了獨特的工藝技術和強大的研發設計能力。公司還在全國包裝印刷行業率先開發應用了ERP信息化管理系統,生產、經營全過程採用信息化管理。現包裝公司佔地面積達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6萬平方米,產能達到8個億,年用紙量約10萬噸,「和鑫包裝」當仁不讓成為北方包裝印刷業的領軍品牌。
哈爾濱和鑫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如果說,包裝印刷是和鑫集團進入包裝印刷業的排頭兵,那麼彩色印刷則是和鑫集團挺進這一領域的主力軍。
2005年6月,和鑫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承攬被業內認為印刷業中難度最大、水準最高的煙標印刷。為確保質量,公司投資8千萬元,先後引進了眾多先進生產設備。澳大利亞「金印」六色捲筒紙凹版印刷機、高精度分切機、德國「波拉」刀切紙機、「貞享利」單凹機、「海德堡」CD102型全自動彩色平版印刷機、「有恆」全息定位燙金機、「亞華」 燙金機、「深圳巨星」絲網印刷、UV光固系統、瑞士「博斯特」和「玉印」模切機等。還可生產高檔精美的食品盒、電子產品、化妝品包裝、精品禮盒等產品。已形成年產40萬大箱卷煙包裝的生產能力,年產值達2億元。
在煙包產品印刷市場競爭已達白熱化的情況下,和鑫彩印靠先進的設備優勢和過硬的產品質量,逐漸在這一領域站住了腳跟,開始為哈爾濱卷煙總廠、蘭州卷煙廠配套加工老仁義、林海靈芝、太陽島、葡萄、龍煙、海洋、蘭州等煙標系列產品。
謀劃有道,方能決勝千里;誠心以待,方能得道多助。憑借著雄厚的技術和人才,如今,和鑫彩色印刷公司開始向高檔彩色印刷品市場進軍。和鑫包裝印刷、和鑫彩色印刷公司這一對姊妹花攜手並進,在中國北方豎起了包裝印刷行業的一面旗幟!
和鑫造紙:
造紙術和印刷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中的一部分。為了給「和鑫」包裝印刷、「和鑫」彩色印刷公司提供充足、便捷的生產原料,為客戶提供更優質價廉的產品,和鑫集團作出了高瞻遠矚的戰略選擇——延長專業化產業鏈條。
2005年在賓縣政府全力促成下,和鑫集團成功收購了坐落在賓西開發區內的原賓西造紙廠,成立和鑫造紙有限公司。公司佔地面積19萬7千平方米。收購當年即投資800多萬元對原設備進行了技術改造,可生產牛皮掛面箱板紙、黃板紙、茶板紙、高強度瓦楞原紙等。使企業達到穩定生產,從狹路走向了通途。
到2008年,公司在新廠區籌建的年產10萬噸生產線將竣工投產,即時,哈爾濱和鑫造紙公司將成為黑龍江省最大的高強瓦楞、高級箱紙板生產基地。
和鑫紙業:
開拓創新的思想觀念是引領企業持續發展的前提。2001年1月,在和鑫造紙還未成立之時,和鑫集團就創辦了和鑫紙業公司,主要經營本色木漿、進口針葉白色木漿、白板紙、白卡紙、銅板紙及文化用紙等。公司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提供最專業最貼心的服務,幫助客戶決勝市場。
和鑫食品:
在哈爾濱百年歷史文脈中,紅腸、烤腸、大列吧等北味食品代表著這個歐陸風情城市的歷史、傳奇和風姿。但很少有人知道赫赫有名的「和鑫烤腸」也是出自於和鑫集團的手筆。
成立於1997年的哈爾濱和鑫食品有限公司是和鑫集團獨資的子公司,公司是集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大型肉灌製品生產企業,擁有先進的生產設備和一流的生產工藝。公司年生產能力在2000噸以上。和鑫食品原輔材料的采購採用競標方式,保證了原料肉的優質優選,使「健康」這一理念得到了完全的執行和實現。
現如今,「和鑫」二字就是「品質」的同義詞,秉承「質量為本、科技優先」的經營宗旨,和鑫食品把中國傳統工藝與現代食品加工技術相結合,開發出和鑫烤腸、滿口香腸、精製紅腸、精製兒童腸、風干腸等三大系列三十多個品種。極大地滿足了市場需求。和鑫食品公司生產的烤腸採用純後鞧肉精心製作,這在哈爾濱還是第一家。
目前,和鑫食品公司擁有七十餘家經銷商,銷售網路遍及東北三省,並輻射到華北部分地區。
和鑫房地產、和鑫物流公司:
在哈爾濱和鑫集團跨行業的經營體系中,1997年成立的和鑫物流有限公司和2004年成立的和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同樣擁有良好的商業信譽。
特色物流對於造紙印刷等庫容量大的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和鑫物流公司以鐵路貨物運輸和公路貨物運輸經營為主。擁有大小車輛40餘台,並下設哈爾濱火車站貨物聯運分理處。運輸服務網路遍布全國,服務設施完善,每年貨物運輸幾十萬噸,享有極高的聲譽。在黑龍江的合作企業主要有哈啤集團、三精製葯廠、世一堂制葯廠、東北林業大學等知名企事業單位。
和鑫房地產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以人性化和人文關懷的角度去開發項目,努力使每一個項目不但成為城市發展的亮點,同時也是城市歷史和文脈的自然延續。
「和」則聚天地之力,「鑫」則通四海之才。「質量、信譽、朋友」是和鑫人追求的目標,也正是「和鑫」的真正含義。
十幾載耕耘,厚積薄發。和鑫終於在包裝印刷市場踏上了通途。身為民營企業家,董事長崔立濱付出了巨大的智慧與艱辛,同時也深刻地感悟到:一個成功的企業必然有其卓越的企業文化。在和鑫集團的企業文化中,擁有獨特的一景:每周一的早晨,無論嚴寒酷暑、風吹雨打,集團員工都會雷打不動地准時參加升國旗儀式。形成了「和鑫集團」獨特的愛國、愛企的企業文化。
http://www.hexingroup.com/kfzx-lxwm.htm(聯系電話)
⑽ 中國印刷集團公司的集團簡介
中國印刷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印集團」)是2003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在新聞出版總署原所屬的中國印刷總公司、中國印刷物資總公司和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等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自主經營的法人實體,曾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央企中唯一從事印刷及相關業務的國有大型企業。根據國務院國資委《關於中國印刷集團公司劃入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中國印刷集團公司於2012年5月7日正式並入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印集團作為印刷行業「國家隊」,是我國出版印刷事業的一支骨幹力量,具有「中國印刷」的品牌優勢。主營業務包括印刷包裝加工(書刊、商業、包裝、數字)、器材生產銷售(PS版材、CTP版材、CTP製版設備)、印刷物資貿易、出版文化傳媒、圖書發行文化、印刷科研開發、漿紙業務七大板塊。2010年被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全國十大印刷集團之首。
中國印刷集團公司主要從事出版物、包裝裝潢印刷品及其他印刷品的生產經營;印刷及相關專業的圖書、期刊、音像、電子、網路出版物的出版發行;紙張、紙漿、印刷復制設備、印刷器材、裝幀材料的生產經營;承辦國內外印刷復制、器材、出版物、藝術品等展銷,代理或協助外商在國內外舉辦上述范圍的展銷;印刷、復制、媒體行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及相關領域的技術培訓、咨詢、交流、服務、印刷質量檢測標准化等行業服務;廣告的代理、設計、製作,各類藝術品、文化用品的經營和字畫復制裝裱;印刷品、印刷復制設備、印刷器材、紙張及相關領域的進出口經營;國內外投融資等業務。 中國印刷集團公司的目標是實現印刷生產、科研、物流一體化,建成以印刷高科技為先導,科工貿一體,內外貿結合,跨媒體、跨地區、跨行業的現代化大型印刷集團,成為中國印刷的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