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雲南省滇中產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雲南省滇中產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21-04-14 12:46:19

㈠ 城投公司待遇怎麼樣那個單位好嗎

不錯。

城投公司的發展前景主要在於幾個方面:

一、其所屬地方政府的級別,目前的城投公司從省級副省級到地市級、縣級再到區級都有,地方政府層級不同,對城投公司的資產注入、業務開展的影響是很大的,一般來開,地市級以上的城投公司的資產質量相對不多,人員也較為穩定(這個可能與待遇有關)。

二、城投公司資產質量也決定了其發展前景,目前,大部分城投公司的收入是比較多元的,但是盈利仍然集中在土地轉讓,其他的資產例如公園、公交公司、自來水業務等資產,盈利性很差的。所以,未來的發展,不是很好說,因為土地轉讓收入還能不能繼續發展,發展到什麼程度仍不確定;

三、城投公司的人員安排,如果城投公司的人員安排仿照事業單位編制的話,還是有可能向其他單位調用的,這個都不好說。整體看,城投公司的待遇還不錯,隊伍也都比較穩定,工作強度不大。

一年10萬(到手現金),加五險一金有12萬以上,這只是普通員工的。

看城投業務分散還是集中,拿重慶、上海、杭州的城投舉個例子:重慶「八大投」分散設立專業化的投融資公司,城市建設運營各大業務由不同的專業公司開展。


(1)雲南省滇中產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擴展閱讀:

城投公司要實現從融資型企業向經營型企業轉變,從行政化管理向公司化管理轉變,應明確以產業、市場、價值為導向的轉型策略,抓住新時代給予的各種機遇,積極響應國家與省市的各項政策,盡快採取轉型措施,並勇於嘗試新領域以便能夠盡快適應市場需求,實現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目標。

2014年國辦發43號文發布及新預演算法的實施,宣告以地方政府信用支持、以政府投融資平台作為主要城建融資渠道的傳統城建投融資體制的終結。43號文中明確提出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賦予地方政府適度舉債許可權,剝離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政府融資職能。

㈡ 玉溪的三優一特是什麼意思

烤煙、礦電和旅遊,特色區域經濟。

㈢ 急求改革開放60年,雲南玉溪的鄉情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玉溪工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天地,經過60年的努力,玉溪工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建國前,玉溪地區只有少數農村農忙務農,農閑務工的私營「五坊」(酒坊、粉坊、油坊、豆腐坊、碾米坊)、「五匠」(鐵、竹、木、泥、石匠)和紡織、印染、皮革、服裝、彈花、五金、煉鐵等私營手工業及修理服裝業。新中國成立後的前三十年,玉溪工業在曲折迂迴中發展、壯大,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有了一定基礎,用了二十年的時間,首次實現了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1969年,玉溪農業與工業的比例由新中國成立之初的88.5∶11.5轉變為48∶52,到1978年,農業與工業的比例為42∶58,工業企業個數增加到687個,是1952年的17.2倍,工業產值是1952年的62.3倍,工業產品達50多種,雖然生產技術落後,效率低,工業部門殘缺不全,結構和布局不合理,工業內部各種比例關系不協調,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生產方式比較落後,但工業體系雛形基本形成。改革開放30年來,玉溪工業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變遷,經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期的恢復、快速發展時期,到1999年-2002年的整頓鞏固時期,以及2003年-2008年的騰飛時期,走過了不平凡的30年。30年來,玉溪工業總量不斷擴張,結構調整加快推進,企業規模逐步壯大,體制機制變革創新,技術創新能力明顯提高,競爭實力顯著增強,基本形成了以優勢產業為依託,門類比較齊全、具有一定規模和較強基礎的工業體系,新型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到2008年,全市工業企業達9448戶,與1978年的687戶相比,增加了8761戶,增長12.8倍。完成總產值910.7億元,比1978年增長129.1倍,年均增長17.6%。工業增加值達到352.4億元,比1978年增長33.7倍,年均增長12.6%。2008年1年完成的工業增加值是1994年以前改革開放16年工業增加值總和的1.6倍,2003年至2008年五年完成工業增加值超過自1962年到2000年38年間工業增加值的總和,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歷史性突破,研和工業園區等一批重點工業園區初具規模,成為工業發展的排頭兵,工業經濟速度、規模、質量和效益大幅提高,整體素質全面提升,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建國60年來,玉溪工業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工業發展思路愈加清晰。市委、市政府在堅持和完善歷屆地市委、政府制定的經濟社會發展思路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市情,結合玉溪煙草產業「一枝獨秀」的經濟特點,提出「紅塔興、玉溪興」的發展理念,結合玉溪的資源優勢,提出大力發展礦電產業的思路,確立了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的「生態立市、煙草興市、工業強市、農業穩市」戰略和「三優一特」經濟發展思路,煙草產業恢復和加快發展,礦電產業形成新的支柱產業,為全市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2003年,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大會,出台了《中共玉溪市委、玉溪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提出了鼓勵非公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工業經濟發展增添了活力。2006年,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全市工業發展史上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會議—全市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大會,做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大決策,表彰了30戶優秀工業企業和30個優秀企業家,給予紅塔集團等大企業、大集團特別貢獻獎獎勵,大張旗鼓地營造發展工業的氛圍。2008年,再次召開全市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大會,出台了《玉溪市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決定》,明確了我市工業發展的方向和政策措施。會議召開後,各縣區都把發展工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市上下形成了重工業、講工業、謀工業、抓工業的良好氛圍,著力加快工業發展。工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加快工業結構調整步伐,促進全市工業產業優化升級是2000年以來全市工業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2005年,非煙經濟首次在GDP中的比重超過卷煙經濟,達到59.9%;地方工業總產值超過中央省屬工業產值43億元,礦電產業總產值超過卷煙及配套產業產值6億元。到2008年,非煙經濟佔GDP的比重達到62.2%;地方工業總產值超過中央省屬工業產值74億元,礦電產業總產值超過卷煙及配套產業產值162億元,比重逐步提高。建材、機械、農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不斷壯大,光電子、生物醫葯、綠色食品等新興產業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國有企業改革成績顯著。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先後進行了擴大企業自主權、推行經營承包責任制的初步改革。1994年後,在部分大中型企業試行股份制,在小型企業推行股份合作制或採取承包、租賃、出售等形式轉讓經營權或所有權,以調動企業經營者和生產者的積極性。1998年,啟動了國有企業三年脫困工作,採取多項措施,幫助國有虧損企業走出困境。2000年以來,全面啟動三年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工作,全市以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加快國有企業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結構優化步伐,著力解決職工安置及企業脫鉤等問題。通過3年的攻堅破難,330戶國有企業全面改制,改制面達到100%。通過深化改革,理順了體制,激活了機制,盤活了資產,優化了所有制結構,全市國有企業在應當退出的行業和領域基本退出,改革改制企業重新煥發了生機,對全市經濟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煙草產業鑄就輝煌。始建於1956年的紅塔集團,在半個多世紀的輝煌歷程中,走自主創新之路,打造了以「紅塔山」為代表的一系列「中國製造」品牌,以其突出效益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樹起了中國民族工業的一面旗幟。1956年建廠當年,年產卷煙僅5.29萬箱,實現稅利不足千萬元,到1978年,年產卷煙28萬箱,實現稅利0.98億元,20年間產量增長不到6倍,稅利增長不到10倍,創業艱難,成長緩慢;到2008年,紅塔卷煙品牌年產規模總量達400萬箱以上,實現稅利將近250億元,改革開放30年間,產量增長不到20倍,稅利增長卻超過250倍,旗下「玉溪」、「紅塔山」、「紅梅」均為「中國名牌」,「紅塔山」成為「中國行業標志性品牌」。紅塔集團以其超常規的發展速度、巨大的貢獻,實現了快速崛起,創造了經濟學界所稱道的「紅塔山」現象。伴隨著紅塔集團的騰飛,玉溪煙草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玉溪第一大支柱產業,其配套的濾嘴棒廠、水松紙廠等企業已發展成為國內頂尖的輔料企業,2008年,卷煙及配套產業實現產值304.2億元,實現增加值216億元,卷煙經濟佔GDP的比重為37.8%。「煙草經濟」開創了玉溪現代工業的先河,引領作用方興未艾。礦電產業異軍突起。玉溪工業經濟很長一段時期一直是卷煙「一柱擎天」,其他行業「小、散、弱」特點突出,存在發展水平低、結構分散、生產集中度不高、浪費資源和無序競爭等弊端,二屆市委、政府以來,市委、市政府結合玉溪的資源優勢,提出大力發展礦電產業的思路,堅持優勢資源配置給優勢企業的原則,成功引進昆鋼、雲錫、雲天化、雲銅、雲電等戰略合作夥伴,集中開發玉溪的「四礦一電」,即鐵、磷、銅、鎳和電,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培育礦電產業龍頭企業。2005年,礦電產業產值由2000年的61.6億元增加到198.2億元,並首次超過卷煙及配套產業產值6億元,成為玉溪市繼「兩煙」之後的又一支柱產業,到2008年,礦電產業實現產值466億元,超過卷煙及配套產業162億元,實現增加值95億元,佔全市生產總值的16%,支柱地位不斷提高。工業技術裝備水平進一步提升。玉溪工業發展滯後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投入不足。歷史的欠賬導致工業的投入不足,影響了全市工業的發展。自1985年工業投資首次突破1億元以來,直到1993年,全市工業投資才突破10億元大關。「十五」時期,全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對工業投資的引導和促進作用,積極吸引外資,合理引導民間資本和資金投向,工業投入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五年工業投入達到153億元,是「九五」時期的2.1倍。2006年至2008年,年均工業投資超過60億元,三年投入達194億元,超過「十五」時期41億元。工業投入的持續增長,促進了玉溪工業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到2008年,建成國家、省、市技術中心19個,其中國家級技術中心1個,省級技術中心11個,推進了20項全省關鍵技術的研發;擁有44戶省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個中國名牌產品和36個雲南省名牌產品,成為除昆明外擁有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高新技術企業、名牌產品最多的州市。通過技術改造,工業整體技術裝備水平進一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有效增強。重點工業園區建設扎實推進。2000年以來,全市將工業園區建設作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的一個重要舉措來抓。在推進園區建設中,科學編制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優化配置生產要素,採取多種方式創建良好發展環境,引導生產要素快速聚集。到2008年,全市初步形成紅塔、研和、通海、易門、華寧和玉溪高新區,入園企業607戶,規模以上企業165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戶,省級3戶,從業人員6.6萬人,入園企業實現產值269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0%多。園區建設使擴大招商引資、發展特色產業、建設服務性政府等工作實現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布局合理、特色優勢突出、管理體系健全的工業園區。大企業大集團戰略順利實施。「十五」以來,市委、市政府在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決策中,堅持優勢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成功引進昆鋼、雲錫、雲銅、雲天化、雲電、泰國TCC、法國摩迪等一批重大戰略合作夥伴,整合資源,積極支持大企業大集團發展礦產資源深加工項目,促進傳統產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通過幾年的努力,一批大項目迅速崛起,相繼建成昆鋼800萬噸鐵礦采選、40萬噸焊管、玉鋼200萬噸釩鈦鐵、雲銅大紅山銅礦采選、雲錫5000噸金屬鎳、華寧22萬噸窯法磷酸和中緬石油管道生產等項目,對經濟的發展發揮了明顯的帶動作用。節能降耗和清潔生產不斷推進。按照可持續發展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要求,堅定不移地實施「生態立市、環境優先」發展戰略,著力推進工業領域的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搞好節能降耗和清潔生產,積極發展工業循環經濟。到2008年,全市實現清潔生產的企業達到117戶,占規模以上企業的38.7%,全年萬元GDP能耗下降6.7%,落後產能淘汰逐步推進,初步構建了保護生態環境與實現工業經濟平穩協調發展的常態運行機制。非公經濟、鄉鎮企業快速發展。全市認真貫徹落實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從創業輔導、融資服務、人才培訓、信息咨詢、技術創新、維權服務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非公經濟服務體系。非公經濟發展勢頭良好,2008年實現增加值160.9億元,實現了「三分天下有其一」,佔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22.2%提高到27%,從業人員26.2萬人,比2002年增加10萬人。全市鄉鎮企業以解決「三農」問題為主線,以產權制度改革、機制創新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調整為重點,發展步伐加快。2008年實現增加值131.4億元,培植了19個工業強鎮,有力地促進了縣域工業的發展。新中國成立60年來,玉溪工業歷經艱難曲折,不斷發展壯大,工業生產穩定增長,支柱產業培育成果顯著。隨著玉溪經濟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只要我們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工業強市意識,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緊緊抓住新世紀頭二十年的戰略機遇期和國家西部大開發、我國加入WTO、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9+2泛珠三角區」建設、打造滇中城市圈、新一輪全球生產要素優化重組和產業轉移等歷史機遇,玉溪必將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續寫工業發展的新篇章。(

㈣ 雲南城市面積排名是思茅是多少

1.玉溪(滇) 紅塔集團所在地,2000年上稅總額佔全省財政收入的一半。城市人均GDP排名自然靠前 2.安寧(滇) 昆明所屬縣級市,95年撤縣建市,是昆明重工業基地,昆明鋼鐵集團、雲南化工廠、泰國正大集團等大中型企業在其境內,加之旅遊業發達,排名省內第2也合乎情理 3.曲靖(滇) 滇中重鎮,古時即已響徹四海,人民勤勞智慧 4.大理(滇) 以旅遊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走出一條光明大道 5.楚雄(滇) 後起之秀,新城建設如火如荼 6.開遠(滇) 老牌工業城市 7.瑞麗(滇) 邊境口岸,對外貿易是主要發展動力 8.景洪(滇) 發達的旅遊業 9.昆明(滇) 不知如何評論,如果將所有區縣納入統計,因為東川區、尋甸縣等較為貧困,得出此數據也在意料之中。但從排名得知,安寧市被單獨列出,這個統計數據應該只指五華、盤龍、官渡、西山四區,照著四區的經濟實力來看應該不弱才對。不解 10.個舊(滇) 城市發展過度依賴於錫,由於近年來錫資源的減少而造成了城市發展的瓶頸,州府前往蒙自更加對城市發展不利。現在提出的個舊、開遠、蒙自建立城市群是最好的出路 11.昭通(滇) 下轄多個貧困縣,自然地理條件復雜,氣候類型多樣,多發氣象災害,取得這樣的排名來之不易。境內礦產資源豐富,金沙江水電開發,會使昭通變得越來越好 12.潞西(滇) 是雲南省發展綠色經濟的最佳地區,隨著中國泛亞鐵路的建設,將給潞西帶來無限生機 13.思茅(滇) 城市干凈衛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城邊「孔明與茶」的大雕塑。號稱中國茶城,能將這一營銷理念叫響,帶來的好處將受之不盡 14.保山(滇) 古時稱永昌,滇西重鎮,被譽為「西南絲綢之路」,更在抗戰時期作為西南戰場,為中國大後方的穩定做出巨大貢獻。騰沖旅遊熱的興起使保山知名度重新提升,應抓住此契機,重點挖掘民間特色食品(如施甸骨頭渣等),做大做強才是發展的根本 15.宣威(滇) 上周六到芙蓉廣場家樂福還看見身穿民族服飾的促銷員在推銷宣威火腿。只有一句話,做好宣威火腿,要富就靠這個了.

㈤ 假如昆明入選「直轄」,誰將接下雲南省會重任呢

昆明若入選“直轄”,誰將接下雲南省會重任?大理“希望不大”

我國內目前有很多城市的發展都很好,大有成為直轄市的勢頭。這其中就包括了雲南的昆明。昆明是雲南的省會,如果它成為了直轄市,那麼雲南的省會能花落誰家。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雲南哪幾座城市最具有競爭力,可以接任省會呢。

我相信這里肯定會有人問,為什麼雲南大理不能當作省會,事實上雲南大理它的GDP著實不高,而且旅遊業帶給它的收入也有限,它不像前幾座城市非常的具有發展潛力。所以它在這次省會之爭中希望不大。你認為這三個城市哪個會接任昆明的地位,扛起省會的位置?

㈥ 昆明市五華區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郵編

昆明市五華區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郵編是651700、650106。

1、楊林校區郵編:651700

雲南省昆明市嵩明職教園區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

2、高新校區郵編:650106

雲南省昆明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海源北路389號

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是昆明醫科大學主動適應國家和雲南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聯合昆明富達發展實業集團,於2001年6月經省教育廳批准創辦,2004年通過國家教育部首批審核確認的「獨立學院」,是雲南省唯一一所醫學類本科獨立學院。

學院現有高新、楊林兩個校區。高新校區坐落於舉世聞名、風光秀麗的春城 — 雲南省昆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西鄰名勝古跡筇竹寺與海源寺風景區,南與美麗的高原明珠滇池遙遙相望。校園新穎漂亮,綠草茵茵、花木悅人,是昆明市政府授予的「昆明市園林式單位」。

㈦ 雲南多州市規劃今年經濟發展新藍圖

我省兩會召開前夕,部分州市召開了2019年經濟工作安排會,在總結2018年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推出今年經濟發展規劃新藍圖。

記者梳理1月10日以來昆明、楚雄、玉溪、麗江等州市已經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發現,今年昆明市提出了加快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加快培育千百億元工業園區、互聯網和工業加速融合等的發展目標。

玉溪市則謀劃用先進技術和綠色理念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全力支持紅塔集團提升「紅塔品牌」影響力,加快信息、現代物流等重點產業向開放型、創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綠色化方向發力。

持續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昆明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昆明區域工業經濟發展,必然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這也是當前和未來實現經濟持續、健康和穩定發展的必然要求。

可以預見,「轉型與變革」將成為2019年昆明工業經濟發展的主題詞。在此背景下,昆明工業經濟或將呈現多方面發展的趨勢,推動形成區域經濟發展突破口、制高點和主攻方向,促進全市經濟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圍繞增強競爭力,昆明市今年經濟發展規劃將堅持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實現新突破。

加快信息及晶元產業、生物醫葯大健康產業等六大產業科技創新研發中心建設,在打造全省工業創新核心區的同時,設立區塊鏈發展基金,引進一批區塊鏈創新企業,電子政務、跨境貿易、住房租賃、智慧康養等領域率先實現區塊鏈示範應用場景落地。

玉溪市提出要搶抓數字經濟時間窗口,大力發展基礎型、應用型、服務型數字產業,切實抓好雲計算服務、智能消費產品等細分產業,加快數字經濟與三次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將玉溪建成雲南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面向南亞東南亞的數字經濟示範區和創新中心。

楚雄、麗江等州市則在提出持續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對今年一季度如何實現「開門紅」分別作出了具體規劃。

制定明確發展目標

部分州市已經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規劃發展顯示,除對全年經濟規劃制定發展藍圖外,還針對創新科技制定了明確的發展目標。

其中,昆明市發展目標為,推進國家植物博物館開工建設,出台實施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加快高新區生物產業基地、滇中新區醫葯產業園、茨壩生物科技小鎮建設,確保大健康產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

引進培育一批雲計算、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5G通信等骨幹企業,推動數字經濟和信息產業跨越發展,確保信息產業規模增長20%以上。

同時,柔性引進「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等科技領軍人才,完善校院企地協同創新利益聯結機制,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加快園區人事和分配製度創新,推進園區實體化改革、市場化運作、扁平化管理,確保安寧工業園區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元。

麗江市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為此,麗江以「開局就要決戰、起步就要沖刺」的精氣神,在全年經濟發展規劃上明確發展思路,迅速做好各項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不折不扣將全市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在全面承接好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雲南金沙江開放合作經濟帶發展規劃,決定實施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建設的同時,編制《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總體規劃》,目前規劃編制工作正在開展。

曲靖市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主要表現在千方百計加大有效投資,以大招商帶動大項目拉動大發展;強力推進重點產業培育,努力夯實經濟發展基礎;著力改善營商環境,積極支持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等方面。

結合曲靖市規劃藍圖,瞄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硬任務,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加快「麒沾馬」一體化發展,打造全市經濟發展主引擎和狠抓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加快釋放改革創新活力。

通過梳理不難看出,針對新年新起點,全省多數州市正按新規劃,在新的一年實現新突破,邁出新步伐。

㈧ 雲南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雲南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是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院,具備頒發高職專科、五年一貫制高職高專以及普通中專三個學歷層次 的辦學資質。
自2015年起,雲南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將使用雲南經濟管理學院的海源和安寧兩個校區辦學。其中海源校區位於四季如春、歷史悠久的昆明市主城區;安寧校區位於滇中產業新區的核心區內。總佔地面積1305畝,建築面積51萬余平方米。現有圖書館2個,體育館2個,標准田徑運動場2個,實訓大樓2幢,教學儀器設備總值6200萬元,館藏紙質藏書141.5萬冊,電子圖書80萬冊,中外文期刊1287種。固定資產總值13 億余元,教學、科研、生活等基礎設施齊全,全日制在校生14580人,現設有旅遊系、醫學系、建築系、經濟系、教育系、汽車系、生物制葯系、電力系、藝術系等9個教學系部,36個熱門專業。

閱讀全文

與雲南省滇中產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交叉交易 瀏覽:884
沙漏理財 瀏覽:922
廣發理財新資金 瀏覽:174
互聯網金融貸款平台有哪些公司名稱 瀏覽:277
樂貸款客服 瀏覽:823
007355基金主頁 瀏覽:972
金融外匯助理 瀏覽:28
7隻科創基金怎麼買 瀏覽:141
喜臨門是什麼概念股票 瀏覽:215
黃金投資成功 瀏覽:512
神果集團股票 瀏覽:400
合景泰富股票價格 瀏覽:165
股票難做 瀏覽:730
炒股理財小說 瀏覽:604
一個資金賬號可以綁幾個銀行卡嗎 瀏覽:847
國投資本的壽險牌照 瀏覽:835
常士杉私募基金 瀏覽:712
河南省住馬店有創業基金 瀏覽:968
泓寧理財 瀏覽:646
200人民幣兌換盧布是多少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