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市公司年報能造假嗎
造假與財技運作是2回事。。
造假是違法的,財技運作不踩線是合理的。
Ⅱ 企業年報隱瞞造假怎麼辦
一、年報存在隱瞞、虛假信息等情況如何處罰
列入「黑名單」,政府采購對其限制或禁入。根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相關規定,情節嚴重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給予行政處罰;造成他人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滿3年未按規定履行公示義務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並向社會公示。該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3年內不得擔任其他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明確表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信用約束機制,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等工作中,將企業信息作為重要考量因素,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者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的企業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二、被處罰會否一直被公示在系統上
公示5年後刪除。作為企業,理當誠信,公示其實是對對企業的另一種處罰,「這種處罰,將持續5年之久,5年後,工作人員工將過後台進行刪除,但是,該企業再次遭到處罰,將會繼續公示下去。
三、企業信息產生後何時公示
20個工作日內。公示的信息包括了注冊登記、備案信息,動產抵押登記信息,股權出質登記信息,行政處罰信息以及其他依法應當公示的信息。對這些企業信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產生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示。
Ⅲ 如何舉報在美上市公司造假
簡單的很啊,只要你有證據,直接在美國起訴就行了(所有小散戶都會感謝你的)。
Ⅳ 上市公司數據造假向哪舉報
向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舉報,證監會官方網站上有投訴舉報專欄
Ⅳ 上市公司一般會做假虛報業績嗎。如果被查出有什麼後果
一般來說,來上市公司源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做假虛報業績的行為。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就有不真實全面的披露信息的嫌疑。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法律責任:
財務作假,投資者可通過法律途徑向審計所索賠,而相關審計人員的從業資格也可能會被取消,並處一定罰金。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以及證監會聯合發布《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補充規定》(以下簡稱《補充規定》),對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案件的追訴標准做了規定。
其中明確指出,依法負有信息披露義務的公司、企業虛增或者虛減資產達到當期披露的資產總額30%以上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所有的財務造假都與公司高管有關,只要斷絕了高管的推卸責任之路,上市公司造假的動力就可以消除大半。因此,在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現象屢禁不絕的情況下,不妨借鑒美國的做法,通過立法,讓高管對財務造假承擔法律責任。這樣,既可以確保上市公司財務信息的真實性,保護投資者利益,也能促使整個社會誠信度的提高。
Ⅵ 上市公司年度報告中有事項沒做到可以舉報嗎
如果上市公司有違規通常是向證監部門進行舉報,但是一般性的小問題,你去舉報沒有用的,除非你有證據證明年報數據造假,像獐子島那樣。
Ⅶ 我發現一個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財務報表作假,我該向哪個機構舉報
向香港證券交易所舉報,但是你一定要證據確鑿,否則,人家可以告你誣陷罪、毀環名譽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