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商譽和商譽減值
你好,商譽可分為自創商譽和外購商譽,自創商譽指企業長期經營過程中能夠較其他企業獲得超額收益而所具有的無形資源,外購商譽指企業並購中收購方因存在對被收購企業的良好預期,認定其能在未來獲取超額收益而確認的無形資源。由於自創商譽的復雜與形成成本的不可驗證性,會計上的商譽一般是指外購商譽。按照財政部《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規定,購買方對合並成本大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商譽這一被收購企業被認定能在未來獲取超額收益而確認的無形資源,以收購方支付總價與被收購企業凈資產的差值的形式具體化,並最終在收購方資產負債表中作為一項資產科目體現。收購方為收購支付溢價,代表了被收購企業凈資產背後蘊含的發展前景,也代表了收購方對於自己能從中獲取預期收益的信心。
然而,當被收購企業後續經營業績無法達到收購發生時作出的業績承諾時,收購資產的高估值、收購支付的高溢價的合理性就需要進行重新評估,上市公司需開展減值測試。測試結果該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則應當將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資產減值准備。
上市公司商譽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成為部分上市公司業績不確定性的一大來源。由於減值測試通常在年末進行,年末的年報業績預告期也成為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頻發期。2018年度部分上市公司公告商譽減值損失高達數億元,導致當年本該盈利的業績由盈轉虧,突然的業績「變臉」令公司股價大幅下跌,使投資者蒙受損失。
Ⅱ 國內上市公司中哪些在近年出過財務丑聞
典型案例有四川長虹(2003年、 2004年)。上市公司濫用會計估計按需操縱利潤的主要手段是對大量運用專業判斷的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和沖銷。(1)那些連續微盈且(或)近期有再融資目標的上市公司經常計提不足,即使在行業風險和經營風險「雙高」的情況下,仍以低比率進行壞賬估計和存貨跌價估計。(2)那些業績較好但不穩定的上市公司,則在「盈利上升時,多計提減值准備;盈利下滑時,再將減值准備沖回」,用以平滑各年間利潤。(3)那些虧損、處於退市邊緣的上市公司,對於資產減值准備平時該提不提或極少計提,「需要」時就一次提個夠,採用「休克療法」和「虧出盈利的空間」,通常是在第一年虧損後,第二年大額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導致第二年巨虧,第三年又以各種理由轉回大量的資產減值准備,從而造成財務報表在第三年扭虧為盈的假像,以避免退市;或者選擇某一年超大額計提,在其後的幾年中再緩緩沖回,以此製造業績小幅穩定攀升的財務報告。值得慶幸的是,新《企業會計准則》對資產減值准備的沖回作了嚴格的規定,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的減值准備一經計提,事後即使價值出現回升,已計提的減值准備也不得轉回,只能在處置相關資產後,再進行會計處理,利用這些減值准備項目調節利潤的空間已大大縮小。新准則此規定對上市公司的利潤操縱起到了一定的抑製作用,但對原八項減值准備中的除上述專案外的其他專案未做規定,且對資產損失的確認與計量以「作不間斷的評估,只要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帳面價值」為標准,仍留給了某些上市公司按需確認減值損失的空間,仍需引起密切關注。
資料轉載
Ⅲ 多家公司年報業績變臉犯法嗎
每年進入年報披露季,總有一些上市公司會上演「變臉」戲碼。近日,一些業績出現較大幅度虧損或向下修正業績的上市公司引起監管層的高度關注,並收到了交易所發來的關注函。
深交所表示,對於業績預計修正存在違規的行為,後續將視情況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必須要真實的。
Ⅳ 資產減值業務對企業業績有何影響
你提取了一筆存貨跌價准備,那麼你的費用科目裡面就會增加一筆,你的當期利潤就會減少一筆。對小公司而言可能影響不大,但是對大公司而言,動不動上億的減值准備一提,不得了啊!
不知道你有沒有關注06年上市公司的年報,由於07年新企業會計准則的實施,很多上市公司趕末班車把長期資產的減值准備全部沖回(新准則明確表示長期資產減值准備提取後不到處置該資產的時候不得轉回),因此很多公司的業績因此突然上升了一個台階,理由就是減值准備對應的費用科目發生額一下子變小而企業利潤突然上升。
Ⅳ 上市公司商譽減值,凈資產受影響嗎
上市公司商譽減值,凈資產受影響。
商譽作為上市公司的一項資產,具體表現為在並購中支付的對價超過被購買標的凈資產公允價值的部分。對商譽而言,往往面臨著可能發生減值的問題,經常需要對商譽價值進行再確認、再計量。在並購標的業績承諾不達標、特別是虧損的情形下,上市公司往往需要計提商譽減值准備,最終是直接影響上市公司當年實現的凈利潤。
Ⅵ 資產減值問題嚴重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朋友您問資產減值問題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答:1,首先資產減值說明公司經營欠佳,公司對外影響力不好,
2,由於資產減值,合作夥伴與您合作的信心不強,投資減少,擴大再生產的能力削弱
3,有於資產減值,股票在市場的價格回落,
總之上市公司的資產減值是會帶來諸多的不良影響。
Ⅶ 上市公司大幅計提資產減值的原因是什麼
上市公司大幅計提資產減值的原因如下:
(一)資產減值會計是資產定義的要求:
根據准則對資產的定義,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顯然,資產的根本目的是為獲取未來的經濟利益。那麼,資產的賬面價值就應當為企業要求得到的最低的可收回價值。計提資產減值准備,使資產以真實價值反映,是資產定義的內在要求決定的,也進一步遵循了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因此,資產減值會計使資產以真實價值反映,是資產本質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會計實質重於形式、穩健性原則的具體應用。
(二)資產減值會計是現實的要求:
企業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公司質量高則能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從而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而企業質量主要體現在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上,其中,資產質量又主要表現為資產盈利和變現能力。通過確認資產減值,有助於全面、公允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和盈虧問題。
(三)資產減值是會計目標的體現:
如果資產的持續獲利能力下降而仍以歷史成本反映在賬面上,就不能為各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資產減值能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資產減值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如長期投資減值可能導致投資收益降低;
2.資產減值對企業營運能力的影響,如固定資產減值損失等;
3.資產減值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影響,如應收賬款中的壞賬准備。因此,資產減值會計與會計目標是一致的,能真實反映資產的質量,為決策者提供客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