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是2.31萬人和 1.66萬人
Ⅱ 我想查一下一隻股票的股東人數變化情況
這個應該沒有的,只有在出報表的時候才有統計。
Ⅲ 為什麼ST豐華連續漲停
新報訊【記者王偉】截至昨日, ST豐華( 600615)已是連續 11個交易日漲停。而股票價格持續上漲的導火索則是公司公布的今年中期業績,其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了 1973.63%。
昨日, ST豐華收市於 3.49元。從 7月下旬的最低價 1.91元開始,該股漲幅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達到了 82.7%。而在 8月 1日和 8月 4日和昨日 ST豐華曾三次因股價連續三天達漲幅限制而發布公告,公告稱,公司沒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事實上在 7月 26日這天,也是 ST豐華股價漲停的第一天, ST豐華發布消息稱,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將同比增長 1973.63%。
ST豐華公布的半年報顯示,公司今年中期每股收益為 0.46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6020.9萬元,同比下降 7%。然而凈利潤卻達到了 6961.48萬元,凈利潤同比增長 1973.63%。
對於公司凈利潤的大幅增長,公司解釋主要原因是:由於報告期內公司與漢騏集團的互負債務被法院進行了司法沖抵,履行了公司與前控股股東因借款擔保和反擔保所形成的償債義務,據此公司對與漢騏集團、冠生園的三方債權債務進行清算沖銷,轉回已計提的壞賬准備 5497.21萬元,沖銷多提的預計利息 1358.50萬元,從而使公司 2005年上半年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6625.77萬元。
ST豐華目前的主營業務的范圍是:塗料、油漆、制筆和物業租賃。對於公司今年下半年的經營, ST豐華在半年報中表示,將有效提升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紅獅塗料有限公司的塗料主業經營力度,全面調整公司制筆業務,積極拓展酒店管理等新業務,努力培育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公司半年報數據同時透露出,二季度末的股東人數相比今年一季度有所減少,持籌有所集中,而且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大多為個人。截至 6月 30日, ST豐華股東人數為 16914戶,人均持有流通股 2749股。而在今年 3月 31日, ST豐華的股東人數為 17328戶,人均持有流通股 2683股。
Ⅳ 股票市場中的同比和環比是什麼意思
環比是指某個時間段的數值與對上的一個時間段的對比。
同比是指某個時間段的數值與去年的同一個時間段的對比。
環比,表示連續2個統計周期(比如連續兩月)內的量的變化比。
環比增長率=(本期數-上期數)/上期數×100%。 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長了多少;環比發展速度,一般是指報告期水平與前一時期水平之比,表明現象逐期的發展速度。
同比增長率=(本期數-同期數)/|同期數|×100%。
環比的發展速度是報告期水平與前一時期水平之比,表明現象逐期的發展速度。如計算一年內各月與前一個月對比,即2月比1月,3月比2月,4月比3月……12月比11月,說明逐月的發展程度。如分析抗擊"非典"期間某些經濟現象的發展趨勢,環比比同比更說明問題。
學過統計或者經濟知識的人都知道,統計指標按其具體內容、實際作用和表現形式可以分為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
由於採用基期的不同,發展速度可分為同比發展速度、環比發展速度和定基發展速度。簡單地說,就是同比、環比與定基比,都可以用百分數或倍數表示。
定基比發展速度,也簡稱總速度,一般是指報告期水平與某一固定時期水平之比,表明這種現象在較長時期內總的發展速度。同比發展速度,一般指是指本期發展水平與上年同期發展水平對比,而達到的相對發展速度。環比發展速度,一般是指報告期水平與前一時期水平之比,表明現象逐期的發展速度。
同比和環比,這兩者所反映的雖然都是變化速度,但由於採用基期的不同,其反映的內涵是完全不同的;一般來說,環比可以與環比相比較,而不能拿同比與環比相比較;而對於同一個地方,考慮時間縱向上發展趨勢的反映,則往往要把同比與環比放在一起進行對照。
(4)2019年一季度股東人數擴展閱讀:
環比分析
所謂環比分析,就年報而言,就是將下半年業績數據與上半年業績數據做比較。其中,下半年業績數據可以用全年數減去中期數獲得,將得數除以中期數,再乘以百分之百,便得出報告期環比增減變動比率或幅度。
通過環比分析可消除年報缺陷給投資者造成的誤導。大家知道,年報的同比分析就是用報告期數據與上期或以往幾個年報數據進行對比。它可以告訴投資者在過去一年或幾年中,上市公司的業績是增長還是滑坡。
但是,年報的同比分析不能揭示公司最近6個月的業績增長變動情況,而這一點對投資決策更富有指導意義。
例如 :某公司2000年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為395364萬元,2000年中期主營業務收入為266768萬元,二者相減得出下半年主營業務收入為128596萬元。
再用128596萬元減去266768萬元,再除以266768萬元,乘以百分之百,便得出該公司報告期主營業務收入環比大幅滑坡51.80%的分析結果。通過環比分析可消除年報缺陷給投資者造成的誤導。
Ⅳ 股東人數環比驟減,籌碼集中好不好
籌碼集中說明主力控盤度高,是好事,只是要留意散戶看到的F10資料都是上一季度的,謹防期間發生的變化。
Ⅵ 這是一個公司的股東人數統計表,誰可以告訴我 怎麼看那個圖左軸右軸什麼意思
左軸代表每期末的公司股東人數,右軸代表單個股東平均持股數量。從該圖內可以看出,2015年一容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該公司籌碼集中度提高很多,股東人數由5萬多下降到2萬多,人均持股數量由6000股提高到15000股
Ⅶ 個股的購買者人數是不是受股東人數的限止呢
在股票交易市場上,股東人數是不受限制的,它只是個統計數字。買的人多了,股東人數就多了,您要是買進去,也就成了股東之一了。
Ⅷ 請高手寫一個股東數大幅減少的選股指標一季度減少或連續減少都可以。
這個公式不具備任何意義
因為這個數據是三個月才出一次,莊家的吸籌不一定非要通版過股東數權減少這一想像,大多時候莊家是不會現象籌碼集中現象的,因為有能力坐莊,還沒有能力多分散些賬戶嘛;
此外,即便出現股東減少的跡象,一般是股價已經拉到相當高的價位了,莊家可以把分散賬戶的籌碼對倒到少數幾個賬戶,從而製造假象,引誘他人進場,此時作為反向指標也不一定哦;
這個指標有意義的話,通常表現在特定是時期,比如大熊市末期,大多個股在低位經過長期橫盤,莊家吸籌充分,並且此類莊家不在賬戶上做刻意的動作;
假設這個指標有用,還有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減少多少是個標准,代表資金進場呢?
如果從量價關繫上能夠看透這一切,就無需搞得這么復雜了!
Ⅸ 上市公司的股東戶數會造假嗎
股東戶數存在造假的可能,但概率偏低,原因如下:
1、股東戶數與財務報表不同。財務報表造假,對上市公司有利。造假是有成本的,造假也是有利可圖的。財務造假,一可避免被ST,二可粉飾太平體現公司在發展,三有利於公司「形象」,四有利於公司股東後期減持等等。而股東戶數造假,對於上市公司本身的利益有沒有好處呢?相對利益小多了。有沒有利於股東減持呢?未必,很多股票股東戶數一路縮減顯示籌碼收集,但股價同期下跌很長時間。
2、對於主力做莊的影響。財務造假在得不到暴光的狀態下,財務造假有利於主力做莊做行情。而股東戶數呢?則意義也小多了。一者,股東戶數的影響力沒財務數據大,二者,股東戶數和財報數據都是滯後公布。股東戶數公布的是上一季度的股東戶數情況。而本季度主力可能早進可早出了。尤其是年報,有的公司甚至在4月份才公布。此時離去年12月31日登記日都已經過去3個多月了。3個多月能發生多少事情啊。中報是7月8月才公布6月30日登記日發生之前的事情。只有一季度和三季度是在本季度結束後,下個月公布。
有一些股票,會有不確定性發布公告,但因為不是集中發布,所以市場關注力又小了。
所以,股東戶數對於主力操盤的意義是有的,但意義相對而言不是很大。比如你看徐翔操作的股票,有時候呆一個季度,甚至一個季度都不到就走了。他哪有心思去想利用股東戶數這問題?只有對於做長庄的意義可能會大些。
3、當前主力做莊的情形已經不同於十年前。隨著舉牌和開戶手續的嚴格,主力拖拉機賬戶的客觀條件在不斷收嚴。現在我們能看到一老式的主力傳統套路:建倉、洗盤、拉升、出貨;但我們也越來越多的看到機構輪波做行情。上一個波段做完,這個機構走了。另外一個機構覺得還有操作空間,他進場拉一波然後走了;又有一個機構覺得有操作機會,拉上一波,直到最終有一個機構錯誤判斷還有操作機會,把自己買在波頂,然後止損出局。這種輪波操作的方法,對於股東戶數的利用要求不大。
Ⅹ 為什麼現在在股市基本面分析股東人數,這一招不靈,失效了呢
現在在股市分析股東人數這一招不靈,已經失效的原因只有兩個原因:
第一,上市公司披露的股東人數是具有“滯後性”;
第二,現在的A股投機性太強,流動性太快;
這兩大原因就是會導致,現在炒股去看股東人數失效,看股東人數分析股市已經成為過去式了,下面針對這兩大原因進行深入分析:
正因為在季度第一天就流出很多股東,但尤其披露的是上一季度的數據,其實這些股東早已經賣出了,股票買賣都十幾次了,但數據還保存在歷史股票當中。
所以股市由於投機性太強,股東流動性太快,股東人數並非每天更新的,大家看到的都是歷史股東數。
總之現在的A股想要通過看股東人數去判定一隻股票是否被控盤,這種方法已經失靈失效了,原因是滯後性和投機性等造成,希望大家一定要清醒,這個方法無效了,尋找更好的方法來找出真正控盤的潛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