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非上市公司公司股權估值方法

非上市公司公司股權估值方法

發布時間:2021-04-15 19:03:54

⑴ 未上市企業如何估值或者有類似企業的估值方法也可以

如果想系統了解的話,建議買koller的《價值評估》一書。簡單有效的估值方法一專般是看PE,即市盈率,屬參照類似發展速度、規模的非上市公司在市場上的市盈率。如果市盈率是8,那麼當年5000萬凈利意味著公司估值是4億。
財務上DCF(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也可以用,但是一般來說由於折現率的調整,操控空間更大,不是很實用。
特別的,作為擬上市公司,有擬上市公司的估值,現在市盈率普遍到了15倍左右。

⑵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價值評估

非上市公司的價值評估問題無疑是理論界與財務實踐中關注的核心問題。由於非上市公司缺乏公開市場的有效監督,需要對利潤表中的收入成本等數據做出具體調整以反映公司的真實現金流,然後在修正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流動性折扣調整的基礎上確定其評估價值目前,國內對企業並購中非上市企業的價值評估,主要是以企業的賬面價值、現行市場價格、重置成本等為依據,側重公司資產的靜態評估,沒有考慮各資產之間的協同作用和收購活動對企業未來價值的影響。因此,本文採用收益法下的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對非上市公司的價值進行動態的整體評估。該評估方法對私人公司適用,對目前非有效的資本市場下的上市公司也十分適用。
一、收益法的基礎理論(一)收益法的基本思想收益法的基本思想是一項資產的價值,是利用它所獲取的未來收益的現值。它是指通過估算資產在未來的預期收益,並將其折算成現值,然後累加求和,據以確定資產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

收益法包括現金流量貼現法、利潤貼現法、紅利貼現法等,雖然名稱不同,但核心都是將公司未來的現金按照一定的貼現率衡量風險因子貼現到當前的方法。

本文介紹的收益法主要是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法,它是西方企業並購評估的主流方法,西方研究和市場的表現都說明企業的價值和其未來的自由現金流量是高度正相關的。

(二)收益法的優勢《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試行)》第二十三條規定:企業價值評估方法有收入法、市場法和成本法。右表是三種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的比較。

企業價值評估作用於企業財務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以企業價值為依據,科學地進行財務決策、投資決策與融資決策,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理財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講,成本法和市場法便無法在以財務決策為目的的企業價值評估中運用。在以並購為前提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時,對收益法而言,應該說這種方法理論上是相當完善的,從長遠的趨勢看,也應鼓勵這種方法的應用,因為它是從理財及可持續經營的角度定義企業價值。

二、自由現金流量貼現的評估模型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通常有永續模型、固定增長模型、兩階段模型和三階段模型。根據非上市公司的發展特點和市場實際運用情況,本文通過兩階段模型對非上市公司的價值進行評估。

該模型適用於企業在初始階段會有比較高的增長速度,這時企業的盈利或現金流量的增長速度會大大超過整個經濟系統的增長率。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企業進入固定增長時期。此時,V=高速增長期現金流量現值和+固定增長期現金流量現值和,公式如下:

三、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的應用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應用於非上市公司的價值評估時需進行一些調整,主要通過以下幾步來確定非上市公司的評估價值。

對資源類上市公司的現有評估方式:利潤加儲量的相對評估法

由於資源類上市公司最初正是因其利潤的高增長率吸引投資者的眼光,因此對資源類上市公司最通用的評估指標仍是盈利性指標,投資者更為關注其今明兩年的利潤情況,並以PE、PEG等比值衡量公司的相對投資價值。總體看來,市場上還並未形成針對資源類上市公司的公認估值方法。也有個別研究機構提出了一些新的估值辦法,在形式上最符合資源類上市公司特色的估值指標就是「可采儲量」,但應用可采儲量估值的方式仍僅限於「每股可采儲量」、「以市價計算的每股資源價值」等。前者不考慮市價,因此只能適用於同一礦種的比較,後者則在形式上解決了不同礦種間的比較。

⑶ 產業投資中,非上市公司價值評估的基本方法

非上市公司的價值評估問題無疑是理論界與財務實踐中關注的核心問題。由於非上市公司缺乏公開市場的有效監督,需要對利潤表中的收入成本等數據做出具體調整以反映公司的真實現金流,然後在修正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流動性折扣調整的基礎上確定其評估價值目前,國內對企業並購中非上市企業的價值評估,主要是以企業的賬面價值、現行市場價格、重置成本等為依據,側重公司資產的靜態評估,沒有考慮各資產之間的協同作用和收購活動對企業未來價值的影響。因此,本文採用收益法下的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對非上市公司的價值進行動態的整體評估。該評估方法對私人公司適用,對目前非有效的資本市場下的上市公司也十分適用。
一、收益法的基礎理論(一)收益法的基本思想收益法的基本思想是一項資產的價值,是利用它所獲取的未來收益的現值。它是指通過估算資產在未來的預期收益,並將其折算成現值,然後累加求和,據以確定資產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

收益法包括現金流量貼現法、利潤貼現法、紅利貼現法等,雖然名稱不同,但核心都是將公司未來的現金按照一定的貼現率衡量風險因子貼現到當前的方法。

本文介紹的收益法主要是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法,它是西方企業並購評估的主流方法,西方研究和市場的表現都說明企業的價值和其未來的自由現金流量是高度正相關的。

(二)收益法的優勢《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試行)》第二十三條規定:企業價值評估方法有收入法、市場法和成本法。右表是三種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的比較。

企業價值評估作用於企業財務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以企業價值為依據,科學地進行財務決策、投資決策與融資決策,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理財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講,成本法和市場法便無法在以財務決策為目的的企業價值評估中運用。在以並購為前提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時,對收益法而言,應該說這種方法理論上是相當完善的,從長遠的趨勢看,也應鼓勵這種方法的應用,因為它是從理財及可持續經營的角度定義企業價值。

二、自由現金流量貼現的評估模型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通常有永續模型、固定增長模型、兩階段模型和三階段模型。根據非上市公司的發展特點和市場實際運用情況,本文通過兩階段模型對非上市公司的價值進行評估。

該模型適用於企業在初始階段會有比較高的增長速度,這時企業的盈利或現金流量的增長速度會大大超過整個經濟系統的增長率。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企業進入固定增長時期。此時,V=高速增長期現金流量現值和+固定增長期現金流量現值和,公式如下:

三、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的應用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應用於非上市公司的價值評估時需進行一些調整,主要通過以下幾步來確定非上市公司的評估價值。

(一)基於准確信息調整利潤表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估價的一個最大不同就是財務數據的可得性和可靠性。非上市公司在通常會通過低報收入、高報成本來達到逃稅的目的,特別是在高代理成本的情況下。也有高報收入的情形,目的是為了使公司的盈利狀況看上去顯得比實際水平好一些,提高公司的出售價格。因此,需通過對利潤表的調整,再現公司真實的利潤和現金流。

.根據歷年的銷售情況,調整當年可能被虛報的銷售收入,通常買方可在有懷疑的情·05總第58期理論研究況下檢測在相同會計期間內,產生所售產品或服務的關鍵材料的使用水平來重新推算估計銷售收入。

⑷ 非上市公司估值怎麼算

1、 利潤額的5~9倍(市盈率)

市盈率的倒數就是投資回報率,這種估值方式對於非上市企業也是使用的。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可以放大至2~30倍,常見的企業建議使用5~9倍這個區間。

2、 凈資產的1~2倍(市凈率)

有些破產清算的企業估值會低於1倍,有可能是因為庫存商品貶值了。五年前買個手機花3000元,不拆封放到現在頂多賣300元,如果是不能開機也就換個不銹鋼盆了(價值3元)。[1]

3、 銷售額的1倍左右

如果遇到軟體公司,尚未盈利,資產就那兩台電腦,可以試著用這個辦法。然而具體情況差距太大了,首先要看增長率,再看銷售額。拿軟體公司舉例,年銷售額幾十萬塊錢,可以說沒多少價值,按照1倍左右算就行;如果達到1000萬則會進入快速成長期,經營妥善會迅速從1000萬上升到1億元。

但是1億再往10億走,難度將會大大增加。所以花1億買個1000萬的軟體公司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花10億買個1億銷售額的公司,我的感覺是買貴了。當然具體情況仍需要具體分析

(4)非上市公司公司股權估值方法擴展閱讀

非上市企業估值需要注意:

企業的價格和供求關系、心理預期和行業周期都是相關的。我們在這里把企業理解為男生,投資方理解為女生,以此方便理解和記憶。

1、 企業的價值只有通過流通才能顯現,不能流通的價值是紙面上的價格,甚至是有價無市。

2、 企業的估值不僅僅是對過去的考量,更要對未來進行展望,這個叫心理預期。

3、 企業的價值有很大一部分感性的存在,正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互相喜歡、互相尊重才是根本。

4、 決定企業價值的不是今天賬面上有多少資產,而是能為股東創造多少回報,明天的業績更多的取決於軟性的經營資源,比如上游的供應商、下游的客戶和經營管理的團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非上市企業估值

⑸ 如何對一家未上市企業進行市值評估

1、被濫用得最廣泛的就是相對估價法(也就是基於市場途徑的評估方法,又稱為市場法、市場比較法等
2、第二種是應用的比較廣泛,也最受質疑的是收益途徑的估值方法(市場上一般都稱為收益法,實際並不全面,隨著各種新技術及新理論的陸續出現,比較准確的說法應該是基於收益途徑的估值方法,例如EVA估值方法、剩餘收益估值方法等等)
3、另外由於是評估的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權價值估值,採用市場途徑估值中,選取的可比公司均為上市公司,計算出股權價值後,需要考慮缺乏流通性折價對股權價值的影響。

⑹ 非上市公司股權價值怎麼評估計算

根據現在的凈資產(現金、固定資產、期權等)計算,與注冊資金無多大關系,但是也有根據雙方談判的,比如無形資產,品牌、口碑、信譽等無法估值!

⑺ 非上市股份制公司,股價計算方法

公司價值除以股數 如何拋售, 只能和別人協商交易,別人願出多少價,你才能賣多少。你覺得呢

⑻ 未上市公司的股票如何估值

你好,
司估值是指著眼於公司本身,對公司的內在價值進行評估。公司內在價值決定於公司的資產及其獲利能力。
公司估值是投融資、交易的前提。一家投資機構將一筆資金注入企業,應該佔有的權益首先取決於企業的價值。公司估值有利於我們對公司或其業務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進行正確評價,從而確立對各種交易進行訂價的基礎。
公司估值是證券研究最重要、最關鍵的環節,估值是一種對公司的綜合判定,無論宏觀分析、資本市場分析、行業分析還是財務分析等,估值都是其最終落腳點,投資者最終都要依據估值做出投資建議與決策。
基本邏輯—「基本面決定價值,價值決定價格」
公司估值的方法
(一)公司估值的基礎
基於公司是否持續經營,公司估值的基礎可分為兩類:
1.破產的公司(Bankrupt Business) 公司處於財務困境,已經或將要破產,主要考慮出售公司資產的可能價格。
2.持續經營的公司(On-going Business) (PE投資的對象) 假定公司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持續經營,可使用以下估值方法。
(二)公司估值的方法
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為兩類:
一類是相對估值方法,特點是主要採用乘數方法,較為簡便,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PEG估值法、市銷率估值法、EV/銷售收入估值法、RNAV估值法;
另一類是絕對估值方法,特點是主要採用折現方法,較為復雜,如股利貼現模型、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和期權定價法等。
相對估值法反映的是市場供求決定的股票價格,絕對估值法體現的是內在價值決定價格,即通過對企業估值,而後計算每股價值,從而估算股票的價值。它們的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相對估值法(Relative
Valuation or Comparative
Valuation)亦稱可比公司分析法,通過尋找可比資產或公司,依據某些共同價值驅動因素,如收入、現金流量、盈餘等變數,借用可比資產或公司價值來估計標的資產或公司價值。在運用可比公司法時,根據價值驅動因素不同可以採用比率指標進行比較,比率指標包括P/E、P/B、EV/EBITDA、PEG、P/S、EV/銷售收入、RNAV等等。其中最常用的比率指標是P/E和P/B。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⑼ 非上市公司出資者的股權價值如何計算,請詳細說明

按照市場價格對自己公司的有形資產進行評估,參考公司未來發展的前景。基本上就能大概估計出公司的總價值了
乘以一定的股權比就可以知道出資者的股權價值了。

閱讀全文

與非上市公司公司股權估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投融資渠道 瀏覽:153
星河控股股票 瀏覽:256
山東黃金電氣 瀏覽:764
網上貸款哪些平台是坑人的 瀏覽:734
6500韓幣等於多少人民幣元 瀏覽:422
股票兼職講師 瀏覽:856
期貨劉福厚 瀏覽:914
節能建材股票 瀏覽:403
股票下跌英文 瀏覽:3
4月末外匯儲備 瀏覽:448
盧映融資料 瀏覽:644
股票上壓下托 瀏覽:290
米庄理財官網 瀏覽:164
哪種貴金屬在最低谷 瀏覽:995
外匯保證金計算題目 瀏覽:815
博時主題行業基金凈值上證指數 瀏覽:325
蘇寧易購投資方向 瀏覽:41
百洋股份有投資價值嗎 瀏覽:627
養老目標基金什麼時候發布的 瀏覽:459
博通集成直的投資嗎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