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會造成工人的工資下降,失業增加,這種說法對嗎
國際競爭很激烈,只能這么說。什麼都是有可能的,像現在的通漲,不是明著來,都是一種變相的方式,像歐洲的經濟戰爭,硝煙滾滾。
⑵ wto的最惠國待遇是有條件的嗎
最惠國待遇(拼音:zuìhuìguó dàiyù,英語:most-favored-nation treatment) 英文簡稱MFN,是國際經濟貿易關系中常用的一項制度,是國與國之間根據某些條約規定的條文,在進出口貿易、稅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給予優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權等方面的一項制度,又稱「無歧視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締約國雙方在通商、航海、關稅、公民法律地位等 方面相互給予的不低於現時或將來給予任何第三國的優惠、特權或豁免待遇。條約中規定這種待遇的條文稱「最惠國條款」。
解釋
根據《路透金融詞典》,最惠國待遇是指雙邊貿易協定中的一項承諾,規定締約國的一方若給與第三國某種優惠待遇,締約國的另一方即時獲得相同的優惠待遇。
分類
最惠國待遇可分為無條件最惠國待遇和有條件最惠國待遇兩種。前者指締約國的一方現在或將來給予第三國的一切優惠,應無條件地、無補償地、自動地適用於締約國的另一方。後者指締約國的一方現在或將來給予 第三國的優惠,締約國的另一方必須提供同樣的補償,才能享受。
主要內容
最惠國待遇范圍廣泛,其中主要的是進出口商品的關稅待遇。在貿易協定中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有關進口、出口或者過境商品的關稅和其他捐稅;
2、在商品進口、出口、過境、存倉和換船方面的有關海關規定 、手續和費用;
3、進出口許可證的發給。在通商航海條約中,最惠國待 遇條款適用的范圍還要大些,把締約國一方的船舶和船上貨物駛入、駛出 和停泊時的各種稅收、費用和手續等也包括在內。
在特殊條件下,最惠國待遇源於自由貿易原則,即各國在世界市場上享有平等的、不受歧視的貿 易機會。是用來作為對付重商主義保護關稅政策的一種手段。到自由資本 主義時期,為各資本主義國家普遍採用。後來帝國主義國家往往利用他們簽訂的最惠國條款,在殖民地、附屬國中享受各種特殊優惠,而後者則由 於所處的從屬地位,實際上難以享受到相應的優惠。二次大戰後,許多發 展中國家為了改變這種不合理狀況,要求發達國家對所有發展中國家的出 口商品實行單方面的、普遍的關稅減免,即實行關稅普遍優惠制。
例外情況
最惠國待遇原則也有可以不執行的例外情況:
第一,某發達國家給予發展中國家出口的工業品及半成品以更加優惠的差別的關稅待遇;在非關稅措施方面給予發展中國家更為優惠的差別的待遇;發展中國家之間實行的優惠關稅;對最不發達國家的特殊優惠;可不給予其他發達國家成員。
第二,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及邊境貿易所規定的少數國家享受的待遇和經濟一體化組織內部的待遇,可不給予其他世貿組織成員。
第三,一些成員為保障動、植物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或一些特定目的對進出口採取的所有措施,不受最惠國待遇的約束。
第四,當一國的國家安全受到威脅時,可以不受最惠國待遇的約束。
第五,反補貼、反傾銷及在爭端解決機制下授權採取的報復措施,不受最惠國待遇的約束。
第六,貨物貿易中的政府采購不受世貿組織管轄,所以不受最惠國待遇的約束。
第七,不屬世貿組織管轄范圍的諸邊貿易協議中的義務。主要指在民用航空器貿易、奶製品及牛肉貿易等方面,世貿組織成員彼此間可以不給予最惠國待遇。在服務貿易中,根據最惠國待遇原則,WTO規定在服務和服務的提供者方面, 各成員應該立即和無條件地給予任何其他成員的服務及服務提供者相同的待遇。但鑒於服務貿易發展的水平參差不齊, WTO 《服務貿易總協定》允許少數成員在2005年以前,存在與最惠國待遇不符的暫時性措施。在2005年之後,最惠國待遇原則上應是無條件的、永久的在所有成員間實施。在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方面,最惠國待遇原則要求除有關國際條約規定的外,某一成員提供給其他成員國民的任何利益、優惠、特權或豁免,均應立即無條件地給予全體世貿組織其他成員的國民。
最惠國待遇的例外情況:
1、一國給予鄰國的特權和優惠。
2、邊境貿易和運輸方面的特權和優惠。
3、有特殊歷史、政治、經濟關系的國家間形成的特定地區的特權和優惠。
4、經濟集團內部各成員國相互給予對方的特權和優惠。
⑶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會造成工人工資下降,失業增加」有這回事嗎
誰說的?工人的工資是絕對不會下降的,這一點請放心大膽的反駁講這句話的仁兄.至於失業增加,個人認為應該不會,加入世貿組織會給中國企業帶來足夠的機遇還有足夠的競爭力,關鍵要看中國企業和政府如何來面對這個事情,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如果企業競爭不過國外企業,如果企業通過裁員來實現企業效率的提高,說不定會引起失業增加,在經濟改革的實踐中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是本人認為,這只是陣痛.陣痛過後就是甜蜜,就像鳳凰聶磐一般,浴火重生。
⑷ 身邊有人說拉人進微信群進入世貿組織,月薪三百美金
騙人的吧,這種騙局也能相信嗎?世貿組織是以一個國家名義加入的。不是個人做生意的。
⑸ WTO最惠國待遇的特點
簡介
最惠國待遇(拼音:zuìhuìguó dàiyù,英語:most-favored-nation treatment) 英文簡稱MFN,是國際經濟貿易關系中常用的一項制度,是國與國之間根據某些條約規定的條文,在進出口貿易、稅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給予優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權等方面的一項制度,又稱「無歧視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締約國雙方在通商、航海、關稅、公民法律地位等 方面相互給予的不低於現時或將來給予任何第三國的優惠、特權或豁免待遇。條約中規定這種待遇的條文稱「最惠國條款」。
解釋
根據《路透金融詞典》,最惠國待遇是指雙邊貿易協定中的一項承諾,規定締約國的一方若給與第三國某種優惠待遇,締約國的另一方即時獲得相同的優惠待遇。
分類
最惠國待遇可分為無條件最惠國待遇和有條件最惠國待遇兩種。前者指締約國的一方現在或將來給予第三國的一切優惠,應無條件地、無補償地、自動地適用於締約國的另一方。後者指締約國的一方現在或將來給予 第三國的優惠,締約國的另一方必須提供同樣的補償,才能享受。
主要內容
最惠國待遇范圍廣泛,其中主要的是進出口商品的關稅待遇。在貿易協定中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有關進口、出口或者過境商品的關稅和其他捐稅;
2、在商品進口、出口、過境、存倉和換船方面的有關海關規定 、手續和費用;
3、進出口許可證的發給。在通商航海條約中,最惠國待 遇條款適用的范圍還要大些,把締約國一方的船舶和船上貨物駛入、駛出 和停泊時的各種稅收、費用和手續等也包括在內。
在特殊條件下,最惠國待遇源於自由貿易原則,即各國在世界市場上享有平等的、不受歧視的貿 易機會。是用來作為對付重商主義保護關稅政策的一種手段。到自由資本 主義時期,為各資本主義國家普遍採用。後來帝國主義國家往往利用他們簽訂的最惠國條款,在殖民地、附屬國中享受各種特殊優惠,而後者則由 於所處的從屬地位,實際上難以享受到相應的優惠。二次大戰後,許多發 展中國家為了改變這種不合理狀況,要求發達國家對所有發展中國家的出 口商品實行單方面的、普遍的關稅減免,即實行關稅普遍優惠制。
例外情況
最惠國待遇原則也有可以不執行的例外情況:
第一,某發達國家給予發展中國家出口的工業品及半成品以更加優惠的差別的關稅待遇;在非關稅措施方面給予發展中國家更為優惠的差別的待遇;發展中國家之間實行的優惠關稅;對最不發達國家的特殊優惠;可不給予其他發達國家成員。
第二,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及邊境貿易所規定的少數國家享受的待遇和經濟一體化組織內部的待遇,可不給予其他世貿組織成員。
第三,一些成員為保障動、植物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或一些特定目的對進出口採取的所有措施,不受最惠國待遇的約束。
第四,當一國的國家安全受到威脅時,可以不受最惠國待遇的約束。
第五,反補貼、反傾銷及在爭端解決機制下授權採取的報復措施,不受最惠國待遇的約束。
第六,貨物貿易中的政府采購不受世貿組織管轄,所以不受最惠國待遇的約束。
第七,不屬世貿組織管轄范圍的諸邊貿易協議中的義務。主要指在民用航空器貿易、奶製品及牛肉貿易等方面,世貿組織成員彼此間可以不給予最惠國待遇。在服務貿易中,根據最惠國待遇原則,WTO規定在服務和服務的提供者方面, 各成員應該立即和無條件地給予任何其他成員的服務及服務提供者相同的待遇。但鑒於服務貿易發展的水平參差不齊, WTO 《服務貿易總協定》允許少數成員在2005年以前,存在與最惠國待遇不符的暫時性措施。在2005年之後,最惠國待遇原則上應是無條件的、永久的在所有成員間實施。在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方面,最惠國待遇原則要求除有關國際條約規定的外,某一成員提供給其他成員國民的任何利益、優惠、特權或豁免,均應立即無條件地給予全體世貿組織其他成員的國民。
最惠國待遇的例外情況:
1、一國給予鄰國的特權和優惠。
2、邊境貿易和運輸方面的特權和優惠。
3、有特殊歷史、政治、經濟關系的國家間形成的特定地區的特權和優惠。
4、經濟集團內部各成員國相互給予對方的特權和優惠。
⑹ 中國加入了wto會拉低工人工資,那這么做還對嗎求用國際貿易的相關理論分析一下
好復雜的問題。
從整體經濟而言,加入WTO後,外來投資會增加,外來企業的增長會帶來就業機會的增加。同時,外來投資帶入新管理思維和先進技術,能增加我國技術短板及提高工人的知識和技術。
技術和知識的提高按照收入分配理論,平均工資都會上升。
而且,加入wto後,國際貿易機會增加。市場需求的上升,意味著價格的上升,企業收入會增長。
⑺ 廣東省WTO/TBT通報咨詢研究中心工資怎麼樣
前者必然更好,年收入10萬以上
⑻ 國際商務是做什麼的 1個月的工資多少
主要課程:
專業英語、管理學理論、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國際經濟學、財政管理、國際營銷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法、中國對外貿易、貨幣銀行學、等必修課程,以及西方經濟史、國際商務英語、國際金融實務、國際貿易實務、發展經濟學、 國際商務談判、國際商務禮儀、外貿管理法、國際稅法、跨國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經濟合作國際投資法、電子商務、中國對外貿易、WTO專題、證券市場概論、財稅法、國際貿易法、國際金融法、國際信貸與結算、歐洲聯盟法、國際技術轉讓、商業倫理、心理學、社會學、海商法、審計學與審計法、公共關系學、合同法、公司法、組織行為學等選修課程。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具有法商結合的知識結構,理論知識扎實,並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用外語進行商務溝通的能力,適於在跨國公司、外向型企業和外資企業等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商務代表、國際商務師及國際化經營的高級管理人才;或者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及政府機構從事對外經營管理、政策法規制定與實施,以及國際化商務活動策劃的綜合性高級專門人才。
⑼ 當年加入WTO後像多大的功勞一樣宣傳,那現在進了。。。咱老百姓得到什麼實惠了么進口車關稅還是那麼貴
是啊!我也一直不滿中國的關稅!為什麼其他國家人均收入比我們高!工作時間比我們少!而我們買的東西要比其他國家的人貴!就因為國家要保護國產企業!錯了!只是保護了國產企業的高層!再少一點就是只保護了國產企業的一個CEO!而並不是國產企業的所有員工!有多少個員工有醫保、退休金的?低工資、高消費已經成了中國的代名詞。就算某個國產企業純利潤排在世界第一,其員工一樣會有99%的人買不起現在的房價,至少工齡少於40年的人買不起!就算超過40年的也沒幾個人買得起!這樣只會讓已經有錢到多餘的人更有錢,讓缺錢到借貸的人更缺錢!人家外國產品質量那麼高,人家在本國價格比我們同等商品的價格要低上好多!人家可以賺少,我們的國產卻要往死里撈!
再說說房價吧!這個無可爭議了!這個也沒有進口了!也沒得進口!大家都知道中國房地產的利潤大多數在300%—1000%之間!基本上沒有少於300%的!而超過1000%的比比皆是!而好多國家的房地產開發商的利潤只有20%之內!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啊!中國的房地產業不需要保護了吧!已經沒有國外的競爭對手了!我現在在一個不大不小的外貿公司上班!也大概算了一下!照這樣打工法,除衣食住行外,我起碼要存220年的錢才買得起一套房!這個演算法是220年之內房價一直沒漲才買得起!
哎!「我愛共產黨」
⑽ 國際貿易實務工資
開口就兩三千,要先看看你有什麼能力,肯定又是剛畢業的新人。兩三千就不錯了。
打工就是通過自己的勞力或腦力為公司、機構提供服務,工作,並獲得收入。你想想有幾個不是打工的?除了自己是老闆的,其餘都叫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