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申能集團利潤

申能集團利潤

發布時間:2021-04-15 20:11:19

『壹』 核電股票龍頭

截止2015年9月,中國有三大核電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內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容、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與國家核電重組成立)。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電力(02380.HK)、上海電力( 600021 )、吉電股份( 000875 )、東方能源( 000958 )、中電遠達( 600292 )、露天煤業( 002128 )、中國電力新能源(00735.HK)、漳澤電力( 000767 ,參股)。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國核電(601985)、中核科技( 000777 )、東方鋯業( 002167 )、中核國際(02302.HK)。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廣核電力(01816.HK)、中廣核礦業(01164.HK)、中廣核美亞(01811.HK),並即將收購梅雁吉祥( 600868 )。

『貳』 保險利差損失由什麼資本進行吸收

資本運作模式分類一、擴張型資本運營模式資本擴張是指在現有的資本結構下,通過內部積累、追加投資、吸納外部資源即兼並和收購等方式,使企業實現資本規模的擴大。根據產權流動的不同軌道可以將資本擴張分為三種類型:1、橫向型資本擴張橫向型資本擴張是指交易雙方屬於同一產業或部門,產品相同或相似,為了實現規模經營而進行的產權交易。橫向型資本擴張不僅減少了競爭者的數量,增強了企業的市場支配能力,而且改善了行業的結構,解決了市場有限性與行業整體生產能力不斷擴大的矛盾。青島啤酒集團的擴張就是橫向型資本擴張的典型例子。近年來,青啤集團公司抓住國內啤酒行業競爭加劇,一批地方啤酒生產企業效益下滑,地方政府積極幫助企業尋找「大樹」求生的有利時機,按照集團公司總體戰略和規劃布局,以開發潛在和區域市場為目標,實施了以兼並收購為主要方式的低成本擴張。幾年來,青啤集團依靠自身的品牌資本優勢,先後斥資6.6億元,收購資產12.3億元,兼並收購了省內外14家啤酒企業。不僅擴大了市場規模,提高了市場佔有率,壯大了青啤的實力,而且帶動了一批國企脫困。2003年,青啤產銷量達260萬噸,躋身世界啤酒十強,利稅總額也上升到全國行業首位,初步實現了做「大」做「強」的目標。2、縱向型資本擴張處於生產經營不同階段的企業或者不同行業部門之間,有直接投入產出關系的企業之間的交易稱為縱向資本擴張。縱向資本擴張將關鍵性的投入產出關系納入自身控制范圍,通過對原料和銷售渠道及對用戶的控制來提高企業對市場的控制力。格林柯爾集團是全球第三大無氟製冷劑供應商,處於製冷行業的上游。收購下游的冰箱企業,既有利於發揮其製冷技術優勢,同時也能直接面對更廣大的消費群體。從2002年開始,格林柯爾先後收購了包括科龍、美菱等冰箱巨頭在內的五家企業及生產線。通過這一系列的並購活動,格林柯爾已擁有900萬台的冰箱產能,居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具備了打造國際製冷家電航母的基礎。格林柯爾集團縱向產業鏈的構築,大大提高了其自身的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3、混合型資本擴張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之間沒有直接投入產出關系和技術經濟聯系的企業之間進行的產權交易稱之為混合資本擴張。混合資本擴張適應了現代企業集團多元化經營戰略的要求,跨越技術經濟聯系密切的部門之間的交易。它的優點在於分散風險,提高企業的經營環境適應能力。擁有105億資產的美的集團一直是我國白色家電業的巨頭,2003年的銷售額達175億元。在20年的發展歷程中,美的從來沒有偏離過家電這一主線。專業化的路線使美的風扇做到了全國最大,使空調、壓縮機、電飯鍋等產品做到了全國前三名,巨大的規模造就了明顯的規模優勢。然而,隨著家電行業競爭形勢的日益嚴峻,進軍其它行業、培養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美的集團的現實選擇。與此同時,美的在資本、品牌、市場渠道、管理和人才優勢等方面也積累到了具備多元化經營、資本化運作的能力。審時度勢之後,美的毅然作出了從相對單一的專業化經營轉向相關多元化發展的戰略決策。2003年8月和10月美的先後收購了雲南客車和湖南三湘客車,正式進入汽車業。此後不久,又收購了安徽天潤集團,進軍化工行業。在未來的幾年中,美的將以家電製造為基礎平台,以美的既有的資源優勢為依託,以內部重組和外部並購為手段,通過對現有產業的調整和新產業的擴張,實現多產業經營發展的格局,使美的最終發展成為多產品、跨行業、擁有不同領域核心競爭能力和資源優勢的大型國際性綜合製造企業。二、收縮型資本運營模式收縮性資本運營是指企業把自己擁有的一部分資產、子公司、內部某一部門或分支機構轉移到公司之外,從而縮小公司的規模。它是對公司總規模或主營業務范圍而進行的重組,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追求企業價值最大以及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收縮性資本運營通常是放棄規模小且貢獻小的業務,放棄與公司核心業務沒有協同或很少協同的業務,宗旨是支持核心業務的發展。當一部分業務被收縮掉後,原來支持這部分業務的資源就相應轉移到剩餘的重點發展的業務,使母公司可以集中力量開發核心業務,有利於主流核心業務的發展。收縮性資本運營是擴張性資本運營的逆操作,其主要實現形式有:1、資產剝離資產剝離是指把企業所屬的一部分不適合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資產出售給第三方,這些資產可以是固定資產、流動資產,也可以是整個子公司或分公司。資產剝離主要適用於以下幾種情況:(1)不良資產的存在惡化了公司財務狀況;(2)某些資產明顯干擾了其它業務組合的運行;(3)行業競爭激烈,公司急需收縮產業戰線。中國人壽在上市之前,就進行了大量的資產剝離。2003年8月,原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一分為三: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超過6000萬張的1999年以前的舊保單全部被撥歸給母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而2000萬張左右1999年以後簽訂的保單,則以注資的形式被納入新成立的股份公司。通過資產剝離,母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承擔了1700多億元的利差損失,但這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於2003年12月在美國和香港兩地同時上市鋪平了道路。2、公司分立公司分立是指公司將其擁有的某一子公司的全部股份,按比例分配給母公司的股東,從而在法律和組織上將子公司的經營從母公司的經營中分離出去。通過這種資本運營方式,形成一個與母公司有著相同股東和股權結構的新公司。在分立過程中,不存在股權和控制權向第三方轉移的情況,母公司的價值實際上沒有改變,但子公司卻有機會單獨面對市場,有了自己的獨立的價值判斷。公司分立通常可分為標準式分立、換股式分立和解散式分立。3、分拆上市指一個母公司通過將其在子公司中所擁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給現有母公司的股東,從而在法律上和組織上將子公司的經營從母公司的經營中分離出去。分拆上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公司將部分業務從母公司獨立出來單獨上市;狹義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公司將其部分業務或者某個子公司獨立出來,另行公開招股上市。分拆上市後,原母公司的股東雖然在持股比例和絕對持股數量上沒有任何變化,但是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資企業的凈利潤分成,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後,母公司將獲得超額的投資收益。2000年,聯想集團實施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略調整,對其核心業務進行拆分,分別成立新的「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2001年6月1日,神州數碼股票在香港上市。神州數碼從聯想中分拆出來具有一箭雙雕的作用。分拆不但解決了事業部層次上的激勵機制問題,而且由於神州數碼獨立上市,聯想集團、神州數碼的股權結構大大改變,公司層次上的激勵機制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解決。4、股份回購股份回購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一定途徑購買本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適時、合理地進行股本收縮的內部資產重組行為。通過股份回購,股份有限公司達到縮小股本規模或改變資本結構的目的。股份公司進行股份回購,一般基於以下原因:一是保持公司的控制權;二是提高股票市價,改善公司形象;三是提高股票內在價值;四是保證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認股制度的實施;五是改善公司資本結構。股份回購與股份擴張一樣,都是股份公司在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和不同環境下採取的經營戰略。因此,股份回購取決於股份公司對自身經營環境的判斷。一般來說,一個處於成熟或衰退期的、已超過一定的規模經營要求的公司,可以選擇股份回購的方式收縮經營戰線或轉移投資重點,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1999年,申能股份有限公司以協議回購方式向國有法人股股東申能(集團)有限公司回購並注銷股份10億股國有法人股,占總股本的37.98%,共計動用資金25.1億元。國有法人股股東控股比例由原來的80.25%下降到68.16%,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和決策機製得到進一步完善。回購完成後,公司的業績由98年每股收益0.306元提高到99年每股收益0.508元,而到2000年,每股收益達到了0.933元。這為申能股份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並進一步提升了其在上市公司中的績優股地位。編輯本段三、資本運營創新模式的探索1、TCL集團—整體上市模式2004年1月,TCL集團的「阿波羅計劃」正式得以實施。即TCL集團吸收合並其旗下上市公司TCL通訊,實現整體上市。原TCL通訊注銷法人資格並退市,TCL集團向TCL通訊全體流通股股東換股並同時發行TCL集團人民幣普通股,TCL通訊的全部資產、負債及權益並入TCL集團。整體上市為TCL集團籌資25.13億元,這將給公司帶來產業擴張的新契機,也為其帶來一個新的資本運作平台。這是企業集團資本運營的一個里程碑。集團整體上市將給集團以更大的運作平台。企業要面對全球化競爭,要做大做強,這都需要資金,金融資本集資是最有效的方式,集團上市後無疑可以讓集團更加有效地通過集資發展。而在行業整合、產業重組方面,讓大集團完全靠現金收購來進行產業重組顯然不大現實,整體上市可以讓大集團通過股權收購實現更有效的擴張,這對藍籌大集團來講極具意義。2、德隆集團—行業整合模式一個產業規模很大、很分散,怎麼整合?德隆的選擇是,把資本經營作為產業整合的手段。通過資本經營,收購同行業中最優秀的企業,然後通過這個最優秀的企業去整合和提升整個行業。德隆把資本經營與產業整合相結合、二級市場與一級市場相結合。德隆現在控股5家上市公司,他們的做法是,把證券市場作為企業整合的一個手段。德隆一般不孤立投資一個項目,其投資某個項目,是為了整合整個行業。例如為了整合新疆水泥行業,首先控股屯河70%以上,然後把屯河的水泥生產能力賣給天山,用所賣得的錢買天山集團對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權,從而控股天山,通過天山整合整個新疆的水泥業。而屯河做紅色產業,在國外與亨氏合作,進入歐洲的蕃茄醬市場,變成亞洲最大番茄醬生產和出口企業;在國內控股匯源果汁公司,迅速打開國內飲料市場。3、海爾集團--產融資本結合模式當產業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由於對資本需求的不斷擴大,就會開始不斷向金融資本滲透;而金融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也必須要尋找產業資本支持,以此作為金融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於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就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2002年9月,海爾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這標志著海爾集團全面吹響了進軍金融業的號角。同年12月,海爾集團與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美國紐約人壽保險公司攜手,成立海爾紐約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而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海爾已先後控股青島商業銀行、鞍山信託、長江證券。如此,海爾在金融領域已經涵蓋了銀行、保險、證券、信託、財務公司等業務。海爾投資金融業是真正地開始搭建一個跨國公司的框架,由於金融業本身良好的資金流動性,產融結合將為海爾的資金鏈加入潤滑油,加速其資金融通,為海爾沖擊世界500強提供強勁的資金動力。資本運營形成的原因即有企業內部的動因,也有企業外部環境的支持。重視資本運營的戰略地位,借鑒成功的運營模式,並在現實的運作中不斷地探索和創新,這對我國企業集團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利潤質量為什麼要關注非經常性損益

企業的交易事項按其發生的頻率可以分為兩種:一是經常發生的事項,另一是不經常發生、並且在可預見的將來不會重復發生的事項。經常性收益是企業的核心收益,具有持續性,投資者可以據此預測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及判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而非經常性損益具有一次性、偶發性的特點,投資者無法通過非經常性損益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因此有必要在利潤表中將經常性收益與非經常性損益分別列示,以便投資者預測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及判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但是我國「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中還沒有要求在利潤表中將經常性收益與非經常性損益分別列示。為了增強會計信息的相關性,1999年中國證監會在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准則第二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中,首次要求上市公司在「主要財務數據與指標中」披露「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並且同時披露所扣除的項目與涉及的金額。《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中規定,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正常經營損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發性損益,例如資產處置損益、臨時性獲得的補貼收入、新股申購凍結資金利息、合並價差攤銷等。
為了反映上市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對當期凈利潤的影響,本文構造研究變數如下:
非經常性損益(E)= 凈利潤 -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
(由於年報中未單獨披露非經常性損益,因此本文只能按上式計算扣除所得稅後的非經常性損益。)
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R)=(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凈利潤)*100%
由於經常性損益反映企業持久的盈利能力及可持續發展能力,而非經常性損益具有一次性、偶發性的特點。所以,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越低,則盈利質量越高;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越高,則盈利質量越低。

非經常性損益的描述性研究
1、樣本選取
研究樣本必須同時滿足下列三個條件:
1、1999年12月31日(含當日)以前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公司;
2、已在中國證監會指定報刊上公布1999年報且1999年凈利潤大於零;
3、在年度報告摘要中「主要財務數據和指標」中單獨披露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
同時符合上述條件的樣本共有839個,構成描述性研究的樣本總體。按非經常性損益E的符號分成三組:
E<0組:非經常項目凈損失組
E=0組:沒有非經常項目組
E>0組:非經常項目凈收益組
2、研究結果及分析
1999年上市公司非經常性損益的統計分布具有如下特徵:
一、同時符合條件1和條件2 的上市公司共有907家,但只有839家在1999年報中披露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有68家公司(7.49%)信息披露不夠規范。
二、E>0組的樣本均值嚴重左偏,其中25%的公司非經常項目凈損失在452萬元以上,個別公司非經常項目凈損失巨大。非經常項目凈損失最大的公司儀征化纖,達1.85億元。雖然報告非經常項目凈損失的公司家數較少(8.70%),但對非經常項目凈損失在452萬元以上的公司仍應引起適當關注。
三、E<0組的樣本均值嚴重右偏,其中25%的公司非經常項目凈收益在1689萬元以上,個別公司非經常項目凈收益巨大,凈收益最大的兩家公司分別為:東方航空,非經常項目凈收益6.5億元;申能股份,非經常項目凈收益3.79億元。發生非經常項目凈收益的公司家數較多(72.47%),描述性研究的各項指標均明顯大於樣本總體的相應指標。
總體而言,利用非經常項目凈收益發生的時點控制來進行盈餘管理,以增加報告期的凈利潤,使之達到預期目標,是盈餘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本文的研究重點。上市公司盈利質量普遍較差,應該引起各方面的關注。

盈利質量:ROE略高於6%的公司
1、研究假設的推理及建立
根據MuHaw,Daqing Qi,Woody Wu,and WeiGuo Zhang(1998)的研究成果,1996年度和1997年度,上市公司為了達到配股資格線(ROE10%),主要通過線下項目進行盈餘管理。線下項目主要包括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短期投資收益等,線下項目的外延與非經常性損益的外延大部分重合。但是,1998年度起上市公司配股資格線從ROE10%下移至ROE6%。1999年3月26日中國證監會「關於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將配股底線調整為「凈資產收益率三年平均10%,其中任何一年凈資產收益率不得低於6%。該項政策調整對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產生較大影響。
1997年最顯著的特徵是處於ROE[10%,11%)區間的上市公司異常密集。1998年ROE處於[10%,11%)區間的上市公司家數仍然奇峰突起。另外,1997年與1998年的一個明顯變化是ROE[6%,7%)區間上市公司家數的突然增多,97年只有8家,而98年卻達到了41家。由於1998年報是在99年1月至4月公布,證監會《關於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只對3月26日以後公布年報的上市公司產生影響,所以ROE[6%,7%)區間上市公司家數的突然增多,證實了證監會修改配股條件對上市公司1998年報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到了1999年度,ROE在6-7%之間的上市公司明顯偏多,而ROE在10-11%之間的公司明顯減少。據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設如下:
假設一:1999年ROE略高於6%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顯著大於其他公司。
2、樣本選取
從1999年報披露非經常性損益的907家公司中,扣除凈利潤小於零的68家,總共有839家。選取ROE[6%,7%)區間內的公司作為研究樣本(組0),同時選取ROE[4%,6%)區間內的公司作為控制樣本1(組1),ROE[7%,9%)區間內的公司作為控制樣本2(組2),ROE[9%,11%)區間內的公司作為控制樣本3(組3)。
3、統計檢驗及分析
Mann-Whitney檢驗結果顯示,凈資產收益率略高於6%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顯著大於其他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略高於6%公司的盈利質量相對較差。
4、案例分析
海南珠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凈利潤2634.34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4346.95萬元,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高達126%。公司1999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75.79%,主營業務嚴重虧損。凈利潤全部來自非經常性損益。
公司以83,180,254.78元的價格向第一大股東廣州珠江集團有限公司出讓部分資產和控股子公司股權, 主要包括:公司持有的廣州瓊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95%的股權; 公司持有的海南珠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公司持有的海南珠江業商業有限公司95%的股權; 公司持有的三亞娛樂有限公司60%的股權等。公司從股權轉讓中共獲得轉讓收益51,663,271.18元。同時收取資金佔用費1402萬元,獲得補貼收入378萬元,一舉扭轉主營業務嚴重虧損,並且1999年凈資產收益率達到6.65%。
萬里電池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度凈利潤583.28萬元,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凈利潤為-1278.24萬元,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高達319.15%。非經常性損益主要為託管凈收益565.5萬元,豁免租賃費602.94萬元,轉讓長期股權投資凈收益327.68萬元等。豁免租賃費系公司改制後租賃國有資產所產生的費用,至1999年末為止,共欠國有資產租賃費602.94萬元,為了改善公司財務狀況,公司行政主管部門重慶市機械工業管理局向重慶市國資局提出申請豁免重慶萬里蓄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租賃費,經重慶市國資局渝國管[2000]26號文批准所欠租賃費602.94萬元全部豁免。一舉扭轉主營業務嚴重虧損,並且1999年凈資產收益率達到6.52%。
盈利質量: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
1、研究假設的推理與建立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以下簡稱IPO)的公司,按規定要在招股說明書中作發行年度的盈利預測。我們用盈利預測偏差來反映盈利預測的完成情況。盈利預測偏差是指公司當年實際盈利數與預測盈利數的差額占預測盈利數的百分比,即:
盈利預測偏差 =(實際盈利數/預測盈利數 -1)* 100%
當按上式計算的盈利預測偏差小於零時,稱為盈利預測負偏差;反之則稱為盈利預測正偏差。 縱觀1999年的IPO 公司年報可以發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盈利預測偏差情況(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盈利預測完成情況相差懸殊。因此我們可以推斷IPO公司經理人在發行年度利用非經常性損益進行增加報告期凈利潤的盈餘管理,以完成高估的盈利預測;或使盈利預測負偏差小於10%,免於強制性的向社會公眾道歉;或使盈利預測負偏差小於20%,免於被證監會通報批評,並保持配股資格。因此我們可以推斷IPO公司發行年度的非經常性損益在統計上顯著高於發行次年。
由於我國從1999年度開始強制上市公司披露「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因此本文只能獲取1999年度的數據。為了將上市公司發行年度與發行次年的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進行對比,本文只能選取1998年IPO公司的1999年度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與1999年IPO公司1999年度的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進行對比,並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二:1999年IPO公司1999年度(發行當年)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顯著大於1998年IPO公司1999年度(發行次年)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
2、樣本選取
本章數據均來自上市公司在中國證監會指定報紙上公開披露的1999年度報告摘要,研究樣本(組0)選取1999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披露1999年度非經常性損益的95家公司;控制樣本(組1)為1998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披露1999年度非經常性損益的102家公司。
3、統計檢驗及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1999年(發行當年)IPO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均值為17.76%,而1998年IPO公司1999年(發行次年)該比例的均值僅為7.6%,並且在0.1的顯著水平上通過T檢驗,假設二得以驗證。
4、案例分析
紅河光明,招股說明書預測1999年凈利潤1152.70萬元,實際完成凈利潤1113.92萬元,完成比例為96.6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768. 98萬元,完成比例為66.71%。扣除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和涉及金額為:1、營業外收支凈額119萬元,其中新股申購凍結資金利息收入68萬元,呆帳處理收入 51萬元。2、補貼收入項目225萬元,其中所得稅減免225萬元,所得稅返還167萬元。可見,相對大額的補貼收入以及新股申購利息收入對於公司盈利預測的完成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使得公司99年凈資產收益率為6.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資產收益率為4.35%)。既完成了盈利預測,又保住了配股資格,可謂一舉兩得。但是盈利質量卻顯著下降。
廈門路橋,1999年利潤總額為19789.45萬元,預測利潤總額為8957.21萬元,完成預測盈利的220.93%,列1999年IPO 公司完成預測盈利之最。公司預測的凈利潤為8,341.40萬元,實際完成數為18304.48萬元,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僅為8857.61萬元,非經常性損益竟高達9446.87萬元。其中:市財政無償補助款8450.23萬元,營業稅返還692.57萬元,新股申購凍結資金利息304.07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僅完成盈利預測數的98.89%。扣前扣後相差如此懸殊,盈利質量可想而知。
盈利質量:EPS略大於0的公司
1、研究假設的推理及建立
首先對1999年度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以下簡稱EPS)分布進行研究。
統計顯示, 0〈EPS〈=0.05的公司(微利公司)分布密集,分別與左邊的相鄰區間、右邊的相鄰區間形成強烈的對比。0〈EPS〈=0.05的公司有87家,而-0.30〈EPS〈0的公司僅有29家。因此我們可以推斷,當上市公司有可能出現年度虧損時,經理人會進行增加報告期凈利潤的盈餘管理,使EPS勉強大於零,因此造成0〈EPS〈=0.05的公司分布密集。
進一步對0〈EPS〈=0.05的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進行分析,位於該區間上的87家公司中,有29家(33.3% )的EPS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由盈利變為虧損 。而在樣本總體(839家)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由盈利轉為虧損的僅為61家(7.27%)。
據此提出研究假設如下:
假設三: 微利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顯著大於其他公司。
2、樣本選取
由於EPS小於零的公司無法計算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所以我們只能以微利公司與其右邊區間上的公司進行對比。由於0〈EPS〈=0.05區間的公司數量與0.05〈EPS〈=0.1區間的公司數量相差懸殊,為了使研究樣本與控制樣本規模相當,本文將研究樣本設定為EPS(0,0.04]區間內的公司,共68家,稱作微利組;將控制樣本設定為EPS(0.04,0.1]區間內的公司,共67家,稱為對照組。
3、統計檢驗及分析
研究結果表明,微利組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的均值是對照組的4.5倍,並且在0.1的顯著水平上通過T檢驗。說明EPS略大於0的上市公司盈利質量確實較差。
4、案例分析
ST石勸業,1999年共實現凈利潤180.27萬元,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利潤為-1911.44萬元,非經常性損益高達2091.71萬元。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為1160%,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每股收益為0.036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每股收益為-0.3785元。巨額非經常性損益到底來自何方?根據ST石勸業與第一大股東河南斯達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的債務重組協議,截至1999年12月31日,該公司累計欠付大股東款項共計1750.75元,大股東同意豁免全部債務。另根據公司與所在轄區的石家莊橋東區財政局簽訂的債務重組協議,截至1999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欠付區財政局借款1191萬元,利息340.96萬元,區財政局同意豁免全部利息。ST石勸業因上述兩項協議取得債務重組收益2091.71萬元,一舉扭虧為盈,但盈利質量卻不敢恭維。
成量股份,1998年度出現虧損,如果1999年繼續虧損的話,公司將被特別處理。公司1999年報顯示凈利潤為246.51萬元,每股收益0.02元。但是仔細分析年報可以發現,公司1999年主業形勢仍然比較嚴峻,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下降13.51%,主營業務利潤為-1480.6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983.72萬元。公司將部分長期股權投資高價轉讓給第一大股東,轉讓收益為1230.23萬元, 而這部分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僅為660.85萬元。
研究結論及局限
通過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結論:
結論一:ROE略高於6%的上市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顯著高於其他上市公司,盈利質量相對較差。
結論二:IPO上市公司發行年度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顯著高於發行次年, 盈利質量相對較差。
結論三:EPS略大於0的上市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顯著高於其他上市公司,盈利質量相對較差。
但是本文的研究還存在下列局限:
由於我國上市公司從1999會計年度開始強制性披露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因此本文只搜集了1999年度的數據,無法進行時間序列分析。並且我國目前尚未制定有關非經常項目的會計准則,導致各家公司非經常項目的確認缺乏可比性,更有一些公司沒有充分披露非經常項目。上述局限有待今後解決。

『肆』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 凈利潤與投資收益的關系如何

你的理解是正確的
就是這么回事

『伍』 實行德性倫理模式的企業有哪些

資本運作模式分類一、擴張型資本運營模式資本擴張是指在現有的資本結構下,通過內部積累、追加投資、吸納外部資源即兼並和收購等方式,使企業實現資本規模的擴大。根據產權流動的不同軌道可以將資本擴張分為三種類型:1、橫向型資本擴張橫向型資本擴張是指交易雙方屬於同一產業或部門,產品相同或相似,為了實現規模經營而進行的產權交易。橫向型資本擴張不僅減少了競爭者的數量,增強了企業的市場支配能力,而且改善了行業的結構,解決了市場有限性與行業整體生產能力不斷擴大的矛盾。青島啤酒集團的擴張就是橫向型資本擴張的典型例子。近年來,青啤集團公司抓住國內啤酒行業競爭加劇,一批地方啤酒生產企業效益下滑,地方政府積極幫助企業尋找「大樹」求生的有利時機,按照集團公司總體戰略和規劃布局,以開發潛在和區域市場為目標,實施了以兼並收購為主要方式的低成本擴張。幾年來,青啤集團依靠自身的品牌資本優勢,先後斥資6.6億元,收購資產12.3億元,兼並收購了省內外14家啤酒企業。不僅擴大了市場規模,提高了市場佔有率,壯大了青啤的實力,而且帶動了一批國企脫困。2003年,青啤產銷量達260萬噸,躋身世界啤酒十強,利稅總額也上升到全國行業首位,初步實現了做「大」做「強」的目標。2、縱向型資本擴張處於生產經營不同階段的企業或者不同行業部門之間,有直接投入產出關系的企業之間的交易稱為縱向資本擴張。縱向資本擴張將關鍵性的投入產出關系納入自身控制范圍,通過對原料和銷售渠道及對用戶的控制來提高企業對市場的控制力。格林柯爾集團是全球第三大無氟製冷劑供應商,處於製冷行業的上游。收購下游的冰箱企業,既有利於發揮其製冷技術優勢,同時也能直接面對更廣大的消費群體。從2002年開始,格林柯爾先後收購了包括科龍、美菱等冰箱巨頭在內的五家企業及生產線。通過這一系列的並購活動,格林柯爾已擁有900萬台的冰箱產能,居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具備了打造國際製冷家電航母的基礎。格林柯爾集團縱向產業鏈的構築,大大提高了其自身的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3、混合型資本擴張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之間沒有直接投入產出關系和技術經濟聯系的企業之間進行的產權交易稱之為混合資本擴張。混合資本擴張適應了現代企業集團多元化經營戰略的要求,跨越技術經濟聯系密切的部門之間的交易。它的優點在於分散風險,提高企業的經營環境適應能力。擁有105億資產的美的集團一直是我國白色家電業的巨頭,2003年的銷售額達175億元。在20年的發展歷程中,美的從來沒有偏離過家電這一主線。專業化的路線使美的風扇做到了全國最大,使空調、壓縮機、電飯鍋等產品做到了全國前三名,巨大的規模造就了明顯的規模優勢。然而,隨著家電行業競爭形勢的日益嚴峻,進軍其它行業、培養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美的集團的現實選擇。與此同時,美的在資本、品牌、市場渠道、管理和人才優勢等方面也積累到了具備多元化經營、資本化運作的能力。審時度勢之後,美的毅然作出了從相對單一的專業化經營轉向相關多元化發展的戰略決策。2003年8月和10月美的先後收購了雲南客車和湖南三湘客車,正式進入汽車業。此後不久,又收購了安徽天潤集團,進軍化工行業。在未來的幾年中,美的將以家電製造為基礎平台,以美的既有的資源優勢為依託,以內部重組和外部並購為手段,通過對現有產業的調整和新產業的擴張,實現多產業經營發展的格局,使美的最終發展成為多產品、跨行業、擁有不同領域核心競爭能力和資源優勢的大型國際性綜合製造企業。二、收縮型資本運營模式收縮性資本運營是指企業把自己擁有的一部分資產、子公司、內部某一部門或分支機構轉移到公司之外,從而縮小公司的規模。它是對公司總規模或主營業務范圍而進行的重組,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追求企業價值最大以及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收縮性資本運營通常是放棄規模小且貢獻小的業務,放棄與公司核心業務沒有協同或很少協同的業務,宗旨是支持核心業務的發展。當一部分業務被收縮掉後,原來支持這部分業務的資源就相應轉移到剩餘的重點發展的業務,使母公司可以集中力量開發核心業務,有利於主流核心業務的發展。收縮性資本運營是擴張性資本運營的逆操作,其主要實現形式有:1、資產剝離資產剝離是指把企業所屬的一部分不適合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資產出售給第三方,這些資產可以是固定資產、流動資產,也可以是整個子公司或分公司。資產剝離主要適用於以下幾種情況:(1)不良資產的存在惡化了公司財務狀況;(2)某些資產明顯干擾了其它業務組合的運行;(3)行業競爭激烈,公司急需收縮產業戰線。中國人壽在上市之前,就進行了大量的資產剝離。2003年8月,原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一分為三: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超過6000萬張的1999年以前的舊保單全部被撥歸給母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而2000萬張左右1999年以後簽訂的保單,則以注資的形式被納入新成立的股份公司。通過資產剝離,母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承擔了1700多億元的利差損失,但這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於2003年12月在美國和香港兩地同時上市鋪平了道路。2、公司分立公司分立是指公司將其擁有的某一子公司的全部股份,按比例分配給母公司的股東,從而在法律和組織上將子公司的經營從母公司的經營中分離出去。通過這種資本運營方式,形成一個與母公司有著相同股東和股權結構的新公司。在分立過程中,不存在股權和控制權向第三方轉移的情況,母公司的價值實際上沒有改變,但子公司卻有機會單獨面對市場,有了自己的獨立的價值判斷。公司分立通常可分為標準式分立、換股式分立和解散式分立。3、分拆上市指一個母公司通過將其在子公司中所擁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給現有母公司的股東,從而在法律上和組織上將子公司的經營從母公司的經營中分離出去。分拆上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公司將部分業務從母公司獨立出來單獨上市;狹義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公司將其部分業務或者某個子公司獨立出來,另行公開招股上市。分拆上市後,原母公司的股東雖然在持股比例和絕對持股數量上沒有任何變化,但是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資企業的凈利潤分成,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後,母公司將獲得超額的投資收益。2000年,聯想集團實施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略調整,對其核心業務進行拆分,分別成立新的「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2001年6月1日,神州數碼股票在香港上市。神州數碼從聯想中分拆出來具有一箭雙雕的作用。分拆不但解決了事業部層次上的激勵機制問題,而且由於神州數碼獨立上市,聯想集團、神州數碼的股權結構大大改變,公司層次上的激勵機制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解決。4、股份回購股份回購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一定途徑購買本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適時、合理地進行股本收縮的內部資產重組行為。通過股份回購,股份有限公司達到縮小股本規模或改變資本結構的目的。股份公司進行股份回購,一般基於以下原因:一是保持公司的控制權;二是提高股票市價,改善公司形象;三是提高股票內在價值;四是保證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認股制度的實施;五是改善公司資本結構。股份回購與股份擴張一樣,都是股份公司在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和不同環境下採取的經營戰略。因此,股份回購取決於股份公司對自身經營環境的判斷。一般來說,一個處於成熟或衰退期的、已超過一定的規模經營要求的公司,可以選擇股份回購的方式收縮經營戰線或轉移投資重點,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1999年,申能股份有限公司以協議回購方式向國有法人股股東申能(集團)有限公司回購並注銷股份10億股國有法人股,占總股本的37.98%,共計動用資金25.1億元。國有法人股股東控股比例由原來的80.25%下降到68.16%,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和決策機製得到進一步完善。回購完成後,公司的業績由98年每股收益0.306元提高到99年每股收益0.508元,而到2000年,每股收益達到了0.933元。這為申能股份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並進一步提升了其在上市公司中的績優股地位。編輯本段三、資本運營創新模式的探索1、TCL集團—整體上市模式2004年1月,TCL集團的「阿波羅計劃」正式得以實施。即TCL集團吸收合並其旗下上市公司TCL通訊,實現整體上市。原TCL通訊注銷法人資格並退市,TCL集團向TCL通訊全體流通股股東換股並同時發行TCL集團人民幣普通股,TCL通訊的全部資產、負債及權益並入TCL集團。整體上市為TCL集團籌資25.13億元,這將給公司帶來產業擴張的新契機,也為其帶來一個新的資本運作平台。這是企業集團資本運營的一個里程碑。集團整體上市將給集團以更大的運作平台。企業要面對全球化競爭,要做大做強,這都需要資金,金融資本集資是最有效的方式,集團上市後無疑可以讓集團更加有效地通過集資發展。而在行業整合、產業重組方面,讓大集團完全靠現金收購來進行產業重組顯然不大現實,整體上市可以讓大集團通過股權收購實現更有效的擴張,這對藍籌大集團來講極具意義。2、德隆集團—行業整合模式一個產業規模很大、很分散,怎麼整合?德隆的選擇是,把資本經營作為產業整合的手段。通過資本經營,收購同行業中最優秀的企業,然後通過這個最優秀的企業去整合和提升整個行業。德隆把資本經營與產業整合相結合、二級市場與一級市場相結合。德隆現在控股5家上市公司,他們的做法是,把證券市場作為企業整合的一個手段。德隆一般不孤立投資一個項目,其投資某個項目,是為了整合整個行業。例如為了整合新疆水泥行業,首先控股屯河70%以上,然後把屯河的水泥生產能力賣給天山,用所賣得的錢買天山集團對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權,從而控股天山,通過天山整合整個新疆的水泥業。而屯河做紅色產業,在國外與亨氏合作,進入歐洲的蕃茄醬市場,變成亞洲最大番茄醬生產和出口企業;在國內控股匯源果汁公司,迅速打開國內飲料市場。3、海爾集團--產融資本結合模式當產業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由於對資本需求的不斷擴大,就會開始不斷向金融資本滲透;而金融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也必須要尋找產業資本支持,以此作為金融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於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就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2002年9月,海爾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這標志著海爾集團全面吹響了進軍金融業的號角。同年12月,海爾集團與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美國紐約人壽保險公司攜手,成立海爾紐約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而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海爾已先後控股青島商業銀行、鞍山信託、長江證券。如此,海爾在金融領域已經涵蓋了銀行、保險、證券、信託、財務公司等業務。海爾投資金融業是真正地開始搭建一個跨國公司的框架,由於金融業本身良好的資金流動性,產融結合將為海爾的資金鏈加入潤滑油,加速其資金融通,為海爾沖擊世界500強提供強勁的資金動力。資本運營形成的原因即有企業內部的動因,也有企業外部環境的支持。重視資本運營的戰略地位,借鑒成功的運營模式,並在現實的運作中不斷地探索和創新,這對我國企業集團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希望採納

『陸』 長期持有某一股票,如何獲利

沒賣,但是來股價上升,你當然有帳面利潤自,加上分紅擴股,長期持有要當成買進一個企業,還要有耐心,好的企業會很好處理分紅和留存利潤進行再投資,好的企業買了它的股票,加上點耐心,長期持有,你會賺錢的,不管你相不相信,巴菲特就是這樣賺到錢的.

『柒』 企業資本收縮包括哪些基本模式

資本運作模式分類 一、 擴張型資本運營模式 資本擴張是指在現有的資本結構下,通過內部積累、追加投資、吸納外部資源即兼並和收購等方式,使企業實現資本規模的擴大。根據產權流動的不同軌道可以將資本擴張分為三種類型: 1、 橫向型資本擴張 橫向型資本擴張是指交易雙方屬於同一產業或部門,產品相同或相似,為了實現規模經營而進行的產權交易。橫向型資本擴張不僅減少了競爭者的數量,增強了企業的市場支配能力,而且改善了行業的結構,解決了市場有限性與行業整體生產能力不斷擴大的矛盾。青島啤酒集團的擴張就是橫向型資本擴張的典型例子。近年來,青啤集團公司抓住國內啤酒行業競爭加劇,一批地方啤酒生產企業效益下滑,地方政府積極幫助企業尋找「大樹」求生的有利時機,按照集團公司總體戰略和規劃布局,以開發潛在和區域市場為目標,實施了以兼並收購為主要方式的低成本擴張。幾年來,青啤集團依靠自身的品牌資本優勢,先後斥資6.6億元,收購資產12.3億元,兼並收購了省內外14家啤酒企業。不僅擴大了市場規模,提高了市場佔有率,壯大了青啤的實力,而且帶動了一批國企脫困。2003年,青啤產銷量達260萬噸,躋身世界啤酒十強,利稅總額也上升到全國行業首位,初步實現了做「大」做「強」的目標。 2、 縱向型資本擴張 處於生產經營不同階段的企業或者不同行業部門之間,有直接投入產出關系的企業之間的交易稱為縱向資本擴張。縱向資本擴張將關鍵性的投入產出關系納入自身控制范圍,通過對原料和銷售渠道及對用戶的控制來提高企業對市場的控制力。 格林柯爾集團是全球第三大無氟製冷劑供應商,處於製冷行業的上游。收購下游的冰箱企業,既有利於發揮其製冷技術優勢,同時也能直接面對更廣大的消費群體。從2002年開始,格林柯爾先後收購了包括科龍、美菱等冰箱巨頭在內的五家企業及生產線。通過這一系列的並購活動,格林柯爾已擁有 900萬台的冰箱產能,居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具備了打造國際製冷家電航母的基礎。格林柯爾集團縱向產業鏈的構築,大大提高了其自身的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3、 混合型資本擴張 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之間沒有直接投入產出關系和技術經濟聯系的企業之間進行的產權交易稱之為混合資本擴張。混合資本擴張適應了現代企業集團多元化經營戰略的要求,跨越技術經濟聯系密切的部門之間的交易。它的優點在於分散風險,提高企業的經營環境適應能力。 擁有105億資產的美的集團一直是我國白色家電業的巨頭,2003年的銷售額達175億元。在20年的發展歷程中,美的從來沒有偏離過家電這一主線。專業化的路線使美的風扇做到了全國最大,使空調、壓縮機、電飯鍋等產品做到了全國前三名,巨大的規模造就了明顯的規模優勢。然而,隨著家電行業競爭形勢的日益嚴峻,進軍其它行業、培養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美的集團的現實選擇。與此同時,美的在資本、品牌、市場渠道、管理和人才優勢等方面也積累到了具備多元化經營、資本化運作的能力。審時度勢之後,美的毅然作出了從相對單一的專業化經營轉向相關多元化發展的戰略決策。2003年8月和10月美的先後收購了雲南客車和湖南三湘客車,正式進入汽車業。此後不久,又收購了安徽天潤集團,進軍化工行業。在未來的幾年中,美的將以家電製造為基礎平台,以美的既有的資源優勢為依託,以內部重組和外部並購為手段,通過對現有產業的調整和新產業的擴張,實現多產業經營發展的格局,使美的最終發展成為多產品、跨行業、擁有不同領域核心競爭能力和資源優勢的大型國際性綜合製造企業。 二、收縮型資本運營模式 收縮性資本運營是指企業把自己擁有的一部分資產、子公司、內部某一部門或分支機構轉移到公司之外 ,從而縮小公司的規模。它是對公司總規模或主營業務范圍而進行的重組 ,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追求企業價值最大以及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收縮性資本運營通常是放棄規模小且貢獻小的業務 ,放棄與公司核心業務沒有協同或很少協同的業務 ,宗旨是支持核心業務的發展。當一部分業務被收縮掉後 ,原來支持這部分業務的資源就相應轉移到剩餘的重點發展的業務 ,使母公司可以集中力量開發核心業務 ,有利於主流核心業務的發展。收縮性資本運營是擴張性資本運營的逆操作 ,其主要實現形式有 : 1、資產剝離 資產剝離是指把企業所屬的一部分不適合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資產出售給第三方 ,這些資產可以是固定資產、流動資產 ,也可以是整個子公司或分公司。資產剝離主要適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不良資產的存在惡化了公司財務狀況;(2 )某些資產明顯干擾了其它業務組合的運行 ;(3 )行業競爭激烈 ,公司急需收縮產業戰線。 中國人壽在上市之前,就進行了大量的資產剝離。2003年8月,原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一分為三: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超過6000萬張的1999年以前的舊保單全部被撥歸給母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而2000萬張左右1999年以後簽訂的保單,則以注資的形式被納入新成立的股份公司。通過資產剝離,母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承擔了1700多億元的利差損失,但這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於2003年12月在美國和香港兩地同時上市鋪平了道路。 2、公司分立 公司分立是指公司將其擁有的某一子公司的全部股份 ,按比例分配給母公司的股東 ,從而在法律和組織上將子公司的經營從母公司的經營中分離出去。通過這種資本運營方式 ,形成一個與母公司有著相同股東和股權結構的新公司。在分立過程中 ,不存在股權和控制權向第三方轉移的情況 ,母公司的價值實際上沒有改變 ,但子公司卻有機會單獨面對市場 ,有了自己的獨立的價值判斷。公司分立通常可分為標準式分立、換股式分立和解散式分立。 3、分拆上市 指一個母公司通過將其在子公司中所擁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給現有母公司的股東,從而在法律上和組織上將子公司的經營從母公司的經營中分離出去。分拆上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公司將部分業務從母公司獨立出來單獨上市;狹義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公司將其部分業務或者某個子公司獨立出來,另行公開招股上市。分拆上市後,原母公司的股東雖然在持股比例和絕對持股數量上沒有任何變化,但是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資企業的凈利潤分成,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後,母公司將獲得超額的投資收益。 2000年,聯想集團實施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略調整,對其核心業務進行拆分,分別成立新的「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2001年6月1日,神州數碼股票在香港上市。神州數碼從聯想中分拆出來具有一箭雙雕的作用。分拆不但解決了事業部層次上的激勵機制問題,而且由於神州數碼獨立上市,聯想集團、神州數碼的股權結構大大改變,公司層次上的激勵機制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解決。 4、股份回購 股份回購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一定途徑購買本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 ,適時、合理地進行股本收縮的內部資產重組行為。通過股份回購 ,股份有限公司達到縮小股本規模或改變資本結構的目的。股份公司進行股份回購,一般基於以下原因:一是保持公司的控制權;二是提高股票市價,改善公司形象;三是提高股票內在價值;四是保證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認股制度的實施;五是改善公司資本結構。股份回購與股份擴張一樣,都是股份公司在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和不同環境下採取的經營戰略。因此,股份回購取決於股份公司對自身經營環境的判斷。一般來說,一個處於成熟或衰退期的、已超過一定的規模經營要求的公司,可以選擇股份回購的方式收縮經營戰線或轉移投資重點,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 1999年,申能股份有限公司以協議回購方式向國有法人股股東申能(集團)有限公司回購並注銷股份10億股國有法人股,占總股本的37.98%,共計動用資金25.1億元。國有法人股股東控股比例由原來的80.25%下降到68.16%,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和決策機製得到進一步完善。回購完成後,公司的業績由98年每股收益0.306元提高到99年每股收益0.508元,而到2000年,每股收益達到了0.933元。這為申能股份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並進一步提升了其在上市公司中的績優股地位。 編輯本段三、 資本運營創新模式的探索 1、TCL集團—整體上市模式 2004年1月,TCL集團的「阿波羅計劃」正式得以實施。即TCL集團吸收合並其旗下上市公司TCL通訊,實現整體上市。原TCL通訊注銷法人資格並退市, TCL集團向TCL通訊全體流通股股東換股並同時發行TCL集團人民幣普通股,TCL通訊的全部資產、負債及權益並入TCL集團。整體上市為TCL集團籌資25.13億元,這將給公司帶來產業擴張的新契機,也為其帶來一個新的資本運作平台。這是企業集團資本運營的一個里程碑。集團整體上市將給集團以更大的運作平台。企業要面對全球化競爭,要做大做強,這都需要資金,金融資本集資是最有效的方式,集團上市後無疑可以讓集團更加有效地通過集資發展。而在行業整合、產業重組方面,讓大集團完全靠現金收購來進行產業重組顯然不大現實,整體上市可以讓大集團通過股權收購實現更有效的擴張,這對藍籌大集團來講極具意義。 2、德隆集團—行業整合模式 一個產業規模很大、很分散,怎麼整合?德隆的選擇是,把資本經營作為產業整合的手段。通過資本經營,收購同行業中最優秀的企業,然後通過這個最優秀的企業去整合和提升整個行業。 德隆把資本經營與產業整合相結合、二級市場與一級市場相結合。德隆現在控股5家上市公司,他們的做法是,把證券市場作為企業整合的一個手段。德隆一般不孤立投資一個項目,其投資某個項目,是為了整合整個行業。例如為了整合新疆水泥行業,首先控股屯河70%以上,然後把屯河的水泥生產能力賣給天山,用所賣得的錢買天山集團對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權,從而控股天山,通過天山整合整個新疆的水泥業。而屯河做紅色產業,在國外與亨氏合作,進入歐洲的蕃茄醬市場,變成亞洲最大番茄醬生產和出口企業;在國內控股匯源果汁公司,迅速打開國內飲料市場。 3、海爾集團--產融資本結合模式 當產業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由於對資本需求的不斷擴大,就會開始不斷向金融資本滲透;而金融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也必須要尋找產業資本支持,以此作為金融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於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就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2002年9月,海爾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這標志著海爾集團全面吹響了進軍金融業的號角。同年12月,海爾集團與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美國紐約人壽保險公司攜手,成立海爾紐約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而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海爾已先後控股青島商業銀行、鞍山信託、長江證券。如此,海爾在金融領域已經涵蓋了銀行、保險、證券、信託、財務公司等業務。海爾投資金融業是真正地開始搭建一個跨國公司的框架,由於金融業本身良好的資金流動性,產融結合將為海爾的資金鏈加入潤滑油,加速其資金融通,為海爾沖擊世界500強提供強勁的資金動力。資本運營形成的原因即有企業內部的動因,也有企業外部環境的支持。重視資本運營的戰略地位,借鑒成功的運營模式,並在現實的運作中不斷地探索和創新,這對我國企業集團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捌』 大盤藍籌股有哪些

中國遠洋:;工商銀行:601398;中國石化:600028;中國鋁業:601600;中國平安:601318;萬科A:000002; 中國船舶:600150;招商銀行:600036;中國聯通:600050;寶鋼股份:600019;武鋼股份:600005等都屬於大盤藍籌股票。

大盤藍籌股票是指在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的股票。藍籌股多指長期穩定增長的、大型的、傳統工業股及金融股。此類上市公司的特點是有著優良的業績、收益穩定、股本規模大、紅利優厚、股價走勢穩健、市場形象良好。

(8)申能集團利潤擴展閱讀:

藍籌股有很多,可以分為:一線藍籌股,二線藍籌股,績優藍籌股,大盤藍籌股;還有藍籌股基金

1、一線藍籌股

一、二線,並沒有明確的界定,而且有些人認為的一線藍籌股,在另一些人眼中卻屬於二線。一般來講,公認的一線藍籌,是指業績穩定,流股盤和總股本較大,也就是權重較大的個股,這類股一般來講,價位不是太高,但群眾基礎好。

這類股票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牽一發而動全身,這類個股主要有:工商銀行、中國石化、貴州茅台、民生銀行、萬科、平安銀行、五糧液、浦發銀行、保利地產、山東黃金、大秦鐵路等。

2、二線藍籌股

A股市場中一般所說的二線藍籌,是指在市值、行業地位上以及知名度上略遜於以上所指的一線藍籌公司,是相對於幾只一線藍籌而言的。

比如海螺水泥、煙台萬華、三一重工、葛洲壩、廣匯股份、中聯重科、格力電器、青島海爾、美的電器、蘇寧電器、雲南白葯、張裕、中興通訊等等,其實這些公司也是行業內部響當當的龍頭企業(如果單從行業內部來看,它們又是各自行業的一線藍籌)。

3、績優藍籌股

績優藍籌股是從藍籌股中因對比而衍生出的詞,是以往業內已經公認業績優良、紅利優厚、保持穩定增長的公司股票,而「績優」是從業績表現排行的角度,優中選優的個股。

4、大盤藍籌股

藍籌股是指股本和市值較大的上市公司,但又不是所有大盤股都能夠被稱為藍籌股,因此要為藍籌股定一個確切的標准比較困難。

從各國的經驗來看,那些市值較大、業績穩定、在行業內居於龍頭地位並能對所在證券市場起到相當大影響的公司——比如香港的長實、和黃;美國的IBM;英國的勞合社等,才能擔當「藍籌股」的美譽。市值大的就是藍籌。中國大盤藍籌也有一些,如:工商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石化。

『玖』 光伏企業目前盈利如何

1.天威保變(600550)公司擁有51%股權的天威英利矽片年產能70兆瓦、電池60兆瓦、組件100兆瓦;公司擁有35.66%股權的四川新光硅業擁有1260噸多晶硅產能。 2.英力特(000635)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單晶硅、多晶硅生產開發,而公司與大股東英力特團體在國內最大硅石、石英石基地在寧夏石嘴山(硅石儲量高達42.8億噸)從事單晶硅、多晶硅生產開發。 3.東方鉭業(000962)公司利用石嘴山市硅礦資源上風、通過硅微粉參與太陽能上游產業,與母公司寧夏東方有色金屬團體參與打造世界級硅光伏基地。 4.三峽新材(600293)公司控股的宜昌當玻硅礦是國內大型硅質原料生產基地,「硅礦」儲量有三千多萬噸,是湖北宜昌地區最大,純度最高的硅礦。 5.江蘇陽光(600220)公司與寧夏東方有色、寧夏電力合作建設寧夏陽光硅業(佔65%股權),項目規劃年產4000噸高純多晶硅;公司與陳鍾謀教授合作組建江蘇陽光太陽能電力主要研究、生產新型高效納米光伏電池及組件,完全達產後預計年銷售收進有看達到30億元,成為我國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之一。 6.特變電工(600089)控股58.37%新疆新能源,為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專業從事太陽能開發和利用的高新技術企業,太陽能產能4100KW;公司控股75%的特變電工多晶硅公司建設1500 噸/年太陽能級多晶硅項目。 7.金晶科技(600586)引進美國PPG生產技術建設的600T/D超白生產線已成功生產出超白玻璃產品(太陽能輔助材料),正打造國內最大的節能新材料基地。 8.光電股份(600184)公司與西安北方光電等9家企業發起設立的雲南天達光伏科技主要從事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研製和生產。 9.安源股份(600397)公司引進國際頂級的德國VON.ARDENNE公司的大型真空磁控濺射鍍膜生產線,年產200萬平方米低輻射(LOW-E)太陽鍍膜玻璃,這種太陽膜技術可應用到所有太陽能產品中,通過控制膜層的性質,可使熱量傳不出往,進步集熱效率。 10.有研硅股(600206)公司處在多晶硅(半導體集成電路和硅太陽能電池的基礎材料)產業鏈條的中間可以充分利用大直徑單晶回收料,將其用於生產太陽能電池單晶硅;l公司單晶硅太陽能產能在130噸/年左右。 11.方興科技(600552)公司擁有年產30萬噸優質硅砂生產基地,目前年產1000噸多晶硅項目正招商引資,並引進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設備和技術。 12.生益科技(600183)公司控股的連雲港東海硅微粉公司,是目前國內產量最大、品種最全的硅微粉生產企業,也是目前國內發展最快、市場佔有率最高的硅微粉生產企業,具有年產2.8萬噸的產能,行業壟斷上風相當明顯。 13.鄂爾多斯(600295)公司正在打造一條從煤炭開採到電廠發電直至硅鐵、硅錳生產的完善產業鏈,其投資160億的硅電聯產項目正在鄂托克旗橫盤鎮迅速崛起。 14.航天機電(600151)公司控股52%的上海太陽能科技在國內建造了第一座10千瓦太陽能電站,且擁有全國最大的太陽能設施生產廠房,產量達到10兆瓦,並與夏普達成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來料加工協議。 15.岷江水電(600131)公司與天威團體和西躲太陽能研究中心共同組建的西躲華冠科技在光熱領域擁有第三代太陽能熱水器、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太陽能熱發電系統等產品;在光電領域的配套產品有高頻高效率逆變器、經濟型屋頂並網太陽電池組件、薄膜太陽能電池。 16.安樂科技(000969)公司與德國Odersun就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簽訂了研發合作合同設立太陽能電池研發中心,並與西躲科委共同開發西躲地區適用的太陽能電池產品。 17.南玻A(000012)在東莞總投資40億元建設「綠色能源產業園」主要由太陽能電池項目、太陽能玻璃與超白玻項目、節能建築玻璃項目三大種別組成,其中太陽能電池項目成為全國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基地,規劃產能為450兆瓦。 18.樂山電力(600644)公司參股的四川新光硅業科技形成年產多晶硅太陽能矽片1260噸的生產能力,是國內重要的太陽能電池原材料多晶硅生產商。 19.風帆股份(600482)公司3.99億投資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電池一期工程2006年開工,竣工投產後形成20萬MW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生產能力,項目整體竣工投產後形成40萬MW太陽能電池。 20.ST力陽(600482)公司是太陽能光熱轉換材料及高硼硅玻璃、電光源玻璃生產基地,是國內最大的太陽熱水器核心技術產品供給商,市場份額目前居國內同行業首位;公司還是國內高硼硅管、棒材及其系列產品主要生產基地,為國內太陽能玻管最大的專業供給商。 21.三友化工(600409)公司與唐山氯鹼公司共同設立項目公司,建設6萬噸/年有機硅項目,主要用於太陽能電池用封裝劑、太陽能電池塗料等領域。 22.杉杉股份(600884)公司參股20%的子公司寧波杉杉尤利卡太陽能科技發展主要從事單晶、非晶硅電池的生產,目前無盈利貢獻。 23.申能股份(600642)公司通過參股上海太陽能科技,參與太陽能電池片領域。 24.華光股份(600475)公司持股52%的雲南天達光伏科技主要從事太陽能電池片、電池組件、光伏發電系統及成配套產品研究、製造,是無錫尚德的關聯企業。 25.小天鵝A(000418)公司大股東小天鵝團體參股了無錫尚德。 26.澳柯瑪(600336)公司主要從事太陽能系列產品、太陽能新型牆體材料等製造和技術開發。開發的寬頻真空管,採用獨占的亞納米陶瓷鍍膜技術,體現了當今國際先進水平,已建立起國內領先的鋰電池生產基地,規模進進國內前三名。 27.維科精華(600152)建設佔地1000畝以上的維科能源產業產業園,旗下的寧波維科能源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已成為我國大型的太陽能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 28.贛能股份(000899)公司與華基光電(0155.HK)合作生產非晶硅光電薄膜電池的3個合資合同,生產線採用OEM形式為華基光電生產非晶硅光電薄膜電池。 29.威遠生化(600803)實際控制人新奧團體近年參與光電技術領域。相關產品包括:全玻璃真空集熱管,年產能:集熱管200萬支、熱水器5萬台。 30.孚日股份(002083)公司第一條CIGSSe薄膜太陽電池60MW生產線已經建成,正在調試中;與德國ALEOSOLARAG公司合資生產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也開工建設。 31.拓日新能(002218)公司建設的日投料120噸的光伏太陽能玻璃生產線已進進批量生產階段;公司目前建設年產150MW非晶硅光伏電池生產線、2個日投料120噸光伏太陽能玻璃生產線以及3MWp光伏建築一體化電站等配套項目。 32.中航三鑫(002163)公司子公司中航三鑫太陽能光電玻璃(控股70%)主要進行太陽能光電玻璃生產與深加工。 33.川投能源(600674)大股東四川省投資團體出資設立新光硅業,該公司承擔了"年產1000噸多晶硅示範工程"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項目,該工程也是國家唯一的一個年產1000噸多晶硅項目,具有很強的壟斷性。 34.通威股份(600438)公司持股50%的永祥公司控股了永祥硅業投資,其具有設計年產能5000噸三氯氫硅項目;永祥多晶硅公司年產1000噸多晶硅項目。 35.新南洋(600661)公司參股23.93%子公司上海交大泰陽綠色能源主要從事電池片、電池組件系統的研製、銷售以及咨詢。 36.方大團體(000055)公司是國內第一家把握太陽能某光電建築技術並成功應用於工程實踐中的企業。 37.精功科技(002006)公司專注於太陽能光伏專用裝備的生產,具有光伏設備、多晶矽片及鑄錠的加工製造業務。 38.銀星能源(000862)參股子公司寧夏銀星多晶硅生產的太陽能級多晶硅目前已製成太陽能電池組件,安裝在公司控股股東寧夏發電團體有限責任公司所屬的銀川太陽能光伏試驗電站試驗運行,該電站已於2008年9月15日正式並網發電;公司與日本川崎公司合作,參股40%,採取低本錢的物理提純法處理高純硅;公司子公司寧夏銀星能源光伏發電設備生產有太陽能電池組件。 39.錢江生化(600796)公司擬與浙江明士達經編塗層及其他自然人合資組建浙江錢江明士達光電科技,佔40%股權,將投資3.237億元將設光伏產業項目,年產5000萬片太陽能級矽片,建設單晶硅生長爐車間生產線以及多晶硅生產車間、多線切片生產車間,建設周期8個月。 40.綜藝股份(600770)公司子公司綜藝光伏有限公司40MW非晶硅/微晶硅疊層薄膜太陽能電池擴建項目在抓緊建設中;公司持有33.5%股權的歐貝黎新能源主要產品為125系列165-190W和156系列210-300W高效組件及轉換效率為17.5%以上的太陽能電池片,主要市場為歐美澳韓等國家和地區。 41.東方日升(300118)公司主要從事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電池組件以及太陽能燈具等太陽能光伏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公司2009年太陽能電池片產量58.6MW,太陽能電池組件產量為55.86MW。 42.寶石A(000413)河北東旭將持有的石家莊旭新光電科技50%股權注進公司,旭新光電科技主營業務包括廣電顯示玻璃基板和光伏產業(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 43.向日葵(300111)公司已熟練把握了光伏電池片生產的全部關鍵技術,包括自主開發的電池表面微結構處理、電池擴散吸雜、電池體鈍化及抗反射等核心技術。晶體硅電池產品的均勻轉換率已達17.5%,在國內同行中處於領先水平。公司目前光伏電池年產能175MW,未來產能將擴張至275MW。 44.恆星科技(002132)公司「多晶硅切割鋼絲項目」「一旦切割鋼絲進進量產,利潤會非常可觀」。 45.國電電力(600795)子公司國電科技環保團體有限公司與大全團體簽署多晶硅項目合作協議,合資建設年產6,000噸太陽能及電子級多晶硅項目,項目建成後,每年可向社會提供的多晶硅原料可供製造50萬千瓦的光伏電池。 46.橫店東磁(002056)公司自籌資金在橫店東磁光伏園區投資建設300MW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片及50MW組件項目。 47.超日太陽(002506)公司與洛陽偃師市產業區治理委員會就公司在偃師市產業區建設超日太陽(洛陽)光伏產業園事宜達成協議。根據協議內容,超日太陽(洛陽)光伏產業園佔地約449.39畝,建設規模為年產800MW多晶硅鑄錠、多晶硅切片、太陽能電池片,而超日太陽將在2016年6月前完成超日太陽(洛陽)光伏產業園的建設,目標投資總額為36億元。

閱讀全文

與申能集團利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川科技融資 瀏覽:823
國投融資渠道 瀏覽:153
星河控股股票 瀏覽:256
山東黃金電氣 瀏覽:764
網上貸款哪些平台是坑人的 瀏覽:734
6500韓幣等於多少人民幣元 瀏覽:422
股票兼職講師 瀏覽:856
期貨劉福厚 瀏覽:914
節能建材股票 瀏覽:403
股票下跌英文 瀏覽:3
4月末外匯儲備 瀏覽:448
盧映融資料 瀏覽:644
股票上壓下托 瀏覽:290
米庄理財官網 瀏覽:164
哪種貴金屬在最低谷 瀏覽:995
外匯保證金計算題目 瀏覽:815
博時主題行業基金凈值上證指數 瀏覽:325
蘇寧易購投資方向 瀏覽:41
百洋股份有投資價值嗎 瀏覽:627
養老目標基金什麼時候發布的 瀏覽: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