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吉電股份是不是國企
吉電股份是國企。
吉電股份是由吉林省能源交通總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設立的。
簡介
公司是1993年4月經吉林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吉改股批(1993)第47號】文批准,由吉林省能源交通總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與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原吉林省電力公司)、交通銀行長春分行、吉林省信託投資公司、吉林華能發電公司共同發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4月28日公司在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具有法人資格。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2200001004185。
經營范圍
火電、新能源(包括風電、太陽能等)、水電、居民供熱、工業供汽、分布式能源以及核能、氣電的開發、投資、建設、生產與銷售;電站檢修及服務業;運輸服務、節能產品、電力科技咨詢;煤炭的生產、采購與銷售;油頁岩的勘探、開發、銷售,油頁岩油的煉制、銷售、儲運;客房、餐飲、租賃(由分支機構憑許可證經營)。生產、銷售脫硫劑、脫硫石膏、脫硝催化劑;粉煤灰綜合利用開發(由分支機構憑許可證經營);碳化硅冶煉、加工製造及銷售;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電力設施承試四級。公司是我國區域性電力龍頭,主營火電、水電、供熱、新能源的開發。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已變更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在投資建設中涉及核電、風電多個項目,核電、風電以及油母頁岩都是國家大力倡導的新型清潔能源,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根本。
㈡ 吉電股份的介紹
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是1993年4月經吉林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回員會【吉改股批(1993)第答47號】文批准,由吉林省能源交通總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與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原吉林省電力公司)、交通銀行長春分行、吉林省信託投資公司、吉林華能發電公司共同發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設立時注冊資本為126,000萬元。
㈢ 吉電股份投資新能源是什麼
該股的新能源概念,集風電、太陽能、核電及水電等清潔能源於一體。
㈣ 新能源車市多重不利拖累 比亞迪2019年凈利潤下滑42%
在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疊加市場驟變的沖擊下,比亞迪(002594.SZ)2019年的業績出現下滑。
3月31日晚間,比亞迪發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該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1277.3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12億元。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皆比上一年有所下滑。2018年,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1300.5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80億元。對於凈利下滑的原因,比亞迪方面表示,主要是行業、政策變化及本期研發費用上升影響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在2019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增速還高達203.6%,而全年凈利潤下滑42%,這與新能源汽車市場急轉直下密不可分。去年1~6月,比亞迪新能源車型銷量達到14.6萬輛,同比增長94.5%,但從下半年開始陷入負增長。比亞迪在2019年的汽車銷量目標是65萬輛,不過,受車市寒流以及補貼大幅退坡影響,最終2019年汽車總銷量為46.13萬輛,同比下滑11.39%;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2.95萬輛,同比下滑7.39%。
比亞迪內部人士此前接受第一汽車頻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去年汽車行業整體市場需求依然疲弱,疊加燃油汽車價格體系變化的沖擊及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的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銷量不及預期,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盈利因此有一定幅度的下滑。
由於國六切換引發國五車型的恐慌性拋售,以及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不僅是比亞迪,北汽等多家車企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皆有所縮水。其中,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僅次於比亞迪的北汽新能源在2019年銷量為15.06萬輛,同比下降4.69%。自我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十年來,2019年產銷首次出現負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明顯加劇。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約有50多家車企共推出130多款新能源車型。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日漸成熟,造車新勢力的產品開始批量投放市場,跨國車企也在步步緊逼,昔日的「藍海」已演變為「紅海」,這也給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帶來壓力。
目前,在疫情以及汽油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下,加上國產的特斯拉來勢洶洶,自主新能源汽車的壓力不減反增。經歷階段性陣痛的比亞迪,正寄望通過推出新技術和新產品來扭轉局面。3月29日,比亞迪推出「刀片式磷酸鐵鋰電池」,並計劃首次搭載在6月上市的純電動車「漢」這一車型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寧德時代凈利潤4年首下滑,動力電池一哥寶座能否坐得穩
兩次選擇
1968年出生的曾毓群,早年學習的是船舶工程專業,後來南下廣東,就職於東莞一家電子工廠,1999年,他辭去企業高管職位,同上司等人一起聯合創辦新能源科技(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簡稱ATL)。
彼時,索尼、松下等廠商,在硬殼、圓柱形電池領域占據領先地位,後來者ATL選擇差異化路線,下注移動電子通信設備將成為市場主流,果斷主攻聚合物鋰電池,由於其尺寸靈活多變,更能適應移動設備的電池需求。
曾毓群和同事來到美國,購買貝爾實驗室的聚合物鋰電池的專利授權。獲得該授權的企業有數十家,所有購買者面臨同一個困境:貝爾實驗室配方製造的電池,在反復充放電後,電池會鼓氣變形。
ATL的厲害之處在於,經過數次實驗,團隊去除了配方中低沸點的化學物質,造出了不鼓氣的電池。在貝爾授權的企業中,ATL是唯一成功將該項技術產業化的公司,由此業界一舉成名。
2000年後,MP3、手機等移動電子設備迅速普及,曾毓群第一次踏上時代風口,到2002年,ATL內置鋰電池首次應用攜帶型DVD,成為一流代工廠,其後,應用於MP3、筆記本電腦、手機等品類,ATL也陸續進入到三星、蘋果、華為、OPPO等知名廠商的供應鏈。
曾毓群個人也非常努力,他在2002年至2006年期間,在職就讀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並獲博士學位,然而,他並未過多分享到創業的紅利。
創辦初期為融資,團隊出讓了大量股權,投資者美國凱雷、英國3i集團等後來退出,ATL在2005年為日企TDK株式會社收購,中國團隊成為經營者,曾毓群一度出任TDK高級副總裁等職。
2008年,曾毓群做了又一個決定,力主ATL成立動力電池團隊,主攻環保電動汽車電池。應和的另一位高管是黃世霖,他帶領團隊成功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主動均衡功能的動力電池管理系統(BMS),可用於公司的電動車及儲能項目。
201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方興未艾,受限於政策,100%外資的ATL無法進入動力電池行業,於是,曾毓群與黃世霖帶領團隊,從ATL獨立出去創辦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CATL),確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為兩大業務方向。無獨有偶,曾毓群與黃世霖同為寧德人。
CATL注冊資本2億元,ATL持有15%股權,後於2015年完全退出。ATL至今仍是一家領先的鋰離子電池生產者,累計出貨50億顆電芯。
寶馬的訂單
寶馬汽車是寧德時代的貴人。
2012年,寧德時代成立不久,寶馬公司看重創始團隊履歷,選擇與其合作。
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商業化的第一大項目,服務於華晨寶馬規劃中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及旗下的高壓電池項目。資料顯示,寶馬向寧德時代提供800多頁紙的動力電池生產標准,為幫助寧德時代製造符合要求的電池,華晨寶馬高級別的工程師常駐寧德,待了兩年多。
面向企業級客戶,標桿效應至關重要。有寶馬電池供應商的背書,寧德迅速打響業內的知名度,它也剛好踏入一個快速成長的行業。2012年,國務院對外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將推進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作為重點工作。
2014年,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元年,新能源汽車共生產7.8萬輛,銷售7.5萬輛,行業進入爆發式增長。
市場成長如此迅速,日韓動力電池企業紛紛摩拳擦掌,准備大舉進入。2015年,國家工信部推出動力電池企業「白名單」,日韓企業被攔在名單外,採用它們的電池無法享受補貼。這一政策,為寧德時代的迅速上量提供了時間窗口,營業收入由2014年的8.67億元,一舉躍升到次年的57.03億元。
動力電池的百家競逐,很快演變為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兩大頭部企業的對決,其中,比亞迪主推磷酸鐵鋰電池,寧德時代選擇磷酸鐵鋰與三元鋰電池兩條腿走路。
在國內市場,由於原材料資源豐富、應用成本低等特點,磷酸鐵鋰電池是純電動乘用車的主流選擇,只是,此種材質能量密度低,因此續航能力不足,且低溫衰退嚴重。
寧德時代則率先突破了三元鋰電池技術。
2014年,寧德時代與寶馬開展三元鋰電池的合作,公司內部項目代碼為「G38」,經過3個月鑽研,這項鋰電行業的創新成果誕生,為寧德時代帶來35項專利。相比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大、充電快等優勢,可支持長續航,抗低溫,然而,受到撞擊和高溫時起火點較低,要有非常強的安全保護措施。
雙方發展策略也不相同。受制於新能源汽車業務,在2016年,比亞迪總裁王傳福曾對外表示:「比亞迪的電池也暫時不會對外出售,我們要保持比亞迪在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
此外,寧德時代沒有向下游延展,並且廣泛採用「電池商+車企」的合資模式,由其出電芯技術,汽車企業主導裝配,這避免了與整車廠的利益沖突。比如,宇通客車一度連續3年位居寧德時代客戶榜首,它就是比亞迪客車競爭對手。相反,比亞迪一度拒絕向外出售其動力電池,也維持其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優勢,坐失市場份額。
2016年,政府恢復三元鋰電池客車申請新能源推薦目錄的資格,該類電池銷量迅速攀升,次年的動力電池出貨量中,三元鋰電池佔比高達45%。
2017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出貨量高達11.84GWh,同比增長50%,一舉超越比亞迪,電池裝機量位列世界第一,其收入規模則達到200億元。2018年6月在創業板上市,首日收盤市值逼近800億元,行業地位已不可動搖。
據寧德時代財報,2019 年實現銷量40.25 GWh,較上年增長90.04%,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高,且與多家車企深度綁定,締結戰略同盟的整車企業有寶馬、豐田、現代、戴姆勒、上汽、廣汽、吉利、東風、長安等。
㈥ 我有4年前的吉電股份,2000股,買時6.9,從沒動過,不知這幾年有沒有送股或者是別的,現在賣出賺還是賠
4年未動,長線投資啊。該股2005年7月14日除權,10派1元.現在走勢很好,5月底進入股改程序,現在不能賣,等待股改復牌後再說!
㈦ 想問下吉電股票4.871成本還有漲的可能嗎
電力股最近二年都不景氣,主要是由於國家對電價控制而對煤價放開,這種政策應該不會長久的,電力股長線可持有,你的成本也不高,有適合的機會可補倉.
㈧ 吉電股份2017年現在是多少錢
回復:截至2014年11月58日該股股東人數為:111695(戶)
㈨ 吉電股份是什麼概念的股票
電力,新能源
㈩ 「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與「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是否一樣吉電股份半年報
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