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冶特鋼的大冶特鋼十大股東
截止日期:2011-09-30 序號 股東名稱 持倉數量 持倉比例 操作 1 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 134620000 29.95 未變 2 中信泰富(中回國)投資基金 126618480 28.17 未變 3 國泰答金馬穩健回報證券投資基金 16900240 3.76 減倉 4 匯添富成長焦點股票型基金 8392523 1.87 減倉 5 東風汽車公司 7980000 1.78 未變 6 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7540356 1.68 增倉 7 易方達價值成長混合型基金 5000000 1.11 減倉 8 全國社保基金一一一組合 4700000 1.05 減倉 9 匯添富優勢精選混合型基金 3422625 0.76 減倉 10 金泰證券投資基金 3132500 0.70 減倉
Ⅱ 合景泰富地產領導層
合景泰富執行董事
孔健岷,48歲,為合景泰富集團之創辦人、合景泰富公司執行董事兼主席、薪酬委員會成員及提名委員會主席。孔先生主要負責為合景泰富集團制定發展策略以及監督項目規劃、業務營運及銷售和市場營銷。孔先生於一九八九年畢業於暨南大學,主修計算機專業。孔先生擁有逾21年的豐富物業開發及投資經驗。孔先生為孔健濤及孔健楠的兄弟。除上述披露者外,孔先生亦為所有於英屬處女群島(「英屬處女群島」)注冊成立之附屬公司、若干於中國注冊成立之附屬公司及兩家於香港注冊成立的附屬公司的董事。
孔健濤,45歲,為合景泰富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孔先生負責合景泰富集團的整體項目營運,擁有逾21年物業開發經驗,自一九九五年起擔任合景泰富集團董事。孔先生為孔健岷及孔健楠的胞弟。除上述披露者外,孔先生亦為所有於英屬處女群島注冊成立之附屬公司、若干於中國注冊成立之附屬公司及兩家於香港注冊成立的附屬公司的董事。
孔健楠,50歲,為合景泰富公司執行董事兼執行副總裁。孔先生負責協調及管理本集團的人力資源、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及法務監察職務。彼畢業於中國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於一九九九年加入本集團。孔先生為孔健岷及孔健濤的胞兄。除上述披露者外,孔先生亦為所有於英屬處女群島注冊成立之附屬公司、若干於中國注冊成立之附屬公司及三家於香港注冊成立的附屬公司的董事。
李建明,48歲,為合景泰富公司執行董事、合景泰富集團運營管理部副總裁兼華南片區總經理。李先生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主修工業與民用建築。李先生於一九九五年加盟本集團,曾擔任工程管理部副總裁,並於二零零七年六月獲委任為本公司的執行董事。目前,李先生負責本集團內部以及區域的工程管理、招投標、集團采購及產品標准化工作。除上述披露者外,李先生亦為其中一間於中國注冊成立之附屬公司的董事。
徐錦添,47歲,為本公司之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兼公司秘書。徐先生主要負責財務管理及監督財務申報、企業融資、庫務、稅項、風險管理包括內部監控及其他財務相關事宜。徐先生畢業於澳洲國立大學,持有商務學士學位,為香港會計師公會之專業會員。加盟本集團前,徐先生曾任職一間國際執業會計師事務所之高級經理。徐先生於二零零七年一月加盟本集團,擔任首席財務官一職,並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獲委任為本公司的執行董事。除上述披露者外,徐先生亦為若干於香港注冊成立之附屬公司的董事。
何偉志,48歲,為合景泰富公司執行董事、合景泰富集團副總裁兼西南片區總經理。何先生於廣州大學畢業,主修酒店管理。何先生於一九九五年加盟本集團,曾擔任銷售部門經理及副總經理等職務。自加盟本集團後,彼一直負責本集團之項目規劃、設計及銷售規劃工作,亦曾負責西南片區的全面運營及管理工作,在房地產市場擁有豐富經驗。何先生於二零零九年二月獲委任為本公司的執行董事,目前主要負責本集團之銷售規劃、產品研發、設計規劃、物業管理、客戶服務、戰略品牌及土地儲備的管理工作。除上述披露者外,何先生亦為若干於中國注冊成立之附屬公司的董事。
合景泰富獨立非執行董事
李嘉士太平紳士,55歲,為合景泰富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成員。李先生於二零零七年六月加盟本公司。彼獲香港大學法律學士學位及法學專業證書,為香港、英格蘭及威爾斯、新加坡及澳洲首都區的合資格律師,並於一九八九年起擔任胡關李羅律師行的合夥人。李先生為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思捷環球控股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及為渝太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石葯集團有限公司、合和實業有限公司、安全貨倉有限公司、添利工業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及渝港國際有限公司的非執行董事,該等公司均於聯交所上市。彼於二零零四年九月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擔任港通控股有限公司的非執行董事。於二零零零年至二零零三年及二零零九年至二零一二年,李先生分別擔任聯交所上市委員會的成員及副主席,其後,彼自二零一二年起擔任聯交所上市委員會的主席。彼亦為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的證監會雙重存檔事宜顧問小組成員、證監會(香港交易所上市)委員會成員及香港會計師公會紀律小組成員。
譚振輝,53歲,為合景泰富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審核委員會主席、薪酬委員會主席及提名委員會成員。譚先生於二零零七年六月加盟本公司。彼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持有會計學士學位,為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及特許金融分析師成員。譚先生於核數、公司顧問服務以及財務管理及合規方面累積逾30年經驗。譚先生現為北京控股有限公司之執行董事、財務總監兼公司秘書及高陽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兩家公司均於聯交所主板上市。
李彬海,66歲,為合景泰富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薪酬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審核委員會成員。彼為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保利地產」,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保利地產集團」)前董事長,執掌保利地產19年,至二零一零年五月三十一日退任。退任前,彼在保利地產集團歷任廣州保利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保利南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及副總經理及中國保利集團公司總經濟師等職務。
以上為合景泰富地產主要領導層,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Ⅲ 合景泰富大BOSS是誰
孔健岷,男,1969年出生於廣東,廣州民營企業家。於1995年孔建岷三兄弟一起創建合景泰富地產,主要從事高端的優質精品住宅物業開發,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廣州市超級億萬富翁的行列。2007年6月在香港上市,截至2008年8月底,合景泰富集團土地儲備已增至約400萬平方米,足夠未來4年發展。孔健岷家族2007胡潤百富榜第33名。
合景泰富的創辦人兼大股東,是廣州民營企業家孔健岷三兄弟,合景泰富上市之後,三兄弟將合共持有約67.5%的股權,當中排行第二的孔健岷持有約52.25%股權,是合景泰富的最大股東。孔健岷的哥哥孔健楠41歲,負責行政管理;三弟孔健濤只有36歲,卻有12年的房產發展的經驗,年紀輕輕早已與兄長們一同打江山。
Ⅳ 誰能幫我解讀一下中信泰富的股權結構,前三大股東占股比例就已經超過100%,是這幾家公司有隸屬關系嗎
這是權益重疊的問題,有點繞,慢慢看:
中信集團為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之控股公司。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為CITIC Investment (HK) Limited及中信香港之控股公司。CITIC Investment (HK) Limited為富機投資有限公司、新怡投資有限公司及天惠控股有限公司之直接控股公司。中信香港為Heedon Corporation、Hainsworth Limited、Affluence Limited及Barnsley Investments Limited之 直 接 控 股 公 司。Heedon Corporation為Winton Corp.、Westminster Investment Inc.、Jetway Corp.、Kotron Company Ltd.及Honpville Corporation之直接控股公司。Kotron Company Ltd.為Cordia Corporation之直接控股公司。Affluence Limited為Man Yick Corporation之直接控股公司,而Man Yick Corporation則為Raymondford Company Limited之直接控股公司。Barnsley Investments Limited為Southpoint Enterprises Inc.之直接控股公司。
因此,
(i) 中信集團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ii) 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CITIC Investment (HK) Limited及中信香港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iii) CITIC Investment (HK) Limited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富機投資有限公司、新怡投資有限公司及天惠控股有限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iv) 中信香港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上述全部由其直接及間接擁有之附屬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v) Heedon Corporation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上述全部由其直接及間接擁有之附屬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vi) Kotron Company Ltd.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Cordia Corporation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vii) Affluence Limited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上述由其直接及間接擁有之附屬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viii) Man Yick Corporation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Raymondford Company Limited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及(ix) Barnsley Investments Limited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Southpoint Enterprises Inc.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Ⅳ 合景泰富在行業中的排名怎麼樣
合景泰富融創地產的盤都是殺豬盤,比如增城雲溪四季(疊溪花園)。不買房會被騙定金,買房了還是會被騙(我們不懂行情,你們能賣貴絕對往死里賣貴),賣完後死不認賬。我們只能安慰自己,上了賊船沒辦法。你們只把消費者當豬,這是殺豬盤。你們不注重服務,不完善設施,不兌現承諾。
Ⅵ 合景泰富是上市公司嗎
合景泰富是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房企,是國內領先的大型房地產開發商!
Ⅶ 中國藍籌股是哪幾家公司
藍籌股是指具有穩定的盈餘記錄,能定期分派較優厚的股息,被公認為業績優良的公司的普通股票,又稱為"績優股"。
"藍籌碼"一術語源自賭具中所使用的藍籌碼。藍籌碼通常具有較高的貨幣價值。股票成為藍籌股的基本支持條件有:
(1)蕭條時期,公司能夠制訂出保證公司發展的計劃與措施;
(2)繁榮時期,公司能發揮最大能力創造利潤;
(3)通脹時期,公司實際盈餘能保持不變或有所增加。
在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被稱為藍籌股。"藍籌"一詞源於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三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
藍籌股指多長期穩定增長的、大型的、傳統工業股及金融股。此類上市公司的特點是有著優良的業績、收益穩定、股本規模大、紅利優厚、股價走勢穩健、市場形象良好。
在海外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藍籌"一詞源於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二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紅色籌碼次之,白色籌碼最差。投資者把這些行話套用到股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和杜邦化學公司等股票,都屬於"藍籌股"。
藍籌股並非一成不變。隨著公司經營狀況的改變及經濟地位的升降、藍籌股的排名也會變更。據美國著名的《福布斯》雜志統計,1917年的100家最大公司中,目前只有43家公司股票仍在藍籌股之列,而當初"最藍"、行業最興旺的鐵路股票,如今完全喪失了入選藍籌股的資格和實力。
在香港股市中,最有名的藍籌股當屬全球最大商業銀行之一的"匯豐控股"。有華資背景的"長江實業"和中資背景的"中信泰富"等,也屬藍籌股之列。中國大陸的股票市場雖然歷史較短,但發展十分迅速,也逐漸出現了一些藍籌股
藍籌股指多長期穩定增長的、大型的、傳統工業股及金融股。此類上市公司的特點是有著優良的業績、收益穩定、股本規模大、紅利優厚、股價走勢穩健、市場形象良好。
在海外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藍籌"一詞源於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二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紅色籌碼次之,白色籌碼最差。投資者把這些行話套用到股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和杜邦化學公司等股票,都屬於"藍籌股"。
Ⅷ 合景泰富的集團董事長
合景泰富集團的董事抄局主席孔健岷先生襲,1989年畢業於暨南大學,擁有逾21年豐富的物業開發及投資經驗。
孔健岷先生是合景泰富集團之創辦人、公司執行董事兼主席、薪酬委員會成員及提名委員會主席,主要負責為合景泰富制定發展策略以及監督項目規劃、業務營運及銷售和市場營銷。
合景泰富地產控股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編號:1813),是國內優秀的大型房地產開發商。自1995年創立以來,合景泰富就矢志不渝地執著於高品質物業的開發。憑著開拓創新的精神、敏銳的市場觸覺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合景泰富現已發展成為一個以房地產開發為主,集資產經營和物業管理為一體的多元化企業,其房地產開發項目涵蓋高端豪宅、大型國際別墅社區、優質住宅屋苑、知名寫字樓、國際品牌星級酒店、酒店式公寓和大型購物中心。
Ⅸ 中國國內企業有哪些企業被外資控股外資為第一股東
你好,這個問題實在太難的了,官方的文獻也很難找~~畢竟我們中國的產品被外國控制本來就是讓國人不爽的一件事~~但是我現在能給你招出十個從朋友哪裡知道的,原來是我們中國的,但是現在已經是外國品牌的東東~~~都是真實的,我都有點不相信~~希望多你有所幫助~~第一名:中華牙膏
怎麼排這個第一,我倒著實為難了一把,排在第一位的這個企業一定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算去算來,也只能在快速消費品行業了。畢竟你可以不上網、不買車,但你不能不吃飯、不喝水、不刷牙。
我至少核實了5家網站,才敢肯定,中華牙膏早就已經是荷蘭聯合利華的了。我想,大多數老百姓打死也不會相信中華牙膏居然是荷蘭的——它上面不是有中華兩個字么?
1994 年初,聯合利華取得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並採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上海牙膏廠「中華」牙膏,外方口頭承諾自己的「潔諾」牌和「中華」牌的投入比是4:6,但並未兌現。與此類似的是中國著名商標美加凈:該品牌曾經佔有國內市場近20%,1990年,上海家化與庄臣合資,「美加凈」商標被擱置。跨國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資,實際上是將「美加凈」逐出市場,為自己的品牌開路——中華牙膏的命運正是如此。
從整個洗化行業上來說,美國寶潔利用其品牌優勢和稅收優惠,基本上擠垮了國內洗滌品企業,國內十大民用洗滌劑品牌幾乎全軍覆沒。僅飄柔、海飛絲、潘婷、沙宣四個品牌,就佔有60%以上的國內市場,超過了國際公認的壟斷線。寶潔每招收一名員工,就意味著中國原洗滌劑企業有2~3名員工下崗。
我想支持國貨,但我在洗化行業連支持國貨的機會都沒有!如果中國的每個行業都像洗化行業一樣,那麼中國的企業也就完了。
第二名:雙匯
我承認,直到現在還時不時的吃點雙匯火腿腸(習慣了),雖然它早在2006年就賣給美國高盛集團。08年,高盛又投資2—3億美元在湖南、福建收購了10多家養殖廠。
「在中國最有投資價值的就是農產品。」羅傑斯如是說。
在多哈小型部長會議再次破裂、各國死保農業底線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國際投行在中國農業相關產業鏈領域不斷追加投資的行為值得關注。我不是民族主義者,但看著逐漸發展起來的雙匯放心肉專賣店,看著雙匯不斷攀高的市場佔有率,我有理由表示我的擔心。壟斷不可怕,可怕的是外資打著中國企業的名號,不斷著蠶食著市場。
我只想陳述一個事實,雙匯是美國的,就這么簡單
第三名:娃哈哈
本來想提名健力寶的,當年的東方魔水,在中國的罐裝飲料市場上是威風八面,一統江山,但自從李經緯離開後,健力寶是一瀉千里,現在只能給當年的小弟提鞋了。正YY間,腦袋突然開竅,健力寶鼎盛時期還是屬於咱中國的,現在雖然屬於統一了,但台資企業還算不得外資,那是咱人民內部矛盾。
那就娃哈哈了,當年法國達能收購娃哈哈時,宗慶後還一度扛著民族主義的大旗勾起了廣大國民的無限愛國情懷,結果呢,宗慶後在收購爭論的數年前早就拿到美國綠卡了,一個美國居民跟咱談中國的民族情懷,真**扯淡。
怎麼說呢,我挺喜歡娃哈哈的,但法國達能已經控股51%以上了,咱就別自欺欺人了
第四名:金龍魚
如今咱自己吃的食用油居然也是外國的了。典型就是金龍魚,這個牌子幾乎出現在每個中國家庭的廚房裡,市場佔有率在50%以上,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是第2名福臨門的8倍,但它徹頭徹尾是一家外資企業,屬於新加坡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擁有的,跟中國毛關系都沒有。
目前,中國油脂市場原料與加工及其食用油供應的75%以上已被擁有百年歷史的四大跨國糧商ADM、邦吉、和路易·達孚所控制。跨國糧商在中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的64家企業參股控股,占總股本的66%。國際巨頭憑借資本和歷史與經驗的優勢,已完成對上游原料、期貨,中游生產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場渠道與供應的絕對控制權,即中國食用油戰略安全的「安全門」已不在國人手中,已現實弱化了我們的市場調控能力,這不僅對食用油乃至對國家安全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直接威脅
第五名:大寶
「大寶明天見,大寶天天見。」多麼熟悉的廣告語啊,大寶幾乎是大多數工薪階級男性的必用品牌,咱中國老百姓又怎麼可能把它和美國聯想起來呢?可惜事實是,早在2007年4月美國強生就已經收購了大寶。別以為中低端這塊市場老美不要,對於外來資本來說,蝦米也是肉。何況中低端市場真的是蝦米嗎?中國13億人,有多少有錢人
第六名:蘇泊爾
2006 年8月法國著名小家電企業SEB收購國內烹飪炊具第一品牌蘇泊爾,當然新聞有播,但又有多少老百姓知道這則新聞呢?起碼我是事後多時才知道的——還是因為我在家和朋友聚會時吹牛說自己多麼支持國貨,買東西首先國貨時,被朋友揭露的。如果不是這個插曲,也許我一輩子都不知道,這個當年起身浙江的中國名牌,已經成了法國貨。
又一個行業第一被納入了國外資本的懷抱,而我們(我相信絕不止我一個人)依然滿懷愛國情懷的支持著已經變為洋貨的曾經的民族品牌
第七名:匯源
可口可樂179億元收購匯源,一場轟轟烈烈的收購案,那麼多保衛民族企業的呼聲,換來的卻是狗血的不能再狗血的一個事實。
在和匯源聯合發表收購要約後不久,可口可樂中國區副總裁李小筠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匯源品牌由匯源香港上市公司擁有,而匯源香港上市公司近60%股份由達能、境外公眾股東和一家美國的私人投資基金擁有,因此這次交易前和交易後品牌的持有是從一家外國公司轉到另一家外國公司,沒有民族品牌流失。當時有媒體查出,匯源果汁的詳細注冊地址為:Scotia Centre,4th Floor,P.O.Box2804,George Town,Grand Cayman,Cayman Islands, 是一家離岸公司。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3月22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以商務部否決可口可樂對匯源的兼並案,說明中國不歡迎外資到中國投資,是一個非常大的誤會。
陳德銘說道:「可口可樂兼並匯源發生在兩個外資企業之間,可口可樂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公司,匯源果汁是注冊在開曼群島的一個外國公司,這兩個外國公司之間的企業兼並不涉及中國的投資政策,只涉及中國對這兩個企業在中國銷售產品的經營集中度的審核問題。
第八名:南孚
南孚是電池的第一品牌,相信一直到今天,很多家庭還是首選南孚電池。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十年,卻始終無法打開局面,市場份額不到南孚的1/10。
但是貪婪是魔鬼,只要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2003年8月,南孚電池被其競爭對手美國吉列集團收購。當年的手下敗將,現在成了老闆。
曾經,孫雯那句鏗鏘有利的「民族力量!」,曾讓南孚這個響亮的品牌傳遍中國的大江南北。可是現在呢?多少人知道南孚已經不是中國的企業了?所謂的民族力量又到底忽悠了誰?
第九名:白加黑
在中國,誰不知道白加黑啊?多少人感冒都會首選白加黑,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白加黑這玩意現在壓根就不是咱中國的東西。
2006年10月,德國拜耳醫葯與我國東盛科技之啟東蓋天力制葯公司簽署協議,以10.72億元收購後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漿、「信力」止咳糖漿等業務和相關資產,收購金額 10.72億元(1.08億歐元),東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葯OTC業務。
這其實只是醫葯行業的冰山一角,國內最大抗生素生產基地中國的華葯集團,早在 2004年已經賣給了荷蘭的DSM(歐洲最大的原料葯生產企業);
西安楊森雖然名字里有個西安,其實早就百分之百屬於比利時了,中國最常用的緊急避孕葯毓婷原本是北京紫竹的,但現在是瑞士諾華100%控股。
先說這么多吧,再說下去,別說你,我擔心我自己都被嚇到。這些葯,咱老百姓肯定百分之百認為是中國的,結果呢,卻都是外國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咱中國人感個冒,避個孕現在都掌握在別人外國人手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