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100強民營企業有哪些,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是多少
目前我國民營企業排名較為權威的一個榜單是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在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的基礎上,以營業收入總額為參考指標發布的500強榜。根據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其中前100名的排名具體如下所示:
國美控股集團同蘇寧一樣,只能查到旗下的國美零售的具體數據,沒有國美控股整個集團的數據,至於說全國工商聯的數據哪來的就不得而知了。
恆力集團有限公司(江蘇企業)如上,恆力集團沒有查詢到整個集團的數據,旗下的恆力股份、恆力包裝、恆力檢測、恆力石化等等上市公司倒是有相關的數據。
大商集團有限公司(遼寧企業)目前網上能查到的一組報道數據為:大商集團2017年實現銷售2808億元,無凈利潤,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3000億元,毛利總額106億元;另外旗下的上市公司大商股份倒是有詳細的信息。
總結
前十之中,正威國際、山東魏橋、恆力集團以及大商集團應該是大家比較陌生的企業,其餘的六家應該都是耳熟能詳了。正威國際是一家以有色金屬完整產業鏈為主導的全球化集團公司(以銅起步),山東魏橋以及恆力集團都是以紡織行業為主的集團化公司;大商集團中國最大的百貨商業集團,擁有百貨、餐飲、超市、電器地產等多項業務。
Ⅱ 赫美集團的轉型是怎麼回事
赫美集團的前身是浩寧達,主營業務是電能表。在時代的發展和市場局勢的影響下,赫美集團開始向消費升級領域轉型。現在赫美集團集中發力高端品質消費領域,致力打造生活品質服務平台,為年輕一代品質生活提供助力。
Ⅲ 請教下大神 我司2017年利潤表凈利潤虧損110萬,資產負債表裡是-400多萬
如果說2019年繼續盈利,可以繼續彌補還未彌補完的2017年20萬虧損。
如果說想版要給股東分紅的權話,未分配利潤必須為正數才可以。
分紅的步驟以及分錄是怎麼提取出來怎麼做的?
從本年利潤轉到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然後計提盈餘公積和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剩餘的部分可以選擇分紅。
像提取未分配利潤之前那些提取資本公積那些是怎麼規定的?
這個說法有問題,未分配利潤不叫提取,比如前年虧損90萬,今年盈利110萬,累計的利潤就是20萬,「分配前」的未分配利潤就是20萬,這個過程是第一步的,不叫「提取」也不存在「之前」。
分配利潤的那個東西,叫盈餘公積而不是資本公積,資本公積是「我投50萬建廠發展壯大,你投50萬就想占我50%的股份,沒門,掏270萬出來再說話,我給你當50萬算,這個220萬叫資本公積,相當於允許你分一杯羹的手續費」,盈餘公積是「公司賺了20萬不能全部分紅了,全部分了萬一出事,公司就沒有錢了,最多允許你分17萬,這3萬叫盈餘公積,留作保底」。盈餘公積分為法定和任意兩種,前者是法律規定的10%,後者是公司章程規定的。
Ⅳ 2017年中國零售百強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情況如何
2018年6月21日,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主任王耀解讀2017年度中國零售百強名單稱,百強中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由負轉正。外資零售企業市場份額繼續下降,門店調整力度加大。
王耀說,2017年,百強中電商保持較快增長,實體零售企業整體回升。7家電商的銷售規模達3.57萬億元,同比增長41.2%。87家實體零售企業銷售規模達1.87萬億元,同比增長7.5%。6家「實體+電商」型零售企業銷售規模同比增長15.5%。
百強中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由負轉正。2017年,零售百強企業中26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長率中位數為24.9%,增速較上年提高38.5個百分點。
外資零售企業市場份額繼續下降,門店調整力度加大。王耀說,2017年,進入百強的21家外資零售企業實現銷售額4858.18億元,佔百強銷售總額的比重為8%,較2016年下滑1個百分點。沃爾瑪、大潤發、家樂福、卜蜂蓮花、麥德龍、歐尚、永旺等7個主要外資零售企業門店調整力度加大,2017年新開店數合計77家,較上年增加5家;關店數39家,較上年增加14家。
Ⅳ A公司2016年末未分配利潤的數額為870萬元,2017年度實現凈利潤4500萬元
A公司2016年未分配利潤的數額為870萬元,2017年度實現凈利潤4500萬元,普通股2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2017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為: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普通股股票股利為每股10股送2股,並派發現金股利1.2元。假設不考慮相關稅費。
(1)編制提取法定盈餘公積的會計分錄
(2)編制派發股票股利的會計分錄
(3)編制派發現金股利的會計分錄
(4)編制年末結轉本年利潤和利潤分配的會計分錄
求大神解答
Ⅵ 2017年,小米營收1146.25億元,經營利潤122.15億元,凈利潤為虧損438.89億元。
......凈利潤-438.89億元,經營利潤122.15億元,似乎相反的兩種表述,沒有金融專業背景知識,是不是已經蒙圈了?
......凈利潤和經營利潤,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回事兒啊!不是嗎?其中的奧妙在於過往融資發給股東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根據企業會計准則被計入金融負債核算,優先股在公司上市後,一般會自動被轉換成普通股,在上市後的下一個財年會自動消失,所謂「非經營性虧損」。
......換句話說,在國際會計准則下,這種優先股會體現為「對股東的負債」,其公允價值的上升會記錄於公司賬面的虧損。但實際上公司並未沒有這樣的虧損發生,「負債」數字在上市那一刻就會消失。
簡單說,經營利潤122.15億元減去「對股東的負債」就會出現虧損。實際上,公司上市融資之後,所謂「對股東的負債」並不需要由公司的經營利潤來承擔。因此,所謂虧損僅僅是會計准則中針對性的一種表述方法。
......業內有一種說法:這種虧損的數字越大,越說明這家公司的被大家認可的價值高。
Ⅶ 2017年凈利潤最高的前十股是哪個公司
唐金誠銀回答:2017年還沒有過完,現在只有一季度的凈利潤數據,A股市場中凈利潤前十名就在下面,望採納。
Ⅷ 丙公司2017年銷售收入為5000萬元,凈利潤為600萬元,變動
(1)DOL=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1200÷600=2
(2)2016年息稅前利潤增長100%,銷售增長率=100%÷2=50%,銷售收入為3000×(1+50%)=4500(萬元)
Ⅸ 深圳巿赫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哪一年入選過中國5OO強企業名單
這是赫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哪一年進入選過中國500強企業?如果是這個問題,那你就是去查一查他們這個公司的簡介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