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組織架構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組織架構:
中國人壽總部有:
董事會辦公室/投資者關系部、戰略規劃部/轉型辦公室、辦公室(黨委辦公室、黨委宣傳部、機關黨委)/扶貧辦公室、人力資源部(黨委組織部)。
營銷發展部、收展發展部、個險企劃部、個險運營部、培訓部、綜合金融部、團體業務部/戰略客戶部。
基金銷售管理部、健康保險事業部、投資管理中心、財務部、資產管理部、精算部、流程與運營部、核保核賠部、金融科技部、法律與合規部、風險管理部等在內的30個部門,約150個處室和6個團隊。
中國人壽總的組織架構調整方針是12個字:「強總部、精省域、優地市、活基層」,對於總部組織架構的調整安排,其提出強化前台、優化中台、精簡後台。
所謂前台指三大中心:大個險發展中心、多元發展中心、投資管理中心。
所謂大個險發展中心即將個險的1個部門(原為個險銷售部)擴展為6個部門,包含營銷(營銷發展部)、收展(收展發展部)、企劃(個險企劃部)、培訓(個險培訓部)、綜合金融(綜合金融部)、運營(個險運營部)。
多元發展中心則指將團險(團體業務部/戰略客戶部)、銀保(銀行保險部)、健康險(健康保險事業部)和基金銷售(基金銷售管理部)等部門形成與大個險協調發展的整體布局。
而投資管理中心則淡化行政色彩,實行市場化,設置了戰略資產配置團隊、戰術資產配置團隊、境外投資團隊、另類投資團隊、投資運營團隊、投資風險管理團隊六個團隊。
(1)中國人壽集團三轉三化擴展閱讀:
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3779.76億元,個險渠道實現保費2905.56億元,佔比76.87%。上半年中國人壽銷售渠道總人力190萬人,個險代理人157.3萬人,佔比82.7%。
半年報數據還顯示,個險渠道總保費為2905.56億元,其中新單保費為646.52億元(期繳新單保費645.29億元),續期保費2180.23億元。
在中國人壽個險、銀保和團險三大主要業務渠道方面,中國人壽這種加大個險的做法似乎是一種必然。
中國人壽綜合金融部也納入大個險板塊,服務大個險,新增了生態圈協同與推進、高端客戶多元化、一攬子金融產品打造與支持職能等。而原來客戶服務部客戶資源整合運用也遷出至大個險綜合金融板塊。
網路-中國人壽保險公司
❷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的重要榮譽
《福布斯》(「Forbes」) 2010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第90位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全球500 強企業」第41位
《亞洲金融》(「FinanceAsia」) 2010年度「最佳公司治理獎」、「亞洲利潤最高100名企業」
《財富》中文版 「中國上市公司500 強排行榜」第6位
2010年度中國「信譽企業」認證 「最高榮譽大獎」
《21世紀經濟報道》 「亞洲保險業競爭力排名」(不含日本、馬來西亞)第1名,「亞洲最佳保險公司獎」
新浪金麒麟論壇 「年度最佳保險公司大獎」
2010年第七屆中國最佳企業公民評選 「中國最佳企業公民獎」
2013年榮獲中國品牌價值研究院、中央國情調查委員會、焦點中國網聯合發布的2013年度中國品牌500強。 中國人壽胡潤品牌榜歷年排名:
2013胡潤國有品牌榜,760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6;
2012胡潤品牌榜,790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8;
2011胡潤品牌榜,1010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6;
2010胡潤品牌榜,770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6;
2009胡潤品牌榜,600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5;
2008胡潤品牌榜,600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5;
2007胡潤品牌榜,708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5…… 為新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保險公司之一,中國人壽始終是中國保險業的探索者、開拓者和領跑者,60年的風雨征程,開辟了中國人壽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也是新中國60年保險事業發展與改革的一個縮影。
創業起步
中國人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成立於1949年10月20日的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所經辦的人身保險業務。新中國建立剛剛20天,為迅速發展經濟,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全國統一的保險機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下設人身保險室。
建國初期的人身保險業務有強制保險和自願保險兩大類,強制保險主要是鐵路、輪船、飛機旅客意外傷害保險,自願保險則分為職工團體人身保險和簡易人身保險兩類。到1958年,共實現人身險保費收入1.41億元,參加職工團體人身保險者達到300萬人,參加簡易人身保險者發展到180萬人,對安定群眾生活起到了積極作用。
1958年10月,國務院召開的西安財貿工作會議提出:「人民公社化後,保險工作的作用已經消失,國內保險業務應立即停辦」。1959年,人身保險業務和其他國內保險業務一道進入全面停辦狀態。
恢復發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1979年4月,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會議紀要》,作出了「逐步恢復國內保險業務」的重大決定。11月,全國保險工作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中斷了20年的國內保險業務正式宣告恢復,中國保險業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在財產保險業務率先恢復的基礎上,1982年,開始恢復辦理人身保險業務。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健全,為保險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1982年至1995年的13年間,人身保險業務以平均每年40%的速度遞增。
專業化經營
1995年,中國第一部《保險法》誕生。1996年,根據《保險法》關於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分業經營的要求,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承繼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全部人身保險業務和重組17家地方壽險公司的基礎上組建成立,進入了專業化經營時代。
個人營銷制度的引入和全面推行,促進了公司的快速發展。從1996年到1998年,營銷隊伍由4萬多人發展到20萬人,保費收入從192億元增加到540億元,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保險公司。
重組改制
1999年3月,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成為國有獨資的一級法人,直接隸屬於國務院。至此,中國人壽正式獨立登上中國金融保險市場的大舞台,為數億中國人提供各種人身保險,承擔著服務經濟發展與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功能。
為積極應對加入WTO帶來的挑戰,2000年,中國人壽作出了股份制改革的重大決策,確立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方向。
2002年,中國人壽提出了「實現保費1000億,躋身世界500強」的目標,當年實現保費收入1287億元,並以此業績首次入選《財富》「全球500強」企業。
2003年,是中國人壽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年6月,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重組為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並獨家發起設立了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2月17日和18日,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紐約和香港成功上市,創造了當年全球最大規模的IPO。重組上市的成功,標志著中國人壽邁進了一個前景更加燦爛輝煌的新時代。
集團化發展
2003年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重組設立以來,適應金融綜合經營的發展趨勢,開啟了集團化發展的征程。
2003年,集團公司和壽險公司聯合發起設立了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2006年,中國人壽新一屆領導班子研究制定了「主業特強、適度多元」的集團化發展戰略。2006年底,財險公司和養老險公司相繼成立。同時,對海外公司、國壽投資公司、保險學院的改革工作也基本完成,一個集壽險、財險、企業年金、資產管理、實業投資、保險教育等業務於一體的中國最大的保險集團初具規模。
2007年1月9日,壽險公司在上海成功回歸A股。自此,中國人壽成為中國首家境內外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險企業。攜A股回歸的「王者之風」,中國人壽在「主業特強、適度多元」的發展戰略之下,確立了打造國際頂級金融保險集團的奮斗目標,明確了中國人壽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提出了全面提升綜合經營管理能力的戰略要求。中國人壽又好又快發展、做大做強做優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增持廣發銀行
2016年3月1日,中國人壽發公告稱,公司與花旗集團及IBM Credit簽訂了相關收購協議,擬以6.39元/股的價格,合計收購後者持有的廣發銀行36.48億股,總對價約為233.12億元。交易完成後,公司將持有廣發銀行約67.29億股,持股比例將由20%增至43.686%,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 中國人壽堅持用「文化」之魂凝聚人心、引領發展。以「壽險是無悔的選擇」、「成己為人、成人達己」、「用心經營、誠信服務」等推陳出新、一脈相承的核心理念為標志,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激勵著一代代國壽人拼搏進取、奮發有為。
「用心經營、誠信服務」的經營理念
經營理念是企業文化最重要的一環,它滲透到公司運行發展的各個方面。中國人壽提出的「用心經營、誠信服務」的經營理念,包含了對公司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的統一思考。
「用心經營」針對企業內部運行管理。要求在集團化發展的構架下,明確各成員公司的功能定位,正確履行職能,切實提高整個集團的運行效率和各成員單位的專業化水平;大力加強執行力建設,保證集團內部令行禁止、運行規范,系統上下同心同德、步調一致;增強大局意識,加大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力度,使各成員單位既各盡其責、各專其長,又有效溝通、協調配合,相互支持、共同發展,使資源優勢充分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誠信服務」針對企業外部形象管理。最大誠信原則作為保險的基本原則,也是中國人壽的立司之本。注重承諾、講究信用、堅持誠信服務是中國人壽一貫倡導的服務原則。要在全體員工中間廣泛宣傳和培育誠信理念,使誠信理念融入員工的思想行為之中,避免各種誤導行為,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雙成」理念釋義
「成」是指「成就」、「成功」、「實現」和「完善」。
「達」是指「通達」、「達到」。「達」字用在這里也有「成就」、「完善」的含義。
「成己為人」一方面是說,不斷完善和壯大自己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為客戶和社會服務;另一方面是說,只有不斷完善和發展壯大自己,才能更好地為客戶和社會服務。就內部關系而言,「成己為人」強調公司和公司成員的共同發展進步;要求每個成員加強學習,增長才幹,共同把公司建設好;要求公司注意調動和保持廣大員工的積極性,讓員工分享公司的發展成果;努力做到公司價值和個人價值的協調統一。就公司與客戶和社會的關系而言,「成己為人」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壽的社會責任感,強調公司發展壯大的目的是為社會提供完善的人壽保險服務,反映了公司的行業特點和職業要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國人壽只有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切實增強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客戶需求。
就公司與其競爭對手的關系而言,「成己為人」主要意味著中國人壽將競爭對手看作共同發展中國壽險業的夥伴,意味著中國人壽將以身作則,遵循公平競爭原則,規范自己,完善自己,勇於進取,不斷創新,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以促進整個行業經營水平的提高。
「成人達己」是說,只有成就和幫助他人,才能發展和完善自己,實現自己的理想,達到自己的目標。
就企業內部個體之間的關系而言,「成人達己」強調營造一種「互相幫助、互相激勵、共同進步」的和諧氛圍。就企業內部個體與整體的關系而言,「成人達己」意指只有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才能把公司建設好;只有齊心協力把公司建設好了,個人的價值才能得到充分體現。就公司與客戶及社會的關系而言,「成人達己」指只有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壽險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的壽險需求,才能成就自己的事業。這一點充分反映了自身的成就對客戶、對社會的依賴關系,強調自身的成就建立在成就他人的基礎之上,符合壽險業的服務性特點。就公司與競爭對手的關系來說,「成人達己」意味著中國人壽願意在公平競爭的規則之下與對方攜手合作共同推動行業發展。
「雙成」理念的基本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雙成」是一個動態標准。「雙成」理念是中國人壽處理企業內外事務的根本標准。「成」是一個動態的標准。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知識的不斷更新,壽險需求的日益多樣化,中國人壽「成」的標准將不斷提高。不管是「成人」還是「成己」都不可能一勞永逸,必須與時俱進。
2、「雙成」是一種發展境界。「雙成」是中國人壽追求的最高境界。它強調突破一己之限制,把發展和提高自己作為幫助他人的前提條件,通過成就他人來發展自己的事業。由於超越了自我,企業和個人必然獲得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大的發展空間。「雙成」即「互相成就」、「共同發展」。對中國人壽來說,「雙成」境界表達了一個美好的願景,就是衷心希望並永遠致力於中國人壽內部與外部、他人與自己互相成就、共同發展。這種海納百川、寬厚包容、以天下為己任的態度表現了中國人壽作為一個大型現代化壽險企業的非凡氣度和廣闊胸懷。
3、「雙成」是一個努力方向。「雙成」理念強調既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二者相輔相成,這是中國人壽努力的方向,是全體員工奮斗的目標。依據「雙成」理念,中國人壽在處理社會與企業、企業與個人、企業與客戶、他人與自己等關系時,決不能只單獨強調一方,雙方的利益必須都能得到保證。
4、「雙成」 是一種道德規范。「雙成」理念源自中國傳統儒家道德觀,源自孔子的「仁」學。孔子「仁」學的精髓就是「愛人」之道。中國人壽以「雙成」理念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原則,即是取其「愛人」之意。依據「雙成」理念處理企業內外各種關系,突出體現了中國人壽對客戶、員工的支持和關愛以及對他人價值的尊重,表現出中國人壽高尚的道德操守和價值取向。
5、「雙成」 是一種現代視野。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經濟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競爭將更加激烈復雜,如何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競爭和適應競爭是企業必須解決的當務之急。「雙成」理念提倡一種相互依存、共生共榮的新的競爭精神,深刻反映了未來全球經濟文化發展的潮流和趨勢,符合知識經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對企業的要求。以「雙成」理念作為企業基本的行為准則,能夠賦予中國人壽一種現代視野。這種視野能夠使中國人壽通過企業文化建設迅速進行自我調整,順應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大勢,從容應對未來的挑戰。
6、「雙成」是一系列關系的整合。「雙成」理念集中反映了以下四種基本關系:企業與客戶的關系、企業與社會的關系、企業與競爭對手的關系、企業與內部成員的關系。如何協調這些復雜的關系,直接影響到中國人壽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和發展前景。「雙成」理念明確了各種關系中主、客體各自的地位,規定了處理各種關系的內在要求。以「雙成」理念為統領,企業的各項關系就能夠得到釐清和整合,中國人壽的事業也才能夠健康、有序、長久地發展。
「為」指「成全」、「維護」、「關愛」、「幫助」。
「己」指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及其全體成員。
「人」泛指與「己」有聯系的各種社會關系中的集體或個人。
卓越品牌
❸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的集團構成
2011年11月份的四大保險集團列入「中管」(中央管理),悉數升格副部級央企的消息基本確定。
在2011年底,上述四家保險集團公司人事權已轉交至中組部。有保險集團公司內部獲悉,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在3月16日正式宣布了此項決定,表明四大國有保險公司新班子的調整及組成人員的重新排位已經完成。這意味著中國人壽保險集團(下稱「中國人壽」)、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下稱「中國人保」)、中國太平保險集團(下稱「中國太平」)以及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下稱「中信保」)的組織關系及人事權已統一交至中組部,悉數升格副部級央企。四家保險集團的相關高層亦「官升一級」。保監會副主席楊明生將執掌中國人壽,為副部級別;而中國人壽董事長袁力將調任國開行副行長。
中國人壽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以及該公司的子公司和直屬機構共同組成。其中包括: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國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保險職業學院等。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作為中國最大的商業保險集團,是國內幾家資產過萬億的保險集團之一,是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
2013年,總保費收入達到3868億元,境內壽險業務市場份額為31.6%,總資產達到24071億元。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屬國有大型金融保險企業,總部設在北京。公司前身是成立於1949年的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1996年分設為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為中國人壽保險公司。2003年,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原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進行重組改制,變更為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集團公司下設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國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及保險職業學院等多家公司和機構,業務范圍全面涵蓋壽險、財產險、養老保險(企業年金)、資產管理、另類投資、海外業務等多個領域,並通過資本運作參股了多家銀行、證券公司等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機構。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已連續12年入選《財富》全球500強企業,排名由2003年的290位躍升為2014年的98位;連續7年入選世界品牌500強,位列第237位,是中國保險業唯一一家全球企業、全球品牌「雙500強」企業;在「2011中國企業500強」中,營業收入3887.91億元人民幣列第6位。
所屬壽險股份公司繼2003年12月在紐約、香港兩地同步上市之後,又於2007年1月回歸境內A股市場,成為內地資本市場「保險第一股」和全球第一家在紐約、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險公司,目前已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壽險公司。
中國人壽實施「資源配置合理、綜合優勢明顯,主業特強、適度多元,備受社會與業界尊重的內含價值高、核心競爭力強、可持續發展後勁足」的集團化戰略,奮力打造「實力雄厚、管治先進、制度健全、內控嚴密、技術領先、隊伍一流、服務優良、品牌傑出、發展和諧」的國際頂級金融保險集團。 作為中國最大的商業保險集團,中國人壽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的下設企業的介紹如下: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Life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是國內最大的專業壽險公司,是中國壽險行業的中流砥柱。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China Life Insurance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 Limited)是國內資本市場上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貨幣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在中國股票市場、基金市場、債券市場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China Life Property & Casualty Insurance Co.,Ltd)是全國性專業化財產保險公司,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和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總部設在北京,董事長為楊明生,總裁為劉健,注冊資本80億元人民幣。
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China Life Pension Company Limited)是國內實力最強、服務網路最廣、專業化程度最高的全國性專業養老保險公司,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總部設在北京,董事長為王建,總裁為林岱仁,注冊資本25億元人民幣,擁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的企業年金基金受託人、賬戶管理人和投資管理人資格。
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Life Insurance Overseas Co.,Ltd)立足港澳、面向國際,是中國人壽拓展海外業務的國際窗口,在香港擁有25年的經營歷史,是港澳地區最大的國有人壽保險企業和唯一以「中國」命名的專業人壽保險公司。
國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China Life Investment Holding Company Limited)成立於2007年初,是中國人壽集團旗下的專業另類投資公司。
保險職業學院(Insurance Professional College)前身為中國保險管理幹部學院,創建於1986年,隸屬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2003年,該院改制為高職院校,是全國唯一一所專門從事保險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院。 楊明生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裁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及執行董事
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繆建民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副董事長、總裁、黨委副書記
陳方磊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監事長、黨委副書記
張響賢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副總裁
王思東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副總裁、黨委委員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國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崔蘭琴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董事
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保險職業學院董事長
劉慧敏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副總裁、黨委委員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總裁
國壽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人壽富蘭克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白濤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副總裁、黨委委員
劉家德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
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
❹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的單位性質是什麼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的單位性質是國企。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是國有特大型金融保險企業,總部設在北京,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品牌500強,屬中央金融企業。
公司前身是成立於1949年的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1996年分設為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為中國人壽保險公司。
2003年,經國務院同意、保監會批准,原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重組改制為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業務范圍全面涵蓋壽險、財產險、養老保險(企業年金)、資產管理、另類投資、海外業務、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並通過資本運作參股了多家銀行、證券公司等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機構。
(4)中國人壽集團三轉三化擴展閱讀:
中國人壽的發展歷程
為新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保險公司之一,中國人壽始終是中國保險業的探索者、開拓者和領跑者,60年的風雨征程,開辟了中國人壽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也是新中國60年保險事業發展與改革的一個縮影。
1、創業起步
中國人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成立於1949年10月20日的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所經辦的人身保險業務。新中國建立剛剛20天,為迅速發展經濟,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全國統一的保險機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下設人身保險室。
建國初期的人身保險業務有強制保險和自願保險兩大類,強制保險主要是鐵路、輪船、飛機旅客意外傷害保險,自願保險則分為職工團體人身保險和簡易人身保險兩類。
到1958年,共實現人身險保費收入1.41億元,參加職工團體人身保險者達到300萬人,參加簡易人身保險者發展到180萬人,對安定群眾生活起到了積極作用。
1958年10月,國務院召開的西安財貿工作會議提出:「人民公社化後,保險工作的作用已經消失,國內保險業務應立即停辦」。1959年,人身保險業務和其他國內保險業務一道進入全面停辦狀態。
2、恢復發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1979年4月,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會議紀要》,作出了「逐步恢復國內保險業務」的重大決定。11月,全國保險工作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中斷了20年的國內保險業務正式宣告恢復,中國保險業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在財產保險業務率先恢復的基礎上,1982年,開始恢復辦理人身保險業務。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健全,為保險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1982年至1995年的13年間,人身保險業務以平均每年40%的速度遞增。
3、專業化經營
1995年,中國第一部《保險法》誕生。1996年,根據《保險法》關於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分業經營的要求,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承繼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全部人身保險業務和重組17家地方壽險公司的基礎上組建成立,進入了專業化經營時代。
個人營銷制度的引入和全面推行,促進了公司的快速發展。從1996年到1998年,營銷隊伍由4萬多人發展到20萬人,保費收入從192億元增加到540億元,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保險公司。
4、重組改制
1999年3月,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成為國有獨資的一級法人,直接隸屬於國務院。至此,中國人壽正式獨立登上中國金融保險市場的大舞台,為數億中國人提供各種人身保險,承擔著服務經濟發展與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功能。
為積極應對加入WTO帶來的挑戰,2000年,中國人壽作出了股份制改革的重大決策,確立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方向。
2002年,中國人壽提出了「實現保費1000億,躋身世界500強」的目標,當年實現保費收入1287億元,並以此業績首次入選《財富》「全球500強」企業。
2003年,是中國人壽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年6月,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重組為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並獨家發起設立了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2月17日和18日,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紐約和香港成功上市,創造了當年全球最大規模的IPO。重組上市的成功,標志著中國人壽邁進了一個前景更加燦爛輝煌的新時代。
5、集團化發展
2003年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重組設立以來,適應金融綜合經營的發展趨勢,開啟了集團化發展的征程。
2003年,集團公司和壽險公司聯合發起設立了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2006年,中國人壽新一屆領導班子研究制定了「主業特強、適度多元」的集團化發展戰略。2006年底,財險公司和養老險公司相繼成立。
同時,對海外公司、國壽投資公司、保險學院的改革工作也基本完成,一個集壽險、財險、企業年金、資產管理、實業投資、保險教育等業務於一體的中國最大的保險集團初具規模。
2007年1月9日,壽險公司在上海成功回歸A股。自此,中國人壽成為中國首家境內外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險企業。
攜A股回歸的「王者之風」,中國人壽在「主業特強、適度多元」的發展戰略之下,確立了打造國際頂級金融保險集團的奮斗目標,明確了中國人壽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提出了全面提升綜合經營管理能力的戰略要求。中國人壽又好又快發展、做大做強做優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6、列入中管
2011年11月份的四大保險集團列入「中管」(中央管理),悉數升格副部級央企的消息基本確定。[16]
在2011年底,上述四家保險集團公司人事權已轉交至中組部。有保險集團公司內部獲悉,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在3月16日正式宣布了此項決定,表明四大國有保險公司新班子的調整及組成人員的重新排位已經完成。
這意味著中國人壽保險集團(下稱「中國人壽」)、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下稱「中國人保」)、中國太平保險集團(下稱「中國太平」)以及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下稱「中信保」)的組織關系及人事權已統一交至中組部,悉數升格副部級央企。
四家保險集團的相關高層亦「官升一級」。保監會副主席楊明生將執掌中國人壽,為副部級別;而中國人壽董事長袁力將調任國開行副行長。
7、增持廣發銀行
2016年3月1日,中國人壽發公告稱,公司與花旗集團及IBM Credit簽訂了相關收購協議,擬以6.39元/股的價格,合計收購後者持有的廣發銀行36.48億股,總對價約為233.12億元。交易完成後,公司將持有廣發銀行約67.29億股,持股比例將由20%增至43.686%,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
❺ 中國人壽職員是如何晉升的
這個需要一個很長階段了
首先你進去就是個使用的業務員,你必須要先晉升。正式的業務員,在資生業務員,在高級業務員,然後是主任,資生主任,高級主任,這個時候你的收入也很高了,三個月就是一個考核期,必須出夠三張單子還有FYC是多少錢,到主任的時候你的手下必須是加上你7個人,要到經理的話你的手下必須是三個主任你才有資格晉升到一個部門的經理
組訓就是內勤了
最好先從業務員做起,一般內勤是很難進去。
有機會才可以轉組訓,
❻ 中國人壽是國企嗎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屬國家大型金融保險企業。2016年,集團公司合並營業收入達6963億元,實現高位上的穩定增長;合並保費收入5605億元,增速創8年來新高;合並總資產達到3.35萬億元。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已連續15年入選《財富》全球500強企業,排名由2003年的290位躍升為2017年的51位;連續10年入選世界品牌500強,2017年品牌價值達人民幣2871.56億元;所屬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繼2003年12月在紐約、香港兩地同步上市之後,又於2007年1月回歸境內A股市場,成為全球第一家在紐約、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險公司。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的前身是誕生於1949年的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1996年分設為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為中國人壽保險公司。2003年,經國務院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原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進行重組改制,變更為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並獨家發起設立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目前,集團公司下設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國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及保險職業學院等多家公司和機構。2016年,中國人壽入主廣發銀行,開啟保險、投資、銀行三大板塊協同發展新格局。
中國人壽秉持「成己為人 成人達己」的企業文化核心理念,努力推進「創新驅動 綜合經營
國際一流」發展戰略,增強發展動力、擴大經營布局、服務國家大局,加快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以「建設國際一流金融保險集團」為企業願景,薪火相傳,砥礪奮進。
以上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