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鞍山馬鋼改制,有兩種選擇1買斷2退養,選什麼比較好
馬鋼整體改制的真相!!!
最近看到一些人在談馬鋼的整體改制,而且說改制後對股價有利。
我這里告訴大家馬鋼整體改制的真相。
馬鋼整體改制與馬鋼股份公司沒有任何關系,否則的話馬鋼股份公司早就要公告了。
馬鋼這次整體改制與引進戰略投資者無關,因為不改制也可以引進戰略投資者。
馬鋼此次整體改制的真相是國有資產的大流失,而且對股份公司也將有害。
馬鋼此次改制提出了「三不」政策,即「不宣傳、不報道、不解釋」。一般職工根本不知道怎麼回事。這說明馬鋼心裡有鬼啊
因為「三不政策」,所以很難知道具體方案,但大概的情況是:
用馬鋼集團公司的凈資產來買斷職工工齡,然後成立一個皮包公司,職工的經濟補償金入股,還包括給管理層和一些骨幹近10億的激勵股權(聽說是白送的),改制後的公司有兩個股東,一個是國資委(佔70%多),另一個就是這個皮包公司。
大家想想看,這些高管在上市公司(馬鋼股份)沒有股份,而在集團公司擁有大量股權,如果是你,你會不會將股份公司的利益輸送給集團,使得集團公司獲得高利潤,然後高管們可以得到更多的紅利呢???
聽說整個改制需要無償轉讓國有凈資產40多億。
B. 營改增 主輔分離有什麼好處
若企業將處於輔助地位的「營改增」業務與主業分離,將收到經濟轉型升級、企業增效增利、地方財政增收的良好效果。
主輔分離就是將企業的全部業務中,屬於交通運輸和現代服務等非核心輔助性業務,從主營業務中分離出來。企業將生產經營業務中的服務業從主業中剝離出來,集中力量做大做強主業,由「高、大、全」向高、精、尖、細、特、專方向發展,能夠加快重點產業發展壯大和轉型升級,並以更低的成本獲取更加專業的服務,提升生產效率和核心競爭力。
主輔分離不宜「眉毛鬍子一把抓」,若讓小微企業主輔分離,反而不利於其成長,因此必須增強針對性,避免盲目性,突出重點、抓大放小。建議將年生產經營總規模在1億元以上、年研發費超過500萬元以上、自有運輸車輛10輛以上、倉儲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企業列為推行重點。
將「營改增」輔業從企業主業中分離出來,要認真研究企業主輔分離後的機構設置、業務運轉、財務核算、稅收變化、利潤增減等問題,全方位衡量企業主輔分離利弊得失,尊重企業的意願和選擇,制定行得通、推得動、可操作的實施辦法。對企業有主輔分離需求的,要加強宣傳,積極引導。
資本具有逐利性,只有主輔分離的結果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益,企業才會積極主動。目前有三個因素,影響企業推行主輔分離。
一是選擇征稅與選擇免稅的矛盾。納稅人提供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屬於免稅范圍,但企業既可以選擇免稅也可以選擇放棄免稅。企業如果選擇免稅,實施主輔分離無稅可征,地方公共財政收入不會增加,地方的動力就不足;企業如果放棄免稅,主輔分離後母公司購進的服務可以抵扣稅款,對企業利益影響甚微,但對母公司以外的企業提供服務,則額外增加了放棄免稅的納稅負擔。
二是改革發展與成本管理的矛盾。企業實行主輔分離,除了增加辦理證照、設置賬簿、使用報表費用外,管理人員、財務人員將會有所增加,管理費、運行費等費用也隨之增加,勢必加大企業的成本費用。
三是工作增加與稅收減少的矛盾。主輔分離後,將部分作為共享稅的增值稅收入變成屬於「營改增」的地方公共財政收入,雖能夠提高國稅收入中屬於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的份額,同時增加了國稅部門業務操作和完成任務的難度,但國稅總收入並沒有增加,甚至有可能減少,部分單位可能存在動力不足的問題。
C. 電力主輔分離是什麼意思對電力職工的影響大么
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李榮融日前表示,國資委要引導中央企業做強做大主業。分析人士指出,從國資委近期以來多次強調央企要做大做強主業的表態上可以看出,央企涉足眾多業務領域的局面將發生改變,加速主輔分離成為除了央企重組以外的一大看點。
李榮融指出,中央企業不僅要做大,更重要的是做強。中央企業能否具有活力、控制力、影響力,能否在國民經濟中真正發揮主導作用,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中央企業的主業能否做強。中央企業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就一定要突出主業、做強主業。
李榮融在去年年底召開的央企負責人會議上就曾以《做大主業增實力 科學發展上台階》為題發表講話,明確指出,突出主業,加快清理非主業是央企2010年的主要工作要求之一。
在國資委多次強調做大做強主業的背景下,一些行業的央企主輔分離悄然加速。據悉,兩度擱置的電網主輔分離改革有望在2010年年內重新啟動。電網分離輔業的思路是,將國資委直接監管的電力顧問集團、水電顧問集團、水電建設集團、葛洲壩集團進行「四變二」重組。水電建設集團和水電顧問集團組成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葛洲壩集團和電力顧問集團組成中國電力工程集團。
與此同時,電網輔業分離可能分為兩部分。一方面,同一網省的輔業單位成建制進入同一電力建設集團,各省(區、市)的網省輔業單位對半劃歸給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和中國電力工程集團。
另一方面,對於地市及下一級的輔業單位和各級「三產」、多經企業,比如電力賓館、醫院等,由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按照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的相關政策進行改制分離。
央企剝離賓館酒店業的工作也從今年起開展,上千億央企賓館酒店將分離並進行重組。國資委日前表示,從今年起,力爭用3-5年時間將中央企業非主業賓館酒店分離重組,分離的非主業賓館酒店將通過國有產權無償劃轉、協議轉讓、市場轉讓等方式,重組到以賓館酒店為主業的優勢中央企業。
國資委相關人士分析,在主輔分離工作中,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中央企業將先行推進。
我也是電廠的,認為這樣應該能提高企業效益,但具體效果怎麼樣還要看所在電廠的領導怎麼動作了,中央是好心,就看下面會不會把經念歪了......
D. 馬鋼集團的領導團隊有誰
王天九、傅錫壽、杭永益、顧章根、顧建國等。
E. 什麼是電網主輔分離
電網主輔分離是指電網企業把不屬於電力行業的輔業分離出去,只留下作為電力行業的主業。
主輔分離是繼廠網分開後電力改革的另一重點和難點,也是國務院2002年公布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俗稱「五號文件」)的既定改革方向。方案確定輸配電、電力設備製造、施工等關鍵輔業,由以前草案中的剝離,改為在電網企業中繼續保留。
之前國資委和國家電監會等部門設計的方案是:在電網主輔分離中,同一網省的輔業單位成建制的進入同一電力建設集團。地市及以下層級的輔業單位以及各級「三產」、多經企業,由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按照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的相關策實施改制分離。
這次改革方案明確真正的剝離資產,是電力企業的三產、賓館、飯店這些輔業資產。
F. 馬鋼集團設計研究院怎麼樣,急求!待遇什麼的說清楚點,模模糊糊的就算啦
還不錯,可以參考
G. 國家電網主輔分離,北京電力建設公司會被剝離出去嗎中國電力工程集團公司何時掛牌成立。
北京電建被國家電網剝離出去,並入中國電力工程集團,中國電力工程集團由葛洲壩和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合並而成。兩家好企業。
南方的電建公司並入中國電力建設集團,由水電系合並而成。
5月中旬掛牌。
H. 馬鞍山馬鋼集團
馬鋼的普通員工拿個兩千塊錢不錯了,還3、4千?樓上你是怎麼想的
I. 馬鋼股份的馬鋼集團
馬鋼是中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重要的鋼材生產基地,隸屬安徽省委省政府及省國資委管轄,主營業務為黑色金屬冶煉及其壓延加工與產品銷售、鋼鐵產品延伸加工、礦產品采選、建築、設計、鋼結構、設備製造及安裝、技術咨詢及勞務服務等,其中鋼鐵生產業務集中於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08年底,公司具備1600萬噸鋼配套生產能力,擁有員工6萬人,總資產760多億元。
馬鋼前身是成立於1953年的馬鞍山鐵廠。1958年,馬鞍山鋼鐵公司成立。1993年,馬鋼進行股份制改制,分立為馬鞍山馬鋼總公司和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馬鞍山馬鋼總公司改制為馬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在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馬鋼為中國鋼鐵工業發展作出了獨特貢獻:中國第一個火車車輪輪箍生產廠、第一套高速線材軋機、第一條熱軋大H型鋼生產線、鋼鐵行業第一隻面向全球發行的股票都誕生在這里。
馬鋼現擁有世界一流的冷熱軋薄板、鍍鋅板、彩塗板、大小H型鋼、高速線(棒)材、高速車輪等生產線,主體裝備實現大型化和現代化,70%的工藝裝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板、型、線、輪產品結構。產品出口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應用於航空、鐵路、海洋、汽車、家電、造船、建築、機械製造等領域及國家重點工程,其中H型鋼、車輪產品為中國名牌產品。
在加快發展鋼鐵主業的同時,馬鋼堅持多元化發展戰略,積極發展非鋼產業,在冶金裝備製造、鋼材產品深加工、礦產品開發、建築、設計、房地產、資源綜合利用等多個領域形成了效益增長點,其中冶金裝備製造、工程建築、鋼結構等產業已成為馬鋼非鋼支柱產業和品牌產業。
馬鋼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國有企業創建四好領導班子先進集體、全國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全國模範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等榮譽稱號,集團公司黨委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J. 國企主輔分離是什麼意思
主輔分離政策規定,對國有大中型企業通過主輔分離和輔業改制分流安置本企業富餘人員興辦的經濟實體,符合以下四個條件的,3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
一是利用原企業的非主業資產、閑置資產或關閉破產企業的有效資產;
二是獨立核算、產權清晰並逐步實現產權主體多元化;
三是吸納原企業富餘人員達到30%以上;
四是與安置的職工變更或簽訂新的勞動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