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川德陽市文薈之星建設工程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是不是騙子公司
那個公司是不是給你也打電話來的,之前我也是,給我打電話,不過我沒去,聽說是什麼小區裡面。。。一直在說去做什麼資料,我心想哪有那麼多的資料可做啊。反正的留神。
『貳』 摩托車是誰發明的
1885年,德國人戈特利伯·戴姆勒將一台發動機安裝到了一台框架的機器中,世界上第一台摩托車誕生了。它被命名為「單軌道號」,現存於德國慕尼黑科學技術博物館,是戴姆勒於1885年8月29日獲得專利發明優先權的世界上第一輛摩托車。
1885年8月29日,戴姆勒把經過改進的汽油引擎裝到木製的兩輪車上,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輛摩托車,並獲得了專利。這輛摩托車使用264毫升直立式單一汽缸,四沖程的引擎,每分鍾轉動700次,能產生1/2馬力,並裝有兩檔變速器,最高時速可達19公里。
『叄』 CB125X的價格
兩種車型價格相差不大
全國范圍內的售價基本上在8300-8800這個范圍,地域不同價格有所差異。
至於您提到的地方,我只能建議您去當地比較集中的摩托車銷售點看看!
每個地方的嘉陵本田專賣店都應該有銷售的!
確實很會選車,好車一輛,主要針對的就是現在賣的超級火的SUZUKI EN-125和YAMAHA 天劍
以上建議供你參考!謝謝!
癟癟車~~
『肆』 汽車排量的單位是cc嗎
400cc=400毫升,是指發動機各汽缸工作容積的總和,也就是發動機一個工作周期的排氣體積(以汽缸工作壓力計算)為400毫升,這個「排氣量」簡稱「排量」。
通常的汽缸是一個圓筒,其中有活塞(象一個圓餅)在汽缸內往復運動。活塞運動的距離即「沖程」,沖程*汽缸內圓截面積=汽缸工作容積。
發動機(內燃機)有1個或數個(比如2個、3個、4個、6個、8個、12個等)汽缸組成,多缸發動機的每隻汽缸按一定角度排列,各個汽缸間的夾角相等,各個汽缸間的夾角總和等於360度即一周。各汽缸都運轉一次,動力輸出軸(曲軸)轉動一周,這就是發動機一個工作周期。
一般汽車發動機至少是三缸,每一個汽缸工作容積大致為250~750cc。見上述關於發動機與汽缸的說明,你問題說的「400cc發動機」
似乎是雙缸摩托車發動機(多為單缸、雙缸),汽車發動機沒有這么小排量的。
再說耗油量,排量與油耗沒有必然關系。
油耗通常按每百公里耗油多少升(L/100Km)來標定,也就是說車行駛100公里發動機內總共注入了多少油。從理論上講,如果車重量一定,發動機工作效率一定,排除駕駛人為因素,那麼車行100公里發動機做功的總量是一定的,按能量守恆定律,發動機做功/工作效率=燃油能量。所以做功多少耗油多少,是一定的,跟發動機排量大小無關。可以形象地理解為排量大的發動機運轉周數少或使勁小,排量小的發動機運轉周數多或使勁大。
如果單說發動機的一個運轉周期,空轉,當然大排量發動機比小排量發動機耗油多。
就現實車輛的一般情況,往往是車的體量大、重量沉,配置的發動機排量也比較大。正是由於車重所以行駛單位路程需要做功更多、而剎車時克服慣性損失掉的能量也大,這就是我們看到大排量車比小排量車油耗高的主要原因。
另外,大排量車通常配置又比較豪華(同種車型相比),各種電器耗電量就比較大;大排量車往往行駛速度比較高,車身更寬、更高,因而風阻造成的動力損耗就比較大。等等吧。
總之大車裝大排量發動機,同時大車功率消耗大,所以大車、大排量發動機耗油量大。這里的關鍵不是大排量發動機,而是大車。換個角度說,同一輛車、同樣配重,裝同樣品質的大排量或小排量發動機油耗差別很小,除非長時間停車不熄火。
『伍』 中國嘉陵的歷史
2005年1、1月,嘉陵提出並實施「價值回歸和品牌提升」策略,全面提升嘉陵產品品質。2、4月7日,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第一輛大排量高檔摩托車――嘉陵JH600型摩托車正式起航,標志著嘉陵在中國摩托車行業第一家掌握了大排量高檔摩托車的研發生產技術。3、4月15日,嘉陵摩托車全面達到國家二期排放標准(相當於歐II標准)。4、5月,嘉陵再次榮獲全國質量管理「卓越企業」稱號。5、6月,制定嘉陵集團2007-2009三年滾動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並細化了嘉陵622發展規劃的思路、目標和措施。6、7月1日,嘉陵整合兵裝集團原成都興光機器廠,組建成都嘉陵興光工業科技有限公司。7、8月,「嘉陵」品牌再次躋身中國500個最具價值品牌之列,品牌價值由2004年的59.2億元升值為61.96億元。8、2005年,集團產銷摩托車突破130萬輛,銷售總收入51.73億元,創歷史新高。2004年1、3月,嘉陵制定了集團2004—2009年六年中長期發展規劃。2、3月,嘉陵在摩托車行業內率先推出了第一個服務品牌——嘉陵「藍色風車」。3、9月,嘉陵牌100cc以上排量摩托車再次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4、「嘉陵」品牌躋身中國500個最具價值品牌之列,品牌價值由2002年的33.05億元升值為59.2億元,列全國第89位。5、5月,嘉陵集團資源整合取得重大進展,完成了對兵裝集團原308廠資產重組和整合,成立重慶嘉陵華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和嘉陵特種裝備有限公司華光分公司。6、2004年,摩托車主業整車、發動機產銷量和出口、零部件銷售實現歷史性突破,整車達銷量122萬輛,創歷史最高水平。2003年1、3月18日,嘉陵獲得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頒發的行業首張「摩托車生產准入證書」。2、4月24日,兵裝集團對嘉陵領導班子進行調整,以靖波總裁、趙海強書記為代表的新一屆領導班子組建。3、6月,嘉陵提出並實施「一三五」發展戰略,為嘉陵的可持續性發展明確了方向和目標。4、7月18日,嘉陵投資近2億元的成都奧晶科技公司——塑料非球面鏡頭項目投入試生產。5、8月23日,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副書記何勇一行蒞臨嘉陵視察,並欣然題詞「百年嘉陵,再創輝煌」。6、是年,嘉陵集團全面推進改革改制工作,實施「瘦身計劃」。7、是年,嘉陵摩托車生產經營實現持續增長,整車產銷量突破95萬輛;外銷發動機27萬台以上,出口創匯4500萬美元。2002年1、9月1日,嘉陵榮獲「2002年國家質量管理卓越企業」,成為全國首批九家、摩托車行業唯一一家獲得該稱號的企業。2、9月26日,嘉陵獲得中國摩托車行業首張「CCC」認證證書,成為摩托車行業首家通過「CCC」認證的企業。3、12月,嘉陵全面啟動600cc大排量摩托車開發項目,標志著嘉陵由引進開發向聯合開發、自主開發的轉變。4、2002年,嘉陵集團實施「多品牌」戰略,啟動了「嘉鵬」和「大江」兩個新品牌。
2001年1、4月24—26日,嘉陵集團獨家冠名贊助2001年度「嘉陵集團杯全國越野摩托車錦標賽」,並提供JH125GY越野摩托車賽車。2、9月,「嘉陵」JH125系列摩托車被評定為「中國名牌產品」。3、10月,嘉陵集團新建車體機器人焊接生產線建成投產。4、12月15日,中國嘉陵集團舉行「嘉陵-本田合作20周年」慶典,日本本田公司社長吉野浩行率40多人的代表團出席了慶典活動;嘉陵集團與日本本田公司簽訂了《加強合作關系協議書》和《通用汽油發動機合作協議》,嘉陵與本田展開了第二個領域——通用機械產品的合作。5、2001年,嘉陵集團摩托車產銷量再次位居中國摩托車行業第一位。2000年1、3月22—24日,嘉陵集團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2000年度營銷工作會議,1000餘名嘉陵主要經銷商參加了會議。2、4月,嘉陵集團為保護知識產權,與關鍵崗位技術、管理人員簽訂了《保密協議》。3、7月10日,國務委員吳儀視察嘉陵-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1999年1、4月,嘉陵集團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12月20日,嘉陵集團參加重慶市「千車巡遊迎澳門回歸」活動。3、12月28日,「中國嘉陵」獲財政部、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為首批國有股配售試點企業之一,配售國有股1億股,「中國嘉陵」國有股股份降至53.66%。4、12月31日,嘉陵集團組織2000輛摩托車,舉行了迎接「新千年」摩托車巡遊活動。1998年1、2月26日,嘉陵集團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2月28日,嘉陵集團與日本本田公司簽訂《JH9804技術合作合同》,引進本田公司TACT50二沖程踏板車和CH125水冷四沖程踏板車技術。3、3月,嘉陵集團在印尼建立嘉陵-薩克迪摩托車有限公司。4、7月16日,嘉陵集團開始實施為期3年的戰略調整。5、12月11日,嘉陵集團博士後工作站正式掛牌。1997年1、4月9日,「嘉陵」商標評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中國摩托車行業第一枚全國馳名商標。2、5月,嘉陵集團與中國摩托車運動協會合作舉辦「全國摩托車越野錦標賽」並提供JH125L型越野摩托車賽車。3、6月30日,嘉陵集團組織1997輛嘉陵摩托車巡遊,喜迎香港回歸。4、6月30日,嘉陵集團舉辦的「嘉陵摩托中華行」迎香港回歸活動,歷時一年圓滿結束。5、8月3日,嘉陵集團調整摩托車價格體系,並在摩托車行業率先實行延長「三包」期。6、是年,嘉陵集團兼並兵裝集團原成都華西光學儀器廠。7、是年,嘉陵集團摩托車產銷量連續第3年達到100萬輛。1996年1、3月,嘉陵集團投資近5億元的第二條發動機生產線建成投產。2、4月,「嘉陵」品牌被評定為1995年度「中國最有價值品牌」,價值為25.72億元,成為摩托車行業品牌價值最高的品牌。3、5月,中共中央政治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視察嘉陵集團。4、9月,嘉陵集團與中國摩托車運動協會聯合舉辦「嘉陵杯紅軍長征路」(南昌—延安—北京)女子摩托車拉力賽,嘉陵集團提供全部賽車。1995年1、2月3日,嘉陵集團與日本本田公司簽訂《設備供貨合同》,引進本田公司摩托車發動機生產關鍵設備66台(套),合同價值41億日元。2、3月22日,嘉陵集團榮獲 「全國優秀企業金馬獎」。3、3月31日,嘉陵集團支援哈爾濱龍江電工廠生產「嘉陵」CJ50型和JH70型摩托車。4、3月,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視察嘉陵。5、4月9日,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視察嘉陵。6、7月1日,「嘉陵摩托世界屋脊行」正式出征,嘉陵JH125L、JH145兩款摩托車從重慶出發,歷時1個多月,經川藏、青藏公路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使用摩托車穿越世界屋脊的壯舉。7、8月,嘉陵集團被國家統計局技術進步評價中心授予「中國摩托車之王」稱號。8、8月8日—27日,嘉陵集團與中國摩托車運動協會舉行「嘉陵杯北京—拉薩女子摩托車拉力賽」,嘉陵提供JH125L型摩托車全部賽車,完成了摩托車編隊穿越世界屋脊的壯舉。9、9月15日,嘉陵集團在上海舉辦CIS導入新聞發布會,全面導入企業形象識別系統。10、10月13日,「中國嘉陵」股票(股票代碼600877)5200萬股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開盤價23.23元/股。11、12月1日,嘉陵集團在上海創辦的「上海嘉陵車業有限公司」成立。12、是年,嘉陵集團摩托車產銷量達110.85萬輛,銷售收入達46.53億元,利稅總額突破10億元,成為中國摩托車行業產銷量首家突破100萬輛大關的企業。1994年1、4月29日,日本國前首相海部俊樹及夫人一行參觀訪問嘉陵,並題寫「日中合作發展無限」。2、5月,嘉陵集團開發的JD70型低梁摩托車通過國家鑒定。3、10月18日,嘉陵-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建成投產。4、12月,嘉陵集團開發的JD90型彎梁摩托車通過國家鑒定。5、是年,嘉陵集團榮獲 「全國安全生產先進單位」;被中國馳名商標保護組織《中國質量萬里行》評為「中國名牌企業」。1993年1、1月11日,嘉陵在廣東三水市合資組建的「三水嘉陵摩托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3月,嘉陵集團開發的TA55踏板摩托車通過國家鑒定。3、3月,嘉陵集團成立「打假辦公室」。4、5月,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吳學謙視察嘉陵。5、6月,全國人大委員長喬石視察嘉陵。6、6月,嘉陵集團在美國建立「嘉陵摩托美洲有限公司」。7、9月,嘉陵集團開發的JH90型摩托車通過國家鑒定。8、是年,嘉陵榮獲 「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 「全國用戶滿意企業」、 「全國現場管理先進單位」稱號。9、是年,嘉陵摩托車產銷量突破50萬輛,達59萬輛。10、是年,中國嘉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實施股份制改組。
1992年1、1月,嘉陵集團榮獲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稱號。2、2月,嘉陵集團在海南省創辦的「海南嘉泰摩托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3、9月,嘉陵集團組隊參加三亞—北京「全國女子摩托車遠征拉力賽」,並為賽事提供了JH70、JH125全部比賽車輛。4、9月30日,日本國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及夫人一行參觀訪問嘉陵集團,並題詞「日中友好永遠」。5、11月,「嘉陵」摩托車榮獲全國最暢銷國產商品「金橋獎」。6、12月5日,嘉陵與日本本田公司簽署《合資經營嘉陵-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合同》。7、是年,嘉陵榮獲全國「名優產品售後服務最佳企業」。1991年1、4月,嘉陵集團榮獲「國家級企業技術進步獎」。2、5月24日,嘉陵集團與日本京濱精機製作所簽訂摩托車化油器《技術合作合同》,引進日本京濱精機化油器生產技術及設備。3、9月,中國嘉陵集團成為國家首批55家試點企業集團之一。1990年1、3月,「嘉陵」JH70型摩托車獲「國家優質產品銀質獎」稱號。2、12月,嘉陵集團自主開發的JH145型摩托車通過國家定型鑒定。3、12月,嘉陵集團晉升為「國家一級企業」。1989年1、4月,嘉陵集團自主開發的JH125型摩托車通過國家技術鑒定,投入批量生產。2、10月21日,嘉陵集團與日本本田公司簽訂《JH8903技術合作合同》,引進日本本田公司125cc公路越野型摩托車技術。1988年1、5月,嘉陵集團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先進集體稱號。2、8月,嘉陵向社會公開發行5200萬元「嘉陵」股票。3、9月,嘉陵集團被授予「全國模範職工之家」。1987年1、2月21日,嘉陵引進日本本田公司關鍵技術設備、年產60萬台(套)70—125CC發動機生產線建成投產。2、11月,經國家計委、經委、體改委批准,中國嘉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集團)正式成立,並實行企業集團試點和股份制試點。1986年12月,「嘉陵」CJ50型摩托車獲「國家銀質獎」。1985年嘉陵摩托車產銷量突破20萬輛,產銷摩托車26.44萬輛。1984年1、1月1日,「嘉陵」CJ50型摩托車通過技術改造,產品質量達到日本本田同類車型水平,採用「嘉陵-本田」聯合商標。2、1月15日,嘉陵與洛陽北方摩托車廠簽訂《CJ50-II型摩托車技術轉讓協議》。3、9月15日,嘉陵與日本本田公司簽訂引進70—125cc摩托車發動機生產線《設備供貨合同》,引進關鍵設備77台(套),合同價值30億日元。4、11月9日,國務院副總理李鵬視察嘉陵機器廠。1983年1、4月,嘉陵引進日本本田公司專用設備建成摩托車檢測站;並成為重慶市和四川省摩托車及小型內燃機質量監督檢驗站。2、10月29日,嘉陵與日本本田公司簽訂《JH8302技術合作合同》,引進日本本田公司70型四沖程摩托車技術。3、1983年,嘉陵摩托車產銷量突破10萬輛。1982年1、4月,嘉陵成為國家摩托車定點生產企業。2、是年,「嘉陵」CJ50型摩托車在春季廣交會參展,經香港客商代理出口國際市場,成為中國摩托車最早進入國際市場的摩托車產品。1981年1、12月10日,嘉陵與日本本田公司簽訂《JH8101技術合作合同》。2、是年,嘉陵摩托車產銷量突破5萬輛,成為中國摩托車行業產銷量最大的企業。1980年9月26日,組建「嘉陵摩托車經濟聯合體」,走上了大批量、專業化、社會化協作生產摩托車的模式。1979年1、2月,黨委書記孫壽彭率團考察日本摩托車生產技術。2、4月20日,嘉陵組建摩托車研究所,正式啟動摩托車研製。3、9月15日,嘉陵成功研製出第一輛「嘉陵」50型二沖程輕便摩托車。1978年1、8月,嘉陵貫徹國家「軍民結合」方針,作出了開發生產民品摩托車的重大決策。2、10月21日,嘉陵接受四川省交給的摩托車研製任務。1963年12月,工廠研製成功獵槍彈產品。1958年6月,工廠第二名稱定名為國營嘉陵機器廠。1956年12月,工廠研製成功14.5號產品。1953年1、4月1日,工廠第一名稱定名為國營第四五一廠。2、9月,工廠研製成功12.7號產品。1949年重慶解放。12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重慶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工廠。1938年廠從湖南株洲內遷重慶,定址重慶市西北郊雙碑嘉陵江畔。1932年日本侵略中國、進犯上海,發生「一·二八」事變。此後數年,工廠輾轉搬遷河南鞏縣、湖南株洲。1875年清政府曾國藩、李鴻章在洋務運動中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於1875年在上海龍華鎮創辦龍華製造分局,是為嘉陵前身。
『陸』 1949年前的中華民國時期的下川東包括哪些市縣
抗戰時期,中國實行抗戰政府。全國恢復軍政府體制,以軍轄民。民國三十年(1941),「四川行政區劃」隨之改置為22個師管區(地師級),其中,下川東地區大致分為2個區:
1)萬忠區:司令部設萬縣,轄萬縣、忠縣、石柱、豐都等四縣。
2)夔巫區:司令部設奉節,轄奉節、巫山、巫溪、雲陽、開縣、城口等六縣。
也就是說,1949年前,民國時期的下川東包括「2區共10縣」。
另外,民國在大陸只有37年,非常短暫,大致分3個階段:
①民國北京政府時期(約16年):四川軍閥混戰,防區割據。【註:「道」名存實亡,沒有意義。】
②民國南京政府時期(包括抗戰前、抗戰後共約13年):軍政分治,地方實行「省、縣」2級制。【註:「行政督察區」是省級政府派出督察各縣剿匪的臨時辦事機構,不是行政區。】
③抗戰重慶政府時期(約8年):實行軍政合一,恢復軍政府統治。
民國的行政督察區,最早設立於1932年10月,國民黨圍剿「鄂豫皖」紅軍時,在3個省臨時試點實行。但在法律上,民國地方繼續「省、縣」2級制,「行政督察區」只是省政府派出的臨時性事務機構,非行政區。
1933年,國民黨以追剿赤_匪為名,趁機兵進西南。四川隨後被宣布為「剿匪省」,除當時的成都、重慶2個縣級市外,其餘各縣均被劃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不過,當時有5個四川邊緣的督察區屬赤_匪佔領,只是虛設,真正設立的專員公署只有13個。
1935年3月,蔣介石入川親自督導四川剿匪,並主導川政改革。5月,四川各地正式開始設置行政督察區。其中,今重慶直轄市境內,當時設置有3個行政督察區公署:
1)第三行政督察區駐永川,轄「巴縣、江津、綦江、永川、榮昌、大足、璧山、江北、合川、銅梁」10縣。
2)第八行政督察區駐酉陽,轄「涪陵(含武隆)、豐都、南川、彭水、黔江、酉陽、秀山、石柱」 8縣。
3)第九行政督察區駐奉節,轄「奉節、巫山、巫溪、雲陽、萬縣、開縣、忠縣、城口」8縣。
今長壽、墊江、梁平3縣,另屬大竹第十行政督察區。武隆隸屬涪陵縣第5區(公所),還未獨立建縣。
由於「行政督察」只是督察地方軍事的專門事務機構,專員公署的駐地並不固定,隨「戰事」變化,時常變遷:
1)第九行政督察區駐地從奉節遷往萬縣,以方便圍剿川東北紅軍。抗戰爆發後奉節另外升級「警備區」,督察管轄「行政專員及縣長」。
2)第八行政督察區駐地從酉陽遷往彭水,抗戰爆發後涪陵另設「重慶衛戍第2警備區」,劃歸重慶直接管轄。
3)第三行政督察區駐地從永川遷往巴縣土橋,後遷璧山。抗戰爆發後璧山也曾設「重慶衛戍第4警備區」,劃歸重慶直接管轄。
『柒』 南充市市長電話號碼(我們是農民工,在南充嘉陵區希望城打工,小包工頭把我們的工資全包跑了,現在是報了
這種情況你還是到當地的勞動監督管理局反映情況吧
,勞動監督管理局會著手處理這個問題,
實在不行,他們會建議你向法院起訴的。
『捌』 《三國演義》開篇詞的真正作者到底是誰
楊慎
楊慎(1488~1559) 明代文學家。楊廷和之子,字用修,號升庵。新都(今屬四川)人。少年時聰穎,11歲能詩,12歲擬作《古戰場文》、《過秦論》,人皆驚嘆不已。入京作《黃葉》詩,為李東陽所贊賞。正德六年(1511),殿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眾臣因"議大禮",違背世宗意願受廷杖,楊慎謫戍雲南永昌衛,居雲南30餘年,死於戍地。
楊慎存詩約2300首,所寫的內容極為廣泛。因他居滇30餘年,所以"思鄉"、"懷歸"之詩,所佔比重很大。他在被謫滇時,妻子黃娥伴送到江陵話別,所作的《江陵別內》表現別情思緒,深摯凄婉。《宿金沙江》描寫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豈意飄零瘴海頭,嘉陵回首轉悠悠,江聲月色那堪說,腸斷金沙萬里樓。"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對,襯出離愁的痛苦。他臨終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懷》詩:"七十餘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歸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為滇海囚。"敘述自己因病歸蜀,途中卻被追回的憾恨,深為感人。
他也有一些詩作表現了對人民疾苦的關懷。《海口行》及《後海口行》揭露豪紳地主勾結地方官吏,借疏海口占田肥
私。他在詩中指出,"疏浚海口銀十萬,委官歡喜海夫怨",並呼籲"安得仁人罷此宴,億兆歌舞如更生"。他在《觀刈稻紀諺》中托老農之語,說"樂土寧無詠,豐年亦有歌。惟愁軍餉急,松茂正干戈"。表現了農民遇豐年,卻因軍餉賦斂沉重而仍然不得溫飽的貧苦生活。其他如《寶井篇》、《滇池涸》等,也是此類作品。
楊慎的寫景詩也不少。他敘寫雲南風光,描繪祖國山河,頗有特色。《海風行》寫了下關的風:"蒼山峽束滄江口,天梁中斷晴雷吼。中有不斷之長風,沖破動林沙石走。咫尺顛崖迥不分,征馬長嘶客低首。"氣勢雄偉,有雷霆萬鈞之力。而《龍關歌》:"雙洱煙波似五津,漁燈點點水粼粼。月中對影遙傳酒,樹里聞歌不見人。"寫洱海夜色,漁舟燈火,月映水波,細膩清新。此外,楊慎又有描述、歌頌歷史英雄、忠臣義士以至耕夫樵叟的詩,其中也不乏佳作。
楊慎在前七子倡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復古風氣較為流行的時候,能別張壘壁。他廣泛吸收六朝、初唐詩歌的一些長處,形成他"濃麗婉至"的詩歌風格。如《滇海曲》12首、三峽《竹枝詞》9首,描繪山川風情,頗得樂府遺韻。他的《垂柳篇》,深具初唐風范。《於役江鄉歸經板橋》:"千里長征不憚遙,解鞍明日問歸橈,真如謝□宣城路,南浦新林過板橋。"抒發行役倦苦的情懷,情致綿細,別出新境。楊慎又廣為采攬"桑間濮上"的民歌的長處,以豐富自己詩作。如《送余學官歸羅江》,全用綿州民歌,後綴四句送行語,構思新穎,別致清新。
楊慎對文、詞、賦、散曲、雜劇、彈詞,都有涉獵。他的詞和散曲,寫得清新綺麗。如〔浪淘沙〕"春夢似楊花"一首,描寫細潤,言辭華美流暢。散曲〔駐馬聽〕《和王舜卿舟行之詠》,寫月下舟行幽景,江天一色,月光如水,並暢想駛入長空銀河,意境優美,記敘細微。他的長篇彈唱敘史之作《二十一史彈詞》,敘三代至元及明季歷史,文筆暢達、語詞流利,廣為傳誦。他的散文古樸高逸,筆力奔放。《漢雜事□辛》事皆淫艷而言辭端雅,不見鄙穢。他早年的疏奏《丁丑封事》,規勸正德皇帝"偏聽生□,獨任成亂",以"古之聖人必謀於眾"相諫誡,情摯意切,時婉時激。他的《新都縣八陣圖記》、《碧□精舍記》等也是記敘散文的佳品。另外他還著有《宴清都洞天玄記》、《太和記》、《割肉遺細君》等雜劇。
楊慎考論經史、詩文、書畫,以及研究訓詁、文學、音韻、名物的雜著,數量很多,涉及面極廣。如《丹鉛總錄》、《譚苑醍醐》、《藝林伐山》、《升庵詩話》、《詞品》、《書品》、《畫品》、《大書索引》、《金石古文》、《風雅逸篇》、《古今風謠》、《奇字韻》、《希姓錄》、《石鼓文音釋》等等,還有《全蜀藝文志》、《雲南山川志》、《滇載記》等地方誌及史料。這些著述往往有獨到之見,或可補史闕,或提供線索,有相當學術價值。然而,因他久居雲南,尋書核對不易,有時只憑記憶寫作,所以也有一些誤引、臆測不實之處。
楊慎的著作很多。據《明史》記載,明代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除詩文外,雜著多至 100餘種。四川省圖書館所編《楊升庵著述目錄》達 298種。他的主要作品收入《升庵集》(81卷,又稱《升庵全集》)。此集萬曆間四川巡撫張士佩所編訂,取楊慎《丹鉛錄》等書,刪除重復,分類編次,附於詩文之後。包括賦及雜文11卷,詩29卷,雜著41卷。其雜著合集另有明焦□輯的《升庵外集》100卷,明楊金吾輯的《升庵遺集》26卷。詞、散曲、彈詞另輯有《升庵長短句》 3卷,《陶情樂府》4卷,《二十一史彈詞》12卷等。
『玖』 清朝做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建國共275年,共產生了多少位帝王
12個
1、努爾哈赤
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後金政權創立者。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年號天命。在位11年。努爾哈赤順應歷史發展趨勢,完成了統一女真各部大業,對後來滿族共同體的形成,對加強各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遼東經濟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2、皇太極
天聰汗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643年),努爾哈赤第八子,滿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繼後金汗位,以次年為天聰元年。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在沈陽稱帝,建國號大清,改年號為崇德,並以是年為崇德元年。前後在位17年。在位期間,注意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作戰,確定滿族族名,建立清國,為清王朝的確立和後來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3、順治皇帝
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皇太極第九子,清入關後第一位皇帝。6歲繼帝位,由叔父睿親王多爾袞攝政,14歲親政。清初滿漢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極為激烈,而至順治朝結束時,清廷擊敗了各種抗清勢力,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4、康熙皇帝
清聖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年),順治皇帝第三子,清入關後第二位皇帝。他平定了三藩叛亂,收復了台灣,驅逐了沙俄勢力,又平息蒙藏地區動亂,加強了多民族國家的穩定和統一。在經濟和文化建設上,康熙也創下對後世產生積極影響的重大業績,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
5、雍正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關後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對有礙於皇權的反對勢力大加撻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國庫收入,為乾隆朝社會的繁榮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6、乾隆皇帝
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關後第四位皇帝。他在將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頂峰的同時,也親手將它帶向低谷,他是影響中國18世紀以後歷史進程的重要皇帝。
7、嘉慶皇帝
清仁宗嘉慶皇帝愛新覺羅·顒琰 (1760—1820年),清朝入關後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開立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歷內禪即位,以是年為嘉慶元年,時年27歲。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弘歷死,始親政。在位25年。顒琰親政後,立即鏟除貪贓枉法蠹國肥私的權臣和珅,使人心大快,復多方採取措施,力圖保持康乾之盛世,但內憂外患重重,積重難返。由於腐敗勢力甚強,又缺乏新生機制,終難擺脫江河日下的命運。
8、道光皇帝
清宣宗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1782—1850年),清朝入關後第六位皇帝,嘉慶皇帝第二子。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為道光元年,時年29歲。在位30年。在位期間,由於國力開始衰落,故極力提倡節儉,改革鹽政,部分弛禁開礦,並整頓吏治。但由於腐敗成風,阻力過大,奏效甚微。對鴉片之害,他最初力主抵抗,但因他本人對時勢無知,主要大臣懦弱無能,戰略動搖無定,反而迫害禁煙主力,不能抵抗列強的侵略,釀成百年遺憾。
9、咸豐皇帝
清文宗咸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關後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為咸豐元年,時年20歲。在位11年。在位期間,正逢清朝亂世,國庫空虛,危機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國即在金田起義,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咸豐帝屢派兵將鎮壓太平天國及各地農民起義。戰火未息,英法聯合侵略軍又迅速攻佔天津、北京,奕詝從圓明園逃往避暑山莊。只命奕欣留北京與英法講和。侵略軍竟野蠻地焚掠了圓明等園。不得已奕詝與英法等國簽訂了數宗不平等條約。奕詝縱有重整江山之心,已無回天之力。
10、同治皇帝
清穆宗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1856—1874年),清朝入關後第八位皇帝。5歲即帝位,終身成為其生母慈禧皇太後垂簾聽政的傀儡。
11、光緒皇帝
清德宗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1871—1908年),清朝入關後第九位皇帝。醇親王奕譞之子,因其沖齡踐祚,導致慈禧太後第二次垂簾聽政。在其親政期間,甲午之戰中他力主反擊,大力支持維新變法,但因變法失敗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統皇帝
清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親王載灃之子,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後,以遜帝身份居住在皇宮。1924年11月5日,被馮玉祥驅逐出宮。
『拾』 關於楊慎
楊慎(1488~1559) 明代文學家。字用修,號升庵。新都(今屬四川)人。少年時聰穎,11歲能詩,12歲擬作《古戰場文》、《過秦論》,人皆驚嘆不已。入京作《黃葉》詩,為李東陽所贊賞。正德六年(1511),殿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眾臣因"議大禮",違背世宗意願受廷杖,楊慎謫戍雲南永昌衛,居雲南30餘年,死於戍地。
楊慎存詩約2300首,所寫的內容極為廣泛。因他居滇30餘年,所以"思鄉"、"懷歸"之詩,所佔比重很大。他在被謫滇時,妻子黃娥伴送到江陵話別,所作的《江陵別內》表現別情思緒,深摯凄婉。《宿金沙江》描寫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豈意飄零瘴海頭,嘉陵回首轉悠悠,江聲月色那堪說,腸斷金沙萬里樓。"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對,襯出離愁的痛苦。他臨終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懷》詩:"七十餘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歸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為滇海囚。"敘述自己因病歸蜀,途中卻被追回的憾恨,深為感人。
他也有一些詩作表現了對人民疾苦的關懷。《海口行》及《後海口行》揭露豪紳地主勾結地方官吏,借疏海口占田肥私。他在詩中指出,"疏浚海口銀十萬,委官歡喜海夫怨",並呼籲"安得仁人罷此宴,億兆歌舞如更生"。他在《觀刈稻紀諺》中托老農之語,說"樂土寧無詠,豐年亦有歌。惟愁軍餉急,松茂正干戈"。表現了農民遇豐年,卻因軍餉賦斂沉重而仍然不得溫飽的貧苦生活。其他如《寶井篇》、《滇池涸》等,也是此類作品。
楊慎的寫景詩也不少。他敘寫雲南風光,描繪祖國山河,頗有特色。《海風行》寫了下關的風:"蒼山峽束滄江口,天梁中斷晴雷吼。中有不斷之長風,沖破動林沙石走。咫尺顛崖迥不分,征馬長嘶客低首。"氣勢雄偉,有雷霆萬鈞之力。而《龍關歌》:"雙洱煙波似五津,漁燈點點水粼粼。月中對影遙傳酒,樹里聞歌不見人。"寫洱海夜色,漁舟燈火,月映水波,細膩清新。此外,楊慎又有描述、歌頌歷史英雄、忠臣義士以至耕夫樵叟的詩,其中也不乏佳作。
楊慎在前七子倡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復古風氣較為流行的時候,能別張壘壁。他廣泛吸收六朝、初唐詩歌的一些長處,形成他"濃麗婉至"的詩歌風格。如《滇海曲》12首、三峽《竹枝詞》9首,描繪山川風情,頗得樂府遺韻。他的《垂柳篇》,深具初唐風范。《於役江鄉歸經板橋》:"千里長征不憚遙,解鞍明日問歸橈,真如謝□宣城路,南浦新林過板橋。"抒發行役倦苦的情懷,情致綿細,別出新境。楊慎又廣為采攬"桑間濮上"的民歌的長處,以豐富自己詩作。如《送余學官歸羅江》,全用綿州民歌,後綴四句送行語,構思新穎,別致清新。
楊慎對文、詞、賦、散曲、雜劇、彈詞,都有涉獵。他的詞和散曲,寫得清新綺麗。如〔浪淘沙〕"春夢似楊花"一首,描寫細潤,言辭華美流暢。散曲〔駐馬聽〕《和王舜卿舟行之詠》,寫月下舟行幽景,江天一色,月光如水,並暢想駛入長空銀河,意境優美,記敘細微。他的長篇彈唱敘史之作《二十一史彈詞》,敘三代至元及明季歷史,文筆暢達、語詞流利,廣為傳誦。他的散文古樸高逸,筆力奔放。《漢雜事□辛》事皆淫艷而言辭端雅,不見鄙穢。他早年的疏奏《丁丑封事》,規勸正德皇帝"偏聽生□,獨任成亂",以"古之聖人必謀於眾"相諫誡,情摯意切,時婉時激。他的《新都縣八陣圖記》、《碧□精舍記》等也是記敘散文的佳品。另外他還著有《宴清都洞天玄記》、《太和記》、《割肉遺細君》等雜劇。
楊慎考論經史、詩文、書畫,以及研究訓詁、文學、音韻、名物的雜著,數量很多,涉及面極廣。如《丹鉛總錄》、《譚苑醍醐》、《藝林伐山》、《升庵詩話》、《詞品》、《書品》、《畫品》、《大書索引》、《金石古文》、《風雅逸篇》、《古今風謠》、《奇字韻》、《希姓錄》、《石鼓文音釋》等等,還有《全蜀藝文志》、《雲南山川志》、《滇載記》等地方誌及史料。這些著述往往有獨到之見,或可補史闕,或提供線索,有相當學術價值。然而,因他久居雲南,尋書核對不易,有時只憑記憶寫作,所以也有一些誤引、臆測不實之處。
楊慎的著作很多。據《明史》記載,明代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除詩文外,雜著多至 100餘種。四川省圖書館所編《楊升庵著述目錄》達 298種。他的主要作品收入《升庵集》(81卷,又稱《升庵全集》)。此集萬曆間四川巡撫張士佩所編訂,取楊慎《丹鉛錄》等書,刪除重復,分類編次,附於詩文之後。包括賦及雜文11卷,詩29卷,雜著41卷。其雜著合集另有明焦□輯的《升庵外集》100卷,明楊金吾輯的《升庵遺集》26卷。詞、散曲、彈詞另輯有《升庵長短句》 3卷,《陶情樂府》4卷,《二十一史彈詞》12卷等。
作品欣賞
楊慎《升庵詩話》· 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