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昆明 到 大理的最佳方案
力帆駿馬公司及老總介紹:
馬偉亮同志1963年4月出生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男,白族,現任雲南力帆駿馬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雲南省人大代表、大理州人大代表,大理市政協常委;雲南省農機學會副會長;雲南省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副會長;大理州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大理州工業經濟聯合會理事,大理州扶貧基金會副會長。一、觀念化能力和整合能力
80年代初馬偉亮同志任洱源縣物資局局長,當時正處於我國的經濟體制轉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計劃內物資逐步取消。靠國營壟斷經營的物資系統的領導、員工觀念無法轉變,三、五年間全面崩潰。馬偉亮同志從雲南的發展滯後,看好拖拉機在雲南的市場資源,在洱源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進行企業改制,創立了獨資民營企業「大理駿馬工貿集團」。搭建拖拉機生產經營平台。企業的經營方針是「盡最大努力利用社會資源,配套資源、市場資源;自己辦工廠,自己設立銷售網點、自己進行售後服務,自己樹立產品品牌。」確立了企業的質量方針「市場為先導,質量求發展,誠信求效益」。以適合於市場的經營觀念,以個人的領導魅力,以誠信吸引、整合了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四川、重慶等發達地區的配套資源,並與優秀的配套廠商結成參與雲南市場競爭的戰略聯盟,在雲南、貴州、西川、廣西設立了336個銷售網點,436個售後服務點,通過十年奮斗,銷售收入從1996年的幾百萬元發展到了2007年實現工業產值33億元、銷售29億元。員工從當年的23人發展到今天的5600多人。取得了雲南省機械行業產、銷第一,納稅第一,用工第一的好成績。拖拉機在雲南省的市場份額達到了85%。2004年與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合資創立了雲南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涉足汽車領域。2008年兼並收購了雲南金馬農用車製造總廠的「整車生產」部份,保住了雲南省唯一汽車製造的自主知識產權,進入了低速載貨汽車、載貨汽車行業。
二、靠自己的干勁,靠工作中展現的能力,豐實自我,凝聚領導的團隊、熱愛員工激發集體活力,形成了企業精神
馬偉亮同志身體健康、自信、情緒穩定、堅強自忍、思路清晰、控制力強。全年幾乎沒有休息日,每天工作不低於12小時,既管企業的大事,企業的發展方向,企業運作,企業的戰略方針。又抓企業的小事,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市場細分、經營策略、財務管理、物流管理、企業管理,被譽為企業超人。他常說管理必須注重細節,記得一次到銷售點考察,路途中看到公司生產的一輛拖拉機油漆褪色,馬上布置技術、質檢、生產、供應組成專門小組查找原因,結果是油漆供應廠家忽視了雲南高原紫外線強的原因,添加劑不足。問題查清後,馬上布置油漆廠提供優質油漆,對使用該批油漆的1360輛拖拉機油漆全部重做,並由工廠組織售後服務隊伍10天內對已銷售的160輛拖拉機,通過銷售信息找到用戶,就地返工。教育了廠家,與力帆駿馬產品配套的產品質量必須是一流的,否則要承擔經濟責任。教育了幹部員工,工作要注重質量、注重細節否則要流淚、流汗。挽回了企業信譽,用戶看到了企業對產品的責任感。
「執著敬業是馬偉亮的特質,做事認真是他的性格,創新進步是他的理念,他不怕困難挫折,勇於迎對挑戰,他篤信努力付出才有回報」。
三、愛事業、重市場、愛員工
馬偉亮常說,力帆駿馬的事業就是他生命的全部,市場和員工是他生命的土壤。雖然是民營企業,但是對員工的福利、保險他從不含糊,要求人事部積極辦理,職工遇到困難他康慨解襄,記得2003年2月冬天他到工廠檢查,聽說由於天氣突變有的職工凍病了,當即,馬上通知後勤部按一線工人花名冊每人發一條毛毯,一部分從國營企業下崗到力帆駿馬工作的員工深有感觸的說,在力帆駿馬享受到了國營企業享受不到的溫暖。
四、企業發展了馬偉亮不忘回報社會,他樂善好施捐款幫困、捐資助學,十年來共向社會公益事業捐款347餘萬元
1998年以來,每年向雙廊鎮青山村困難戶和殘疾人捐款捐物合計6萬余元。
2002年,捐助大理市江尾鎮大把關村特大火災受災群眾,4萬元,當年為公益事業捐資捐款達11.2萬元。
2003年,向玉湖鎮中煉村委會路道飲水工程捐贈20萬元。
為支持環保事業,使洱海流域環保得到有效治理,2003年在州、市環保局配製的74輛環保垃圾車時,以每輛低於成本價贊助9000元,計66.6萬元,為有效治理保護洱海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2004年,捐大理市教育局建立助困獎專項資金20萬元。
2005年,高考資助貧困學子4萬元。
2005年,向大理市強制戒毒所捐贈4輛「力帆」牌汽車,摺合金額28萬元。
2005年,向洱源縣西山鄉捐贈2輛「農友」牌汽車,摺合金額5.49萬元。
2006年,向大理民族中學捐助學金3萬元。
2006年,向大理扶貧基金會捐贈4萬元。
2006年,向賓川縣公安局強制戒毒所捐贈「力帆」牌汽車1輛,價值5萬元。
2006年,向洱源縣煉鐵鄉鋅場村公所捐贈拖拉機1輛,出准培訓駕駛員一名,共計4萬元。
2006年,在企業內部資助高考、中考貧困學子13名,捐助2.05萬元。
2006年,向洱源縣公安局強制戒毒所捐贈拖拉機1輛、雲峰15型底盤1套、江動柴油機1台、小犁1套,共計3.4萬元。
2007年8月20日,捐助50萬元,資助100名困難大學生。
2007年8月21日,在企業內部資助高考貧困學子10名,捐助1.65萬元。
2007年8月21日,在大理市委、市政府舉行的2007年「圓夢大學」愛心助學資助儀式上,捐助3萬元,資助6名大學生。
2008年5月先後兩次向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捐贈12萬元。
2008年7月向大理市見義勇義基金會捐款10萬元。
2008年八·一向鳳儀鎮捐贈一台垃圾車,一台灑水車,共36萬元;向人民武裝部捐贈1台輕卡,兩台中型載貨汽車,共48萬元。
五、多次受到省、州、市政府表彰
馬偉亮連年被評為大理市先進工作者,2004年4月29日被大理州人民政府授予「大理白族自治州勞動模範稱號」;2003年12月17日被雲南省委組織部、宣傳部、省經委、省企聯等聯合評為「第十屆雲南省優秀企業家」;2004年3月被州委州政府評為「大理州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獎」;2005年6月被省人事廳、省工商局、省工商聯、省經委、省發改委、省統戰部聯合評為「雲南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2006年4月1日被大理州人民政府評為「2005年優秀高層次人才」,2007年3月被州委州政府評為「大理州優秀中小(非公)企業家,2007年3月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優秀高層次人才」,2008年7月被省委省政府評為「雲南省優秀企業家」等,他始終把政府和人民賦予的榮譽,作為對他個人的鞭策,作為事業成功的原動力。
在馬偉亮同志的帶領下,雲南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樹立了「市場為先導、工廠為支撐、文化為內涵、效益為核心、質量求生存、信譽求發展」的經營理念,獲得了持續、快速、健康的良好發展勢頭。馬偉亮努力的方向是打造百年老店,實現百億銷售,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繁榮、和諧奮斗終
http://www.ynlfjm.com/index.html(他們網站)
昆明到大理最經濟的是做火車,昆明火車南站坐車 但是有點慢
最快的是飛機但太貴
適中的是汽車,4個小時能到,建議你做汽車過去,價格也不算貴,比火車快多了
Ⅱ 畢節力帆時駿振興車輛銷售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畢節力帆時駿振興車輛銷售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12月0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載貨汽車、拖拉機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馬偉亮
成立時間:2010-12-03
注冊資本: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2240000001986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鴨池鎮營腳村
Ⅲ 雲南首富前十
去年雲南排名第三的星耀集團董事長顏語、顏勇兄弟今年以45億元成為雲南新首回富,這一財富值答也創出雲南首富的身家紀錄。去年並列雲南第一的昊龍實業董事長兼總經理馬永升(30億元)和蒙自礦冶黎東明家族(28億元)分別位列省內第二和第四。瀾滄江啤酒劉光漢、力帆駿馬馬偉亮、東興集團包文東、吳開惠夫婦、華夏西部投資何道峰、峨山礦冶龔學文等人均是第一次出現在百富榜中。
Ⅳ 雲南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的歷史沿革
大理駿馬工貿集團的前身是洱源縣物資有限責任公司,始建於1978年(戊午年),屬國有商貿流通企業,主要擔負全縣指標鋼材、水泥的供應。在實行改制前,企業整體規模小,經營品種單一,年銷售總額和實現利稅微乎其微。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日趨加劇的市場競爭,公司發展舉步為艱,改革迫在眉睫、勢在必行。洱源縣委、縣政府進一步解放思想,以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於1997年5月對物資公司進行第一次改制。國有企業改制為國有股份合作制企業,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中站穩了腳跟。馬偉亮同志就是在這次改革中博得了領導的信任,以選票總數的98%成為企業的第一任「國企董事長。改革前,物資公司和其他企業一樣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逐漸暴露出了諸如體制不順,企業職工干好乾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端著「鐵飯碗」,安心吃「大鍋飯」,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難以得到發揮,企業發展舉步維艱。馬偉亮以全新的經營思路,全新的營銷策略,全新的市場理念帶領全體員工解放思想,知難而進,不負眾望,在競爭日趨加劇的市場大潮中站穩了腳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當年企業的銷售總額、利潤、稅金、拖拉機銷售量、下屬經營網點、員工數量、人均工資都比改制前大幅度增長,企業實現了第一次騰飛。
1997年5月後,股份合作制運作了3年,企業活力還是不強。2000年6月公司又進行了以集中股權為主的第二次改革。實現了「重組企業」的改革。馬偉亮在這次改革中再次以100%的贊成票當選集團事長兼黨委書記。2002年2月,對公司進行了第三次改制,將國有資本一次性退出,公司更名為洱源縣物資有限責任公司。改制後,公司注冊資本為300萬元 董事長 馬偉亮 。2003年6月,正式組建大理駿馬工貿集團國有股份工貿集團。
在公司發展的歷程中,文化本身也在不斷創新、發展。
2002年冬天的一個夜晚,天上下著大雨,集團黨政領導在保山聯營公司召開市場分析會,突然售後服務熱線接到客戶求助,某施工現場由於趕工期,一台使用半年多的拖拉機出現故障,請求派人維修。聽到此事,集團黨政領導馬上暫停會議,問明情況後帶上配件和技術人員冒著冬夜刺骨的寒風和大雨出發了,經營部距離施工現場有20多公里,途中還經一段泥濘的山路,由於道路年久失修,加上道路雨水浸泡,車子陷入泥水中無法繼續趕路,黨政領導帶頭跳下車推車前進,經過大家的努力終於以最短的時間趕到施工現場,為用戶解決了困難,用戶看到站在自己面前滿身泥水的集團黨政領導,激動得滿眼熱淚。
公司創立之初,雲南省的拖拉機市場。2001年,公司與福建集團聯合興辦閩拖集團雲南洱源拖拉機裝配廠,並在產品創新、質量、品種、售後服務上為切入點,結合西部地區的特點精心設計和反復實驗,自主研發出性價比高、適應強的14款拖拉機,平均每半個月就出一款適銷對路的產品,深受用戶的青睞。
員工的主動參與、樂於奉獻、處處為用戶考慮是我公司文化的最大特色,雲南市場的「農友」牌拖拉機佔有率和保有量達90%以上,打敗了各路競爭對手,公司銷售收入從1996年增加到2001年增長6倍,譜寫了一篇企業文化建設的新篇章,把公司的發展與每一名員工個人的價值追求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近幾年來,公司牢固樹立了「市場為先導、工廠為支撐、文化為內涵、效益為核心、質量求生存、信譽求發展」的經營理念,獲得了持續、快速、健康的良好發展勢頭。2003年,公司投資1.2億元,於5月10日在洱源鄧川建成了3萬輛拖拉機生產線,具備了年產3萬輛拖拉機的生產能力。2003年,公司生產拖拉機 2.2萬輛,銷售2.3萬輛,加上各種農機配件、農機產品的經營,實現銷售總收入8.2億元,在雲南、貴州、東南亞市場有很高的市場佔有率。2004年,公司為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邊生產農用車邊異地上馬汽車生產線,與重慶力帆集團共同出資組建雲南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18億元,1月投資開工建設,7月竣工投產,當年實現了產品銷售收入9.2億元。2005年,生產汽車12077輛,銷售11455輛;生產拖拉機25706台,銷售 24966台,實現工業總產值17.8億元,銷售收入16.7億元,平均每年增長率達60%,實現利潤1億元。
公司總佔地面積1300多畝,2005年底資產總額為6.88億元,具備年產拖拉機、汽車各3萬輛的生產能力,主要生產「力帆」牌輕、中、重型載貨汽車和「農友」牌農用車、拖拉機等系列產品,同時還申報批准了「時駿」牌,「雲駿」牌、「農駿」牌商標,已形成集生產、銷售、服務和信息反饋為一體的經營格局。公司下設:大理駿馬汽車製造廠、鄧川拖拉機製造分廠、江西農用車製造分廠和雲南力帆駿馬進出口有限公司,並在全省各地和四川、貴州、廣西、湖南、陝西、江西、安徽、重慶、廣東、寧夏、河北等16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54個直銷分公司,共有226個銷售經營網點;在越南、緬甸、寮國、柬埔寨、印度等國家設立了銷售辦事處,下步還將在非洲的一些國家設立銷售辦事處。
創業以來,公司已全面搭建起充分發揮其市場網路推廣「力帆」、「農友」等品牌的優勢下,以產品和客戶為中心,圍繞產品、技術、服務、價格及市場空間、渠道、競爭態勢等內容展開,形成不同的戰略選擇組合,強化生產、銷售、管理的團隊,公司正進入一個嶄新的戰略發展階段——建立健全「四個平台」。
一是「生產平台」。生產是企業發展的基礎,而一定的生產規模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公司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將始終圍繞「質量、成本、數量」三個關鍵環節抓好生產工作,嚴格推行ISO9001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和精細化管理,以「不抓質量,天誅地滅」質量文化理念,繼續改造和完善中卡車的總裝配線、駕駛室總成生產線、車架生產線、貨廂生產線和汽車檢測線,滿負荷生產可達到120輛/班次,行成具備年產3萬輛中型載貨汽車的生產能力,通過嚴格的質量管理,公司生產的142個車型全部通過了國家3C強制性認證。
為進一步滿足市場需要,公司在鳳儀汽車廠的北邊,新征土地420畝,投資新建年生產3萬輛小卡微卡的裝配線和貨廂生產線,新建中卡車的開卷校平線、駕駛室沖壓線,以商招商引進6個配套廠家,建設汽車配套產業基地,同時採取「抓住兩頭,放開中間」的發展戰略,嚴格把住新產品研發、關鍵零部件生產、整車裝配等重點環節,自製件只佔總量的15%。配套件、外協件在省內外擇優選購,形成自主創新、高效精乾的產業格局。
二是「市場和服務平台」。公司在不斷擴大規模,加快發展的同時,始終抓住市場不放,依照「先有市場,後建工廠」的經營思路,在省內設立16個直銷分公司,96個直銷經營部;省外設立38個直銷分公司,226個銷售辦事處和140家黃金客戶(經銷商),建立直銷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在市場營銷、市場開拓、產品安全、資金安全等方面進行有效的管理,以點帶面,拓展一級、二級、三級,甚至更多的分銷代理商,分銷代理商執行全買斷制,強化服務保障,使每一個直銷分公司真正成為當地范圍內的指揮、提升、協調、管理、保障、服務公司產品銷售的「橋頭堡」,同時同步完成拓展市場和宣傳體系、銷售體系、售後服務和配件管理體系和財務、物流管理等四大保障體系的建設。
三是「配套平台」。好的配套是創造優質產品的基礎,公司與配套廠商建立起「互利、互惠、互信」的合作夥伴關系,經常性地就商務政策、產品質量、產品開發、售後服務等事宜進行磋商和協調。供應體系管理改變為每個配套件要選擇3家供應商,同時對各配套廠家的供貨價格、產品質量、數量保證和信譽度等進行評定,實事求是的評定出一級供應商、二級供應商、三級供應商;一級供應商作為主供應商,二級供應商作為輔助,三級供應商作為補充,付款方式改為15天支付一次;同時根據情況對供應商進行及時調整,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讓利給消費者和經銷商,最終帶動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以此達到良性互動。
四是「技術平台」。技術是企業騰飛的翅膀。力帆駿馬是靠創新起家、靠創新發展的,沒有創新,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將產品技術創新和科技投入作為戰略重點,始終圍繞市場需求開發新產品,注重產品技術含量的提升,技術、工藝、質保體系完備,引進了國內外先進的生產技術及工藝裝備,建成油漆陰極電泳前處理、油漆、駕駛室沖壓及組焊、大梁、貨廂等生產線,整車總裝配線和汽車檢測線,不斷提高其技術工藝水平和產品檔次,並輔以先進的質量檢測、測試生產線,對產品進行整車全面、綜合測試,保證了產品的質量;
同時高度重視技術人才的引進、培養和科研隊伍建設,引入80多位工程師,成立了產品研發中心,下轄拖拉機項目組、小卡車項目組、中卡車項目組和重卡車項目組,根據市場所需,積極聽取市場上的意見和建議,研製開發適宜市場的新產品,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公司按技術先進性、生產合理性的總體要求,結合西部地區的特點精心設計和反復實驗,自主研發出性價比高、適應強的68款汽車、14款拖拉機,深受用戶的青睞。
應該說,公司經過三次改革創新了體制,激活了經營機制,在企業改革和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面對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雲南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一刻也不敢懈怠。
Ⅳ 雲南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的公司領導
董事長:馬偉亮
評價:公司創始人,自信,情緒穩定,思路清晰,控制力強,執著敬業,做事認真是他的性格,創新進步是他的理念,他不怕困難挫折,勇於迎對挑戰,他篤信努力付出才有回報。
Ⅵ 畢節市力帆駿馬振興車輛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畢節市力帆駿馬振興車輛有限公司是雲南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成立於2006年12月15日,注冊資金5.2億元人民幣。公司位於貴州畢節市,公司現已發展成為貴州最具典型的裝備製造業公司之一。
法定代表人:馬偉亮
成立時間:2006-12-15
注冊資本:5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2240000000436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小壩鎮中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