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上合組織區域性經濟集團

上合組織區域性經濟集團

發布時間:2021-04-16 13:46:13

① 舉出三個重要的區域經濟集團化組織

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

② 當今世界除APEC外,還有哪些重大的區域性經濟集團

因為它只是論壇性質,但總的來說是比較接近的、希臘之間),以市場經濟為主體;它們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雖有一定差距(例如德國與葡萄牙,因而尚不具備形成如歐洲統一大市場,北美自由貿易區那樣的條件,相差懸殊,尚未出現能夠強有力地推動區域經濟集團化的領頭國家,且各有各的打算應該是你們老師說錯了吧
關鍵詞不在「由發達國家和發展國家組成」: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性質是個經濟論壇和磋商機構,但有些成員國對美國抱有疑慮,擔心因此在經濟上受制於美國。從參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17國來看,它們之中既有最典型的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和日本,又有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既有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如美國,德法兩國對於組成這一經濟集團起著主要的推動作用,最高和最低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相差僅三倍左右;而在這個共同體中,是一個非正式性的區域經濟集團。而要組成正式的區域經濟集團的國家和地區,除地理上相鄰或相近這一前提外,還必須具備一系列條件,如:(1)社會經濟制度相同;(2)經濟發展水平比較接近;(3)有一、二個具有經濟實力和聲望的國家對本地區的經濟集團化起主要的推動作用,等等。歐洲共同體12國都是發達或比較發達的現代資本主義國家,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但它與美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相差也僅六倍;美國、加拿大經濟發展水平非常接近,墨西哥差一些。
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三國也都屬於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運行建立在市場機制上、日本,又有大批發展中國家,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中既有「四小」這樣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還有剛處於起飛階段的發展中國家;在收入差距上高低懸殊。看來,亞太地區各國不僅目前不具備發展成為正式區域經濟集團的條件;而美國在北美自由貿易區中居於支配和領導地位,例如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印尼、中國高出幾十倍。美國和日本在亞太經濟組織的成員國中雖然經濟實力強大,而且都有志於帶頭推動這一地區的區域集團化發展,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也難於發展成為亞太地區的一個大經濟集團;許多成員國過去曾受到日本的侵略和蹂躪,因而對其領頭作用更抱有戒心;目前美日這兩個國家還難於發揮領頭和推動作用。由此可見,估計你們老師是以時間計算,可是定義方面可能不正確吧
詳細解釋,因為無論是亞太還是北美都是發達與發展中國家構成,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各成員國情況復雜,社會經濟制度存在著本質差異,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但是關鍵是問題問「經濟集團」,對於北美自由貿易區而言,它是既是經濟集團也是貿易集團,而亞太其實根本不夠格稱之為經濟集團

③ 上合組織是區域經濟集團嗎

不是的,亞太經合組織只是由太平洋沿岸各國與一些亞洲國家組成的一個經濟貿易國際組織,並不是像歐盟一樣的金融集團。希望給你幫助。

④ 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形成的區域性經濟集團

首先得說抱歉! 關於你提的問題,我的看法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區域性經濟集團是亞太經合組織。因為從成立的時間上看,亞太經合組織早於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1989年11月;北美自由貿易區:1994年1月)。另外,此題問的是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區域性經濟集團,而亞太經合組織和北美自由貿易區都屬於區域性經濟集團,因此,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區域性經濟集團是APEC。
這里有一點需要特別說明:如果問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聯合組成的自由貿易區的話,應該是北美自由貿易區。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對「貿易集團」內涵的理解。亞太經合組織和北美自由貿易區都是區域經濟組織,但後者是自由貿易區,前者目前還不是。北美自由貿易區,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帶有約束力的組織。在亞洲地區,目前雖然有多個運作中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或次區域自由貿易區,但就整體而言,一直缺乏一個能夠約束各成員的區域性組織。
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都可算是一個經濟集團,因為他們具有強制力,而亞太經合組織只是經濟組織,算不上經濟集團,因為他是論壇性質的。
同時亞太經合組織亞太經合是經濟合作的論壇與平台,其運作是通過非約束性承諾、開放對話、平等尊重各成員意見,不同於世界的其他政府間組織。其內部還沒有成立一個完整的自由貿易區,這個組織預期在2020年前實現亞太地區自由與開放的貿易及投資
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3國組成於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一致意見,並於同年12月17日由三國領導人分別在各自國家正式簽署。1994年1月1日,協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宣布成立。三個會員國彼此必須遵守協定規定的原則和規則,如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及程序上的透明化等來實現其宗旨,藉以消除貿易障礙。自由貿易區內的國家貨物可以互相流通並減免關稅,而貿易區以外的國家則仍然維持原關稅及壁壘。美墨之間因北美自由貿易區使得墨西哥出口至美國受惠最大。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簡稱「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 APEC),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也是亞太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制。成立之初是一個區域性經濟論壇和磋商機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逐漸演變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也是亞太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制。它在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加強成員間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亞太經合組織誕生於全球冷戰結束的年代。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冷戰的結束,國際形勢日趨緩和,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的趨勢漸成為潮流。同時,亞洲地區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也明顯上升。在此背景下,1989年1月,澳大利亞總理霍克提議召開亞太地區部長級會議,討論加強相互間經濟合作問題。
1989年11月,澳大利亞、美國、日本、韓國、紐西蘭、加拿大及當時的東盟六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了亞太經合組織首屆部長級會議,標志著這一組織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在韓國首都漢城(現稱首爾)舉行,會議通過《漢城宣言》,正式確立了這一組織的宗旨和目標,即「為該地區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經濟的增長與發展;促進成員間經濟的相互依存;加強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減少區域貿易和投資壁壘」。

⑤ 世界上最大的區域經濟組織是什麼哪個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成立和宗旨】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簡稱APEC)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成立於1989年。宗旨是:保持經濟的增長和發展;促進成員間經濟的相互依存;加強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減少區域貿易和投資壁壘,維護本地區人民的共同利益。

【成員和觀察員】APEC現有21個成員,分別是中國、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墨西哥、馬來西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中國台北、泰國、美國和越南,1997年溫哥華領導人會議宣布APEC進入十年鞏固期,暫不接納新成員。此外,APEC還有3個觀察員,分別是東盟秘書處、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和太平洋島國論壇。

【組織結構】APEC共有5個層次的運作機制:(一)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自1993年來共舉行了13次,分別在美國西雅圖、印尼茂物、日本大阪、菲律賓蘇比克、加拿大溫哥華、馬來西亞吉隆坡、紐西蘭奧克蘭、汶萊斯里巴加灣、中國上海、墨西哥洛斯卡沃斯、泰國曼谷、智利聖地亞哥和韓國釜山舉行。2006-2010年的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分別在越南、澳大利亞、秘魯、新加坡和日本舉行。(二)部長級會議:包括外交(中國台北和中國香港除外)、外貿雙部長會議以及專業部長會議。雙部長會議每年在領導人會議前舉行一次,專業部長會議不定期舉行。(三)高官會:每年舉行3至4次會議,一般由各成員司局級或大使級官員組成。高官會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執行領導人和部長會議的決定,並為下次領導人和部長會議做准備。(四)委員會和工作組:高官會下設4個委員會,即:貿易和投資委員會(CTI),經濟委員會(EC),經濟技術合作高官指導委員會(SCE)和預算管理委員會(BMC)。CTI負責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方面高官會交辦的工作,EC負責研究本地區經濟發展趨勢和問題,並協調結構改革工作。SCE負責指導和協調經濟技術合作,BMC負責預算和行政和管理等方面的問題。此外,高官會還下設工作組,從事專業活動和合作。(五)秘書處:1993年1月在新加坡設立,為APEC各層次的活動提供支持與服務。秘書處負責人為執行主任,由APEC當年的東道主指派。

【主要議題】APEC主要討論與全球及區域經濟有關的議題,如促進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實施亞太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動金融穩定和改革,開展經濟技術合作和能力建設等。近年來,APEC也開始介入一些與經濟相關的其他議題,如人類安全(包括反恐、衛生和能源)、反腐敗、備災和文化合作等。

【合作方式】APEC採取自主自願、協商一致的合作方式。所作決定須經各成員一致同意。會議最後文件不具法律約束力,但各成員在政治上和道義上有責任盡力予以實施。

【工商參與】APEC工商咨詢理事會成立於1993年,是工商界參與APEC合作的主要渠道。理事會的主要任務是,就如何為APEC貿易投資自由化和經濟技術合作創造有利的工商環境提出設想和建議。理事會由各成員選派的三名工商界代表組成,主席由當年APEC會議東道主擔任。工商咨詢理事會每年召開4次會議,理事會設有常設秘書處,位於菲律賓馬尼拉。工商咨詢理事會較為活躍,為APEC合作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⑥ 區域經濟集團的分類列舉十個區域經濟集團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形式經濟一體化的形式根據不同標准可分為不同類別。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巴拉薩把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分為四個階段:(1)貿易一體化,即取消對商品流動的限制;(2)要素一體化,即實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3)政策一體化,即在集團內達到國家經濟政策的協調一致;(4)完全一體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統一。與這四個階段相對應,經濟一體化組織可以根據市場融合的程度,分為以下六類:1.優惠貿易安排。即在成員國間,通過協定或其他形式,對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給予特別的關稅優惠,這是經濟一體化中最低級和最鬆散的一種形式,典型的有1932年英國與一些大英帝國以前的殖民地國家之間實行的英聯邦特惠制。2.自由貿易區。即由簽訂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組成一個貿易區,在區內各成員國之間廢除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實現區內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動,但每個成員國仍保留對非成員國的原有壁壘。3.關稅同盟。即成員國之間完全取消關稅或其他壁壘,同時協調其相互之間的貿易政策,建立對外的統一關稅。這在自由貿易區的基礎上又更進了一步,開始帶有超國家的性質,典型的有歐洲經濟共同體。4.共同市場。即成員國在關稅同盟的基礎上進一步消除對生產要素流動的限制,使成員國之間不僅實現貿易自由化,而且實現技術、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典型的如歐洲統一市場。5.經濟同盟。即在共同市場的基礎上又進了一步,成員國之間不但實現商品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建立起對外的共同關稅,而且制定和執行某些共同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逐步廢除政策方面的差異,形成一個龐大的經濟實體,典型的如目前的歐洲聯盟。6.完全經濟一體化。這是經濟一體化的最高階段。成員國在經濟、金融、財政等政策上完全統一,在國家經濟決策中採取同一立場,區域內商品、資本、人員等完全自由流動,使用共同貨幣。

⑦ 中國加入的區域性的經濟集團有哪些

上合組織以安全為主,但是有經貿關系參與其中。東盟中國也算是參與進去了。中日韓三國好像也有著一個三國組織,以前聽說是還在談判,現在沒注意這方面的事,不知道現在怎樣。不知道你說的經濟集團是這個意思不。

⑧ 中國加入哪些主要區域經濟集團

樓上說的不對,wto是全球性經濟組織,不是經濟區域集團,應該是下面這些:
亞歐會議
上海合作組織
亞太經合貿易組織
東盟10+3
東盟10+1
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系
內地與澳門更緊密經貿關系
曼谷協議
中泰蔬菜水果免關稅協議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CAFTA
中國-南非關稅同盟自由貿易區
中國-智利自由貿易區
中國-紐西蘭自由貿易區
中國-澳大利亞自由貿易區
中國-印度自由貿易區
中國-巴基斯坦自由貿易區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
中國-韓國自由貿易區

閱讀全文

與上合組織區域性經濟集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金屬標識狗頭 瀏覽:512
建行貴金屬交易多少優惠 瀏覽:232
買銀行理財怎麼算利息 瀏覽:899
建行外匯簽約 瀏覽:953
2019年鋼鐵產能置換投資 瀏覽:93
現代眾車理財是真是假 瀏覽:817
看懂股票k線 瀏覽:649
操縱股票罪 瀏覽:759
000372基金 瀏覽:142
603839股票 瀏覽:804
近期退市股票 瀏覽:979
股票數據線 瀏覽:647
力哥說理財第一季 瀏覽:645
蘇州鑫元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21
黃金價格近幾年變化 瀏覽:828
2019個人消費貸款怎麼貸 瀏覽:261
車子貸款網 瀏覽:448
個人如何開立期貨期權賬戶嗎 瀏覽:251
亮亮視野融資 瀏覽:190
理財手機銀行 瀏覽: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