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氫能源的如何進行開發與利用
氫能是一種二次能源,它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利用其他能源製取的,而不像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可以直接從地下開采、幾乎完全依靠化石燃料。隨著石化燃料消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儲量日益減少,終有一天這些資源將要枯竭,這就迫切需要尋找一種不依賴化石燃料的儲量豐富的新的含能體能源。氫正是這樣一種在常規能源危機的出現和開發新的二次能源的同時,人們期待的新的二次能源。氫位於元素周期表之首,原子序數為1,常溫常壓下為氣態,超低溫高壓下為液態。
氫的用途很廣,適用性強。它不僅能用做燃料,而且金屬氫化物具有化學能、熱能和機械能相互轉換的功能。例如,儲氫金屬具有吸氫放熱和吸熱放氫的本領,可將熱量儲存起來,作為房間內取暖和空調使用。
氫作為氣體燃料,首先被應用在汽車上。1976年5月,美國研製出一種以氫作燃料的汽車;後來,日本也研製成功一種以液態氫為燃料的汽車;20世紀70年代末期,前聯邦德國的賓士汽車公司已對氫氣進行了試驗,他們僅用了500克氫,就使汽車行駛了110千米。用氫作為汽車燃料,不僅干凈,在低溫下容易發動,而且對發動機的腐蝕作用小,可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由於氫氣與空氣能夠均勻混合,完全可省去一般汽車上所用的汽化器,從而可簡化現有汽車的構造。更令人感興趣的是,只要在汽油中加入4%的氫氣。用它作為汽車發動機燃料,就可節油40%,而且無須對汽油發動機作多大的改進。氫氣在一定壓力和溫度下很容易變成液體,因而將它用鐵罐車、公路拖車或者輪船運輸都很方便。液態的氫既可用做汽車、飛機的燃料,也可用作火箭、導彈的燃料。美國飛往月球的「阿波羅」號宇宙飛船和我國發射人造衛星的長征運載火箭,都是用液態氫做燃料的。
Ⅱ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有什麼好
如果用一個詞去形容剛落下帷幕的2018年CES大展,那一定是未來。無論是汽車圈內廠商還是科技界大咖都展示了自己對未來技術的理解。而在這眾多未來黑科技之中,最讓車叔對其充滿無限遐想的就是現代發布的「下一代燃料電池車」——Nexo。
除了龐大的綜合成本之外,氫氣的製造和儲存成本也是一大問題。目前制氫方法主要是甲烷水蒸汽轉化法。這也是目前來講最成熟、成本最合理的氫氣制備方法。但問題是,在甲烷水蒸汽制備過程中,甲烷的逸出量超乎了人們的預期,高達7%,而甲烷的溫室效應是臭名昭著的二氧化碳的86倍,這樣還有誰敢說氫能源100%環保!
至於儲存就更難了,與傳統的汽柴油燃料不一樣,氫氣的存儲成本高得多。氫氣是非常特別的元素,說白了,氫氣化學性質太活潑了,又是超低溫,又是超高壓,在運輸和儲存環節有各種的麻煩。這也直接導致氫能源運輸和儲存的成本非常的高。
車叔總結:從目前氫燃料電池的發展來看,本身技術上已經不再是瓶頸,而難就難在其綜合造價成本,以及後期天價的基礎建設。就算在韓國,也就計劃到2025年增加到200個氫燃料加氣站而已。所以,在成本以及推廣這兩大攔路虎面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普及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Ⅲ 加氫20kg,最高續航643公里!普拉格宣布開發6級燃料電池物流卡車
近日,據外媒報道,普拉格宣布與動力傳動系統開發商LighingSystem合作開發燃料電池商用卡車。
據稱,該卡車是以燃料電池為動力的6級電動卡車(最大12.5噸),用於中等距離的物流。於此同時,該卡車的動力將由集成混合動力系統提供,即使用PlugPower的ProGen燃料電池發動機、LightningSystems的電動汽車傳動系統和電池組成。
功率以及續航里程方面,該車電池功率為90KW,並利用公司最新一代專有的MEA和金屬板堆棧技術,提供業界領先的功率密度。可以加註20kg氫氣,平均里程超過200英里(適用於典型路線),還有提供增程選項,有效地將標准平均距離提高了一倍,可將平均航程提升至400英里。
相關人士透露,該車的最終生產和測試將在紐約州的普拉格總部完成,預計在2020年第三季度向公眾發售。
據公開資料顯示,PlugPower公司成立於1997年,是DTE能源公司和機械技術公司的合資企業。主要從事氫燃料電池系統的設計和製造,為企業提供成本效益高的氫能和燃料電池電力解決方案,從而提高生產力、降低運營成本和減少碳排放。而LightingSystems是一家動力傳動系統開發商。致力於零排放的可持續商用車,在車輛電氣化領域有所建樹,通過其高科技電動傳動系統為商用車平台提供動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為什麼中國不像國外那樣大力發展氫能源電池
在2018年汽車市場從噴井式爆發的狀態一下子跌到了谷底,而新能源汽車無疑是車企現下最能擁抱的一棵大樹。只是國內不少企業都全身心投入在新能源汽車中,卻好像忘記了有一種氫燃料電池的存在。前兩年在國際上就一直有氫燃料電池商業化的消息傳出,先是豐田和本田相繼推出量產燃料電池車型,並且加大對加氫站的建設投資。國外氫燃料電池市場似乎弄得熱火朝天的,可是國內氫燃料卻沒有什麼動靜。
並且國內對於氫燃料似乎也沒有非常重視,因為放眼全國國內的加氫站就僅僅只有4座。如此驚人的數字是不是也讓人感到不可思議,而這4座加氫站分別位於4個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鄭州、深圳。也就是說你如果有一輛氫燃料汽車那就意味著,你的車幾乎沒有太大的用武之處。所以如果想要推動國內染料汽車產業的發展,實現國內外合作才是關鍵。
Ⅳ 日本豐田等9家公司將成立新團體,致力於推廣氫能源利用
據悉,日本豐田汽車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株式會社、岩谷產業等九家公司,將於12月成立以推廣氫能源利用為目標的「氫能源價值鏈推進協議會」。
在9家公司中,還有新日本石油株式會社(ENEOS)、川崎重工業、東芝等能源企業和商行,已經成立了籌備機構。他們希望人們在今後能把氫能源也作為電能的一種,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度。各家公司的優勢技術與服務將匯聚一堂,期望共同提高日本氫能源技術的競爭力。
此外,為推廣人們對氫能源的利用,豐田正在推進與其他行業的合作。豐田於本月6日宣布,將與東日本鐵路公司(JR東日本)和日立製作所合作,共同開發搭載氫燃料電池和普通蓄電池的「混合動力系統」試驗列車。豐田汽車及其子公司日野汽車正在聯合開發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氫燃料電池重型卡車。從2020年春季開始,豐田還與大型飲料集團的朝日控股集團、西濃運輸公司合作,在東京首都圈和愛知縣境內使用該卡車進行上路行駛的實證試驗。
豐田汽車將在今年末發售豐田第二代「Mirai」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但與此同時,在推廣氫能源的利用方面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向燃料電池車補給燃料的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仍有待完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石墨烯概念股龍頭股有哪些
1、中國寶安。子公司貝特瑞公司在原有石墨技術的基礎上,開始了石墨烯的研發和產業化攻關。目前已完成石墨烯制備工藝的小試,正在進行中試,並已提交了該產品相關技術的發明專利申請一項。貝特瑞擁有中國天然鱗片狀石墨主要產地之一的黑龍江雞西石墨礦,未來石墨深加工原材料豐富而且優質。公司雞西石墨產業園石墨深加工產品年處理茶能3000噸。
2、方大碳素。公司收購成都炭素後,等靜壓石墨產品表現良好,並建設特種石墨生產基地項目。公司新建設的石墨化項目設計產能 4.5-5萬噸/年
3、中鋼吉炭。公司是全國最大的炭素製品生產企業,擁有十五萬噸以上的炭素製品生產能力,是軍用碳纖維制定唯一軍用生產采購企業。
4、天富熱電。 其控股孫公司,上海合達炭素材料有限公司,目前以超級電容器活性炭和石油焦瀝青基球形活性炭為主導產品,「超級電容器」將是充電電池的理想替代品,「充電速度超快」,是解決目前新能源電汽車的最後一個發展瓶頸。而打造這樣的超級電容器,非屬「石墨烯」不可。
5、力合股份。公司間接參股的無錫第六元素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石墨烯研發與生產。
6、金路集團。公司將投入1500萬元全面展開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在石墨烯研發及產業化方面合作。
Ⅶ 石墨烯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1、*ST康得:2014年7月21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與保利龍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德圖投資有限公司簽署共同發起設立的新材料產業並購基金的合作框架協議,規模約為20億元,其中公司預計就該協議的投資金額不超過5000萬元。
該基金的投資方向為:以先進高分子膜材料為基礎,逐步延伸至碳纖維、石墨烯、新能源電動汽車行業類項目為主要投資方向。
2、東旭光電: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1996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2010年,公司戰略引進東旭集團有限公司(東旭集團),順利實現了產業轉型,從傳統CRT行業一躍升級為平板顯示行業,進入了國家新興產業,同時實現了從國企到民營管理體制的轉換。
3、德爾未來:公司是國內專業的木地板品牌服務商,多年來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綠色環保、科技創新的家居產品和前沿的家居體驗,如今已成為業內聞名的環保地板倡導者。
德爾未來科技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德爾國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是當前具有國內實力規模和品牌影響力的木地板製造銷售企業,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
4、美都能源:美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制公司。公司目前已經初步完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從「碳酸鋰-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三元動力鋰電池」的產業鏈的布局。
公司已收購山東瑞福鋰業98.51%的股權,瑞福鋰業主要業務為碳酸鋰、氫氧化鋰及金屬鋰等鋰電新材料系列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
5、華西能源:2016年以13.5億元收購恆力盛泰(廈門)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15%股權,公司積極布局石墨烯行業,未來主營業務將在現有裝備製造、工程總包、投資營運三大業務板塊的基礎上新增石墨烯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業務。
Ⅷ 氫能源有哪些用途
氫能源是一種二次能源,它是通過一定的技術利用其它能源而製取的,不像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可以直接從地下開采、幾乎完全依靠化石燃料。但是由於目前所用的煤、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屬於不可再生能源,地球的存量是有限的,而人類又時刻離不開能源,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石化燃料的耗量也隨之日益增加,促使其儲量也日益減少,終有一天這些資源就會枯竭,因此開發更多的新能源已迫在眉睫,人們迫切需要尋找一種不依賴化石燃料、儲量豐富的新型含能體能源。
如何利用太陽能生成「氫」,是世界各國都想知道的答案。科學家們指出,發展氫能源,將為建立一個美好、環保的新世界邁出重要一步。
在大自然中,氫的分布非常廣泛。其中水中含有11%的氫,可謂是氫的大「倉庫」。氫的主體是以化合物水的形式存在的,而地球表面約有70%的水,儲水量很大,因此可以說,氫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如果能用合適的方法把氫從水中製取出來,那麼氫也將是一種價格相當低廉的能源,會被人們廣泛利用。
經試驗表明,在燃燒同等重量的煤、汽油和氫氣的情況下,從產生的能量上看氫氣產生的能量最多,而且它燃燒之後的產物只有水,不會產生灰渣和廢氣,不會污染環境;而煤和石油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它們會分別產生溫室效應和酸雨。地球上煤和石油的儲量是有限的,而氫主要存在於水中,燃燒後剩下的唯一產物也是水,還可以源源不斷地產生氫氣,永遠都不會用完,因此,在眾多的新能源中,氫能是21世紀最理想的能源。
氫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每一克氫燃燒後能釋放出142千焦爾的熱量,是一克汽油發熱量的3倍。氫的重量非常輕,它比天然氣、汽油、煤油的重量都輕,因而其攜帶和運送都很方便,也是用於航天、航空等高速飛行交通工具最合適的燃料。氫在氧氣里可以燃燒,其火焰的溫度可高達2500℃,因而人們也常用氫氣焊接或者切割鋼鐵等材料。
氫的用途很廣泛,適用性也很強。它不僅可以用作燃料,而且金屬氫化物還具有化學能、機械能和熱能相互轉換的功能。氫作為氣體燃料,首先被應用在了汽車上。世界一些國家很早就製造出了以液態氫為燃料的汽車。用氫作為汽車燃料,不僅環保,在低溫下可以很容易就能發動,而且對發動機的腐蝕也很小,可以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由於氫氣與空氣可以均勻的混合,完全可以省去一般汽車上所用的汽化器裝置,從而使現有的汽車構造更加簡單、節約原材料。此外更令人驚訝的是,只要在汽油中加入4%的氫氣,用它作為汽車發動機的燃料,就可以節油40%,降低了汽車的耗油量,而且還不需要對汽油發動機作很大的改進。
另外,使用氫燃料的電池還可以把氫能直接轉化成電能,從而使人們能更方便的使用氫能。迄今為止,這種燃料電池已經被使用在了宇宙飛船和潛水艇上,其效果很不錯。但是,由於其成本較高,短時間內還難以被普遍使用。
氫氣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很容易轉變成液體,因而用鐵罐車、輪船運輸或者公路拖車運輸都很方便。液態的氫既可用作汽車、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燃料,也可用作火箭、導彈等航空工具的燃料。
現在世界上使用的氫絕大部分是從石油、煤炭和天然氣中製取的,這就對本來就很緊缺的礦物燃料造成的進一步的威脅,影響了人們生產的長遠利益;而少量的氫是通過電解水的方法製取的,但因此消耗了很多的電能,從經濟利益上看很不劃算,那麼人們通過什麼辦法才能製取大量的、廉價的氫能呢?
隨著人們對太陽能的研究和利用的不斷發展,人們已開始准備利用陽光來分解水來製取氫氣。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除了從水中製取氫以外,還可以利用微生物產生氫氣。
時至今日,氫能源的製取和利用已經成為了新能源的發展趨勢,氫能源不僅能人們帶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還可以使人們的環境更環保,因此,我們要不斷努力,探求更多更好的方法來攝取和利用氫能源。
Ⅸ 氫動力汽車能源儲存
採用稀土合金可以達到儲氫的目的,但是由於氫氣是低分子量的氣體,換算過去的話,其儲氫的比例還是比較低的,同時材料本身也很昂貴。
即使採用液氫不是很不好儲存的,需要低溫保存。
所以氫的儲存問題是氫動力汽車的關鍵,現在的方向是發展一些液體燃料直接重整制氫,但目前的成本也只是跟使用液體燃料本身持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另外的方向是發展液體燃料的燃料電池,電池材料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