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評價茅侃侃
80後創業標桿人物茅侃侃於近日自殺過世,年僅34歲。這消息也得到了茅侃侃好友的證實。自此,茅侃侃朋友圈最後的一條動態也停留在了2018年1月23日。
作為80後創業的代表人物,茅侃侃年少成名,23歲便創業成功,成立Majoy公司。與李想、戴志康、高燃成了那個時候80後年輕人的創業偶像,受到了追捧。
而這樣的偏執帶來的結果就是學習成績的極度偏科。2000年,17歲的茅侃侃因高一地理會考不及格而退學。而望子成龍的父母並不甘心,滿懷期待地把他送到四川綿陽科技城的一所重點高中繼續上學。讓母親沒有想到的是,僅僅不到一年,這位少年時十分乖巧的兒子以想工作為理由再次提出退學。
茅侃侃的理由很簡單:我有計算機技術。拗不過他的母親在答應的同時提議他去計算機培訓班和英語培訓班裡充電。兩個月後,他拿下了微軟MCP(微軟認證專家)、MCSE(微軟認證系統工程師)、MCDBA(微軟認證資料庫管理員)三項認證,當年在全亞洲18歲拿下三項認證的只有兩人。半年後,他完成了「華爾街英語」的學習。
此後6年,在青春荷爾蒙的催化下,少年的沖突與這個世界的沖突沒有絲毫平緩的跡象。從網站管理員轉到辦公軟體研發,從成立公關公司到進入北京市科委負責整個中心CI項目的運行,憑著包裹著沖動的興趣,他接連跳槽,6年間換了6份工作,並且另外成立了一家公司和創建了一個Linux技術網站。一次,他曾對著自己的客戶大拍桌子罵道:「你懂還是我懂?」也因穿著隨便我行我素而被領導叫去談話。
性格的沖動加上年齡的叛逆,他初入世界的幾份工作都無果而終。2005年底,他根據之前積攢的人脈和資源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關廣告公司。其間,他和一位在北京市科委認識的長輩—北京時代遠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林琪聊天,在國有企業轉型的問題上林琪提出如何依靠新項目來帶動和促進民品企業的股份制改造。由於茅侃侃在科委期間參與了北京市石景山區的數字娛樂產業基地項目的立項工作,他向林說:「是否可以從數字娛樂產業類的項目入手?」一句話引來了對方的興趣,之後經過數次溝通,將網路游戲搬到實景中遊玩的「真人實景數字引擎」創意逐漸清晰。2006年,Majoy(時代美兆)公司成立,23歲的茅侃侃成為公司的CEO。
同年,茅侃侃的一位公關朋友對他說《中國企業家》雜志有個專題想要采訪他,一向爽快的茅侃侃直接答應了。「就當是給朋友幫個忙,也不知道是封面什麼的。」他對《博客天下》記者說。
之後發生的事情更像是一位初出茅廬的毛頭小伙闖入名利場的故事。那期封面報道效果出奇得好,「80後」的概念迅速被媒體炒熱。不久茅侃侃和其他三位80後創業者,泡泡網CEO李想、主攻社交平台與服務的康盛創想CEO戴志康、提供影音文件的視音頻娛樂網站MyseeCEO高燃,同時收到了央視《對話》、《經濟半小時》欄目的采訪邀請。
這兩期節目同一天晚上前後連續播出,這意味著,茅侃侃將在銀幕上持續亮相90分鍾。果不其然,5月14日《對話》播出當晚,剛過十分鍾,茅的手機就在響,一個小時下來,200多條祝賀簡訊塞滿了手機。
再之後,被譽為80後第一波創業者的茅侃侃4人開始頻繁接受采訪,上雜志封面,去高校演講。「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哥兒幾個就像歌唱界的五月天、飛輪海似的,四處同台作秀,捆綁促銷。」茅侃侃回憶道。顯然,他們已經成為了「明星」,而在當時「80後是垮掉的一代」呼聲高漲的輿論中,茅侃侃等人則意外成為了「80後」的代表。
明星滋味
被央視《對話》欄目報道後,茅侃侃的確嘗到了「明星」的待遇。他開始被各種采訪聚焦,成為青年人的「創業勵志偶像」。他被銀行、保險公司以及帶有VIP服務性質的公司鎖定成了「優質客戶」,並且能和他的偶像如張樹新等同台出鏡。
作為「80後」首批亮相的創業家,這些年輕人馬上就嘗到「明星」光環下的甜味,茅侃侃的Majoy「真人數字游戲」產品還未上線就接到大量訂單,生意出奇地好談。一次采訪中,當時在做IT類垂直門戶網站泡泡網的李想也坦承,自己省了2000萬的廣告費。
然而,享受「明星」優厚待遇的同時,也必然要承擔明星效應下的負擔。「我開始不斷地接受各種采訪並開始習慣對著鏡頭說話,可是那會兒還不知道對著鏡頭說話前得先過過腦子。我忽然不知道是接受采訪重要,還是管理公司重要。」在這個名利場中,茅侃侃開始忘記了商業世界的真實要義,就是活著和不斷贏下去才意味著能夠享用名利。
在名利場迷失的惡果最終在節目播出半年後集體爆發。2006年底,Majoy產品試營上線,茅侃侃在產品定價問題上與員工發生爭執,大量員工選擇辭職。他以國外真人實景游戲的標准為自己的產品定價為兩個小時388元外加10%的服務費,而這一舉動引來了公司營銷部和市場部的質疑,在經過20多次的會議討論後,當時23歲的茅堅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始終不肯改價格,甚至口無遮攔的說道:「我的責任就是做決定和把握公司的大方向,你們都按照我的決定來。再貴的東西都能賣得出去,你們營銷和市場部門的責任就是研究怎麼賣怎麼實現效益,而不是來和我討論決定本身的對錯。」
然而事實證明,茅侃侃的這個決定是錯的。2007、2008兩年來,真人CS異軍突起以低廉的價格迅速佔領市場,Majoy連年虧損,財務報表慘不忍睹,團隊人員大量離職。也就在這時,過度焦慮的茅侃侃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腦海里浮現的全是各種「玩完」的可能,嚴重失眠的他不得不使用安眠葯入睡。
也就在茅侃侃在定價問題上焦頭爛額時,李想從泡泡網轉型汽車之家的想法也遭到了公司上下的反對,幾百名員工集體辭職以示抗議。而一味利用媒體高調包裝自己的高燃漸漸成為眾矢之的,引起投資人的強烈不滿,高燃辭去Mysee總裁職位,從此銷聲匿跡。短短幾個月,20多歲的毛頭小伙經歷了天堂到地獄的戲劇性轉折。
最終,茅侃侃不得不開始降價,推出10元/小時的體驗價和真人CS血拚,和團隊一起跑到一線商場去做地面推廣。2009年,時代美兆徹底停止對現場運營游戲的支持,進而轉為面向培訓企業、軍隊提供基於Majoy技術平台的、定製化的培訓系統和軍事訓練模擬系統。
「我發現定價這事兒誰說了都不算,只有市場說了算。」經過商業營銷慘敗的他第一次領教了市場的厲害,而此後的另一件事又讓他與外界的沖突達到頂峰:他以一種近乎決裂的方式向董事會提出辭職。
2010年,由於已經獲批的公司項目的立項手續遲遲辦不下來,他在一次董事會上拍案而起:「你們這么拍腦門子是想這公司好還是玩完?你們有幾個真的關心過項目的具體運作而不是摘花兒的時候才來?老子不幹了!」
平穩回歸
離開Majoy的那幾個月無事可做,他比平常更頻繁地去夜店喝酒唱歌來消磨時光。後來有朋友對他說,你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寫書吧。茅侃侃同意了,「反正也是寫字,又能掙酒錢。我不是為了寫,就是想寫。」給出版社交完定金,他靜下心,僅用了兩個星期便寫完整本書的15萬字。兩個月後,另一本完稿,分別是《像戀愛一樣去工作》、《在那西天取經的路上》,這些書都是講述他的創業經驗,這也是他第一次系統性地對自己的人生做出反思和總結。
他告訴《博客天下》:「每個人都有他的優勢,我的優勢不在管理上,我的優勢是在對外打交道,或者研發產品內容上。我是業務型的人,舉個簡單的例子,Google那倆創始人誰也不是CEO誰也不是總裁。」在經歷大起大浮之後,他坦承:「我的性格不適合創業。」離開他一手創立的Majoy後,他停了兩年的新浪博客重新開張,在刪去了記錄過去的105篇博客後,改名為「茅侃侃歸來」。
此後,他又繼續創辦縱橫經緯公司做交通APP「哪兒堵」,自己全權負責技術工作,而公司管理事務交給他的合夥人郭潔青。就在「哪兒堵」風生水起之時,他的一個朋友找到他希望他加入GTV做業務:「你說你滿身紋身的做交通APP開發,人家還以為你是神經病,你還是應該做傳媒。」茅侃侃半開玩笑地回應道:「我樂意你管得著嗎?我想自由點兒。」兩人閑聊之後事情不了了之。
GTV是北斗星空數字電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旗下游戲電視頻道,隸屬於遼寧電視台。GTV游戲競技頻道和體育頻道,除了定時播放原創游戲競技視頻外,還轉播各種電子競技大賽視頻。2013年10月,在幫朋友融資的時候,茅侃侃來了幾次GTV辦公室,在朋友的再次勸說下,他發現他自身善於業務操作的特點和他這位善於管理的朋友極其搭調。「我這個哥們兒拉我來說我太適合傳媒了,後來我想想我覺得他說得有道理。他能彌補我大量的有關管理上的缺陷。而且這個公司本身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茅侃侃對《博客天下》記者分析。
衡量了一番後,茅侃侃終於決定加入。這一次,他選擇了十分平緩的方式——協商後賣掉APP「哪兒堵」,全心投入GTV,並帶領團隊進行互聯網業務的轉型。在創業世界裡周旋了近十年後,鋒芒不再的他終於抓住一次機會將人生平穩地落了地。
這位第一波80後創業者在事業平穩落地後,又開始尋找他人生的意義。2013年2月,茅侃侃拜泰國高僧古巴文利為師,遂皈依佛門。「一方面是我跟師父很有眼緣,第一眼就覺得很喜歡對方。另外是到了一定年齡你就想把事情做好,不想添更多的麻煩,你會變得更理性一些,其實我在想事情的時候還是感性的,但是具體到執行的時候我會變得更理性。」
面對《博客天下》記者,茅侃侃十分坦率地表示,自己是個性格太急躁的人,而皈依以後,他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
他的確改變了很多。去年12月,茅侃侃開車送同事回家,返迴路上一條查車車道收緊,車輛較擁擠。而這時另一輛車著急趕路,從旁邊硬別進車隊,兩輛車差點碰上。突然,那輛車司機搖下車窗破口大罵茅侃侃並質問:「你怎麼開的?」正在想事情的茅聽到後卻愣在了那裡,反倒是一旁的交警揮舞指揮棒抬高語調問那司機:「你怎麼開的?你讓他先過。」在當天發布的朋友圈裡,茅侃侃調侃道:「最近心情也太好了,這擱以前我早打起來了。」
「我就是這兩年性格變化大了一些,雖然說話還是那德行。以前我創業的時候我脾氣特不好,一天發8回火,現在一年多了就發過一次。」那一次,因為有人耽誤了他一個十分重要的事,氣急敗壞的他順手拿起手機准備摔下去,但立刻又冷靜了下來,為了表示自己氣憤,他摔了緊挨手機的打火機。
「裡面還有通訊錄吶。」他拿起手機,在《博客天下》記者面前晃了晃,表示即使再生氣也不能摔手機。「我是這公司說話最和聲和氣的人,還真不是刻意要這樣。因為經歷告訴我發火真的不能解決問題,就像以前我還拍著桌子罵客戶『你懂我懂啊』,結果丟了一個大單。」
盡管31歲的茅侃侃不斷表示,自己與過去那個「他」間已經進行了切割,但從一些細節上仍能看出他的叛逆與玩世不恭。一個例證是,與他左臂紋的泰國佛教經文相反的是,右臂紋的卻是聖母瑪利亞的畫像。問他為什麼信佛後還會紋基督教的畫像,他很不介意地回復說:「我覺得這畫很好看!」
眼前這位年輕人,可能在事業和性格均步入平穩期後會變得更加成熟,但一定不會失掉個性,他似乎比普通人擁有更漫長的青春期且叛逆未盡。
他說
2006年也不知道怎麼就被當成80後代表了,我揣測是當時就業形勢不好,當時有人跳樓嗎不是,所以政府需要拿一些沒上過大學的出來創業的例子來平衡一下輿論。當時我一個公關公司的朋友說《中國企業家》想做一個專題想要采訪你,我說那行吧,就當是給朋友幫個忙,也不知道是封面什麼的。
當時做完之後效果很好,《對話》欄目的製片人羅振宇看見了說,這專題挺有意思,說我們做一期對話吧。在做對話之前,不知怎麼的,《經濟半小時》又看見那篇報道了,說這有意思啊,那采訪一下吧。那兩個一播,就咕嚕咕嚕全來了,但到底因為什麼選了我們我也不知道。《中國企業家》那期報道挺屌的。但當時一定是有設計和有安排的,但是我們不知道。
央視之所以只找我們四個,第一是因為我們都在北京,第二是當時的作者程苓峰說在川軍本色請我們吃頓飯,但那天只有我們四個有空去了。當時也就閑聊扯淡,都沒怎麼聊工作的事。當時覺得四個人氣場還挺合的。特別是李想,跟我住得又近,他老婆也是我朋友。什麼方面都挺合的,這就是好朋友的感覺。
上了電視你會有這種感覺,很爽。當時對於我除了能認識更多的朋友,沒有其他特別的感受。
其實我們真的代表不了80後,有太多的人做得比我們要好,李想不說了,汽車之家風風火火。戴志康,做天使投資反倒幹得挺爽,在騰訊沒乾爽,走了,到天使投資賺high了。高燃,我現在都不知道他在干什麼,聯系是有,偶爾微信聊一下,但我從來不問他在幹啥,他又不在北京,他比當時學會懂得什麼是低調了。
我後來其實挺不喜歡跟政府打交道的。我們這個公司平常幾乎不跟政府打交道的。就是因為之前我跟政府打交道打多了,我覺得我的性格不適合跟政府打交道,我在科委待不下去也不是因為工作做得不好,我工作做得特好。我原來的老領導對我挺好的,但是我不行,沒有像我這樣上班的,反正我是有啥就說啥的,政府說一是二,他強調的是二,你聽成一就不行了。其實那時候領導挺寵我的,小孩兒嘛,我進北京市科委才19歲。
事業單位相對寬松一些,業績還是挺好的,因為著裝問題領導找我談話讓我注意一點,跟外賓打個交道啥的要注意著裝,我說好好好。其實我受不了這種體制。
2007、2008年時有點抑鬱,因為我的性格,其實能侃的人也會抑鬱。晚上睡覺的時候要是沒有聲音很安靜,我就會胡思亂想,就會把所有的事情都往最壞了想,像《蝴蝶效應》一樣發生連鎖反應。
我現在睡覺基本靠安眠葯,每天來一片兒。平常的壓力就忍著,不像以前非得去喝酒唱歌,因為耽誤第二天的事兒,你底下有300多號人,你先抑鬱了他們還干不幹了,所以現在都不需要調整,都習慣了。
這不叫轉型也不叫轉變,就是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做不下去了就換唄。你一直在堅持,堅持到最後發現是個死胡同,那該換就換。你得接受現實,這很正常。你可能看見有人創業800回了還在換。大家都看見牛逼了卻沒看見挨打的時候了,這樣的人太多了。我覺得是人都會經歷的,你創業你也會經歷。
創業沒有早晚,只是說你做的具體的事情有沒有符合天時地利人和。如果創業剛好趕上好的機會,用雷軍的話說就是「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這是時機,還有合作的人,這是磨合出來的,誰一開始也不知道這人行不行,都不是算命的。跟談戀愛結婚是一樣的,磨合對了就行了。
你像我就整天吊兒郎當,這不是說我不好好工作,而是說我們還不至於愁錢過日子,李想是一定要把愛好變成事業的。我記得2007年周鴻禕就說汽車之家你不可能做過汽車網什麼的,你就不能做這個,但第二年汽車之家就排全行業第一了。他這個人就賭這一口氣,我就是要這么干,甭管結果怎麼樣。戴志康是更有投資者的頭腦,做事情越來越像一個特別棒的投資人,其實也是個嘻嘻哈哈的人。而我就是個純粹的嘻嘻哈哈的人,但現在就會變得某件事你不喜歡但為了完成不得不做。這不是無奈,社會就是這樣,也是人變大了。
我們這批人沒有老一輩的隱忍和堅韌。他們也是練出來的,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年齡小的話的確有些弊端,眼光啊,格局啊,入世不深,想得不夠長遠。一定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因為沉澱不夠。創業,什麼年齡做都可以,本身也是一個沉澱的過程。
80後雖然還有點兒叛逆,但其實不上不下,在中間。75到85是一代,85到95是一代。我們從小受的教育還是正統的教育,只是計算機和互聯網開始讓我們去尋找些東西。最想放開手腳、最願意放開手腳但多少還有些禁錮的。其實柳傳志20多歲的時候也許跟我一樣,差不了多少,什麼年齡干什麼事嘛。只是我們趕上了一個互聯網爆發的好機會,其實70年代的人不也趕上了嗎,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早晚死在沙灘上。
90後的叛逆挺好的,我從馬佳佳還有她身邊創業的人來看,就是這些人特別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的叛逆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參與到他們所從事的行業裡面會讓這個行業變得更有個性更時尚化,他們是不循規蹈矩的。
一生經歷了很多風浪。
2. 想了解一些衣服,鞋子的品牌.
美國EVERLAST品牌始於1910年,是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傑出運動品牌,其運動服飾和運動器材有著極高的聲譽,在全球擁有超過86%的品牌認知度。EVERLAST產品主要分為男女運動休閑系列、男女運動系列、 鞋類、配飾, 以及運動器材系列。
90多年來,EVERLAST品牌的拳擊器材一直保有光輝的歷史和不敗的戰績,被譽為「勇士的選擇」,為眾多世界著名人士所鍾愛,包括拳王阿里,及邁克泰森。象徵著「執著,無畏,堅韌,個性,競爭,力量,挑戰,勝利」的EVERLAST拳擊精神深入人心。
EVERLAST公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代號#EVST)與好萊塢電影媒體緊密合作,電影《阿里》、《百萬寶貝》、《洛奇6》中,EVERLAST作為指定服裝和道具品牌上映全球。
2002年,由法國著名服裝設計師Agnes b設計的產品系列銷售業績驚人。尤其在日本東京和中國香港,EVERLAST品牌的成功遠遠高過預想。
EVERLAST品牌自2005年登陸韓國以來迅速成為年輕族群的新寵,並在李俊基領銜的電影《飛吧,爸爸》中展露熒屏。目前,EVERLAST品牌在韓國已擁有150餘家零售店鋪。由此可見,亞洲市場的潛力無限。
世界范圍內,EVERLAST品牌在90多個國家和地區授權經營男女休閑裝、男女運動裝、泳裝、內衣、睡衣、鞋帽、背包、手錶、香水以及運動器械和運動食品,全球年零售額超過10億美元。主要國家及地區:澳大利亞,加拿大,歐洲—義大利、法國、希臘、英國、德國,香港,日本,韓國,墨西哥,太平洋沿岸地區,南美洲—巴西、智利
3. 國內有哪些牛仔褲品牌比較有名
2015年中國牛仔褲十大品牌排名
1、李維斯Levi's
LEVI'S是來自美國西部最聞名的名字之一。它也是世界第一條牛仔褲的發明人Levi Strauss(李維.史特勞斯)的名字。 Levi Strauss於1847年十七歲時從德國移民至紐約。幾乎完全不會講英語的他在美國的起初幾年是為他的兩名兄長打工。他在紐約及肯德基一帶的偏僻市鎮和鄉村到處販賣布料及家庭用品。他有時甚至露宿路邊或在空的車房裡過夜。 加州淘金熱的消息使年輕的史特勞斯相當入迷,而於1853年搭船航行到三藩市。 他帶了數卷營帳及蓬車用的帆布准備賣給迅速增加的居民。但他發現帆布有更好的用途,因為有一名年老長的淘金人表示他應該賣的是能承受挖金粗用的長褲。 於是他把賣不完的帆布送到裁縫匠處訂制了第一件Levi's牛仔褲。就在那一天,Levi'sR的傳奇誕生了。
人們對這種強韌牛仔褲一傳十,十傳百。年輕的史特勞斯不久後便在三藩市開了第一間店。他生產許多齊腰的緊身褲。過後,他放棄帆布,改用斜紋粗棉布,那是一種在法國紡織以不變色靛藍染料織成的強韌棉布。 史特勞斯從1860至1940年期間為原創設計了不少改良、包括鉚釘、拱形的雙馬保證皮標以及後袋小旗標,如今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正宗Levi's牛仔褲標志。 Levi Strauss公司的確已成美國傳統,對全世界的人來說,它代表的是西部的拓荒力量和精神。
2、Lee
Lee是美國牛仔文化三大經典之一。在建立美國牛仔文化的過程中,LEE走了一段頗長的路。由不同發展階段,LEE始終能保持一貫實用與時尚兼備的姿態。Lee牛仔褲由實用變成時裝,期間的演變過程,Lee站著重要的地位。公司創辦人 H.D. LEE最初是一位工作服製造商,在本世紀主要供應日常工作服給予美國中、西部的農夫和工人。當時的經典有些至今仍流行著,如吊帶工人褲 "BIB'N'BRACE",以及在一次世界大戰成為美軍制服的長袖連身工人褲 "UNION ALL"。Lee產品能成為國家形象,於1910 年是一項創舉。
時至今日,LEE的悠久歷史令它成為美國牛仔褲的一大主流。它的產品無論在傳統與前衛的角度上,仍保有一定的水準和價值,已成為既經典又時尚的牛仔褲的代號。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四百六十二。
LEE牛仔褲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憑著其首創及經典設計,LEE牛仔褲成為牛仔褲壇的經典與權威,被譽為世界三大牛仔褲品牌之一。LEE牛仔褲以其簡潔純粹的風格吸引了全球追求時尚男性的目光,代表了歐洲時尚潮流的男裝品牌。
LEE秋冬時裝發布會打破以往由模特走T型台向來賓展示最新服裝的傳統形式,將「後台」展現出來,再配合特別的場景搭配,由到場的媒體及時尚搭配高手從眾多的秋冬服裝中自行進行搭配,北京BED TAPAS & BAR,VF集團的創意團隊出人意料的選擇了這個少為人知的場所,正處於老北京舊鼓樓地區,場地的格局、古老的院落、陳舊的木樑、躺椅、古床,無不向世人講述著這里悠久的歷史以及承載的古都傳統文化,與LEE& Wrangler 本身沿襲的文化底蘊交相呼應,配合的恰倒好處。
3、Wrangler
Wrangler是一個源於美國西部的品牌,與Levi's、Lee並列美國三大牛仔品牌,悠久的歷史追溯到1904年,深受牛仔和牛仔競技者的歡迎,超過80%以上的牛仔比賽冠軍都選用Wrangler作為比賽服裝!據說二戰時候都是接美軍軍服的定單!到現代它仍粗獷中具有自信、傳統經典中帶有現代氣息。
世界三大牛仔褲品牌之一Wrangler牛仔褲,是一個源於美國西部的品牌。隨著時代的變遷,它已發展成為粗獷中具有自信、傳統經典中帶有真正的美國西部精髓和時尚風格。近日,Wrangler隆重推出了2004春夏服裝,將一股純正的美國本土西部風帶到中國。
以展示Wrangler正宗的「專為牛仔而設計的牛仔褲」的精神。設計以「美國西部精神」為主要靈感,根據真正美國西部牛仔需要而設計,實際而不浮誇,充分展示美國西部牛仔的粗獷、豪邁而內斂的感覺。
4、萍果Texwood
texwood集團早於七十年代開拓品牌零售業務更是第一家進入中國的牛仔品牌,憑借管理層多年來的努力及營商智慧,集團早已建立穩健的業務基礎。「texwood萍果牌」更榮獲品牌機構頒贈「中國馳名商標」的榮譽,品牌形象深入民心。texwood Apple Jeans萍果牌牛仔褲秉承Granny Smith青萍果地優良特質,堅守創新的品牌精髓,以獨具匠心的設計為養料,給予品牌源源不斷能量;以時尚與舒適兼備的個性剪裁,令品牌茁壯成長。近年品牌發展愈趨流行時尚及多元化,先後推出多個獨有及創新的產品系列,以源源不絕的新鮮感活化了整個品牌,領導牛褲潮流,贏得「牛褲專家」的美譽。2004年推出的STAR星炫系列正是品牌的時尚先鋒系列,設計師選取每季最年青最獨有的元素,注入系列產品的設計中,獨特手擦效果與精湛洗水技術交相輝映,細節更閃亮,剪裁更動人,如明星般閃爍,炫耀品味不凡卓越個性。
針對女性市場,品牌分別於2003年首創的ULTRA SLIM超纖身系列及2007年推出市場獨有的3Dlastic全方位彈性系列,創新剪裁技術配合新研發的彈性布料,讓女士們看來更纖身修長,要找一條可以穿得漂亮的牛褲,萍果牌是愛美女士們唯一的選擇。萍果牌注重設計時尚之餘,對功能產品的發展更不遺餘力,品牌投放大量資源在研發功能牛仔褲。2001年首推的萍果酷牛及2002年獨創的激暖.牛功能系列,將最新的物料技術應用在牛褲生產上,為牛褲功能及舒適體感注入了新的詮釋,觸目於整個牛褲業界。
5、CalvinKlein
Calvin Klein有限公司是世界時裝設計和市場營銷的領先者之一。本公司設計並營銷設計師收藏系列的女裝和男裝,通過特許協議的廣泛網路和在世界各地的其它合約,製造和營銷一系列其它產品。品牌/生活方式包括 Calvin Klein 收藏系列、Calvin Klein 高級成衣、Calvin Klein 品牌、Calvin Klein 牛仔褲和 Calvin Klein 內衣。Calvin Klein 的各種品牌,包括服裝、飾品、鞋類、睡衣、長筒絲襪、襪類、泳衣、皮帶、眼鏡、手錶、珠寶、外套、西裝、香水及家用產品。
Calvin Klein是美國第一大設計師品牌,曾經連續四度獲得知名的服裝獎項;旗下的相關產品更是層出不窮,聲勢極為驚人。Calvin Klein一直堅守完美主義,每一件Calvin Klein時裝都顯得非常完美。因為體現了十足的紐約生活方式,Calvin Klein的服裝成為了新一代職業婦女品牌選擇中的最愛。是美國第一大設計師品牌,曾經連續四度獲得知名的服裝獎項;旗下的相關產品更是層出不窮,聲勢極為驚人。
6、迪賽Diesel
義大利品牌Diesel由Renzo Rosso在1978年創立,成為Genius集團旗下14個品牌之一(Genius集團擁有Katherine Hamnett、Martin Guy、Ten Big Boys等流行品牌)。
1979年,Diesel男裝系列誕生,1984年,童裝線Dieselito誕生(後來改名為Diesel Kids)。
1985年,Renzo Rosso完全回購Diesel品牌,1989年,Diesel女裝誕生。
Diesel的風格
Diesel標志性的滿是破洞、污漬、手工漂洗做舊的Dirty牛仔褲總是遭到顧客的質量投訴----他們誤以為那是殘次品。30年後,Diesel品牌成為最性感的象徵,喜歡Diesel品牌的粉絲遍布全球。
Diesel的風格年輕而富有創意,靈感都是來自於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與潮流動向緊密不分。Diesel從一開始就沒有放低身價,絕不討好大多數,Diesel和Diesel的顧客之間形成了一種小眾又自鳴得意的溝通,就像倫佐·羅索(Renzo Rosso)所說:「Diesel從不誘導顧客該買什麼,而是傳遞一種對生活的感受,我相信顧客的智力,他們也相信我。」Diesel是一個以鮮明的「D」字母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服裝系列,主要是以牛仔材質設計男女服裝。
7、Replay
REPLAY牛仔是一個來自義大利的品牌,也是一個響譽全球的世界知名休閑品牌REPLAY服飾。而它的主打牛仔產品,之所以深受歡迎,是因為不論從設計理念到技術處理還是褲型的裁剪都做到精益求精,在體現時尚另類中又使人穿著倍感舒適、貼身。除了出色的設計和剪裁之外,最重要的是她堅守"優質產品"的信念。Replay牛仔服裝皆以經年研究洗滌程式而精心製造,每件產品不論是外型和感覺都令穿用者有意外的驚喜其中一些產品更配合手造程序。
Claudio Buzio 先生作為 Fashion BOX S.P.A. 之創辦人,締造了REPLAY 系列產品,目的是希望獨創一系列截然不同的輕便服裝潮流。
Buzio 先生深知以惡劣的布料和粗糙的手工去降低牛仔的成本,這樣的做法完全不吻合顧客的所需所求,顧客真正需要的是更耐穿耐看的服裝。本著推出高質量牛仔褲的理念,
8、G-star
G-STAR品牌於1989年由荷蘭籍的JOS VAN TILBURG創立。1992年國際著名的牛仔專家PIERRE MORISSER(德國LEE)加盟G-STAR,並擔任首席設計題一職。
G-STARG-STAR從1989年就開始橫行於荷蘭與比利時,只是當時是以Gapstar為名,到了1994年才正式更名為G-STAR。
要認識G-STAR可不得不從其「原粗胚丹寧布」開始講起,也就是以丹寧為核心,採用古拙法來製作牛仔褲。G-STAR憑著強勢的行銷手法,很快地在世界各地建立起緊密的銷售網。在設計上G-STAR也有大幅度的突破,除了類似的基本款直筒褲之外,還有工作褲和喇叭褲等款式。G-STAR目前不僅生產各式牛仔褲,從Raw Deneim出發的概念灌注在其他街頭風格的服飾設計中,在世界各大城市販賣街頭服裝的店都可以找到G-STAR的蹤跡。 與北美以及受北美影響的日韓休閑服的寬松潮流不同,歐洲的休閑服講究適意與優雅。來自荷蘭的G-STAR設計前衛獨特,最能勾畫出年輕人活力動感,予人強烈的街頭風格。有人說G-STAR牛仔系列是後501的產品。在設計上,G-STAR有大幅度的突破,除了類似501的基本款直筒褲外,還有工作褲和喇叭褲等款,將501徹底解構。G-STAR並非那種會在米蘭、巴黎時裝伸展台上看到的設計師品牌,街頭風格和基本款是它的精神,其鮮亮的個性使其成為經典。
9、Energie
Energie是義大利著名的服裝品牌,現在在上海的來福士廣場有專櫃.在巴黎,就算是老佛爺百貨和巴黎春天這樣大的百貨公司里,ENERGIE通常都會占據運動休閑類男裝部的大塊地盤,是十分受歐洲年輕人歡迎的義大利3大前衛休閑男裝品牌之一。更是heib近年主推的幾個老牌勁旅。
Energie是Sixty集團旗下唯一男裝品牌,與Diesel, Replay並列義大利三大頂極牛仔品牌之一。中國境內港資一線品牌專賣Heib及novoconcept有售,中國大陸北京,成都,大連,上海,深圳,天津,珠海,哈爾濱有售。價格以牛仔褲為例,全部由4位數起。Energie品牌風格硬朗,大量糅合軍事元素及復古風格,在全世界范圍內受到狂熱追捧。完美融合了高雅與硬朗的不同氣質,採用頂極材質搭配完美工藝,增添斯文氣質,骨子裡玩的,還是沖突那一套。
Energie的店堂設計十分酷,可以看到流線型的台階、形狀古怪的椅子、毛茸茸的地毯和同樣酷勁十足的品牌平面海報。Energie是義大利文,寫成英語就是Energy (能量) 即有活力的意思。
10、黑牡丹
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坐落於大運河畔的歷史文化古城——江蘇省常州市,是一家集牛仔面料、服裝、色織布等製造業和城市綜合功能開發、創新產業投資新型業務為一體的國有控股型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擁有總資產逾百億元、凈資產逾40億元、員工4000多人。
公司始建於1940年,「黑牡丹」商標1979年獲准注冊,並通過馬德里國際商標注冊延伸至70餘個國家。1981年在全國率先進軍牛仔布市場,2002年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上市,股票代碼600510。2005年榮獲「中國馳名商標」,被商務部列為國家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2009年以非公開定向增發的形式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注入城市綜合功能開發業務。2010年公司營業收入達27億元,實現利稅6.66億元。
4. 誰知道巴斯夫公司的發展歷史
巴斯夫集團是世界第三位、德國第二位的以化工為主體的大型跨國化學公司,在1996年美國《幸福》雜志評選"出的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排名第82位。巴斯夫集團的業務遍及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39個國家設有140多個生產廠,生產8000餘種產品。其主要業務分布包括:
·保健和營養品
·染料和塗料
·石油和天然氣
·化學品
·塑料和纖維
·其它業務
巴斯夫集團是上市公司,其股票在歐洲78個大城市掛牌上市。集團總部設在德國路德維希港。
一、發展簡史
巴斯夫集團130多年的發展史可分為六個階段。
1.染料時期(1865~1901年)
這一時期,巴斯夫集團的前身----巴登苯胺鹼廠經過30多年的發展,在其研究部門的不懈努力下,不斷推出新的染料,使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染料生產企業。1865年4月27日,由恩格霍恩(F. Engelhom )建立了"巴登苯胺鹼廠",當時只有職工30人。恩格霍恩為一家煤氣廠廠主,他從1961年就開始從煤焦油生產苯胺和品紅。1870年,巴登苯胺鹼廠從煤焦油生產蔥酮染料,接著生產了亞甲基藍,堅牢紅、金胺、靛藍,陰丹士林藍等染料,並在德、法、美、俄等國建立了染料生產和銷售機構。1888年,開發出了接觸法硫酸生產工藝,開始生產高濃度硫酸。1900年,巴登苯胺鹼廠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廠之一、擁有職工6207人,其中有148名化學家、75名工程師、305名銷售人員。
2.化肥時期(1901~1923年)
這一時期,巴斯夫集團(巴登苯胺鹼廠)開發出了HaberBosch合成氨工藝,並成功地合成了尿素,揭開了其歷史發展新的一幕。
1907年,巴登苯胺鹼廠與拜耳、阿克發公司合資收購了奧古斯特C維多利亞煤礦(Auguste Victoria CoaI Mine),以確保原料的供應。
1908年,巴登苯胺鹼廠開發了用氫和氮高壓合成氨工藝(Haber--Bosch工藝)。1910年,發明了合成氨的高效鐵催化劑。1913年在Oppau建成了第一套合成氨裝置,開始工業化生產合成氨。並於1914年成立了Limburgethof農業研究站,為農業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該廠開始生產炸葯、毒氣等軍用品。
1921年,位於Oppau的合成氨廠發生爆炸,合成氨裝置受到嚴重破壞。
1922年巴登苯胺鹼廠開發出合成尿素。1923年開發出合成甲醇。並於1924年開發出褐煤沸騰床氣化技術----溫格勒法。
3.新的高壓合成技術發展階段(1923~1943年)
這一時期,在Haber--Bosch工藝的基礎上發展高壓合成技術成為巴斯夫集團業務活動的重點。另外,隨著汽車工業的興起,巴斯夫集團亦開始著重發展與之相關的燃料、合成橡膠、表面塗料、染料原材料及車用試劑等工業。
1925年,巴登苯胺鹼廠與拜耳。赫斯特等五個公司合並為法本工業聯合公司(I.G.Farben)。
1927年,巴斯夫集團生產出第一批汽油。
1929年,法本公司開始工業化生產苯乙烯, 1930年開始工業化生產聚苯乙烯、聚丙烯睛、聚丙烯酸酯, 1931年開發了聚異丁烯、聚氯乙烯)
1935年,法本公司生產了世界上第一盤錄音磁帶。
1937年,法本公司開發出聚乙烯。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本公司建設了由乙炔和甲醛生產丁鈉橡膠的大型裝置,生產軍需品。 4.主產裝置的破壞和重建時期(1943~195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巴斯夫集團工廠的33%被完全毀壞, 61%被嚴重破壞。戰後,巴斯夫集團著手進行工廠的重建工作/
1948年該廠發生了一起重大爆炸事故,剛恢復的工廠又被炸毀。
1950年,開發出流化床生產硫酸工藝。
1951年,開發出可發性聚苯乙烯。
1952年,法本公司解體,已登苯胺公司作為法本公司的三個繼承者之一,重新注冊。
5.石油化工時期的開始(1953~1965年)
巴登苯胺公司繼承了戰前所沿襲下來的注重研究開發的優良傳統,繼續在新興起的塑料工業的工藝開發中保持領先地位。石油代替煤成為石油化工的原料,標志著石油化工時期的開始。
973年,巴登苯胺公司正式啟用巴斯夫(BASF)名稱。
1975年,巴斯夫在安特衛普生產MDI。
1977年,巴斯夫由丙烯生產丙烯酸的9萬噸/年裝置投產。
80年代,巴斯夫副集將業務拓展的重點集中在南亞和遠東,最初投資重點為韓國,進入90年代以來,巴斯夫集團將中國作為其業務發展的中心。
1980年,與韓國曉星公司合資建廠生產聚苯乙烯和可發性聚苯乙烯。
1981年,巴斯夫集團在路德維希港建成一座45萬噸/年的蒸汽裂解裝置,以確保其乙烯和石化原料供應。
1982年,巴斯夫集團收購了丹麥的一家維生素廠。1984年,與匈牙利合資建廠生產聚氨酯。
1985年,巴斯夫集團收購了美國的一家塗料廠和復合材料廠,並收購了孟山都公司在英國希爾桑德斯的合成纖維中間體生產廠。
1986年,巴斯夫集團對其在美國的機構進行改組,合並為已斯夭公司(BASF Corporation )。
1988年,巴斯夫集團收購加拿大寶蘭山公司的聚合物分散體業務。在韓國與曉星公司合資建MDI生產廠。
1989年,巴斯夫集團用自己的技術生產甲基丙烯酸甲酯,並收購了美國和西班牙的兩個有機玻璃廠,關閉了曼海姆煉廠。
1991年,巴斯夫出售了奧古斯特·維多利亞煤礦。
90年代以來了以來,巴斯夫集團在中國上海. 南京.沈陽和金陵等地建立了眾多的生產合資或獨資的生產裝置。1996年,開始在南京的綜合石化裝置的建設,這是其在中國投資最大的項目。
二、組織機構
巴斯夫集團由核心公司BASF公司和ABSF公司直接或間接控股50%%以上的遍布世界各地的約350家子公司組成。
巴斯夫集團實行監事會監督指導下的管理委員會負責領導體制。集團管理委員會設執行委員會負責日常經營業務管理,並領導各部門經理的工作。目前,集團管理委員會下設20個經營部門,12個地區管理部門,11個公司部和6個職能部門分管各種業務,實行矩陣式的組織管理體制。
三、經營狀況
1.規模
1996年巴斯夫集團銷售額達314.6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5%;凈利潤達18.0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9%;股東權益匯報率14.8%;比上年增長0.5個百分點;資本支出24.27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3%,資產總值從1995年的271.226億美元增加到282.052億美元;資產負債率為53.13%,比上年減少4.22百分點。
表1和表2分別給出了巴斯夫集團1995和1996兩年銷售額分部門和分地區的分布情況。
由於巴斯夫集團的多元化經營,盡管1996年因市場疲軟,化學品、塑料與纖維及其慚業務領域的收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保健和營養品、染料和塗料、石油和天然氣三個領域的收益增幅較大,故其總的經營狀況仍屬良好。 巴斯夫集團的業務遍及世界各地,歐洲為其最主要的市場,約占銷售額的63%和凈利潤的75%。南美繼亞太地區之後成為巴斯夫集團第二個銷售額增長最快的地區, 1996年該地區的銷售額比1995年增加了15%,作為業務拓展重點的亞大地區的增長率亦達到11.7%。
2.業務分布
巴斯夫集團經營的業務范圍很廣,可分為六個門類,主要業務有:
·保健和營養品:制葯,精細化工,化肥,植物保護產品
·塗料和染料:各種染料,顏料,塗料,加工助劑,分散體,油漆及印刷系統
·化學品:基礎化學品(乙烯,丙烯,乙炔,合成氣,氨,甲醇,硫酸,氯,燒鹼等),工業化學品,中間體
·塑料和纖維:聚烯烴,工程塑料,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纖維中間體,合成纖維
·石油和天然氣:原油和天然氣勘探、生產及銷售,石油煉制,成品油銷售
·其它業務
表3給出了近兩年巴斯夫集團分部門的銷售額、資產總值、凈利潤及資產回報率簡況。
從表3可以看出,1996年巴斯夫集團各部門中除塑料和纖維部門外,其它各部門銷售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從凈利潤來看,保健和營養品、染料和塗料、石油與天然氣三個部門比1995年有所增,其它業務繼續虧損,而化學品、塑料和纖維兩個部門的盈利卻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996年,巴斯夫集團核心業務的五個部門的資產回報率均較高(不包括其它業務),但包括其它業務在內的平均資產回報率卻基本與1995年持平。從資產分布來看,除化學品有所下降外,另外四個核心業務領域資產總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它業務部門亦有所增加。
巴斯夫集團在世界范圍內有140多個生產廠,在39個國家設有生產基地,主要的生產基地有德國的路德維希港(Ludwigshafen )、韋瑟靈(wesseling ),比利時的安特衛普(Antwern),西班牙的塔拉貢那(Taragona),英國的希爾桑德斯(seal sands),美國的弗里波特(Freeport )和蓋斯瑪(Geismar),巴西的Guaratingneta。
巴斯夫集團染料生產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目前染料和顏料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1位,石油化工作為其重點發展方向和主要經營領域,在世界上居十分重要的地位。巴斯夫集團是歐洲第5大乙烯生產廠家,居世界第14位。1993年4月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建成60萬噸/年裂解裝置, 25萬噸/年環氧乙烷和16萬噸/年丙烯酸酯裝置。1994年3月巴斯夫集團購買了ICI公司兩套各15萬噸/年聚丙烯裝置,成為歐洲第2、世界第5大聚丙烯生產廠家。
巴斯夫集團還是世界最大的丙烯酸生產企業,在歐洲和北美有生產能力60萬噸/年,比居第2位的羅姆哈斯公司多1倍。巴斯夫集團在世界聚苯乙烯生產中也占重要地位,能力居世界第2位。巴斯夫集團其它主要石化產品1996年的生產能力見表4。
3.經營簡況
巴斯夫集團近幾年繼續繼承注重研究與開發的良好傳統,逐步出售其非核心和不盈利的業務,並通過新、擴建生產裝置和收購相關生產廠,大力加強和拓展核心業務。巴斯夫集團在穩定國內和歐洲市場的基礎上,重點拓展北美、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同時加強南美市場的經營。巴斯夫集團經營狀況良好,銷售額、資產總值、凈利潤等指標均呈穩定增長的勢頭,而資產負債率卻逐年下降。表5、6分別給出了巴斯夫集團近兩年的資產負債狀況和財務損益簡況,表7給出了其近6年的主要經營指標。
四、經營戰略
巴斯夫集團之所以取得良好的經營業績,是其面對世界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經營戰略,使自己始終保持技術和市場上的優勢所致。近幾年,巴斯夫集團大規模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管理,所採取的戰略措施有:
1.在穩固國內和歐洲市場的基礎上,大力拓展北美和東亞市場,同時兼顧南美和非洲市場
加強德國路德維希港、施瓦策蓬柏及比利時安特衛普三大生產基地的生產裝置的新建、擴建,以鞏固歐洲市場。
在北美地區,對美國得克薩斯州、路易斯安那洲刃、伊利諾斯州、阿拉巴馬州等地的生產企業進行擴能;新建墨西哥阿爾塔米拉的苯乙烯與丁二烯的分離廠及M苯乙烯共聚物和聚苯乙在東亞地區,巴斯夫集團在中國的上海、南京、吉林、沈陽等地已經或計劃成立九家合資企業;在韓國蔚山,巴斯夭韓國公司的聚四氫吠喃生產企業和BASE公司的ADS生產企業正在施工。
巴斯夫集團其主要市場或重點拓展市場的地區或國家設立分公司,直接指導當地業務的發展。1996年,巴斯夫集團成立了總部設在丹麥的保健和營養品公司以及總部設在北京的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
2.鞏固核心業務,放棄非核心業務,優化產業結構,逐步實現從經營多元化到注重核心業務的戰略轉移巴斯夫集團通過收購進一步加強核心業務。如收購日本北陸制葯公司並成為該公司的主要股東、收購法國的GNR醫葯公司和荷蘭的Sudco公司,以拓展其醫葯領域的業務;收購了山道士公司的除草劑業務,增加了所保護的農作物的種類,拓展了植物保護領域的業務范圍;通過獲得M. Dohinen公司49%的股權,並收購英國倫敦Zeneca公司的織物染料業務,拓展其染料和顏料業務。出售非核心業務。 1996年,巴斯夫公司將其在世界范圍內的磁記錄產品業務出售給韓國高麗公司,並關閉其在印度尼西亞的相關業務;撤出其在Comparex信息系統公司的40%的股權並出售給南非一家公司;將油田化工業務出售給貝克特殊化學品公司。1997年初,將氣體生產用催化劑業務買給了ICI。巴斯夫集團還與薩斯喀徹溫公司達成了出售鉀和鉀鹽公司51%的股權給後者的協議。
3.與競爭對手合資或建立聯盟,以產主技術優勢和主產裝置的互補,增強競爭優勢巴斯夫集團與美國Lynx公司合資成立了總部位於海德堡的公司進行生物技術和基因工程研究。巴斯夫集團還計劃將其聚乙烯業務與殼牌公司聯合,成立一個合資公司,負責巴斯夫和殼牌各佔50%股權的萊茵烯烴公司和購進的蒙特爾聚烯烴公司的歐洲聚乙烯業務。與殼牌公司的聯合將產生合資企業一BAsELL,該公司將在荷蘭蒙爾代克新建廠生產環氧丙烷和聚丙烯。將歐洲的不飽和烯烴業務與荷蘭的DSM公司合資。巴斯夫集團還計劃與赫斯特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經營二者的聚丙烯業務。
4.注重科研開發,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巴斯夫集團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己有100多年的歷史。科研是已斯大集團的優良傳統,亦是其不斷發展的基礎。巴斯夫集團每年都要投入20億馬克左右進行研究與開發, 1996年更是達到創記錄的22.86億馬克,比上年增加9.5%。巴斯夫集團從事科研與開發的人員達10091人,其中具有本科學歷的達2393人。1996年申請專利1107件,使其專利累計達到了約75000件。
5.加快同一區域內企業一體化進程,實現全業間在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基礎設施建設。後勤管理、廢物處理及分配等方面的協作,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由於巴斯夫集團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生產基地的50家生產企業在能源供應上實行了一體化,該地區已不再用昂貴的油氣燃料產生工業用蒸汽。在美國蓋斯馬和弗里波特的企業亦強調實行聯合。
五、資金實力、投資動向及建設項目
1.資金實力及投資動向
巴斯夫集團資金實力雄厚,近幾年的資本支出穩定增長。巴斯夫集團對固定資產的資本支出狀況如表8所示。表9和10分別給出了巴斯夫集團1992--1996年間的支出部門分布狀況和1996年資本支出的地區分布簡況。
巴斯夫集團對固定資產的投資雖然沒有象1989~1993年間那樣維持在40億馬克左右,但從1994年以來一直呈穩定增長的勢頭, 1997年亦計劃投資38億馬克以上。
從巴斯夫集團資本支出的部門分布來看,保健和營養品領域一直呈增加的趨勢,且近幾年有加速發展的跡象。巴斯夫集團對化學品、塑料和纖維兩個領域的資本支出在經過4年的下降後, 1996年又重新增加投資。染料和塗料領域作為巴斯夫集團的傳統核心業務,發展一直較為平穩,這一點在巴斯夫集團對該領域的資本支出上亦可看出。巴斯夫集團對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資本支出波動較大。巴斯夫集團對其它業務領域的資本支出近三年穩定增長,但明顯比1993年前減少。總的來看,巴斯夫集團的資本支出是圍繞其發展戰略進行投入的,染料和塗料,化學品、塑料和纖維三個領域作為其傳統的優勢領域得到了穩定發展,保健和營養品作為巴斯夫集團新興的核心領域發展形勢良好,石油和天然氣領域作為原料來源,近三年亦得到了穩定發展。
從巴斯夫集團資本支出的地域分布來看,歐洲市場是其穩固的重點,其中對德國國內的資本支出占將近一半。北美市場是巴斯夫集團拓展的重點。巴斯夫集團對亞太、非洲及南美的資本支出所佔比例最小,而其在亞大地區的投資重點是中國,其次是韓國。
2. 1996~1997年度在建項目
巴斯夫集團在1996年用於固定資產的投資為36.39億馬克,比上年增加了20.3%。其中2.97億馬克用於收購除草劑業務, 17.50億馬克用於德國國內生產裝置的建設。已經完成或正在施工的生產設施有:
路德維希港:異佛爾酮二胺、烷基氨基丙胺、旋光活性中間體和特種乙烯單體的能力擴建,在一家合成氨生產廠中生產甲醇,從氧化三苯瞬再生三苯磷。
Schwarzheide :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裝置,丁二烯和對苯二甲酸的生產
安特衛普:乙醇胺,硝基苯的生產裝置建設,蒸汽裂解爐和苯乙烯能力的擴建美國北卡萊羅納州Enka:Basifil牌纖維的生產裝置建設
墨西哥阿爾塔米拉:丁二烯和苯乙烯分散體生產裝置的建設
中國上海:上海巴斯夫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的織物染料、助劑和顏料生產裝置的建設 其它擴建項目有:
路德維希港:擴建蒸汽裂解爐以生產丁二醇、新戊醇和碳的氯氧化物衍生物
韋瑟靈:對萊茵烯烴公司的聚乙烯、聚丙烯及裂解爐進行擴建
安特衛普:甲醛生產裝置的建設
美國得克薩斯州弗里波特:新的合成氣生產裝置建設,碳基--C4產品、酚化物、超級酞胺、己內酞胺擴建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蓋斯瑪:特種氨化物、丁內酯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擴建
美國伊利諾伊州喬利埃特:高抗沖聚丙烯能力的擴建
美國阿拉巴馬州莫比爾Ultraform公司:聚縮醛生產能力增加一倍
墨西哥阿爾塔米拉:苯乙烯共聚物和聚苯乙烯的生產裝置建設
韓國蔚山:巴斯夫韓國公司的聚四氫吠喃和曉星一BASF公司的ABS樹脂生產裝置
中國:與吉林化學工業公司的丁辛醇生產裝置和與上海的中國世佳集團公司的尼龍地毯纖維廠的建設
六、科研情況及石化領先技術
巴斯夫集團非常重視研究開發(R&D),每年都投資約20億馬克,1996 年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22.86億馬克。另外,巴斯夫集團還拿出2. 7億馬克用於新實驗室、中試裝置和設備的建設。巴斯夫集團1995、1996兩年在研究與開發方面的投資及分布參見表11。1996年,在巴斯夫集團各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有10091人,其中2393擁有大學學歷。1996年巴斯夫集團新增1107件專利,到年末在全世界共擁有75000項專利。
巴斯夫集團研究工作的特點是,除路德維希港總部的中央研究部門擁有強大的實力外,還在全球各地設立多個地方發展部門,在當地進行研究工作。設於路德維希港的中央研究設施有4個歷史悠久的實驗室,研究范圍分別為:化學品、塑料、醫葯品及植物保護產品,以及染料及助劑和特種化學品等。此外,又設多個工程發展部門,為整體的研究工作提供支援。世界各地的研究部門則分屬各營業部門及附屬公司所管轄,主要從事與生產及市場推廣有關的研究工作。
巴斯夫集團在石油化工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的工藝技術有:
1. N--甲基毗咯烷酮抽提法制丁二烯技術
此技術最早於1968年實現工業化生產。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採用此項技術制丁二烯的裝置己達28套,遍及德、英、美、日、法、意、中、印、韓、巴西、羅馬尼亞、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奧地利等10多個國家,總生產能力達252.2萬噸/年,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丁二烯抽提技術。
2. Novolen氣相潔聚丙烯生產技術
此技術1977年實現工業化,世界上採用此技術生產聚丙烯的裝置能力已達170萬噸/年,是僅次於海蒙特公司環管法的第二種應用最廣的聚丙烯生產技術。
3. MDEA法脫酸性氣體技術
此技術最早於1971年實現工業化生產。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採用此技術的脫酸性氣體裝置已有63套,已建的5套,在設計的14套,共82套,遍及德、美、加、荷、英、法、俄、日、韓、馬來西亞等27個國家。
4.改良雷帕法制1,4--丁二醇工藝技術
以甲醛、乙炔為原料制1,4--丁二醇的雷帕法由巴斯夫公司最早實現工業化生產, 1975年巴斯夫公司又將其改進為改良雷帕法(即雷帕常壓法)。此法採用懸浮床流程,催化劑與產物在反應器內實行分離,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1,4.丁二醇生產工藝之一。
5.固定床氧化法制鄰苯二甲酸酚工藝技術
此法1976年開始工業化,以鄰二甲苯為原料,採用高效的釩一鈦系表面塗層環狀催化劑和列管式固定床反應器,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鄰苯二甲酸酥生產工藝之一。目前世界上採用此法的裝置能力已佔世界總生產能力的32%。
6.甲酸甲酯法制甲酸工藝技術
此技術於80年代初實現工業化,巴斯夫公司用此法建立了10萬噸/年的甲酸生產裝置。此法先以CO和甲醇為原料反應生成甲酸甲酯,生成的甲酸甲酯再在萃取劑存在下水解製得甲酸。
7.發泡聚丙烯主產技術
這是巴斯夫公司開發的新工藝,產品可用於汽車及保溫材料等。
8.可發性聚苯乙烯主產技術
巴斯夫公司早在1952年就取得了可發性聚苯乙烯生產技術的專利權。目前該集團在四大洲11個基地上生產可發性聚苯乙烯,並形成了商品名為styropor的由30多種不同品種組成的可發·性聚苯乙烯系列產品,其產量居歐洲第一位。
9.備種加氫精製和加氫處理催化劑制備技術
巴斯夫在長期的石油化工生產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以烯烴和芳烴加氫、加氫脫硫、加氫脫氮、加氫脫金屬、潤滑油和蠟加氫精製為特點的各種加氫精製和加氫處理催化劑系列產品並擁有其制備技術,這些催化劑可用於各種原料的精製和處理,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中。
10.水溶性油漆主產技術
巴斯夫已採用其開發的此項技術於1993年在德國施瓦策蓬琅建成萬噸級生產裝置,其產品污染小,可用作汽車拋光漆。
11.甲苯二異氰酸酯(TD1)和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MDL)主產技術。
七、對華關系
巴斯夫集團與中國的業務往來歷史悠久,關系極為密切。遠在1886年,巴登苯胺鹼廠已向中國出口品紅。1982年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於香港成立,分設4個市場推廣部門及一個功能部門。4個市場推廣部門分別是:
·染料、顏料及特種化學品部
·化工部
·農業及精細化學品部
·塑料部
1986年,巴斯夫集團在中國的聯絡工作合並入新成立的北京及上海代表處。1990年巴斯夫集團在廣州增設一間代表處,以促進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業務發展。目前,巴斯夫集團已與中國達成5項合資及12項技術轉讓協議。
巴斯夫集團在中國的第一個合資項目是上海高橋一巴斯夫乳膠公司。該公司成立於1988年,為巴斯夫集團與上海高橋石化公司合資經營,雙方各佔一半股權。合資公司年產6000噸丁苯乳膠。由於市場對乳膠的需求旺盛,該公司又增設一座2萬噸/年的廠房,目前已經投產。
1989年4月,巴斯夫集團與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金陵石化公司簽訂一項合資協議,這是巴斯夫集團在中國的第二項合資計劃,合資公司名為金陵巴斯夫樹脂公司、雙方參股各半。1993年,高橋石化公司與巴斯夫集團又對半合資成立了上海高橋·巴斯夫分散體公司,廠房建於浦東。1994年,上海巴斯夫染料化工有限公司成立,巴斯夫集團佔75%的股份,主要生產顏料和紡織染料。1994年巴斯夫集團與揚於石化公司合資成立的揚子·巴斯夫聚苯乙烯系列產品有限公 司,生產乙苯、苯乙烯及聚苯乙烯。另外,該公司將計劃建廠生產可發性聚苯乙烯。1995年巴斯夫集團與東北制葯總廠成立了東葯一巴斯夫(沈陽)維生素有限公司,巴斯夫集團佔70%的股份。1995年,巴斯夫集團還與吉林化學工業公司合資建立了巴斯夫一吉化新戊醇有限公司,年產新戊醇1.5萬噸,巴斯夫集團佔60%股份。同年,巴斯夫集團的Lacke和法本( Fartien )公司與上海塗料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巴斯夫上海塗料有限公司,生產各種塗料,巴斯夫集團佔60%股份。巴斯夫集團的北美分公司--巴斯夫公司還擁有上海地毯背材有限公司5%的股份。1996年12月,巴斯夫集團與中國世佳集團公司簽定了以尼龍-6生產地毯纖維的協議。為此,雙方合資成立了巴斯夫華源尼龍有限公司,位於上海青浦縣,巴斯夫集團持有70%的股份。能力為7000噸/年的裝置將於1998年年底投產,並計劃擴能至1.9萬噸/年。巴斯夫集團在中國最大的投資是將與揚子石化公司合資建立一套以60萬噸/年石腦油裂解乙烯裝置為主的綜合石化廠,包括芳烴、丁二烯抽提裝置,合成氣設施,氣體分離裝置和一個發電廠。總投資超過60億馬克,預計2003年投產。另外,巴斯夫集團計劃與上海高橋石化公司以及上海華藝集團公司合資在上海槽涇工業園區建立一個MDI/TDI生產廠,計劃2001年投產。 到目前為止,巴斯夫集團是中國化學工業最大的國外投資者,投資總額超過了10億馬克。
5. 介紹一下levi's lee converse這三個品牌
◆ 匡威 (Converse All Star) 的故事:
1908年,美國人摩爾·匡威於麻省春田市創辦了籃球鞋的專業製造廠,Converse All Star 於是就誕生了。
1917年匡威公司正式推出了「ALL STAR」帆布鞋,以其狂放不羈的設計,風靡全球一炮而紅。
1923年以具有運動天賦和口才的籃球明星查克·泰勒 (Chuck Taylor) 的親筆簽名成為匡威著名商標。集復古、流行、環保於一身的「ALL STAR」帆布鞋,是美國文化的精神象徵,以其隨心所欲,自由自在沒有約束的穿著形態,更成為追求自我時尚的青年人的忠實排擋。
Converse 以其迷人的外表和創新環保的理念,在全球銷量已經超過7億雙。7億雙是一個什麼概念?它意味著全世界12%的人擁有過 Converse 鞋;意味著3個美國這么多的人穿過 Converse 經典休閑鞋。
匡威 (Converse) 公司推出的 All Star 系列籃球鞋,帶動了整個鞋業界的革命。Converse All Star 籃球鞋與新興的籃球運動一度風行全美乃至全世界,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我們俯拾可見匡威 (Converse) 為籃球運動投入心力的痕跡,它已和麥當勞、可口可樂、哈雷機車等一樣成為美國文化精神的象徵。
匡威 Converse All Star Chuck Taylor 是所有帆布休閑鞋的潮流領導。All Star 的帆布,一直採用碼重密度最足、質地最佳的帆布,雙邊條,原生橡膠加細網布,經久耐用,在推陳出新的同時強調自然材質和環保理念,被譽為鞋中的「勞斯萊斯」。
自1992年正式登陸中國大陸以來,匡威 (Converse) 這個永遠的超級巨星,正以進化論中蛻變的優勢風靡整個中國。
◆ 匡威 (Converse) 官方網站:
http://www.converse.com.cn/ (中國)
LEE小檔案
LEE 牛仔褲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憑著其首創及經典設計,LEE牛仔褲成為牛仔褲壇的經典與權威,被譽為世界三大牛仔褲品牌之一。
LEE秋冬時裝發布會打破以往由模特走T型台向來賓展示最新服裝的傳統形式,將「後台」展現出來,再配合特別的場景搭配,由到場的媒體及時尚搭配高手從眾多的秋冬服裝中自行進行搭配,北京BED TAPAS & BAR,VF集團的創意團隊出人意料的選擇了這個少為人知的場所,正處於老北京舊鼓樓地區,場地的格局、古老的院落、陳舊的木樑、躺椅、古床,無不向世人講述著這里悠久的歷史以及承載的古都傳統文化,與LEE & Wrangler 本身沿襲的文化底蘊交相呼應,配合的恰倒好處。
LEE 官方網站:
http://www.lee.com.cn/
Levi's小檔案
◆ 李維斯 (Levi's) 牛仔的品牌故事:
Levi's (李維斯) 是來自美國西部最聞名的名字之一。1853年猶太青年商人 Levi Strauss (李維·史特勞斯) 為處理積壓的帆布試著做了一批低腰、直筒、臀圍緊小的褲子,賣給舊金山的淘金工人。由於這種褲子比棉布褲更結實耐磨而大受歡迎。於是,李維索性開了一家專門生產帆布工裝褲的公司,並以自己的名字「Levi's」作為品牌,Levi's (李維斯) 的神話也由此展開。
◆ 李維斯 (Levi's) 牛仔的靈感源泉:
對於很多人來說,Levi's 是所有牛仔的源泉。靛藍牛仔斜紋布、腰後側的皮章、褲後袋上的弧線、鉚釘、獨有的紅旗標等,這些我們今天津津樂道的牛仔褲的重要設計元素,都源於 Levi's 的創造。
1855年李維採用從法國進口的藍斜紋棉布,取代原用的帆布,奠定了現代牛仔褲的基本色調;
1873年為了讓金礦工人可以盛載金塊,特別在 Levi's 牛仔褲的後袋加了鉚釘,加強耐用度。
同年,Levi's 牛仔褲的後袋更縫上雙行弧形縫線,稱為 Arcuate Design;
1886年 Levi's 牛仔褲於褲後加上一個雙馬圖案的皮章,成為 Levi's 牛仔褲經久耐穿的象徵;
1890年Levis Strauss公司首次將牛仔褲編碼,舉世聞名的501就是 Levi's 首條牛仔褲型號;
1936年為了區別其他公司的仿製品,Levi's 在牛仔褲後袋加上紅旗紋章,作為正宗 Levi's 標志。
Levi's 作為時裝和牛仔褲的領導品牌,百年來不斷追求創新,1960年,Levi's 推出水洗系列牛仔褲,1967年出現喇叭口褲型、1986年開始生產預先穿洞的破爛牛仔褲、將牛仔褲褲管翻過來的「翻邊」、2003年性感新潮剪裁獨特、款式至酷的 TYPE1 TM 系列誕生……
1853年當時的淘金熱吸引了Levi Strauss (李維·史特勞斯) 來到舊金山,他利用帆布製成第一條牛仔褲。
由於 Levi's (李維斯) 牛仔褲十分耐用、耐磨及具高強韌度,受到挖金工人的熱烈歡迎。
Levi's 可遇不可求的單R紅旗標,鑒於國際商標的相關規定,一開始紅旗標上只有「R」標志,後加上了 Levi's 的字樣,保留至今。而R這一原創標志目前在全球的每 1000 條 Levi's 牛仔褲中只出現一條,以維護 Levi's 紅旗作為注冊商標的重要地位,所以,當你發現只有R標志的 Levi's 牛仔褲時,不如動動收藏的腦筋,因為這1/1000 的概率,在全球的市場上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 李維斯 (Levi's) 牛仔,美式文化的象徵:
世人心中,在全球銷售超過35億條的 Levi's 牛仔褲不僅是時尚潮流的引領者,更是美國精神的一個典型服飾代表,帶有鮮明的符號象徵意義:「獨立」、「自由」、「冒險」、 「性感」等。
19世紀的淘金潮讓美國成為冒險者的樂園,也間接造就了美國經濟的騰飛,營造出進取、率性、自由的美式文化,這與當時講究精緻與華麗的「貴族血統」的歐洲文化截然不同。Levi's 為粗獷不羈的淘金工人設計的牛仔褲,恰恰成為了渴望自由、獨立、理想的新生活態度最直接的表現方式。因此,從某一個角度說,Levi's 牛仔褲一出現,就成了一種生活態度的象徵,進而成為美式風格和歐洲大陸文化的分水嶺。
隨著時代和環境的演變,Levi's (李維斯) 被賦予了更多的精神和文化藝術氣質,但 Levi's (李維斯) 最初的野性、剛毅、叛逆與美國開拓者的精神,始終是穿著 Levi's (李維斯) 的人最欣賞的一種生活態度。
1954年詹姆士·迪恩 (James Dean,上世紀50年代的好萊塢性感偶像) 在賣座電影中穿著 Levi's 牛仔褲,Levi's 從此成為「個性與叛逆」的象徵。
Levi's (李維斯) 牛仔雙弧線
Levi's (李維斯) 牛仔皮章
Levi's (李維斯) 牛仔鉚釘
雙弧線、皮章、鉚釘——Levi's (李維斯) 牛仔極具代表性的原創標志
今天,牛仔褲已經成為既可以表現性感、青春、活力,又永不落伍的"時裝"。在全世界所有的牛仔褲品牌中,Levi's (李維斯) 象一棵百年常青之樹,從1873年 Levi's (李維斯) 牛仔褲創始人 Levi Strauss 生產出第一條 Levi's 牛仔褲之日起,Levi's 牛仔褲就天然地同美國的淘金熱、西部牛仔以及美國軍隊聯系在一起,甚至成為美國歷史的一部分。世界上很難有一個服裝品牌能夠象 Levi's 這樣歷經130多年風風雨雨,從一個國家流行到全球,品牌個性始終保持如一,並成為全世界男女老幼都可以接受的牛仔和時裝的領導品牌,這不能不說是 Levi's 品牌創造的一個世紀神話。
◆ 喜歡李維斯 (Levi's) 牛仔的名人:
上世紀50年代,牛仔褲文化伴隨著好萊塢的輝煌時代進軍全世界,詹姆士·迪恩 (James Dean) 身穿 Levi's 牛仔褲在銀幕登場;馬龍·白蘭度、貓王、Rock、麥當娜這些不同時代的風雲人物,都成了 Levi's 的著名擁躉。
◆ 李維斯 (Levi's) 牛仔的官方網站:
http://www.levi.com.cn/
6. 牛仔褲品牌的十大牛仔褲的品牌有名的有哪些..
根本沒所謂的十大 做牛仔褲起家的 除了老牌levis跟lee這種 現在比較有名的是PRPS DSQUARED2 diesel nudie gstar 高價款有MMJ Dior 巴爾曼這些 我說的不全 但是基本涵蓋了目前國外的主流品牌 當然 這些品牌牛仔褲的價格基本都在500-10000不等 看你價位的選擇了
7. 全世界排名前10的牛仔褲品牌
牛仔褲來源於美國西部,勞苦人群為了衣服耐磨耐穿創造出了這樣一個時尚單品。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牛仔褲成為了人手一件的時尚寵兒,也衍生了很多以牛仔褲為生的品牌商。根據中國品牌網的統計全球排名前十的牛仔褲品牌分別是:李維斯Levis牛仔褲、Lee牛仔褲、CK牛仔褲(卡文克萊) 、蘋果Texwood牛仔褲、蘭雁牛仔褲、 旗牌王KIPONE牛仔褲、 黑牡丹牛仔褲、Only牛仔褲、第五街牛仔褲、Wrangler牛仔褲。
9、第五街牛仔褲
這個品牌是美國的老牌子,始於1965年。
10、Wrangler牛仔褲
這個品牌來源於牛仔褲的起源地,美國西部的一個很有名的品牌方。
8. Indigo的圖書品牌
indigo靛藍圖書、書系是陝西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公司重點推出的面向中學生、廣大青專少年的系屬列讀本。已經是較有知名度和受歡迎度的書系。
靛藍圖書包括勵志類、青春文學、適合中學生的心靈讀物、以及校園文學、作文等 。
靛藍書系取自色彩名稱靛藍,英文詞彙是indigo,象徵想像力、創造力、青春活力。靛藍書系在國內已經受到上萬中學生的追捧和歡迎。它是一本切近中學生以及廣大年輕讀者的內心需求,學習需求,成長預期所推出的一個書系。
靛藍書系之靛藍小孩是陝西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公司2010年推出的靛藍系列讀物的第一個閱讀品種。 它每期擁有不同的主題內容,以關注青春時代,生活成長,叛逆個性,自我為主題方向。關注80後,90後的現狀,以及各種尖銳的常見的問題。
「靛藍」(indigo)系列主打出版物《靛藍小孩》第一季已經出版上市。靛藍系列的第一次推出的《靛藍小孩》是面向中學生以及廣大年輕讀者的一本心靈+勵志書。由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