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的介紹
2013年8月16日,財政部以財會〔2013〕17號印發《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該《核算制度》分總則,產品成本核算對象,產品成本核算項目和范圍,產品成本歸集、分配和結轉,附則5章53條,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執行本制度的企業,不再執行《國營工業企業成本核算辦法》。
② 電子行業的成本核算方法
電子行業的成本核算與其他行業的一樣,沒有大區別
核算方法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4.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
(2)國電集團成本核算辦法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的方法
1.設立材料明細帳,按主材,輔材分類
2.確定工時單耗(可以是計劃工時,也可是實際工時)
3.按生產計劃(或作業單)投料
4.匯總直接費用,(動力費,製造費,直接人工費),並按工時分攤費用.
5.按完工產品品種數量結轉完工成本(在產品材料核算可以分步投料或全額投料或約當比例,生產周期短的在產品可以不分攤費用,待完工時時在分攤費用)
6.期初在產+本期投產-本期完工=本期在產(生產成本借方余額)
③ 各行業會計成本核算辦法
商業會計,當月銷售成本就是采購成本,如買了一件產品50,賣了100,那50就是銷售成本,100減去50就是銷售利潤,
注意,成本要跟銷售匹配。如買了a
20,b
30,c
50,當月只賣了b
c,那銷售成本應該是80
如果一個月同一種產品買了很多次,價格都不一樣,那就要用一定的成本核算方法來算發出單價,一般有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等
④ 國營工業企業成本核算辦法》為何以產品為成本核算對象
,財政部制訂印發了《國營工業企業 成本核算辦法》。這個辦法主要是以產品為成本核算 對象,對成本核算的有關間題,作了比較嚴格的規 定。《辦法》為何以產品為成本核算為對象。 1
《國營工業企業成本核算辦法》是《國營企 業成本管理條例》的配套法規,應當以產品為成本核算 對象。1984年3月,國務院發布了《國營企業成本管 理條例》,同年4月,財政部又發布了《國營工業、 交通運輸企業成本管理實施細則》,對於成本核算,都以單獨章節加以規定,首先明確了工業企業成本核算的對象問題。《條例》第三章第十七條:「工業企業……」。《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成本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的……可供出售的產品的產量」。《條例》第二十一條:「產成品和在產品的成本核算,除……一律以月為成本計算期」。這些規定都足以說明,工業企業的成本核算是產品成本的核算。產品成本的核算,從確定成本核算對象和成本項目開始,設置生產費用帳表,進行匯集和分配,最後計算出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形成了較完整的核算程序和方法體系,內容較多,這在《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中,只能規定一些成本核算的原則要求,具體內容必須單獨規定。
⑤ 成本核算的方法急!急!急!
你遇到的困難可能就是成本攤銷的問題。
把當月生產產品所耗用的人工(工資)、材料、費用按照比例分攤、結轉到產品中去。這個比例可以是制定好的消耗定額、或者生產工時、或者簡單地按照數量均攤等。
結轉的方法可以參考一些會計專業書,如果本身在從事商業會計工作,應該很快能完成這個過渡。
初始做的時候,可能會做的粗糙些,做多了就會有進步。生產成本可以設有專門一個會計來從事,而且可以做得很細,沒有哪個人可以說做得分配分攤完全准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