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廣汽集團下調2020年銷量目標
中國網汽車3月20日訊日前,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回由於新型肺炎疫答情爆發,公司將下調今年汽車銷量預期目標,由原來增長8%降至增長3%左右。
數據顯示,廣汽集團2019年累計銷量為2062160輛,同比下滑3.99%。同時,廣汽集團2020年2月產銷量分別為1.73萬輛和1.93萬輛,同比分別下滑82.67%和81.08%。
此外,廣汽集團旗下9家整車生產企業全部復產,總體產能恢復比例約為60%,但受制於湖北省停產原因,廣汽集團復工率很難100%完全恢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較同期減少73.72% 長安汽車發布2月產銷快報
近日,長安汽車正式公布了2020年2月的產銷快報。據統計,長安汽車2月的新車銷量為28763輛,較同期減少73.72%,1-2月累計銷量163342輛,同比下滑34.79%。而2月長安汽車總產量20290輛,較同期減少78.87%。
為了可以進一步扭轉頹勢,2月底長安汽車集團已經進入全面復工復產階段。而在今年長安汽車也將推出5款新車,其中長安PLUS新品系首款轎車——長安逸動PLUS將在3月17日正式上市銷售,而引力系列首款車型長安UNI-T已經曝光在工廠正式下線並將在5月上市,在今年長安新能源也將推出E-Star、E-Life、E-Rock三款產品,均為純電動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12月產銷快報-商用車:2019全年銷量出爐,貨車老大是福田
12月產銷快報-商用車:2019全年銷量出爐,貨車老大是福田,年銷54萬輛遙遙領先;客車老大是宇通,險勝金龍
2020年伊始,部分汽車類上市公司按照慣例紛紛發布了2019年12月份的產銷快報。至此,2019年全年的產銷數據也隨之出爐。本期單獨統計了商用車上市企業的產銷數據,截止發稿時已發布產銷數據的商用車企業共有10家。快來先睹為快吧!(註:上市公司產銷數據系自願發布,因此有的車企雖然是上市公司,但卻不對外發布該項數據。)
?要·點·速·覽
商用車
?北汽福田:2019年銷量54.00萬輛,增長5.45%
?江鈴汽車:2019年銷量28.32萬輛,增長2.66%
?東風輕型商用車:2019年銷量16.01萬輛,增長3.96%
?宇通客車:2019年銷量5.87萬輛,下降3.58%
?金龍客車:2019年銷量5.73萬輛,下降7.55%
?華菱星馬:2019年銷量1.80萬輛,下降11.03%
?中通客車:2019年銷量1.51萬輛,增長14.40%
?曙光股份:2019年銷量7710輛,下降50.61%
⑨安凱客車:2019年銷量5692輛,下降22.42%
⑩亞星客車:2019年銷量5096輛,增長7.33%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同比下降3.99% 廣汽集團2019年銷量公布
日前,行車視線從廣汽集團官方獲取到其2019年的銷量數據,其中2019年12月銷量為186041輛,同比小幅下降0.35%;2019年全年累計銷量方面,廣汽集團累計銷量達到2062160輛,同比下降3.99%。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中汽協公布2月產銷數據,新能源車型銷量怎麼樣
大家都知道,新型冠狀病毒對人們的生產與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疫情期間,汽車經銷商也紛紛延遲復工,銷量下滑似乎已成定局。在3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銷量數據,新能源汽車2月份的產銷分別為9951台和12908台,同比下降約82.9%和75.2%,而這個銷量數據也達到了近兩年來的最低水平。
總結:所以從中汽協公布的2月份產銷數據上來看,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而這主要還是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不過目前我國的新冠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疫情結束更是指日可待,屆時新能源汽車銷量也會逐步回暖。不知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廣汽集團暫不降薪還發加班費!2020年產銷預計增長3%
疫情形勢之下,多家車企最近傳出降薪傳聞。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日前則zhe表示:廣汽集團及旗下整車企業暫不考慮以降薪方式應對當前情況,並將確保工人加班費用的前提下,通過六天工作制追趕產能進度。此外,曾慶洪還表示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和努力,爭取全年穩增長,預計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3%左右。
3月16日,曾慶洪在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廣州市第43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做出了以上的表態。
2019年,廣汽集團全年累計銷量達到206萬輛,同比下滑3.99%。以此計算可以得知,如果廣汽集團預計2020年能增長3%,則其銷量目標具體為212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當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廣汽集團就第一時間捐款捐物支援抗疫,在1月26日便捐出第一批款項,截止目前累計捐款捐物共達3438萬元。除了捐款捐物,為了緩解國內口罩供應緊張問題,廣汽集團利用自身產業優勢,主動投身跨界生產口罩的隊伍中,目前,廣汽集團口罩日產量可達到60萬只,累計產量近一千萬只。
「目前各地區疫情均出現了明顯好轉,算得上市場的利好信號。」曾慶洪指出,如4月疫情得到良好控制,汽車市場在下半年將全面回暖,但全年批發總量仍會有270萬輛受影響,零售總量也將損失約200萬輛;如果疫情反復,預計批發和零售銷量將面臨兩位數負增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同比下滑3.99% 廣汽集團公布2019成績單
日前,廣汽集團公布2019年銷量。廣汽集團1-12月累計銷量達到2062160輛,同比下滑3.99%,其回中12月銷量為答186041輛,同比微降0.35%。
整體看,合資品牌所佔銷量比重最大,但是自主品牌是銷量短板,下滑近30%。另外,廣汽集團在2019年共有2款車型累計銷量20萬台,7款車型累計銷量超過10萬台。廣汽集團2020年的目標是實現全年銷量增長8%。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傳祺2月銷量緊追別克,GS4表現穩如泰山,GA6值得一看
隨著近幾年國產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合資品牌乃至進口車型的質量神話不復存在,再加上當前合資品牌遭遇到越來越多的質量投訴,也逐漸失去消費者的信任。而與之相反的,國產品牌卻在品質方面的表現越來越好,在好口碑的逐漸積累下,消費者也開始更多的選擇購買國產品牌車型!
不輸合資品牌
如果非要在國產品牌中挑一個代表性的車企,那麼廣汽集團無疑是排在前列的。從廣本、廣豐再到我們今天要說的廣汽傳祺,這些品牌無一不代表著同級品牌的品質象徵。這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每年經由消費者投票選出來的,消費者是非常認同廣汽造出來的好品質車型,這點是沒法進行造假的。
要知道傳祺GA6的官方指導價僅為10.88-16.88萬,你很難在這個價位在找到第二台比它更有性價比的中型轎車了,更何況這還是廣汽出品的高品質車型。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GA6的優點,那就是合資品牌同級車型比它貴,國產品牌同級車型的品質不如它,這也是它為什麼如此受消費者歡迎的原因之一!
大俠車談:廣汽傳祺的品牌影響力和車輛口碑,可以說在國產品牌中均能名列前茅,作為廣汽旗下的國產汽車品牌,傳祺是有實力和底蘊來給中國消費者打造出好的汽車,這也是它銷量一直不錯的原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廣汽集團2019年業績報告 凈利潤同比下滑近4成
中國網汽車4月2日訊廣汽集團4月1日公布了2019年業績報告,其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592.34億元,同內比下降17.17%;歸屬容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6.18億元,同比下滑39.3%。
數據顯示,廣汽集團2019年乘用車銷量累計為205.9萬輛,同比下滑3.74%;商用車累計銷量為3660輛,同比下滑60.85%。其中,廣汽本田累計銷量為77.1萬輛,同比增長3.98%;廣汽豐田累計銷量68.2萬輛,同比增長17.59%;廣汽乘用車累計銷量為38.46萬輛,同比下降28.14%。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乘聯會稱二月份汽車銷量同比下降八成
中國汽車銷量出現了近20年以來最大幅度的單月降幅。
乘聯會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量初步判斷為去年同期的20%,同比下滑達到80%。同時,乘聯會也表示,2月份的降幅預計是2020年最大幅度的下滑。
針對批發銷量表現,乘聯會指出汽車產業鏈長,全面恢復生產的條件比較困難;且2月份的特殊因素,導致進貨也可能因運輸受阻而成為經銷商的「長期在途庫存」,經銷商因資金緊張少進貨也是合理選擇。
不過從2月第四周開始,情況正在逐漸走向樂觀。「從第四周開始,經銷商復工率大增,新車上市活動逐步啟動,消費者的購車活動也在加快恢復。」乘聯會稱。
同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調研顯示,截止到3月3日,16家重點整車集團主要生產基地開工率已達84.1%,員工復崗率達到66.5%。汽車製造商的復工生產,一定程度上可以從新車供應方面緩解銷售壓力。
此外,該調研數據顯示,8000多家汽車經銷商的綜合復工率已經達到37.3%,門店復工率則達到了74.7%。《汽車通訊社》在采訪上海奧迪和寶馬4S店的銷售時得知,他們已經於上周(2月第四周)復工。
在生產和銷售逐步恢復的同時,各地政府也在推出相關政策鼓勵「國六」車型和新能源車型的銷售,這對銷量恢復將起到一定刺激作用。
汽車產業在疫情期「停工、停產」的」冰封「狀態已經逐步結束,盡管恢復緩慢,但趨勢向好。至於三月份的表現預測,乘聯會此前曾發文表示,整體車市同比下降幅度在36%左右。
——END——
《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對不遵守本聲明、惡意使用、不當轉載引用《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