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叫自然人股東
自然人股東是相對法人股東而言的,是具有公民身份的個人投資者,在其進行公司的投資以後通過公司所在地的工商局注冊,進行公司股權登記,就成為自然人股東。
股東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從一般意義上說,股東是指持有公司股份或向公司出資者。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有權查閱、參照公司章程、股東會決議記錄、董事會會決議、監事會會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
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公司債券存根、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對公司的經營提出建議或者質詢,董事、管層人員應當如實向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不得妨礙監事會或者監事行使職權。有權知悉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從公司獲得報酬的情況;股東會有權要求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列席股東會議並接受股東的質詢。
Ⅱ 百度公司的最大股東是誰
是德豐傑公司。
網路的主要股東為德豐傑25.8%、徐勇7%、Integrity9.7%、Peninsula8.5%、GoogleIPO前2.6%,因此德豐傑公司為網路的最大的股東。
德豐傑(Draper Fisher Jurvetson, 簡稱DFJ)由Tim Draper作為第三代家族成員所創辦,總部設於矽谷,是全球著名的大型風險投資公司,旗下共管理著超過六十億美元的資本。
(2)百度個人股東擴展閱讀:
德豐傑在美國以投資互聯網領域的早期公司聞名。為了錯開內部競爭,德豐傑全球創業投資基金在美國以投資擴張期的企業為主;而德豐傑全球創業投資基金在亞洲和歐洲市場仍然以早期項目投資。
德豐傑主要是從各個層面幫助創業者制定並且執行正確的戰略來推動創業企業發展的。作為投資方DFJ的主要代表,網路公司董事符績勛表示,德豐傑一直在和Robin(李彥宏的英文名)等人探討網路的商業模式。
德豐傑的市場反應速度非常快,德豐傑在中國有30 多項投資,比如說網路、空中等等。另外,不管什麼樣的業務,我們著眼於長遠的考慮。過去二十年,世界發生了很大變化,所有的科學技術,基因工程、網路、存儲、帶寬等等都在劇烈變化。
德豐傑基金從2000年進入中國起,迄今共投資了11家企業,其中4家企業網路、空中網、分眾傳媒、龍旗通訊先後上市,獲得了令人矚目的回報;其他7家東信網路、龍晶半導體、鼎芯半導體、捷報寬頻、中國博客網、銀河傳媒、開拓天際正在成長期或者發展期。
Ⅲ 個人股東轉讓公司的股權
股權轉讓款,是新舊股東之間的事,與企業無關。
A公司分錄:
借:實收資本--B公司 25.54萬元
貸:實收資本--老闆 25.54萬元
B公司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31.7萬元
貸:銀行存款/現金 31.7萬元
老闆繳納轉讓股權個人所得稅( 31.7-25.54)*20%=1.232萬元
Ⅳ 個人股東和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區別
一個股東,如果不能證明股東與公司之間的資產嚴格分離,承擔連帶責任。
一人股東,不存在傳導問題,除非在有證據證明其中一名股東代持股份。
Ⅳ 哪些人不能做為個人股東
股東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以股東主體身份來分,可分機構股東和個人股東。機構股東指享有股東權的法人和其他組織。機構股東包括各類公司、各類全民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各類非營利法人和基金等機構和組織。個人股東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東。
有下列行為的,不能作為個人股東: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二)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正在被執行刑事強制措施。
(三)正在被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通緝。
(四)因犯有貪污賄賂罪、侵犯財產罪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因犯有其他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三年,或者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
(五)擔任因經營不善破產清算的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經理,並對該企業的破產負有個人責任,企業破產清算完結後未逾三年。
(六)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對該企業違法行為負有個人責任,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後未逾三年。
(七)個人負債數額較大,到期未清償。
(八)法律和國務院規定不得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
Ⅵ 什麼是個人股東
個人股東是和法人股東相對應的。
個人股東是以自然人出資的投資人,法人股東是以企業為出資投資人。
Ⅶ 百度的股權結構是什麼
2005年8月5日網路上市以27美元開盤,首日股價一度摸高150美元,市值最高達50億美元,收盤時股價為122美元,市值達40億美元,創造了一場中國互聯網的完美風暴。
網路的股權結構又如何呢?如何防止重蹈盛大收購新浪股票這種被動的局面呢?
根據李彥宏的講述,網路的股權結構非常合理,網路的發展、運營、日常決策完全掌握在管理層手中。網路成立時,就把股份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為創始人持有,一部分由風險投資者持有,還有一部分是員工持有的股票期權。李彥宏透露,自己最初持股比例為50%,徐勇則為自己的1/3。網路IPO後,總股本擴大為3232萬股,以此為基數,網路高管持有43.5%的股份,處於控股地位,在高管中,李彥宏個人持股22.4%,徐勇7%。李為最大的個人股東。
為了防止其他公司惡意收購(主要是GOOGLE),網路採取了所謂得牛卡計劃的股權設置赴美上市。其具體實施方法是,上市後的網路股份分為A類(Class A)、B類Class B股票。將在美國股市新發行股票稱作A類股票,在表決權中,每股為1票,而創始人股份為B類股票,其表決權為每1股為10票。在這樣的股權結構下,Google在公開市場收購網路的夢想幾乎無法實現。分析人士認為,從理論上講,即使絕大部分股權均被Google收購,但只要李彥宏等創始人大股東所持的股份在11.3%以上,即可獲得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
另據網路招股說明書披露,在上市前的上輪私募中Google實際向網路注資499萬美金,僅獲得2.6%的股權。除Google外,DFJ(Draper Fisher Jurvetsone Planet持股為28.1%,Integrity Partners持股為11%,Penin-sulaCapitalFund持股為10.1%,IDG持股為4.9%。李彥宏作為創始人及CEO持股為25.8%,另一位創始人徐勇則持股為8.2%,其他4位高管共持有網路3.7%的股份,另有5.5%的股份為普通員工所持。
Ⅷ 查詢個人是哪個公司的股東
目前只能查詢到上市公司前十流通股東信息。 其他的非公開信息無法查詢。
通過這內個頁面直接輸入股東容名字可以方便查詢到公開信息的股東資料: http://f10.bestgo.com/query/storage.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