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陷入經營困境 眾泰能否再現皮尺部輝煌
有人說,2019年可能是作為汽車人很難堅持的一年,一切似乎都比往年艱難了不少。比如,國六排放標準的實行,使得不少車企艱難中依然需要加快推出新車的步伐。中國汽車行業在降溫,沒想到的是,屋漏偏逢連陰雨,一場「新冠病毒」的來襲再一次讓中國汽車行業雪上加霜,本來預期就不高的2020年可以說是「太難了」。
之前AM車鏡就有過文章介紹了疫情給中國汽車行業帶來的沖擊,然而隨著目前全球各地的疫情爆發,我想這次中國汽車市場不僅要承受國內疫情的打擊還要承受國際汽車市場的艱難。對於一些陷入危機中的企業來說,則意味著生死存亡的時刻到了。今天AM車鏡就剖析一下一個很久沒有高調的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品牌——眾泰汽車。
熱點事件
近期關於眾泰汽車2019年嚴重虧損的新聞在網路上蔓延,今年1月20日眾泰汽車發布的《2019年業績預告》顯示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60-90億,較上年同期下滑850%-1225%(2018年盈利約8億)。
自主研發為時已晚
如果之前的一些歷程眾泰都踩在了點上,那麼之後的發展之路就並不順利了。眾泰開始拋棄山寨,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了自主研發中,這一點從外觀上就顯而易見。外觀變得更好看了,造型更拉風了,配置更高了,打算沖擊豪華之路。然而為時已晚,同時期的其他國產自主品牌已經走在了前面,而且歷史積淀、造車水平、品牌口碑遠超眾泰汽車。家底子並不厚的眾泰還是放手一搏推出了很多車型來填補SUV細分市場,最新上市的就是2019年3月的眾泰T300小強版了。
不得不提到的大乘汽車
大乘汽車可能很多人沒聽過,但是在2019年上海車展大乘汽車租了一個展台進入公眾視野。當時大乘汽車吸引了我很大的好奇心,因為無論怎麼看都神似眾泰。難道眾泰都被人抄襲了?簡單來說,大乘汽車即原眾泰汽車董事長吳建中帶領「眾泰舊部」新創的一個汽車品牌。數據顯示,大乘汽車2017年進入汽車市場後,當年銷量11528輛;2018年9月發布首款SUV,當年銷量20018輛;2019年全年,大乘汽車銷量為25810輛。如今的大乘汽車也被爆出資金方面存在壓力,而最新上市的車型大乘G60S剛剛於2019年9月推出國六車型。而相比大乘汽車,眾泰汽車2019年不僅虧損嚴重,從去年3月之後再也沒有新車上市,國六車型也一款都沒有推出。
眾泰汽車會離開我們嗎
這里我先要說明,很多國產自主品牌都為中國汽車工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無論背後牽扯怎麼樣的利益鏈,每個時期所經過的每一步都值得被銘記。包括青年蓮花、重慶力帆、上海華普、北汽幻速等等太多的品牌,他們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沒能緊跟時代的步伐而遠去。就像今天的眾泰汽車,很久沒有更新新車了,更新速度慢就會導致被競爭激烈的市場淹沒。而近期的高管相繼離職,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展現出了眾泰汽車的窘境。
AM車鏡總結
眾泰之殤,究其原因,無非是在那個中國汽車野蠻生長的歲月中,「粗放」式發展慣了,錯失了轉型時機。21世紀進入第二個十年之後,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者已不再滿足於「四個輪子加一張沙發」,消費者開始注重品質,這無疑給了眾泰當頭一棒,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國六排放標准施行至今,眾泰旗下尚無一套符合國六排放標準的動力總成,反觀同樣作為國產自主品牌的吉利、長城、奇瑞等車企,基本全系滿足國六標准,這無疑是對於眾泰汽車疏於研發的最大諷刺。
2002-2019,是中國汽車行業騰飛的歲月,作為大宗消費品的汽車也藉此走入尋常百姓家。但時至今日,我們彷彿正在目送那個蓬勃發展的汽車「黃金歲月」離我們遠去,但我更願將其視為埋藏在心底的小美好。我們也珍視每一個中國品牌,無論它的血統,無論它活的怎樣,無論它是否活著。
對於眾泰,我怒其不爭,也哀其不幸,我希望眾泰活下去,希望每一個努力過的中國品牌活下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疫情之下,淘汰賽已經開打
不少地方都將政府參股作為吸引汽車項目的常規手段,有的地方政府還在車企陷入經營困境後通過國有企業或財政資金施以援手,最終可能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無論對整車企業還是上下游企業,疫情無疑大大加劇了洗牌的速度,淘汰賽將會愈演愈烈。現在,應該考慮的是落後產能如何妥善處置,而不是抱薪救火,即續命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眾泰汽車廠家現在還能經營下去嗎
這兩年都知道汽車行業不如以往那樣高歌猛進,整個中國的汽車產銷量連續2年下降,2020年又趕上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對於車市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本來就不景氣的幾家車企甚至面臨被洗牌淘汰的危險。曾經的背影殺手眾泰就是其中之一。
3月17日,眾泰汽車發布公告稱,董事會近日收到了公司副總裁鄧曉明遞交的辭職報告,今後鄧曉明將不再擔任眾泰公司的任何職務。據公告稱鄧曉明因個人原因辭去了公司副總裁的職務。據悉他在任時稅前薪酬為40萬元,但奇怪的是身為副總卻並未持有公司股份。其實這已經不是眾泰第一次副總裁離職。
2019年3月8日,鄧曉明的前任眾泰副總裁陳靜也因為個人原因離開了眾泰。在陳靜的離職報告中可以看出他也從未持有公司股份。其實陳靜算是眾泰的老人,一路從發展部部長,總裁助理干到了副總裁。但這次也選擇了離開。在鄧曉明離職後,3年時間眾泰的副總裁已經換了3位,每一位在位時間只有短短的1年。短期內頻繁的出現高級管理層人事變動,這在哪家公司都是不正常的表現。也側面凸顯出了眾泰目前面臨的壓力。據悉眾泰汽車擬計提商譽減值准備約為60億元。通俗的說就是眾泰面臨60億元的資金缺口壓力。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經營危機。
2020年新冠肺炎的影響,很多車企都加強了管控,眾泰汽車也是直到3月才開始復工復產,疫情期間對於車企影響最大的除了顧客看車人數銳減,對於生產環節,材料的運輸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很多經銷商面臨無車可賣的局面,但是汽車並不像麵包一樣一天就能生產出來,尤其是國六排放標准一公布,眾泰旗下恰好沒有滿足國六排放的汽車。這對於車企來說就是硬傷,在銷量好的廣東,河南等地區誰會花錢買一輛已經淘汰排放標準的車呢?其實眾泰的疲態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了。2018年的時候眾泰全年銷量23.31萬輛,同比下滑25%,距離當年制定的48萬銷售目標差距甚遠。在2019年的時候,銷量僅有11.66萬輛,同比下滑近50%,甚至不如一些明星車款3個月的銷量。
眾泰為何在這幾年快速隕落,幾乎快到了瀕臨破產的地步呢?原因有很多,眾泰認為是受大環境影響,整個汽車行業整體都不景氣,我賣不好也是自然而然的事。銷量不行,公司的營收就大幅下降,經營成本卻逐年上升。連續的虧損讓公司更沒有資金和精力去投入到新產品的開發和老產品的更新方面,如此惡性循環後有了今天眾泰的窘境。
縱觀眾泰的發展歷程,並不是沒有高光的時候,當時憑借克隆高仿合資豪車的造型確實吸引了很多用戶的注意。但同時為眾泰帶來了低端,山寨等代名詞。這兩年汽車行業競爭越來越激勵,再也不是你換個好看的皮囊就能賣出車的年代。很多國產汽車都在加大自主研發,長城的WEY系列和吉利的領克系列都在終端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反觀眾泰在做什麼!培養了自己的一個子品牌君馬,卻還在延續眾泰的老路,並沒有什麼有代表性的車型。後來有推出一個漢龍品牌,造的首款車型又將路虎攬勝的外觀抄了一個遍。這種急功近利的短視思維造成眾泰沒有持續性的產品推出。
如果說沒有新產品推出影響了眾泰的銷量,那頻繁爆出的質量問題成為了壓死眾泰的最後一根稻草,就目前眾泰上市的幾款車型,包括曾經熱賣過的SR9和T700等都在各種投訴平台上榜上有名,發動機異響,變速箱異響,減震系統故障這些都是常見的問題,並不是個例。可見眾泰的產品力確實有問題,也難怪車賣不出去。
總的來說,目前眾泰汽車的經營狀況很不樂觀,面臨如此大的資金壓力和高層頻繁的換人,勢必營銷和生產節奏得不到延續。在這個競爭紅海中能否活下去成為了眾泰急需解決的難題。事實證明,只有像長城,比亞迪等努力正向研發的車企才能活的更長久。市場很殘酷,只有擁有領先技術,拿出有競爭力的產品才可以立於不敗之地。眾泰能否度過難關,我們後期還會持續關注。
D. 蘇州火炬傳遞人有誰
唐衛芳,市體育專業運動隊管理中心教練
周建國,市兒童業余體校教練
蔡建明,市體校教練
顧玉琴,市公交公司職工
朱 萌,東園管理處職工
庄路鳴,蘇州中旅翻譯
吳大偉,艾默生環境優化公司總經理
郭曉紅,蘇州交警支隊警察
周 磊,盛虹集團副總裁
陳德明,太倉退休教師
蔡純鋒,張家港西張派出所警察
蔡小桃,張家港國際購物中心董事長
王群宇,常熟市婦聯主席
王衛東,中誠建材集團總經理
陳靜怡,太倉實驗幼兒園園長
蔣學焦,太倉蔣氏綠色產業合作社社長
張曉敏,崑山市公安局警察
張幗英,崑山震川中學教師
梁 懿,蘇大體育學院教師
沈孝豐,吳江恆達公司總經理
朱其松,木瀆中學教師
王 卉,吳中區文體局公務員
高興元,相城區靈峰村黨委書記
杭 彬,蘇州安利公司職工
是建國,嘉億貿易公司董事長
張曉春,平江新城管委會副書記
吳志祥,同程旅遊網路科技公司副總經理
戴雅萍,市建築設計研究院董事長
王榮昌,彩香街道辦事處書記
陳忠英,市電影放映公司退休職工
亢 越,園區人力資源公司總經理
沈 堅,園區星海學校校長
黃 平,永新置地公司總經理
E. 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的發布公告
繼2014年3月份阿里巴巴認購「文化中國」約60%股份的消息傳出,「文化中國」於2014年05月23日正式發布公告,建議將公司更名為「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並將於2014年6月16日舉行的股東特別大會上,在增發新股、阿里認購、更改公司名稱以及委任董事等方面,由獨立股東進行投票表決。
待表決的內容
公告顯示,「文化中國」此次計劃增發200億新股,總股本將達300億股。2014年3月,阿里與「文化中國」簽訂認購協議,擬以62.44億港元認購「文化中國」約124.88億新股。若認購協議順利通過並落實,阿里的持股比例將達59.83%,「文化中國」兩位執行董事——董平和趙超的聯合持股比例將從26.80%降至10.77%,不過因為此二人被視為阿里的「一致行動人士」,所以相當於阿里在「文化中國」的投票權有望達到70.6%,成為「文化中國」的控股股東。
在公司名稱方面,股東大會建議公司英文名從「ChinaVision Media Group Limited」更改為「Alibaba Pictures Group Limited」,並採納中文名稱 「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為第二名稱,取代現有中文名,公司仍為香港注冊。
除了更名事宜,根據認購協議,「文化中國」6名董事中的4人(即,非執行董事江木賢,獨立非執行董事陳靜、金惠志、李澤雄)須於認購完成後辭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邵曉鋒、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張蔚將出任執行董事,阿里數字娛樂業務負責人劉春寧將出任非執行董事,曾與馬雲就「壹基金」公益慈善有過多次交流的影星李連傑將出任獨立非執行董事。
F. 網報獵豹眾泰、華泰等車企申請破產,這難道又是車企的「免費廣告」
10月10日,網曝一份某股份銀行的內部郵件稱,因媒體報道獵豹汽車、眾泰汽車(3.400, 0.14, 4.29%)、華泰汽車等四家車企年底將進入破產程序,該銀行要求對這四家車企上下游產業鏈情況展開內部風險排查,隨後該郵件在市場廣為流傳。就此,獵豹汽車今日回應媒體稱,進入破產程序子虛烏有。眾泰汽車發表聲明稱此為虛假信息,並已對公司聲譽造成嚴重損害,眾泰汽車已經向公安部門報案。
眾泰汽車則發表聲明稱,「此為虛假信息,已對眾泰汽車的聲譽造成嚴重損害,眾泰汽車已向公安部門報案」。眾泰汽車在聲明中表示,「對於捏造虛假信息並發布者,以及在本聲明發布後繼續傳播虛假信息者,將保留追究其相應法律責任的權利,以維護眾泰汽車的合法權益」。
G. 高盛集團亞太區總裁和副總裁是誰
總裁是:米歇爾·艾萌斯
高盛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趙軍
高盛亞太區董事總經理版 毛向輝
高盛亞太區主管資產管權理的副總裁霍高樂
美國高盛公司亞洲董事總經理李方
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 陳靜儀
高盛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亨利·鮑爾森
美國高盛集團公司副總裁朱順平,2000年,朱順平受聘於紐約華爾街高盛集團公司,任銀行投資公司副總裁。
H. 青島佳業眾泰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青島佳業眾泰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5月2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一般經營項目:國際貨運代理,國內陸路貨運代理等。
法定代表人:陳靜虹
成立時間:2014-05-23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20323014536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青島市市北區依蘭支路8號401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