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中信股份帕爾默

中信股份帕爾默

發布時間:2021-04-17 08:48:38

❶ 中澳鐵礦項目將損失300多億嗎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道路上從來就不缺少荊棘和陷阱,中信泰富中澳鐵礦項目就是其中之一。它不僅吸走了中信巨額資金,還讓其捲入與澳大利亞富商克萊夫·帕爾默(Palmer)日趨激烈的糾紛當中。

據11月24日報道,西澳大利亞最高法院近期就中國企業迄今為止最大的海外「綠地投資」項目——中信泰富中澳鐵礦項目(SINO)的專利案做出了判決。西澳法院稱中信需向帕爾默的Mineralogy公司賠償2億澳元(約合人民幣10億元),此外還要在未來30年每年向Mineralogy支付2億澳元(約合人民幣10億元)特許使用費,合計下來,中信將損失300多億人民幣。

9月16日報道稱,近年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背景下,「走出去」或「出海」已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的選擇。然而,海外收購是一項高風險的長期投資活動,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失敗的項目,交了大量學費。中資在澳大利亞的實際情況似乎也如此。澳洲中國商會介紹稱,在澳的中資國企大多並未獲得預期收益,盈利的並不多,虧損似乎是常態。

深入觀察中國企業的國際化軌跡,可以看出目前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總體水平還處於初級階段,國際化進程上經歷著跌宕起伏,而國際化成熟度仍然偏低。中國國企全球化的速度尚落後於亞洲一些國家的企業,中國企業在真正成為全球贏家之前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國資海外並購實質有各種各樣的目的(或是資源控制型、或是市場搜尋型、或是財務回報型),內保外貸、債務融資等金融手段的運用,也不乏從中外金融制度和市場差異中獲得制度性套利收益之動機,但無論如何,任何一項商業活動,最終仍必須滿足「利潤原則」,否則高成本、長期虧損的海外並購不論其影響多麼巨大,總是不可持續的。能力與理智是海外並購的基本前提。

❷ 求歷史大神提供可分析的工業革命期間資料!急!

《世界近代工業革命》 許永璋 1986 遼寧人民出版社
《工業革命》 R.R.帕爾默 2010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工業革命220年》 王華新 1990 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英國工業革命史》 林舉岱 1979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外文明同時空——晚清民初vs工業革命》 林言椒 2009 上海錦綉文章出版社
《英國的工業革命與工業化》 高德步 2006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技術史-第III卷-文藝復興至工業革命》
《技術史-第IV卷-工業革命(約1750年至約1850年)》 查爾斯。辛格 2004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英國工業革命》 王民同 1980 商務印書館
《兩次工業革命概述》 周友光 1996 武漢大學出版社
《瓦特傳:工業革命的旗手》 安德魯。卡內基 2012 江西教育出版社
《英國工業革命》 王芝九 1955 通俗讀物出版社
《第三次工業革命》 傑里米。里夫金 2012 中信出版社
《世界文明史-後篇從工業革命到現代》 Philip L.Ralph 2009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次工業革命》 日本經濟新聞社 2000 牧村圖書公司
《工業革命的主角》 鄭延慧 1999 湖南教育出版社
《推動歷史進程的工業革命》 劉笑盈 1999 中國青年出版社
《從北京回望曼徹斯特英國、工業革命和中國》 皮爾。弗里斯 2009 浙江大學出版社
《蒸汽機打出的天下:英國工業革命》 張萬合 1995 長春出版社

❸ 澳大利亞首富是誰

克萊夫-帕爾默
首富名叫克萊夫-帕爾默(Clive Palmer),是一位55歲的商人,輕駕車賽愛好者,和有作品發表的詩人。周六(2月6日)他宣布了與中國進出口銀行(Export-Import Bank of China)達成的一項協議,根據這項協議,中國進出口銀行將為他提供修建超大型煤礦所需80億美元資金中的56億美元。煤礦名為「中國第一(China First)」,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目標是滿足中國日益增長的煤炭需求。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China Power Investment Corp.)同意在20年內每年從該項目購買3,000萬噸煤炭,這進一步增強了煤礦得到開發的可能性。
煤礦如果投入運營,它將對目前年產值3500億美元的全球煤炭市場產生重大影響。按照規劃,這個煤礦一年將產出4,000萬噸電煤。分析人士預計,今年中國將進口9,000萬噸或更多的煤炭。
項目如果順利,還將意味著世界大宗商品行業重新進行大膽冒險。2008年全球衰退襲來之時,礦企將各種項目束之高閣。而當大宗商品價格從過去18個月的低位反彈過後,很多礦企仍然不太敢於重新啟動各種高成本的規劃。
與中國進出口銀行達成交易後,帕爾默還需要至少籌措24億美元資金。
他希望通過讓自己牢牢掌控的公司Resourcehouse Ltd.上市來籌集資金,這家位於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的公司控制著China First的權益。Resourcehouse本計劃於去年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但遭到延遲,預計最早將在下個月重啟。
項目的建設預計將由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Metallurgical Corp. of China)承擔。上個月,這傢具有政府背景的材料、工程和建築集團公司向帕爾默支付了2億美元資金,換取Resourcehouse公司4%的股權。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政府已經表露支持態度,使China First的審批走上了快軌。在過去一年,因擔心中國在澳大利亞自然資源行業擁有過多權益,澳大利亞政府否決或推延了其他一些中資礦業投資項目。
但到目前為止,這種擔心被開發China First的樂觀前景所掩蓋。這個位於昆士蘭州中部加利里盆地(Galilee Basin)的煤礦項目預計將給澳大利亞農村地區帶來大量就業崗位,而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資金,項目可能一直得不到開發。
但項目也面臨著較大的物流障礙。煤礦床離海岸線有490公里的距離,而分析人士曾稱,如果修建一張把煤炭運往昆士蘭東北海岸一處港口的鐵路網,那麼項目的利潤率將不及澳大利亞其他煤礦。
澳大利亞主要經紀商RBS Morgans駐布里斯班的分析師薩托爾(Tom Sartor)說,盡管有中國的支持,China First要求如此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和資本支出,以至於帕爾默在Resourcehouse上市中尋求的30億美元融資看起來並不夠。薩托爾說,帕爾默去年在收購位於布里斯班的Waratah Coal交易中獲得了China First的資產,當時該資產的估值不到1億美元。
帕爾默不理會外界的懷疑之聲。他最近在接受采訪時,稱這個項目是「世紀性項目」,並說中國的興趣表明了該項目的強大實力。他計劃今年開工建設,2013年開始投產。
帕爾默與中國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近幾年又擴大了在中國的商業關系。孩童時代住在中國的時候,他曾見過毛澤東和中國末代皇帝溥儀。
他乘著上世紀80年代昆士蘭黃金海岸(Gold Coast)的房地產飛速發展獲得了第一桶金,29歲退休時已經擁有約3,500萬美元。
1986年他復出工作,完成的一樁交易為他如今90億美元的投資帝國奠定了基礎——他收購了澳大利亞西部偏遠地區皮爾巴拉(Pilbara)的一座低等級大型鐵礦床。在皮爾巴拉佔有主要地位的礦業巨頭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力拓(Rio Tinto)對等級如此低的礦床的價值不屑一顧。這樣的礦床需要高成本的處理過程,才能使鐵礦石能夠被國際鋼鐵企業利用起來。
經過了20年的努力和數次失誤,那次收購的回報開始於2006年顯現出來。2006年,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Citic Pacific Ltd.)同意為今後的生產每年支付特許開采費。
帕爾默說,經過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不過我們還是成功了。
他說,這要取決於你的眼光有多遠,你准備為獲得回報等待多久,以及你是否夠勇敢、為失敗做好了准備。

隨著資產的膨脹,帕爾默買下了一個澳大利亞足球隊,去年被澳大利亞知名商業雜志《BRW》評為澳大利亞首富。

❹ 中信泰富的主營業務是什麼和中信證券,中信銀行是什麼關系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中信泰富」)的業務集中在香港及廣大的內地市場,業務重點以基建為主,包括投資物業、基礎設施(如橋、路和隧道)、能源項目、環保項目、航空以及電訊業務。另外,透過其全資附屬機構大昌貿易行有限公司及慎昌有限公司進行貿易及分銷業務。 集團在港擁有多項物業項目,包括大型住宅及優質商用物業。於一九九七年,公司的總部大樓「中信大廈」更於中區海旁落成,為香港海濱的重要標志。
中信泰富斥巨資,分兩次從澳大利亞富豪克萊夫·帕爾默(Clive Palmer)手裡買下西澳普雷斯敦(Preston)磁鐵礦20億噸資源量大約25年的開采權,並有權再獲得40億噸資源量的開采權。
中信泰富於香港注冊成立,現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並為恆生指數成份股之一。中信泰富之最大股東為中國國際信託投資(香港集團)有限公司,是北京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
在由全球領先的財經雜志《巴菲特雜志》、《世界經濟學人周刊》和世界權威的品牌價值研究機構——世界企業競爭力實驗室聯合舉辦「2009年(第六屆)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中信泰富憑借優秀的市場業績和良好的品牌印象,榮獲「中國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獎,為中國企業奏響華彩樂章。
中信泰富與中信證券、中信銀行都是中信集團的下屬子公司。
中信銀行原稱中信實業銀行,創立於1987年,2005年底改為現名。中信銀行是中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之一,總部位於北京,主要股東是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第一大股東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信證券與中信銀行、中信信託、信誠人壽保險等公司共同組成中信控股之綜合經營模式,並與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共同為客戶提供境內外全面金融服務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前稱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公司,英文為CITIC Group),是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准,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主要業務集中在金融、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

閱讀全文

與中信股份帕爾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蘭格網北京廢鋼筋價格 瀏覽:633
2019年4月最新貸款基準利率 瀏覽:872
獅橋融資租賃總公司 瀏覽:819
伊朗的外匯管制 瀏覽:794
紅棗主力期貨 瀏覽:404
股票平權 瀏覽:544
紅棗期貨的紅棗規格 瀏覽:65
信託收稅嗎 瀏覽:58
民融資租賃 瀏覽:716
投資2萬億美元 瀏覽:409
長信基金總經理 瀏覽:753
白領投資攻略 瀏覽:438
境外匯款不到賬 瀏覽:59
期貨財經要聞 瀏覽:954
天齊鋰業貸款利息 瀏覽:750
期貨鐵礦投 瀏覽:749
君弘一戶通怎麼買股票 瀏覽:151
60元理財卡 瀏覽:517
股票不分紅價格也不漲 瀏覽:788
蘇交科股票千股千評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