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一五規劃,國資委將全部央企劃為三類:重點類企業30戶、關注類企業46戶、一般類企業70戶。求具體分類列
國資委調整中央企業安全生產監管類別,中石油、中海油等33戶央企為第一類企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等66戶央企為第二類企業。
國資委網站11月9日消息,國資委近日發布通知,調整中央企業安全生產監管類別。其中,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等33戶央企為第一類企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等66戶央企為第二類企業,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中紡集團公司等27戶央企為第三類企業。具體如下:
中央企業安全生產監管分類表
第一類企業(33戶)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第二類企業(69戶)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中國鹽業總公司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恆天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
東風汽車公司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
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印刷集團公司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中國鋁業公司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彩虹集團公司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華僑城集團公司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西電集團公司
中國節能投資公司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第三類企業(27戶)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中紡集團公司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
中商企業集團公司 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 中國林業集團公司
中國華星集團公司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珠海振戎公司
中國輕工集團公司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中國工藝(集團)公司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
(0)(0)評論此篇文章其它評論發起話題相關資訊財訊論壇請輸入驗證碼公司
華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中國遠東國際貿易總公司 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中國郵電器材集團公司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註: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中國包裝總公司、中國農墾(集團)總公司由託管企業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比照第三類企業執行
國資委扶持整體上市30戶中央企業及相關上市公司名單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000777;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600879,600118,000063,600343,600151;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600482;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600990,600850;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601808,600583;
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000922;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600005;
中國鋁業公司:601600,000612,600472;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600508;
中國材料工業科工集團公司:002080,600970,000877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600161;
中國恆天集團公司:000902,000666,600061;
華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000036,000018;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600058;
中國糧油食品(集團)有限公司:000031,600737,000930;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600056;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600500;
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000920,600458;
國家電網公司:600406;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600011,600863;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600900;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600428,601919;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600026,600896;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000024,00039,601872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600886、601918、600962、600061
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中旅」)的前身為香港中國旅行,創立於1928年,1953年由中央人僑務委員會正式接收。經過改革開放後的加速發展,香港中國旅行逐步成長為以旅為主業、多元化經營的企業集團,並於1985年10月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2年11月,港中旅旗下旅業務在香港上市,成立了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中投)。1999年4月,港中旅與僑辦「脫鉤」,同年12月列為中央管理,現為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國有大型骨幹企業。
魯中冶金礦業集團公司: 魯中冶金礦業集團公司是一家集采礦、選礦、磁材、軋鋼、運輸、機修、建安為一體的國家大型獨立礦山企業,始建於1970年,隸屬中央管理,群關系歸上海市領導。公司地處山東省中部、泰山東麓的新興工業城市---萊蕪市,佔地4.5平方公里。公司為適應市場經濟、謀求更大的發展,確定了「優化主業保生存,開拓新業求發展」的戰略,大力開展二次創業。目前,公司已形成鐵精礦、鋼材、直還鐵、錳鋅鐵氧體磁材、釹鐵硼磁材、銅材等多元產品結構的大型現代化企業。
中國地質工程集團公司: 中國地質工程集團公司(簡稱中地公司,英文簡稱 CGC)於1982年經中華人和國批准成立, 在國家工商行管理局登記注冊,現注冊資本貳億貳千捌佰萬人幣, 系中央管理企業。公司具有國家建設部核準的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及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國土資源部核準的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甲級及施工甲級資質,國家建設部核準的甲級工程設計證書、甲級工程勘察證書及乙及城市規劃設計證書,國家環保總局核準的全國乙級環境工程設計證書,中國室內裝飾協會核準的室內裝飾企業施工甲級資質證書等,並於1997年,1999年分別通過了ISO--9001,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名列中國外經企業50強。
公司總部設在北,在亞洲、非洲三十餘個國家設有經理部、辦事處、代表處和項目組,在中國國內有三十餘個子公司、分公司。多年來,公司憑借豐富施工管理經驗和先進施工技術,在國際國內承攬各類水渠水壩、道路橋梁、隧道井巷、鑽探樁基、打井供水、水利電力、環保、農田灌溉與改造、市建設、用建築等工 程以及礦產勘查、資源評價、遙感遙測、區域地質、地球物理與地球化學勘查等各類地質工程;公司承擔國家對外經援項目和提供各類技術咨詢服務,具有勞務輸出權;公司享有廣泛的進出口貿易權,可自營或代理除國家有特殊規定外的所有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可開展「三來一補」進料加工業務,有權經營對銷貿易和轉口貿易;近年來在礦業開發方面也屢有建樹,公司兼營房地產開發業務。
公司實力雄厚,擁有一批國際水準的高級專家,具有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員工占公司員工總數的80%;擁有數百台(套)先進精良的施工設備與機具。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建總公司)組建於1982年,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策,是為數不多的不佔有大量的國家投資,不佔有國家的自然資源和經營專利,以從事完全競爭性的建築業和地產業為核心業務而發展壯大起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
二十多年來,在中央直接管理下,在上級機關的正確領導和會各界的熱情幫助之下,中建總公司忠誠實踐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國內外市場中,敢於競爭,善於創新,經公司幾代領導和全體員工的辛勤勞動和努力工作,使中建總公司發展壯大成中國最大的建築企業集團和最大的國際承包商,穩居世界住宅工程建造商第1名,同時也是世界上物化勞動量最大的企業之一。中建總公司從1984年起連年躋身於世界225家最大承包商行列,2005年度排名國際承包商和環球承包商第17位。2005年8月,國資委首次公布央企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中建總公司列25家A級企業名單之中,是唯一一家建築企業。中建總公司每年為會創造約70萬個工作崗位,相當於約70萬個家庭200萬人員在中建總公司的帶動下奔向小康,為中國會的和諧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建總公司從1994年起連續被評為中國500家最大服務企業國際經濟合作類第一名。自1982年公司組建到2005年8月,承接合約額8.6千億元人幣(以下同),完成營業額7千億元,其中境外約佔30%。2005年公司的資產總額已超過千億元,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建築業翹楚。中建總公司從科技領先展現競爭實力,在「神舟」號載人航天實驗飛船工程中,其「火箭垂直總裝測試廠房綜合施工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截止到2004年,總公司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及發明獎31項,各類省部級科技進步獎近500項,獲得中國建築業最高獎——魯班獎80項。
中建總公司以承建「高、大、新、特、重」工程著稱於世,「中國建築」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建築業行業品牌。公司在國內和國際上完成了一大批工期要求緊、質量要求高、難度要求大的大型和特大型工程,並先後在深圳國貿大廈和信興廣場的建設中,創造了兩個彪炳建築業史冊的施工速度,一些項目已成為當地標志性的建築物。中建總公司與世界一流承建商合作的香港新機場客運大樓被國際權威組織評為二十世紀全球十大建築。本世紀初連奪為世人所矚目的「世界第一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中央電視台新址工程。
面對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中建總公司正以嶄新的理念、科學的管理和優質的服務,嚴格遵循「國際化、集團化、科學化」的發展思路,著眼於建設現代企業制度,優化資源要素配置,積極抓好企業的產權結構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奮力向世界一流的跨國企業邁進!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國北車集團公司)是經批准在原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大型骨幹企業,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領導和監管。
中國北車集團公司注冊資本為人幣81.6億元,總部設在北,2006年末資產總額303億元,成員單位包括14個全資企業、9個控股企業和4個參股企業,職工10萬餘人。集團公司堅持「一業為主,多元經營,立足鐵路,面向全國,走向世界」 的經營方針,主要經營鐵路機車車輛、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鐵路起重機械、各類機電設備及部件、電子電器與環保設備等產品的開發設計、製造、修理。集團公司匯集了一大批機車車輛專業及其他學科技術人才,技術開發實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國家級重大科研成果,骨幹企業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機械加工、鑄鍛、鋼結構製造和組裝、電機電氣等有顯著優勢,目前,集團公司擁有年新造電力機車370台、內燃機車460台、鐵路客車和動車組2300輛、城市軌道車輛1100輛、各型貨車26000輛,年修理電力機車260台、內燃機車600台、客車2500輛、各型貨車32000輛的能力,同時具有較強的配件配套生產能力。鐵路機車車輛和城市軌道車輛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並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北車集團公司的戰略願景是,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本為紐帶,大力實施結構調整、資源整合,構建新的集團管理與控制模式;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轉換經營機制;堅持技術引進與自主研發相結合,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實力北車、活力北車、凝聚力北車」,實現「掌握世界一流技術,生產世界一流產品,建成世界一流基地」目標,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企業。
中國北車集團公司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幾年的不斷努力,到2010年,主要產品技術指標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經營效益、勞動生產率、資源節約等指標大幅度提升,集團公司內部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業務運作協調規范,形成較強競爭能力,藉助資本市場擴張業務的能力基本具備,成為以軌道交通運輸裝備製造業為主、多元化經營,國內領先、國際知名企業。到2015年,成為國際軌道交通市場的主要競爭力量,多元化發展格局進一步深化,使北車集團公司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排名不分先後)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中國鋁業公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寶鋼集團公司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東風汽車公司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神華集團公司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
序號 企業(集團)名稱 序號 企業(集團)名稱
1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65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2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66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3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67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
4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68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5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69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
6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70 中國輕工集團公司
7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71 中國工藝(集團)公司
8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72 中國鹽業總公司
9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73 華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10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74 中國恆天集團公司
11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75 中國中材集團公司
12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76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
13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77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14 國家電網公司 78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15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79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16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80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17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81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18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82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19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83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20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84 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21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85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22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86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23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87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24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88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5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89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26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90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27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91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
28 東風汽車公司 92 中國中紡集團公司
29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93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30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94 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
31 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 95 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
32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96 中國林業集團公司
33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97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34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98 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
35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99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36 中國鋁業公司 100 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
37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101 珠海振戎公司
38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102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39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10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40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104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41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105 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
42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106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
43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107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44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108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
45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109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46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110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47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111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48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112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49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113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50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114 中國印刷集團公司
51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115 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52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116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
53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117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54 中國節能投資公司 118 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55 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 119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56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120 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57 中商企業集團公司 121 彩虹集團公司
58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 122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59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23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60 中國華星集團公司 124 華僑城集團公司
61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125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62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126 中國西電集團公司
63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127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64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128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⑵ 2010年(首屆) 中國新能源企業30強 的上市公司是哪些
30強中已經的上市的公司:
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 美國紐交所上市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內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海外上市 具體不詳
蘇州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海外上市 具體不詳
江蘇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 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附:30強企業名單公司名稱 + 入選理由:
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
尚德是中國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商之一。作為全球及中國光伏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在光伏自主技術創新以及國際市場開拓方面取得了公認的成就。尚德是第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光伏企業,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比亞迪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比亞迪是全球最大汽車動力電池供應商之一,是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跑者。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比亞迪在鋰電池及電動汽車研發領域引領國際先進水平,並且率先生產出雙模純電動和純電動汽車,在電動汽車行業處於領先地位。該公司獲得了投資大師巴菲特的親睞。
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華銳是中國最大的風電整機生產企業,中國風電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在大功率風電機組及海上風電方面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風電機組製造的國產化作出了很大貢獻。華銳也是全球最大的風電設備供應商之一。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風科技是中國風電行業的先行者,堅持自主研發,具備3MW風機的自主研發技術,為推動中國風電產業發展做出很大貢獻。金風是行業內第一家上市的風電企業,推動了行業的發展。金風還是全球最大的風電設備供應商之一。
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英利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縱向整合企業之一,中國光伏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以垂直整合產業鏈取得了行業領先優勢。英利積極投身參與公共事業,累計向邊遠地區捐助1500萬元,很好地履行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賽維LDK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矽片生產商。在光伏晶硅原料和矽片領域具備國內領先的規模和技術水平,通過產業鏈縱向延伸進一步確立了行業競爭優勢。該公司在2009年成功投產萬噸級高純硅項目,打破了國外在此項技術上的壟斷。賽維LDK是較早在海外上市的新能源企業之一,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
黃明是中國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商之一,國內光熱產品行業的龍頭企業,近年來在光伏及節能建築領域不斷創新開拓,成為國內新能源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
中航惠騰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惠騰是中國最大的風機葉片生產商,全球知名的葉片生產商之一。其大型風機葉片已經打入國際市場。該公司在開發新產品的過程中,從產品設計、工藝到模具研製、試驗檢測等各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關於風電葉片的科研成果,同時也擁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使企業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具備了絕對優勢。
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明陽風電是中國排名靠前的知名風電企業,中國民營風電企業中領軍者之一。該公司研發的超緊湊型風機技術為今後大功率風電機組的研發提供了技術基礎。明陽風電獲得多家國際著名VC投資,即將登陸資本市場。
蘇州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阿特斯是中國光伏產業著名企業,是行業內較早在海外上市的新能源企業之一,近年發展速度很快,其產能在行業中排名靠前。該公司研發的UNG硅組件系列已正式下線,新產品正式投放市場,填補了光伏市場的空白,有利於光伏電池的成本下降。
江蘇太陽雨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太陽雨是中國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供應商之一。產品已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2008年,憑借 「保熱牆」技術,太陽雨為行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哈丁博士也因此榮獲世界太陽能行業最高獎「霍特爾獎」。
合肥陽光電源有限公司
合肥陽光是中國最大的逆變器生產商,技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擁有逆變器行業國內唯一的自主創新技術,為解決光伏和風電並網提供了關鍵性解決方案。
晶澳太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晶澳是較早海外上市的光伏企業之一,國內光伏產業領軍企業之一。晶澳在單晶硅電池領域具備國際一流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競爭力。該公司堅持自主研發,單晶硅電池轉換效率達到了18.7%,在全球大規模光伏電池生產商中處於領先水平。
湘電集團有限公司
湘電集團是國內電力和新能源裝備領域的領先企業,開創中國機電產品的多項第一,在風電直流電機等技術領域位居國內前列。該公司是我國機電一體化裝備製造的骨幹企業,在我國大功率風電機組研發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中廣核是國內核電運營的重點企業之一,同時也大規模投資建設風電、並網光伏電站,是國內領先的清潔能源綜合服務集團。
新奧集團
新奧是中國最早致力於清潔能源的民營企業之一,國內領先的新能源綜合技術研發服務企業,在生物質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領域具備國內一流的技術水平。新奧還是國內最大的城市燃氣運營商之一。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天合光能是國內晶硅電池領域領先的企業之一,是光伏建築一體化領域的領先者。天合光能積極開拓下游應用市場開發,由其研發的原材料回收及廢料專有加工技術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符合低碳經濟理念。是行業的推動者之一。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中核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核能企業之一。擁有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是中國核科技工業的主體,同時也是我國核工業發展的核心保障力量。該公司是我國核電行業的領軍企業,目前已完全具備了四代核電技術的研發能力。今年該公司第四代核能技術獲重大突破,實驗快堆首次臨界。
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龍源電力是中國最早從事新能源開發的電力企業之一,目前是國內最大的風電運營商。在我國風電並網發電突破和生物質能開發方面,建立了從發電到服務的整合化核心競爭力。到2009年底,該公司的風機裝機總量達到亞洲第一,世界第五。
保利協鑫能源公司
保利協鑫是中國領先、亞洲第一、世界知名的多晶硅生產商。是中國光伏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
勝利油田勝利動力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勝動集團是我國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燃氣發電機組生產企業,該企業具有強大技術研發團隊,成功研發了適用於低濃度煤層氣、沼氣、秸稈燃氣等系列燃氣發電機組。
南京高精齒輪集團有限公司
南京高齒是中國最大的風電齒輪箱供應商之一。國內生產風力發電主傳動及偏航變槳傳動設備主要廠商,在大功率風機齒輪技術方面取得國內領先水平。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大唐集團是我國最大的電力企業之一,擔負著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的重任。作為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大唐集團近年來在清潔煤利用、生物質能、光伏和風力發電、碳交易等新能源相關領域表現突出,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的清潔能源集團
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
正泰太陽能是國內非晶硅薄膜電池行業的領先企業之一,通過吸收國際先進技術突破技術瓶頸,在薄膜光伏領域取得領先水平。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杉杉科技是中國第一、世界最大的鋰電池正負極材料供應商之一,是汽車動力電池重要的材料供應商。杉杉科技從鋰電池負極材料起步,相繼建立起鋰電池正極材料、電解液等完整鋰離子電池材料生產線。致力於成為動力電池領域全球領先的企業之一。
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通客車是中國新能源客車的領跑者。是我國唯一一家純電動及混合動力大型客車的生產企業。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中電投集團是五大發電集團之一,清潔能源已佔集團總發電量30%,居五大發電集團首位。中電投還是電力裝備行業的重點龍頭企業,為我國智能電網建設的裝備升級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華能是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除在火電清潔煤利用領域取得新的突破之外,同時在新能源領域積極拓展。近年大規模投資風能和太陽能電站,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的清潔能源集團之一。
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億晶光電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具備垂直一體化的光伏企業,其電池片產量已躋身全國前十位,是全球最大的單晶垂直一體化光伏企業。2009年,億晶光電榮獲福布斯「2009中國潛力企業榜」。該公司自行研製的低成本高效率太陽能電池銀漿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際壟斷。該公司在國內主板上市。
江蘇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
林洋新能源是國內光伏產業著名企業,是一家集硅棒、矽片、太陽能電池片、電池組件、BIPV的研發、系統集成於一體的國內領先企業之一。公司於2006年12月21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公司產品質量均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居行業前列。
⑶ 中科大有幾家上市公司
截止至2020年7月中科大共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別是:
600551時代出版,2689.91萬股,佔比5.32%,位列第二大股東;
002230科大訊飛,8349.78萬股,佔比3.99%,位列第三大股東;
300520科大國創,710.31萬股,佔比3.51%,位列第四大股東;
300222科大智能,1385.10萬股,佔比1.90%,位列第八大股東。

(3)國家科技進步獎名單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中科大一般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
由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學方針,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學家;
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後,學校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新舉措;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
截至2019年11月,學校有20個學院(含6個科教融合共建學院)、33個系以及蘇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附屬第一醫院等;
有12個國家級科研機構、4個國家重點科技基礎設施和62個院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
⑷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榮譽
2013年榮登「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百佳榜」
2012年蟬聯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百佳獎
2011年再獲「RFID中國網」年度評選五項大獎
2010年榮登「中國軟體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榜
2009年入選全球IT百強企業
2009年喜獲「中國廣播電視科技創新系列獎項」三項大獎
2008年榮獲中國RFID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稱號
2007年榮獲「中央國家機關文明單位」稱號
2006年全國納稅百強企業
2006年全國信息化先進單位
2000年至2006年連續七年進入「電子信息百強企業」
2001年至2006年連續六年被評為「中關村技術經濟20強」
2001年至2006年連續六年進入「北京市海淀區納稅50強」
2003年至2006年連續四年被評為「納稅信用A級企業」
2006年被評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十五」科技創新工作先進集體
2005年榮獲中國企業聯合會及中國企業家協會授予的「2005年度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優秀企業稱號」
2005年度中央國家機關文明單位
2005年度全國企業信息工作先進集體
2005年度技術創新先進企業
2005年公司被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評為中關村科技園區2004年度「經濟二十強」企業和「五年上一台階」海淀園「二十強五連冠企業」,防偽稅控系統被評為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2004年度「百項表彰拳頭產品」
2005年榮獲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頒發的首屆「中國電子企業質量百強排行榜」卓越績效模式推進獎
2005年公司在北京市統計局2005年度企業景氣調查中被評為先進單位
2004、2005年度全國用戶滿意企業和質量先進單位
2005年度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百強企業第15名
2005年度中國上市公司百強企業第28名2003年度中國上市公司百強第82名
2004年被評為全國電子政務百強企業第2名
2004年被評為全國二十家優秀系統集成商之一
2004年被評為全國用戶滿意企業和質量先進單位
全國信息產業系統先進集體
科技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中國優秀發明專利獎

⑸ 中國最高科學獎獲得者及其簡介~~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被授予2000年度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位雜交水稻專家的研究成果,不僅使中國率先在世界上實現「超級稻」目標,還對解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糧食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育成「超級稻」一直是世界育種專家的夢想。中國一九九六年提出「超級稻」育種計劃,由袁隆平主持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展開對「超級稻」的協作研究。
袁隆平和課題組其他人員的研究和技術推廣工作使「 超級稻」連續三年在全國近十個省大范圍試種,平均畝產達到800公斤。基於這一成果,中國在1999年宣布在世界上率先育成超高產雜交水稻—— 「超級稻」。在雲南試種的50畝「超級稻」,有一畝產量高達1137公斤,創下世界水稻單產的最高紀錄。
如今,袁隆平身兼多職,任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等。
這位自稱農民的雜交水稻專家,1930年9月生於北京。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農學系之後,袁隆平 一直從事農業教育及雜交水稻研究,曾任湖南省農科院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農學會理事、中國作物學會副理事長、全國科協常委;曾被聘為農業部雜交水稻技術顧問、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和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
60年代以來,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國在矮桿水稻、雜交水稻育種和超級雜交水稻育種上三次領先世界水平。前兩階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國推廣後,中國的水稻單產從400公斤左右提高到600公斤左右,近20年內為全國增產糧食3000多億公斤。
70年代初,袁隆平發表了水稻有雜交優勢的觀點,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種的禁區。國際上的同行們稱袁隆平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成就主要表現在雜交水稻的研究、應用和推廣上:
1960年發現天然雜交稻株表現出明顯的雜交優勢。
1964年提出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觀點,並開始水稻雜交研究。
1973年與他人合作實現了雜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強優勢雜交水稻。
1974年突破制種難關,研究出一套秈型雜交水稻生產技術,使中國雜交水稻研究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培育成功秈型雜交水稻的人。
1976年至1987年間,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種植面積累計達到11億畝,增產稻穀1000億公斤。
1976年,雜交水稻作為中國第一個農業技術專利轉讓美國。
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榮譽:
1979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1980年至1981年,赴美任國際水道研究所技術指導。
1981年獲新中國建國以來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
1985年獲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傑出發明家」 金質獎章。
1987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科學獎」。
1988年獲英國朗克基金會「朗克基金獎」。
1989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1991年受聘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首席顧問。
1993獲得美國菲因斯特拯救飢餓獎。
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獲聯合國糧農組織頒發的「糧食安全保障榮譽獎章」。
1996獲首屆「日經亞洲技術開發大獎」。
1997年在墨西哥獲得「先驅科學家」榮譽稱號。
1998年獲「日本越光國際水稻獎」。
1999年經國際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為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2000年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 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網定價發行。這是中國證券市場首次以科學家名字命名上市公司和股票。
2000年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高等院校「袁隆平科技學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譽院長。這是中國首家以科學家姓名命名的高等院校。
袁隆平是國家高科技「863」計劃生物技術的學科帶頭人,撰有《雜交水稻制種和高產的關鍵技術》、《雜交水稻培育的實踐和理論》等論文,主編《雜交水稻》一書。
雖年屆70,袁隆平仍然活躍在科研和生產第一線,工作之餘他的愛好是看書、聽音樂和拉小提琴。
⑹ 做國產資料庫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1、萬里開源
北京萬里開源軟體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10月,是專注於國產、自主可控資料庫及Linux操作系統產品研發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通過與MySQL、TurboLinux的技術積累及自主研發與應用經驗,萬里開源資料庫及操作系統產品在功能、性能、穩定性、易用性等方面均處於行業先列,並應用於能源、通信、金融、政府、交通等多個行業。
2、中興通訊
中興通訊是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信息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於1985年,是在香港和深圳兩地上市的大型通信設備公司。公司通過為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信運營商和政企客戶提供創新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讓全世界用戶享有語音、數據、多媒體、無線寬頻等全方位溝通。
3、南大通用
天津南大通用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員工規模550人,是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注冊資金1.4億元,員工規模550人。
南大通用是國產資料庫領軍企業,從成立之日起一直堅持國產資料庫的研發和推廣。專注於資料庫軟體產品和服務,致力於成為用戶最信賴的資料庫產品供應商。

4、人大金倉
北京人大金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大金倉」)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數據管理軟體與服務提供商。人大金倉由中國人民大學一批最早在國內開展資料庫教學、科研、開發的專家於1999年發起創立,研發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通用資料庫產品。
2018年,人大金倉申報的「資料庫管理系統核心技術的創新與金倉資料庫產業化」項目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產學研的融合進一步助力國家信息化建設。
5、阿里雲計算
阿里雲創立於2009年,是全球領先的雲計算及人工智慧科技公司,致力於以在線公共服務的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計算和數據處理能力,讓計算和人工智慧成為普惠科技。阿里雲服務著製造、金融、政務、交通、醫療、電信、能源等眾多領域的領軍企業。
包括中國聯通、12306、中石化、中石油、飛利浦、華大基因等大型企業客戶,以及微博、知乎、錘子科技等明星互聯網公司。在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12306春運購票等極富挑戰的應用場景中,阿里雲保持著良好的運行記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萬里開源軟體有限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中興通訊-官網
參考資料來源:南大通用-官網
參考資料來源:人大金倉-官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里雲計算
⑺ 國家電網控股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1、許繼電氣
是國家科技部認定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520家重點企業和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基地之一,承擔了國家「六五」至「十一五」期間等一系列重大攻關項目,其中大部分產品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⑻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控股哪些上市公司
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⑼ 國家科技獎概念股有哪些
國家科技獎概念股
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將於1月10日舉行。去年,「3D列印」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並由此引發了3D列印整個產業鏈的投資熱度。
國家科學技術獎一共分為五項,分別是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根據科技部初評材料顯示,有逾30家上市公司的參與項目通過了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初評,占該獎項所有通過初評項目比重逾20%,涉及輕工、金屬材料等眾多領域。另有逾10家上市公司的研發專家其所參與項目入圍國家技術發明獎初評通過名單。
已明確獲獎名單(涉相關上市公司):
冠農股份:硫酸鉀成套技術開發項目將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該項目由冠農股份參股公司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公司(公司占股20.3%)為主申報。
達華智能:高性能無線射頻識別(RFID)標簽製造核心裝備將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該項目由華中科技大學尹周平牽頭。
金發科技:基於先進聚合物材料自主創新的創新體系工程項目將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該項目在提升我國改性塑料產業競爭力的同時,也打破了高性能改性塑料高度依賴進口的局面,增強了產業安全性。
特變電工:輸變電裝備技術創新平台建設項目將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宏大爆破:由公司牽頭實施的「拆除工程精確爆破理論研究與關鍵技術應用」項目將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www.southmoney.com
已入圍公司名單(涉相關上市公司):
大北農:傳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新技術構建及其應用
芭田股份:低成本易降解肥料用緩釋材料創制與應用
貴州茅台、山西汾酒、洋河股份:基於風味導向的固態發酵白酒生產新技術及應用
金鉬股份:高性能鉬合金材料制備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格力電器:夏熱冬冷地區建築冷熱濕一體化高效處理技術與裝備
中興通訊:信息密度非均勻下的異構無線組網新技術
光迅科技:高速半導體激光器制備、測試與耦合封裝技術
隆平高科: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研究與應用
通威股份:建鯉健康養殖的系統營養技術及其在淡水魚上的應用
廣電電氣:我國油氣戰略通道建設與運行關鍵技術
榮信股份:我國油氣戰略通道建設與運行關鍵技術
三元食品:乾酪製造與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集成創新與產業化應用
寶鋼股份:低溫高磁感取向硅鋼製造技術的開發與產業化
中信重工:高釩高耐磨合金及復合技術的工程化應用
中國鋁業:一水硬鋁石礦高效強化拜耳法生產技術的開發與產業化應用
中聯重科:超大型塔式起重機關鍵技術及應用
上海電氣:高端控制裝備及系統的設計開發平台研究與應用
華平股份:城市交通智能路網的關鍵技術及應用
中國水電: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安全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
中國交建: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安全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
川大智勝:面向高端訓練和體驗服務的全景互動視覺合成技術與應用
萬達信息:醫聯工程——區域醫療信息共享及協同服務系統研發與規模應用
冀中能源:煤礦岩巷全斷面高效掘進關鍵技術與裝備
天地科技:0.6m~1.3m復雜薄煤層自動化綜采成套技術與裝備
⑽ 中國有那些手機廠商上市了的,求股票碼
A股上市的只有樂視網吧,蘇寧沾點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