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看資產負債表,怎麼計算資產負債表
一、如何看資產負債表,以下以每個科目進行分析:
(一)貨幣資金
1.分析貨幣資金發生變動的原因
銷售規模變動
信用政策變動
為大筆現金支出做准備
資金調度
所籌資金尚未使用
2.分析貨幣資金規模及變動情況與貨幣資金比重及變動情況是否合理,結合以下因素:
貨幣資金的目標持有量
資產規模與業務量
企業融資能力
企業運用貨幣資金的能力
行業特點
(二)應收款項
1.應收賬款
(1)分析應收賬款的規模及變動情況
(2)分析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估計變更得影響
(3)分析企業是否利用應收賬款進行利潤調節
(4)關注企業是否有應收賬款巨額沖銷行為
2.其他應收款
(1)分析其他應收款的規模及變動情況
(2)其他應收款包括的內容
(3)關聯方其他應收款余額及賬齡
(4)是否存在違規拆借資金
(5)分析會計政策變更對其他應收款的影響
3.壞賬准備
(1)分析壞賬准備的提取方法、提取比例是否合理
(2)比較企業前後會計期間壞賬准備提取方法、提取比例是否改變
(3)區別壞賬准備提取數變動的原因。
(三)存貨
1.存貨構成
(1)存貨規模與變動情況分析
(2)存貨結構與變動情況分析
2.存貨計價
(1)分析企業對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與變更是否合理;
(2)分析存貨的盤存制度對確認存貨數量和價值得影響
(3)分析期末存貨價值得計價原則對存貨項目的影響。
(四)固定資產
1.固定資產規模與變動情況分析
(1)固定資產原值變動情況分析
(2)固定資產凈值變動情況分析
2.固定資產結構與變動情況分析
分析生產用固定資產與非生產用固定資產之間的比例的變化情況
考察未使用和不需用固定資產比率的變化情況,查明企業在處置閑置固定資產方面的工作是否具有效率
結合企業的生產技術特點,分析生產用固定資產內部結構是否合理
3.固定資產折舊分析
分析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合理性
觀察固定資產折舊政策是否前後一致;
分析企業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確定的合理性。
4.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分析
(1)固定資產減值准備變動對固定資產的影響
(2)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的確定
(3)固定資產發生減值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五)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變動原因:
1.流動資金需要
2.節約利息支出
3.調整負債結構和財務風險
4.增加企業資金彈性
(六)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
變動原因:
1.銷售規模的變動
2.充分利用無成本資金
3.供貨方商業信用政策的變動
4.企業資金的充裕程度
(七)應交稅費和應付股利
主要分析:
1.有無拖欠稅款現象;
2.對企業支付能力的影響。
(八)其他應付款
分析重點:
1.其他應付款規模與變動是否正常;
2.是否存在企業長期佔用關聯方企業的現象。
(九)長期借款
影響長期借款變動的因素有:
1.銀行信貸政策及資金市場的供求情況
2.企業長期資金需要
3.保持權益結構穩定性
4.調整負債結構和財務風險
(十)或有負債及其分析
二、資產負債表的計算:
(一)資產:
貨幣資金=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短期投資=短期投資-短期投資跌價准備
應收票據=應收票據
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借)+預收賬款(借)-應計提「應收賬款」的「壞賬准備」
其他應收款=其他應收款-應計提「其他應收款」的「壞賬准備」
存貨=各種材料+商品+在產品+半成品+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託貨銷商品等」
存貨=材料+低值易耗品+庫存商品+委託加工物資+委託代銷商品+生產成本等-存貨跌價准備
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核算,以及庫存商品採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企業,應按加或減材料成本差異、商品進銷差價後的金額填列。
待攤費用=待攤費用[除攤銷期限1年以上(不含1年)的其他待攤費用]
其他流動資產=小企業 除 以上 流動資產項目 外的 其他流動資產
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小企業不準備在1年內(含1年)變現的各種投權性質投資賬面全額]
長期債權投資=長期債權投資[小企業不準備在1年內(含1年)變現的各種債權性質投資的賬面余額;長期債權投資中,將於1年內到期的長期債權投資,應在流動資產類下「1年內到期的長期債權投資」項目單獨反映.]
固定資產原價=固定資產[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其原價也包括在內]
累計折舊=累計折舊[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其已提折舊也包括在內]
工程物資=工程物資
固定資產清理=固定資產清理(借)[「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期末為貸方余額,以「-」號填列]
無形資產=無形資產
長期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期末余額-「將於1年內(含1年)攤銷的數額」
其他長期資產=「小企業除以上資產以外的其他長期資產」
(二)負債:
預付賬款=應付賬款(借)+預付賬款(借)
短期借款=短期借款
應付票據=應付票據
應付賬款=應付賬款(貸)+預付賬款(貸)
應付工資=應付工資(貸)[「應付工資」科目期末為借方余額,以「-」號填列]
應付福利費=應付福利費
應付利潤=應付利潤
應交稅金=應交稅金(貸)[「應交稅金」科目期末為借方余額,以「-」號填列]
其他應交款=其他應交款(貸)[「其他應交款」科目期末為借方余額,以「-」號填列]
其他應付款=其他應付款
預提費用=預提費用(貸)[「預提費用」科目期末為借方余額,應合並在「待攤費用」項目內反映]
其他流動負債=「小企業除以上流動負債以外的其他流動負債」
長期借款=長期借款
長期應付款=長期應付款
預收賬款=應收賬款(貸)+預收賬款(貸)
其他長期負債=反映小企業除以上長期負債項目以外的其他長期負債,包括小企業接受捐贈記入「待轉資產價值」科目尚未轉入資本公積的余額。本項目應根據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上述長期負債各項目中將於1年內(含1年)到期的長期負債,應在「1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項目內單獨反映。上述長期負債各項目均應根據有關科目期末余額減去將於1年內(含1年)到!期的長期負債後的金額填列
(三)所有者權益
資本公積=資本公積
盈餘公積=盈餘公積
法定公益金=「盈餘公積」所屬的「法定公益金」期末余額
未分配利潤=本年利潤+利潤分配[未彌補的虧損,在本項目內以「-」號填列]
實收資本=實收資本
應付職工薪酬 應付工資+其他應交款(應付職工工資附加費等支付給個人款項)+其他應付款(職工教育經費)
㈡ 如何看資產負債表
樓上2個說得都是比較專業的財務管理分析,但是我覺得你作為一個老闆,基本不會有這個耐心全程看完這些專業的東西的,而且就算看了也不一定看得懂。
我個人認為,不是財務出身的就不用管這么多了,單純只是資產負債表的話,我認為你要做的就是把這個月的和上個月的比較一下,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1,貨幣資金(也就是你的存款,公司的錢)期末余額是不是非正常大量減少了
2,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余額是不是偏大了。
3,應繳稅金是不是偏大了。
貨幣資金我就不多說了,貨真價實的錢。
應收賬款的話,如果數額一直偏大,那就是說明你有很多應該收回的錢都沒有收回,這樣會影響你的現金流量。你是老闆,自己應該知道一般和客戶談妥的付款條件是多少時間付款。比如一筆100萬的應收,一般都是2個月要收到錢的,但是半年了都掛著,你就應該和主管的銷售談談,讓他去催促一下客戶。
另外,如果應收賬款這個月增加了,但是利潤表的收入卻減少了,那你就要和財務主管談談,看看是什麼異常狀況。
其他應收款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出現大金額其他應付,你就要關注一下,到底是什麼錢應該要收到。
固定資產不用看的太細,基本不會變,如果變化了,你就要留意下是不是公司新增或者減少了什麼固定資產。
負債類的應付賬款和其他應付款,性質差不多,關注的理由是要知道有什麼應該付卻沒付的錢。如果大額增加的話就要想想是不是最近公司有大開銷。
應交稅金大致差不多,但是因為稅金跟著收入走,所以如果收入沒大增加,稅金增加很多,那就要找財務問原因了,是不是有什麼稅金的罰金和滯納金什麼的。
等到你這些都掌握熟了,在可以參照樓上2位
的公式,計算出你們公司合理的財務指標數據,以後直接看指標就可以了~~
㈢ 如何看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報表
看財務報表是屬復於基本分析的制范疇,財務報表反映了過去的經營成果,一般要看的最主要的財務指標就是企業的盈利水平,主要指標有主營業務增長率(可以預計未來的市場份額)和凈資產收益率(反映投資人歷年的投資收益)
㈣ 哪裡可以看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
新浪網的財經頻道,點擊股票,進入後,輸入股票名稱首字母組合或股票的六位代碼,進入後,點擊左側的資產負債表。一般的公司還是比較准確的。
㈤ 在新浪怎麼查看公司資產負債表
1、在電腦上通過網路搜索「新浪」。

㈥ 什麼叫資產負債表 它產要顯示的是什麼
資產負債表
一、資產負債表的作用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報表。例如,公歷每年12月31日的財務狀況,由於它反映的是某一時點的情況,所以,又稱為靜態報表。
資產負債表主要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方面的信息。通過資產負債表,可以提供某一日期資產的總額及其結構,表明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及其分布情況,即,有多少資源是流動資產、有多少資源是長期投資、有多少資源是固定資產,等等;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負債總額及其結構,表明企業未來需要用多少資產或勞務清償債務以及清償時間,即,流動負債有多少、長期負債有多少、長期負債中有多少需要用當期流動資金進行償還,等等;可以反映所有者所擁有的權益,據以判斷資本保值、增值的情況以及對負債的保障程度。資產負債表還可以提供進行財務分析的基本資料,如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進行比較,計算出流動比率;將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進行比較,計算出速動比率等。可以表明企業的變現能力、償債能力和資金周轉能力,從而有助於會計報表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二、資產負債表的內容
資產負債表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下同)之間的勾稽關系,按照一定的分類標准和順序,把企業一定日期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各項目予以適當排列。它反映的是企業資產、負責、所有者權益的總體規模和結構。即,資產有多少;資產中,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各有多少;流動資產中,貨幣資金有多少,應收賬款有多少,存貨有多少,等等。所有者權益有多少;所有者權益中,實收資本(或股本,下同)有多少,資本公積有多少,盈餘公積有多少,未分配利潤有多少,等等。
在資產負債表中,企業通常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分類分項反映。也就是說,資產按流動性大小進行列示,具體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負債也按流動性大小進行列示,具體分為流動負債、長期負債等;所有者權益則按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等項目分項列示。
銀行、保險公司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由於在經營內容上不同於一般的工商企業,導致其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構成項目也不同於一般的工商企業,具有特殊性。但是,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示時,對於資產而言,通常也按流動性大小進行列示,具體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對於負債而言,也按流動性大小列示,具體分為流動負債、長期負債等;對於所有者權益而言,也是按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等項目分項列示。
三、資產負債表的格式
資產負債表一般有表首、正表兩部分。其中,表首概括地說明報表名稱、編制單位、編制日期、報表編號、貨幣名稱、計量單位等。正表是資產負債表的主體,列示了用以說明企業財務狀況的各個項目。資產負債表正表的格式一般有兩種:報告式資產負債表和賬戶式資產負債表。報告式資產負債表是上下結構,上半部列示資產,下半部列示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具體排列形式又有兩種:一是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原理排列;二是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原理排列。賬戶式資產負債表是左右結構,左邊列示資產,右邊列示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不管採取什麼格式,資產各項目的合計等於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各項目的合計這一等式不變。
在我國,資產負債表採用賬戶式。每個項目又分為「年初數」和「期末數」兩欄分別填列。
四、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
(一)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
會計報表的編制,主要是通過對日常會計核算記錄的數據加以歸集、整理,使之成為有用的財務信息。我國企業資產負債表各項目數據的來源,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取得:
1.根據總賬科目余額直接填列。如「應收票據」項目,根據「應收票據」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直接填列;「短期借款」項目,根據「短期借款」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直接填列。
2.根據總賬科目余額計算填列。如「貨幣資金」項目,根據「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科目的期末余額合計數計算填列。
3.根據明細科目余額計算填列。如「應付賬款」項目,根據「應付賬款」、「預付賬款」科目所屬相關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計算填列。
4.根據總賬科目和明細科目余額分析計算填列。如「長期借款」項目,根據「長期借款」總賬科目期末余額,扣除「長期借款」科目所屬明細科目中反映的、將於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部分,分析計算填列。
5.根據科目余額減去其備抵項目後的凈額填列。如「短期投資」項目,根據「短期投資」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短期投資跌價准備」備抵科目余額後的凈額填列;又如,「無形資產」項目,根據「無形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備抵科目余額後的凈額填列。
在我國,資產負債表的「年初數」欄內各項數字,根據上年末資產負債表「期末數」欄內各項數字填列,「期末數」欄內各項數字根據會計期末各總賬賬戶及所屬明細賬戶的余額填列。如果當年度資產負債表規定的各個項目的名稱和內容同上年度不相一致,則按編報當年的口徑對上年年末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名稱和數字進行調整,填入本表「年初數」欄內。
(二)新舊會計制度比較
與行業會計制度及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相比較,資產負債表有的填列方法和內容主要有兩個變化:一是改變了部分項目的填列方法;二是適當增加了部分項目。
1.改變了部分項目的填列方法
主要表現為部分項目以其賬面價值填列,而不是以其賬面余額填列。例如,「短期投資」、「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存貨」、「長期股權投資」、「長期債權投資」、「在建工程」、「無殂資產」等項目,都是以其賬面余額扣除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填列。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固定資產」項目,應分別「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固定資產凈額」等項目填列。對於「長期應付款」項目,應根據「長期應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2.適當增加了部分項目
主要表現為適當增加了「預計負債」和「已歸還投資」兩個項目,分別反映企業預計負債的期末余額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按合同規定在合作期間歸還投資者的投資。
五、資產減值准備明細表
資產減值准備明細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各項資產減值准備的增減變動情況的報表。資產減值准備明細表包括在年度會計報表中,是資產負債表的附表,是這次會計制度改革新增加的。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各項資產進行全面檢查,並根據謹慎原則的要求,合理地預計各項資產可能發生的損失,對可能發生的各項資產損失計提減值准備。在資產負債表中,企業的各項資產是以其賬面價值列示的,即扣除了減值部分。為了全面反映企業各項資產的減值情況,給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便於深入分析資產減值情況,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作出預測,要求企業編制資產減值准備明細表。
資產減值准備明細表包括表首、正表兩部分。其中,表首說明報表名稱、編制單位、編制日期、報表編號、貨幣名稱、計量單位等;正表是資產減值准備明細表的主體,具體說明資產減值准備明細表的各項內容,包括壞賬准備、短期投資跌價准備、存貨跌價准備、長期投資減值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在建工程減值准備、委託貸款減值准備等內容。每個項目中,又分為年初余額、本年增加數、本年轉回數、年末余額四欄,分別列示其年度變化過程或結果。
資產減值准備明細表各項目應根據「短期投資跌價准備」、「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長期投資減值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在建工程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委託貸款」等科目的記錄分析填列。
六、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增減變動表
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下同)增減變動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股東權益增減變動情況的報表。股東權益增減變動表包括在年度會計報表中,是資產負債表的附表。
股東權益增減變動表全面反映了企業的股東權益在年度內的變化情況,便於會計信息使用者深入分析企業股東權益的增減變化情況,並進而對企業的資本保值增值情況作出正確判斷,從而提供對決策有用的信息。
股東權益增減變動表包括表首、正表兩部分。其中,表首說明報表名稱、編制單位、編制日期、報表編號、貨幣名稱、計量單位等;正表是股東權益增減變動表的主體,具體說明股東權益增減變動表的各項內容,包括股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法定和任意盈餘公積、法定公益金、未分配利潤等。每個項目中,又分為年初余額、本年增加數、本年減少數、年末余額四小項,每個小項中,又分別具體情況列示其不同內容。
股東權益增減變動表各項目應根據「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等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