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冠芳董事長單玉明先生有哪些經歷
天津冠芳集團單玉明董事長將山楂打造成符合消費者口感的飲料,歷經30多年,在這期間不斷研發,只為一瓶好山楂。
⑵ 董事長與總經理
自從信息產業興起以來,尤其是網路股泡沫產生以來,「CEO」在中國驟然成為一個流行詞彙。總經理和總裁們紛紛改稱CEO,這個縮寫詞比它的中譯版「首席執行官」更簡潔,在中國人心目中更有神聖感,於是便出現了今天CEO滿天飛的局面。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驕傲的在名片上印著自己是某家新公司的CEO,海爾這樣年營業額上百億的大企業總裁也要求別人稱他CEO,但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個英文縮寫詞的實質內涵。董事長,總裁,CEO,這三個公司領導者的稱謂不僅僅是文字游戲,它包涵了企業管理制度的基礎,與其說是權力的基礎,還不如說是義務的基礎。
董事長的英文是Chairman(准確的說是Chairman of the Board),總裁是President,首席執行官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這是眾人皆知的。但媒體並沒有意識到這三個稱謂的微妙差異,經常把 President譯成董事長或首席執行官,CEO有時候又被譯成總裁,情況十分混亂。Chairman這個職務可能是現代公司管理層最早確定的職務之一,因為它是股東利益的最高代表,理論上講是公司管理層所有權力的來源。
President和CEO都由Chairman任命,董事會只能由Chairman召集,非例行的股東大會一般也只能由Chairman召集(或者由股東聯名呼籲召集,這要看公司章程)。既然President和CEO都是由Chairman任命的 ,理論上講Chairman也可以隨時解除他們的職務;不僅如此,Chairman可以隨時解除任何人的職務,除了董事(Member of the Board)和監事(Member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因為董事和監事不是公司雇員,而是公司的主人和仲裁人。因此我們常常看到一位弄砸了許多事情的CEO被罷免,卻依然保留董事職務;即使他沒有多少股份,仁慈的股東往往也會允許他在董事會繼續呆下去。
董事會不是一個行政機構,而是一個立法性質的委員會,這就決定了董事長和董事們之間沒有真正的上下級關系。一位強大的Chairman可能擁有真正的生殺大權,這種大權有時候來自他掌握的多數股份,有時候來自他的人脈資源,有時候來自他早年積累的威信 ,這時董事會不過是Chairman的傀儡而已,President和CEO也必須真正對他負責(不僅僅是名義上的負責),比如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長江實業-和記黃埔的李嘉誠,他們目前在公司都只保留了Chairman的職務,但對於行政事物他們一樣擁有最高的發言權。
但大部分公司的Chairman只是一種榮譽性職務,就像英國女王一樣,擁有無比尊榮的地位,卻從來不說有分量的話。尤其是資產特別巨大、股權特別分散的公司,如通用汽車公司、美孚石油公司等等,各大股東及行政人員的關系非常復雜,Chairman只 是一個德高望重、用來維持局面的「活人神」而已,除了召開董事會沒有任何權力(就連召開董事會都是應President或CEO的要求)。
喔,我也許說錯了,准確的說還是有一點權力的,那就是President或CEO太囂張,以至於大部分股東一致決定發動政變把他搞掉的時候,Chairman經常是政變的主腦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兒子,小約翰?D?洛克菲勒就發動過一次非常著名的宮廷政變,那是在20世紀初期,他是一家鐵礦公司的董事長,總裁是洛克菲勒家族之外的人,他與小洛克菲勒產生了嚴重的沖突,最後小洛克菲勒不得不召開一次特別股東大會來審議罷免總裁議案。當時小洛克菲勒掌握的股份只有四分之一,遠沒有到達左右大局的程度,但他出色地收羅了工人、行政管理者和小股東的心,最終以壓倒優勢罷免了桀驁不馴的總裁。不久前迪斯尼公司的CEO也是這樣下台的,對於一位資深經理人來說,被自己的董事長發動股東趕下台無疑是最悲慘的事情。
President這個詞誕生要比CEO早,范圍也比CEO狹窄。被稱做President的人,無論是總統、總裁還是大學校長、委員會主席,都是有一定權力和社會地位的人,但CEO卻可以隨便用在哪個行政負責人身上。看過《兄弟連》的人都記得,E連的戰士甚至把連長稱為「CO」,連長的上級也稱呼他為「E連的CO」,CO = Commanding Officer。就是officer in charge,也就是(戰地)指揮員的統稱。而具體軍銜沒有關系。對於一個清潔工小組來說,組長就是CEO;對於一個極地探險隊來說,隊長就是CEO,這個詞沒有任何特權榮耀的成分,只代表著某個范圍內的最高執行權和與之相伴的義務。想想中國國內的總裁、總經理們爭先恐後拋棄President的稱謂,視CEO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實在讓人感到好笑,難道他們不知道美英的一個下級軍官、一個職工領班都可以叫做CEO嗎?
一般來說,在公司內部,President是掌握實權的人;在CEO這個稱謂沒有誕生之前,President幾乎是唯一掌握實權的人。一個公司的創始人經常同時給自己加上Chairman和President兩種頭銜,但現代企業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不是同一群人,再優秀的President往往也只佔有很少的股份,一個小股東是不應該成為Chairman的,就好象一個沒有王室血統的人即使再優秀也當不了國王。有時候大股東的力量太強大(比如摩根、杜邦這些大財團是許多公司的大股東),以至於Pres ident都成為了股東利益的代表,公司的行政實權就落到了其他行政人員手裡,比如執行委員會主席,副總裁,財務委員會主席等等,當然也包括CEO。
President淪為大股東代表的例子,最典型的是1920年代早期的通用汽車公司,當時通用汽車創始人杜蘭特因為瘋狂買空股票而被一腳踢出公司,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杜邦財團立即派遣了一位杜邦家族成員擔任通用汽車的President(注意不是Ch airman,在通用汽車的歷史上Chairman一直是無足輕重的角色),直到赫赫有名的阿爾弗雷德?斯隆接任總裁為止。
事實上,西方的President在大部分時候與中國的總經理是一回事情。總經理可以翻譯成「President」,也可以翻譯成General Manager,但後者在西方企業中不是一個常見的職位。但中國企業經常同時設立總裁和總經理,如果把總裁翻譯成President,總經理就應該翻譯成CEO。President和CEO在西方企業里經常合二為一(尤其是在中小企業當中),即我們所說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你稱呼他President或CEO都無所謂;你也可以在禮儀場合稱呼他為President(強調身份和地位),在工作場合稱呼他為CEO(強調執行權和責任)。
在少數情況下,董事長、總裁和CEO都是同一個人,我們稱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或「董事長兼總裁」(稱呼「董事長兼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實在是太恐怖了,沒有必要),這種兼職大部分由公司創始人擁有(如比爾?蓋茨),有時候也是因為公司的傳統習慣( 如韋爾奇,按照通用電氣的傳統,他同時擔任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而且不存在獨立的總裁職務)。
看到這里,大部分讀者恐怕會頭昏腦漲,連我自己都昏了頭,既然President和CEO的職權沒有本質的區別,而且經常是同一個人,那麼為什麼要把這兩種職務分開呢?答案比較復雜:第一,因為某些大公司的行政事務過於繁重,一個人的精力無論如何不能處理,必須有兩個地位平等的最高執行官;有的時候,一家公司同時擁有兩個優秀的領導者,有必要為他們安排平等的地位,所以President和CEO就變成了兩個人。第二,二戰結束之後,歐美大公司的執行權又發生了變化,演化為「重大執行權」和「日常執行 權」兩塊,重大事件如大政方針、重大人事任命和比較大規模的投資等屬於「重大執行權」范疇,由CEO掌握;一般政策、一般人事任命和一般規模的投資等屬於「日常執行權」范疇,由President掌握。如果說CEO是總理,那麼President就是掌握日常工作的第一副總理,如果這兩個職位不屬於同一人,那麼CEO的地位稍微高一點。
我沒有調查CEO和President最早是什麼時候分開的,但最早的著名例子發生在1960年代的福特汽車公司。當時福特三世邀請號稱「藍血十傑」之首的麥克馬納曼擔任福特汽車的President,麥克馬納曼也成為了福特汽車歷史上第一位沒有福特 家族血統的President。但是,福特三世並不想完全放棄行政權,因此他改稱自己為CEO,與麥克馬納曼形成了雙頭統治,這是現代企業歷史上CEO職務流行的開始。
從那以後,公司最高執行權掌握在兩個人手裡變的司空見慣,有時候CEO對總裁有很大的優勢,有時候又是總裁乾綱獨斷。1999年左右,比爾?蓋茨曾經任命一位新的微軟公司總裁,但自己仍然保留董事長兼CEO的職務;許多媒體報道說是蓋茨「辭去」總裁職務,但實際上蓋茨只是把微軟公司的總裁和CEO兩個職務清晰的分離開來,並把日常執行權授予總裁,這談不上什麼辭職可言。
Chairman, President and CEO,這三個詞的關系雖然錯綜復雜,但我們仍然可以把握它的精神實質。簡單的說,Chairman是股東利益在公司的最高代表,它不屬於公司雇員的范疇,President和CEO的權力都來源於他,只有他擁有召開董事會、罷免President和CE O等最高權力,但他從來不掌握行政權力。一位Chairman如果不兼任President或CEO,就僅僅是一個禮儀職務,一個德高望重的仲裁者,一般來說是某位大股東的代表。President掌握著公司的日常行政權,既可以譯成總裁,又可以譯成總經理;President這個稱謂包含的榮耀和地位比CEO要高,因此經常用於禮儀場合。
許多時候,President和CEO是同一個人,隨便你怎麼稱呼他;但在許多大公司里,President和CEO是兩個人,這時「總裁」和「首席執行官」才有嚴格的差異,有時候兩者地位平等,有時候CEO是總裁的上級(實際情況很復雜,必須一一分 析)。有時候President和Chairman一樣,也淪落為一種無足輕重的禮儀職位,但至今從沒有聽說過CEO變成一種禮儀職位,除了在中國。在中國,無數的經理人瘋狂地給自己加上CEO的冠冕,以為這就是跟世界接軌,就是擁有了最高的榮譽與地位;他們不知道,CEO這個詞在西方沒有任何榮譽與地位的暗示。
⑶ 《長安十二時辰》王韞秀背景曝光,竟是足球俱樂部最年輕董事長
是的,她確實是足球俱樂部最年輕的董事長。在這部驚喜網劇中除了有我們熟悉的明星易烊千璽和雷佳音,以不俗的表現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還有有著長安第一千金之稱的王韞秀。這個角色雖然是大將軍的女兒,出身顯貴,但是反而不是大家閨秀的做派和千金小姐的嬌傲,她和這個時代一樣開放又驚艷,一身戎裝追捕雄火幫,頗有將軍風采,在整部大男主的劇集里,這個女性角色也是相當出彩的存在。

以上就是關於王韞秀扮演者艾如的相關信息啦,希望小編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⑷ 王朝東的個人履歷
中國當代青年詩人、作家、書畫家、設計師、策劃師。五歲開始接觸書法、國畫,因書畫的需求,後與文字有染。廣西金蘭文聯會主席,中國國際藝術協會會員,中國青年作家協會會員,廣西作家協會會員,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美術家協會會員,西南文學主編,藝軒書畫館館長,藝軒教育培訓機構總裁,藝軒文化董事長,藝軒茶葉總經銷,青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裁,百色市雲山詩社社員,南寧詩詞學會會員,廣西青少年書畫學會理事,四川省至州詩聯網駐站作家,《中國詩人村》、《行走》(原《濕地》)編委等。 1987年9月3日(農歷7月十一)生於廣西南寧武鳴寧武東王。
1992年——1993年1992年——1993年,開始接觸書法、國畫。
1994年——1999年,期間的書畫藝術啟蒙於鄰里街坊,書法方面主要臨摹「兩王」書帖,其次臨摹「歐體」、「顏體」、「柳體」。畫畫方面主要國畫、兒童漫畫。
1994年9月——2000年7月,就讀於東王小學。
2000年9月——2003年7月,就讀於南寧寧武二中。
2000年——2003年,師從寧武二中林清老師學習水彩、色彩、素描等。
2003年9月——2006年7月,就讀於南寧鑼圩高中。
2003年——2006年,師從鑼圩高中吳曉松老師學習水彩、色彩、素描、國畫、圖案基礎等。
2004年11月,高中校運會三級跳遠第二名。
2004年11月,高中校運會800米第二名。
2005年11月,高中校運會三級跳遠第一名。
2005年10月——2006年8月,師從廣西藝術學院羅斯德教授學習書畫藝術。
2005年,師從黃德平,與其進行詩詞方面的創作。(黃德平,南寧市詩詞學會會長。)
2006年9月——2009年7月,就讀於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藝術系。
2006年9月,師從水彩畫名家劉少華,與其學習水彩、色彩。(劉少華,北海人,廣西科技書畫院畫家、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外聘教授、廣西著名水彩畫家。)
2006年10月,從師於勞廉先,與其進行詩歌、散文等文學創作。(勞廉先,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廣西作家學會會員、南寧市作家協會會員、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與傳播系黨總支書記。)
2006年12月,師從於廣西書法家協會曾憲高老師學習書法。(曾憲高,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南寧市書畫家協會會員。)
2007年1月,在院第九屆運動會榮獲三級跳遠第一名。
2007年3月,獲院級獎學金。
2007年3月,師從鋼筆速寫大師、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羅克中教授,與其學習建築速寫、風景速寫。(羅克中,廣西著名鋼筆速寫大師、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外聘教授。)
2007年5月,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孫祝,與其學習中國畫。(黃孫祝,福建人,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主任、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大師、廣西科技書畫院院長。)
2007年6月,師從書畫家梁萬淇學習書法、篆刻。(梁萬淇,欽州人,廣西科技書畫院院長、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外聘教授。)
2007年6月,榮獲「體育積極分子」和「文藝積極分子」。
2007年7月,榮獲「江西詩歌比賽二等獎」。
2007年8月,結義金蘭於賈星研,與其進行文學藝術方面的創作。(賈星研,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建平文聯秘書長、遼寧朝陽市作家協會理事、就職於中共建平縣委宣傳部。)
2007年9月,完成第一本詩集《一起走過的記憶》。
2007年9月,師從於書畫家方浩園學習書法。(方浩園,廣西科技書畫院副秘書長、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南寧市書畫家協會會員。)
2007年12月,榮獲院第十屆運動會三級跳遠第三名。 2008年1月,獲得院級獎學金。
2008年1月,榮獲青少年書法比賽三等獎、青少年繪畫比賽二等獎。
2008年3月,完成第二本詩集《一起走過的日子》。
2008年5月,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書法獎和詩歌獎。
2008年5月,獲第七屆全國少年之星創新作文大賽金獎。
2008年5月,世界華人青少年「中華情」主題寫作大賽銀獎。
2008年5月31日,廣西大學空谷文學最佳人氣獎。
2008年6月,第六屆「火鳥杯」全國青少年兒童書畫大賽中國畫青年組金獎。
2008年6月,奧林匹克國際青少年兒童書畫大賽書法青年組銅獎。
2008年6月20日,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賽銅獎。
2008年6月23日,第六屆天才杯全國青少年作文大賽二等獎。
2008年6月,第九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徵文大賽一等獎。
2008年8月,首屆中華魯迅文學大賽銅獎。
2008年8月,作品《綠意讓我們沒有距離》刊登在《詩友》08年第四期。
2008年9月,榮獲「復興之路」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全國文學徵文二等獎。
2008年10月,榮獲「和諧中華」首屆全國書畫作品展入選入展獎。
2008年11月,第九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徵文大賽一等獎。
2008年12月主編(以及排版和封面設計)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首期刊物《綠野》雜志。
2009年5月,獲第八屆全國少年之星創新作文大賽金獎。
2009年7月,在青島創作小說《流浪的小孩》及書畫冊《青春恰好》。
2009年8月——2009年10月底,在遼寧朝陽建平創作小說《流浪的小孩》及書畫冊《青春恰好》。 2009年9月,完成第三本詩集《青蘋果的滋味》。
2009年10月,分別去往北京、天津創作小說《流浪的小孩》及書畫冊《青春恰好》。
2009年10月,山東省「齊魯國際詩歌網」與山東青年詩歌協會聯合舉辦「和諧中國、全民全運」2009濟南全運會徵文榮獲優秀獎。
2009年11月,在江蘇蘇州創作小說《流浪的小孩》及書畫冊《青春恰好》。
2009年12月,碧野半月圓 第十三期採用詩歌《我的方向》。
2010年1月,回到南寧,並完成了書畫冊《青春恰好》。
2010年2月,完成小說《流浪的小孩》。
2010年3月,構思與創作小說《我的大學》、《美在綠城》和電影劇本小說《2020原始社會》、《抗霸子》,以及開始創作第四本詩集《底心的年華》。
2010年4月,和人民文學副主編邱華棟、民族文學主編助理楊玉梅參與中國壯鄉三月三歌圩。
2010年6月26日——6月29日,應區黨委宣傳部的邀請參加廣西優秀青年精英上海世博學習之旅活動。 2010年8月8日,榮獲廣西百佳華百貨員工籃球比賽男子組冠軍。
2010年8月下旬,榮獲深圳百佳華百貨成立十五周年徵文二等獎、書法三等獎。
2010年9月,《百佳華》雜志第三期刊登組詩《佳華,對你的頌歌唱不完》。
2010年10月10日,完成詩集《王藝軒詩選》。
2010年10月10日,佳華信息報第205期刊登新聞稿「慶祝深圳百佳華百貨成立十五周年暨廣西百佳華百貨舉行供應商聯誼會」。
2010年11月1日,構思待創作小說《三年,只為等一個緣字》、《飄在深圳》;詩集《那年花事集》、《嚮往綠意》。
2011年6月,與未滿等人編排《中國詩人村》首期刊。
2011年7月,在湖南參加中國詩歌研討會暨曾國藩故居200周年紀念。
2011年1月榮獲並入編《中華文學》2010年度 詩百家。
2011年1月,應廣西區黨委宣傳部的邀請,以李寧和區黨委的身份為廣西優秀青年精英上海世博學習之旅活動一書寫序。
2011年12月出版第五本詩集《王藝軒詩選》。
2011年11月入編和收錄《濕地》詩刊。
2012年3月第二次印刷出版第五本詩集《王藝軒詩選》。
2012年5月作品《秋葉》入編和收錄《深圳80後詩選》。
2012年8月創作完成小說《我的風流史之給自己一兩力》。
2012年曾與人創辦藝軒文化國際集團,下設藝軒書畫館、藝軒教育培訓機構,藝軒茶葉,青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並任藝軒書畫館館長,藝軒教育培訓機構總裁,藝軒文化總裁,藝軒茶葉總經銷,青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裁)。
2012年9月參與深圳紅荔書畫館組織的愛從深圳出發第二十九回——情系滇西北學子愛心活動。
2012年10月《在每一個寧靜地夜》榮獲觀瀾文學優秀獎。
2012年11月《每一個寧靜的夜》《我的方向》《我有一個簡單的夢想》《如果你是我生命中的唯一》《如果我不愛你》《殤》等七首入編和收入 隴東文學。
2012年11月參加東莞茅台典藏酒會,結識馮小剛的編劇黃鈺賢,黃鈺賢並想收其為徒。
2012年11月構思開始創作小說《我的風流史之飄在深圳》。
2012年12月,構思創作第二本書畫冊《在路上》。
2012年12月,創作完成第六本詩集《嚮往綠意》。
2012年12月15日,應邀參加書畫家、大慈善家黃南美先生86大壽。
2012年12月31日,深圳青年詩人迎新詩會。
2013年4月,參與中國壯鄉三月三歌圩。
2013年第九期詩百家精選入選《秋天趟過我心中的河流》
作品入選《中華文學》2010年度詩會特刊詩百家專欄
第六屆「虞姬杯」全國徵文大賽散文小說組入選《北京隨想》
香稻詩報2011年冬季刊入選作品六首
《深圳80後詩選》入選詩歌《秋葉》
有詩歌入選「我們的苦難、我們的愛」專題文選集
《我的方向》《午夜,我寫詩了》入選《中國青年詩人精選集》
第三屆中華校園詩歌節教師組三等獎
2013年,第三屆中華校園詩歌節教師組三等獎
2014年,龍華新區文化節徵文三等獎
2014年,多幅字畫被中國集郵收集發行郵票、明信片等

⑸ 董事長chairman of the board英文簡稱是什麼,謝謝。
英語:Chairman of the board,簡稱:Chairman,日韓稱會長。董事長是公司或機構的最高管理者,由董事會選舉產生,為公司利益的最高代表,領導董事會。
在日本和韓國的大型會社(公司)稱為「會長」,名稱分別為「取締役會會長」和「理事會會長」,是股東利益的最高代表。

任職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公司的董事、董事長: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二)因貪污、賄賂、侵佔財產、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
(三)擔任破產清算的公司、企業的董事或者廠長、經理,對該公司、企業的破產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破產清算完結之日起未逾三年;
(四)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的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五)個人所負數額較大的債務到期未清償。
⑹ 經常碰到董事長、總裁、總經理等頭銜,他們的區別
給您詳細說明一下CEO、總經理、董事長、總裁、老闆這些稱呼、職位、職責的區別吧:
董事長,總裁,CEO,這三個公司領導者的稱謂不僅僅是文字游戲,它包涵了企業管理制度的基礎,與其說是權力的基礎,還不如說是義務的基礎。如果權力變成了一種享受,甚至連權力擁有者的稱謂都變成了一種享受,那真是糟糕透頂。
董事長的英文是Chairman(准確的說是Chairman of the Board),總裁是President,首席執行官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這是眾人皆知的。但媒體並沒有意識到這三個稱謂的微妙差異,經常把President譯成董事長或首席執行官,CEO有時候又被譯成總裁,情況十分混亂。
Chairman這個職務可能是現代公司管理層最早確定的職務之一,因為它是股東利益的最高代表,理論上講是公司管理層所有權力的來源。President和CEO都由Chairman任命,董事會只能由Chairman召集,非例行的股東大會一般也只能由Chairman召集(或者由股東聯名呼籲召集,這要看公司章程)。既然President和CEO都是由Chairman任命的,理論上講Chairman也可以隨時解除他們的職務;不僅如此,Chairman可以隨時解除任何人的職務,除了董事(Member of the Board)和監事(Member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因為董事和監事不是公司雇員,而是公司的主人和仲裁人。因此我們常常看到一位弄砸了許多事情的CEO被罷免,卻依然保留董事職務;即使他沒有多少股份,仁慈的股東往往也會允許他在董事會繼續呆下去。
董事會不是一個行政機構,而是一個立法性質的委員會,這就決定了董事長和董事們之間沒有真正的上下級關系。一位強大的Chairman可能擁有真正的生殺大權,這種大權有時候來自他掌握的多數股份,有時候來自他的人脈資源,有時候來自他早年積累的威信,這時董事會不過是Chairman的傀儡而已,President和CEO也必須真正對他負責(不僅僅是名義上的負責)——比如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長江實業-和記黃埔的李嘉誠,他們目前在公司都只保留了Chairman的職務,但對於行政事物他們一樣擁有最高的發言權。但大部分公司的Chairman只是一種榮譽性職務,就像英國女王一樣,擁有無比尊榮的地位,卻從來不說有分量的話。尤其是資產特別巨大、股權特別分散的公司,如通用汽車公司、美孚石油公司等等,各大股東及行政人員的關系非常復雜,Chairman只是一個德高望重、用來維持局面的「活人神」而已,除了召開董事會沒有任何權力(就連召開董事會都是應President或CEO的要求)。
准確的說還是有一點權力的,那就是President或CEO太囂張,以至於大部分股東一致決定發動政變把他搞掉的時候,Chairman經常是政變的主腦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兒子——小約翰。D。洛克菲勒就發動過一次非常著名的宮廷政變,那是在20世紀初期,他是一家鐵礦公司的董事長,總裁是洛克菲勒家族之外的人,他與小洛克菲勒產生了嚴重的沖突,最後小洛克菲勒不得不召開一次特別股東大會來審議罷免總裁議案。當時小洛克菲勒掌握的股份只有四分之一,遠沒有到達左右大局的程度,但他出色地收羅了工人、行政管理者和小股東的心,最終以壓倒優勢罷免了桀驁不馴的總裁。不久前迪斯尼公司的CEO也是這樣下台的,對於一位資深經理人來說,被自己的董事長發動股東趕下台無疑是最悲慘的事情。
President這個詞誕生要比CEO早,范圍也比CEO狹窄。被稱做President的人,無論是總統、總裁還是大學校長、委員會主席,都是有一定權力和社會地位的人,但CEO卻可以隨便用在哪個行政負責人身上。看過《兄弟連》的人都記得,E連的戰士甚至把連長稱為「CEO」,連長的上級也稱呼他為「E連的CEO」。對於一個清潔工小組來說,組長就是CEO;對於一個極地探險隊來說,隊長就是CEO,這個詞沒有任何特權榮耀的成分,只代表著某個范圍內的最高執行權和與之相伴的義務。想想中國國內的總裁、總經理們爭先恐後拋棄President的稱謂,視CEO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實在讓人感到好笑——難道他們不知道美英的一個下級軍官、一個職工領班都可以叫做CEO嗎?
一般來說,在公司內部,President是掌握實權的人;在CEO這個稱謂沒有誕生之前,President幾乎是唯一掌握實權的人。一個公司的創始人經常同時給自己加上Chairman和President兩種頭銜,但現代企業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不是同一群人,再優秀的President往往也只佔有很少的股份,一個小股東是不應該成為Chairman的,就好象一個沒有王室血統的人即使再優秀也當不了國王。有時候大股東的力量太強大(比如摩根、杜邦這些大財團是許多公司的大股東),以至於President都成為了股東利益的代表,公司的行政實權就落到了其他行政人員手裡——比如執行委員會主席,副總裁,財務委員會主席等等,當然也包括CEO。
President淪為大股東代表的例子,最典型的是1920年代早期的通用汽車公司,當時通用汽車創始人杜蘭特因為瘋狂買空股票而被一腳踢出公司,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杜邦財團立即派遣了一位杜邦家族成員擔任通用汽車的President(注意不是Chairman,在通用汽車的歷史上Chairman一直是無足輕重的角色),直到赫赫有名的阿爾弗雷德.斯隆接任總裁為止。
事實上,西方的President在大部分時候與中國的總經理是一回事情。總經理可以翻譯成「President」,也可以翻譯成"General Manager",但後者在西方企業中不是一個常見的職位。但中國企業經常同時設立總裁和總經理,如果把總裁翻譯成President,總經理就應該翻譯成CEO。President和CEO在西方企業里經常合二為一(尤其是在中小企業當中),即我們所說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你稱呼他President或CEO都無所謂;你也可以在禮儀場合稱呼他為President(強調身份和地位),在工作場合稱呼他為CEO(強調執行權和責任)。
在少數情況下,董事長、總裁和CEO都是同一個人,我們稱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或「董事長兼總裁」(稱呼「董事長兼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實在是太恐怖了,沒有必要),這種兼職大部分由公司創始人擁有(如比爾?蓋茨),有時候也是因為公司的傳統習慣(如韋爾奇,按照通用電氣的傳統,他同時擔任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而且不存在獨立的總裁職務)。
看到這里,大部分讀者恐怕會有點頭昏腦漲,連我自己都昏了頭——既然President和CEO的職權沒有本質的區別,而且經常是同一個人,那麼為什麼要把這兩種職務分開呢?答案比較復雜:第一,因為某些大公司的行政事務過於繁重,一個人的精力無論如何不能處理,必須有兩個地位平等的最高執行官;有的時候,一家公司同時擁有兩個優秀的領導者,有必要為他們安排平等的地位,所以President和CEO就變成了兩個人。 第二,二戰結束之後,歐美大公司的執行權又發生了變化,演化為「重大執行權」和「日常執行權」兩塊,重大事件如大政方針、重大人事任命和比較大規模的投資等屬於「重大執行權」范疇,由CEO掌握;一般政策、一般人事任命和一般規模的投資等屬於「日常執行權」范疇,由President掌握。如果說CEO是總理,那麼President就是掌握日常工作的第一副總理,如果這兩個職位不屬於同一人,那麼CEO的地位稍微高一點。
我沒有調查CEO和President最早是什麼時候分開的,但最早的著名例子發生在1960年代的福特汽車公司。當時福特三世邀請號稱「藍血十傑」之首的麥克馬納曼擔任福特汽車的President,麥克馬納曼也成為了福特汽車歷史上第一位沒有福特家族血統的President。但是,福特三世並不想完全放棄行政權,因此他改稱自己為CEO,與麥克馬納曼形成了雙頭統治,這是現代企業歷史上CEO職務流行的開始。
從那以後,公司最高執行權掌握在兩個人手裡變的司空見慣,有時候CEO對總裁有很大的優勢,有時候又是總裁乾綱獨斷。1999年左右,比爾.蓋茨曾經任命一位新的微軟公司總裁,但自己仍然保留董事長兼CEO的職務;許多媒體報道說是蓋茨「辭去」總裁職務,但實際上蓋茨只是把微軟公司的總裁和CEO兩個職務清晰的分離開來,並把日常執行權授予總裁,這談不上什麼辭職可言。
Chairman, President and CEO,這三個詞的關系雖然錯綜復雜,但我們仍然可以把握它的精神實質。簡單的說,Chairman是股東利益在公司的最高代表,它不屬於公司雇員的范疇,President和CEO的權力都來源於他,只有他擁有召開董事會、罷免President和CEO等最高權力,但他從來不掌握行政權力。一位Chairman如果不兼任President或CEO,就僅僅是一個禮儀職務,一個德高望重的仲裁者,一般來說是某位大股東的代表。
President掌握著公司的日常行政權,既可以譯成總裁,又可以譯成總經理;President這個稱謂包含的榮耀和地位比CEO要高,因此經常用於禮儀場合。許多時候,President和CEO是同一個人,隨便你怎麼稱呼他;但在許多大公司里,President和CEO是兩個人,這時「總裁」和「首席執行官」才有嚴格的差異,有時候兩者地位平等,有時候CEO是總裁的上級(實際情況很復雜,必須一一分析)。
有時候President和Chairman一樣,也淪落為一種無足輕重的禮儀職位,但至今從沒有聽說過CEO變成一種禮儀職位——除了在中國。在中國,無數的經理人瘋狂地給自己加上CEO的冠冕,以為這就是跟世界接軌,就是擁有了最高的榮譽與地位;他們不知道,CEO這個詞在西方沒有任何榮譽與地位的暗示。
至於老闆不是一個正式場合的稱呼。CEO、總經理、董事長、總裁、部門經理、個體戶、自由市場的小販都可以稱為老闆。
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