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誰知道廣東廣信青州英妮水泥總經理林俊標的手機號碼
我知道我就是那個廠的15915195322
『貳』 廣東英妮股份有限公司拖欠工資不給。
有多種維權方式。建議提供用工證據,向當地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投訴解決,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也可以向法院起訴維權。
『叄』 李嘉誠多少歲了
李嘉成1928年出生於廣東潮州 二戰結束後,香港經濟漸漸恢復了生機。這時候的李嘉誠看準經濟發展的趨勢,便義無反顧地辭去推銷總經理的職務,去創辦自己的企業。在一條小溪邊的幾間破房子里,李嘉誠常和幾個穿得破破爛爛的工人忙著跑進跑出。破舊的房子,昏暗的燈光,只有身後那塊「長江塑料廠」的牌子顯得分外奪目。就這樣,破房子和7000港元的啟動資金抬出了新辦的廠子——李嘉誠的事業開始了。從此,李嘉誠走上了叱吒風雲的創業道路。獨立創業,白手起家,顯示出李嘉誠的氣魄和抱負。 李嘉誠眼光遠大,抱負不凡。幾年推銷員的生涯,讓李嘉誠走南闖北,踏遍了香港每一條大街小巷,對市場的動向了如指掌。李嘉誠敏銳地看到了塑膠這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興的產業,具有「價廉、耐用、易變」三大特點,比木材和金屬更有廣闊前景。在種類繁多的塑膠產品中,李嘉誠選擇塑膠玩具作為自己創業的突破口。為了找到合適的廠房,李嘉誠從港島到九龍,跑了一個多月,才在偏僻的筲箕灣找到了一座差強人意的破房子。 勤能補拙 廠里的壓塑機是歐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膠設備,破舊不堪。李嘉誠盡量節省有限的資金,以最少的錢辦最大最多的事,他奉行的人生准則是「勤能補拙」。讓我們看一下李嘉誠創業之初的工作日程吧。 剛剛開創自己的工廠,李嘉誠保持的依舊是「行街仔」——推銷員時的老作風:風風火火,雷厲風行。李嘉誠每天大清晨就外出推銷或采購,趕到辦事的地方,別人正好上班。他從不打的,距離遠就乘巴士,近的就雙腳行走。他的性情,是那種溫和持穩,不急不躁之人,他行走起來卻快步如風。如今李嘉誠年逾古稀,仍保持疾步的習慣。 中午時,李嘉誠急如星火地趕回工廠,先檢查上午工人的工作,然後跟工人一道蹲在地上吃簡單的工作餐。 李嘉誠也明白「文武之道,一張一馳」的道理,當長江廠稍有了盈利的時候,他就抽出錢來,改善工人們的伙食和就餐條件,讓工人們輕松一下,這樣做有助於穩定員工隊伍。當第一次看到產品從壓塑機模型中取出來的時候,李嘉誠就像中年得子般興奮異常。節儉的李嘉誠破例奢侈一次,帶工人們一起到小酒家聚餐以慶賀。 「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李嘉誠與塑膠同行如是說。李嘉誠常說自己是個慳吝之人,而他的部屬們卻說他「慳己不慳人」。李嘉誠真心實意地對待自己的員工,使長江廠具備了堅固的凝聚力。初創時期的長江廠條件異常艱苦,但是基本上沒有工人跳槽。創業初期的一天,李嘉誠閱讀一份外國雜志,他注意到一部製造塑瓶的機器,可以造出比較優質而又適合香港市場的產品。李嘉誠立即進行了周密的市場調查,他發現全香港都還沒有這種機器。人無我有的意識立刻占居了李嘉誠的大腦,他以最快的速度與外國廠家取得聯系購買。 他發現這種機器需要訂購,而到外國訂購,價錢又十分昂貴。但是,這種機器的潛在效益確實誘人。於是,創業之初資金過分緊張的李嘉誠果斷地決定自己去鑽研,自己去製造這種機器。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李嘉誠終於造出這種機器。「造這部機器,在最短時間,令我至少賺了幾萬元。」李嘉誠日後回憶說。依靠對推銷輕車熟路的技巧,李嘉誠把生產出來的第一批產品很順利地賣了出去。接著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他手裡捏著一把訂單。他自己也沒有想到投產後會是如此的快速膨脹。 1980年11月,李嘉誠動用6.3億港元,收購「和記黃埔」股票9000萬股,該戰役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華資擊敗英資,香港盛況空前。1981年1月1日,李嘉誠正式出任英資洋行「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由華人主持英資洋行工作,史無前例。1984年,「長江」擁有「和記黃埔」40%的控股權,得到大量的土地資源,李嘉誠投2、4億港元開發黃埔花園物業,獲利60億港元。1985年和1988年,李嘉誠先後共用43.9億港元得到葵涌7號貨櫃碼頭,「和記黃埔」發展成為擁有世界最大貨櫃碼頭的大公司,每年產生16億港元利潤。1986年底,李嘉誠統率的「和記黃埔」進軍通訊業,和記電話公司成為香港分區信號系統式手提及行動電話的最大經銷商;和記傳呼有限公司成為全港最大的傳呼公司。1985年,為了壯大實力,增強投資者對香港未來的信心,李嘉誠投資29億港元購入港燈集團股權,一舉將它納入長江實業(簡稱長實)系列。李嘉誠改組港燈集團,擴大經營,將其發展成為長江實業4大上市公司之一、香港3大電力公司之一。他的業務經營領地,早已越過太平洋,向美國伸展。實際上,他的投資早巳進人加拿大、英國,涉及石油與電訊等行業。其中,購買加拿大赫斯垂天道酬勤石油公司的股票就動用27億港元。 李嘉誠的4大上市公司的資產越來越大。1986年1月,「和記黃埔」市值141.52億港元;港燈公司市值118.29億港元;長江實業公司市值77.69億港元;青洲英妮有限公司市值5.35億港元。當年,香港首次評列10大富豪榜,李嘉誠名列第一。1988年底,「和記黃埔」盈利23.2億港元;港燈公司盈利15.01億港元;青洲英妮公司盈利9.5億港元;長江實業公司盈利20.9億港元,經常性盈利5.6億港元,「長實」系列盈利26.5億港元。長江實業系列4家上市公司合計盈利86億港元。1979年,他被中國政府指定為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董事,負責聯系並推動外國商人到華進行投資